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收基础》课程标准

  • 格式:doc
  • 大小:63.50 KB
  • 文档页数:8

下载文档原格式

  / 8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件4:

《税收基础》课程标准

(供金融管理与实务专业使用)

第一部分课程描述

一、课程性质和任务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税收的地位、功能和作用越来越重要。税制改革是我国经济体制总体配套改革的重点之一,税收法制制度已成为国家宏观经济调控体系和整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一个重要支柱。《税收基础》正是为财经类专业的学生学习和掌握中国税收制度的需要而开设的。

《税收基础》是金融管理与实务专业的专业基础课,通过本课程的教学,首先要解决的是学生对知识税收的认知问题,培育学生对学习税收知识的兴趣,了解社会实践中的税收在专业工作、社会生活中的功能和表现。它以基础会计为前导课程,以金融学基础为后导, 通过工作任务引领的项目活动,培养学生熟悉各税种的法律法规,熟练掌握各税种的应纳税额计算。

二、课程目标

本课程的培养目标具备相应的业务操作能力,能够胜任各类企业和各级财政部门、税务部门、各类事业、行政单位的税务工作的应用型人才。这就要求学生通过学习理解和掌握税制各要素的内涵及相互关系,掌握中国税制实务中各税种的基本法律内容、应纳税额的计算方法,了解税收行政管理法律制度的主要内容。与此同时,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工作作风和善于沟通合作的品质,提高学生在社会科学方面的综合素养,为将来走上社会从事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1、知识目标

(1)了解我国现行税制概况。

(2)理解主要税种的含义及征税范围。

(3)掌握主要税种应纳税金额的计算方法。

(4)熟悉税务会计处理中会计科目的核算内容和账簿的登记方法。

(5)了解相关法规规定及有关金融知识。

2、职业技能目标

(1)会办理企业税务登记、发票领购工作。

(2)能根据企业的类型和业务种类判断应纳的税种。

(3)能正确计算相关税费应纳金额并进行相关的会计处理。

(4)会使用各类发票、填制涉税文书、进行网上申报。

(5)会组织数据的汇总与分析,开展简单的纳税筹划工作。

(6)会与税务、工商、银行等机构协商,处理一般的税务事项。

3、素质目标

(1)具有团队精神和协作精神。

(2)具有依法节税的意识。

(3)具有严谨、诚信的职业品质和良好的职业道德。

三、课程主要内容

四、教学方法

本课程主要采用课堂授课教学、案例教学法、主题讨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

1、课堂授课教学

针对多媒体课件条理分明、信息量大、学生相对容易接受,能够在较短时间内接触更多的信息量,能大大提高上课效率及后续课程内容的自学等特点,应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满足基础理论教学的需要。

2、案例教学法

根据教学目的要求,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运用所学的理论,对具体事例进行分析,加深学生对所学理论的理解,得出某些结论或获取处理问题正确方法的一种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使学生从具体案例中掌握和理解所学课程的基础知识,归纳出理论知识的脉络,并掌握解决问题的技巧。案例教学有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应对、解决各种错综复杂现实税收问题的能力,有利于促进税收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也有利于教师和学生的教学互动。

3、主题讨论法

针对当前社会关注的税收现象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例如:密切联系我国财政、金融体制改革中的热点问题,国家宏观调控问题等,引导学生去学习、研究这些问题等等。通过教师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和热情,引导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学会搜集相关信息资料,在小组内讨论,并总结讨论结果在课堂上大胆发言。此过程中一定注意教师的身份,以学生为主,教师只是引导者。通过主题讨论法,可以增强学生对知识的记忆与理解,从而达到教学目的。

多种教学方法的灵活应用,能够大大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增强该门课程的教学效果。

五、教学条件

选用教材:《税收基础》,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此教材符合职业技能教育“以就业为导向,以学生为主体,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技能为主线”教学的要求,重点突出,概念明确,结构合理,篇幅适中,实例新颖,文字简明,可读性强,注重实际技能的培养,并处理好基本内容和新知识之间的关系,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应用性。

第二部分师资队伍建设、教学研究

一、师资队伍建设

担任本课程教学的主讲教师宜具备大学本科以上学历或讲师以上职称,必须具有丰富的财税知识、具有一定的财税实践工作经验或财税相关实践工作经验,能结合财税的实际工作流程来进行授课;同时应具备较强的课程开发能力、基于学生能力培养的教学能力、为社会提供科技服务的能力等,以利于教学和课程的改革。

二、教学研究涉及的领域、教研活动

近年来教学队伍教研活动涉及的领域、提出的教改项目和措施、已经解决的问题和取得的教改成果。

1、理论联系实际。主要通过案例分析,让同学更深刻地了解税收基本原理,学会理论在实际中的运用。老师通过搜集税收实践中的相关资料,向同学们介绍税收领域的典型案例,并组织同学们进行讨论。

2、税收模拟。开展实验教学,增加学生感性知识和锻炼实际操作能力。对业务性较强的教学内容,利用模拟实验室设备,进行计算机模拟教学,包括税收的计算、纳税申报表的填制;组织学生到实际部门见习各类纳税申报软件的运行使用情况,使学生更易于理解与掌握有关制度规定和业务方法。

3、多媒体教学。课堂教学以多媒体电子课件为主,配合使用黑板板书。充分利用多媒体的优势,用电子课件制作大量内容丰富的教案,在配以案例、习题等内容,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4、网络教学。学生不仅仅在课堂上学习书本的知识,还可以通过网络了解最前沿的知识及其技术手段,通过网络来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加强《税收基础》的学习与理解。

5、采用过程与模块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注重课堂提问、课后作业、模块考核等手段,强调课程结束后综合评价,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力,注重考核学生的职业素养及职业能力。

6、社会实践。除了在全程教学计划中有专门的实习安排外,还根据课程学习的需要,利用课余时间及假期,组织学生走向社会,进行专题社会调研和税法宣传活动;组织学生到税务机关进行专业实践。

第三部分课程教学内容设计

一、课程教学框架设计与学时安排

《税收基础》课程在五年一贯制金融理论与实务专业第5、6学期开出,总课时为170学时,其中理论140学时,实践30学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