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气基础知识..
- 格式:ppt
- 大小:208.00 KB
- 文档页数:26
煤气安全基础知识煤气安全基础知识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煤气作为一种重要的能源被广泛应用。
但是,煤气使用也带来了一定的危险性,若不妥善使用,可能会产生爆炸等事故。
因此,了解煤气安全基础知识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针对煤气的安全使用、煤气中毒、煤气泄漏、煤气阀门开关和突发情况应对等方面进行讲解。
一、煤气的安全使用1. 安装使用煤气炉具时,应该选择可靠的厂家,使用合格的产品,并按照正规的安装规范进行操作。
2. 在使用煤气时,严禁烟火,禁止吸烟,防止产生火花引起爆炸。
3. 平时切勿将煤气罐靠近火源,保持通风良好。
4. 稳定煤气源,不可手动随意开关煤气总开关或气管阀门。
5. 在停用期间,务必关闭煤气总开关或气管阀门,避免煤气泄漏。
二、煤气中毒煤气中毒是由于燃烧不完全产生的一种有毒空气,常见的症状包括头痛、头晕、恶心、呕吐、心跳加速、气喘、全身无力、昏迷等。
以下是预防煤气中毒的一些方法:1. 保持房间的通风良好,尤其是使用煤气炉具时必须开窗通风。
2. 在睡觉前,务必关闭燃煤火炉和煤气炉具,避免煤气泄漏。
3. 使用煤气时,应该选择合格的产品,定期进行维护和检查。
三、煤气泄漏煤气泄漏是一种常见的危险情况,若不及时处理,可能会引起火灾或爆炸。
以下是一些应对煤气泄漏的方法:1. 一旦有煤气泄漏的情况发生,应该立即关闭煤气总阀门,切勿使用明火和电器开关,开启门窗,保持通风。
2. 不要使用任何电器设备,不要打开灯光开关,以免产生火花引起爆炸。
3. 如果你发现煤气泄漏,不要尝试修理,应该立即通知相关的专业人员进行修理。
四、煤气阀门开关在煤气阀门操作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安全第一,必须确保煤气罐周围没有明火和其他危险因素。
2. 开启煤气阀门之前,要先打开炉灶、热水器等开关。
3. 关闭煤气阀门之前,应该先关掉炉灶等使用煤气的设备,然后再关闭煤气总开关或气管阀门。
5. 突发情况应对在突发情况下,如煤气泄漏、燃气设备起火等,需要立即停止使用煤气设备及电器设备,并采取以下行动:1. 立即切断燃气调节阀门或总阀门。
煤气基础必学知识点
1. 煤气的组成:煤气是一种混合气体,主要由甲烷(CH4)、乙烯
(C2H4)、丙烯(C3H6)等烃类化合物组成。
2. 煤气的性质:煤气具有易燃性、挥发性和可燃性,是一种无色、无味、无毒的气体。
3. 煤气的来源:煤气可通过煤炭的燃烧或煤炭的干馏过程中释放出来,也可通过天然气的提取得到。
4. 煤气的运输:煤气通常以压缩气体或液化气体的形式进行运输,常
用的运输工具包括煤气罐、煤气管道等。
5. 煤气的利用:煤气可以作为燃料,用于家庭炉灶、供暖等用途。
同时,煤气还可以用于工业生产、发电等领域。
6. 煤气的安全性:煤气具有一定的安全隐患,因为其易燃性和爆炸性
较高。
在使用煤气时,应注意防止泄漏、保持通风良好等安全措施。
7. 煤气的检测:为了确保使用煤气的安全,需要定期进行煤气泄漏检测。
常用的方法包括煤气探测器、火焰探测器等。
8. 煤气的燃烧:煤气在空气中遇到火源时可以发生燃烧,燃烧产生的
主要产物有水蒸气、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等。
9. 煤气的环保:由于煤气燃烧会产生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对环境有
一定的污染,因此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减少其对环境的影响。
10. 煤气的规范:为了确保煤气的质量和使用安全,各国都有相应的煤气质量标准和安全规范,使用煤气时应严格遵守。
煤气基础知识1、煤气指的是什么?其共性是什么?工业上所讲的煤气是指含有H2、CH4及CO等多种可燃气体成份的混合气体。
其特点是发热量高、使用方便、应用广泛。
共性:易燃、易爆、有毒。
2、工厂煤气是怎样分类的?我集团所用的煤气有几种?各煤气成份含量是怎样的?工厂煤气一般按煤气成因和方法来分,常用煤气有:焦炉煤气、高炉煤气、转炉煤气、铁合金炉煤气、发生炉煤气、天然气、油制气和液化石油气等。
4、高炉煤气特性是什么?高炉煤气是在炉内冶炼生铁时,作为副产品被释放出来的,它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高炉煤气的特点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含有CO等可燃烧物质,有剧毒。
(2)高炉煤气的热值较低,燃烧温度也较低,只有与炼焦煤气混合后才能满足一般用户的要求。
(3)高炉煤气含有大量灰尘,含尘量高达15-25g/m3,只有经过除尘、洗涤方可使用。
(4)高炉煤气中含有大量的水分(一般为50-80g/Nm3),它能降低煤气热值,在流速较快的情况下进入燃烧室还可引发爆炸事故。
5、焦炉煤气特性如何?焦炉煤气是炼焦生产的副产品,是含有氨、苯、焦油等多种贵重产品的原料,焦炉煤气热值较高,但含有较多杂质,为防止堵塞和腐蚀管道及设备,保证正常运输和使用,必须进行净化处理,处理后的焦炉煤气主要特性如下:(1)有毒:焦炉煤气中含有6﹪-9﹪的CO,还有氨、苯等有毒气体。
(2)易爆:焦炉煤气中含有大量的H2,一般为56﹪-60﹪,易与O2混合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体。
(3)热值高:由于H2、CH4、碳氢化合物的含量高达80.2%-88.6%,因此有很高的热值。
6、转炉煤气的特性是什么?(1)由于CO含量极高,所以有剧毒;(2)转炉煤气热值较高,不用混合其他煤气就能满足一般用户的要求;(3)转炉煤气一般在吹炼中期回收,回收是间歇性的,又因它有剧毒、易燃、易爆、回收危险性大。
7、煤气发热值的基本概念是什么?在标准状态下,单位体积的煤气完全燃烧后所释放的全部热量,称为煤气发热值。
煤气作业人员培训第一章煤气的基础知识第一节基本的物理概念1、温度反应物体的冷热程度的物理量。
摄氏温标::在标准大气压下把水的冰点规定为0度,谁的沸点规定为100度、根据水这两个固定温度点来对玻璃水银温度计进行分度。
两点间作100等分,每一份称为1摄氏度。
记作1℃.开氏温标:T=-273.151℃称为绝对零度。
2、气体的热值:1标准立方米的可燃气体完全燃烧时所放出的热量。
完全燃烧:燃烧后的产物不再有可燃成份。
气体的高热值:1标准立方米的可燃气体完全燃烧后,产物中的水蒸气冷却到0℃时所放出的热量。
气体的低热值:1标准立方米的可燃气体完全燃烧后,产物中的水蒸气冷却到20℃时所放出的热量。
3、燃烧:是指任何发光发热的剧烈的化学反应。
三要素:可燃物、助燃物、温度条件煤气燃烧的三个阶段:1,煤气与空气混合 2,混合后的可燃气体要达到着火点 3,完成燃烧反应;着火温度:表示可燃的混合物系统,化学反应可以自动加速而达到最低的着火温度。
气体的燃烧速度:是指垂直于燃烧火焰面,火焰面向未燃烧的气体方向传播的速度。
空气过剩系数:燃气燃烧时所需要的实际空气量与理想空气量之比。
一般在1.05—1.15之间。
回火:是指燃气出口流速小于燃烧速度时,火焰就会缩入火孔而产生的燃烧现象。
脱火:是指燃气出口流速大于燃烧速度时,火焰被气流过分冷却而脱离火孔甚至熄灭的燃烧现象。
回火或脱火对我们使用煤气来说都是非常危险的。
可能会引起煤气中毒或爆炸等事故。
4、煤气爆炸:煤气与空气混合而成的可燃气体在密闭或开口很小的容器内遇明火或高温就会发生爆炸。
5、爆炸极限:可燃气体与空气混合物遇明火或高温而引起爆炸时,可燃气体的浓度范围。
压力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
压强第二节钢铁企业副产煤气的种类及性质1、燃气分为:天然气、人工煤气、液化石油气、沼气。
高炉煤气:无色、无味、有毒的可燃气体,着火温度700℃,理论燃烧温度1500℃;焦炉煤气:净化后是无色、有臭味、有毒的可燃气体,着火温度550—650℃,理论燃烧温度2150℃,爆炸极限4.5—35.8%;转炉煤气:净化后是无色、无味、有毒的可燃气体,着火温度630℃;第三节煤气中单一组分气体的性质1、氢气:无色、无味的可燃气体,难容于水,爆炸极限4.2-27%,着火温度580-590℃;甲烷:无色气体,微有葱臭,难容于水,爆炸极限 5.4-15%,着火温度650-750℃;火焰呈微弱亮光,当浓度在25-30%时有毒性。
目录第一章煤气基础知识第一节压力与压强第二节温度、温标、热量、热值第三节煤气的一般知识第四节煤气的主要成分和性质第二章煤气安全第一节煤气中毒的预防第二节煤气爆炸的预防及处理第三节煤气着火事故的预防及处理第三章煤气安全工作规范第一节煤气工作人员安全守则第二节煤气设施的安全管理第三节煤气安全操作要点第四节煤气设备的检修第五节带煤气危险作业第六节抽堵盲板第七节停送煤气第八节煤气的使用第九节煤气中毒的抢救第一章煤气基础知识第一节压力与压强一、压力、压强的概念与区别1、压力:垂直作用在物体上的力单位:牛顿,符号:N2、压强:垂直作用在物体单位面积上的力。
单位(Pa)、(牛顿/平方米)3、工程中的压力实际就是物理学中的压强。
二、大气压、绝对压力、表压力、真空度(负压)、压力差的概念与关系1、日常生活中存在着大气压。
我们所指的压力与大气压有关。
2、有关压力的相互关系1>大气压:是指空气自身重量产生的压力,与时间地点有关,海拔越高,大气压越低,太原地区大气压92.7K Pa2>零压力:是指压力的绝对零位3>表压力:是指压力表所测得的压力(高于大气压)4>真空度(负压):是指真空表所指示的压力(低于大气压)5>绝对压力:等于表压力(或真空度)加上地区压力6>压力差(压差):是指两个压力之差节流法测量压力时,流量与节流装置前后压力差的方根成正比三、压力单位换算:标准大气压:1atm=101325 Pa(标准国际单位制)工程大气压:1kgf/cm2=98066.5 Pa =0.0980665 M Pa ≌0.1M Pa毫米水柱: 1mmH2O=9.80665Pa毫米汞柱: 1mmHg=133.3224 Pa第二节温度、温标、热量、热值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一、摄氏温标℃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纯水的冰点为摄氏0℃,沸点为100℃,中间均分为100℃等分,每一等分为1℃二、华氏温标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纯水的冰点为32F,沸点为212 F,中间均分为180等分,每一等分为1°F三、开氏温标热力温标K,国际实用温标。
目录一、加强煤气基础知识学习的意义及一些基本常识二、煤气(CO)中毒机理及煤气中毒事故的特点及产生原因概括三、煤气中毒程度的判断及救治四、煤气中毒事故的预防五、煤气停送程序及相关注意事项六、煤气设施的检修安全七、煤气管道漏气的处理八、煤气着火事故的处理与预防九、煤气爆炸事故的处理与预防一、加强煤气基础知识学习的意义及一些基本常识。
(一)、高炉煤气是高炉炼铁过程中产生的一种副产品,主要成份是一氧化 碳,是一种无色、无味、有剧毒、易燃易爆气体,操作不当易造成人员中毒、 着火和爆炸,给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带来巨大的威胁,也会给企业带来不可 估计的损失,煤气管网作为公司三个重大危(wei )险源之一,如何维护好煤气设备设 施,杜绝煤气事故发生是我们安全工作中一项长久而艰巨的任务,所以对我厂 员工进行煤气安全较系统的基础知识培训教育,已成为一项长久而又重要的培 训课题。
(二)、高炉煤气的组成成份及主要特性(三)、关于煤气压力: 1Kpa=1000pa 1pa=0.102mmH 2O 1Kpa/cm2(1 公斤)=98066.5Pa 二、煤气(CO )中毒机理及煤气中毒事故的特点及产生原因概括 (一)、一氧化碳中毒机理: 一氧化碳主要是通过呼吸道进入肺泡后,通过 气体交换作用进入血液循环,并与血液中红血球的血红蛋白结合,由于一氧化 碳对血红蛋白的亲和力,是氧对血红蛋白的亲和力的 240 倍,从而明显降低血 液的携氧功能,造成全身各组织器官的缺氧发生中毒现象。
(二)、煤气中毒事故的特点: 重复性、多发性,发生重大伤亡事故的频率 及严重程度高, 特殊是在处理和抢救煤气中毒事故过程中, 往往造成事故的扩 大化, 引起更为重大的伤亡事故。
(三)、煤气中毒事故的产生原因概括 (1) 新建、改建或者大修后的煤气设备, 未经检查、验收及试压,就急于投 产; 成份%爆炸极限%下限 上限 30.84 89.49 氢气 1.5~1.8 热值 (kcal/m 3 ) 940 氮气 55~57 重度(kg/m 3 )1.295 一氧化碳27~30 着火 温度 700℃ 二氧化碳 8~12比重 0.9~1. 1 高 炉 煤 气(2)煤气设备漏煤气没有发现;(3)带煤气作业不戴防毒面具;(4)进入煤气设备内作业,没有可靠的切断煤气来源;(5)用煤气取暖或者点火器点火时熄火,阀门未及时关闭造成煤气大量泄露;(6)在煤气设备附近逗遛歇息,或者在煤气作业时,由于非作业人员误入作业区;(7)由于煤气设备的设计失误,如放散管管口太低等等;造成煤气事故的这些原因,有操作方面的,也有管理方面的,但是,最本质的原因是作业环境煤气泄露严重。
煤气安全基础知识煤气,作为一种重要能源,在我们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然而,随着人们对煤气使用的不了解,煤气事故频发,给我们的安全造成了极大的威胁。
为了更好地保障我们的生命财产安全,以下是关于煤气安全的基础知识介绍。
一、煤气种类及其使用方法目前市场上比较常见的煤气种类有天然气、液化气(或称瓶装气)和煤气(或称煤制气)。
其中,天然气通常从地下矿藏中提取,纯净度高,燃烧效率高,比较安全;液化气由石油加气分离制成,依靠钢瓶容器贮存,使用较为方便;而煤气属于一种易燃易爆气体,利用煤炭进行加工而成,但因为煤质的不同,燃料杂质较多,容易产生爆炸危险。
在使用煤气时,首先需要先了解家庭的煤气系统,了解管线的位置及标识标识,并确保煤气管道的正常使用和维护。
其次,在取用煤气时,需要注意煤气灶的操作方法和使用说明,以保证煤气的正常燃烧,避免因操作不当导致的意外事故。
二、煤气安全注意点1. 防火意识煤气作为一种易燃易爆的气体,需要注意防火。
首先,煤气灶旁禁止堆放易燃物品,如纸张、布料、塑料等。
其次,使用煤气时,要注意煤气灶的火焰状态,勿让其过大,以免引起火灾。
最后,在燃烧完毕后,务必将火源熄灭,确保安全。
2. 通风煤气是一种无色、无味、有毒的气体,长时间吸入后会产生危害,因此使用时,要确保室内空气流通。
可通过开窗通风、安装排气管道等方式进行空气对流,避免气体累积造成危害。
3. 检查气体泄漏煤气泄漏是煤气事故最常见的原因之一,需要时刻注意。
在使用煤气时,如发现气味异常或者细微气味,应立即关闭煤气阀门,开窗通风,并检查煤气管道是否破裂或泄漏。
如无法判断,应立即拨打专门的煤气事故报警电话,以便得到专业的处理。
4. 维护设备煤气灶、热水器等煤气设备需要定期维修和保养,确保其正常使用。
例如,煤气灶风嘴的积灰会影响燃烧时的气体流量,需要定期清理;热水器水箱存储时间过长也会影响使用效果,需要定期清理水箱;煤气管道和测气仪等装置也需要检修和更换,避免出现问题。
《煤气基础知识综合性概述》一、引言煤气作为一种重要的能源,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从家庭烹饪到工业制造,煤气的应用广泛而多样。
了解煤气的基础知识,对于正确使用、安全管理以及未来能源发展的规划都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煤气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核心理论、重要实践以及未来趋势等方面进行全面阐述与分析。
二、煤气的基本概念1. 定义煤气是由多种可燃气体组成的混合气体,主要成分包括一氧化碳、氢气、甲烷等。
它通常是通过对煤炭、石油等化石燃料进行加工或在特定的化学反应过程中产生的。
2. 分类(1)按来源分类:- 人工煤气:通过对煤炭等固体燃料进行气化或干馏等工艺制成。
- 天然气:主要存在于地下储层中,由甲烷等烃类气体组成。
- 液化石油气:主要由丙烷、丁烷等烃类气体组成,通常通过对石油进行加工和提炼得到。
(2)按燃烧特性分类:- 高热值煤气:燃烧热值较高,通常用于工业生产和大型商业设施。
- 低热值煤气:燃烧热值相对较低,适用于家庭烹饪和小型商业用途。
3. 特性(1)易燃性:煤气中的可燃成分容易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燃烧反应,释放出大量的热能。
(2)易爆性: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煤气与空气混合后遇到火源会发生爆炸。
(3)毒性:煤气中的一氧化碳等成分具有毒性,人体吸入过量会导致中毒甚至死亡。
三、煤气的发展历程1. 早期阶段人类对煤气的认识可以追溯到古代。
早在公元前 3000 年左右,古埃及人就已经开始使用煤炭进行加热和照明。
然而,真正意义上的煤气工业起源于 18 世纪。
1792 年,英国工程师威廉·默多克首次成功地将煤炭气化,生产出了煤气,并用于照明。
此后,煤气照明在欧洲和北美迅速发展起来。
2. 工业革命时期随着工业革命的兴起,煤气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
除了照明之外,煤气还被用于工业生产中的加热、动力等方面。
19 世纪中叶,煤气开始被用于家庭烹饪和取暖,标志着煤气进入了民用领域。
3. 现代阶段20 世纪以来,随着石油和天然气的大规模开发利用,煤气的地位逐渐受到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