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发器原理与操作
- 格式:ppt
- 大小:210.00 KB
- 文档页数:27
板式蒸发器的工作原理和特点板式蒸发器是一种常用的传热设备,广泛应用于化工、制药、食品等行业中。
它通过将液体加热到饱和温度并蒸发部分液体,来实现液体的浓缩和分离。
板式蒸发器具有节能高效、结构紧凑、操作灵活等特点,下面将详细介绍其工作原理和特点。
一、工作原理:1.换热板:板式蒸发器的核心部件是由多组金属板堆叠而成的换热板。
液体通过板之间的通道流动,蒸汽从板外通过板中的蒸汽通道进入。
2.蒸汽:通过蒸汽加热液体,使其达到沸腾蒸发的温度。
蒸汽通道中的蒸汽通过对液体进行直接加热或对板进行间接加热的方式,将热量传递给液体。
当液体达到沸点时,部分液体将蒸发为蒸汽。
3.残液和浓缩液:在板式蒸发器中,液体在板之间的通道中流动,部分液体蒸发为蒸汽后,残留的液体成为残液,而蒸汽与原液蒸发生成的浓缩液则被分离。
4.蒸汽和液体的分离:蒸汽通过板中的蒸汽通道排出,而浓缩液则通过残液流出。
二、特点:1.高效节能:板式蒸发器采用了多组板堆叠的结构,能够实现多级传热和多级蒸发,提高了传热效率和浓缩效率。
同时,板式蒸发器结构紧凑、传热面积大,能够充分利用热能,提高节能效果。
2.操作灵活:板式蒸发器具有较大的操作范围,能够适应不同的流量、浓度和温度等工艺要求。
通过调整进料速度、蒸汽压力和温度等工艺参数,可以达到满足不同物料处理的要求。
3.易于维护:板式蒸发器结构简单,拆装方便,因此易于维护和清洗。
板式蒸发器的板件通道较宽,不容易堵塞,可以有效减少清洗的频率,提高设备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4.适应性强:板式蒸发器适用于各种物料的蒸发和浓缩,包括高温、高浓度、高粘度的物料。
同时,板式蒸发器能够良好地适应波动的进料条件,保持较稳定的操作效果。
5.适用范围广:板式蒸发器广泛应用于化工、制药、食品等行业中的浓缩、回收、结晶和脱水等工艺。
不仅可以处理溶液、悬浮液等复杂物料,还可以处理细微的颗粒物料。
总之,板式蒸发器具有高效节能、操作灵活、易维护、适应性强、适用范围广等特点。
M V R蒸发器工艺操作规程Document number:NOCG-YUNOO-BUYTT-UU986-1986UTMVR蒸发器工艺操作规程第一部分原理MVR蒸发器不同于普通单效降膜或多效降膜蒸发器,MVR为单体蒸发器,集多效降膜蒸发器于一身,根据所需产品浓度不同采取分段式蒸发,即产品在第一次经过效体后不能达到所需时,产品在离开效体后通过效体下部的真空泵将产品通过效体外部管路抽到效体上部再次通过效体,然后通过这种反复通过效体以达到所需浓度。
效体内部为排列的细管,管内部为产品,外部为蒸汽,在产品由上而下的流动过程中由于管内面积增大而是产品呈膜状流动,以增加受热面积,通过真空泵在效体内形成负压,降低产品中水的沸点,从而达到浓缩,产品蒸发温度为60℃左右。
产品经效体加热蒸发后产生的冷凝水、部分蒸汽和给效体加热后残余的蒸汽一起通过分离器进行分离,冷凝水由分离器下部流出用于预热进入效体的产品,蒸汽通过风扇增压器进行增压(蒸汽压力越大温度越高),而后经增压的蒸汽通过管路汇合一次蒸汽再次通过效体。
设备启动时需一部分蒸汽进行预热,正常运转后所需蒸汽会大幅度减少,在风扇增压器对二次蒸汽加压的过程中由电能转化为蒸汽的热能,所以设备运转过程中所需蒸汽减少,而所需电量大幅增加。
产品在效体流动的整个过程中温度始终在60℃左右,加热蒸汽与产品之间的温度差也保持在5—8℃左右,产品与加热介质之间的温度差越小越有利于保护产品质量、有效防止糊管。
产品的浓缩度在50%左右时仅MVR蒸发器就能完成第二部分工艺流程说明1、物料走向①进料:上游工艺产生的硫酸钠原液送至本系统原料缓冲罐T01中,由进料泵P01打入蒸发系统。
5t/h25℃5%的硫酸钠溶液从原料缓冲罐T01出来,由进料泵P01打入板式换热器,硫酸钠溶液在蒸馏水板换HE01和鲜蒸汽板换HE02内分别与系统产生的h102℃的蒸馏水和200kg/h120℃的鲜蒸汽进行换热,温度达到92℃后,进入降膜换热器HE03进行蒸发浓缩。
汽车空调蒸发器原理
汽车空调蒸发器原理是利用蒸发的原理,将高温高压的制冷剂转化为低温低压的制冷剂,从而冷却车内空气。
具体原理如下:
1. 汽车空调系统中的制冷剂以高温高压的状态通过蒸发器进入蒸发器内部。
2. 蒸发器内部存在许多小管,这些小管的壁面与空气流通的外部环境之间有一个很薄的热传导层。
当制冷剂通过这些小管时,由于制冷剂内部压力的降低,制冷剂会发生蒸发,从而从高温高压的气态转化为低温低压的气体,吸收周围环境的热量。
3. 吸收热量后,制冷剂在蒸发器内部变成了低温低压的气体,此时周围空气通过蒸发器时,与低温低压的制冷剂发生热交换,使得空气被冷却下来。
4. 冷却后的空气被送入车内,为车内提供舒适的温度。
总的来说,汽车空调蒸发器通过利用制冷剂的蒸发过程,吸收热量并与周围空气进行热交换,从而实现冷却车内空气的目的。
蒸发器安全操作规程蒸发器是一种常用的化工设备,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医药、食品等领域。
在使用蒸发器的过程中,如果操作不当,可能会出现一系列问题,甚至会引发危险事故。
为了确保生产过程的安全稳定,制定蒸发器安全操作规程势在必行。
下面是蒸发器安全操作规程的一些要点。
一、蒸发器的工作原理及结构(一)工作原理蒸发器利用加热的方式将液态物质转化为气态,从而实现物质的浓缩和分离。
蒸发器在工作过程中,将加热介质传热到待蒸发的物料,物料在加热介质的作用下逐渐蒸发,产生蒸汽,而蒸汽通过冷凝器冷凝,形成液态物质,最终得到浓缩后的物料。
(二)结构蒸发器由蒸发器本体、加热系统、冷凝系统、真空系统、控制系统等部分组成。
蒸发器本体包括蒸发器壳体、蒸发器内部装置(例如螺旋式蒸发器、板式蒸发器等)、进出料口、排污口、排气口等。
二、蒸发器的安全操作规程(一)环境要求1. 蒸发器应该在通风良好、温度适宜、干燥无尘的环境下使用。
2. 蒸发器应该安装在坚固牢靠、平稳无震动的地基上,并且设备周围要留有足够的操作空间。
(二)运行前的准备1. 检查蒸发器的各项指示仪表是否正常,并逐项检查各系统的管路、设备是否完好。
2. 检查蒸发器的加热介质、蒸发物料等是否符合规定,并且进行安全清洗。
3. 制定好操作流程、责任分工,进行安全交底。
(三)运行中的注意事项1. 坚守岗位,全程负责。
在运行中,操作人员应该严格遵守操作规程,认真监视各项指标和安全状态,及时发现各种异常情况和问题,及时进行处理。
2. 防止漏电。
在电动启动的蒸发器中,应该确保电气设备的漏电保护装置依靠、可靠,工作人员操作时要注意避免电气设备与液体接触,防止漏电事故发生。
3. 防止高压蒸汽安全事故。
在蒸发器中,高温高压的蒸汽是很危险的,容易造成事故。
所以,必须加强对蒸汽压力和温度的检查,保证设备符合规定参数。
在运行过程中,制定好高压蒸汽操作规程,操作人员必须穿戴好相应的防护装备,注意安全防范。
蒸发器原理与操作资料蒸发器是一种用来加热和蒸发液体的设备,广泛应用于化工、制药、食品加工和环境保护等领域。
蒸发器的工作原理和操作方法对于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和提高生产效率至关重要。
下面将详细介绍蒸发器的原理和操作资料。
一、蒸发器的工作原理蒸发器的工作原理是利用加热将液体转化为气体,并通过气体的排出和冷凝将有用物质分离出来。
其工作流程如下:1.首先,将需要蒸发的液体装入蒸发器中,通过加热使液体温度升高。
2.当液体温度达到一定程度时,液体开始沸腾,液体内部的分子开始蒸发形成气体。
3.蒸发的气体会从蒸发器的顶部排出,进入冷凝器中,通过冷却将气体转化为液体。
4.转化为液体的有用物质可以被收集和利用,而无用物质则被排除。
二、蒸发器的操作方法蒸发器的操作方法与设备类型和规模有关,但总体上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准备工作:清洁蒸发器设备以确保其表面光洁平整,检查仪表和管路连接是否完好。
2.加料:根据工艺要求将液体物料加入蒸发器中,注意控制液位,避免超过最大容量。
3.加热:根据液体物料的性质和蒸发器的规格,选择合适的加热方式。
可以是直接加热或间接加热。
4.控制温度:使用温度控制装置控制加热过程中的温度,以避免过热和过冷,保证蒸发过程的稳定。
5.卸料:当液体物料的浓度达到要求时,停止加热并打开底部的排污阀门,将浓缩物料排出。
6.清洗和维护:在蒸发器使用完毕后,对设备进行清洗和维护,保证设备的良好状态。
三、蒸发器的注意事项1.安全操作:在蒸发器操作过程中,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确保设备和人员的安全。
特别是在加热和排放废气时,需注意防火和防爆措施。
2.清洗保养:蒸发器设备需要定期清洗和保养,以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延长使用寿命。
清洗时要注意使用适当的清洗剂和工具,避免对设备造成损害。
3.温度控制:在蒸发过程中,要根据液体物料的性质和工艺要求选择合适的加热温度和控制方式,以保证蒸发过程的稳定和高效。
4.废气处理:蒸发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含有挥发性有机物和其他污染物,需要进行妥善的处理,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热泵蒸发器的工作原理
热泵蒸发器是热泵系统中的核心组件,其主要工作原理如下:
1.制冷剂进入蒸发器:高压制冷剂通过蒸发器进入,进入蒸发器前,制冷剂经过压缩变成高压高温的气体状态。
2.热交换:制冷剂在蒸发器内与外界空气或水进行热交换。
在与外部环境接触的过程中,制冷剂的高温与外部环境的低温之间产生热量传递,使制冷剂的温度降低,同时外部环境的温度升高。
3.蒸发:在蒸发器中,制冷剂由高温高压气体状态变成低温低压气体状态。
这个过程中,制冷剂吸收了外界的热量,将其蒸发成气体。
4.制冷效果:在蒸发过程中,制冷剂从高温区域(内部环境)吸收热量,使其温度降低,然后将低温状态的制冷剂输送到压缩机。
总的来说,热泵蒸发器通过与外部环境进行热交换,使制冷剂从高温高压气体状态变为低温低压气体状态,从而实现制冷效果。
同时,通过控制蒸发器的工作,能够调节制冷剂的温度和压力,达到恒温、恒湿、恒压等目的。
蒸发器原理与操作蒸发器是一种常见的热传导设备,其原理是通过加热液体,使其迅速蒸发,将液体内部的热能转化为蒸汽释放出来。
蒸发器被广泛应用于许多工业领域,如食品加工、化学工程、能源产业等。
蒸发器的操作过程可以分为以下三个主要步骤:1.加热液体:蒸发器通常采用外部加热的方式,将液体加热至沸点以上,以促使液体迅速转化为蒸汽。
加热方式可以是直接加热,通过直接接触热源,或间接加热,通过在蒸发器外壳中的热传导来完成。
加热液体的温度可以根据所需的蒸发速率来控制。
2.蒸发蒸汽:当液体加热至沸点以上时,液体内部的分子开始迅速移动,形成气泡,并推动液体分子逐渐蒸发。
蒸发通常发生在蒸发器底部的加热表面上,这是因为热量传导到液体顶部需要一定的时间。
3.蒸汽分离:蒸发后的液体和蒸汽混合物通过蒸发器内部的分离器进行分离。
分离器通常是一种特殊的器件,通过重力、离心力或过滤等方式将蒸汽与液体分离。
液体被收集,以供后续的处理和回收使用,而蒸汽则被排出或进一步处理。
蒸发器的设计和操作可以根据具体的需求和应用进行调整。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蒸发器类型:1.流动薄膜蒸发器:通过在加热表面形成薄的液膜,利用热传导使液体迅速蒸发。
这种类型的蒸发器通常用于处理高黏度或易结垢的液体。
2.溶剂回收蒸发器:用于回收化学工业过程中使用的溶剂。
通过控制温度和蒸发速率,可以将溶剂从废水中高效地蒸发出来,以便再次使用。
3.多效蒸发器:通过将多个蒸发器串联在一起,利用热能的级联效应,连续蒸发液体。
这种蒸发器通常用于处理高浓度的物料,如造纸工业中的浆料。
在操作蒸发器时1.控制加热温度:根据液体的性质和所需蒸发速率,合理控制加热温度。
太低的温度会导致蒸发速率过慢,而太高的温度则可能引起过度沸腾和产品质量损失。
2.液位控制:保持适当的液位对蒸发效果至关重要。
过高的液位会导致波动和不稳定的蒸发速率,而过低的液位则会降低蒸发效率。
3.温度和压力监控:定期检查和记录蒸发器内部的温度和压力,以确保操作安全和效率。
蒸发器的原理蒸发器是一种常见的热交换装置,广泛应用于化工、制冷、空调等领域。
它的主要原理是利用液体在加热过程中产生的蒸汽与冷却介质接触,将热量传递给冷却介质,实现液体的蒸发。
以下将详细介绍蒸发器的原理及其工作过程。
一、蒸发器的原理蒸发器的原理主要基于液体的蒸发换热原理。
当液体受热后,其中的分子会获得足够的能量而从液态转变为气态,形成蒸汽。
蒸汽具有较高的温度和热量,可以通过与冷却介质接触而传递热量。
蒸发器利用这一原理,通过设计合理的结构和流动方式,使液体能够充分蒸发并将热量传递给冷却介质。
二、蒸发器的工作过程蒸发器的工作过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蒸发阶段和冷却阶段。
1. 蒸发阶段在蒸发阶段,液体通过进入蒸发器的进口进入蒸发器内部。
在蒸发器内部,液体会被均匀分布到蒸发器的内部表面上,形成一层薄膜。
当蒸发器内部的加热元件加热时,液体的温度逐渐升高,其中的一部分液体会蒸发成为蒸汽。
蒸汽会沿着蒸发器内部的流动通道向上流动,并与液体接触。
在接触的过程中,蒸汽会将热量传递给液体,使其蒸发。
蒸汽在与液体接触的同时,温度逐渐降低,逐渐凝结成液态。
2. 冷却阶段在蒸发阶段后,凝结的液态物质会沿着蒸发器内部的下降通道流动,最终流入蒸发器的出口。
在这个过程中,冷却介质会与液态物质接触,将其余的热量吸收并带走。
冷却介质可以是空气、水或其他冷却介质。
通过与冷却介质的接触,液态物质的温度会逐渐降低,最终达到冷却介质的温度。
三、蒸发器的特点蒸发器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 高效传热:蒸发器通过设计合理的结构和流动方式,使液体能够充分蒸发并将热量传递给冷却介质,实现高效的传热效果。
2. 热量利用率高:蒸发器能够将液体中的热量充分利用,使其在蒸发过程中达到最大化。
3. 结构简单:蒸发器的结构相对简单,易于制造和安装。
4. 体积小巧:蒸发器的体积相对较小,可以满足不同场合的空间要求。
5. 适用范围广:蒸发器广泛应用于化工、制冷、空调等领域,可以满足不同行业的需求。
【三效降膜式蒸发器】一、用途和适用范围本设备适用于羊奶、牛奶、乳酸、果汁、生化工程、木糖、葡萄糖、制药、造纸黑液、氢氧化钠化工等热敏性物料的蒸发浓缩,亦可用于味精工业中的发酵母液和赖氨酸母液的浓缩和环保工程、废液回收处理等,完全符合GMP标准,是食品工厂生产过程主要设备之一。
二、主要技术参数(点击查看)三、工作原理物料由蒸发器顶部经料液分配装置均匀配于各蒸发管内,物料在重力的作用下,沿着蒸发管内壁液膜状由上而下流动。
在整个下降过程的同时,与蒸发管外壁加热蒸汽发生热交换而进行薄膜蒸发。
所发生的二次蒸汽的流向一致,故对料液沿蒸发管内壁向下运动以及分布呈薄膜起了进一步的促进作用,起到提高传热系数,使得传热效率提高。
四、结构简述该设备凡与物料、蒸汽、二次蒸汽及其冷凝水接触的另部件均采用不锈钢制造1Cr18Ni9Ti、SUS304、SUS316L。
该设备由第一、二、三效蒸发器,第一、二、三效旋流分离器、物料平衡槽、进料泵、出料泵、冷凝泵、热压泵、真空泵、预热器、控制仪表箱等部分组成。
第一、二、三效蒸发器的蒸发管束为长4-8米(根据蒸发量大小确定),壁厚2毫米的不锈钢内镜面管,管束胀接在上下管板之间,在壳程里,上下管板之间沿着管长方向,装置6块垂直于管束的栏板,以便提高壳程流速,促进湍动程度,提高传热系数,在上管板上装置物料分配器,以使物料能均匀地在蒸发管内壁上形成液膜。
第一、二、三效旋流分离器,内外表面抛光,上封头装置灯孔,视镜,器内上固定捕沫帽。
物料平衡槽,槽内装有自动控制液位的液位传感器,用于控制液位高低。
离心泵、进料泵、循环泵、冷凝泵皆为不锈离心泵,其叶轮采用敞开式,密封采用机械双密封。
热压泵,根据二次蒸汽重压缩的原理,采用热压泵将一效二次蒸汽抽出一部分,与生蒸汽混合后提高二次蒸汽的压力、温度,再二次利用为加热第一效,以减少蒸汽消耗量,其喷嘴数为四只。
真空泵,多级泵和水力喷射器用于抽真空,极限真空度为730mmHg。
旋转蒸发仪的操作及调试及工作原理旋转蒸发仪的操作及调试旋转蒸发仪又叫旋转蒸发器,是试验室常用设备,由马达、蒸馏瓶、加热锅、冷凝管等部分构成的,紧要用于减压条件下连续蒸馏易挥发性溶剂,应用于化学、化工、生物医药等领域。
旋转蒸发仪的正确操作方法如下:1.旋转蒸发仪打开后,金属套温度计,船用温度计,V型温度计,铜套温度计先谙习各部件的相应位置,取仪器时,一手握支架,一手托基坐或双手握支架,渐渐取出,严禁用手提望远镜或水平轴部位。
2.取出仪器前,先将三脚架安置好,取出后立刻放在三脚架上,用中心螺旋固定好。
3.旋转蒸发仪在装箱前,观测人员不得离开仪器。
4.旋转蒸发仪必需由测量人员携带,不得碰撞,不得倒放。
5.旋转蒸发仪托运,必需放在装有软垫的防震箱子中,并在箱外标明“不得倒置”的字样,写上“光学或电子仪器,当心轻放,严禁重压”。
必要时应派人护送。
6.旋转蒸发仪由汽车运输时,要防止颠波和震动,一般应放在车的前部软垫上,或由人抱住放在腿上,亦可背在背上,不得放在车箱底柜上。
7.短距离搬站时,仪器要竖着拿,使仪器保持垂直轴的铅垂状态,切不可横扛在肩上,以免碰伤仪器或损坏仪器的轴系。
8.旋转蒸发仪装箱时,应依据仪器类型,固定或松开制动螺旋,各部件按各自位置放妥当后,方可轻轻合上箱盖,并扣紧两旁的搭钩。
9.关箱时要注意检查工具及附件,看是否安置稳当,以免运输过程中窜动,碰坏仪器部件。
10.箱和盖罩,感到有障碍时,应查明原因,排出后再加盖。
严禁硬压、硬扣。
旋转蒸发仪如何调试?1. 检查铭牌上指定的工作电压与电网电压是否匹配。
2. 电源插座要求接地良好。
3. 接通电源打开电源开关进行开机自检。
4. 按下马达升/降键,马达上升/下降,松开马达升/降键,马达停止上升/下降。
5. 按下速度设置键,旋转调整旋钮设置目标转速。
6. 按下温度设置键,旋转调整旋钮设置目标温度。
7. 按下定时设置键,旋转调整旋钮设置目标时间。
8. 将设置值置于“0”解除定时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