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重而道远37中 王兴元
- 格式:doc
- 大小:22.50 KB
- 文档页数:2
2017全市中小学美术教研会培训感悟荣成37中学小学部王兴元2月24日我校美术专业教师参加了全市中小学美术教师教研会议,会议由教研员王晨光老师主持。
会议首先总结了2016年小学美术课堂教学检查情况,王老师指出了在小学美术教学工作中较为突出的单位和个人以及还存在的很多问题,对初中的美术教学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王老师言语恳切,总结到位,提出了新学期在美术课堂教学中要多注重德育渗透,将美育与德育相结合,为以后的工作做好了铺垫。
会议第二个内容,由我市优秀的书法专业教师万洪湲老师做书法学习的报告。
万老师书法修养深厚,书写水平高,他为此次会议制作了内容精彩的课件,并且讲解过程中理论联系实际,简明扼要的从历代书法工具的演变、书写习惯、书法临摹与创作、书写中注意的问题等方面做了精彩的讲解,可以说是字字珠玑,受益匪浅。
课件中图文并茂,选取了很多书法家的碑帖,加深我们的认识和理解。
不仅有万老师多年来对学习书法的精彩领悟,更有他外出学习所拍摄的书法大家的书写视频,使我们对书法家各种字体的书写过程有了一个直观的认识。
书法家行云流水般的运笔,点画之间的起承转折,不禁令我们瞪大双眼,全神贯注的聆听,仔细揣摩,并牢记于心。
整个汇报也点出了很多我们以前书法练习上的误区,很多东西又重新学习了一遍,使人茅塞顿开,激发了我们认真进行书法练习的信心和决心。
王晨光老师进行了中国画写生的专题报告,他是我市为数不多的中国美协会员,多年来注重理论修养的修炼,笔耕不辍,坚定地在艺术道路上学习和探索。
他在工作之余利用假期辗转祖国各地描绘大好风光,我们不觉对他的精神所鼓舞和感动,深感自己的懒惰和不足。
他号召我们要多读书,勤练习,不断提升自己的修养。
在专业方面他毫不吝啬,以自己几十年的专业修养和心得体会,详细讲解了中国画的演变过程和现代中国画的笔墨韵味、构图、格调等内容,使我们重新理清思路,指明了今后应该努力的方向。
会议中场休息时,我们很多专业教师都凑在一块讨论心得体会,并且思考自己未来的发展和存在的问题。
2020年吉林省长春市市第三十七中学高一语文月考试题含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阅读《茶馆》选段,完成下列小题。
(1)王利发对秦仲义说:唉,一边做一边学吧,指着这个吃饭嘛。
谁叫我爸爸死得早,我不干不行啊!好在照顾主儿都是我父亲的老朋友,我有不周到的地方,都肯包涵,闭闭眼就过去了。
在街面上混饭吃,人缘儿顶要紧。
我按着我父亲遗留下的老办法,多说好话,多请安,讨人人的喜欢,就不会出大岔子!(2)常四爷对二德子说:要抖威风,跟洋人干去,洋人厉害!英法联军烧了圆明园,尊家吃着官饷,可没见您去冲锋打仗!(3)秦仲义对王利发说:嗯,顶大顶大的工厂!那才救得了穷人,那才能抵制外货,那才能救国!(对王利发说而眼看着常四爷)哎,我跟你说这些干什么,你不懂!话剧《茶馆》通过个性化语言体现人物的性格特征,是《茶馆》的特色之一。
阅读下面几段台词,说说它们各自表现出人物什么样的性格特征。
每段用不超过4个字的词语概括。
参考答案:(1)王利发:精明干练善于应酬圆滑世故精明圆滑;(2)常四爷:耿直正义侠肝义胆正义爱国;(3)秦仲义:骄傲自负立志救国有理想有抱负【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的能力。
解答此类试题,需要审清题干要求,如本题“阅读下面几段台词,说说它们各自表现出人物什么样的性格特征”,借助语言描写来分析人物的性格特征。
结合“一边做一边学吧,指着这个吃饭嘛”“我有不周到的地方,都肯包涵,闭闭眼就过去了”“在街面上混饭吃,人缘儿顶要紧”“多说好话,多请安,讨人人的喜欢,就不会出大岔子”等分析,王利发精明干练、善于应酬、圆滑世故等。
结合“要抖威风,跟洋人干去”“英法联军烧了圆明园,尊家吃着官饷,可没见您去冲锋打仗”等分析,常四爷爱国正义、耿直等。
结合“顶大顶大的工厂!那才救得了穷人,那才能抵制外货,那才能救国”“哎,我跟你说这些干什么,你不懂”分析,秦仲义立志救国、骄傲自负等。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没文化【俄罗斯】安德烈·马卡罗夫科利亚·瑟罗耶戈夫继承了一套两居室的房子。
德育,重在走进学生心灵作者:杨倩赵新廷来源:《中国德育》2014年第10期2014年3月,江苏省徐州市第三十七中学(以下简称“三十七中”)接到一封来自大洋彼岸的信函:联合国环境总署邀请学校参加“国际环境小记者项目”的评选。
这所普通中学的一个学生社团在1996年被授予“全球500佳”称号之后,又一次得到联合国环境总署的关注,这也是学校坚持做走进学生心灵的德育,主张知行合一、实践育人、关注学生成长的又一成果。
无痕教育—四两拨千斤下课的铃声响过,同学们纷纷走出教室活动,老师们经常会来到学生当中与学生交谈,偶尔弯腰捡起落在地上的废纸,这一细小的行为,感染了无数学生。
教师的仪表、作风、习惯等往往成为学生效仿的对象。
三十七中的德育工作力图摆脱空洞呆板的说教,老师们身体力行,在潜移默化中教育学生,实现润物无声、育人无痕。
如今,地上很难寻觅到废纸的踪影。
“弓腰的美丽”深深地印在学生的心里,转化为行动。
为引导学生多读书,三十七中在每个年级教师集中办公场所建起了“教师书屋”,课间老师们走进书屋,品味书香,吸引了前来办公室的学生赞羡的目光:原来老师课余也在不停地读书……不久,除学校图书馆、阅览室外,学生午间休息室的书架旁也挤满了看书的人……在三十七中校园,每逢下雨的天气,总会出现一道靓丽的风景—200把蓝色的爱心雨伞在校园里、在师生中传递。
学校的“爱心伞”实行开放式管理,师生随时取用而无需任何借用手续,归还完全靠诚信和自觉。
许多师生担忧:没人监管登记,用后不还怎么办?故意损坏怎么办?程校长却没有丝毫担心,他认为这何尝不是育人的好平台呢!事实也证明了校长的判断,自启用以来,“爱心伞”在2000余名师生中不知接力了多少次,可它们依然完好无损,阴雨天伴随师生飘来飘去,实现了“爱心伞”的“心愿”:雨天带你回家,晴天带我回家。
知行教育—实践出真知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三十七中坚持“知行教育”,强调知行合一,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搭建活动平台,让学生在实践中收获真知,在过程中得到成长,在活动中受到教育。
中考作文务实指点
杨雁
【期刊名称】《学生之友:初中版》
【年(卷),期】2008(000)004
【摘要】现在中考已进入了冲刺阶段,同学们正在紧张备考。
在复习中或者考试时同学们普遍认为难度较大,失分较多而又不易迅速提高的首当作文。
作文是一种综
合性的心智过程,是各
【总页数】4页(P6-9)
【作者】杨雁
【作者单位】哈尔滨市第17中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34.34
【相关文献】
1.2017年中考作文应这样备考--从上海中考作文命题看“中考作文核心素养” [J], 黄玉峰
2.从“指点”到“指点指点”“指指点点” [J], 易三德
3.中考作文命题须务实--由台湾国中教育会考写作测验谈起 [J], 胡培兴
4.超越观念务实指点——评《感受自然》写作指导课 [J], 唐建新
5.要你指点不要你指指点点 [J], 郭迎新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2021届大连市第三十七中学高三语文下学期期中试卷及答案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各题。
《刺客列传》与《游侠列传》写的都是侠肝义胆、急人所难、为知己者死的侠义之士。
他们最为可贵的是为了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而奋斗,不为名利而改变志节,不为权贵而放弃操守,在他们的心目中,“义”才是至高无上的。
他们本着“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诺必诚,不爱其躯,赴士之厄困,既已存亡死生矣,而不矜其能,羞伐其德”的为人准则,坚守自己的独立意志,即使付出生命的代价也无怨无悔。
《刺客列传》中以荆轲为代表的义士,思想境界虽有高下、阔狭之分,但他们视道义高于生命、“不爱其躯,赴士之厄困”的优秀品质令司马迁大加赞扬。
豫让宁可让自己承受涂厕之辱、漆身吞炭之苦,也要采取他认为最正当的方式,不惜牺牲生命为智伯报仇;聂政完成严仲子所托后为不连累家人,最后竟“自皮面决眼,自屠出肠,遂以死”;荆轲为燕太子丹刺杀秦王,而使自己走上了不归路。
司马迁在《游侠列传》中这样表现朱家的侠义:“终不伐其能,歆其德,诸所尝施,唯恐见之。
振人不赡,先从贫贱始。
家无余财,衣不完采,食不重味。
”他“专趋人之急,甚己之私”的助人为乐精神已被表现得淋漓尽致。
而为了体现郭解的侠义,司马迁则不厌其烦地列举了数例。
郭解处理姐姐的儿子被杀害的事例,说明了郭解明善恶、辨是非的正直;邻里从傲视他到“肉袒谢罪”的改变,说明了郭解以德服人的豁达……《史记》中的侠义之士是有着真正作为“人”的意义上的独立意志与高尚人格的。
《刺客列传》中的义士,所作所为均是为报答知遇之恩。
“士为知己者死”是他们最高的道德标准与行为准则。
专诸与公子光、豫让与智伯、聂政与严仲子、荆轲与燕太子丹……他们不是仆与主、臣与君的隶属或等级关系,也不是雇佣或利益交换关系,他们是平等的。
专诸、豫让、聂政、荆轲等的壮举不是为了获利,也不是为了谋权,完全是因为他们得到了一份信任、一份赏识、一份重托,就因为这份厚重的情谊,他们愿意赴汤蹈火,他们明知走上的是一条不归路,却无怨无悔,视死如归。
成都市三十七中2011级高三上期半期考试题语文Ⅰ卷注:Ⅰ卷答案写在Ⅱ卷前的表格里一、(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A.斟.茶/ 勘.察魄.力/ 糟粕.甘蔗. / 令人咋.舌B.茁.壮/ 卓.越恫.吓/ 悲恸.狙.击/ 越俎.代庖C.诺.言/ 偌.大赈.灾/ 妊娠.殉.情/ 徇.私枉法D.玉帛. / 湖泊.花圃. / 占卜.募.捐/ 蓦.然回首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处事/ 处世包含/ 包涵风言风语/ 流言蜚语B.分辨/ 分辩发奋/ 发愤盛气凌人/ 浩首穷经C.留恋/ 流连提名/ 题名置之度外/ 置若罔闻D.声明/ 申明引见/ 引荐魂不守舍/ 失魂落魄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客场作战的曼联队在全场比赛的补时阶段,由刚刚与曼联续签1年合约的斯科尔斯顶进头球,进而..以1:0艰难战胜曼城队。
B.距离北京理工大学校庆还有5天,世界各地的校友不日..将启程,前往北京参加庆典,共贺母校七十华诞。
C.我国企业遭遇的知识产权国际纠纷越来越多,但国内能够应对这些诉讼的高级人才却是百里挑一....,极度缺乏。
D.纵观本次比赛,中国队在进攻线上保持了强大的战斗力,主攻王一梅和副攻“双塔”薛明、马蕴雯都表现不俗,由她们三人组成的得分“铁三角”呼之欲出....。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A.剧组全体成员经过一年零三个月的苦战,一部情节新、演员新、技术新的电视连续剧《红楼梦》终于与观众见面了。
B.生物入侵就是指那些本来不属于某一生态系统,但通过某种方式被引入到这一生态系统,然后定居、扩散、暴发危害的物种。
C.90%以上未得过麻疹和没接种过麻疹疫苗的人,在接触麻疹病人后都会发病,因此这些人应及时接种疫苗,流行期少去公共场所。
D.去年下半年以来,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一些有条件的地区加快了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步伐,将地铁建设作为贯彻落实中央重大决策、保持经济增长、切实改善民生的重要措施。
做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发现学习的导引者——谈新课程中教师课堂角色的转变海口市义龙中学王绥辉参加骨干教师培训班学习期间,在听专家关于课改新理念的讲座时,我不由想起自己在教学《木兰诗》的诗句“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时的一个令人尴尬的情景:师:诗句“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表现了木兰什么样的性格?生1:自古以来,大丈夫驰骋疆场,图的是功成名就、封官受爵。
木兰凯旋归来,皇帝论功行赏,封她高官,她不接受,这表现了她不图功名利禄,不慕荣华宝贵的纯真性格和高尚品质。
师:说得好,同学们还有补充吗?(我的设计好的思路是,同学们围绕着这个中心观点从各个侧面来谈谈各自的理解,以加深全体学生对这个中心思想的深刻印象,可想不到的是竟有学生出来唱反调。
)生2:我认为,作者用这三句诗说明的是木兰家庭条件的优裕和富足。
师:你能深入地说说你产生这种观点的具体理由和依据吗?生2:我从她准备从军用品的排比句“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中,可以肯定地说,她家庭条件很富有。
试想想,穷人家连饭都吃不饱,哪有钱准备那么多从军用品,还要到几个市场去精心选择呢?师:同学们,他的见解很有独特,可是,在座的同学们都赞成他的意见吗?(本来,我当时说的这番话既是出于对这位对敢于站出来与教师、与教参唱反调的同学的积极积极性的保护,也试图引导学生发表出站不住脚的理由,然后回到教参所圈定的主题上,马上结束这几句诗的分析,可又出现了想不到的情况:竟有几位同学举手赞成这位的意见。
)生3:从木兰从军归来“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等描写中,有东阁,有西阁,可以看出木兰家是个大户人家。
生4:即使以前不是富足的大户人家,木兰这次凯旋归来后,皇帝“赏赐百千强”,一下了收到那么多的财物,也可以使他家一夜暴富,变成富裕人家了,所以说,木兰家是大户人家的观点,绝对不会错。
师:几位同学们能告诉我,作者把木兰家写成富足的大户人家,能表现什么样的主题呢?(如果学生不能归纳出有积极意义的主题,我就顺势推翻它,相机想把学生思路往教参标准答案上引,可又出现了出乎我的意料之外的情况。
2019-2020学年大连市第二十三中学高三语文期中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大红袍刘泷小镇小,但有个人的名气不小。
他叫孔远,总是笑眯眯的。
下颔一丛恩格斯一样很绅士的胡子。
面膛微红,恍若蒙古汉子酒后的酡颜。
孔远开一石屋,名曰无我斋。
奇人立世,总要有过人之处。
孔远亦然,他有两绝。
一是雕艺,几乎无人匹敌。
无我斋里,摆有他不肯脱手的石雕作品。
一件是“甜蜜”。
料子为普通巴林石,但他雕工高妙,化腐朽为神奇,居然出现动感的效果。
玉样的蜂巢有蜂蜜溢出,有蜂蛹蠕动,有工蜂忙碌,六棱型的窝眼以及封口蜂唾构筑的凸凹,纵纵横横,形似、神似。
竟然有真的蜜蜂嘤嘤飞来,徘徊、盘桓,又怏怏离去。
一件是他用彩石构思的蜗牛巧雕,冠名“安居乐业”。
无论是伏卧的枯黄菜叶,还是背着硬壳爬行的淡蓝蜗牛,惟妙惟肖、栩栩如生,竟有一只真的淡白蜗牛不知从何处莫名其妙地爬来,和他制造的石头蜗牛做了十几天的伴儿,不肯离去。
相石,是孔远又一独家秘笈。
一次,他携朋友到一家新开业的石头城溜达。
面对林林总总、千姿百态的巴林美石、奇石、彩石、图案石,巡视一遭后,他便指着一块面包大小的鸡血石悄悄说,这块石头的价钱绝对标错了,少一个“0”,应是6万元。
朋友不信,觉得那块鸡血石尽管有红艳血丝,但底子发乌,其貌不扬,标价6000元已经不菲。
再说,店主又不是傻子。
孔远像变魔术一样从衣袋里拿出一沓百元钞票,摇了摇,对那守摊儿的女子说,丫头,请把这块石头给我包上。
女子便拿着钱去找老板。
不一会,一位衣冠楚楚的男士匆匆走来,一脸歉意地说,对不起,先生,这块石头的价钱标错了,不是6000元,而是6万元。
实在不好意思,不好意思。
孔远得意地笑了,说,我说嘛,什么石头能逃过我的眼睛!事后,朋友开玩笑说,那个老板是不是你的托儿啊?孔远说,什么呀,我开石头店,是为赚钱,不练就一副火眼金睛,成吗?最让人叫绝的,是一次他在巴林鸡血石拍卖会上的表现。
2021届太原市第三十七中学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及答案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失灯影张炜直到现在,古登州一带还有一个村子叫“灯影”。
但这个村子是否就是过去那个得而复失的地方,人们还说不准。
近一二百年来的变化之速,真可以说是沧海桑田,从古登州府置往西直到屺砪岛、三山岛,现在都成了人烟最稠密的地区。
而不足一百年前这里只是荒野,二百年前则是莽莽苍苍的林子。
那时候这里的人走夜路,如果到了荒凉地方,最喜欢也是最害怕的,就是前边遥远处出现一处闪烁的灯影。
有人就在挨近了荒郊的一点儿光亮时,才发现这是一处瓜棚,柱子上挂了一盏灯笼,有人坐在灯影里,问他话只字不答,赶路人忍不住拍拍他的肩膀,这人一回头把赶路人吓个半死。
原来黑影里坐的是一头老狼,刚刚吃了一个人,正坐在那里舔嘴巴呢。
类似的警示故事很多,一半是口耳相传的野趣,一半是当时的真实经历。
时过境迁,现在这一带入夜常常是灯火辉煌,早就没有黑夜中星星点点的光亮了。
现在所忧虑的只是太热闹了,是人气过盛,除了人什么都没有了。
就在这样的村落里,曾有一位顽皮少年,他像大多数野孩子一样好奇,聪明却不喜读书,愿意冒险,越是家长禁止的事情越是要尝试一番。
他多次在夜间独自一人跑到野外,总想遇到一两桩怪事。
有一次他真的在野外瓜棚那儿见到了悬挂的灯笼,也真的发现了垂头反坐的人。
就像传说中那样,他伸手往那人后背一拍,结果却大失所望:转回头来的是一个上年纪的看瓜人。
对方看清了是个孩子,立刻叫出了他的小名。
这使他觉得实在无趣。
离开瓜棚又往更深的林子里走,这在一般人是绝对不敢的,因为一旦迷路麻烦就大了。
经过了多次冒险,这个孩子胆子更大了。
有一次他不知走了多远,感觉就快听到海浪声了,前面还是黑漆漆一片林子。
突然他看到了树隙里有一两点灯影在闪烁,心上立刻怦怦乱跳,有不可抑制的兴奋涌出来。
随着往前,那灯影竟扩大开来,渐渐显出了街道的形状,原来是一个藏在林子深处的小小村庄!这一下他就放开步子往里闯了。
任重而道远
——威海市书法课堂教学培训有感
37中王兴元11月16日我有幸参加了在威海古寨小学举行的威海市书法课堂教学培训活动,虽然路有点远天有点冷,但我是怀揣着学习的态度希望学习到老师们精彩的课堂教学,聆听到专家教授的金玉良言。
会议开始后,威海美术教研员乔老师介绍了当天的安排,上午是观摩两节书法课,课后与授课教师和专家进行交流,专家将为老师们解疑答惑。
下午是唐山师范学院张学鹏教授关于中小学书法课堂教学的专题报告。
第一节课是由古寨小学张老师执教的四年级《竖弯竖弯钩》。
整个会场安静无声,只有大家记笔记、拍摄精彩课堂的瞬间,大家无不被张老师的授课思路所吸引,跟随着她的问题在思考、分析。
首先张老师的导入很形象很吸引人,她讲了一个关于王羲之和大白鹅的故事,并引导学生将鹅的身体和竖弯笔画进行联想,孩子们表现踊跃回答积极,不断出现精妙的言语。
在进行形象化的联想后,马上让学生凭着自己的感觉进行摹写,这一点我感觉非常好。
书法的练习是循序渐进的,可以先初步的感受笔画的特点并把它写下来,下一步再深入去摹写。
在展示完学生初步的练习后,教师进行了示范,可以看出教师的功底很深厚,示范为学生带来了生动直观的效果。
针对练习中出现的问题,张老师再次联系实际的展示水管的转弯处,引导学生观察、体会竖弯转折处内紧外松的感觉,并再次示范书写。
这几步我觉得张老师真正做到了层层推进、润物无声,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更是思维迸发,感受深刻。
给我的感受就是一个好老师的引导是多么的重要,没有绝对笨的学生,只有老师如何变换方法。
整堂课下来最大的感受就是她的语言精练、平和、自然,对课标分析的透彻,教学设计紧凑深入,环环相扣,紧紧的围绕着学生的认知水平进行,充分的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第二节课是我们人和小学万老师执教的三年级《横的组合变化》。
万老师是威海唯一的一位书法专业毕业生,他的理论水平和艺术造诣都是非常高的。
他讲述了“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理论,所以万老师的课堂一开始就营造出一种宏大的国学氛围,他从更高的层面、更高的起点来要求同学们学习好书法。
首先是欣赏四大唐楷的“一”字,教师示范横的写法,可以看出万老师的书写功力深厚,举手投足间无不带着自信与洒脱。
在比一比评一评阶段,引导学生观察、感受横在“三”字当中的运用,努力提高学生审美感受,引导学生分析怎样排列才好看。
孩子们一边练习一边在思考,万老师在后面的授课中不断地增加与学生的互动,引导他们分析笔画的长短、粗细变化,并且继续的拓展深入。
下午是张教授的专题报告,我们更加的用心去学习聆听。
他本人的理论水平和艺术水平在全国都是前茅,他的话语平淡又蕴含哲理,往往能把书法的练习和我们生活中的趣事联系在一起,总能在稍稍沉闷的时刻轻松一下,引起大家会心一笑。
他时而用严谨的科学知识、数学知识来分析字的间架结构、变化原理,时而又把某些字的笔画联系到了我们每个人身上,既形象又生动。
我们大家都在认真地做笔记,拍摄记录大屏幕上的要点,这样精彩的报告我们平时是很少能接触到的,很多理论以前从未听说,可以说为我们打开了一扇崭新的窗户,如沐春风,充实且满足。
真心的感谢这次培训,为我们全体爱好书法教学的老师们提供了难得宝贵的学习机会。
我相信这次培训以后必然会或多或少使我们每个人的思想发生转变,并影响着我们的书法课堂教学。
“任重而道远”,我们还需要一边学习一边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