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思维复习资料(自考)
- 格式:doc
- 大小:141.00 KB
- 文档页数:31
2010年自考《创新思维理论与方法》复习资料(五)龙耒为你整理:演绎方法:是从一般性前提获得个别性结论的推理方法。
第五章演绎方法一、名词解释1、逻辑思维方法是演绎、归纳和类比方法的总称。
2、演绎方法:是从一般性前提获得个别性结论的推理方法。
3、真值表:任何一个命题都是或者真或者假的基本假定,对于逻辑联结词完全可以在这个假定的基础上定义出来,真值表就是这样一种定义逻辑联结词的精确方法。
4、直言命题:是断定对象具有某种性质的简单命题。
5、周延性:主谓项外延被断定的情况,就是直言命题中主谓项的周延性问题。
6、命题逻辑:对命题的整个分析自始至终都是以命题维单元进行的,在此意义上,这一逻辑学分支被定义为“命题逻辑”。
二、选择题1、逻辑思维方法是在推理过程中所使用的方法,包括演绎、归纳和类比方法。
2、逻辑思维的基本形式有概念、命题和推理。
3、我们对对象的命名构成了概念。
4、命题是人的思维对其认知对象的评价、判断或者断定。
5、推理可以简单地理解为是对命题进行推演的过程,是从已知的命题中推导出未知命题的思维过程。
6、演绎推理的方法即通常所说的从一般到特殊的方法。
7、演绎方法的基础性知识:命题逻辑、范畴三段论推理。
8、逻辑联结词分为:联言联结词、选言联结词、假言联结词、否定联结词。
9、复合命题分为:联言命题、选言命题、假言命题、负命题。
10、复合命题的类型:联言命题、相容选言命题、不相容选言命题、充分条件假言命题、必要条件假言命题、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命题、负命题。
11、全称肯定命题:SAP;全称否定命题:SEP;特称肯定命题:SIP;特称否定命题:SOP12、概念外延间的五种关系:全同关系、真包含于关系、真包含关系、交叉关系、全异关系。
三、简答题1、逻辑思维的基本形式有哪些?(1)概念(2)命题(3)推理2、逻辑思维的基本规律是什么?(1)不矛盾律(2)排中律(3)同一律3、简述逻辑思维方法的发展线索(1)亚力士多德的三段论和斯多葛学派的复合命题推理两部分构成(2)培根提出逻辑的新工具是归纳推理的方法和类比推理的方法(3)罗素和怀特海实现了逻辑和数学的联姻4、怎样理解充要条件、必要条件的假言判断?充分条件:如果在一个假言命题中,有前件,就有后件,而没有前件,不一定没有后件,那么,前件和后件之间的逻辑关系就是充分条件的逻辑关系。
自考创新思维理论与方法知识点一、名词解释Y1、思维:是人脑的机能,是人类认知的高级阶段,是人的大脑对客观世界的间接和概括的能动反映。
P2Y2、创新:是对既往的超越,是人类独创力,扩张和智慧的一种表现形式。
P22Y3、创新思维:是一种超越性智慧,它表现为思维的跳越,它是在人的思考中实现超越。
P28二、选择题1、思维的逻辑性是基础功能,批判性是触发功能,创新性是超越功能。
P52、思维的历史发展经历了古代思维、中世纪思维、近代思维、现代思维四个历史时期。
P53、根据思维的内容和解决问题的方式可以将思维分为形象性思维和抽象性思维。
P154、根据思维的封闭或开放的标准可以将思维分为收敛性思维和发散性思维。
P155、根据思维是否具有独创性可以将思维分为常规性思维和创新性思维。
P166、根据思维过程是否具有逻辑性可以将思维分为直觉性思维和逻辑性思维。
P167、创新思维的本质是在思维中不断地加入异质成分。
P298、创新思维的超越是无止境的,创新思维中的异质增加过程也是无止境的。
P309、创新是公共关系活动的基本特征,是公共关系活动的灵魂。
P43Y1、怎样理解思维的定义P2(1)思维是人类的机能(2)思维是人脑认知的高级阶段(3)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能动反映Y2、思维的本质特征和功能特征是什么P3本质特征:间接性、概括性、内隐性功能特征:逻辑性、批判性、创新性X3、简述中外古代思维的发展P6古希腊文明的代表(1)苏格拉底对思考的重视(2)柏拉图对理性的认识(3)亚里士多德对思维研究的贡献中国古代思维创造的代表(1)老子对思维的认识(2)孔子对思考的重视(3)墨子的“辨学”思考简述中世纪思维的发展P7(1)中世纪西方思维的发展:阿奎那得认知理论、奥卡姆的简约经济原则、安瑟林的“我怀疑,所以我知道”(2)中世纪中国得思维特点:魏晋新道家的悟理、禅宗的顿悟、宋代的理学(集大成者是宋代理学家朱熹)简述近代思维的发展P9西方的三大学说皆源于德国:康德的怀疑精神和批判精神、黑格尔的思想体系、马克思主义简述现代思维的作用P12(1)基因理论和克隆技术使得生物体可以像照片那样复制(2)人类关于社会的金融传新观念,改变了人的生产和消费习惯(3)人文学科和自然科学、技术科学交融渗透,新观念、新发展、新发明层出不穷(4)思维在现代社会,和任何其他时代相比,更具有重要性思维研究经过哪些发展P13笛卡儿以前的思想家,对思维的反思仅仅只是没有实证的猜测,笛卡儿之后,思维越来越引起不同时代人的关注,逐渐变成了一个独立的研究对象(1)思维作为哲学的一部分(2)思维作为心理研究的一部分(3)从一般思维到创新思维的研究常见的思维基本类型有哪些P15(1)形象性思维和抽象性思维(2)收敛性思维和发散性思维(3)常规性思维和创新性思维(4)直觉性思维和逻辑性思维创新的表现方法有哪些P18(1)新产品和新服务(2)老产品的新用途(3)新的研究方法(4)新观念和新理论(5)纯粹的思维结晶怎样理解创新的基本含义P22(1)是一种超越(2)是一种独创力(3)是一种扩张力(4)是一种智慧力创新的主要特征P23(1)智能性(2)社会性(3)团队性创新的类型有哪些P25(1)按照领域分类:科技创新、社会创新、人文创新(2)按照主体分类:个体创新、团队创新创新思维包括哪两方面内容P28创新思维是一种超越性智慧,它表现为思维的跳越,它是在人的思考中实现超越(1)创新思维寻求思维的跳越(2)创新思维是一种能动思维模式的选择创新思维有哪些特征P29(1)创新思维的本质是在思维中不断地加入异质成分(2)创新思维的超越是无止境的,创新思维中的异质增加过程也是无止境的怎样理解创新的两个超越P30(1)自身超越:超越思维的惯性、超越思维的惰性(2)境界超越:前提超越、逻辑超越、关系超越创新思维在公关实践中有何作用P42(1)公共关系活动以创新思维理论为基础,是创新思维的具体应用(2)创新思维贯穿公共关系活动的全过程和各种类型(3)创新思维涉及公共关系策划的各要素创新思维的基础一、名词解释Y1、知识:是在自己的实践活动中积累起来的精神文化财富和认识成果。
自考《创新思维理论与方法》复习资料(七)
发散性思维:是在思维过程中,充分发挥想象力,由一点向四面八方展开,通过对思维对象的属性、关系、结构等重新组合获得新观念和新知识,或者寻找出新的可能属性、关系、结构的创新思维方法。
第七章发散性思维
一、名词解释
1、发散性思维:是在思维过程中,充分发挥想象力,由一点向四面八方
展开,通过对思维对象的属性、关系、结构等重新组合获得新观念和新知识,或者寻找出新的可能属性、关系、结构的创新思维方法。
2、收敛性思维:是从众多的备选方案中搜索寻求其中优化方案的思维方式。
3、提问法:是使用一个条件疑问句,或是使用大量的条件句来进行提问,即用如果……,那幺……句式来进行提问,以激发大量的设想和主意的方法。
自考《创新思维理论与方法》试题及答案卷面总分:100分答题时间:80分钟试卷题量:40题一、单选题(共15题,共30分)1.人们不能直接感知类人猿的生活情景,但是考古学家可以通过化石思考古老的过去,复现出猿人的形象和当时的生活情景。
这体现了思维的()。
• A.概括性• B.间接性• C.内隐性• D.还原性正确答案:B2.下列关于创新的表述,错误的是()。
• A.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动力• B.老产品的新用途是创新的表现方式之一• C.创新的结果不可以是纯粹的思想,它一定要转换为对实在世界的直接成果• D.创新是一种智慧力正确答案:C3.知识的构造式定义是()。
• A.知识=数据+关联• B.知识=语词+关联• C.知识=信息+关联• D.知识=智能+关联正确答案:C4.下列关于自然语言的表述,错误的是()。
• A.自然语言是一种象征符号系统• B.自然语言是人们在长期共同生活过程中的约定俗成• C.自然语言具有民族性和地域性特征• D.自然语言仅指用声音表达的口头语言正确答案:D5.对问题进行初步定位,这个任务处在问题的()。
• A.准备阶段• B.调查阶段• C.观念阶段• D.评价阶段正确答案:A6.假如一个图形是正方形,那它一定是四边形。
这个假言命题是()。
• A.必要条件假言命题• B.充分条件假言命题• C.充要条件假言命题• D.肯定条件假言命题正确答案:B7.“文学家”与“思想家”,这两个词项间的外延关系是()。
• A.全同关系• B.真包含关系• C.交叉关系• D.全异关系正确答案:C8.“物极必反、否极泰来;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这体现了创新思维的()。
• A.超越性原理• B.简单性原理• C.整体性原理• D.对应性原理正确答案:D9.“多米诺骨牌效应”所体现的创新思维方法是()。
• A.回到原点法• B.关联思维法• C.删繁就简法• D.逆向思维法正确答案:B10.在归纳推理中,前提和结论之间的关系是一种()。
全国2017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创新思维理论与方法试题课程代码:03298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学生在无数次地使用了铅笔、钢笔和圆珠笔之后,便能总结出笔的本质特征。
这体现了思维的(B)A、间接性B、概括性C、批判性D、内隐性2、最早把理性思维看作是认识最高级别的西方哲学家是(B)A、苏格拉底B、柏拉图C、亚里士多德D、奥卡姆3、创新思维的本质就是在思维中不断地加入(C)A、混合成分B、同质成分C、异质成分D、有效成分4、知识的构造式定义是(A)A、知识=信息+关联B、知识=信息+数据C、知识=智能+信息D、知识=数据+关联5、在问题解决的基本步骤中,最能体现创新思维的是(C)A、准备阶段B、调查阶段C、观念阶段D、评价阶段6、泡沫塑料、泡沫金属的发明,实际上都源自对面团发酵方法的效仿和应用。
这种发明体现了刨新思维技法中的(A)A、移植法B、5W2H法C、希望点列举法D、奥斯本检核表法7、伽利略对加速度和匀速运动所作的新解释,应用的思维方法是(C)A、逆向思维法B、协同思维法C、极限思维法D、关联思维法8、“哲学家”和“文学家”这两个概念外延间的关系是(B)A、真包含关系B、交叉关系C、全异关系D、真包含于关系9、从众多备选方案中搜索寻求其中的优化方案,这种思维方法是(B)A、发散性思维B、收敛性思维C、类比思维D、演绎思维10、在发散性思维的实施技术中,“温室培育”这个故事说明的是(B)A、自由发挥B、暂缓评价C、思维形象化D、暂时搁置11、在头脑风暴法的基本原则中,奥斯本特别强调(D)A、搭便车B、数量产生质量C、自由联想D、延迟评判12、下列属于封闭性问题的是(A)A、感冒有什么症状?B、谁是最值得尊敬的人?C、如何来定义“门”这个概念?D、如何设计一辆水陆两栖的汽车?13、以卡片方式获得创意方案综合的头脑风暴法变式是(C)A、戈登法B、图画刺激法C、川喜田法D、635笔写法14、认为智商概念所涉及到的智力是一种“呆滞的智力”,这一说法的提出者是(B)A、吉尔福特B、斯滕伯格C、马斯洛D、梅德里克15、用绿帽思维来解释“创造力”的理论形态是(D)A、行为主义理论B、人本主义理论C、精神分析理论D、水平思维理论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第一章思维与创新思维一、名词解释1、思维:是人脑的机能,是人类认知的高级阶段,是人的大脑对客观世界的间接和概括的能动反映。
2、创新:是对既往的超越,是人类独创力,扩张和智慧的一种表现形式。
3、创新思维:是一种超越性智慧,它表现为思维的跳越,它是在人的思考中实现超越。
二、选择题1、思维的逻辑性是基础功能,批判性是触发功能,创新性是超越功能。
2、思维的历史发展经历了古代思维、中世纪思维、近代思维、现代思维四个历史时期。
3、根据思维的内容和解决问题的方式可以将思维分为形象性思维和抽象性思维。
4、根据思维的封闭或开放的标准可以将思维分为收敛性思维和发散性思维。
5、根据思维是否具有独创性可以将思维分为常规性思维和创新性思维。
6、根据思维过程是否具有逻辑性可以将思维分为直觉性思维和逻辑性思维。
7、创新思维的本质是在思维中不断地加入异质成分。
8、创新思维的超越是无止境的,创新思维中的异质增加过程也是无止境的。
9、创新是公共关系活动的基本特征,是公共关系活动的灵魂。
三、简答题1、怎样理解思维的定义?(1)思维是人类的机能(2)思维是人脑认知的高级阶段(3)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能动反映2、思维的本质特征和功能特征是什么?本质特征:间接性、概括性、内隐性功能特征:逻辑性、批判性、创新性古希腊文明的代表(1)苏格拉底对思考的重视(2)柏拉图对理性的认识(3)亚里士多德对思维研究的贡献中国古代思维创造的代表(1)老子对思维的认识(2)孔子对思考的重视(3)墨子的“辨学”思考4、简述中世纪思维的发展?(1)中世纪西方思维的发展:阿奎那得认知理论、奥卡姆的简约经济原则、安瑟林的“我怀疑,所以我知道”(2)中世纪中国得思维特点:魏晋新道家的悟理、禅宗的顿悟、宋代的理学(集大成者是宋代理学家朱熹)西方的三大学说皆源于德国:康德的怀疑精神和批判精神、黑格尔的思想体系、马克思主义。
6、简述现代思维的作用?(1)基因理论和克隆技术使得生物体可以像照片那样复制(2)人类关于社会的金融传新观念,改变了人的生产和消费习惯(3)人文学科和自然科学、技术科学交融渗透,新观念、新发展、新发明层出不穷(4)思维在现代社会,和任何其他时代相比,更具有重要性7、思维研究经过哪些发展?笛卡儿以前的思想家,对思维的反思仅仅只是没有实证的猜测,笛卡儿之后,思维越来越引起不同时代人的关注,逐渐变成了一个独立的研究对象。
创新思维复习提纲(2010、7)第一章创新基础知识一、创造的理论基础1、创造的定义:个体或群体根据一定的目标,运用一切已知条件产生出新颖、有价值成果的认识和行为的活动。
2、将创造的层次依次由外向内逐层递进,表现在“成物”(外在的,静态方面的创造性结果)“成思”(内外结合,动态方面的创造过程)“成己”(内在的,本质的)3、创造的实质:创造是一种有目的的实践活动,是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一种最基本的生产实践;创造必须提供富有创新性的成果;创新是创造者聪明才智高度发挥的行为。
4、最早研究创造问题的文献是公元前300年古希腊学者帕普斯的《解题术》。
5、创造工程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登上历史舞台的是1936年美国的通用电气公司。
6、1942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韦开教授提出“形态分析法”。
7、1942年,戈登发明“统摄法”。
8、1944年,日本东京大学市川龟久弥教授提出了“等价变换法”。
9、1954年,奥斯本创建“创造教育基金会”(CEF),发起每年召开一次的世界性大会,CEF 定期出版创造学专业刊物“创造性行为”。
10、1957年,美国陆军发明了“5W2H”法。
11、1979年,苏联学者T·C·阿利特舒列尔创立了“物场分析理论与方法”。
12、科学发现、技术发明和技术革新的相互关系:发现是产生发明的重要源泉;发明对发现有积极的反作用;技术革新是技术发明向生产力转化的过程。
13、创造工程学的研究方法:系统研究法、案例研究法、追踪研究法、实验研究法。
14、创造学定义:“活动观”“能力观”是以创造为研究对象,旨在探索创造的特点、机理、规律和方法的科学。
15、创造学的研究对象:①四项基本要素②创造过程③创造原理④创造力⑤创造教育⑥创造评价16、创造技法的概念:是人们在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开展创造活动普遍适用的,程序化、规范化的方法与技法。
17、思维的定义:是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的和概括的反映,是在表象、概念的基础上进行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等理性认识的过程。
创新思维与理论整理资料这是我考这门的时候自己整理的,希望帮助到大家。
经验分享:1、选择题和填空题占了将近一半的分值,如果将这些题做对90%,及格是没问题的。
2、简答题一定要背,虽然只有三题,简答题只要背要点就行了,不用详述它。
3、根据本人经验,论述题和案例题不要花太多时间去背它,历年考试的试卷上的论述和案例只要看一遍,背个要点,其他需要结合案例加以论述的到时候考场上临时发挥吧,把你觉得这题目相关的话统统写上去,个人感觉写的多好一点,呵呵。
4、书要多看几遍,特别注意书上一些小字,和名人的话,还有书上的一些举例容易考到选择和填空。
5、切记,考前一天把选择和填空,简答题过一遍,论述案例临场发挥,只要要点写对,就能拿分,然后再自由发挥一些,总能再拿几分的。
单选1、一切描述人类的价值、情感、宗教、历史等思想观念性的知识都属于人文科学。
2、从一般性前提获得个别性结论的推理方法是演绎推理。
3、人们对鲁迅的作品和金庸的作品有不同的看法,这属于价值问题。
4、直觉是一种自明性能力。
5、在中世纪提出思维的简约经济原则的人是奥卡姆。
6、要素整合法体现了思维原理中的整体性原理。
P1447、相关联想法属于发散性思维方法。
P2498、精炼你对境况和问题的表达属于问题解决的准备阶段。
P1049、最适用于“头脑风暴法”的领域是商业生产领域。
P31511、传统的智商测试只测试人的分析性智能。
P34312、人们根据已知信息,沿着不同的方向思考,产生出大量新思想的思维方式是发散性思维。
P1613、自然语言的三种基本功能是:情景表达、信息交际、行动指示;还有一些其他功能:如信息储藏功能、礼仪功能和美学功能等。
科学研究不属于自然语言。
P6514、在所有的创新测试方法中,最为流行的是吉尔福特测试法。
P34515、在一个假言命题中,没有前件,就一定没有后件,有前件不一定有后件的逻辑关系是必要条件。
P17116、人们运用概念、判断或推理来解决问题的思维是抽象性思维。
2021年自考《创新思维理论与方法》习题及答案(卷二)1.思维的本质特征主要有间接性、概括性和_____________。
(内隐性)2.自然语言具有以下三种基本功能:情景表达功能、信息交际功能和_______________。
(行动指示功能)3.直接调查的方式一般包括以下三种:_____________、体验式调查和实验调查。
(群体调查)4._____________是思维主体从事物之间的关联中寻求发现事物的发展趋势,进行创新发明的思维方法。
(关联思维法)5.___________________是指,思维主体沿着思维客体发展的相反方向,用一种反向探求的方式来对产品、课题或者问题解决方案进行逆向思考,从而创新的思维方法。
(逆向思维方法)P1536.归纳推理是一种_____________推理,它是以个别的知识为前提推出一般知识为结论的推理模式。
(扩展性)7.科学研究的本质就是在进行推理,用推理来形成____________。
(假说)8._____________思维是创新思维的核心。
(发散性)9.灵感激发的方式主要有:外部激发、内部激发和_____________。
(情境激发)10.直觉和灵感的产生,一般都以_________作为重要的心理条件。
(想象)11.按照创新的领域划分,可将创新分为科技创新、_____________和人文创新。
(社会创新)12.自然语言具有以下三种基本功能:_________________、信息交际功能和行动指示功能。
(情景表达功能)13.创新思维过程是一个解决问题的过程,问题解决的步骤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准备阶段、调查阶段、观念阶段和_______________。
(评价阶段)14.直接调查的方式一般包括以下三种:群体调查、_____________和实验调查。
(体验式调查)15.创新思维的超逻辑方法即是指那些非经典的方法,主要有:直觉方法、灵感方法和________________的方法。
全国2012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令狐采学创新思维理论与方法试题课程代码:03298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分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复合命题的组成部分是()A.联言命题和选言命题B.假言命题和负命题C.逻辑联结词和简单命题D.直言命题和联言命题2.依据知识分类的标准可将创新思维方法分为()A.立体思维方法和平面思维方法B.纵向思维方法和水平思维方法C.顺向思维方法和逆向思维方法D.一般方法、特殊方法和专门方法3.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对牛顿物理学的超越是一种()A.意志超越B.自身超越C.逻辑超越D.前提超越4.形成假说的常规步骤中,第一个步骤是()A.设定初步假说B.认定问题C.运用推理D.搜集事实5.“逻辑思维方法”与“超逻辑思维方法”这两个概念外延间的关系是()A.全同关系B.真包含于关系C.交叉关系D.全异关系6.“哈桑借据”的故事体现的是一种()A.实践能力B.思辨能力C.学习能力D.想象能力7.“头脑风暴法”的创始人是()A.戈登B.吉尔福特C.奥斯本D.帕尼斯8.没有固定的答案且答案数量一般是无限的问题是()A.开放性问题B.封闭性问题C.认知性问题D.评价性问题9.以抽象主题寻求卓越设想为特征的头脑风暴法变式是()A.戈登法B.七乘七法C.逆头脑风暴法D.特性列举法10.人们利用头脑中的具体形象来解决问题的思维是()A.收敛性思维B.形象性思维C.集中性思维D.抽象性思维11.下列属于发散性思维方法的是()A.删繁就简法B.提问法C.集中法D.相关联想法12.归纳方法和类比方法类似于心理学中的()A.想象思维B.直觉思维C.发散性思维D.收敛性思维13.人们对鲁迅的作品和金庸的作品有完全不同的看法。
这属于()A.价值问题B.识记问题C.科学问题D.语言问题14.想象是直觉和灵感产生的()A.生理条件B.心理条件C.客观条件D.物理条件15.“智商临界说”认为,在一定的智商等级中,一个人的智商和他的创新能力的关系是()A.负相关B.正相关C.不相关D.反比关系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第一章思维与创新思维一、名词解释1、思维:是人脑的机能,是人类认知的高级阶段,是人的大脑对客观世界的间接和概括的能动反映。
2、创新:是对既往的超越,是人类独创力,扩张和智慧的一种表现形式。
3、创新思维:是一种超越性智慧,它表现为思维的跳越,它是在人的思考中实现超越。
二、选择题1、思维的逻辑性是基础功能,批判性是触发功能,创新性是超越功能。
2、思维的历史发展经历了古代思维、中世纪思维、近代思维、现代思维四个历史时期。
3、根据思维的内容和解决问题的方式可以将思维分为形象性思维和抽象性思维。
4、根据思维的封闭或开放的标准可以将思维分为收敛性思维和发散性思维。
5、根据思维是否具有独创性可以将思维分为常规性思维和创新性思维。
6、根据思维过程是否具有逻辑性可以将思维分为直觉性思维和逻辑性思维。
7、创新思维的本质是在思维中不断地加入异质成分。
8、创新思维的超越是无止境的,创新思维中的异质增加过程也是无止境的。
9、创新是公共关系活动的基本特征,是公共关系活动的灵魂。
三、简答题1、怎样理解思维的定义?(1)思维是人类的机能(2)思维是人脑认知的高级阶段(3)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能动反映2、思维的本质特征和功能特征是什么?本质特征:间接性、概括性、内隐性功能特征:逻辑性、批判性、创新性3、简述中外古代思维的发展古希腊文明的代表(1)苏格拉底对思考的重视(2)柏拉图对理性的认识(3)亚里士多德对思维研究的贡献中国古代思维创造的代表(1)老子对思维的认识(2)孔子对思考的重视(3)墨子的“辨学”思考4、简述中世纪思维的发展?(1)中世纪西方思维的发展:阿奎那得认知理论、奥卡姆的简约经济原则、安瑟林的“我怀疑,所以我知道”(2)中世纪中国得思维特点:魏晋新道家的悟理、禅宗的顿悟、宋代的理学(集大成者是宋代理学家朱熹)5、简述近代思维的发展?西方的三大学说皆源于德国:康德的怀疑精神和批判精神、黑格尔的思想体系、马克思主义。
6、简述现代思维的作用?(1)基因理论和克隆技术使得生物体可以像照片那样复制(2)人类关于社会的金融传新观念,改变了人的生产和消费习惯(3)人文学科和自然科学、技术科学交融渗透,新观念、新发展、新发明层出不穷(4)思维在现代社会,和任何其他时代相比,更具有重要性7、思维研究经过哪些发展?笛卡儿以前的思想家,对思维的反思仅仅只是没有实证的猜测,笛卡儿之后,思维越来越引起不同时代人的关注,逐渐变成了一个独立的研究对象。
(1)思维作为哲学的一部分(2)思维作为心理研究的一部分(3)从一般思维到创新思维的研究8、常见的思维基本类型有哪些?(1)形象性思维和抽象性思维(2)收敛性思维和发散性思维(3)常规性思维和创新性思维(4)直觉性思维和逻辑性思维9、创新的表现方法有哪些?(1)新产品和新服务(2)老产品的新用途(3)新的研究方法(4)新观念和新理论(5)纯粹的思维结晶10、怎样理解创新的基本含义?(1)是一种超越(2)是一种独创力(3)是一种扩张力(4)是一种智慧力11、创新的主要特征?(1)智能性(2)社会性(3)团队性12、创新的类型有哪些?(1)按照领域分类:科技创新、社会创新、人文创新13、创新思维包括哪两方面内容?创见的思维基本类型有哪些?(1)形象性思维和抽象性思维(2)收敛性思维和发散性思维(3)常规性思维和创新性思维(4)直觉性思维和逻辑性思维9、创新的表现方法有哪些?(1)新产品和新服务(2)老产品的新用途(3)新的研究方法(4)新观念和新理论(5)纯粹的思维结晶10、怎样理解创新的基本含义?(1)是一种超越(2)是一种独创力(3)是一种扩张力(4)是一种智慧力11、创新的主要特征?(1)智能性(2)社会性(3)团队性12、创新的类型有哪些?(1)按照领域分类:科技创新、社会创新、人文创新13、创新思维包括哪两方面内容?创新思维是一种超越性智慧,它表现为思维的跳越,它是在人的思考中实现超越。
(1)创新思维寻求思维的跳越(2)创新思维是一种能动思维模式的选择14、创新思维有哪些特征?(1)创新思维的本质是在思维中不断地加入异质成分(2)创新思维的超越是无止境的,创新思维中的异质增加过程也是无止境的15、怎样理解创新的两个超越?(1)自身超越:超越思维的惯性、超越思维的惰性(2)境界超越:前提超越、逻辑超越、关系超越16、创新思维在公关实践中有何作用?(1)公共关系活动以创新思维理论为基础,是创新思维的具体应用(2)创新思维贯穿公共关系活动的全过程和各种类型(3)创新思维涉及公共关系策划的各要素第二章创新思维的基础一、名词解释1、知识:是在自己的实践活动中积累起来的精神文化财富和认识成果。
2、思维主体知识结构:是指思维主体知识体系的构成情况和组合方式。
3、最佳优化知识结构:适合创新思维活动的需要,极大促进创新思维功能发挥,各种门类知识配置合理的知识结构。
4、科学语言:在自然语言中加入了精确定义的术语、符号、公式和图表,描述科学活动的过程,表达和存储科学成果的语言。
5、实践能力:是一种日常生活的智慧,这种智慧很少得到主流承认,但又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实实在在的智慧。
6、缄默认知:它是以行为为导向的认知,这种行动导向认知和人的目标实现相关,获得这种认知一般不需要别人的帮助。
7、自然语言:自然语言是一种象征符号系统,一个语词就是一个象征符号。
二、选择题1、个体创新的生理基础:人从整体上就是生物创新的产物、人脑的认知功能具有创新潜能。
2、创新是人类进化的特殊能力:人手的创新进化、人足的创新进化、人脑的创新进化。
3、创新思维的核心技能是增长知识和见识的能力、适应、利用和改造环境的能力、直觉、想象和灵感思维能力。
4、用构造式的方式来定义知识,也就是知识的构造式定义是:知识=信息+关联5、知识的顶峰是智能。
6、知识的分类:知识的职能分类、知识的常规分类、知识的跨科学分类、横断性知识、技术性知识。
7、自然语言是一种象征符号系统,一个语词就是一个象征符号。
8、术语是表达科学概念的语言符号。
9、爱因斯坦把对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探索称为“思想实验”,哲学家和科学家称之为“猜想”。
10、人对“过去、现在和将来”所作的猜想,可以简单地称呼为思想能力。
三、简答题1、如何理解人人都有潜在创新能力?(1)人具有潜在创新能力的社会依据:创新本质上是社会需要的产物、创新是个人回应社会挑战的需要、人人都有无限的创新空间(2)个体创新的胜利基础:人从整体上就是生物创新的产物、人脑的认知功能具有创新潜能(3)创新是人类进化的特殊能力:人手的创新进化、人足的创新进化、人脑的创新进化2、创新人才的品德特征有哪些?(1)强烈的好(武汉自考)奇心和惊奇感(2)标新立异的胆魄(3)坚强的意志力(4)勤奋而专注地工作(5)独立和自信3、创新思维的核心技能是什么?(1)增长知识和见识的能力(2)适应、利用和改造环境的能力(3)直觉、想象和灵感思维能力4、创新品德与创新核心特征的关系?(1)具有创新品格是掌握创新核心技能的基础(2)在掌握创新核心技能的过程中,会不断地提升自己的创新品格5、怎样理解知识的图表描述和构造定义?(1)第一层噪音(2)第二层数据(3)第三层信息(4)第四层知识6、知识的分类有哪些?(1)知识的职能分类:语言文字智能、逻辑数学智能、空间智能、音乐智能、身体运动智能、人际关系智能、自我认识智能(2)知识的常规分类:自然科学知识、社会科学知识、人文科学知识(3)知识的跨科学分类:(4)横断性知识:分子生物学,数理逻辑(5)技术性知识:光纤通讯理论、超导理论7、最佳优化知识结构的基本要求是什么?(1)在知识结构中必须具有优化配置的基础知识(2)在知识结构中必须具有优化配置的专业知识(3)思维主体的知识结构必须处于一种开放和动态的状态8、自然语言的基本特征是什么?(1)民族性和地域性(2)丰富多彩(3)模糊性(4)社会性9、自然语言有哪些基本功能?(1)情景表达功能(2)信息交际功能(3)行动指示功能10、创新思维与自然语言的关系?(1)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思维是语言中蕴涵的内容(2)对自然语言的敏感是创新思维的重要先决条件(3)自然语言的转换生成是实现创新的重要前提11、科学语言有哪些特征?(1)精确性(2)简洁性(3)客观性12、科学语言与创新思维的关系?(1)创新思维促进了科学语言的产生(2)科学术语,科学公式和科学图表的形成是创新思维的结果13、新术语中产生的途径有哪些?(1)直接借用自然语言中现成的语词(2)借用相关学科的术语,或者新造术语,都可能导致新理论的产生14、实践能力的特征是什么?(1)经验特征(2)智慧特征(3)创新特征(4)非语言沟通特征(5)技能接受特征15、如何理解缄默认知的含义?它是以行为为导向的认知,这种行动导向认知和人的目标实现相关,获得这种认知一般不需要别人的帮助。
善于运用缄默认知的人,有一种把缄默认知扩散化的技能,这表明,实践能力中的缄默认知技能具有超越功能,也就是创新功能。
16、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存在什么关系?(1)实践能力和思想能力(2)思想能力和实践能力中都具有创新思维创新思维是在思想能力和实践能力当中,都能体现出来的思维类型。
第三章创新思维实践:问题解决一、名词解释1、问题:是某种事态在人头脑中的反映,这种事态令人困惑或者令人不满意,但对这种事态,又没有现成的解决方法去改变,该事态挑战我们的智能。
2、论题:是一种观念性的事态在人头脑中的反映,这种观念性事态挑战我们的智能,引起不同人群之间的争辩。
3、问题意识:是对问题的一种敏感,产生这种敏感的动因是人对周边世界的好奇心。
4、观察:是一种有目的地进行感知和描述地活动。
5、问题定位:就是初步确定问题属于什么类型,是界定明确的问题,还是未界定明确的问题?是境况问题还是价值问题?想要有效地解决问题,境况问题和价值问题地区分是很重要的,因为问题地类型不同,解决的思路会是不同的。
二、选择题1、创新的过程伴随着问题的提出过程、讨论过程、解决过程。
创新思维总是面对着问题,总是试图解决问题。
2、寻求问题解决的方案往往是一个创新思维的过程。
3、问题可以分为界定明确的问题、未界定明确问题。
三、简答题1、问题形成的相关因素有哪些?(1)问题是一个认知客体,人是问题的认知主体(2)问题是对事态的一种不满(3)人在问题面前常常需要有所作为2、论题形成的相关因素有哪些?(1)论题是一个认知客体(2)论题反映的往往是观念(3)论题主要是认知主体间的认同或者不认同的问题3、论题与问题的关系怎样?区别:(1)概念的着重点不同(2)处理方式不同关系:(1)所有的论题本质上都属于问题(2)问题和论题互相渗透(3)4、问题可以分为哪些类型?(1)界定明确的问题:属于知识性、记忆性的问题(2)未界定明确的问题:没有明确的问题域、也没有明确的答案的问题5、如何理解境况问题与价值问题?(1)境况问题是客观事实相关的条件综合,境况是现成的已有的客观条件境况问题有些是有关物质世界的事实问题,解决这类问题多用实验的方式,所以这类问题往往有正确答案特征:它是在客观事实基础上产生的问题;解决这类问题,需要用事实来验证,或者是需要用新的境况来替代旧的境况(2)价值观念是一种主观信念,这种信念表现为认知主体的认知偏好价值问题是观念问题:特征:这些问题包含着认知主体的主观意志,或是主观信念;它不仅仅是用客观事实来验证,更多的是依赖人的观念认同;它大都和人类的行为相关,因此价值问题也是有关人类行为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