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珍惜大学生活 开拓新的境界2013
- 格式:ppt
- 大小:14.01 MB
- 文档页数:65
绪论珍惜大学生活开拓新的境界第一节适应人生新阶段告别中学时代,迈进大学校门,人生的历程翻开了新的一页,人生的道路跨入了新的阶段。
面对改变了的新环境,大学生应当主动地调适自己的心理,积极主动地去适应这种环境,而不是抱怨,也不是逃避。
要适应大学生活,我们首先要了解它。
一、认识大学生活特点,提高独立生活能力(一)大学生活的特点大学是知识的海洋。
大学有教书育人的良师。
大学有浓厚的学习研究和成才氛围。
(二)与中学生活相比,大学生活的变化对大学新生来说,大学不仅拥有大师、大楼和大气,而且在许多方面有着不同于中学生活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变化:1、学习要求的变化2、生活环境的变化3、社会活动的变化(三)同学们要培养和提高独立生活的能力1 确立独立生活意识。
进入大学后,住集体宿舍、吃饭上食堂排队、衣服自己洗、日用品自己买的生活方式代替了以前一切由父母包办的生活方式,自主、自立、自律是大学生活的主旋律。
2 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
3 虚心求教,细心体察。
面对新环境、新问题,要求大学生要虚心求教,细心体察,多向学哥学姐及老师请教学习。
从周围的人身上学习。
在班级里、社团中,多观察周围的同学,特别是那些你觉得交往能力和沟通能力特别强的同学,看他们是如何与人相处的。
4 大胆实践,不断积累生活经验。
任何能力都是在实践中积累起来的,都有一个从不会到会、从不熟悉到熟练的过程。
人们常说,生活是最好的老师。
大学生要在生活中不断地磨练,不断提高自己独立生活的经验及勇气。
二、树立新的学习理念,培养优良学风(一)树立新的学习理念1、自主学习的理念。
自主学习是一种能动的学习。
它要求同学们有明确的学习目的,自觉适应专业要求和社会需要,积极主动地掌握相关知识、技能和方法,使自己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所以我们要明确以下几个问题:一是你为谁而学?我们今天的学习既是为了明天的就业和职业生活,同时也是自我完善的重要环节——学习是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的最主要途径,更是为了个人的发展目标与国家和社会目标相和谐发展。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学生自主学习题目(依据2013年修订版新教材)----华南师范大学绪论:珍惜大学生活开拓新的境界一、名词解释(基本概念)1、思想道德素质主要包括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素质,思想政治素质是一种特殊的素养,是人们在为实现本阶级利益而进行的各种社会实践中表现出来的特定品质,道德素质是人们的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水平的综合反应,包含着一个人的道德修养和道德情操,体现着一个人的道德水平和道德风貌。
2、法律素质法律素质是指人们知法、守法、用法的素养和能力,掌握必备的法律知识,树立必要的法律观念,拥有必要的用法护法能力,是法律素质的基本要素。
二、简答题(基本问题)1、大学生应该树立怎样的学习新理念?自主学习的理念;全面学习的理念;创新学习的理念;终身学习的理念2、大学生为什么要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意识的本质体现。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也是引领当代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基本途径。
它为当代大学生加强自身修养、锤炼优良品德、成长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指明了努力方向,提供了发展动力,明确了基本途径。
第一章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一、名词解释(基本概念)1、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有可能实现的,对未来社会和自身发展的向往和追求,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
2、信念是认知情感和意志的有机统一体,是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的心理态度和精神状态。
二、简答题(基本问题)1、理想信念对于大学生成长成才有什么重要意义?指引人生的奋斗目标;提供人生的前进动力;提高人生的精神境界;引导大学生做什么人;指引大学生走什么路;激励的学生为什么学;2、如何认识理想的长期性、艰巨性和曲折性?(1)理想的实现是一个过程。
思修题库注:加粗题目为易错点.难点题型为一。
单选二。
多选三。
材料分析绪论珍惜大学生活开拓新的境界一、1.进入大学意味着我们开始逐步地独立走向社会、走向生活,在这个新起点上,要()。
A.减少与周围的联系B.学会赚钱C.确立独立生活的意识D.凡事独立思考2.与中学相比大学阶段的学习,知识的广度和深度大大增加,专业方向基本确定,自由支配时间增多、也可选修一些课程,因而学习的( )大大增加。
A.自由性B.随意性C.被动型D. 自主性3.迈进大学校门,同学们面临的首要问题是()。
A.多交新朋友B.改变新环境C.适应新生活D.学会赶时髦4.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有鲜明的实践,要求学生要把知与行结合起来,即()。
A.注重联系实际B.注重学以致用C.注重学习科学理论D. 注重思考分析5. 现代人才综合素质的灵魂是()。
A.思想道德素质B.文化素质C.心理素质D.专业素质6.我国社会主义大学的培养目标是培养()。
A.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B.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C.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D.专业化、创新型的人才7.在大学阶段,()是大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大学生活的中心内容。
A.学习B.交朋友C.社团活动D.兼职打工8.()是主导,是社会主义大学生的本质特征,它决定着社会主义大学教育的方向和成败。
A.文化教育B.德育C.心理素质教育D.体育9.“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这句名言教育大学生在求学路上要()。
A.勤奋B.严谨C.求实D.创新10.独立生活意识是指()。
A.自己的事情自己处理不需要别人管B.树立自信、自律、自立、自强的精神C.自己想干什么就干什么D.天马行空独往独来11.善于组合、加工、消化已有的知识,力求有所发现、发明和创造,是大学生()的体现。
A.学习能力B. 竞争能力C.活动能力D. 创新能力12.在大学生活中,面对各种思想交流和碰撞及社会思潮的影响,大学生应()。
绪论:珍惜大学生活开拓新的境界
绪论共分四节。
第一节分析了大学生活的特点,引导大学生提高独立生活的能力,树立新的学习理念,培养优良的学风,尽快适应大学生活。
第二节依据大学生肩负的历史使命,明确了当代大学生的成才目标和应有的形象。
这两节的内容从分析新入学的大学生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出发,为他们走出生活学习的困惑指明了路径,为他们确立大学阶段的奋斗目标提供了方向。
这两节的内容,涉及大学新生普遍面临而又亟待解决的问题,既具有对大学新生进行入学教育的功能和作用,又容易使课程一开始就产生很强的亲和力和吸引力。
第三节主要论述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科学内涵及其对于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的重要意义,以及其在课程中的主线地位,使大学生深刻认识到,要不辱使命,不负众望,就必须学习、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第四节论述了学习“基础”课的意义和方法。
这两节的内容与前两节的内容紧密相连,前两节的内容强调的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目标问题,后两节的内容强调的是成长成才的根本要求问题,也就是说,大学生要成长为社会主义“四有”新人,就必须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指导,把握“基础”课的性质和特点,学习好“基础”课。
绪论部分要着重讲清楚思想道德与思想道德素质、。
绪论珍惜大学生活,开拓新境界各位经过十年的寒窗苦读,来到这个陌生的城市,走进了学院的大门,踏入大学的校门时的新鲜感和好奇感应该已经过了,现在可能遇到了一些不顺的事情,开始有了些想家的愁绪,开始觉得现实中的大学生活与你理想中的大学有一定甚至相当大的距离,从而产生失望感(进大学前,许多同学对大学了解甚少,往往凭着想象,把大学描绘得过于理想化,抱着不切实际的幻想和过高的期望。
进入大学后发现现实生活中有许多不完善、不如人意的地方,与期望形成强烈的反差,从而感到困惑、迷惘,继而产生失望、情绪消极低落)自卑感(不少同学过去是学习尖子,老师称赞,家长夸奖,同学羡慕,自我感觉良好。
进入大学后,人才荟萃,高手林立。
不少人在学习上的优势将会削弱甚至消失,面临学习成绩的重新排列组合的局面。
过去可能是“鹤立鸡群”,现在成了平凡之辈,这种心理上的落差容易导致自卑感。
这种地位的变化和心理落差产生了自我评价失调)、孤独中学时代因忙于高考人际关系的好坏好象不是太重要,不大注重与人交往的方法和技巧。
进入大学后,同学们首先面临的是重新确立新的人际关系,由于没有人际交往方面的经验,有的同学总是期望别人理解自己,自己又不善于理解别人。
有的同学思维方式总是以自我为中心,造成与同学难以沟通。
有的同学因缺乏交往经验不会交往;有的同学因性格内向、孤僻不会交往,造成与同学难以沟通,空虚感(中学时代,同学们有明确的学习目标,行动有方向,每天感到很充实。
经过紧张的高考进入大学后,极易产生一种满足感和松懈感,一下子没有了明确的目标,失去了方向,心理上出现了无目的状态,感到无所事事,不知干什么。
)这些都是很正常的心态,关键在于如何对待这些心态,正确处理你所遇到的一系列的问题。
这就要求你们首先要一、认识大学生活的特点:大学与中学时代不同,它是人生发展最重要的时期,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
许多人,在年老时回忆的最快乐最充实的时光,都是大学时期,大学作为一种独特的社会,同学们在这里挥洒着各个青春与个性。
珍惜大学生活开拓新的境界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肩负着人民的重托、历史的责任。
大学阶段,是人生发展的重要时期,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帮助同学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打下扎实的思想道德和法律基础,提高自我修养的课程,对于大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大学是:成长成才的关键时期学习知识,掌握技能的最佳时期思想观念形成的重要时期步入社会的准备时期第一节适应人生新阶段尽快适应大学新生活,为今后的健康成长打下良好基础,是同学们面临的首要问题。
一、认识大学生活特点掌握获取知识的本领,学会在知识的海洋中畅游冲浪,是同学们在大学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成长成才的重要基础。
通过耳濡目染能从良师那里学到做人的道理,培养良好的学风,接收人格的熏陶。
大学是知识创新、传播和运用的基础,是培育创新精神的摇篮,是接收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熏陶的园地。
引领学术风气,促进思想交流,陶冶品德操守,建设精神文明,是大学的灵魂之所在。
同学们可以在大学里深入学习科学知识,广泛汲取各种新的思想和学术成果,不断提高自身素质,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与中学生活相比,大学生活发生了显著的变化:1.学习要求的变化(学习主动性、创造性、自主性)广泛涉猎相关知识,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大学阶段学习的重要特点。
2.生活环境的变化同学们要尽快适应新的环境,既要学会过集体生活,又要学会独立处理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实际问题。
适应的问题:(1)自我地位改变导致评价失调(2)理想现实差异导致失望迷茫(3)人际适应不良导致孤独压抑如何应对大学遇到的问题:(1)提高独立生活能力、自理能力(2)树立新的学习理念(学习方法)(3)明确理想与目标(4)掌握人际沟通技巧(5)树立新形象(6)评估与悦纳自我(7)用毅力和勇气,从成功中获得自信3.社会活动的变化同学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特点和爱好、时间和精力积极参加各种活动,合理安排课余生活,锻炼组织和交往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