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酸普鲁卡因在非局麻的临床应用
- 格式:pdf
- 大小:195.88 KB
- 文档页数:2
盐酸氯普鲁卡因用于连续硬膜外麻醉的临床观察发表时间:2012-03-26T11:46:00.787Z 来源:《心理医生》2011年4月总第189期供稿作者:陈琳王沫丽[导读] 盐酸氯普鲁卡因属于中短效局麻药,作用时间短,一般作用时间为30~60min。
陈琳王沫丽(大连市第二人民医院麻醉科大连116011)【摘要】目的:观察3%盐酸氯普鲁卡因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方法:60例在L2~3间隙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行髋部至膝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利多卡因组(对照组, n=30) 和盐酸氯普鲁卡因组(实验组, n=30), 分别注入2%利多卡因和3 %盐酸氯普鲁卡因,术中观察心率( HR)、血压(BP)、呼吸频率(R) 、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的变化, 记录麻醉后痛觉消失时间、运动阻滞时间、痛觉恢复时间、感觉阻滞平面上界、麻醉质量评分及有无不良反应。
结果:两组麻醉前后HR、BP、R、SpO2变化一致,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
实验组的痛觉消失时间、运动阻滞时间、痛觉恢复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
两组感觉阻滞平面相当,差异无显著性。
两组麻醉质量0分加1分所占例数的百分比分别为90%和93%。
麻醉效果均满意。
两组患者均无不良反应。
结论:3 %盐酸氯普鲁卡因起效快、阻滞效果好、恢复快、无明显不良反应,能安全用于连续硬膜外麻醉。
【关键词】盐酸氯普鲁卡因;连续硬膜外麻醉;利多卡因【中图分类号】R6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1)04-0041-02盐酸氯普鲁卡因是一类新型的酯类局麻药,是较为理想的中短效局麻药,在安全性、起效性、可控性、镇痛等方面有独特作用。
本研究将其与传统的盐酸利多卡因相比较,观察其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1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选择ASAⅠ~Ⅱ级拟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的髋部至膝部手术60例,排除局麻药过敏史,酒精及药物滥用史, 年龄22~60 岁,体重60~80kg。
《药物化学》形考作业(一)(1-5章)一、写出下列结构式的药物名称及主要药理作用。
1.. F3C-CHBrCl 氟烷:用于全身麻醉及诱导麻醉2. Cl2CH-CF2OCH3甲氧氟烷:甲氧氟烷的麻醉、镇痛及肌肉松弛作用较氟烷强,麻醉诱导期长,持续时间也较长,对呼吸道粘膜刺激性小,不易燃不易爆,对心、肝、肾也有一定的毒性。
3.氯胺酮:用于门诊病人、儿童、烧伤病人的麻醉4.盐酸普鲁卡因:用于局部麻醉5.盐酸利多卡因:用于局麻,抗心律失常6.苯妥因钠:用于治疗癫痫大发作和三叉神经痛及洋地黄引起的心律不齐7.苯巴比妥:用于治疗失眠、惊厥和癫痫大发作8.地西泮:用于治疗焦虑症和一般性失眠,还可用于抗癫痫和抗惊厥9.艾司唑仑:新型高效的镇静催眠抗焦虑药,具有光谱抗癫痫作用10.盐酸美沙酮:用于各种剧烈疼痛,还用于海洛因成瘾的戒除治疗11.对乙酰氨基酚:用于感冒发热、头痛、关节痛、神经痛及痛经等布洛芬:消炎镇痛、抗风湿病药物13·.吡罗昔康:用于风湿性和类风湿性关节炎等,也用于术后、创伤后疼痛及急性痛风14.阿司匹林:用于感冒发烧、头痛、牙痛、神经痛、肌肉痛、关节痛、急性和慢性风湿痛,也用于心血管系统疾病的预防和治疗15.枸橼酸芬太尼:用于各种剧痛,如外科手术中和手术后的阵痛和癌症的阵痛,与麻醉药合用作为辅助麻醉用药。
16.盐酸氯丙嗪: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和躁狂症,亦用于镇吐、强化麻醉及人工冬眠17.氯普噻吨:用于治疗有抑郁和焦虑的精神分裂症、更年期抑郁症、焦虑性神经官能症等18.吲哚美辛::用于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关节炎等,也可用于癌症发热及其它不易控制的发热19.盐酸吗啡:用于抑制剧烈疼痛,亦用于麻醉前给药20.双氯芬酸钠:用于各种炎症所致的疼痛及发热21.盐酸哌替啶:用于各种剧烈疼痛,如创伤、术后和癌症晚期等引起的疼痛,也用于分娩痛及内脏绞痛等。
二、单选题1. 下列药物中,(C )为静脉麻醉药。
普鲁卡因的临床应用普鲁卡因的临床应用推荐本文□ 【关键词】普鲁卡因;临床应用【摘要】目的综述普鲁卡因的临床应用,指导临床用药。
方法对国内有关普鲁卡因的临床应用文献报道进行总结。
结果普鲁卡因在儿科、皮肤科、妇产科、呼吸科、消化科、神经科、外科等具有实用价值。
结论普鲁卡因在治疗儿科、皮肤科、妇产科、呼吸科、消化科、神经科、外科等疾病的方法值得推广。
【关键词】普鲁卡因;临床应用普鲁卡因不仅是局麻药物,而且在临床各科许多疾病治疗当中也有广泛的应用,本文综述如下。
1 在儿科的临床应用1.1 治疗百日咳普鲁卡因静脉封闭疗法具有阻断或减少支气管黏膜刺激的传入冲动,阻断强烈刺激向延髓至大脑皮层传导,可减少痉咳,同时对支气管平滑肌有解痉作用,有利于分泌物排出,从而减少阵咳,防止窒息。
陈文清报道[1]婴幼儿百日咳5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对照组20例,两组患儿均经消炎、吸氧、超声雾化等对症治疗,治疗组给予普鲁卡因5~8mg/kg加入5%葡萄糖液静滴;对照组使用氨茶碱2~4mg/kg加入5%葡萄糖液静滴,结果治疗组显效27例,有效2例,总有效率96.67%;对照组显效5例,有效5例,总有效率50%,差异有显著性(p<0.05),疗效显著,且未发现任何毒副作用,为高效安全的药物。
1.2 治疗婴幼儿喘憋性肺炎普鲁卡因有松弛平滑肌的作用,能使支气管扩张,黏膜水肿减轻,减少分泌物并使分泌物稀释易排出,从而改善通气功能。
陈福建等[2]报道85例婴幼儿喘憋性肺炎患儿分为两组,治疗组45例,对照组40例。
治疗组在综合治疗的同时给予普鲁卡因+丹参注射液,对照组用激素+氨茶碱等平喘治疗。
结果: 治疗组显效16例,有效26例,总有效率为93.4%; 对照组显效6例,有效23例,总有效率为72.5%。
两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 <0.05,p<0.01),结论: 普鲁卡因+丹参注射液治疗婴幼儿喘憋性肺炎疗效显著,且药源充足,来源方便,价格低廉。
龙源期刊网
盐酸普鲁卡因新用途
作者:张伦
来源:《祝您健康》1995年第09期
局部麻醉药盐酸普鲁卡因已有近百年历史,是国内外广泛应用的临床药物之一,被收入中、美、英、日、德、意等许多国家药典。
它性质稳定,局麻效果好,毒性小,临床常用于局部浸润麻醉、阻滞麻醉、硬膜外麻醉和腰椎麻醉等。
近年来,人们发现它还有镇静、镇痛、解痉、抗过敏、恢复中枢神经平衡等作用,并能抑制心脏异位起搏点自律性,扩张血管,改善脑血流和脑营养,改善微循环障碍等。
因此临床有不少新用途,可用于防治缺血性脑血管病、偏瘫、脑血栓形成、闭塞性血管疾病、心脏直视手术引起的心动过缓、支气管哮喘、大咯血、急性肾功能衰竭、尿道综合征、急性胰腺炎、神经官能症头痛、原发性面肌痉挛、顽固性腰腿痛、枕大神经痛、新生儿破伤风、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神经性皮炎、百日咳、成人遗尿症、食管炎、全身复合麻醉、鸡眼等等。
盐酸氯普鲁卡因硬膜外麻醉20例临床观察广东省潮州市中心医院麻醉科(潮州521021) 黄晓光 高晓英 摘 要 目的:观察3%盐酸氯普鲁卡因在硬膜外麻醉中应用的可行性。
方法:选择A SA I2 级手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P组(3%盐酸氯普鲁卡因)和L组(2%利多卡因)两组。
L2~3穿刺成功后给予试验量5m l,观察5m in无全脊麻征象再一次性注入15m l局麻药(含肾上腺素1 20万)。
两组分别记录麻醉起效时间、痛觉消失起始时间、运动阻滞起始时间、运动阻滞程度、痛觉恢复起始时间、运动恢复起始时间以及呼吸循环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反应与过敏反应。
结果:P组麻醉起效时间、痛觉消失起始时间、运动阻滞起始时间、运动恢复起始时间均快于L组;运动阻滞程度和痛觉恢复起始时间两组相似;痛觉恢复5m in时疼痛程度重于L组;两组呼吸循环系统变化相似;未见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与过敏反应。
结论:3%盐酸氯普鲁卡因用于硬膜外麻醉起效快,阻滞效果好,安全有效,未见不良反应。
主题词 麻醉,硬膜外 @盐酸氯普鲁卡因Cl i n ica l observa tion of chloroproca i ne hydrochlor idei n ep idura l anesthesi aD ep artm en t of A nesthesi o logy,Cen tral Ho sp ital of Chaozhou C ity of GuangdongP rovince(Chaozhou521021) H uang X iaoguang Gao X iaoying ABSTRACT O b jective:To evaluate the effects of3%ch lo rop rocaine hydroch lo ride in ep idu ral anesthesia.M ethods:40A SA grade I2II adu lt patien ts w ere divided random ly in to a P group(n=20)fo r 3%ch lo rop rocaine and a L group(n=20)fo r2%lidocaine.A fter the punctu re in the in terspace of L2~3, tw o group s w ere all given anesthetic5m l as a test do se and ob served fo r5m in,then in jected a do se of 15m l anesthetic,respectively.R esu lts:T he on set ti m e of ep idu ral b lockage,pain free and mo to r free in P group w as sho rter than that in L group.T he on set ti m e of pain recovery w as si m ilar in bo th group s bu t the on set ti m e of mo to r recovery in P group w as faster than that in L group.T he mo to r b lockade dep th in bo th group s w as si m ilar.T he degree of pain in P group at5m in after pain recovery w as sign ifican tly b igger than that in L group.T he changes of circu lato ry system and resp irato ry system in bo th group s w ere si m ilar.T he side effects w ere no t ob served in bo th group s.Conclu si on:3%ch lo rop rocaine is faster in on set,induces better b lockade,and has few er adverse reacti on s. KEY WORD S A nesthesia,ep idu ral @Ch lo rop rocaine hydroch lo ride 利多卡因、丁卡因、布比卡因是临床硬膜外麻醉常用的药物,但丁卡因、布比卡因毒性大,安全范围小,而利多卡因又易出现快速耐药性使药效降低。
盐酸普鲁卡因药物调研报告摘要:盐酸普鲁卡因为临床广泛使用的局部麻醉药,具有良好的局部麻醉作用,在临床上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介绍了关于盐酸普鲁卡因的药物基本信息、研发背景、理化性质、制备方法与路线、分析方法、药理药动作用。
关键词:盐酸普鲁卡因、局麻药、对氨基苯甲酸一、药物基本信息1、国际非专利名称:Procaine普鲁卡因2、商品名:盐酸普鲁卡因3、结构式:NH2COOCH2CH2N(C2H5)2. HCl4、化学名称:对氨基苯甲酸2-二乙胺基乙酯盐酸盐5、分子式:C13H20N2O2·HCl6、分子量:272.777、CA登记号:51-05-8二、研发背景麻醉药在临床上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由于可卡因毒性较强,有成瘾性,高压消毒易水解失效等缺点,使应用受到限制。
为了寻找更理想的局部麻醉药,人们开始对可卡因的结构进行剖析、简化和改造。
盐酸普鲁卡因至今仍为临床广泛使用的局部麻醉药,具有良好的局部麻醉作用,毒性低,五成瘾性,用于局部浸润麻醉、蛛网膜下腔阻滞、腰麻、表面麻醉和局部封闭疗法。
盐酸普鲁卡因的发现及脂类局麻药的发展过程,提供了从剖析活性天然产物分子结构入手进行药物化学研究的一个经典例证。
早在1532年人们就知道秘鲁人通过咀嚼南美洲的古柯叶来止痛。
1860年Niemann从此树叶中提取到一种生物碱晶体,即为可卡因。
将可卡因完全水解或部分水解,得到水解产物爱康宁和爱康宁甲酯,它们均无麻醉作用。
用其他羧酸代替苯甲酸与爱康宁成脂,麻醉作用减低或完全消息,由此苯甲酸在可卡因的局麻作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而羧酸甲酯则与麻醉作用无关。
根据这一发现,对可卡因的结构进行了各种改造。
在1940年开发合成了具有优良麻醉作用的普鲁卡因(procaine)。
从此,局部麻醉药开始了一个新的历程。
三、理化性质本品为白色结晶或结晶性粉末,无臭,味微苦,随后又麻痹感,熔点153~157℃。
易溶于水,略溶于乙醇,微容易三氯甲烷,几乎不容于乙醚,在空气中稳定,但对光敏感应避光保存。
盐酸普鲁卡因药物调研报告摘要:盐酸普鲁卡因为临床广泛使用的局部麻醉药,具有良好的局部麻醉作用,在临床上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介绍了关于盐酸普鲁卡因的药物基本信息、研发背景、理化性质、制备方法与路线、分析方法、药理药动作用。
关键词:盐酸普鲁卡因、局麻药、对氨基苯甲酸一、药物基本信息1、国际非专利名称:Procaine普鲁卡因2、商品名:盐酸普鲁卡因3、结构式:NH2COOCH2CH2N(C2H5)2. HCl4、化学名称:对氨基苯甲酸2-二乙胺基乙酯盐酸盐5、分子式:C13H20N2O2·HCl6、分子量:272.777、CA登记号:51-05-8二、研发背景麻醉药在临床上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由于可卡因毒性较强,有成瘾性,高压消毒易水解失效等缺点,使应用受到限制。
为了寻找更理想的局部麻醉药,人们开始对可卡因的结构进行剖析、简化和改造。
盐酸普鲁卡因至今仍为临床广泛使用的局部麻醉药,具有良好的局部麻醉作用,毒性低,五成瘾性,用于局部浸润麻醉、蛛网膜下腔阻滞、腰麻、表面麻醉和局部封闭疗法。
盐酸普鲁卡因的发现及脂类局麻药的发展过程,提供了从剖析活性天然产物分子结构入手进行药物化学研究的一个经典例证。
早在1532年人们就知道秘鲁人通过咀嚼南美洲的古柯叶来止痛。
1860年Niemann从此树叶中提取到一种生物碱晶体,即为可卡因。
将可卡因完全水解或部分水解,得到水解产物爱康宁和爱康宁甲酯,它们均无麻醉作用。
用其他羧酸代替苯甲酸与爱康宁成脂,麻醉作用减低或完全消息,由此苯甲酸在可卡因的局麻作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而羧酸甲酯则与麻醉作用无关。
根据这一发现,对可卡因的结构进行了各种改造。
在1940年开发合成了具有优良麻醉作用的普鲁卡因(procaine)。
从此,局部麻醉药开始了一个新的历程。
三、理化性质本品为白色结晶或结晶性粉末,无臭,味微苦,随后又麻痹感,熔点153~157℃。
易溶于水,略溶于乙醇,微容易三氯甲烷,几乎不容于乙醚,在空气中稳定,但对光敏感应避光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