镁合金制作流程
- 格式:ppt
- 大小:4.23 MB
- 文档页数:16
镁合金生产工艺流程
镁合金生产工艺流程主要包括原材料准备、熔炼制备、浇铸成型、热处理和表面处理等环节。
首先,原材料准备。
镁合金的主要原材料是镁及其合金中的其它金属元素,包括镁粉、纯镁、锌、锰、铝等。
这些原材料需要经过矿石选矿、粉碎筛分等步骤,保证原材料的纯度和粒度,以便后续的熔炼制备。
其次,熔炼制备。
将准备好的原材料按照一定比例混合,然后放入电炉或真空炉中进行熔炼。
熔炼时需要控制熔炼温度、熔炼时间和气氛成分等参数,以保证熔炼获得的合金成分符合要求。
然后,浇铸成型。
将熔融的镁合金倒入模具中,经过凝固和冷却,使其形成所需的工件、铸件或半成品。
浇注时需要避免气体和杂质的混入,以及温度的过快或过慢,以免引起缺陷和变形。
接下来,热处理。
这一步骤用于改善镁合金的组织和性能。
常见的热处理方法包括固溶处理、时效处理和变形热处理等。
固溶处理用于溶解合金中的析出相,提高合金的塑性和韧性;时效处理用于产生弥散弱化相,提高合金的强度和硬度;变形热处理用于通过塑性变形和热处理相结合的方式来改善合金的组织和性能。
最后,表面处理。
根据具体需求,镁合金的表面可以进行防腐
蚀处理、电镀、喷涂、阳极氧化等。
这些处理可以提高镁合金的耐蚀性、外观质量和装饰效果,从而满足不同应用领域的需求。
总之,镁合金生产工艺流程包括原材料准备、熔炼制备、浇铸成型、热处理和表面处理等环节。
每个环节都需要严格控制工艺参数,以确保生产出符合要求的镁合金产品。
镁合金挤压工艺流程
镁合金挤压工艺流程是指将镁合金加热到一定温度后,通过挤压机将其挤压成所需形状的过程。
具体流程如下:
1. 材料准备:选择合适的镁合金材料,并根据挤压产品的规格和要求进行切割和加工。
2. 加热处理:将镁合金加热到一定温度,通常在250-400℃之间,以使其具有足够的可塑性。
3. 挤压成型:将加热后的镁合金放入挤压机中,通过挤压机的压力,使其逐渐挤出成所需的形状。
4. 冷却处理:将挤压成型的镁合金放入冷却槽中,快速冷却以消除残余应力和提高硬度。
5. 精密切割:按照产品要求进行精密切割和加工,以达到所需的尺寸和形状。
6. 表面处理:对挤压成型的镁合金进行表面处理,如喷涂、抛光等,以提高其外观和耐腐蚀性。
通过以上步骤,镁合金挤压工艺流程完成,得到的产品具有高强度、轻质、良好的抗腐蚀性和可塑性,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制造、电子设备等领域。
- 1 -。
镁合金外壳制作工艺流程本文档旨在介绍镁合金外壳制作的工艺流程,以帮助读者了解该过程的步骤和操作要点。
1. 材料准备首先,需要准备以下材料和设备:- 镁合金材料- 模具- 手动或自动剪切机- 冷却液- 研磨机和磨料2. 切割和预加工2.1 切割将镁合金材料根据需求的尺寸使用手动或自动剪切机进行切割。
确保切割时刀具锋利,避免产生过多的切割痕迹。
2.2 预加工在切割完成后,对镁合金外壳的边缘和表面进行预加工。
使用研磨机和适当的磨料对切割边缘进行修整,以确保边缘光滑且无毛刺。
3. 模具制作和注塑成型3.1 模具制作根据所需的外壳形状和尺寸,制作适用的模具。
如果需要,可以寻求专业模具制作厂商的帮助。
3.2 注塑成型将处理好的镁合金材料放入模具中,然后使用注塑设备将其加热并注入模具中。
确保模具充满,并使镁合金材料完全填充模具的每一个细节。
4. 冷却和固化注塑成型完成后,将模具放置在冷却液中,以降低温度并加快固化过程。
确保完全固化后才移除模具。
5. 后处理在固化完成后,进行必要的后处理步骤,如去除模具痕迹、打磨表面等,以提高外壳的质量和外观。
6. 检验和质量控制最后,对制作好的镁合金外壳进行检验和质量控制。
检查外壳的尺寸、表面质量和强度等参数,确保符合设计要求和标准。
以上为镁合金外壳制作的简要工艺流程介绍,其中的具体细节和步骤可能因使用的设备和具体要求而有所不同。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请遵循相关安全规范和操作指南,并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整工艺流程。
(字数:243)。
镁合金生产工艺镁合金是一种重量轻、强度高、耐腐蚀性好的材料,被广泛应用在航空航天、汽车制造、电子设备等领域。
下面将介绍镁合金的生产工艺。
镁合金的生产工艺一般可以分为原料准备、合金化、铸造和后处理四个步骤。
首先是原料准备。
镁合金的主要原料是纯镁和其他合金元素。
纯镁是通过电解纯化镁矿石制得的,因此需要采集镁矿石并进行精炼。
其他合金元素可以通过高温放炉和气相沉积等方法得到。
原料准备阶段还包括原料的筛选、研磨和称量等操作。
接下来是合金化。
合金化是指将纯镁和其他合金元素按一定的比例混合,形成镁合金的过程。
合金化可以通过熔炼、球磨和溶剂热等方法进行。
其中,熔炼法是最常用的方法。
熔炼时,将纯镁和其他合金元素放入熔炉中,加热到合金元素的熔点,使其溶解在纯镁中。
然后,通过搅拌等方法使合金元素均匀分布在纯镁中,形成均匀的合金液态。
然后是铸造。
铸造是将合金液态倒入模具中,经冷却和凝固形成固态镁合金的过程。
铸造可以分为压铸、重力铸造、连续铸造等多种方法。
其中,压铸是最常用的方法。
在压铸中,将合金液态注入铸造机中,通过高压和模具形成所需的零件。
铸造过程中,要注意保持适当的温度和压力,以确保合金的完整性和质量。
最后是后处理。
后处理是对铸造后的镁合金进行机械加工和热处理,使其达到所需的物理和机械性能。
后处理可以包括修整铸件表面、去除铸件内部的气孔和夹杂物、调整铸件的尺寸和形状、提高铸件的强度和韧性等操作。
常用的后处理方法有切割、研磨、钻孔、退火等。
后处理过程中,还需要对镁合金进行质量检测,以保证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
综上所述,镁合金的生产工艺包括原料准备、合金化、铸造和后处理四个步骤。
通过精确的操作和控制,可以得到具有良好物理和机械性能的镁合金产品。
然而,镁合金在生产过程中存在一些困难,如氧化、熔点低、熔池容易发生气孔等。
因此,在生产过程中需要注意各项参数的控制和调整,以获得高质量的镁合金产品。
镁合金加工工艺流程cloneany 发表于 2006-1-27 12:42:001. 认识镁合金一.重量轻,强度佳。
镁合金的强度是塑胶的二倍,因此以超薄型(厚度在2。
54mm以下)笔记本电脑为例,要让外壳达到一定的强度,镁合金的厚只要1mm,但是塑胶壳则必须做成2mm厚。
因此以同样强度的机壳而言,镁合金的重量不但不比塑胶重,甚至可能更轻;二.散热佳,防电磁波。
镁合金的耐热性,散热性及电磁波遮蔽效果,三者俱佳,可减少资讯产品因过热而死机的频率。
不仅如此,它耐腐蚀的能力也居所有轻金属材料(铝,镁,钛)之首;三.可回收,符合环保趋势。
塑胶无法回收,但镁合金是可回收后再后的轻金属。
近年来许多先进国家已对资讯产品制定一定的回收率的法规,由此可见,未来将会有更多的3C产品采用镁合金材料。
当“轻薄短小”变成资讯及3C产品的发展趋势时,镁合金产业也成了当红原子弹,将来也极有可能取代塑胶原料,成为资讯产品的标准机壳原材料。
镁合金应用于3C产品起始于日本。
1998年,日本厂商开始在各种可携式产品(如PDA,NB,手机)采用镁合金材质。
2.产品特性一.镁合金材料简介:根据美国金属协会(ASM)定义轻金属材料为铝、镁、钛三种金属及其合金。
而根据这三种轻金属的材料特性来分析,可发现轻合金材料具有制震性强、机械加工性优,且具回收性、轻量化/省能化、防EMI、耐蚀性佳、工程作业性佳、设计弹性化(一体型零件/快速制造、组装、拆解回收;具多样性之制程及表面处理应用技术)、高质感/时尚感等,而广泛用于运输工具、航天、国防、石化、能源、包装、信息电子与营建业等;特别是镁合金方面,由于比重低(质轻,镁合金比重仅1.8,已经接近工程塑料1.2-1.7)且强度足(质硬),加上加工性优、质感佳与热传导快(散热佳优于铝、钛),不仅已经逐渐取代工程塑料,同时且替代原有铝合金产品,而广泛应用于笔记性计算机、PDA、手机等携带式装置(Hand-Held),据了解2000年已有1/3左右笔记型计算机改用镁合金背板与框架,显示该产品所具有的潜力。
镁合金锻造工艺流程(一)(1)坯料准备镁合金锻造用的原材料有铸锭和挤压毛坯。
为了保证毛坯在锻造时具有较高塑性以及保证成品零件具有必要的力学性能,大多数情况下都采用挤压毛坯。
在锻造大型模锻件时,由于采用大截面的挤压毛坯有困难,才采用铸锭作为锻造毛坯。
目前镁合金铸锭多采用半连续浇注的方法制造。
半连续浇注由于结晶速度高,铸锭的结晶组织比较均匀,柱状晶区域不大,铸锭中化学成分均匀,氧化膜和夹杂少。
此外,铸锭的补缩条件好,中心没有疏松,因此沿整个橫截面都具有较高的塑性。
镁合金铸锭宏观组织的均匀程度还与合金中所含合金元素种类和含量有关,例如,镁锰系合金(MB1 MB8)在铸锭结晶时,形成柱状晶和粗大结晶组织的倾向性较大,对MG-CE系合金(MB14)而言,CE和MG形成高熔点的金属间化合物MG9CE,细小分散的MG9CE质点可作为结晶时的核心而细化晶粒,并在晶界上起着阻碍柱状晶长大的作用,从而柱状晶区域不大且结晶组织均匀。
镁合金中所含的氯化物,氧化物和氮化物等非金属夹杂,会使金属完整性受到局部破坏,降低合金的塑性,并在半成品锻件和模锻件中形成缺陷,另外,镁合金具有吸氢特性,在熔炼和浇注时,镁合金中有大量溶解的氢气随着铸锭缓慢冷却而析出,导致铸锭内形成气泡,大大降低合金的力学性能,特别是伸长率和断面收缩率,因此,为了保证镁合金铸锭的质量,除了用半连续浇注的方法外,还必须严格控制熔炼和浇注条件。
镁合金挤压坯料的各向异性较铝合金的严重,为了获得力学性能均匀的锻件,应尽可能减少挤压坯料力学性能各向异性,并在锻造过程中采用“十字”锻造法,使毛坯交替地进行镦粗和拔长,调整毛坯中的晶体取向,使各个方向力学性能均匀。
镁合金下料可在圆盘锯或车床上进行,而不宜采用剪床下料,以防在切口处形成裂纹,除了MB2 MB15外,一般不推荐在热态下剁切,铸锭在锻造前应进行表面机械加工,对坯料或棒料也应检查并消除表面缺陷,以防在锻造中开裂,MB15挤压棒中常有粗晶环,锻前应进行扒皮,由于镁屑易燃,下料速度应缓慢,切削时不用润滑剂和冷却液,以防镁屑燃烧和毛坯受到腐蚀,切屑要单独存放,工作场地要清洁,以防爆炸。
镁合金牺牲阳极生产控制流程图
No
Yes
No
铸造阳极
Yes 挤压毛坯
No
Yes
No No
Yes
Yes
注:为关键过程、为特殊过程。
来料配
比
熔化炉(坩埚)
加热熔化
精
炼
取样化验化学成份是否合格
浇铸
电化学性能检测
车加预
热挤
压
机加焊接打
压
成品检验是否合格
切
割
打磨
包装
有无表面缺陷
入库
报
废
挤压组装过程
打磨、包装过程
报废
报废
熔
炼
过
程
铸造
镁合金产品生产控制流程图
No
Yes
镁合金坯料
镁合金锭
No
No
Yes Yes
注:为关键过程、为特殊过程。
来料配
比
熔化炉(坩埚)
加热熔化
精
炼
取样化验化学成份是否合格
浇
铸
杂质检测是否合格
报废
报废
熔
炼
过
程
铸造过
锯
切
车加工
包装入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