鼻饲技术
- 格式:ppt
- 大小:160.50 KB
- 文档页数:13
鼻饲技术(一)目的对不能经口进食的患者,从胃管灌人流质食物,保证患者摄人足够的营养、水分和药物,以利早日康复。
(二)注意事项1.插管过程中患者出现呛咳、呼吸困难、紫绀等,表示误人气管,应立即拔出,休息片刻重插。
2.昏迷患者插管时,应将患者头向后仰,当胃管插人会厌部时约15厘米,左手托起头部,使下颌靠近胸骨柄,加大咽部通道的弧度,使管端沿后壁滑行,插至所需长度。
3.每天检查胃管插人的深度,鼻饲前检査胃管是否在胃内,并检查患者有无胃潴留,胃内容物超过150毫升时,应当通知医师减量或者暂停鼻饲。
4.鼻恫给药时应先研碎,溶解后注入,鼻饲前后均应用20毫升水冲洗导管,防止管道堵塞。
5.鼻饲混合流食,应当间接加温,以免蛋白凝固。
6.对长期鼻恫的患者,应当定期更换胃管。
鼻饲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仪表仪表端庄,服装整洁,无长指甲,(手)无饰品。
评估病人1、评估患者意识,询问有无插管经历及合作程度;2、评估患者鼻腔情况,鼻腔是否通畅,鼻腔有无肿胀炎症,鼻中隔偏曲息肉等;3、倾听病人的需要和反应,向病人解释鼻饲方法和可能造成的不良反应,指导患者配合方法。
操作前准备1,洗手,戴口罩;2,插管用物:无菌治疗盘内:治疗碗(盛3840℃温开水)、胃管一根、纱布2块、压舌板、治疗巾、50ml注射器一个、20ml注射器个抽吸胃液、石蜡油棉球、棉签、夹子或操作橡皮圈、别针、胶布、弯盘、听诊器、流质5「饮食(200ml,温度38℃-40℃),另备水温前计、一次性手套、标记笔、手电筒、执行单、准备速干手消毒剂、车下放小桶内套黄色垃圾袋,物品放置合理。
3,拔管用物:治疗盘内:弯盘、纱布(两块)、治疗巾、乙醇、棉签、一次性手套、车下放利器盒。
安全与舒适1、携用物至床旁,问候患者,核对,床号,姓名,性别,住院号,饮食种类及量,向患安全者解释目的,取得合作与102、环境安静、清洁;舒适3、病人体位舒适,协助患者取平卧位或半卧位(床头摇高30°),昏迷病人取平卧位,头稍后仰,确定剑突位置。
鼻饲技术的目的,注意事项
1. 鼻饲技术的目的呀,就像是给身体干涸的田地送去急需的灌溉呀!比如说,那些不能正常经口进食的病人,通过鼻饲就能得到营养呢。
哎呀,这多重要啊,能维持生命呢!
2. 鼻饲技术还能避免病人因为无法进食而变得虚弱呀!这就好比是给饥饿的人及时送上食物,让人重新有力量呀!记得有个病人,就是靠鼻饲慢慢恢复了体力呢。
3. 它的目的之一,也是保护病人的胃肠道功能呢,就像小心呵护珍贵的宝贝一样呀!你看有的病人身体虚弱,胃肠功能不好,鼻饲技术就能起到大作用啦。
4. 鼻饲技术的注意事项可不少呢!首先,操作得轻柔点呀,可别弄伤了病人,这就像是对待易碎品一样要格外小心啊!有一次操作太粗鲁差点就出事啦,得注意啊。
5. 要注意鼻饲的速度不能太快呀,不然病人会不舒服的,这就跟跑步不能一下子冲刺太快一样呀!上次有个没注意速度的,病人难受了好久呢。
6. 鼻饲的温度也要合适呀,太烫或太冷都不行,就像洗澡水温度得恰到好处一样呀!碰到过温度不合适的,那后果可不好呀。
7. 还有呀,一定要注意鼻饲管的清洁卫生呀,这可不能马虎,就像我们每天要洗脸刷牙保持整洁一样呢!不然感染了怎么办哟。
8. 每次鼻饲量也得控制好呀,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这就跟吃饭要适量是一个道理呀!曾经有人不注意这个,病人难受得不行呢。
9. 哎呀呀,鼻饲技术真的是很重要又需要细心对待呀!我们可得认真做好每一个细节,让病人能更好地恢复健康呀!这就是我的看法呀!。
三甲医院鼻饲技术护理规范【鼻饲技术服务规范】一、工作目标遵医嘱为不能经口进食的患者灌入流质液体,保证患者摄入足够的营养、水分和药物。
二、工作规范要点1.遵循查对制度、标准预防、消毒隔离原则。
2.告知患者/家属鼻饲的目的、注意事项,取得患者的配合。
3.评估患者病情、意识状态、合作程度、鼻腔是否通畅、有无消化道狭窄或食道静脉曲张、以往是否有插胃管的经历;评估患者的消化、吸收、排泄功能和进食需求。
根据评估结果选择合适的胃管和鼻饲时机。
4.如需插胃管先准确测量并标识胃管插入的长度。
插管过程中指导患者配合技巧。
昏迷患者应先将头向后仰,插至咽喉部(约15cm),再用一手托起头部,使下颌靠近胸骨柄,插至需要的长度。
如插入不畅,应检查胃管是否盘曲在口腔中。
插管过程中如发现剧烈呛咳、呼吸困难、紫绀等情况,应立即拔出,休息片刻后重插。
插入适当深度并检查胃管是否在胃内。
5.鼻饲前了解上一次鼻饲时间、进食量,检查胃管是否在胃内以及有无胃潴留,胃内容物超过150ml时,应当通知医师减量或者暂停鼻饲。
6.鼻饲前后用温开水20ml冲洗管道,防止管道堵塞。
7.缓慢灌注鼻饲液,温度38~40℃。
鼻饲混合流食,应当间接加温,以免蛋白凝固。
8.鼻饲给药时应先研碎,溶解后注入。
9.对长期鼻饲的患者,应当定期更换胃管。
三、结果标准1.患者/家属能够知晓护士告知的事项,对服务满意。
2.护士操作过程规范、准确、动作轻巧,患者配合。
3.确保胃管于胃内,固定稳妥。
【鼻饲技术操作流程】【鼻饲技术操作指引】一、操作目的对不能经口进食的患者,从胃管注入流质食物,保证患者摄入足够的营养、水分和药物,以利早日康复。
二、实施要点(一)评估患者1.询问患者身体状况,了解患者既往有无插管经历。
2.评估患者鼻腔状况,包括鼻腔黏膜有无肿胀、炎症、鼻中隔弯曲、息肉等,既往有无鼻部疾患。
(二)用物准备1.插管用物:治疗盘内放治疗巾、治疗碗、手套(镊子)压舌板、胃管、50ml注射器、纱布、液状石蜡、棉签、胶布、别针、夹子、弯盘、听诊器、温开水、水杯、鼻饲流质(200ml,温度38~40℃)。
鼻饲技术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的通畅情况,如有阻塞应及时处理;③插管过程中如有异常情况,应
立即停止操作,及时向医生汇报。
8.将胃管固定在鼻翼下,用胶布固定,不宜过紧。
将胃管与治疗
液连接,将液体灌入,观察患者反应,如无不适,可继续灌入治疗
液。
灌完液体后,拔出胃管,清理鼻腔,将患者转移至舒适体位。
评分标准
1.操作准备:未着装整洁规范、仪表不端庄大方扣2分;
2.患者评估:未核对医嘱、未确认病人信息、未核对病人床头卡/腕带信息、未评估病人病情、意识状态、鼻腔情况、未说明操作目的、方法、未取得患者配合、未询问大小便、未评估周围环境扣分,每项扣3分;
3.操作用物:少一种扣1分,未核对扣1分;
4.操作步骤:未打开无菌盘或打开不规范扣2分,未查胃管质量扣5分,润滑胃管前端未做扣3分,插管不规范扣10
分,一次插管不成功扣15分,未观察患者病情变化或未及时处理异常情况扣5分,固定胃管不规范扣8分,灌液不规范扣5分,未清理鼻腔扣2分;
5.总分:满分100分,不及格分数为60分。
鼻饲技术操作流程鼻饲是一种通过鼻腔将营养物质输送到胃部的方法,通常用于需要长期卧床或不能正常进食的患者。
正确的鼻饲技术操作流程对于患者的健康和安全至关重要。
下面将详细介绍鼻饲技术的操作流程,以便医护人员能够准确地进行操作。
1. 准备工作。
在进行鼻饲之前,首先需要准备好所需的器材和药物。
包括鼻饲管、注射器、生理盐水、营养液等。
同时,需要确认患者的身体状况是否适合进行鼻饲,包括鼻腔是否有异常情况,是否存在鼻出血等情况。
2. 术前准备。
在进行鼻饲之前,需要告知患者鼻饲的目的和过程,并取得患者的同意。
同时,需要让患者保持坐位或半卧位,以便进行操作。
医护人员需要洗手并戴上手套,以确保操作的清洁和卫生。
3. 鼻饲管插入。
将鼻饲管涂抹少许润滑剂,然后轻轻地将鼻饲管插入患者的鼻孔,直到鼻咽部。
在插入过程中,需要让患者屏住呼吸,并在插入后要求患者做吞咽动作,以帮助鼻饲管通过食管进入胃部。
4. 确认位置。
在插入鼻饲管后,需要通过注射生理盐水的方式,确认鼻饲管的位置是否准确。
通常情况下,注射生理盐水后,患者会感到有液体流入胃部的感觉,这时可以确认鼻饲管的位置是否正确。
5. 输液。
确认鼻饲管位置准确后,即可开始输液。
首先需要通过注射器将营养液抽入注射器内,然后连接到鼻饲管上,缓慢地将营养液注入胃部。
在输液的过程中,需要观察患者的反应,一旦出现不适或异常情况,需要立即停止输液并及时处理。
6. 完成操作。
当鼻饲液输注完成后,需要将鼻饲管缓慢地拔出,然后让患者适当休息,并观察患者的反应。
同时,需要清洗和消毒鼻饲管,并妥善保存,以备下次使用。
7. 注意事项。
在进行鼻饲操作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操作时要轻柔,避免对患者造成不适;二是注意鼻饲管的清洁和消毒,避免感染;三是在操作过程中要随时观察患者的反应,一旦出现异常情况要及时处理。
以上就是鼻饲技术操作流程的详细介绍,希望医护人员能够严格按照操作流程进行操作,确保患者的健康和安全。
鼻饲饮食的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
鼻饲是一种通过鼻腔将营养物质输送到胃部的方法,常用于无法正常进食的患者。
鼻饲的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非常重要,下面将详细介绍。
操作流程:
1. 准备工作:准备好所需的鼻饲管、营养液、注射器、生理盐水等器具,并确保器具的清洁卫生。
2. 患者准备:让患者坐起或半坐位,头稍微仰起,以便更容易插入鼻饲管。
3. 插入鼻饲管:润滑鼻饲管,轻轻插入患者的鼻孔,直至到达胃部。
在插入过程中要注意避免过度插入,以免损伤鼻腔。
4. 确认位置:通过注射少量生理盐水,观察患者是否有吞咽反应,确认鼻饲管已经到达胃部。
5. 输送营养液:连接注射器或输液袋,缓慢注入营养液,注意避免过快注入导致患者不适。
6. 完成操作:完成鼻饲后,拔出鼻饲管,让患者保持坐位,避免出现呕吐等不适症状。
注意事项:
1. 操作前要仔细检查鼻饲管是否完好无损,避免使用已经破损的鼻饲管。
2. 操作时要轻柔细心,避免过度插入或插入不当导致鼻腔或喉部损伤。
3. 在插入鼻饲管时,要避免患者突然咳嗽或呼吸困难,及时停止操作并重新调整位置。
4. 输送营养液时,要注意营养液的温度和流速,避免过热或过冷的营养液刺激患者的胃部。
5. 操作完成后要及时清洁鼻饲管和器具,避免细菌感染。
总之,鼻饲是一种重要的营养支持方法,正确的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能够确保患者的安全和舒适,提高治疗效果。
在进行鼻饲操作时,医护人员应严格按照规范操作,确保患者的健康和安全。
鼻饲技术的操作方法鼻饲技术是一种将营养物质通过鼻腔插入胃肠道的方法,常用于无法通过口腔摄取足够营养的病患或需要临时禁食恢复的患者。
以下是鼻饲技术的一般操作方法:1. 准备- 洗手并进行手部消毒。
- 检查并确认医嘱,判断是否适合鼻饲。
- 检查鼻部有无异常,如鼻出血、鼻唇畸形等。
- 准备好所需的饲料、器材和药品,如饲料泵、鼻饲管、注射器、生理盐水等。
2. 患者准备- 让患者取坐位或半坐位,保持舒适。
- 向患者解释整个过程和可能的不适感。
- 让患者清空膀胱,以避免压迫导致尿失禁。
3. 鼻腔准备- 清洁患者的鼻腔,可以使用生理盐水清洗或进行鼻腔吸引。
- 检查鼻孔通畅与否,如果鼻孔受阻或狭窄,可以使用鼻腔扩张器进行扩张。
4. 管道插入- 选择适当尺寸的鼻饲管,涂抹适量的润滑剂。
- 缓慢、温和地将鼻饲管插入患者的鼻腔,通过声门进入食管,再通过胃食管括约肌进入胃。
在插入过程中,要谨慎避免碰触到喉咙或刺激呕吐反射。
5. 确认位置- 用注射器轻轻抽取一小部分胃内容物,以判断鼻饲管的位置是否正确。
胃内容物通常为酸味或食物残渣。
- 可以进行X线检查,确保鼻饲管的位置正确,避免误导致插入气道或肺部。
6. 固定管道- 使用胶布或透明敷料固定鼻饲管,避免管道松脱或扭曲。
- 确保管道与患者面部或颈部的其他物品不发生摩擦或拉扯。
7. 饲料注入- 连接饲料泵或注射器至鼻饲管的连接口。
- 根据医嘱和饲料的要求设定饲料泵的速度或控制注射器的注射速度。
- 应保持患者舒适,并避免饲料过快或过缓。
8. 监测与护理- 监测患者的饮食摄入量、剩余饲料、心率、呼吸、血压和体温等生命体征。
- 定期观察鼻周围皮肤的情况,以防止发生红、肿、痛或溃疡等并发症。
- 如果患者有任何不适感或并发症,应停止鼻饲并及时报告医护人员。
请注意,以上步骤仅供参考,具体操作方法应根据医生指导和患者状况进行调整。
操作前请咨询专业医护人员以确保安全和正确性。
鼻饲技术操作流程以鼻饲技术操作流程为标题,本文将为大家介绍鼻饲技术的操作流程。
鼻饲技术是一种通过鼻子将营养液或药物送入胃部的方法,适用于患有吞咽困难、胃肠道疾病或手术后需要营养支持的患者。
下面,我们将为大家详细介绍鼻饲技术的操作流程。
1.准备工作医护人员需要将所需的鼻饲管、营养液或药物、注射器等器材准备好,并对患者进行评估,确定使用鼻饲技术的必要性和安全性。
2.选择合适的鼻饲管根据患者的年龄、体重、病情等因素,选择合适的鼻饲管。
成人一般选用直径为8-12mm的鼻饲管,而儿童则需要选择较小口径的鼻饲管。
3.准备好鼻饲管将鼻饲管浸泡在温水中,使其变得柔软,然后涂上少量润滑剂,以便更容易插入患者的鼻腔。
同时,准备好固定鼻饲管的胶布或绷带。
4.洗手、穿戴手套在进行鼻饲技术操作前,医护人员需要进行手部消毒,并穿戴干净的手套以避免交叉感染。
5.插入鼻饲管将涂有润滑剂的鼻饲管插入患者的鼻孔,向下轻轻推进,直到鼻饲管到达咽喉部。
然后,让患者低头,将鼻饲管顺着食管滑入胃部。
6.检查鼻饲管的位置在将鼻饲管插入患者的胃部后,医护人员需要进行位置检查,以确保鼻饲管已经正确插入胃部而不是气管或肺部。
可以通过X光或PH试纸检查鼻饲管的位置。
7.连接营养液或药物鼻饲管插入位置正确后,将营养液或药物连接到鼻饲管的管子上,并根据患者的需要进行调节。
8.固定鼻饲管将鼻饲管固定在患者鼻子上,以防止鼻饲管在运动或吞咽时脱落。
9.结束操作将营养液或药物输送完毕后,将鼻饲管从患者鼻孔中拔出,并进行口腔清洗和护理。
鼻饲技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营养支持方法,但在使用前需要仔细评估患者的病情和身体状况,确保能够正确地进行操作,避免不必要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