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血管分类及用途说明
- 格式:doc
- 大小:32.50 KB
- 文档页数:3
血液采集中的常用采血管类型及其应用场景在医学领域中,血液采集是一项常见而重要的操作。
它涉及到使用特定的采血管来采集人体内的血液样本,以供临床实验室分析和研究。
不同类型的采血管适用于不同的血液检测需求,本文将介绍常用的采血管类型及其应用场景。
一、EDTA管(乙二胺四乙酸管)EDTA管常用于全血采集,其中加入了一种抗凝剂乙二胺四乙酸(EDTA)来阻止血液凝结。
这种管子多用于血液计数、血型鉴定、遗传学检测等实验室检测项目。
EDTA管中的抗凝剂可以阻止血细胞的凝聚和沉淀,从而保持血液样本的完整性,方便分析人员进行实验操作。
二、血浆分离管血浆分离管是一种专用于血液分离的采血管。
它内部带有一层凝胶,可将血细胞和血浆分离开来,方便后续的血浆相关分析。
这种管子适用于需要获得纯净血浆的检测项目,如生化分析、激素检测等。
血浆分离管的使用简便,可大大提高实验效率。
三、凝血酶管凝血酶管是一种含有凝血成分的采血管,可以促使血液迅速凝固。
它广泛用于血管内抽血、缓解溢血等情况的处理。
凝血酶管的使用可帮助提供大量血小板和红细胞,适用于血液凝固功能检测、血液稀释剂及抗凝药物治疗监测等项目。
四、激活剂管激活剂管是一种在内部加入某种激活剂的采血管。
激活剂的作用是促使血液凝集到管子底部,以方便将血浆分离出来。
这种管子通常用于病毒学检测、免疫学检测等项目,可以提供稳定的血浆样本,保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五、血糖管血糖管是一种专门用于血糖监测的采血管。
它带有一种抗凝剂和抑制剂,适用于血糖仪等设备的血液采集。
使用血糖管进行检测,可以得到准确的血糖水平,方便糖尿病患者进行血糖管理。
六、血气管血气管是用于采集动脉血液样本的管子,采血时需要通过穿刺动脉以获取性质与静脉血不同的血液样本。
血气管广泛用于临床的动脉血气分析,可以获得血氧、二氧化碳、pH值等重要指标,对重症患者的监护和治疗提供了重要依据。
综上所述,血液采集中常用的采血管类型包括EDTA管、血浆分离管、凝血酶管、激活剂管、血糖管和血气管。
各种颜色真空采血管的用途1.普通血清管(病毒学):红色头盖,采血管内不含添加剂,用于常规血清生化、血库和血清学相关检验。
2.快速血清管:橘红色头盖,采血管内有促凝剂,可激活纤维蛋白酶,使可溶性纤维蛋白变为不可溶的纤维蛋白多聚体,进而形成稳定的纤维蛋白凝块。
快速血清管可在5分钟内使采集的血液凝固,适用于急诊血清生化试验。
3.惰性分离胶促凝管:金黄头盖,采血管内添加有惰性分离胶和促凝剂。
标本离心后,惰性分离胶能够将血液中的液体成分(血清或血浆) 和固体成分(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纤维蛋白等) 彻底分开并完全积聚在试管中央而形成屏障,标本在48小时内保持稳定。
促凝剂可快速激活凝血机制,加速凝血过程,适用于急诊血清生化试验。
4.肝素抗凝管 (血生化) :绿色头盖,采血管内添加有肝素。
肝素直接具有抗凝血酶的作用,可延长标本凝血时间。
适用于红细胞脆性试验、血气分析、红细胞压积试验、血沉及普通生化测定,不适于做血凝试验。
过量的肝素会引起白细胞的聚集,不能用于白细胞计数。
因其可使血片染色后背景呈淡蓝色,故也不适于白细胞分类。
5.血浆分离管:浅绿色头盖,在惰性分离胶管内加入肝素锂抗凝剂,可达到快速分离血浆的目的,是电解质检测的最佳选择,也可用于常规血浆生化测定和 ICU 等急诊血浆生化检测。
血浆标本可直接上机并在冷藏状态下保持48小时稳定。
6.EDTA 抗凝管(血常规):紫色头盖,乙二胺四乙酸(EDTA,分子量292)及其盐是一种氨基多羧基酸,可以有效地螯合血液标本中的钙离子。
螯合钙或将钙从反应位点移去将阻滞和终止内源性或外源性凝血过程,从而防止血液标本凝固。
适用于一般血液学检验,不适用于凝血试验及血小板功能检查,亦不适用于钙离子、钾离子、钠离子、铁离子、碱性磷酸酶、肌酸激酶和亮氨酸氨基肽酶的测定及PCR试验。
7.枸橼酸钠凝血试验管:浅蓝色头盖,枸橼酸钠主要通过与血样中钙离子螯合而起抗凝作用。
适用于凝血实验,抗凝剂与血液的比例是1:9。
采血管分类及用途
采血管是一种用于采集人体血样的医疗器械,它是由一系列材质制成的管状物品。
采血管根据不同的采血方法、采血部位以及采集血样后的用途不同,分为以下几类:
一、全血采血管:全血采血管主要是用于采集全血样本,含有抗凝剂或无抗凝剂,但不含任何添加剂和分离凝胶等。
全血采血管通常用于化验全血细胞计数等诊断和治疗。
二、血浆采血管:血浆采血管是一种采血管,它采集的样本为血浆样本,含有抗凝剂和分离凝胶等添加剂,可使血细胞和血浆分离开来。
血浆采血管通常用于进行生化分析、药物检测、感染性病原体检测、血液学检测等。
三、血清采血管:血清采血管是一种采血管,它采集的样本为血清样本,同样含有抗凝剂和分离凝胶等添加剂,可以使血浆和血红蛋白分离。
血清采血管通常用于体液化验、肿瘤标志物检测、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检测等。
四、无菌采血管:无菌采血管是一种采血管,主要用于采集浅表血管、静脉导管、动脉置管等无菌采血,并通过采血管的端口使用插头来获得任何类型的样本。
无菌采血管通常用于微生物学、细胞学和免疫学检测。
总之,采血管是医务人员为了采集人类血样而使用的一种设备,其种类繁多,每种采血管都有着不同的用途。
在临床诊断中,术前术后的血常规、生化、肿瘤标志物检测等都需要采用合适的采血管,采血管是影响检测结果准确性也关乎到患者健康的重要一环,因此,在使用采血管的时候,医务人员应该进行严格的规范化操作。
特别是在选择采血管的时候,应该根据具体的采血目的来选择相应的采血管,以确保采集的血样品质,从而对临床治疗起到应有的指导作用。
真空采血管的分类及不同颜色试管代表的含义真空采血管的分类及不同颜色试管代表的含义真空采血管的分类及不同颜色试管代表的含义 1. (普通血清管)- 红色头盖,采血管中不含添加剂,用于常规血清生化,血库和血清学相关检验。
2. (快速血清管)-橘红色头盖,采血管内有促凝剂,可激活纤维蛋白酶,使可溶性纤维蛋白变为不可溶的纤维蛋白多聚体,进而形成稳定的纤维蛋白凝块。
快速血清管可在5分钟内使采集的血液凝固,适用于急诊血清系列化试验。
3. (惰性分离胶促凝管)-金黄头盖,采血管内添加有惰性分离胶和促凝剂。
标本离心后,惰性分离胶能够将血液中的液体成分(血清或血浆)和固体成分(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纤维蛋白等)彻底分开并完全积聚在试管中央而形成屏障,标本在48小时内保持稳定。
促凝剂可快速激活凝血机制,加速凝血过程,适用于急诊血清生化试验。
4. (肝素抗凝管)-绿色头盖,采血管内添加有肝素。
肝素直接具有抗凝血酶的作用,可延长标本凝血时间。
适用于红细胞脆性试验,血气分析,红细胞压积试验,血沉及普能生化测定,不适于做血凝试验。
过量的肝素会引起白细胞的聚集,不能用于白细胞计数。
因其可使血片染色后背景呈淡蓝色,故也不适于白细胞分类。
5. (血浆分离管)-浅绿色头盖,在惰性分离胶管内加入肝素锂抗凝剂,可达到快速分离血浆第一文库网的`目的,是电解质检测的最佳选择,也可用于常规血浆生化测定和ICU等急诊血浆生化检测。
血浆标本可直接上机并在冷藏状态下保持48小时稳定。
6. (EDTA抗凝管)-紫色头盖,乙二胺四乙酸(EDTA,分子量292)及其盐是一种氨基多羧基酸,可以有效地螯合血液标本中钙离子,螯合钙或将钙反应位点移去将阻滞和终止内源性或外源性凝过程,从而防止血液标本凝固。
适用于一般血液学检验,不适用于凝血试验及血小板功能检查,亦不适用于钙离子,钾离子,钠离子,铁离子,碱性磷酸酶,肌酸激酶和亮氨酸氨基肽酶的测定及PCR试验。
采血管的分类及其在血液储存中的应用血液储存是现代医疗中至关重要的一环,为了确保采血过程的顺利进行以及血液样本的质量和安全,采血管的分类和正确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将介绍采血管的分类以及其在血液储存中的应用。
一、采血管的分类采血管主要按照不同的规格、用途以及材质进行分类。
下面将对常见的采血管进行介绍。
1. 一次性采血管一次性采血管是指在采血后即刻使用后丢弃的血液容器。
它们通常由塑料或玻璃制成,包括采血针、集血管和防凝剂。
常见的一次性采血管有真空采血管和蓝顿管。
- 真空采血管:真空采血管是一种已经预先抽空内部空间的容器,通过真空吸血的原理进行采血。
它们可以根据不同的防凝剂进行分类,常见的有EDTA管、肝素管、血浆管等。
- 蓝顿管:蓝顿管是一种无真空的一次性采血管,通过注射器或其他工具进行采血。
它们可以根据颜色进行分类,不同颜色的蓝顿管适用于不同的实验室检测项目。
2. 长期采血管长期采血管是指可重复使用并具有较长寿命的血液容器。
它们通常由玻璃或塑料制成,具有优良的耐用性和耐腐蚀性。
常见的长期采血管有胸腔积液管和腹腔积液管。
- 胸腔积液管:胸腔积液管主要用于胸腔积液的采集和储存。
它们具有较大的容量,能够有效储存积液样本供进一步实验室检测。
- 腹腔积液管:腹腔积液管主要用于腹腔积液的采集和储存。
与胸腔积液管类似,腹腔积液管也具有较大的容量,并适用于各种相关疾病的检测。
二、采血管在血液储存中的应用采血管在血液储存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们能够确保血液样本的质量和保存时间。
下面将介绍采血管在血液储存中的几个重要应用。
1. 实验室检测采血管是进行实验室检测的必备工具,不同类型的采血管适用于不同的检测项目。
比如EDTA管适用于血液常规检查,肝素管适用于凝血功能检测,血浆管适用于生化学检测等。
通过正确选择和使用采血管,可以确保实验室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2. 血型鉴定采血管在血型鉴定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采集血液样本后,根据血型鉴定的需要选择适当的采血管进行储存和运输。
真空采血管的分类、添加剂原理及作用一、红管:1、临床用途:血清生化血库试验2、所制备标本类型:血清3、制备标本步骤:采血后立即颠倒混匀5次---静置30分---离心4、添加剂:促凝剂:纤维蛋白酶5、采血量(ml):3ml5ml二、金黄色管:1、临床用途:快速血清分离生化免疫2、所制备标本类型:血清3、制备标本步骤:采血后立即颠倒混匀5次---静置30分---离心4、添加剂:惰性胶体+促凝剂5、采血量(ml):3ml5ml三、金黄色长管:1、临床用途:血铜,血锌2、所制备标本类型:血清3、制备标本步骤:采血后立即颠倒混匀5次---静置30分---离心4、添加剂:惰性胶体+促凝剂四、紫色管1、临床用途:血液血常规试验、血型鉴定、糖化血红蛋白2、所制备标本类型:全血3、制备标本步骤:采血后立即颠倒混匀8次--实验前混匀标本4、添加剂抗凝剂:K2-EDTA或K3-EDTA5、采血量(ml):1ml2ml五、浅兰色管1、临床用途:血液凝血试验PT,TT,凝血因子试验2、所制备标本类型:血浆3、制备标本步骤:采血后立即颠倒混匀8次--离心4、添加剂抗凝剂:枸橼酸钠与血样比为1:95、采血量(ml):1.8ml 2.7ml六、黑管1、临床用途:血细胞沉降率试验2、所制备标本类型:全血3、制备标本步骤:采血后立即颠倒混匀8次--实验前混匀4、标本添加剂:抗凝剂:枸橼酸钠与血样比为1:45、采血量(ml): 1.6ml 2.4ml七、灰管1、临床用途:血液葡萄糖试验2、所制备标本类型:血清3、制备标本步骤:采血后立即颠倒混匀8次---离心4、添加剂:抗凝剂:氟化钠+草酸钾5、采血量(ml):2ml八、紫红色1、临床用途:PCR试验2、所制备标本类型:血清3、制备标本步骤:采血后立即颠倒混匀5次--静置30分---离心4、添加剂:抗凝剂:K2-EDTA5、采血量(ml):3ml5ml九、绿色长管1、临床用途:血流变的检测2、所制备标本类型:全血3、添加剂:肝素钠或肝素锂十、绿管1、临床用途:血铅所2、制备标本类型:全血3、添加剂:肝素钠或肝素锂真空采血器由真空采血管、采血针(包括直针和头皮采血针)、持针器三个部分组成。
常用采血管名称及类型采血管是在医疗领域中常用的一种器械,用于采集人体血液样本。
在采血过程中,选择合适的采血管对于采集到高质量的血液样本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采血管名称及其类型,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这些器械。
1. 静脉采血管静脉采血管是最常见的一种采血管,用于从静脉中采集血液。
这种采血管通常由聚乙烯或硅胶制成,具有柔软性和耐用性。
静脉采血管分为不同规格,如21G、23G等,用于适应不同的采血需求。
在采血过程中,医生或护士会选择合适的静脉采血管插入患者的静脉,然后通过管内真空吸取血液。
2. 动脉采血管动脉采血管用于从动脉中采集血液样本,一般用于检查动脉血气分析。
与静脉采血管不同,动脉采血管需要具备良好的弹性和耐压性能,以承受较高的血液压力。
动脉采血管通常较细,如25G,以减少对患者的不适感。
在采血过程中,医生或护士会选择适当的动脉采血管插入患者的动脉,并利用管内真空采集血液。
3. 快速血糖采血管快速血糖采血管是一种专门用于测量血糖水平的采血管。
这种采血管通常具有一个小孔,在采血时能够迅速采集到血液,以便尽快测试血糖。
快速血糖采血管通常较细,如30G,以减少对患者的疼痛和不适感。
在采血过程中,医生或护士会将快速血糖采血管插入患者的指尖,将血液滴在测试纸上进行血糖测试。
4. 无菌采血管无菌采血管是一种在采血过程中保持血液无菌的采血管。
这种采血管通常具有特殊材料和处理,以防止细菌和其他微生物污染血液样本。
无菌采血管通常用于采集血液样本进行微生物培养和其他无菌检测。
在采血过程中,医生或护士会特别注意保持采血器具的无菌状态,以避免血液样本的污染。
5. 一次性采血管一次性采血管是一种只能使用一次的采血管,用于避免交叉感染和传播疾病。
这种采血管通常具有一次性使用标识,以提醒医护人员只能使用一次。
一次性采血管通常由塑料或玻璃制成,具有良好的密封性和耐用性。
在采血过程中,医生或护士会确保一次性采血管只使用一次,并在使用后正确处理以避免感染风险。
各种颜色真空采血管的用途1.普通血清管(病毒学):红色头盖,采血管内不含添加剂,用于常规血清生化、血库和血清学相关检验。
2.快速血清管:橘红色头盖,采血管内有促凝剂,可激活纤维蛋白酶,使可溶性纤维蛋白变为不可溶的纤维蛋白多聚体,进而形成稳定的纤维蛋白凝块。
快速血清管可在5分钟内使采集的血液凝固,适用于急诊血清生化试验。
3.惰性分离胶促凝管:金黄头盖,采血管内添加有惰性分离胶和促凝剂。
标本离心后,惰性分离胶能够将血液中的液体成分(血清或血浆) 和固体成分(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纤维蛋白等) 彻底分开并完全积聚在试管中央而形成屏障,标本在48小时内保持稳定。
促凝剂可快速激活凝血机制,加速凝血过程,适用于急诊血清生化试验。
4.肝素抗凝管 (血生化) :绿色头盖,采血管内添加有肝素。
肝素直接具有抗凝血酶的作用,可延长标本凝血时间。
适用于红细胞脆性试验、血气分析、红细胞压积试验、血沉及普通生化测定,不适于做血凝试验。
过量的肝素会引起白细胞的聚集,不能用于白细胞计数。
因其可使血片染色后背景呈淡蓝色,故也不适于白细胞分类。
5.血浆分离管:浅绿色头盖,在惰性分离胶管内加入肝素锂抗凝剂,可达到快速分离血浆的目的,是电解质检测的最佳选择,也可用于常规血浆生化测定和 ICU 等急诊血浆生化检测。
血浆标本可直接上机并在冷藏状态下保持48小时稳定。
1 / 26.EDTA 抗凝管(血常规):紫色头盖,乙二胺四乙酸(EDTA,分子量292)及其盐是一种氨基多羧基酸,可以有效地螯合血液标本中的钙离子。
螯合钙或将钙从反应位点移去将阻滞和终止内源性或外源性凝血过程,从而防止血液标本凝固。
适用于一般血液学检验,不适用于凝血试验及血小板功能检查,亦不适用于钙离子、钾离子、钠离子、铁离子、碱性磷酸酶、肌酸激酶和亮氨酸氨基肽酶的测定及PCR试验。
7.枸橼酸钠凝血试验管:浅蓝色头盖,枸橼酸钠主要通过与血样中钙离子螯合而起抗凝作用。
适用于凝血实验,抗凝剂与血液的比例是1:9。
各种颜色真空采血管的用途1.普通血清管(病毒学):红色头盖,采血管内不含添加剂,用于常规血清生化、血库和血清学相关检验。
2.快速血清管:橘红色头盖,采血管内有促凝剂,可激活纤维蛋白酶,使可溶性纤维蛋白变为不可溶的纤维蛋白多聚体,进而形成稳定的纤维蛋白凝块。
快速血清管可在5分钟内使采集的血液凝固,适用于急诊血清生化试验。
3.惰性分离胶促凝管:金黄头盖,采血管内添加有惰性分离胶和促凝剂。
标本离心后,惰性分离胶能够将血液中的液体成分(血清或血浆) 和固体成分(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纤维蛋白等) 彻底分开并完全积聚在试管中央而形成屏障,标本在48小时内保持稳定。
促凝剂可快速激活凝血机制,加速凝血过程,适用于急诊血清生化试验。
4.肝素抗凝管(血生化) :绿色头盖,采血管内添加有肝素。
肝素直接具有抗凝血酶的作用,可延长标本凝血时间。
适用于红细胞脆性试验、血气分析、红细胞压积试验、血沉及普通生化测定,不适于做血凝试验。
过量的肝素会引起白细胞的聚集,不能用于白细胞计数。
因其可使血片染色后背景呈淡蓝色,故也不适于白细胞分类。
5.血浆分离管:浅绿色头盖,在惰性分离胶管内加入肝素锂抗凝剂,可达到快速分离血浆的目的,是电解质检测的最佳选择,也可用于常规血浆生化测定和ICU 等急诊血浆生化检测。
血浆标本可直接上机并在冷藏状态下保持48小时稳定。
6.EDTA 抗凝管(血常规):紫色头盖,乙二胺四乙酸(EDTA,分子量292)及其盐是一种氨基多羧基酸,可以有效地螯合血液标本中的钙离子。
螯合钙或将钙从反应位点移去将阻滞和终止内源性或外源性凝血过程,从而防止血液标本凝固。
适用于一般血液学检验,不适用于凝血试验及血小板功能检查,亦不适用于钙离子、钾离子、钠离子、铁离子、碱性磷酸酶、肌酸激酶和亮氨酸氨基肽酶的测定及PCR试验。
7.枸橼酸钠凝血试验管:浅蓝色头盖,枸橼酸钠主要通过与血样中钙离子螯合而起抗凝作用。
适用于凝血实验,抗凝剂与血液的比例是1:9。
精心整理采血管分类及说明1.普通血清管红色头盖,采血管不含添加剂,用于常规血清生化,血库和血清学相关检验。
2.快速血清管橘红色头盖,采血管内有促凝剂,加速凝血过程。
快速血清管可在5分钟内使采集的血液凝固,适用于急诊血清系列化试验。
3.惰性分离胶促凝管金黄头盖,采血管内添加有惰性分离胶和促凝剂。
标本离心后,惰性分离胶能够将血液中的4.5.486.EDTA适用7.枸橼酸钠凝血试验管浅蓝头盖,枸橼酸钠主要通过与血样中钙离子螯合而起抗凝作用。
适用于凝血实验,国家临订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推荐的抗凝剂浓度是3.2%或3.8%(相当于0.109mol/L或0.129mol/L),抗凝剂与血液的比例为1:9。
8.枸橼酸钠血沉试验管黑色头盖,血沉试验要求的枸橼酸钠浓度是3.2%(相当于0.109mol/L)抗凝剂与血液的比例为1:4。
9.草酸钾/氟化钠灰色头盖,氟化钠是一种弱效抗凝剂,一般常同草酸钾或乙碘酸钠合并使用,其比例为氟化钠1份,草酸钾3份。
此混合物4mg可使1ml血液在23天内不凝固和抑制糖分解,它是血糖测定的估良保存剂,不能用于尿素酶法测定尿素,也不有用于碱性磷酸酶和淀粉酶的测定,推荐用于血糖检测。
1、生化类生化类采血管分为无添加剂管(红帽)、促凝管(桔红帽)、分离胶管(黄帽)。
高品质的无添加剂采血管内壁均匀涂布有内壁处理剂及管口处理剂,避免离心时细胞破碎,影响试验结果,并且便于采测定。
)分离迅21)2)抗凝剂不影响白细胞计数及大小,对红细胞形态影响最小,并且可以抑制血小板的聚集,适用于一般血液学检验。
通常采取喷雾的方法,使试剂均匀附着于管壁,便于采样后快速充分混匀血样。
3)血凝管(蓝帽):采血管内加入了定量液态的枸橼酸钠抗凝剂缓冲液。
抗凝剂与额定采血量按1:9的比例加入,用于凝血机制项目的检查(如PT、APTT)。
抗凝原理为与钙结合,形成可溶性钙螯合物而使血液不凝。
推荐的血凝测定要求的抗凝剂浓度是3.2%或3.8%,相当于0.109或0.129mol/L。
真空采血管的分类、添加剂原理及作用真空采血器由真空采血管、采血针(包括直针和头皮采血针)、持针器三个部分组成。
真空采血管是其主要组成部分,主要用于血液的采集和保存,在生产过程上预置了一定量的负压,当采血针穿刺进入血管后,由于采血管内的负压作用,血液自动流入采血管内;同时采血管内预置了各种添加剂,完全能够满足临床的多项综合的血液检测,安全、封闭、转运方便。
真空采血管一般分为以下几种:1.无添加剂的干燥空管:采血管内壁均匀涂有防止挂壁的药剂(硅油)。
它利用血液自然凝固的原理使血液凝固,等血清自然析出后,离心使用。
主要用于血清生化(肝功、肾功、心肌酶、淀粉酶等)、电解质(血清钾、钠、氯、钙、磷等)、甲状腺功能、药物检测、艾滋病检测、肿瘤标志物、血清免疫学。
2.促凝管:采血管内壁均匀涂有防止挂壁的硅油,同时添加了促凝剂。
促凝剂能激活纤维蛋白酶,使可溶性纤维蛋白变成不可溶性的纤维蛋白聚体,进而形成稳定的纤维蛋白凝块,如果想快点出结果时,可采用促凝管。
一般用于急诊生化。
3.含有分离胶及促凝剂的采血管:管壁经过硅化处理,并涂有促凝剂可加速血液的凝固,缩短检验时间。
管内加有分离胶,分离胶与PE T管具有很好的亲和性,确实起到隔离作用,一般即使在普通离心机上,分离胶能将血液中的液体成分(血清)和固体成分(血细胞)彻底分开并积聚在试管中形成屏障。
离心后血清中不产生油滴,因此不会堵塞机器。
主要用于血清生化(肝功、肾功、心肌酶、淀粉酶等)、电解质(血清钾、钠、氯、钙、磷等)、甲状腺功能、药物检测、艾滋病检测、肿瘤标志物、血清免疫学。
4.管内含有抗凝剂的采血管:1)含有肝素钠或肝素锂的采血管:,肝素是一种含有硫酸基团的粘多糖,带有强大的负电荷,具有加强抗凝血酶III灭活丝氨酸蛋白酶的作用,从而阻止凝血酶的形成,并有阻止血小板聚集等多种抗凝作用。
肝素管一般用于急诊生化及血流变的检测,是电解质检测的最佳选择,检验血标本中的钠离子时,不能使用肝素钠,以免影响检测结果。
理解采血管的分类及其在实验室检测中的应用一、引言在临床检验中,采血管(Blood Collection Tube)是进行血液样本采集的重要工具。
采血管的分类和合理使用对于获得准确的实验室检测结果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采血管的分类以及其在实验室检测中的应用。
二、采血管的分类根据采血管内壁内衬的不同物质,采血管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 SST管(Serum Separation Tube)SST管内壁涂有一层凝胶物质,用于促进血液和凝血,从而实现血清的分离。
这种采血管适用于实验室检测中需要血清样本的项目。
2. EDTA管(Ethylenediaminetetraacetic Acid Tube)EDTA管内壁涂有EDTA(乙二胺四乙酸),能与钙离子结合形成螯合物,抑制凝血过程。
这种采血管适用于血液细胞学、血凝项目等。
3. Heparin管Heparin管内壁涂有肝素,肝素能抑制凝血酶活性,防止血液凝固。
这种采血管适用于实验室检测中需要全血或血浆样本的项目。
4. PT管(Plain Tube)PT管是普通的无添加剂的采血管,适用于一些特殊的实验室检测项目,如血型鉴定。
三、采血管在实验室检测中的应用采血管的分类根据实验室检测的需求,有针对性地选择适用的采血管可以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1. 血常规检测血常规检测通常需要使用EDTA管进行血液采集,因为EDTA能抑制血液凝固,保持血液中细胞的完整性,并防止血小板聚集。
常规的血常规检测项目包括红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浓度等。
2. 生化指标检测生化指标检测通常需要使用SST管进行血液采集,因为SST管内的凝胶物质可以使血液稳定,并在离心后将血清与细胞分离。
常见的生化指标检测项目包括血糖、血脂、肝功、肾功等。
3. 凝血功能检测凝血功能检测需要使用抗凝剂采血管,如常用的Heparin管或者钠柠檬酸管。
这些采血管内的抗凝剂可以抑制血液凝固,保持血液的流动性。
凝血功能检测项目包括PT(凝血酶原时间)、AP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等。
常用采血管名称及类型一、引言采血是临床常见的操作之一,通过采集静脉或动脉血液样本,可以进行各种实验室检查和诊断。
在采血过程中,选择合适的采血管非常重要,不仅可以提高采血效果,还可以减少患者的不适感。
本文将介绍常用的采血管名称及类型,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选择合适的采血管。
二、常用采血管名称及类型1. 针头针头是采血过程中最常用的工具之一,通常由不锈钢制成。
根据不同的采血部位和目的,针头的尺寸和类型也有所区别。
常见的针头有直针头、针刺式针头和安全式针头等。
2. 采血管采血管是用于采集和存放血液样本的容器。
根据采血部位和采血目的的不同,采血管也有多种类型,如常规采血管、抗凝采血管、血糖采血管等。
采血管的容量通常为1-10毫升,可以根据需要选择不同容量的采血管。
3. 真空采血管真空采血管是一种常用的采血工具,它采用真空吸引原理,可以自动吸取血液样本。
真空采血管内部有一种抗凝剂,可以防止血液凝固。
根据采血部位和采血目的的不同,真空采血管也有多种类型,如EDTA真空采血管、肝素真空采血管、无抗凝真空采血管等。
4. 静脉采血针静脉采血针是采血过程中用于穿刺静脉的工具。
静脉采血针通常由不锈钢制成,有一定的硬度和锋利度,可以减少穿刺时对患者的疼痛感。
根据不同的采血部位和目的,静脉采血针的尺寸和类型也有所区别。
5. 采血带采血带是用于加压和固定采血部位的工具。
采血带通常由橡胶或绷带制成,可以有效地压迫血管,使之充盈。
采血带的尺寸和材质可以根据需要选择。
6. 一次性采血器一次性采血器是一种特殊的采血工具,它可以一次性采集血液样本并封闭,避免了传统采血工具的重复使用和清洗。
一次性采血器通常由塑料制成,具有一定的弹性和透明度,可以方便观察血液样本。
7. 动脉采血针动脉采血针是采血过程中用于穿刺动脉的工具。
动脉采血针通常比静脉采血针更细并且锋利,可以减少穿刺时对患者的疼痛感。
动脉采血针的选择需要根据采血部位和目的进行。
三、选择合适的采血管的注意事项1. 根据采血部位选择合适的采血管,例如静脉采血需要选择静脉采血针和真空采血管,动脉采血需要选择动脉采血针。
采血管分类及说明
1. 普通血清管红色头盖,采血管不含添加剂,用于常规血清生化,血库和血清学相关检验。
2. 快速血清管橘红色头盖,采血管内有促凝剂,加速凝血过程。
快速血清管可在5分钟内使采集的血液凝固,适用于急诊血清系列化试验。
3. 惰性分离胶促凝管金黄头盖,采血管内添加有惰性分离胶和促凝剂。
标本离心后,惰性分离胶能够将血液中的液体成分(血清或血浆)和固体成分(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纤维蛋白等)彻底分开并完全积聚在试管中央而形成屏障,标本在48小时内保持稳定。
促凝剂可快速激活凝血机制,加速凝血过程,适用于急诊血清生化试验。
4. 肝素抗凝管绿色头盖,采血管内添加有肝素。
肝素直接具有抗凝血酶的作用,可延长标本凝血时间。
适用于红细胞脆性试验,血气分析,红细胞压积试验,血沉及普能生化测定,不适于做血凝试验。
过量的肝素会引起白细胞的聚集,不能用于白细胞计数。
因其可使血片染色后背景呈淡蓝色,故也不适于白细胞分类。
5. 血浆分离管浅绿色头盖,在惰性分离胶管内加入肝素锂抗凝剂,可达到快速分离血浆的目的,是电解质检测的最佳选择,也可用于常规血浆生化测定和ICU等急诊血浆生化检测。
血浆标本可直接上机并在冷藏状态下保持48小时稳定。
6. EDTA抗凝管紫色头盖,乙二胺四乙酸(EDTA,分子量292)及其盐是一种氨基多羧基酸,可以有效地螯合血液标本中钙离子,螯合钙或将钙反应位点移去将阻滞和终止内源性或外源性凝过程,从而防止血液标本凝固。
适用于一般血液学检验,不适用于凝血试验及血小板功能检查,亦不适用于钙离子,钾离子,钠离子,铁离子,碱性磷酸酶,肌酸激酶和亮氨酸氨基肽酶的测定及PCR试验。
7. 枸橼酸钠凝血试验管浅蓝头盖,枸橼酸钠主要通过与血样中钙离子螯合而起抗凝作用。
适用于凝血实验,国家临订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推荐的抗凝剂浓度是3.2%或3.8%(相当于
0.109mol/L或0.129mol/L),抗凝剂与血液的比例为1:9。
8. 枸橼酸钠血沉试验管黑色头盖,血沉试验要求的枸橼酸钠浓度是3.2%(相当于0.109mol/L)抗凝剂与血液的比例为1:4。
9. 草酸钾/氟化钠灰色头盖,氟化钠是一种弱效抗凝剂,一般常同草酸钾或乙碘酸钠合并使用,其比例为氟化钠1份,草酸钾3份。
此混合物4mg可使1ml血液在23天内不凝固和抑制糖分解,它是血糖测定的估良保存剂,不能用于尿素酶法测定尿素,也不有用于碱性磷酸酶和淀粉酶的测定,推荐用于血糖检测。
1、生化类
生化类采血管分为无添加剂管(红帽)、促凝管(桔红帽)、分离胶管(黄帽)。
高品质的无添加剂采血管内壁均匀涂布有内壁处理剂及管口处理剂,避免离心时细胞破碎,影响试验结果,并且管内壁及血清清澈透明,管口无挂血。
促凝管除内壁均匀涂布有内壁处理剂及管口处理剂外,管内采取喷雾的方法,使促凝剂均匀附着于管壁,便于采样后快速充分混匀血样,可大大缩短凝血时间,且无纤维蛋白丝析出,避免采样时堵塞设备针孔。
分离胶管离心时,分离胶液化移到管中央,介于血清或血浆与血液有形成分之间,离心完毕后,固化形成屏障,使血清或血浆与细胞完全分离,保证了血清化学成分的稳定,冷藏下48 h 无明显改变。
惰性分离胶管内加有肝素,可达到快速分离血浆的目的,样本又可较长时间保存。
上述分离胶管可用于快速生化测定。
分离胶肝素管适用于急症,急性重症病房(ICU) 等生化检测。
与
血清管比较最大的优点是血清(血浆) 分离迅速,二是血清(血浆) 化学成分可较长时间稳定不变,便于运输。
2、抗凝类
1)肝素管(绿帽) : 肝素是一种极佳的抗凝剂,对血液成分干扰少,不影响红细胞体积,不引起溶血,适用于做红细胞渗透脆性试验、血气、血浆渗透量、红细胞压积、血沉及普通生化测定。
2)血常规管(紫帽):EDTA 与血液中的钙离子螯合,从而使血液不凝,一般1.0~2.0 mg 可阻止1 ml血液凝固。
此抗凝剂不影响白细胞计数及大小,对红细胞形态影响最小,并且可以抑制血小板的聚集,适用于一般血液学检验。
通常采取喷雾的方法,使试剂均匀附着于管壁,便于采样后快速充分混匀血样。
3)血凝管(蓝帽):采血管内加入了定量液态的枸橼酸钠抗凝剂缓冲液。
抗凝剂与额定采血量按1:9 的比例加入,用于凝血机制项目的检查(如PT、APTT)。
抗凝原理为与钙结合,形成可溶性钙螯合物而使血液不凝。
推荐的血凝测定要求的抗凝剂浓度是3.2%或3.8% ,相当于0.109 或0.129mol/L。
对于血液凝固试验来讲,如果血液比例过低,APTT 时间会延长,凝血酶原时间(PT) 结果亦会有显著改变,因此抗凝剂与额定采血量的比例是否准确,是决定该类产品品质的重要标准。
4)血沉管(黑帽):采血管的抗凝体系与血凝管相同,只不过枸橼酸钠抗凝剂与额定采血量按1:4 的比例加入,用于血沉检查。
5)血糖管(灰色):采血管加入了氟化物作抑制剂,由于抑制剂的加入及试管内壁的特殊处理,使得血样的原始性状保持时间较长,血细胞代谢基本停滞。
广泛应用于血糖、糖耐量、红细胞电泳、抗碱血红蛋白、糖溶血等项目的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