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存种蛋
- 格式:doc
- 大小:20.00 KB
- 文档页数:1
种蛋保存要点介绍种蛋的养殖鸡的重要的来源,种蛋的保存的有什么好的技术方法,那么下面一起来看看店铺为大家精心推荐的种蛋保存要点介绍,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种蛋保存要点介绍一、温度保存种蛋温度过高、过低都不好,最适宜的温度为10℃-15℃。
二、湿度种蛋壳上有许多气孔,在保存期间,蛋内水分通过气孔不断被蒸发,必须使贮蛋室保持一定的湿度。
种蛋贮存室最适宜的相对湿度为70%-80%。
三、定期翻蛋种蛋保存期间,宜将种蛋钝端朝下放置。
这样,可使蛋黄位于种蛋的中心。
保存时间稍长时(6至7天以上),每天应翻蛋一次,以防胚胎粘连,保证正常的孵化率。
四、环境清洁、空气新鲜贮蛋室和接触种蛋的蛋盘、蛋架等要清洁卫生,蛋盘要有缝隙,不要把种蛋装在不透气的箱子内。
贮蛋室内的空气一定要保持清新。
挑选种蛋的方法介绍一、蛋壳高质量的孵化蛋的蛋壳是光滑的,没有皱纹或蛋壳表面没有钙化物质的堆积。
同一批蛋的颜色应该是一致的。
青年父母代鸡所产的蛋壳较厚,随着鸡群日龄的增长,蛋壳会逐渐变薄且畸形蛋壳的发生率也增加。
饲料中钙或维生素D3含量不足产出的蛋壳也较薄。
盐水饮用不足以及高水平氯也会导致蛋壳问题发生。
畸形白色、厚壳蛋可能说明鸡群存在各种疾病。
二、蛋清高质量的孵化蛋含有较高比例的厚的、粘稠的蛋清。
蛋清会随着鸡群日龄增长和储藏时间而变稀。
高质量的蛋清是半透明的,有绿色的或黄色的投影表明含核黄素。
肉斑或血斑说明鸡群存在应激或者过分拥挤。
三、卵黄卵黄的大小随着鸡群日龄的增加而增加,因此卵黄/蛋清的比例也增加。
在质量好的孵化蛋中,卵黄具有一致的颜色没有任何血斑或者肉斑。
卵黄有杂色说明鸡群存在应激。
雏鸡开食的方法介绍一、饮水雏鸡运到育雏舍后,稍作休息应该即刻饮水,因为出雏时间需24小时,加上长途的运输,雏鸡消耗很大,应尽早饮水。
第一周要饮温开水(保持20℃左右),加入恩诺沙星、多维电解质和5%葡萄糖,1周后饮清洁的凉水即可。
饮水量一定要充足,经常保持有水,随时自由饮水,绝不可间断饮水。
火鸡种蛋的选择、保存和消毒要孵出品质优良的火鸡,种蛋的质量不容忽视,所以孵化前应根据蛋的外观、蛋重、碰撞的声音来选择。
种蛋的形状以卵圆形为最好。
把两个蛋相互轻轻碰撞,声音发脆的是好蛋,声音发闷的是破蛋。
破蛋和裂纹蛋都要剔除。
种蛋要进行消毒,将次氯酸钠加水按l:20的比例稀释后均匀地喷洒在蛋上,这样可以将蛋表面的病菌杀死,提高孵化率。
种蛋应避光保存,保持良好的通风条件。
孵化火鸡用的所有设施都应该彻底检修和消毒。
在产蛋后10天内将经过选择和消毒的台格种蛋按大头向上码盘,放入孵化器。
(一)种蛋的选择、保存和消毒1、种蛋的选择:种蛋品质的优劣是由遗传和饲养管理决定的,所以,种蛋应来源于那些生产性能稳定、繁殖力强、无传染性疾病的种火鸡群。
壳色纯正、蛋形正常呈卵圆形、蛋壳厚薄适中均匀、蛋重符合本品种标准。
剔除蛋壳太脏、有裂纹、蛋壳过薄的蛋或沙壳蛋、畸形蛋、多黄蛋。
2、种蛋的保存:种蛋保存的最佳温度是10-18℃,相对湿度70%-80%。
储存过程中注意通风换气,防止湿度过高或偏低,以免蛋内水分蒸发或蛋面长霉。
保存时间不宜过长,以不超过1周为好,最长不超过2周。
保存时间短,采用温度上限;保存时间长,采用温度下限。
要小头朝上,或大头朝上,每4小时翻蛋一次。
保存期越长,孵化率越低。
3、种蛋的消毒:种蛋应在产下半小时和人孵前进行两次消毒。
种蛋产出半小时,蛋内温度高,对外压力大,病菌不易进入蛋内,消毒效果最好。
种蛋消毒最好采用熏蒸消毒法,每立方米用高锰酸钾l5克,福尔马林30毫升,在27-30C温度下密闭熏蒸20分钟。
或用次氯酸钠按1:20的比例加水稀释后喷淋在蛋上。
种蛋的消毒与保存种蛋从产出到入孵前会受到各种污染,如泄殖腔排泄物、鸡舍空气等,因此种蛋表面附着许多细菌,随着时间的推移细菌数量迅速增加,一旦细菌进入蛋内会迅速繁殖,这样的种蛋有时会在孵化器内爆裂,污染整个孵化器,对孵化率和雏鸡的健康有很大的影响,种蛋通过严格的消毒和适宜条件的保存,才会有较高的孵化率。
一、消毒时间为了减少细菌穿透蛋壳,种蛋产出后应马上进行第一次消毒,所以要勤收种蛋,收集后马上消毒;需要运输的种蛋要在运输车内进行第二次消毒;入孵后可在入孵器内进行第三次消毒;种蛋移盘后在出雏器内进行第四次消毒。
二、消毒方法种蛋的消毒方法很多,在生产中常用又方便操作有:(1)甲醛熏蒸:用40%的甲醛溶液和高锰酸钾按比例混合产生气体可迅速有效的杀死病原体。
第一次、第二次按每立方米用42ml甲醛加2lg高锰酸钾熏蒸20分钟,可杀死95%~98%的病原体;第三次在入孵器内按每立方米用28ml甲醛溶液、14g高锰酸钾消毒;第四次按每立方米用14ml甲醛溶液、7g高锰酸钾的浓度进行雏鸡熏蒸消毒。
(2)过氧乙酸熏蒸:按每立方米用过氧乙酸溶液50ml、高锰酸钾5g熏蒸15分钟,可快速有效杀死大部分病原体。
当然大型种鸡场还可用洗蛋消毒液,进行消毒。
中农翎翔功能型饲料添加剂提醒您种蛋消毒完后马上放入干净的蛋库保存,防止再次被细菌污染。
三、温度种蛋孵化的温度是37.5℃~37.8℃,但鸡胚发育的阈值温度为23.9℃,超过这个温度胚胎就开始发育,如果环境温度忽高忽低使胚胎数次发育数次停止,胚胎就会死亡或活力减弱,所以种蛋产下后应使其温度降至23.9℃以下,并一直保持到入孵前。
四、湿度种蛋保存期间水分会通过气孔不断蒸发,快慢与周围的环境湿度有关,种蛋库的相对湿度以75%~80%较适宜。
五、保存时间正常情况下温度15~18℃,湿度75%~80%,5天之内对孵化率和雏鸡质量无明显影响。
超过7天孵化率会明显下降,时间再长失去孵化价值。
种蛋的储存Storage of Hatching Eggs商业孵化厂中种蛋保存,满足胚胎要求和使孵化率最大的一些建议。
—作者:D.C.Deeming 博士只有几种鸟类在产蛋后立即孵化。
大多数雌禽都是产一些蛋后在开始孵化。
这种行为的自然结果就是鸟类进化的一些机制,能使胚胎在孵化前一定时期内生存下来。
一批蛋中的第一枚蛋需要在周围环境中生存几天,而最后下的蛋在产出后几小时就有可能被加热孵化。
人类以两种方式利用了种蛋可在相当一定时期内存活的特性。
一是鸡蛋成为可在相当长时间保持新鲜的一种有价值产品。
二是在禽生产中,种蛋在保存一段时间后再孵化,即储存到孵化厅能最大限度利用孵化机设计能力的数量时再孵化。
这里,我根据再以色列最近的工作,提供一些使胚胎生存和孵化率最佳的储藏蛋看法。
商业化储存保存种蛋的策略考虑和管理方面的原因很多。
大多数肉鸡公司的种蛋生产量都很大,因此把存蛋需要降到最低。
农场和孵化厅的多数种蛋储存都是温度在15—18℃,相对湿度75℉。
这种条件似乎使胚胎大致不受影响,孵化率也不因储存而受到显著影响。
不幸的是,储存期越长,对胚胎存活率的影响也就呈进行性的增加趋势,通常采取的办法就是把储存温度降到12℃(仍然使用高湿度)。
尽管如此,种蛋保存14天以上,孵化率就明显降低。
更加不幸的是,越贵重的蛋的产蛋量越少,因此储存期更长些。
如蛋种鸡的蛋,尤其是祖代或纯系蛋。
这类蛋的保存期可引起孵化率的严重下降。
一般,入孵器蛋盘中的种蛋是以气室向上放置,保存期结束后就直接进入孵器,操作简单。
有几种延长种蛋保存期的技术正在实验探索中。
把蛋钝端朝下、放在塑料袋中、放在非空气气体(如氮)袋中,都对孵化率有有益的效果。
然而由于处理蛋和原料成本的花费,这些方法对商业生产来说都是昂贵的。
因此,种蛋保存技术还主要是低温和高温。
仍然不清楚的是现代种蛋保存方法在任何程度上达到了胚胎发育、孵化前存活率最大的目的。
毕竟,即使在低温下保存的蛋内也还有活生物体,目的应该是帮助保持蛋内胚胎环境最佳。
种蛋储存作业指导书
1目的:保证消毒好种蛋储存质量。
2范围:值班组人员。
3职责:
3.1 助理负责监督种蛋储存全过程。
3.2 班长负责跟踪种蛋储存操作过程。
3.3 值班人员做好储存保管及记录工作。
4工作程序
4.1贮蛋的适宜温度为18-20℃,湿度为65-75﹪,如果温度超过24℃以上,种蛋开始自身发育,因此存蛋间温度应控制在18-20℃,湿度控制在65-75﹪。
根据实际温湿度打开或关闭空调。
4.2对存蛋间种蛋每天小时翻一次蛋。
4.3夏天在预热阶段会出现一个“冒汗”现象。
(种蛋从低温向高温过渡过程中,在蛋壳表面会出现水珠现象),此现象也属于种蛋贮存范畴。
如解决不当也会导致生产成绩下降,一般将第二天入孵的种蛋在第一天半夜拉到孵化厅,打开风机将表面水珠吹干。
4.4每10天要对存蛋间空调滤网进行清洗,春秋季温度
适宜时应关闭空调,要打开门窗通风。
5工作注意事项:
5.1种蛋不应放在空调直吹位置,防止部分种蛋受温不均,影响孵化成绩;
5.2打开门窗通风时不要打开窗帘,以免太阳直射到种蛋上;
5.3翻蛋过程中,对不满整车的蛋要慢翻,以免速度太快,种蛋掉落。
6相关表格
《存蛋间温、湿度及翻蛋记录表》2013A(1)。
种蛋低于几度会死亡,种蛋保存温度是多少1、低于0°C种蛋会受冻失去孵化能力。
2、保存种蛋的适宜温度在10-15°C。
3、在规模种鸡场适合使用孵蛋器孵化种蛋,要按照说明书进行,调节好温度、湿度、通风和翻蛋等操作。
4、在边远山村和外购鸡苗不方便的地区,适宜用母鸡抱窝孵化法,但此方法出壳率较低。
一、种蛋低于几度会死亡1、低于几度种蛋会死亡温度低于0°C时,种蛋受冻会失去孵化能力。
2、种蛋孵化条件(1)孵化温度和湿度种蛋孵化温度为37-37.2°C,湿度为70-80%。
(2)照蛋①第1次照蛋在孵化的第5-6天进行,剔除无精蛋和死胚蛋。
第2次照蛋在孵化后第18天进行,来剔除死胚蛋。
照蛋要在室温25°C 的房间里进行。
②受精蛋胚胎发育正常时,血管会呈放射状分布,且颜色鲜艳发红。
而死胚蛋颜色较浅,里面有不规则的血弧、血环,无放射状血管。
(3)通风换气①种蛋孵化时,胚胎在一起发育,便会不断的进行气体交换,吸收氧气,排出二氧化碳。
为了保障胚胎的正常生长,需要给胚胎供给新鲜的空气。
②使用土法孵蛋第19天时,要把种蛋的大头朝上,隔3小时进行1次凉蛋,每次凉蛋1-2分钟,来更换新鲜的空气。
二、种蛋保存温度是多少1、种蛋的保存温度种蛋保存的适宜温度在10-15°C。
2、种蛋机械孵化法(1)使用孵蛋器孵化种蛋,此种方式适合规模种鸡场。
(2)孵化时按照说明书进行,要根据不同的孵化时期进行温度、湿度、通风的调节和翻蛋等操作。
3、种蛋母鸡抱窝孵化法(1)可用母鸡抱窝的方式孵化种蛋,适用于边远山村、外购鸡苗不方便的地方。
(2)先给母鸡群配置好种公鸡,等到产蛋量到达一定数量时,便在鸡舍中放置1个鸡窝,鸡窝厘米可以铺满松软干草。
(3)把有抱窝态势的母鸡放入鸡窝,便能够自然孵化种蛋,但此方法出壳率较低。
种蛋的储存条件对孵化率的影响种蛋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孵化率及雏鸡质量,因此要把握好种蛋入孵前的各环节,接收健康种鸡群产的种蛋,经清点、消毒处理后应放在清洁卫生、通风防潮、无蚊无蝇鼠害的专用蛋库内,应配备冷暖空调。
种蛋储存过程中的几个因素对其孵化率的影响较大,现将其介绍如下。
1 蛋库的温度在储存条件中蛋库的温度是影响孵化率和雏鸡质量的最主要因素。
种蛋产下时温度高于40 ℃而胚胎发育的最佳温度为37.8 ℃,胚胎的“生理零度”为23.9 ℃,种蛋储存在生理零度之下可以使种蛋降温,限制胚胎发育;当储存温度高于23.9 ℃时胚胎开始缓慢发育但又达不到发育所需的理想温度会导致孵化过程中胚胎前期死亡率增加,出苗时间不整齐,部份雏鸡提前出壳。
当储存温度低于5 ℃以下时种蛋因低温或者受冻而不能用于孵化;若环境温度长时间低于10 ℃,种蛋也会因长时间低温而失去继续发育的能力。
种蛋环境温度因储存时间的不同而不同,若储存期小于7 d温度最好在14~18 ℃。
但如果储存时间超过7 d,其保存的环境温度应降低至12~14 ℃。
2 蛋库相对湿度种蛋储存相对湿度应控制在75%~80%,蛋车或蛋箱与墙壁之间要相距10~20 cm,蛋箱之间要留有空隙以加强空气流通。
种蛋在储存过程中,蛋内水分会通过蛋壳上气孔不断向外散发,导致种蛋气室增大、失重,随着时间的延长会使种蛋失去活力导致孵化率降低。
经长期实验发现种蛋在蛋库失水率超过1%,孵化率会明显降低,所以储存时一定要注意种蛋失水率不要超过1%。
如果要延长储存时间的话就要降低蛋库的温度,提高蛋库相对湿度来减少种蛋在蛋库中的失水率从而达到保证种蛋质量,提高孵化率的目的。
蛋内有68%~71%的水分,如果相对湿度过高,蛋表面回潮,蛋表面的胶质层保护膜遭到破坏,蛋壳表面细菌滋生,孵化过程中的臭蛋率和因再次受到污染胚胎的死亡率会升高,孵化后期雏鸡卵黄吸收差,雏鸡大肚子的多。
若相对湿度过低,种蛋会因水分通过蛋壳表面的的气孔向外散发,失重率加大引起孵化后期雏鸡粘在蛋壳内、干燥、蛋壳碎片粘在绒毛上、雏鸡偏小等。
疣鼻栖鸭种蛋的科学管理1.种蛋的保存种蛋保存条件不好,保存方法不当,对孵化效果影响极大,保存种蛋最适宜的温度为10~15℃,如保存时间短(5天左右),可保持在15℃左右;保存时间较长(超过5天),温度可略降低一些,以10~11℃为宜。
贮蛋室温度高于25℃时,胚胎开始缓慢发育,但由于环境温度不理想,会导致胚胎衰老和死亡。
如贮蛋室温度低于0℃,胚胎会受冻而降低孵化率。
保存种蛋的环境湿度对孵化率也有一定影响,较理想的相对湿度以70%~75%为好,这种湿度与鸭蛋的含水率比较接近,蛋内水分不会大量蒸发。
此外,在保存期内,还要定期翻蛋,每天起码翻1次,使蛋位转动角度达90度以上,以防蛋黄与蛋壳粘连。
保存时间较长时,这一点更为重要。
种蛋的保存期越长,孵化率越低,故最好采用新鲜蛋入孵。
如有特殊需要必须较长期保存时,可采用充氮法保存:将种蛋置于塑料袋或其它容器中,填充氮气,然后密封。
这样能使种蛋处于隔绝的环境里,减少蛋内水分的蒸发,抑制细菌繁殖。
2.种蛋的消毒常用的消毒方法有两种。
⑴福尔马林(40%甲醛溶液)熏蒸法。
将蛋置于可以密封的容器内,按每立方米体积用福尔马林30毫升、高锰酸钾15克的药量,消毒时在蛋架的下方置一瓷碗,先放入高锰酸钾,然后再倒入福尔马林,迅速关好门,密闭熏蒸20~30分钟,然后开门取出种蛋送贮蛋室贮存,熏蒸时,室温最好控制在25~27℃、相对湿度75%~80%。
蛋的表面沾有粪土时,必须先清洁,否则将影响消毒效果。
⑵新洁尔灭浸泡法。
将种蛋在0.1%的新洁尔灭溶液中浸泡5分钟,然后取出晾干,送贮蛋室贮存。
浸泡溶液的温度应略高于蛋温,这一点在夏季尤其重要。
如果消毒液的温度低于蛋温,当种蛋浸入时由于受冷而使内容物收缩,形成负压,会使附于蛋表面的微生物通过气孔进入蛋内,影响孵化效果。
3.种蛋的装运这是良种引进中不可缺少的环节。
启运前,必须将种蛋包装妥善,盛器要坚实,能承受较大的压力而不变形,并且还要有通气孔,一般都用纸箱或塑料制的蛋箱盛放。
火鸡种蛋的保存方法有哪些火鸡种蛋的保存方法有哪些火鸡要保存好种蛋才能更好地进行繁殖,所以种蛋的保存是很重要的,下面店铺为大家介绍一下火鸡种蛋的保存方法有哪些,希望对你有帮助。
火鸡种蛋的保存与消毒1. 种蛋保存:有条件的应建贮蛋室,一般可用纸盒多钻几个通风眼,放在阴凉、干燥通风处。
保存条件:温度为10-15℃。
1周内15℃,1周后10-12℃。
刚产出的蛋应有24小时的降温过程,不能立即送到贮蛋室。
湿度为75%-80%。
超过1周的火鸡蛋每天翻1-2次,改变45-90度方向。
种蛋刚放时应大头朝上,种蛋贮存时间7-20天。
2. 科学选蛋:外看大小适中,形状卵圆;蛋面要清洁、光泽,壳质均匀,硬度适中,壳色鲜艳。
灯照以气室小、蛋黄清晰、蛋白浓度均匀,蛋内无异物为准。
如有裂纹、血斑及蛋黄非暗黄色或暗红色的蛋一律不用。
内检新鲜的蛋白较浓,蛋黄隆起;不新鲜的蛋白稀薄,蛋黄相对扁平,蛋黄与蛋白比为2∶1。
3. 种蛋消毒:每次收蛋后立即进入消毒室或孵化室内消毒。
入孵前可选用甲醛熏蒸法、新洁尔灭消毒法、高锰酸钾或碘溶液消毒法和紫外线照射法等其中一种消毒。
有条件的种鸡场最好能建立专门的贮蛋室,选用臭氧消毒,当然需要专门购买臭氧消毒器,成本比较高。
火鸡多产蛋技术1.提早多设产蛋箱。
火鸡6~7个月龄就达性成熟,开始产蛋。
一般在火鸡5月龄时就要按3~4只母鸡设置一个产蛋箱,以免火鸡一时找不到合适产蛋场所而推迟产蛋期。
2.光线刺激。
火鸡在生长阶段要限制光照。
5~6月龄每天光照10小时,6~9月龄可达14小时,9月龄后可增加到每天光照16~18小时。
日照不足,要人工辅助光照,强度为15~20勒克斯(即3~4瓦/平方米。
光线刺激可延长产蛋期,提高产蛋率10%,并且鸡蛋个体大,大小均匀,蛋壳坚固。
3.营养配合全面。
产蛋期火鸡饲料粗蛋白含量可达23%~28%,代谢能为每公斤12.1兆焦,确保产蛋火鸡对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需求。
4.饮水充足和喂食科学。
摘要:1.种蛋的选择种蛋品质的好坏与孵化率的高低、初生雏的品质及其以后的健康、生活力和生产性能都有着密切的关系。
因此,对种蛋必须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严格认真的选择。
1.种蛋的选择种蛋品质的好坏与孵化率的高低、初生雏的品质及其以后的健康、生活力和生产性能都有着密切的关系。
因此,对种蛋必须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严格认真的选择。
所谓种蛋是指公母鸡按一定性比例组群配种或运用人工授精配种后所产的蛋。
(1)种蛋的来源种蛋必须来源于非疫区高产的健康鸡群。
公母比例恰当,受精率才高,种蛋受精率应在80%以上。
初产母鸡半个月以内的蛋不应作种蛋,因为这时的母鸡性机能活动差,故受精率低。
(2)种蛋的保存期种蛋越新鲜越好,一般以保存一周以内的蛋为好。
夏季保存期应不超过10天,春秋季不应超过半个月。
(3)种蛋的颜色蛋壳颜色应符合品种特征,如来航鸡蛋呈白色,洛岛红、白洛克以及当地的土种鸡则为褐色,色不正表明品种不纯。
(4)蛋壳厚度蛋壳应致密,厚薄要适度,过厚不利于破壳出雏,过薄易破碎。
凡蛋壳不光泽、粗糙有砂眼(称砂皮蛋)或硬壳(称钢皮蛋)、皱皮者不可用作种蛋,一般壳厚应在0.2~0.4毫米之间,壳厚0.33~0.35毫米孵化率最高,0.27 毫米以下孵化率较低。
(5)种蛋大小及形状大小应以品种而论,一般在45~65 克之间。
如来航以在45~50克范围内为好,巴布考克B-300在50~60克之间为好,其他兼用种应在50~65克之间。
种蛋的形状应正常。
过大的、过小的、过长的、过圆的、腰鼓蛋等畸形蛋均不宜做种蛋,而且双黄、三黄、蛋中蛋,血斑、肉斑蛋都不可作种蛋。
(6)种蛋表面要清洁卫生如蛋上沾染粪便、污泥、饲料等,易遭细菌侵人,引起种蛋腐败变质或造成死胎。
2.种蛋的保存条件鸡的胚胎发育的临界温度是23.9℃,因此种蛋保存的环境温度应保持10~15℃,如果保存期较长则以不超过12℃为宜。
湿度以70%~75%力量适宜。
种蛋放置的位置应小头向上,如大头向上则必须每天翻蛋一次。
芦丁鸡种蛋可以放多久芦丁鸡种蛋一般能放5-10天左右。
芦丁鸡种蛋有三种孵化方式,分别为母鸡抱窝孵蛋、水床孵化、机器孵化。
选择种蛋时必须要根据季节气候进行选择,如果在春秋两季温度都比较合适时,可以选择产下7天以内的种蛋。
孵化种蛋时必须要把表面的污渍清除干净,如果有条件还可以将其消毒。
一、芦丁鸡种蛋可以放多久1、芦丁鸡种蛋可以放5-10天左右。
芦丁鸡种蛋的孵化方式主要有三种,分别是母鸡抱窝孵蛋、水床孵化、机器孵化。
由于芦丁鸡的自身原因,所以它们很多都不愿意抱窝,因此大部分采用人工孵化的方法,使用人工孵化就要准备好孵化机器。
2、种蛋的选择一定要根据季节气候的不同决定,春秋两季的温度都比较适宜,一般可选择产下7天以内的种蛋。
夏季温度比较高,一般可选择产下3天以内的种蛋;冬季气候比较寒冷,一般可选择产下10天以内的种蛋。
3、孵化时一定要将种蛋表面污渍用稍微湿润的棉布擦干净,有条件的一定要消毒一下。
然后将蛋大头向上放在容器里面静置6小时,待种蛋表面的凝水完全干透后放入孵蛋器(孵蛋器可以用高锰酸钾消毒)中进行孵化。
二、芦丁鸡下蛋前有什么征兆1、嘴冠颜色鲜艳(1)芦丁鸡初次下蛋时鸡冠和鸡嘴的颜色会变得非常鲜艳。
(2)由于芦丁鸡的肛门非常小,所以第1次下蛋时会比较困难,会因为发力而出现鸡冠和鸡嘴变红的现象,养殖时一定要根据鸡冠和鸡嘴的颜色判断芦丁鸡是否下蛋。
2、一直叫(1)芦丁鸡在下蛋时会因为很难顺利产蛋而出现急躁的现象,主要表现是一直叫,母鸡在叫的同时就是指提醒其他的母鸡不能靠近。
(2)所以在芦丁鸡不断鸣叫时一定要远离它,避免使其受到惊吓无法顺利下蛋。
3、不停走动(1)芦丁鸡在下蛋前会一直不停的走动,因为在下蛋时它会寻找认为安全的地点,所以会一直走动。
(2)在养殖芦丁鸡时要为其提供一个比较安静的地点,这样能帮助其顺利下蛋。
初夏孵化怎样保存家禽种蛋作者:张权来源:《湖南农业》 2013年第5期南县畜牧水产局张权每年3~6月份是家禽孵化的最佳季节,大中型孵化场因种蛋数量多,在孵化前需保存种蛋7~10天,在保存种蛋过程中,如果方法不当,往往造成变质或发生其他问题,影响孵化工作顺利进行,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
为此,现将种蛋的保存方法介绍如下。
1.种蛋的选择种蛋应来自生产性能高、无经蛋传播的疾病、受精率高、饲料营养全面、管理良好的种禽场(群)。
蛋壳应质地均匀,过薄、壳面粗糙的“沙皮蛋”和“钢皮蛋”都不能作为种蛋,一般开产最初二三周的蛋,过大过小的蛋及畸形蛋不能孵化。
种蛋外壳表面要清洁、无裂缝,颜色符合该禽种标准要求。
2.专用储蛋室要求是隔热性能好(防冻、防热),清洁卫生,空气新鲜、无异味,防沙尘,杜绝蚊蝇和老鼠,不让阳光直射和穿堂风直接吹到蛋上。
还应另设隔间,以便种蛋的接收、清点、分级和装箱等。
3.温度、湿度适宜储蛋室的温度最好为13~18℃,如果高于24℃,胚胎便开始发育,会导致胚胎衰老、死亡,孵化时死胎增多;低于5℃时,种蛋受冻,会失去孵化率。
其湿度以75%~80%为宜,湿度过小,蛋内水分易蒸发;湿度过大,蛋易发霉,不利孵化。
4.种蛋的消毒因为很多疾病可通过蛋直接传播,所以种蛋消毒是提高种蛋品质的有效措施。
刚产出的蛋已被泄殖腔内细菌污染,并且细菌分布在蛋壳表面,种蛋污染会影响孵化率并造成疾病传播。
因此要及时检查,及时消毒。
通常用的消毒方法是甲醛熏蒸法:按每立方米空间用高锰酸钾14克、福尔马林28毫升,熏蒸消毒20~30分钟。
5.定时翻种蛋种蛋保存期,如果摆放的位置不当,或放置不动,时间过久则发生蛋黄、胚胎与蛋壳粘连,以致引起胚胎早期死亡。
为防止这种情况发生,宜将种蛋钝端朝下放置,这样使蛋黄位于种蛋的中心。
保存时间稍长(六七天或更长)每天应翻蛋一二次,防止胚胎粘连,以利保持正常孵化率。
如果种蛋需通过运输时,一定要轻搬轻放,以免震动造成破损。
怎样保存种蛋
蛋产出后往往经过一定时间的贮存才能入孵。
即使品质优良的种蛋,如果保存条件较差,保存方法不当,仍不能取得良好的孵化效果,尤其是冬夏雨季更为重要。
因此,应为种蛋提供一个适宜的保存条件和方法。
⑴温度受精蛋在蛋的形成过程中已开始发育,产出体外的暂时停止胚胎发育,在一定条件下胚胎又开始发育。
胚胎发育的临界温度为23.9℃,保存温度超过这一界限胚胎就开始发育,但温度又达不到胚胎发育的适宜温度,胚胎尽管死亡。
相反温度低于0℃时,种蛋因受冻而失去孵化能力。
保存种蛋的理想温度为13~16℃,但不同保存时间温度有所差异,保存期在1周内,温度以15℃为宜,超过1周,以11℃为宜。
贮放种蛋的温度应稳定。
⑵温度种蛋贮存期间,蛋内水分通过气孔不断向外蒸发。
蒸发速度受周围环境的相对湿度的影响,相对湿度高,蒸发速度就慢,反之则快。
湿度过高,蛋表面回潮,种蛋容易发霉变质;湿度太低,蛋内水分大量蒸发,影响孵化效果。
相对
湿度以控制在75%~80%为宜。
⑶种蛋放置的位置存放种蛋一般以钝端(大头)向上,以便气室保持适当的位置,存放1周以内的种蛋,存放时的蛋位对孵化率影响较小,超过1周时,以锐端(小头)向上放置较好。
由于蛋黄的比重轻,浮在上部,种蛋贮存期间为防止胚胎与壳膜粘连,避免影响种蛋品质进而影响孵化率,还应进行翻蛋。
种蛋保存期不超过1周时,可不必翻蛋,超过1周时,每天定时翻蛋1~2次,据测定钝端向上
放置每天翻蛋仍可获得较好的孵化效果。
⑷种蛋保存时间保存期不超过1周时,对孵化率影响不大,随着保存期的延长,孵化率逐渐降低,夏季由于温度高,保存期以不超过3天为宜。
新鲜蛋的蛋白具有杀菌作用,保存时间过长,蛋白的杀菌作用急剧下降,水分蒸发过多,导致蛋内PH值变化,引起系带和卵黄膜变脆,各种酶的活动加强使胚胎衰老,残余细菌的繁殖侵入蛋内危害胚胎,均会降低孵化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