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A文】聚焦文化实力和竞争力
- 格式:ppt
- 大小:14.38 MB
- 文档页数:10
文化之花耀鹤城——聚焦文化发展繁荣的“通榆现象”作者:薛丰刚来源:《新长征》 2012年第11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地区的名片、一个城市的软实力。
通榆县作为国家级扶贫开发重点县,人均收入虽然不高,但人们对精神生活的需求却异常强烈。
以全力打造“绿色能源名城、生态旅游名城、书法文化名城”为目标,通榆文化快速发展,形成了文化发展繁荣的“通榆现象”。
依托厚重文化底蕴,形成鲜明特色文化通榆县位于吉林省西部、科尔沁草原东陲,是一座文化底蕴厚重的城市。
几千年来,众多民族在这块神奇的土地上创造着人类的灿烂文明,留下了厚重而清晰的文化印迹,形成了通榆文化底蕴丰厚、多元共生、主流前沿的鲜明特点,使通榆文化沿着时代文明的阶梯不断地攀登与进步。
早在7000 年前的新石器时代,这片土地上就有先人繁衍生息,182 处珍贵的文物遗址充分展示了通榆在新石器时期、青铜时期、辽金时期、元明清时期文化的繁荣与延续。
20 世纪初,木版年画技艺、民间剪纸、雕刻等工艺大量传入通榆并得到了不断的丰富与发展。
上个世纪70 年代初,通榆年画风靡神州,多部年画作品在国际、国内获奖并被国家级美术馆收藏,年画《剪窗花》创下了连续发行10 年、单张发行量7 亿张的全国之最。
1991 年,通榆县被国务院命名为“中国现代民间绘画画乡”。
全县现有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保护项目15 项,其中闯关东年画、剪纸、石雕等11 项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10 年闯关东年画代表我省在上海世博会上展出,受到广泛赞誉。
地方戏、文学创作、摄影、书法等文化艺术形式方兴未艾,声名远播,为通榆县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奠定了坚实丰厚的文化基础。
“十一五”期间,在全省戏剧小品艺术节汇演中,二人转《狐狸围脖》、《贵夫人推磨》、《傻柱子接媳妇》等作品荣获综合一等奖,反腐倡廉话剧《春寒惊雷》在全国14 个省的110 多个县巡演,歌曲《杏花恋》在文化部举办的中国群众创作歌曲大赛中荣获金奖。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摘要】本文探讨了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增强文化自信的重要性。
传统文化是民族的精神瑰宝,对于传承民族文化、弘扬国家精神具有重要意义。
文化自信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国家发展和国际竞争力至关重要。
文章分析了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的结合,文化自信与国家发展的关系,以及如何培养文化自信的途径。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增强文化自信不仅是国家强大的内在动力,也是建设文化强国的必经之路。
通过本文的讨论,可以更加深入地认识到传统文化对国家发展和民族精神的重要性,进而增强文化自信,推动国家向着文化强国的目标迈进。
【关键词】传统文化、文化自信、弘扬、优秀、增强、国家发展、国际竞争力、培养、途径、强大内在动力、文化强国、重要性、必要性、结合、社会、建设、必经之路1. 引言1.1 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的根基和灵魂,是民族精神和文化底蕴的传承和延续。
它包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承载着民族的智慧和情感,是每一个国家独特的文化符号和精神支柱。
传统文化作为民族文化的精华,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性。
传统文化能够传承和弘扬民族的优良传统,保持文化的延续性和稳定性。
通过传承古代文化的经典著作、传统技艺和礼仪风俗,人们可以感受到传统文化中蕴含的价值观念、道德规范和审美情趣,从而增强文化自身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传统文化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个拥有悠久历史文化和丰富文化资源的国家,能够在国际上展现出独特的魅力和吸引力,增强国家形象和国际声誉。
传统文化不仅可以提升国家的文化软实力,还可以促进文化产业的繁荣和发展,为经济社会的进步和文化自信的增强提供有力支撑。
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只有不断弘扬和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才能更好地增强文化自信,实现民族文化的繁荣和国家的发展进步。
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的瑰宝,应该倍加珍惜和传承,让其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灿烂的光芒。
1.2 文化自信的必要性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文化发展的重要指标,也是国家实力和竞争力的基础。
综合探究聚焦文化实力和竞争力课时过关·能力提升1.中国科学院发布的我国面向2050年科技发展路线图提出,2030年中国实现首次载人登月,2040年建立短期有人值守的月球基地,2050年实现首次载人登陆火星。
但对于某些发展中国家来说,由于缺乏经济和科技支撑,载人航天还是一个遥远的梦。
这告诉我们()A.载人航天的发展可以促进国家间的合作B.世界多极化深入发展是当今国际形势的突出特点C.要努力增强综合国力,推动科技进步D.民族凝聚力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答案:C解析:“对于某些发展中国家来说,由于缺乏经济和科技支撑,载人航天还是一个遥远的梦”,这告诉我们要努力增强综合国力,推动科技进步,C项符合题意;A、B、D三项与题意不符。
故选C项。
2.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维护国家文化安全任务更加艰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要求更加紧迫。
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文化实力和竞争力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重要标志。
这是因为()①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的程度不断加深②当前经济的文化含量日益提高,文化的经济功能越来越强③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是经济和科技的竞争④从一定意义上说,谁占据了文化发展的制高点,谁拥有了强大的文化软实力,谁就能够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答案:B解析: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③观点错误,故含③的选项均应排除,答案选B项。
3.一些西方发达国家凭借其强大的综合国力、先进的科技手段和发达的文化传播手段,大肆鼓吹其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对发展中国家的民族传统文化造成了严重冲击。
这说明()A.国家间文化的渗透和交流是不可阻挡的趋势B.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不同民族文化相互交融C.西方价值观的传播,不利于发展中国家民族传统文化的发展D.反对文化霸权主义的斗争是当代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答案:D解析:材料主要说明一些西方发达国家加紧对发展中国家进行文化渗透,因此当前国际政治斗争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反对文化霸权主义,故D项符合题意。
专题 31 文化对人的影响(一)文化对人的影响的根源既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又来自于各样形式的文化活动。
(二)文化对人的影响的表现⒈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不一样时代、不一样民族、不一样地区,以及不一样阶级、阶层的人们,进行各样社会交往的方式,都带有各自的文化印记。
交往方式中的文化影响,有的取决于价值观点,有的源于民俗习惯、文化程度等。
人们交往方式的差别,见诸交往时使用的语言、符号、器物等,也见诸交际过程中的行为举止。
⒉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想方式。
不一样的文化环境、不一样的知识修养、不一样的价值观点,都会影响人们认识事物的角度以及认识的深度和广度,影响人们在实践中目标确实定和行为的选择,影响不一样的思想方式的形成。
思想方式是人们在认识和实践的过程中,在必定知识、观点、感情和习惯的共同作用下形成的。
表现各样文化影响的思想方式,拥有相对的稳固性,反过来又影响人们的认识和实践活动。
(三)文化对人影响的特点⒈耳濡目染。
文化对人的影响一般不是有形的、强迫的。
文化对人的影响也不都是悲观被动、无目的地接受的。
人们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影响,常常是自觉学习、主动接受文化熏陶的过程。
⒉深远长久。
文化对人的影响,不论表此刻交往方式、思想方式上,仍是表此刻生活方式上,都是深远长久的。
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人们文化修养的核心和标记。
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一经形成,就拥有确定的方向性,对人的综合素质和终生发展产生深远长久的影响。
▲文化的影响是深远长久的,但其实不是千篇一律的,跟着时间的推移,人们业已形成的观点,思想方式等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即文化对人的深远长久的影响是相对的。
▲“耳濡目染” 指时时刻刻、不知不觉地遇到文化的影响,是从文化对人的影响的过程▲“深远长久” 指日久天长、难以抹去的文化影响,是从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结果来讲的,重申连续性和稳固性。
(四)优异文化塑造人生⒈优异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经营润泽课堂的实践作者:张玲来源:《广西教育·A版》2014年第02期【关键词】润泽课堂实践思想政治【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2A-0021-02日本教育学会会长佐藤学在《静悄悄的革命》一书中提出了“润泽的课堂”,他说,在“润泽的课堂”里,教师和学生都不受“主体性”神话的束缚,大家能安心地、轻松自如地构筑人与人之间的信赖关系。
“润泽”这个词表示一种安心的、无拘无束的、轻柔滋润肌肤的感觉,“润泽的课堂”给人的感觉是教室里的每个人的呼吸和其节律都是那么的柔和,它以人的生命为出发点,遵循生命的发展要求,不断为生命的成长创造条件,引导生命全面和谐、自由而充分、创造而富有个性地发展。
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根本任务是帮助学生逐步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终身发展奠定思想政治素质基础。
作为一名政治老师,更应该在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关注“人”的自由发展,创造适宜生命成长的条件,从而实现思想政治教学的根本任务。
一、润泽的课堂以“学”为中心,激发学生的生命潜能佐藤学先生认为,要实施以学为中心的教学,应当以在教室里构筑一种新型的关系为出发点,即让每一个学生持有自己的课题,互相探究、互相交流、互相启发。
具体地说,就是组织和指导学生有任务的学习,有小组活动的学习,有将自己理解的东西用作品表现出来与同伴共享、相互欣赏的活动的学习。
因此,在思想政治课堂中,教师要运用丰富多样的学习方式开发学生的生命潜能。
当前,我们的课堂教学更多的是教师收集各种学习资源,在课前精心准备的基础上,将信息传输给学生,在这个传送的过程中,信息会出现遗漏、变更,而课堂教学效果的好坏与信息遗漏、变更的多少成正比关系。
此时,教师应该以一个“协助者”的身份出现,为学生设置适当的问题情境、制造认知上的冲突,引导和帮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的形式进行组合、批判、澄清,重新构建自己的认知结构。
关于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的思考作者:张敏来源:《决策与信息·下旬刊》2016年第07期【摘要】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是我们党和国家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关系…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
为此,本文主要对当前中国文化软实力发展现状进行分析,进而提出进一步提高中国文化软实力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文化软实力;发展现状;对策“软实力”这个概念最早是由美国哈佛大学肯尼迪政治学院院长约瑟夫·奈教授在20世纪80年代末提出来的。
今天文化软实力更多地是指一个国家依靠文化价值而体现出来的无形影响力、吸引力和感染力。
它表现为本民族文化与外界文化交流时的宽容与亲和力,表现为本民族文化对世界文化发展潮流的导向与推动能力,也表现为外部世界对本民族文化的赞赏和认可程度,等等。
因此,文化软实力更多存在于无形之中,却对一个国家与民族的国家形象起着重要作用。
它本质上与一个国家、民族和地区的强大和自信相伴随的。
一、中国文化软实力提出的意义党的十七大提出文化软实力概念,是中国软实力打造自己特色的一个重要标志,彰显了中国软实力“以文化天下”的情怀。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夯实国家文化软实力根基”、“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展示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树立当代中国国家形象”、“提升中国国际话语权”等一系列重要论述,则是中国文化软实力建设“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集中体现。
综合来看,中国文化软实力是对西方软实力的实质性改造和创新。
(一)改变了软实力的宗旨中国把提高文化软实力作为增强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的重要途径。
对内,是为了“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使社会文化生活更丰富多彩,使人民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对外,则是为了传播中国的立场和声音,扩大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与感染力,为世界文化和文明的多样性做出更大的贡献。
(二)拓展了软实力的内涵中国不再把软实力限定为文化的吸引力、制度和价值观的吸引力、掌握国际话语权的能力,而是使之涵盖除物质硬实力以外的精神、智慧、情感的力量,主要包括文化的吸引力、理想的感召力、精神的鼓舞力、智慧的创造力、语言的说服力、道德的感染力、理论的指导力、舆论的引导力、艺术的征服力等。
聚焦文化竞争力1、文化的力量(作用)?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好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文化对社会发展和个人的成长产生深刻的影响。
健康、先进的文化对社会发展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落后、腐朽的文化对社会发展起重大的阻碍作用2、文化与政治经济的关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1)文化与政治、经济相互影响①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②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决定,又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
(2)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①科技和教育的发展、提高劳动者素质对经济的发展越来越重要:文化的发展,能为经济发展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重要的精神动力。
②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的发展,能带动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也会推动其他产业的进步。
(3)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①人们文化素养的提高有利于民主政治发展;②世界范围内反对文化霸权主义成为当代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3、文化在综合国力中的作用、我国的应对策略:(1)作用:①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②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因素,③文化已成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④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中维护国家利益和安全的重要精神武器。
(2)策略:①要想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我国应该大力提高文化竞争力②必须把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
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弘扬民族精神、发展教育和科技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不竭的精神动力、强大的智力支持4、文化对人的影响和作用:(1)文化是人创造的,人也离不开文化的影响。
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也来自于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2)文化对人的影响一般不是有形的、强制的,而是具有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特点。
《综合探究聚焦文化实力和竞争力》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识记文化在综合国力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
2. 识记文化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3. 识记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中维护自身经济安全必不可少的精神武器。
(二)过程与方法:结合学生校园生活和文化娱乐体验(如动漫、电影),说明文化在综合国力中的重要作用。
结合中国在文化推广上所做的努力,说明如何提高文化竞争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提升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增强提高文化竞争力的意识。
教学重点:感受文化竞争力。
教学难点:提升文化竞争力。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综合探究设计的意图1.相关依据综合探究课历来是期末考试的重点,但课堂教学又有难度,因此用集体备课的方式来解决这一老大难问题(1) 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关系原理。
第一,文化与经济、政治是有明显区别的。
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
第二,文化与经济、政治密切相关。
一方面,在社会生活的三个基本领域中,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经济、政治决定文化,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
一定社会生产方式决定一定社会文化的形成,社会经济、政治制度的性质决定占主导地位的社会文化的性质,有什么样的社会经济、政治,就必然有与之相适应的文化。
另一方面,文化又反作用于政治、经济,给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
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文化能够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
文化形态、性质等不同,对经济、政治的影响不同,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也不同。
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促进社会的发展,而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阻碍社会的发展。
第三,经济发展、政治发展、文化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
如果没有政治发展、文化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经济发展难以持续,而且最终也很难搞上去。
(2) 文化竞争力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①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
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第一课文化与社会1、文化的特点:①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是社会实践的产物。
②人们的文化素养是通过对社会生活的体验,特别是通过参与文化活动、接受知识文化教育而逐步培养出来的。
③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2、文化的社会作用: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3、文化与经济的关系:(1)相互影响:①经济是基础,文化是经济的反映,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决定。
②文化反作用于一定的经济。
③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文化有其自身的传承性和相对的独立性。
(2)相互交融:①在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②为推动经济建设,发展教育事业、培养各种高素质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越来越重要。
③文化产业迅速崛起,文化消费更加丰富,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4、文化与政治的关系(1)相互影响:①文化是政治的反映,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政治所决定。
②文化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
(2)相互交融:①人们为了参与政治生活,需要更高的文化素养;②世界范围内反对文化霸权主义的斗争,成为当代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
5、文化和综合国力的关系。
①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②中国必须把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
第二课文化对人的影响1、文化对人的影响(1)来源: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来自于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2)表现:①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②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3)特点:①潜移默化。
②深远持久。
(4)文化塑造人生:①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②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聚焦“四个维度”一、背景介绍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技进步,各行各业都在不断地进行变革和创新。
在这个过程中,企业需要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竞争力,以应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企业需要关注“四个维度”,即战略维度、组织维度、文化维度和管理维度。
这四个维度相互关联,共同构成了一个企业的整体发展框架。
本文将对这四个维度进行详细的分析和阐述,以期为企业提供有针对性的发展建议。
战略维度是企业发展的总体方向和目标,一个明确的战略规划可以帮助企业在市场中找到自己的定位,从而制定出合适的发展策略。
在战略维度上,企业需要关注市场需求、竞争态势、技术发展趋势等因素,以确保战略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组织维度涉及到企业的内部管理结构和运作机制,一个高效的组织结构可以提高企业的执行力和协同能力,从而更好地实现战略目标。
在组织维度上,企业需要关注组织架构、人员配置、权责分明等方面,以优化组织结构,提高管理效率。
文化维度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内容,包括价值观、信仰、行为规范等。
一个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可以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和创造力,从而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在文化维度上,企业需要关注企业文化建设、团队凝聚力、员工满意度等方面,以塑造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
管理维度涉及到企业的各项管理工作,包括财务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等。
有效的管理可以确保企业各项业务的顺利开展,从而推动企业的整体发展。
在管理维度上,企业需要关注管理方法、管理流程、管理人员素质等方面,以提高管理水平。
聚焦“四个维度”对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关注战略、组织、文化和管理四个方面,企业可以在各个层面上实现全面的提升,从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1. 聚焦“四个维度”的概念和意义在当今社会,信息传播速度越来越快,人们对于信息的获取和处理能力也在不断提高。
为了更好地适应这一变化,我们需要关注“四个维度”,即时间、空间、内容和形式。
这四个维度相互关联,共同构成了信息传播的基本要素。
综合探究作者:雷云龙来源:《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3年第20期一、设计意图“聚焦文化竞争力”的探究活动,旨在帮助学生感悟文化在国际竞争中的重要性,体会自主学习将成为一种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
通过探究活动,拓展自己的知识、陶冶情操,培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习意识、科技意识和成才意识。
通过对地方文化的了解,关注自己的家乡,增强热爱家乡的情感。
二、探究活动目标1、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文化是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产品,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是综合国力竞争中维护自身经济安全必不可少的精神武器。
2、结合家乡文化,感受文化竞争力,懂得发展文化产业的意义。
3、提高学生搜集、选择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文化竞争力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三、课前准备1、引导学生通过查阅书刊、报纸、杂志、看电视、上网、走访调研等多种途径,了解中外文化发展的情况,感受文化在经济社会生活中的作用。
2、让学生走进生活了解家乡文化,积累相关的文化素材(如:图片、音乐绘画艺术等)。
3、指导学生分组整理、分析、加工收集到的资料,提出一些提升我国文化竞争力的对策和建议。
每个学生最好能够提出2~3条切实可行的建议。
4、指导学生从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角度,准备一份演讲稿。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引导学生体会中国软实力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
教师结论:从上述图片我们看到美国的软实力整整超出中国有56.3分。
2011年初,中国首部《文化软实力蓝皮书》指出,2010年,中国GDP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我国文化产业占世界文化市场比重不足4%,还不到美国的十分之一。
与国内生产总值、外汇储备等硬实力相比,我国的文化软实力较为落后。
面对当前激烈的国际竞争,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华民族近代最伟大的中国梦,如何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竞争力,不得不引起当代中国青年的深刻思考。
2.讲授新课教师展示投影资料——文化竞争力。
文化竞争力:就是各种文化因素在推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中所产生的凝聚力、导向力、鼓舞力和推动力。
1◆中华文化和中华民族精神的关系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文化的精髓。
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
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绵延数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之中.◆文化的社会作用(文化对社会发展的影响)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这种影响,不仅表现在个人的成长历程中,而且表现在民族和国家的历史中。
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证明,一个民族,物质上不能贫乏,精神上也不能空虚,只有物质和精神都富有,才能自尊、自信、自强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2◆文化创新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文化源于社会实践,又引导、制约着社会实践的发展。
我们进行文化创造、实现文化创新,是适应社会实践的需要创建新文化,发展先进文化,更好地为社会实践服务。
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也是检验文化创新的标准所在。
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
只有在实践中不断创新,传统文化才能焕发生机、历久弥新,民族文化才能充满活力、日益丰富。
不断繁荣和发展的民族文化之路,必然是不断前行的文化创新之旅。
文化创新,是一个民族永葆生命力和富有凝聚力的重要保证。
◆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
除了传统的经济力量、政治力量、军事力量、外交力量外,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
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因此,文化竞争力备受世界各国关注。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要想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把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大力弘扬民族精神,优先发展教育和科技,为科技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
◆综合探究:聚焦文化竞争力在综合国力的竞争中,文化竞争力备受世界各国关注。
文化是一种综合的力量,其中科技与教育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