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环境常用物品清洁消毒方法资料
- 格式:doc
- 大小:43.85 KB
- 文档页数:43
常用物品及环境清洁消毒方法
一、处置室、换药室、治疗室、检查室的物体表面及地面,无明显污染时每日湿式清洁,并用含有效氯400~700mg/L的消毒液擦拭,作用30分钟,再用清水擦拭干净。
遇明显污染时先用吸湿材料去除可见污染物,然后再清洁与消毒。
二、普通病室的物体表面和地面,无明显污染时,每天湿式清洁。
感染高风险部门的所有物体表面和地面每天湿式清洁,并用含有效氯400~700mg/L的消毒擦拭消毒。
三、体温计一人一用一消毒,使用后先清洁,再用含有效氯400~700mg/L的消毒液浸泡,作用30分钟,再用清水清洗,晾干备用。
按医院感染的风险程度,感染高风险科室包括:手术部、分娩室、导管室、重症监护病房、新生儿室、血液透析室、烧伤病房、感染疾病科、口腔科、检验科、急诊科等。
四、止血带一人一用一消毒,使用后先清洁(可加入适当清洁剂),再用含有效氯400~700mg/L的消毒液浸泡,作用30分钟,再用清水清洗,晾干备用。
五、血压计保持清洁,每周用75%酒精擦拭消毒,遇污染时随时清洁与消毒。
六、吸引装置、吸氧装置一人一用一消毒,使用后拆卸到最小单位,先清洁,再用含有效氯400~700mg/L的消毒液浸泡,作用30分钟,再用清水清洗,晾干备用。
备用时间不得超过一周,否则重新清洗消毒。
七、被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结核等病原体及细菌芽孢污染时,应用含有效氯2000~5000mg/L的消毒液进行消毒。
八、口服药盒保持清洁,遇污染时随时用含有效氯400~700mg/L的消毒液浸泡30分钟,再用清水清洗,晾干备用
九、洁具分区按颜色使用,使用后统一清洗,用含有效氯400~700mg/L的消毒液浸泡,作用30分钟,再用清水清洗,晾干备用。
欢迎阅读医院环境、常用物品清洁消毒方法含氯消毒液配置方法:1、康威达药片(以每片500作参考):1片药片+1000ml水=500mg/L。
1片药片+500ml水=1000mg/L;2、金属康威达液(10000mg/L):1份原液+9份水=1000mg/L;3、消毒液配置后均应测定浓度,以实际测定浓度为准。
手术室医院感染管管理制度四、七、指示卡,包外有化学指示胶带,标签填写完整(名称、消毒灭菌日期、失效期、签名)。
包布干净无破损。
运载物品的推车应洁污分开,车轮应每次清洁。
八、对外来器械的清洗灭菌质量一律不予承认,必须拆除包装重新予以清洗再打包高压灭菌,同时还必须有生物监测,急诊病人等不及生物监测结果的,可在爬行卡变色符合要求后先放行,如生物监测结果不符合要求则及时与医生沟通,使用抗菌药物弥补。
九、严格执行卫生、消毒制度,每日术前进行湿式清洁,每周设置固定卫生日,对手术室环境、物品进行全面清洁。
各室拖布有标记,悬挂晾干;垃圾分类处置符合要求。
十、手术间地面和用物如无明确污染可用清水清洁,如被血液、体液污染,则应用500mg/L含氯消毒液擦拭消毒。
接触频繁的仪器、设备表面如按钮、操作面板等,应用75%乙醇擦拭或按照仪器使用说明要求进行保洁、消毒处理。
各种管道用后按规定进行清洗、消毒、灭菌。
十一、一、麻醉科工作人员应遵守手术室医院感染管理相关规定。
二、麻醉师进入手术室前应严格执行卫生、更换手术衣裤、鞋、帽,戴口罩。
严格执行各项无菌操作规程。
三、定期检查科内一次性医疗物品、药品等有效期及包装是否符合规定等。
四、麻醉监测系统、麻醉机及其他相关设备的表面应保持清洁。
所有设备使用一次后,须按规定进行清洗、消毒或灭菌。
五、有管腔的器械清洗前须先将腔内通条或盖子取出。
气管内插管最好采用一次性。
六、麻醉及呼吸器械应给予相应的消毒与灭菌,耐高温、湿热者可用压力蒸汽灭菌,不耐高温、热的可采用低温灭菌。
灭菌后存放在密闭的无菌物品柜内备用。
医院环境、常用物品清洁消毒方法含氯消毒液配置方法:1、康威达药片(以每片500作参考):1片药片+1000ml水=500mg/L。
1片药片+500ml水=1000mg/L;2、金属康威达液(10000mg/L):1份原液+9份水=1000mg/L;3、消毒液配置后均应测定浓度,以实际测定浓度为准。
手术室医院感染管治理制度一、手术室布局合理,符合功能流程和洁污分开的要求。
严格划分污染区、清洁区、无菌区,区域间标志明确。
天花板、墙壁、地面无裂隙,表面光滑,有良好的排水系统,便于清洗和消毒。
二、手术室内设无菌手术间、一般手术间、隔离手术间;隔离手术均应靠近手术室入口处,应有明显标记;每一手术间限置一张手术台;各区设施、家具等用物应分不定位放置。
三、凡进入手术室人员必须更换衣、裤、戴帽、戴口罩、换鞋,并要求严格遵守入室规则。
室内人员应严格遵守消毒灭菌制度和无菌操作技术规程。
四、严格限制手术室内人员数量,手术进行中尽量减少人员流淌和谈话。
严格执行手术室参观制度,每台手术参观人员不超过二人,参观者不得离手术台太近或太高,距离应≥30cm。
五、手术病人进手术室必须穿手术衣、裤、袜套、戴帽。
六、无菌与污染手术分室进行;如接台手术应先行无菌手术,后行污染手术。
连台手术之间。
手术人员应更换手术衣并执行外科手消毒,地面和用物均用消毒液擦拭,空气用空气消毒机消毒。
七、手术器械及用品必须一用一灭菌,首选采纳压力蒸汽灭菌,尽量幸免使用化学消毒剂浸泡消毒。
灭菌包体积不超过30×30×25 cm,金属包重量不超过7kg。
敷料包重量不超过5kg。
包内放置化学指示卡,包外有化学指示胶带,标签填写完整(名称、消毒灭菌日期、失效期、签名)。
包布洁净无破损。
运载物品的推车应洁污分开,车轮应每次清洁。
八、对外来器械的清洗灭菌质量一律不予承认,必须拆除包装重新予以清洗再打包高压灭菌,同时还必须有生物监测,急诊病人等不及生物监测结果的,可在爬行卡变色符合要求后先放行,如生物监测结果不符合要求则及时与大夫沟通,使用抗菌药物弥补。
精品文档医院环境、常用物品清洁消毒方法.精品文档拖布分区使用,使用后用清水洗净,悬挂晾干,每拖布一次含氯消毒液配置方法:;+500ml水=1000mg/L片药片1片药片+1000ml水=500mg/L。
1:1、康威达药片(以每片500作参考);份水=1000mg/L):1份原液+910000mg/L2、金属康威达液(3、消毒液配置后均应测定浓度,以实际测定浓度为准。
.精品文档手术室医院感染管管理制度一、手术室布局合理,符合功能流程和洁污分开的要求。
严格划分污染区、清洁区、无菌区,区域间标志明确。
天花板、墙壁、地面无裂隙,表面光滑,有良好的排水系统,便于清洗和消毒。
二、手术室内设无菌手术间、一般手术间、隔离手术间;隔离手术均应靠近手术室入口处,应有明显标记;每一手术间限置一张手术台;各区设施、家具等用物应分别定位放置。
三、凡进入手术室人员必须更换衣、裤、戴帽、戴口罩、换鞋,并要求严格遵守入室规则。
室内人员应严格遵守消毒灭菌制度和无菌操作技术规程。
四、严格限制手术室内人员数量,手术进行中尽量减少人员流动和谈话。
严格执行手术室参观制度,每台手术参观人员不超过二人,参观者不得离手术台太近或太高,距离应≥30cm。
五、手术病人进手术室必须穿手术衣、裤、袜套、戴帽。
六、无菌与污染手术分室进行;如接台手术应先行无菌手术,后行污染手术。
连台手术之间。
手术人员应更换手术衣并执行外科手消毒,地面和用物均用消毒液擦拭,空气用空气消毒机消毒。
七、手术器械及用品必须一用一灭菌,首选采用压力蒸汽灭菌,尽量避免使用化学消毒剂浸泡消毒。
灭菌包体积不超过30×30×25 cm,金属包重量不超过7kg。
敷料包重量不超过5kg。
包内放置化学指示卡,包外有化学指示胶带,标签填写完整(名称、消毒灭菌日期、失效期、签名)。
包布干净无破损。
运载物品的推车应洁污分开,车轮应每次清洁。
八、对外来器械的清洗灭菌质量一律不予承认,必须拆除包装重新予以清洗再打包高压灭菌,同时还必须有生物监测,急诊病人等不及生物监测结果的,可在爬行卡变色符合要求后先放行,如生物监测结果不符合要求则及时与医生沟通,使用抗菌药物弥补。
医院环境表面清洁与消毒SOP一、医疗设备仪器(de)清洁消毒1.穿戴好个人防护装备(帽子、口罩、清洁手套).2.每天工作结束后对医疗仪器设备表面进行湿式擦拭,可以使用可兼容(de)消毒湿巾..3.精密仪器设备表面进行清洁与消毒时,应参考仪器设备说明书.4.一般(de)低危医疗仪器(如听诊器、血压计、仪器按钮和把手等)日常首先进行清洁,之后可以使用低效或中效消毒剂,如75%(de)乙醇.5. 对高频接触、易污染、难清洁与消毒(de)表面(如计算机键盘、口腔科工作台),建议采取屏障保护措施,用于屏障保护(de)覆盖物(如塑料薄膜等)实行一用一更换.6.清洁(de)抹布应做到每清洁一个单元物品一清洗,不得一块抹布连续擦抹两个不同(de)医疗仪器表面.不同区域(de)抹布应做到专区专用.二、医疗卫生表面(de)清洁消毒1.医疗卫生表面分为两大类:一是低频接触表面,如天花板、地面、墙面、窗台、柜顶;二是高频接触表面,如桌面、门把手、床栏杆、灯开关、病房厕所(de)墙面、门帘窗帘(de)边缘等.2.进行医疗卫生表面清洁时,穿戴好个人防护装备.3.医疗卫生表面每日进行常规(de)清洁和除尘工作.采用湿式打扫,必要时可采用清洁剂;日常不需要对卫生表面进行高水平消毒剂消毒.但患者出院时,对于整个清洁单元均应进行终末消毒.4.洗拖把和抹布(de)水池应以不同水池加以区分,不应将使用后或污染(de)擦拭布巾或地巾重复浸泡至清洁用水、使用中清洁剂和消毒剂内.不同区域(de)拖把和抹布应做到专区专用,并用颜色加以标记;用后清洁消毒,悬挂晾干,备用.5.根据医疗卫生表面(de)分类,清洁频率视患者接触程度进行调整,在诊疗过程中发生患者体液、血液等污染时,应随时进行污点清洁与消毒.6.下列情况应强化清洁与消毒:1.)发生感染暴发时,如不动杆菌属、艰难梭菌、诺如病毒等感染暴发;2.)环境表面检出多重耐药菌,如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产超广谱|3-内酰胺酶 (ESBLs)细菌以及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CRE)等耐药菌.强化清洁与消毒时,应增加清洁与消毒频率,选择1000mg/L含氯消毒剂擦拭消毒.三、对于血液或体液溅污(de)物表或地面(de)清洁消毒1.少量(<10ml)血液或体液溅污(de)物表或地面,工作人员戴手套,先用一块含500mg/l含氯消毒剂(de)一次性抹布、消毒湿巾或乙醇棉球擦去表面(de)血液或体液.使用后扔入黄色垃圾袋中.更换一块新(de)在消毒液中泡过(de)抹布或消毒湿巾擦拭物体表面,30分钟后用清水擦拭,清除残留消毒剂.2.大量(>10ml)血液或体液溅污及呕吐物、排泄物污染(de)物表或地面,先用含2000mg/L含氯消毒剂(de)一次性抹布覆盖包裹污物并扔进黄色垃圾袋中.脱去污染手套,洗手,再次戴上手套,更换新(de)含2000mg/L含氯消毒剂(de)抹布或消毒湿巾擦拭物表,作用时间不少于10分钟.30分钟后再清水擦拭,清除残留消毒剂.3.清洁时做到“一巾一物”,使用后(de)污染抹布放入污物桶中,不得在清水、消毒剂溶液中重复清洗.四、床单位(de)终末消毒病人出院后,用含500㎎/L有效氯(de)含氯消毒剂溶液(de)布巾或一次性消毒湿巾将病人用过(de)床头柜里外、床表面、栏杆、床腿、衣橱等擦拭,每个科室配备一台床单位消毒机,床单位用床单位臭氧消毒机消毒.2017-6-12修订院感科根据2012年消毒技术规范要求:血液或体液溅污(de)物表或地面,工作人员戴手套,先用吸湿材料去除污染物再用含500mg/l含氯消毒剂喷洒物体表面30分钟后用清水擦拭,清除残留消毒剂."少量(<10ml)血液或体液溅污(de)物表或地面,工作人员戴手套,先用一块含500mg/l含氯消毒剂(de)一次性抹布、消毒湿巾或乙醇棉球擦去表面(de)血液或体液.使用后扔入黄色垃圾袋中.更换一块新(de)在消毒液中泡过(de)抹布或消毒湿巾擦拭物体表面,30分钟后用清水擦拭,清除残留消毒剂".中(de)“更换一块新(de)在消毒液中泡过(de)抹布或消毒湿巾擦拭物体表面,30分钟后用清水擦拭,清除残留消毒剂”,个人觉得临床可操作性不强,可否简单地清洁消毒一步完成免除“30分钟后用清水擦拭,清除残留消毒剂”这一步骤老师(de)“少量(<10ml)血液或体液溅污(de)物表或地面,工作人员戴手套,先用一块含500mg/l含氯消毒剂(de)一次性抹布、消毒湿巾或乙醇棉球擦去表面(de)血液或体液.使用后扔入黄色垃圾袋中.更换一块新(de)在消毒液中泡过(de)抹布或消毒湿巾擦拭物体表面,30分钟后用清水擦拭,清除残留消毒剂".一次性抹布价格怎样记得消毒技术规范是说吸湿材料,老师(de)一次性抹布就是吸湿材料吗感谢老师(de)分享,下载学习了跟老师交流一下,对于床单元终末消毒,我们一直要求还要对室内空气(de)消毒,就是一般患者通风,特殊感染病人紫外线消毒等.。
医院环境、常用物品清洁消毒方法含氯消毒液配置方法:1、康威达药片(以每片500作参考):1片药片+1000ml水=500mg/L。
1片药片+500ml水=1000mg/L;2、金属康威达液(10000mg/L):1份原液+9份水=1000mg/L;3、消毒液配置后均应测定浓度,以实际测定浓度为准。
手术室医院感染管治理制度一、手术室布局合理,符合功能流程和洁污分开的要求。
严格划分污染区、清洁区、无菌区,区域间标志明确。
天花板、墙壁、地面无裂隙,表面光滑,有良好的排水系统,便于清洗和消毒。
二、手术室内设无菌手术间、一样手术间、隔离手术间;隔离手术均应靠近手术室入口处,应有明显标记;每一手术间限置一张手术台;各区设施、家具等用物应分不定位放置。
三、凡进入手术室人员必须更换衣、裤、戴帽、戴口罩、换鞋,并要求严格遵守入室规则。
室内人员应严格遵守消毒灭菌制度和无菌操作技术规程。
四、严格限制手术室内人员数量,手术进行中尽量减少人员流淌和谈话。
严格执行手术室参观制度,每台手术参观人员不超过二人,参观者不得离手术台太近或太高,距离应≥30cm。
五、手术病人进手术室必须穿手术衣、裤、袜套、戴帽。
六、无菌与污染手术分室进行;如接台手术应先行无菌手术,后行污染手术。
连台手术之间。
手术人员应更换手术衣并执行外科手消毒,地面和用物均用消毒液擦拭,空气用空气消毒机消毒。
七、手术器械及用品必须一用一灭菌,首选采纳压力蒸汽灭菌,尽量幸免使用化学消毒剂浸泡消毒。
灭菌包体积不超过30×30×25 cm,金属包重量不超过7kg。
敷料包重量不超过5kg。
包内放置化学指示卡,包外有化学指示胶带,标签填写完整(名称、消毒灭菌日期、失效期、签名)。
包布洁净无破旧。
运载物品的推车应洁污分开,车轮应每次清洁。
八、对外来器械的清洗灭菌质量一律不予承认,必须拆除包装重新予以清洗再打包高压灭菌,同时还必须有生物监测,急诊病人等不及生物监测结果的,可在爬行卡变色符合要求后先放行,如生物监测结果不符合要求则及时与大夫沟通,使用抗菌药物补偿。
医院环境、常用物品清洁消毒方法品名清洁、消毒(灭菌)方法备注空气1、紫外线照射,每日两次,每次至少30分钟。
2、高静电、循环风紫外线空气消毒机操作说明书进行消毒。
1、环境清洁;2、按每立方米紫外线灯瓦数≥1.5W 安装,灯管每周95%酒精擦拭一次;3、空气消毒机按说明书清洁;地面、台面等常规清水湿式清扫;污染时500-1000mg/L含氯消毒液擦拖。
消毒液现配现用体温计实行“二道法”消毒,第一步:使用后冲洗,放入2000mg/L含氯消毒液浸泡5分钟,清水冲洗;第二步:20000mg/L含氯消毒康威达消毒片应该溶解摇匀,监测浓度,每天更换。
液浸泡30分钟,冷开水洗净,干燥备用。
碘伏、酒精瓶、罐每周更换两次,送消毒供应中心清洗消毒。
无菌持物钳及桶每4小时更换一次,用后送消毒供应中心集中处理。
氧气湿化瓶、呼吸机管道、雾化吸入器消毒供应中心集中处理体液、排泄物1、普通病人及一般传染病病人体液排入医院污水处理系统消毒。
2、特殊传染病人体液、排泄物须按规定须用消毒液混合消毒,再排入下水道。
2、特殊传染病人的处理①伤寒病人使用10000 mg/L有效氯,搅匀作用2h。
②结核病人使用5000 mg/L有效氯消毒2-4h。
③炭疽病人使用5000 mg/L有效氯消毒6h。
粪便浓度加倍。
④朊病毒使用1mol/L氢氧化钠溶液,搅匀作用1h。
便器、引流瓶1、普通病人用后清水冲洗,1000 mg/L含氯消毒液浸泡30分钟,清洗后干燥备用。
2、传染病人用后以1000 mg/L有效氯消毒液浸泡30分钟,清水冲洗后再次浸泡于1000 mg/L有效氯消毒液浸泡30分钟,洗净干燥备用。
听诊器、血压计保持清洁,每日清水擦拭,如有污染立即用500-1000mg/L含氯消毒液消毒。
传染病人或多重耐药菌感染病人专物专用冰袋用后清洗,如有污染立即用500-1000mg/L含氯消毒液消毒。
抹布500mg/L含氯消毒液浸泡30分钟后洗净晾干。
办公用房分室使用,病室一床一用拖布分区使用,使用后用清水洗净,悬挂晾干,每拖布一次使用面积不得超过20㎡。
医院环境、物品常用消毒方法项目适用范围消毒灭菌方法备注空气消毒治疗室、换药室等1、开窗通风或机械通风。
2、紫外线照射,每日2次,每次大于30min。
3、使用空气消毒器进行消毒的诊室,每日至少2次,每次至少1小时。
消毒器按说明书/咨询设备科病人单元桌、床、地面等1、一般病人单元无明显污染,用湿式打扫。
2、血液、体液污染,用1000mg/L含氯消毒剂擦洗,作用30min。
含氯消毒液现配现用运行工具推车、轮椅1、备用推车轮椅无明显污染,用湿式擦拭。
2、使用频率高的推车轮椅,用500mg/L含氯消毒液擦拭。
3、血液、体液污染,用1000mg/L含氯消毒剂擦洗,作用30min。
金属物消毒后需清水复擦灭菌物品换药包、治疗包等1、一般病人,每次使用后送消毒供应中心统一进行清洗、包装和灭菌。
2、感染性疾病病人用后,使用科室贴复用物品感染标签,于消毒供应中心执行独立清洗后,再纳入统一的清洗、包装和灭菌。
无菌持物镊桶1、一次性使用。
2、湿式使用:每周更换二次。
3、干式使用:每4小时更换一次。
消毒物品体温表1、电子体温器:使用专用套,用后使用75%酒精进行消毒。
2、水银体温计一般病人用后,清洗擦干,浸泡于500mg/L含氯消毒液30min,冷开水洗净,无菌纱布擦干备用。
3、水银体温计感染性疾病病人用后,用1000mg/L含氯消毒液浸泡30min后清洗,再按第2条进行消毒。
听诊器血压计1、一般病人用,保持清洁,每日500mg/L含氯消毒液或75%酒精消毒。
2、被血液、体液污染即用1000mg/L含氯消毒剂消毒。
3、多重耐药菌、特殊感染等传染病病人听诊器血压计专用,或使用后用1000mg/L含氯消毒剂消毒。
无条件专用时一用一消毒湿化瓶、雾化器1、一般病人,一人一换,连续使用,(湿化瓶一周一换,普通病房的雾化器由病人自行保管,保持清洁)。
2、感染性疾病病人建议使用一次性。
1、备用干式保存2、湿化液用灭菌水吸引瓶管道等1、一般病人用后,引流物入下水道,经医院污水处理系统消毒:容器浸没于500mg/L含氯消毒剂中,作用30min。
医院环境常用物品清洁消毒方法精选版 医院环境常用物品清洁 消毒方法 Company number【1089WT-1898YT-1W8CB-9UUT-92108】 医院环境、常用物品清洁消毒方法 含氯消毒液配置方法: 1、康威达药片(以每片500作参考):1片药片+1000ml水=500mg/L。1片药片+500ml 水=1000mg/L; 2、金属康威达液(10000mg/L):1份原液+9份水=1000mg/L; 3、消毒液配置后均应测定浓度,以实际测定浓度为准。 手术室医院感染管管理制度 一、手术室布局合理,符合功能流程和洁污分开的要求。严格划分污染区、清洁区、无菌区,区域间标志明确。天花板、墙壁、地面无裂隙,表面光滑,有良好的排水系统,便于清洗和消毒。 二、手术室内设无菌手术间、一般手术间、隔离手术间;隔离手术均应靠近手术室入口处,应有明显标记;每一手术间限置一张手术台;各区设施、家具等用物应分别定位放置。 三、凡进入手术室人员必须更换衣、裤、戴帽、戴口罩、换鞋,并要求严格遵守入室规则。室内人员应严格遵守消毒灭菌制度和无菌操作技术规程。 四、严格限制手术室内人员数量,手术进行中尽量减少人员流动和谈话。严格执行手术室参观制度,每台手术参观人员不超过二人,参观者不得离手术台太近或太高,距离应≥30cm。 五、手术病人进手术室必须穿手术衣、裤、袜套、戴帽。 六、无菌与污染手术分室进行;如接台手术应先行无菌手术,后行污染手术。连台手术之间。手术人员应更换手术衣并执行外科手消毒,地面和用物均用消毒液擦拭,空气用空气消毒机消毒。 七、手术器械及用品必须一用一灭菌,首选采用压力蒸汽灭菌,尽量避免使用化学消毒剂浸泡消毒。灭菌包体积不超过30×30×25 cm,金属包重量不超过7kg。敷料包重 量不超过5kg。包内放置化学指示卡,包外有化学指示胶带,标签填写完整(名称、消毒灭菌日期、失效期、签名)。包布干净无破损。运载物品的推车应洁污分开,车轮应每次清洁。 八、对外来器械的清洗灭菌质量一律不予承认,必须拆除包装重新予以清洗再打包高压灭菌,同时还必须有生物监测,急诊病人等不及生物监测结果的,可在爬行卡变色符合要求后先放行,如生物监测结果不符合要求则及时与医生沟通,使用抗菌药物弥补。 九、严格执行卫生、消毒制度,每日术前进行湿式清洁,每周设置固定卫生日,对手术室环境、物品进行全面清洁。各室拖布有标记,悬挂晾干;垃圾分类处置符合要求。 十、手术间地面和用物如无明确污染可用清水清洁,如被血液、体液污染,则应用500mg/L含氯消毒液擦拭消毒。接触频繁的仪器、设备表面如按钮、操作面板等,应用75%乙醇擦拭或按照仪器使用说明要求进行保洁、消毒处理。各种管道用后按规定进行清洗、消毒、灭菌。 十一、隔离病人手术通知单上应注明疾病诊断及感染状况。隔离手术间应有隔离标志;工作人员固定,控制出入;凡病人体内的物质如血液、体液、呕吐排泄物、已切除的病变脏器与组织、被污染的诊疗器具等,不经处理不能带出手术间;污染的手套、手术衣、鞋套等严格隔离管理;术后器械和物品进行双消毒;标本按隔离要求处理,送检时有“当心感染”标志;按照隔离种类对手术间严格终末消毒。 十二、接送病人的平车定期消毒,车轮应每次清洁,车上物品保持清洁,定时消毒。接送隔离病人的平车应专车专用,用后严格消毒。 十三、手术废弃物品须置黄色塑料袋内,封闭运送。 十四、普通手术间每日至少两次(清晨、手术结束后)进行空气消毒,每月一次对手术室空气消毒效果进行监测。 十五、每月对手术室内无菌物品、消毒液、物体表面和手卫生效果进行监测。按规定对各种灭菌器进行生物监测。 麻醉科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一、麻醉科工作人员应遵守手术室医院感染管理相关规定。 二、麻醉师进入手术室前应严格执行卫生、更换手术衣裤、鞋、帽,戴口罩。严格执行各项无菌操作规程。 三、定期检查科内一次性医疗物品、药品等有效期及包装是否符合规定等。 四、麻醉监测系统、麻醉机及其他相关设备的表面应保持清洁。所有设备使用一次后,须按规定进行清洗、消毒或灭菌。 五、有管腔的器械清洗前须先将腔内通条或盖子取出。气管内插管最好采用一次性。 六、麻醉及呼吸器械应给予相应的消毒与灭菌,耐高温、湿热者可用压力蒸汽灭菌,不耐高温、热的可采用低温灭菌。灭菌后存放在密闭的无菌物品柜内备用。 七、储气袋、面罩等,应在每次使用后清洗、消毒、干燥,清洁器械柜内保存备用。 八、麻醉机应定期消毒。凡呼吸道感染的患者使用麻醉机应加用细菌过滤器,并在使用后立即进行麻醉机消毒。 九、气管内润滑剂应使用小包装,一人一用,防止因重复使用引起交叉感染。 十、麻醉中使用的注射器、吸痰管等,宜采用一次性无菌包装。所用药液尽量采用小瓶包装,用过一次后剩余药液应废弃。一次性物品应拆除外包装后方可放入手术间内。 十一、遇有特殊感染患者,麻醉人员应配合实施各项必要的隔离技术。 产科病房医院感染管管理制度 一、产房医院感染管理 (一)清洁消毒管理 产房周环境清洁、无污染源,室内布局合理,分区明确,并有明显标识。墙壁、天花板、地面无裂隙,表面光滑,有良好的排水系统,便于清洗和消毒。 工作人员进入产房应着专用工作衣,换拖鞋。进入分娩室,应戴口罩、帽子。严格遵守各项无菌操作规程。 产妇入产房分娩,需要换清洁衣裤,并换入室拖鞋。 保持室内整洁,采用湿式清扫。台面、地面等应每天擦拭,若有污染时立即用含氯消毒液消毒处理。分娩后及时更换产床上物品,消毒清洗。室内定时通风并空气消毒。每周大扫除,刷洗地面、墙面、产床及其他物品,定期清洗空调出风口。 每月对空气、物表、医务人员手、使用中消毒液及工作人员咽拭子作微生物监测,并有记录。 拖把、抹布应分区使用,每次用后用含氯消毒剂溶液浸泡消毒后,冲洗、晾干、备用。 (二)医疗用品的消毒及无菌技术 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和手卫生制度 产包一经打开、超过4小时应视为已污染,需更换。无菌敷料建议使用小包装。助产用的器械视为相对污染,必须与处理脐带的器械分开使用,严禁用侧切剪刀断脐。 婴作脐带剪需压力蒸汽灭菌。 碘伏、酒精每周更换2次,容器每周灭菌2次。氧气湿化瓶一人一用,用后送供应中心集中处理。 医疗废物按医院医疗废物管理制度处理。 (三)隔离分娩室 肝功能异常或患各种感染性疾病的产妇在隔离分娩室分娩,各种污染器械按消毒供应中心要求处置。 各种注射用品、敷料、胎盘及其他废弃物放黄色塑料袋内,密封、标记、统一处理。分娩后用含氯消毒剂溶液擦拭地面、产床等污染物品,关闭门窗进行空气消毒。 二、母婴同室医院感染管理 1、母婴室内每张产妇床位的使用面积不应少于,每名婴儿应有一张床位,占地面积不应少于㎡。 2、母婴一方有感染性疾病,患病母婴均应及时与其他正常母婴隔离。产妇在传染病急性期,应暂停哺乳。 3、产妇哺乳前应洗手、清洁乳头。哺乳用具一婴一用一消毒,隔离婴儿用具单独使用,双消毒。 4、婴儿护理用品如眼药水、扑粉、油膏、沐浴液、浴巾、治疗用品等,应一婴一用一消毒,避免交叉使用。遇有医院感染流行时,应严格执行分组护理的隔离技术。 5、任何人接触新生儿前均须严格执行手卫生,患有感染性疾病的工作人员,应停止与婴儿接触。 6、严格探视制度,探视者着清洁服装,洗手后方可接触婴儿。在传染性疾病流行期间,禁止探视。 7、地面应湿式清扫,保持清洁及室内通风良好。 8、母婴出院后,其床单元应彻底清洁、消毒。 9、发现传染病人应及时按我院传染病管理的有关规定上报,并采取相应的消毒隔离措施。 10、其他参照病房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检验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一、布局合理,符合功能流程和洁污分开的要求,分为清洁区、半污染区和污染区。清洁区包括储藏室、培养基和试剂室等;半污染区指卫生通道;污染区包括标本存放处理室、临床生化检验室、临床微生物检验室、临床免疫检验室等。天花板、墙壁、地面无裂隙,表面光滑,排水系统良好,便于清洗和消毒。设有流动水洗手设施,配备洗手液或快速手消毒剂、干手设施或一次性擦手纸。 二、保持室内清洁卫生。每天对空气、各种物体表面及地面进行常规消毒。空气消毒:室内有人时,开窗通风;空气自动消毒器。各种物体表面及地面消毒:用500—1000含氯消毒剂擦、拖,每天1—2次。抹布和拖把等清洁工具各室专用,不得混用,用后消毒洗净晾干。 三、在进行各种检验时,应避免污染,如有血液、体液污染时,随时消毒;在进行特殊传染病检验后,应及时进行有针对性的消毒,遇有场地、工作服或体表污染时,应立即处理,防止扩散,并视污染情况向上级报告。 四、工作人员须穿工作服,戴工作帽,必要时穿隔离衣、胶鞋,戴口罩、手套。按“标准预防原则“做好防护,严格执行手卫生制度。 五、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静脉采血必须一人一针一管一巾一带;微量采血应做到一人一针一管一片;对每位病人操作前洗手或手消毒。重复使用的物品做到一用一消毒。检验人员结束操作后应及时洗手。 六、无菌物品如棉签、棉球、纱布等。使用前应检查小包装有无破损、失效、产品有无不洁净。一次性检验用品必须有三证。 七、强传染性标本的检验操作或对于明显产生传染性溶胶的操作,特别是可通过呼吸道传播又含有高度传染性微生物的操作,要有生物防护或在生物安全柜中进行。 八、具有传染性的标本或培养基外溢、溅泼可器皿打破洒落于表面,应立即用消毒液覆盖,拖把用后浸于消毒液内消毒处理。 九、若离心时出现离心管未密闭、试管破裂、液体外溢的情况,应消毒离心机内部,特别是有可能受肝炎病毒或HIV污染时,必须用消毒液擦拭。 十、各种器具应及时消毒、清洗。除已知无传染性器材外,凡直接或间接接触过临床检验标本的器材均视为具有传染性,应进行消毒。 1、玻璃器材:试管、玻片用1000 mg/L含氯消毒剂浸泡2-4h(或放入肥皂液中煮沸30min),再清洗干净、烘干;接种培养过的
医院环境和常用物品的清洁消毒制度为贯彻执行《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防范医院感染的发生,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现制定医院环境和常用物品的清洁消毒制度如下:一、空气:1、开窗通风:目的是降低空气微生物密度,每日上、下午开窗通风1-2次,每次30分钟。
2、紫外线消毒:各治疗操作及特殊科室需用紫外线灯照射消毒时,照射时间每日1次,时间为1小时,有记录。
紫外线灯管每周用75%酒精擦拭一次。
二、墙面与门窗:1、每月定期清水擦拭,保持无尘与清洁。
2、门把手每日清水擦拭。
3、用后抹布用热力消毒90℃1分钟。
三、地面:1、所有地面每天用清水擦拭1-2遍,每个拖布清洁面积不超过20平方米。
2、不同区域分开使用拖布,每次用后用500mg/L含氯消毒剂浸泡30分钟,再洗净悬挂晾干。
3.每日清洁消毒应按顺序进行:从治疗室即清洁区开始,依次为办公室、值班室、病房或诊室、走廊、厕所,最后是洗手间即污染区。
4、如地面被血液、分泌物、呕吐物污染时,应立即使用1000mg/L含氯消毒剂擦拭。
拖把分色规定:清洁区(白色标记)值班室、办公室、治疗室半清洁区(蓝色标记)走廊诊室、检查室、换药室污染区病房(绿色标记)病房污染区洗手间(红色标记)处置室病人体液(黄色标记)三、医疗及生活用品(一)使用中的医疗器械如监护仪、心电图机、听诊器、血压计及电脑、电话等:1、每日用清水擦拭1次。
2、频繁接触的表面如仪器的按钮、操作面板、电话按键、鼠标等,每周用75%酒精擦拭1遍。
3、用后抹布用热力消毒90℃1分钟或用250mg/L含氯消毒剂浸泡30分钟。
(二)治疗车、诊疗工作台、仪器设备台面等物体表面:1、每日用清洁布巾或消毒布巾擦拭2次,上、下午各一次。
2、用后抹布用热力消毒90℃1分钟或用250mg/L含氯消毒剂浸泡30分钟。
(三)病历夹、病历车1、每周用清水擦拭1遍。
2、病历夹不应带入病房放在病床上。
(四)体温表、测温仪1、体温表:流动水清洗擦干;含氯消毒剂500mg/L盖盒浸泡30分钟;冷开水冲净擦干后使用。
常用医疗用品及环境的消毒医疗用品及环境的消毒是医疗机构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直接关系到医疗质量和患者的安全。
本文将介绍方法、消毒剂的选择和消毒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一、消毒的基本概念消毒是指通过物理或化学方法杀灭或去除病原微生物,以防止其传播和感染。
消毒分为高水平消毒、中水平消毒和低水平消毒。
高水平消毒能杀灭所有细菌繁殖体、病毒、真菌及其孢子等微生物;中水平消毒能杀灭除芽孢以外的所有病原微生物;低水平消毒能杀灭部分病原微生物。
二、常用医疗用品的消毒方法1. 器械消毒:器械消毒是医疗机构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常用的消毒方法有:(1)高水平消毒:采用化学消毒剂如过氧化氢、戊二醛、碘酊等进行消毒,能杀灭所有病原微生物,包括芽孢。
(2)中水平消毒:采用化学消毒剂如含氯消毒剂、酒精等进行消毒,能杀灭除芽孢以外的所有病原微生物。
(3)低水平消毒:采用物理方法如紫外线照射、臭氧消毒等,能杀灭部分病原微生物。
2. 环境消毒:环境消毒是指对医疗机构中的房间、地面、墙壁、家具等表面进行消毒。
常用的消毒方法有:(1)化学消毒剂:采用含氯消毒剂、过氧化氢、碘酊等化学消毒剂进行喷洒、擦拭或浸泡消毒。
(2)物理方法:采用紫外线照射、臭氧消毒、高温蒸汽等物理方法进行消毒。
3. 物品消毒:物品消毒是指对患者使用的一次性物品、床单、衣物等进行消毒。
常用的消毒方法有:(1)化学消毒剂:采用含氯消毒剂、过氧化氢、戊二醛等化学消毒剂进行浸泡消毒。
(2)物理方法:采用高温蒸汽、干热灭菌等物理方法进行消毒。
三、消毒剂的选择选择消毒剂时,应考虑以下因素:1. 消毒剂的杀菌效果:应选择具有良好杀菌效果的消毒剂,能有效杀灭各种病原微生物。
2. 消毒剂的稳定性:应选择稳定性好的消毒剂,以确保消毒效果。
3. 消毒剂的安全性:应选择对人体、动物和环境安全的消毒剂,避免产生毒副作用。
4. 消毒剂的适用范围:应选择适用于所需消毒对象的消毒剂。
5. 消毒剂的成本:应选择性价比较高的消毒剂,以降低医疗机构的运营成本。
医院环境、常用物品清洁消毒方法含氯消毒液配置方法:1、康威达药片(以每片500作参考):1片药片+1000ml水=500mg/L。
1片药片+500ml水=1000mg/L;2、金属康威达液(10000mg/L):1份原液+9份水=1000mg/L;3、消毒液配置后均应测定浓度,以实际测定浓度为准。
手术室医院感染管管理制度一、手术室布局合理,符合功能流程与洁污分开得要求。
严格划分污染区、清洁区、无菌区,区域间标志明确。
天花板、墙壁、地面无裂隙,表面光滑,有良好得排水系统,便于清洗与消毒。
二、手术室内设无菌手术间、一般手术间、隔离手术间;隔离手术均应靠近手术室入口处,应有明显标记;每一手术间限置一张手术台;各区设施、家具等用物应分别定位放置。
三、凡进入手术室人员必须更换衣、裤、戴帽、戴口罩、换鞋,并要求严格遵守入室规则。
室内人员应严格遵守消毒灭菌制度与无菌操作技术规程。
四、严格限制手术室内人员数量,手术进行中尽量减少人员流动与谈话。
严格执行手术室参观制度,每台手术参观人员不超过二人,参观者不得离手术台太近或太高,距离应≥30cm。
五、手术病人进手术室必须穿手术衣、裤、袜套、戴帽。
六、无菌与污染手术分室进行;如接台手术应先行无菌手术,后行污染手术。
连台手术之间。
手术人员应更换手术衣并执行外科手消毒,地面与用物均用消毒液擦拭,空气用空气消毒机消毒。
七、手术器械及用品必须一用一灭菌,首选采用压力蒸汽灭菌,尽量避免使用化学消毒剂浸泡消毒。
灭菌包体积不超过30×30×25 cm,金属包重量不超过7kg。
敷料包重量不超过5kg。
包内放置化学指示卡,包外有化学指示胶带,标签填写完整(名称、消毒灭菌日期、失效期、签名)。
包布干净无破损。
运载物品得推车应洁污分开,车轮应每次清洁。
八、对外来器械得清洗灭菌质量一律不予承认,必须拆除包装重新予以清洗再打包高压灭菌,同时还必须有生物监测,急诊病人等不及生物监测结果得,可在爬行卡变色符合要求后先放行,如生物监测结果不符合要求则及时与医生沟通,使用抗菌药物弥补。
医院环境、物品常用消毒方法项目适用范围消毒灭菌方法备注空1、开窗通风或机械通风。
治疗室、2、 2 次,每次大于 30min。
消毒器按说气换药室紫外线照射,每日明书 / 咨询3、使用空气消毒器进行消毒的诊室,每日至少 2消等设备科1 小时。
毒次,每次至少病1、一般病人单元无明显污染,用湿式打扫。
人桌、床、含氯消毒液2、血液、体液污染,用 1000mg/L 含氯消毒剂擦洗,单地面等现配现用作用 30min。
元运1、备用推车轮椅无明显污染,用湿式擦拭。
2、500mg/L 含氯消使用频率高的推车轮椅,用金属物消毒行推车、轮毒液擦拭。
后需清水复工椅3、血液、体液污染,用 1000mg/L含氯消毒剂擦具擦洗,作用 30min。
1、一般病人,每次使用后送消毒供应中心统一换药包、进行清洗、包装和灭菌。
灭治疗包2、感染性疾病病人用后,使用科室贴复用物品菌等感染标签,于消毒供应中心执行独立清洗后,再物纳入统一的清洗、包装和灭菌。
品无菌持1、一次性使用。
2、物镊桶湿式使用:每周更换二次。
3、干式使用:每 4 小时更换一次。
1、电子体温器:使用专用套,用后使用75%酒精进行消毒。
2、水银体温计一般病人用后,清洗擦干,浸泡于500mg/L 含氯消毒液 30min,冷开水洗净,无菌纱布体温表擦干备用。
3、水银体温计感染性疾病病人用后,用1000mg/L含氯消毒液浸泡30min 后清洗,再按第 2 条进行消毒。
1、一般病人用,保持清洁,每日500mg/L 含氯消毒液或 75%酒精消毒。
无条件专用2、被血液、体液污染即用 1000mg/L 含氯消毒剂消消听诊器时一用一消毒血压计毒。
毒3、多重耐药菌、特殊感染等传染病病人听诊器血压物品计专用,或使用后用 1000mg/L 含氯消毒剂消毒。
1、备用1、一般病人,一人一换,连续使用,(湿化瓶一周干式保湿化瓶、一换,普通病房的雾化器由病人自行保管,保持清存雾化器洁)。
2、湿化2、感染性疾病病人建议使用一次性。
医院环境、常用物品清洁消毒方法含氯消毒液配置方法:1、康威达药片(以每片500作参考):1片药片+1000ml水=500mg/L。
1片药片+500ml水=1000mg/L;2、金属康威达液(10000mg/L):1份原液+9份水=1000mg/L;3、消毒液配置后均应测定浓度,以实际测定浓度为准。
手术室医院感染管管理制度一、手术室布局合理,符合功能流程和洁污分开的要求。
严格划分污染区、清洁区、无菌区,区域间标志明确。
天花板、墙壁、地面无裂隙,表面光滑,有良好的排水系统,便于清洗和消毒。
二、手术室内设无菌手术间、一般手术间、隔离手术间;隔离手术均应靠近手术室入口处,应有明显标记;每一手术间限置一张手术台;各区设施、家具等用物应分别定位放置。
三、凡进入手术室人员必须更换衣、裤、戴帽、戴口罩、换鞋,并要求严格遵守入室规则。
室内人员应严格遵守消毒灭菌制度和无菌操作技术规程。
四、严格限制手术室内人员数量,手术进行中尽量减少人员流动和谈话。
严格执行手术室参观制度,每台手术参观人员不超过二人,参观者不得离手术台太近或太高,距离应≥30cm。
五、手术病人进手术室必须穿手术衣、裤、袜套、戴帽。
六、无菌与污染手术分室进行;如接台手术应先行无菌手术,后行污染手术。
连台手术之间。
手术人员应更换手术衣并执行外科手消毒,地面和用物均用消毒液擦拭,空气用空气消毒机消毒。
七、手术器械及用品必须一用一灭菌,首选采用压力蒸汽灭菌,尽量避免使用化学消毒剂浸泡消毒。
灭菌包体积不超过30×30×25 cm,金属包重量不超过7kg。
敷料包重量不超过5kg。
包内放置化学指示卡,包外有化学指示胶带,标签填写完整(名称、消毒灭菌日期、失效期、签名)。
包布干净无破损。
运载物品的推车应洁污分开,车轮应每次清洁。
八、对外来器械的清洗灭菌质量一律不予承认,必须拆除包装重新予以清洗再打包高压灭菌,同时还必须有生物监测,急诊病人等不及生物监测结果的,可在爬行卡变色符合要求后先放行,如生物监测结果不符合要求则及时与医生沟通,使用抗菌药物弥补。
.医院环境、常用物品清洁消毒方法品名清洁、消毒(灭菌)方法备注、环境清洁;1、紫外线照射,每日两次,每次至少1分钟。
空气302、高静电、循环风紫外线空气消毒机操作说明书进行2 、按每立方米紫外线灯瓦数≥1.5W 安装,灯管每周95% 酒精消毒。
擦拭一次;3、空气消毒机按说明书清洁;常规清水湿式清扫;污染时500-1000mg/L台面地面、消毒液现配现用含氯消毒液擦拖。
等实行“二道法”消毒,第一步:使用后冲洗,放入康威达消毒片应该溶解摇匀,监体温计分钟,清水冲洗;第二2000mg/L 含氯消毒液浸泡 5 测浓度,每天更换。
30含氯消毒液浸泡步:20000mg/L 分钟,冷开水洗净,干燥备用。
碘伏、酒精每周更换两次,送消毒供应中心清洗消毒。
瓶、罐每 4 小时更换一次,用后送消毒供应中心集中处理。
物钳无菌持及桶消毒供应中心集中处理氧气湿化吸机瓶、呼管道、雾化吸入器.1、普通病人及一般传染病病人体液排入医院污水处理2、特殊传染病人的处理排泄体液、①伤寒病人使用系统消毒。
有物10000 mg/L2、特殊传染病人体液、。
排泄物须按规定须用消毒液混2h 效氯,搅匀作用有②结核病人使用合消毒,再排入下水道。
mg/L5000。
效氯消毒2-4h有③炭疽病人使用mg/L5000效氯消毒6h 。
粪便浓度加倍。
氢氧化钠④朊病毒使用1mol/L1h 。
溶液,搅匀作用1、普通病人用后清水冲洗,1000 mg/L 含氯消毒液引流便器、浸泡30 分钟,清洗后干燥备用。
瓶2、传染病人用后以1000 mg/L 有效氯消毒液浸泡30有效氯消分钟,清水冲洗后再次浸泡于1000 mg/L毒液浸泡30 分钟,洗净干燥备用。
听诊器保持清洁,每日清水擦拭,如有污染立即用、血传染病人或多重耐药菌感染病人含氯消毒液消毒。
500-1000mg/L 专物专用压计含氯消毒冰袋用后清洗,如有污染立即用500-1000mg/L液消毒。
30 500mg/L 分钟后洗净晾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