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与污水处理
- 格式:docx
- 大小:27.60 KB
- 文档页数:4
微生物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引言概述:污水处理是一项重要的环保工作,旨在将废水中的有害物质转化为无害物质,以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
微生物在污水处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其生物学特性和代谢功能,能够有效地去除废水中的有机物和氮、磷等营养物质。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详细阐述微生物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
一、微生物的种类和作用1.1 厌氧菌:厌氧菌主要生活在无氧环境中,能够将废水中的有机物质分解为甲烷和二氧化碳,产生能量。
厌氧菌在污水处理中被广泛应用于厌氧消化池和厌氧滤池,能够有效降解废水中的有机物质。
1.2 好氧菌:好氧菌需要氧气进行代谢,能够将废水中的有机物质氧化为二氧化碳和水,产生能量。
好氧菌广泛应用于好氧处理系统中,能够有效去除废水中的有机物质和氮、磷等营养物质。
1.3 硝化细菌和反硝化细菌:硝化细菌能够将废水中的氨氮氧化为硝酸盐,而反硝化细菌能够将硝酸盐还原为氮气。
硝化细菌和反硝化细菌在污水处理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能够有效去除废水中的氨氮和硝酸盐。
二、微生物的生长条件和调控2.1 温度:微生物的生长与温度密切相关,不同种类的微生物对温度的要求也不同。
在污水处理中,通过控制温度可以调节微生物的生长速率和代谢活性,提高废水处理效果。
2.2 pH值:微生物对环境的pH值也有一定的要求,不同种类的微生物对pH值的适应范围不同。
在污水处理中,通过调节pH值可以选择性地促进或抑制某些微生物的生长,以达到理想的处理效果。
2.3 溶解氧:微生物的生长需要氧气作为电子受体,因此溶解氧的含量对微生物的生长和代谢活性有重要影响。
在污水处理中,通过增加溶解氧的供应可以促进好氧菌的生长,提高废水的氧化能力。
三、微生物的固定化技术3.1 生物膜技术:生物膜技术是一种将微生物固定在载体上形成生物膜,利用生物膜上的微生物去除废水中的有机物质和营养物质的方法。
生物膜技术具有高效、稳定和抗冲击负荷能力强等优点,在污水处理中得到广泛应用。
3.2 生物颗粒技术:生物颗粒技术是一种将微生物固定在颗粒状载体上形成生物颗粒,利用生物颗粒中的微生物去除废水中的污染物的方法。
微生物污水处理微生物污水处理是一种利用微生物来降解和转化污水中有机物的技术。
它是一种环保、高效、低成本的处理方法,被广泛应用于城市污水处理厂、工业废水处理、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等领域。
一、微生物污水处理的原理微生物污水处理的原理是利用微生物的代谢活动,将污水中的有机物降解为无机物,从而实现污水的净化。
微生物主要通过以下几个过程来完成污水处理:1. 氧化还原过程:微生物利用污水中的有机物作为能源,在氧化的过程中产生能量和生长所需的物质。
这个过程主要由厌氧和好氧两种微生物完成。
2. 生物吸附:微生物在处理过程中,通过吸附作用将污水中的悬浮物、胶体物质和溶解有机物质吸附到自身表面,从而将污水中的有机物质去除。
3. 沉淀和过滤:微生物在处理过程中,通过生物团聚作用和胞外聚合物的产生,将污水中的悬浮物质和胶体物质会萃成较大的颗粒,从而实现沉淀和过滤的目的。
二、微生物污水处理的工艺流程微生物污水处理通常包括预处理、生物处理和后处理三个阶段。
1. 预处理阶段:主要是对污水进行初步处理,去除大颗粒物质、沉淀物和油脂等。
常用的预处理方法包括格栅、沉砂池、油水分离器等。
2. 生物处理阶段:是微生物污水处理的核心阶段,主要是利用微生物将污水中的有机物质降解为无机物质。
常用的生物处理方法包括活性污泥法、固定化床法、生物膜法等。
- 活性污泥法:将污水与活性污泥混合,通过好氧条件下的氧化反应来降解有机物质。
反应后的污泥通过沉淀和回流的方式循环使用,从而实现对污水的处理。
- 固定化床法:将微生物固定在填料上,通过填料提供的附着面积和氧气传递效果,使微生物在填料上生长和代谢,从而降解污水中的有机物质。
- 生物膜法:利用生物膜将微生物固定在膜表面,通过膜的过滤作用和微生物的附着作用,将污水中的有机物质去除。
3. 后处理阶段:主要是对生物处理后的污水进行进一步处理,去除残留的悬浮物、胶体物质和微生物等。
常用的后处理方法包括沉淀、过滤、消毒等。
微生物与污水处理微生物在废水处理中的重要作用废水处理是一个重要的环境保护任务,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而微生物在废水处理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微生物可以分解有机物、去除废水中的氮和磷等重要营养物质,从而实现废水的净化和环境的保护。
本文将重点介绍微生物在废水处理中的重要作用,并探讨一些常见的废水处理方法。
一、微生物的种类及其作用1. 好氧微生物好氧微生物是指在有足够氧气的条件下进行代谢活动的微生物。
它们主要通过氧化废水中的有机物来获取能量,并将有机物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
好氧微生物在废水处理中起到了重要的降解有机物的作用,使废水中的有机物质得以去除。
2. 厌氧微生物厌氧微生物是指在缺氧的环境下进行代谢活动的微生物。
它们主要通过还原废水中的有机物来获取能量,产生甲烷等副产物。
厌氧微生物在废水处理中主要用于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如污泥消化等。
3. 脱氮微生物脱氮微生物是指能够将废水中的氨氮转化为氮气的微生物。
它们通过硝化和反硝化过程完成脱氮反应,将废水中的氨氮转化为氮气释放到大气中。
脱氮微生物在废水处理中起到了重要的氮素去除作用,减少了废水对水体的污染。
4. 脱磷微生物脱磷微生物是指能够将废水中的磷素转化为无机磷盐沉淀的微生物。
它们通过菌落的形成和磷酸钙的沉淀,将废水中的磷素去除。
脱磷微生物在废水处理中起到了重要的磷素去除作用,减少了废水对水体的富营养化。
二、常见的废水处理方法及其应用1. 曝气法曝气法是利用氧气供应设备,将氧气传递到废水中,以促进好氧微生物的生长和代谢活动。
这种方法适用于一般污水处理厂,能有效降解废水中的有机物,净化废水。
2. 厌氧消化厌氧消化是利用厌氧微生物分解有机物,产生甲烷等副产物来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
这种方法适用于工业废水处理,能有效降解高浓度有机废水,并回收能源。
3. 组合生物反应器法组合生物反应器法是将好氧处理和厌氧处理相结合,通过连续运行反应器来处理废水。
这种方法适用于中小型污水处理,能充分利用好氧微生物和厌氧微生物的优势,提高废水处理效果。
微生物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一、引言污水处理是一种将废水中的有害物质去除或转化为无害物质的过程。
传统的污水处理方法包括物理处理、化学处理和生物处理。
而微生物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是一种环保、高效且经济的方法。
本文将详细介绍微生物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并探讨其优势和挑战。
二、微生物在污水处理中的作用1. 生物降解有机物微生物在污水处理中起到了关键作用。
它们能够降解有机物,将有机物转化为无机物。
在污水处理厂中,通过添加适量的微生物,可以加速有机物的降解过程,从而减少有机物对水环境的污染。
2. 氨氮和硝酸盐的转化微生物还能够将废水中的氨氮转化为硝酸盐。
这个过程被称为硝化过程。
硝化过程是污水处理中的重要环节,它能够将有毒的氨氮转化为对水体无害的硝酸盐。
同时,硝化过程还能够释放出一定量的能量,用于微生物的生长和维持污水处理系统的稳定运行。
3. 除去污水中的重金属微生物在污水处理中还能够去除重金属污染物。
通过微生物的作用,重金属离子可以被还原为金属或沉淀形式,从而达到去除重金属的目的。
这种方法不仅高效,而且环保,避免了传统方法中使用的化学药剂对环境的污染。
三、微生物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技术1. 活性污泥法活性污泥法是一种常用的微生物处理污水的方法。
该方法通过添加活性污泥,利用微生物的降解能力将有机物降解为无机物。
在活性污泥法中,微生物通过吸附、吸附、降解等过程去除污水中的有机物。
这种方法具有操作简单、成本低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城市污水处理厂。
2. 厌氧消化法厌氧消化法是一种利用微生物的厌氧降解能力处理污泥的方法。
在厌氧消化过程中,微生物通过厌氧呼吸将污泥中的有机物转化为甲烷和二氧化碳。
这种方法不仅能够降解污泥中的有机物,还能够产生可再生能源。
因此,厌氧消化法被广泛应用于污泥处理和能源回收。
3. 生物膜反应器生物膜反应器是一种利用微生物附着在生物膜上降解废水的方法。
在生物膜反应器中,微生物通过附着在载体上形成生物膜,利用生物膜上的微生物降解有机物。
微生物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一、微生物在污水处理中的义务和作用污水处理是一项重要的工程行业,其目的是从废水中去除非常量的污染物和有机物质,使得水源可以重新使用。
微生物是污水处理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主要作用是通过生物方法去除有害物质和有机物质。
微生物在污水处理中的主要作用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降解有机物质:微生物可以将有机物质转化成一些小分子,从而降低有机物质的浓度和污染程度。
2. 去除氮和磷:微生物可以将氮和磷转化为无害物质和化合物,在污水处理过程中应用微生物,可以有效地去除氮磷含量,从而提高水资源的使用效率。
3. 去除有害菌群:微生物可以去除一些有害菌群,如细菌,病毒和霉菌等,从而保持水质安全。
二、微生物在生物处理池中的应用生物处理池是一种常见的处理废水的设备,包括生物过程池,沉淀池和厌氧反应池等。
微生物在生物处理池中的应用主要集中在微生物多样性的维持和调节等方面。
1. 微生物多样性的维持:只有多样性的微生物,才能更加有效地去除污水中的有害物质。
因此,控制生物池中的微生物菌群,保持菌群多样性,是生物技术实践中的重要问题。
2. 微生物菌群的调节:微生物菌群的组成、生长速率和物种等级的相对比例非常重要,可以通过加入特殊的微生物或者改变生物处理池中的条件,从而调节微生物菌群的结构和特性。
例如,可以改变生物处理池中的温度、pH值和溶解气体等,都可以影响微生物的数量和物种的分类。
三、微生物在膜生物反应器中的应用膜生物反应器是常用于工业级污水处理和高浓度有机物质和氮、磷等物质的处理,非常适用于小面积、高密度的废水。
微生物在膜生物反应器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改善生物反应器的质量和处理效率上。
1. 提高处理效率:膜生物反应器微生物处理系统可以有效地去除高浓度有机物质和氮、磷等物质,从而提高处理效率。
可以实现通量较高,单位处理面积的处理能力超过20-40m3 / m2 · d。
2. 提高质量:微生物反应器中的膜可以有效地滤除残留颗粒物和有机物质,从而提高净化质量和水资源的安全性。
微生物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污水处理是保护环境、维护人类健康的重要环节。
微生物在污水处理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其代谢活动和生物降解能力,能有效地去除污水中的有机物、氮、磷等污染物质。
本文将详细介绍微生物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包括微生物种类、处理工艺及其优势。
一、微生物种类在污水处理中,常见的微生物种类主要包括细菌、藻类、真菌和原生动物等。
这些微生物通过对污水中有机物的降解和转化,实现了对污水的净化。
1. 细菌:细菌是污水处理中最常见的微生物种类,其具有较高的代谢能力和生物降解能力。
常见的细菌有好氧细菌、厌氧细菌、硝化细菌和反硝化细菌等。
好氧细菌能将有机物降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厌氧细菌能在无氧条件下将有机物降解为甲烷等。
硝化细菌能将氨氮转化为硝酸盐,反硝化细菌则能将硝酸盐还原为氮气。
2. 藻类:藻类是一类光合作用微生物,其能够利用阳光和二氧化碳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氧气。
在污水处理中,藻类可以吸收污水中的营养物质,促进水体中的氧气含量增加,提高水质。
3. 真菌:真菌在污水处理中主要起到降解有机物的作用。
真菌能分解污水中的复杂有机物,将其转化为简单的无机物,进一步促进水体的净化。
4. 原生动物:原生动物是污水处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通过摄食细菌和有机颗粒物,促进有机物的降解和污水的净化。
二、处理工艺微生物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主要包括生物接触氧化法、活性污泥法和厌氧消化等。
1. 生物接触氧化法:生物接触氧化法是一种常用的污水处理工艺,其主要通过微生物的附着生长来降解有机物。
污水在接触氧化池中与微生物接触,微生物利用有机物进行生长和代谢,将污水中的有机物降解为无机物。
2. 活性污泥法:活性污泥法是一种通过悬浮生物团聚体(活性污泥)来处理污水的方法。
污水经过曝气池进行氧化,然后与活性污泥接触,微生物利用有机物进行降解,最终将污水中的有机物转化为二氧化碳和水。
3. 厌氧消化:厌氧消化是一种将有机废水在无氧条件下进行降解的方法。
微生物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污水处理是一项重要的环保工作,通过去除污水中的有害物质和微生物,可以有效净化水质,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
微生物在污水处理中起着关键作用,包括分解有机物、去除氮磷、杀灭病原微生物等。
本文将详细介绍微生物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
1. 微生物对有机物的降解污水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如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等,这些有机物如果不及时处理,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和水质恶化。
微生物在污水处理中通过分解有机物,将其转化为无机物,起到净化水质的作用。
常见的微生物降解有机物的过程包括厌氧消化和好氧降解,其中厌氧消化主要由厌氧菌完成,而好氧降解则由好氧菌和厌氧菌共同参与。
2. 微生物对氮磷的去除氮和磷是污水中常见的污染物,如果不进行处理,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和藻类大量繁殖。
微生物在污水处理中通过氨氧化和硝化作用去除氮,通过磷酸盐的沉淀和微生物吸附去除磷。
氨氧化是指将污水中的氨氮转化为亚硝酸盐和硝酸盐,硝化则是将亚硝酸盐转化为硝酸盐。
这些过程主要由氨氧化菌和硝化菌完成。
磷的去除主要通过化学沉淀和微生物吸附,其中微生物吸附是指微生物在污水中吸附磷酸盐,将其从水中去除。
3. 微生物对病原微生物的杀灭污水中可能存在各种病原微生物,如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如果不进行有效处理,会对人类健康造成威胁。
微生物在污水处理中起到杀灭病原微生物的作用。
常见的杀菌方法包括紫外线照射、氯消毒和臭氧氧化等。
其中,紫外线照射是指将污水通过紫外线灯照射,利用紫外线的杀菌作用杀死病原微生物;氯消毒是指向污水中添加氯化物,利用氯的消毒作用杀灭病原微生物;臭氧氧化是指将臭氧注入污水中,利用臭氧的氧化作用杀灭病原微生物。
4. 微生物在生物滤池中的应用生物滤池是一种常见的污水处理设施,其中微生物起着重要作用。
生物滤池通过将污水通过滤料层,利用微生物的降解作用去除有机物和氮磷等污染物。
滤料层中的微生物附着在滤料表面,通过分解有机物和去除氮磷,起到净化水质的作用。
微生物在污水处理中的作用污水处理是一项重要的环保工作,而微生物在污水处理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微生物通过各种生物化学反应,可以有效地降解有机物质、氮、磷等污染物,将污水中的有害物质转化为无害物质,从而净化水质。
本文将从微生物在污水处理中的作用机制、常见的微生物处理工艺以及微生物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微生物在污水处理中的作用机制微生物在污水处理中的作用主要通过生物降解、生物吸附、生物转化等方式来完成。
其中,生物降解是微生物在污水处理中最为重要的作用之一。
微生物通过代谢活动,将有机物质降解为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等无害物质,从而净化水质。
此外,微生物还可以利用污水中的氮、磷等无机盐类物质进行生长繁殖,进一步减少水体中的营养盐含量,防止水体富营养化。
另外,微生物在污水处理中还可以通过生物吸附的方式去除水中的重金属离子等有害物质。
部分微生物表面具有吸附重金属离子的功能基团,可以吸附水中的重金属离子,从而净化水质。
此外,微生物还可以通过生物转化的方式将有机物质转化为无机物质,进一步净化水质。
总的来说,微生物在污水处理中的作用机制是多方面的,通过生物降解、生物吸附、生物转化等方式,微生物可以有效地净化水质,降低水体中有机物质、氮、磷等污染物的含量,保护水环境。
二、常见的微生物处理工艺在污水处理工程中,常见的微生物处理工艺包括生物接触氧化法、生物滤池法、活性污泥法等。
这些处理工艺都是基于微生物在污水处理中的作用机制而设计的,通过合理利用微生物的作用,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
生物接触氧化法是一种常见的生物处理工艺,其原理是将含有微生物的填料置于通气的生物接触器中,通过填料表面的微生物降解有机物质,同时利用氧气氧化有机物质,从而净化水质。
这种处理工艺具有处理效率高、运行稳定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城市污水处理厂。
生物滤池法是另一种常见的微生物处理工艺,其原理是将含有微生物的滤料置于滤池中,通过滤料表面的微生物降解有机物质,净化水质。
微生物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污水处理是一项重要的环保工作,它直接关系到人类的生活质量和生态环境的保护。
而微生物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则是一种有效且环保的处理方法。
本文将探讨微生物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情况及其优势。
一、微生物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情况微生物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主要包括生活污水处理、工业废水处理以及农田灌溉废水处理等。
下面将分别介绍这几个方面的应用情况。
1. 生活污水处理生活污水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和微生物,其中细菌和病毒等是对人体健康有害的。
因此,对生活污水进行处理十分必要。
微生物处理方法主要包括活性污泥法、厌氧-好氧工艺等。
通过这些方法,能够将有机物降解为较低的浓度,同时将病原微生物有效去除,避免对环境和人类带来的危害。
2. 工业废水处理工业废水中存在着复杂的有机及无机物质,如重金属、油脂等。
采用微生物处理工艺能够降解这些有机物质,使废水处理达到环保标准。
例如,利用微生物菌剂进行废水处理,利用菌株对有机物质进行分解,进而去除废水中的有害物质。
这种方法具有高效、经济、环保的特点。
3. 农田灌溉废水处理农田灌溉废水中含有大量的营养物质和微生物,如果直接排放至水体中,会对水体生态系统造成危害。
而利用微生物处理的方法则能够将灌溉废水中的有害物质去除,同时达到回收废水的目的,为农田提供充足的水源。
这种方法一方面解决了农业用水的问题,另一方面减少了对水资源的浪费。
二、微生物在污水处理中的优势微生物在污水处理中具有一系列的优势,这也是为什么微生物能够广泛应用于污水处理的原因。
首先,微生物能够高效降解废水中的有机物质。
微生物在分解有机物的过程中会释放出一些酶,这些酶能够有效地降解有机物质,使其分解为更简单的物质。
其次,微生物对废水中的有害物质具有较高的选择性。
微生物在处理废水时,能够选择性地分解其中的有害物质,同时保留废水中的营养物质,从而实现对废水的高效处理。
此外,微生物处理工艺具有良好的适应性。
即使废水中有较高浓度的有机物质或是有毒物质,微生物依然能够适应并进行有效的分解处理。
微生物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引言概述:微生物在污水处理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通过微生物的作用,污水中的有机物质得以降解和去除,从而净化水质。
微生物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已经成为一种常见的处理方式,其效果显著且环保。
本文将详细介绍微生物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
一、微生物在污水处理中的种类1.1 厌氧微生物:主要包括厌氧菌和厌氧古菌,能够在无氧环境下降解有机废物。
1.2 好氧微生物:包括好氧细菌和真菌等,能够在富氧环境下进行有机物质的降解。
1.3 兼性微生物:既能在有氧环境下工作,也能在无氧环境下工作,适应性强。
二、微生物在污水处理中的作用2.1 降解有机物质:微生物能够分解污水中的有机废物,将其转化为无害的物质。
2.2 去除氮磷等营养物质:微生物还能够帮助去除污水中的氮、磷等营养物质,防止水体富营养化。
2.3 净化水质:通过微生物的作用,污水中的有害物质得以去除,水质得到提升。
三、微生物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技术3.1 生物滤池:利用微生物在滤料表面形成生物膜,通过微生物降解有机物质。
3.2 活性污泥法:通过搅拌氧化槽中的活性污泥,使微生物降解有机物质。
3.3 生物接触氧化法:将污水与生物膜接触,利用微生物降解有机物质。
四、微生物在污水处理中的优势4.1 高效节能:微生物在污水处理中能够高效降解有机物质,节约能源。
4.2 环保安全:微生物在污水处理中不会产生有害物质,对环境安全。
4.3 成本低廉:微生物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技术成本相对较低,适合大规模应用。
五、微生物在污水处理中的发展趋势5.1 生物技术的不断创新:随着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微生物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技术也在不断创新。
5.2 微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越来越多的微生物资源被发现并应用于污水处理中。
5.3 绿色环保理念的普及:随着环保理念的普及,微生物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将会得到更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结论:微生物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已经成为一种常见且有效的处理方式,通过微生物的作用,污水得以净化,水质得到提升。
微生物与污水处理
蒋展12010316 一、世界水资源现状
环境保护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世界经济发展的实践证明,为实现经济的持续稳定的发展,必须解决好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
全球水资源状况迅速恶化,“水危机”日趋严重。
据水文地理学家的估算,地球上的水资源总量约为13.8亿立方公里,其中97.5%是海水(13.45亿立方公里)。
淡水只占2.5%,其中绝大部分为极地冰雪冰川和地下水,适宜人类享用的仅为0.01%.
20世纪50年代以后,全球人口急剧增长,工业发展迅速。
一方面,人类对水资源的需求以惊人的速度扩大;另一方面,日益严重的水污染蚕食大量可供消费的水资源。
本届世界水论坛提供的联合国水资源世界评估报告显示,全世界每天约有200吨垃圾倒进河流、湖泊和小溪,每升废水会污染8升淡水;所有流经亚洲城市的河流均被污染;美国40%的水资源流域被加工食品废料、金属、肥料和杀虫剂污染;欧洲55条河流中仅有5条水质差强人意。
水资源危机既阻碍世界可持续发展,也威胁着世界和平。
过去50年中,由水引发的冲突共507起,其中37起有暴力性质,21起演变为军事冲突。
专家警告说,随着水资源日益紧缺,水的争夺战将愈演愈烈。
所以如果水资源问题能够得到很好地解决的话,将对全世界来说都是福音。
下面我就这方面的问题进行探讨。
二、水污染物的类型及来源
①生活污水
生活污水是一大污染源。
生活污水中含有大量的无机物,有机物。
无机物如氯化物,硫酸盐,磷酸盐和钠,钾,钙,铁等碳酸盐,有机物有纤维素,淀粉,脂肪,蛋白质和尿素等。
排放入环境中促使浮游植物生长和大量繁殖,形成赤潮和水华。
②工业废水
工业废水是水体污染的主要污染源。
包括钢铁工业废水,食品工业废水,印刷废水,化工废水等。
③农业废水
它面广而量大且分散。
农田使用农药,化肥,进入水体造成水体富营养化。
三、污水处理方法分类
①物理法
利用物理作用分离废水中呈悬浮状态的污染物质。
主要有沉淀法,过滤法,离心分离法,吸附法等。
②化学法
利用化学反应原理及方法来分离,回收废水中的污染物,或改变污染物的性
质,使它从有害变为无害的处理法。
主要有化学凝聚法,中和法,氧化还原法,离子交换法。
③生物法
主要利用微生物的生命活动过程,对废水中的污染物质进行转移和转化的作用,从而是污水得到净化的方法。
四、微生物简介
微生物是肉眼看不见或看不清的生物的总称。
包括原核生物(细菌,放线菌和蓝细菌),真核生物(真菌和微型藻类),非细胞生物(病毒类)。
微生物具有体积小、表面积大、繁殖力惊人等特点,能不断与周围环境快速进行物质交换。
污水具备微生物生长繁殖的条件,因而微生物能从污水中获取养分,同时降解和利用有害物质,从而使污水得到净化。
因此微生物可在污水净化和治理中得到广泛应用,造福人类。
微生物能降解和转化污染物主要是因为微生物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个体微小,比表面积大,代谢速率快;种类繁多,分布广泛,代谢类型多样;具有多种降解酶;繁殖快,易变异,适应性强;共代谢作用等。
五、微生物处理污水的原理
利用微生物处理污水实际就是通过微生物的新陈代谢活动,将污水中的有机物分解,从而达到净化污水的目的.微生物能从污水中摄取糖,蛋白质,脂肪,淀粉及其它低分子化合物。
微生物新陈代谢类型有需氧型和厌氧型两种,因此,净化方法分为好氧净化和厌氧净化.
1、好氧净化
氧存在条件下,许多好氧微生物通过分解代谢、合成代谢和物质矿物化,在把有机物氧化分解成CO2和H2O等过程中,获寻C源、N源、P源、S和能量。
污水的微生物好氧净化就是模拟上述原理,把微生物置于一定的构筑物内通气培养,高效率净化污水的方法。
2、厌氧净化
微生物在严格厌氧条件下,有机物发酵或消化过程中,大部分有机物被解生成H2、CO2、H2S和CH4等气体。
污水的生物厌氧净化就是根据污水经厌氧发酵后既到净化,又获得了生物能源CH4的原理。
微物细胞能量转移的电子受体,由好氧条件下分子氧改变为厌氧条件下的有机物。
在厌氧件下,不溶于水而难分解的大分子有机污物,被微生物的胞外酶降解为可溶性物质,再由产甲烷厌氧细菌和产氢细菌降解成低分子有酸类和醇类、并放出H2和CO2;有机酸类和类经产甲烷菌降解成H2、CO2和CH4。
甲烷菌还可利用H2还原CO2,形成CH4。
微生物净化过程:
Ⅰ.有机污染物的浓度由高变低
Ⅱ.异养细菌迅速氧化分解有机污染物而大量繁殖,然后是以细菌为食料的原生动物出现数量高峰,再后是由于有机物矿化,利于藻类的生长,而出现藻类的生长高峰。
Ⅲ.溶解氧浓度随着有机物被微生物氧化分解而大量消耗,很快降到最低点,随
后,由于有机物的无机化和藻类的光合作用及其他好氧微生物数量的下降,溶解氧又恢复到原来水平。
这样,在离开污染源相当的距离之后,水中的微生物数量,有机物,无机物的含量,也都下降到最低点。
于是,水体恢复到原来的状态。
微生物处理优点:微生物具有来源广,易培养,繁殖快,对环境适应性强,易变异的特征在生产上较容易的采集菌种进行培养繁殖,并在特定条件下进行驯化,使之适应不同的水质条件,从而通过微生物的新陈代谢使有机物无机化。
加之微生物的生存条件温和,新陈代谢时不需要高温高压,它是不需要投加催化剂的.生物法具有废水处理量大、处理范围广、运行费用相对较低,所要投入的人力,物力比其他方法要少的多。
在污水生物处理的人工生态系统中,物质的迁移转化效率之高是任何天然的或农业生态系统所不能比拟的。
六、处理方法
以上都是对微生物处理污水的理论知识,下面将对几种具体的处理方法进行介绍。
活性污泥法
活性污泥法由Arden和Lockett于1914年在英国切斯特创建成试验,是利用河流自净原理的人工强化高效污水处理工艺。
经过90多年的发展,该工艺已经成为当前污水处理方面应用得最广泛的工艺。
所谓活性污泥就是以需氧性细菌为主体的微生物与水中的悬浮物质、胶体物质聚集在一起形成肉眼可见的絮状颗粒,也称絮凝体。
活性污泥法是以活性污泥为主体的污水生物处理技术,其原理是通过曝气供氧,使大量繁
殖的微生物群体悬浮在水中,并利用从而降解污水中的有机物,停止曝气
时,悬浮微生物群絮凝体易于沉淀与水分离,并使污水得到净化、澄清。
其工艺流程如下图:
污水预处理→ 曝气池→ 二沉池→ 出水
↑↓ ↓
←回流污泥←→剩余污泥→
AB法
AB法是吸附-生物降解法的简称,是德国亚深大学Bohnke教授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发的一种工艺,属超高负荷活性污泥法。
从80年代开始适用于生产实践。
AB工艺对BOD、COD、SS、磷和氨氮的去除率一般都高于传统活性污泥法,其优点在于A段负荷高,抗击负荷能力前,特别适用于处理浓度高,水质水量变化大的污水。
其不足主要在于产泥量大,达不到深度除磷氮的功能,出水水质达不到防止水体富营养化的要求。
AB法处理污水可分为两段:A段和B段。
其中A段细菌数量大、主要以吸附絮凝作用、吸收、氧化等方式除去有机物。
B 段则是以氧化为主。
难溶性大分子物质被微生物释放出的胞外酶的作用降解成可溶性小分子物质;可溶性小分子物质被微生物吸收到胞内,由微生物细胞的新陈代谢作用将有机质氧化分解为二氧化碳、水等无机物,氧化过程中产生的能量会被贮存于细胞内,使微生物得到生长繁殖。
以上了解到通过微生物来处理污水的方法将会对人类的水资源起到关键作
用,尽管现在的微生物来处理污水的方法还不是很完善,但是随着微生物过程技术的逐步发展,将会对净化环境和人类健康起到关键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乔建强,王增长,董洁.微生物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J].科技情报开发
与经济,2007,17(10):128-129,137.
[2] 魏飞,金中华,孙军德.微生物絮凝剂及其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J].微
生物学杂志,2005,25(1):78-81.
[3] 景佳佳,郑旭煦.微生物技术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J].重庆工商大学
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2(2):117-121,138.
[4] AJMAL M,AHMAD A,HASAN M Z,et al.Detrimental effects of pharmaceutical
industrial waste on microorganisms[J].Water,Air & Soil Pountion,
1980
[ 5] 顾夏声, 李献文.水处理微生物学基础[ M]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87: 81- 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