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练习
- 格式:docx
- 大小:22.90 KB
- 文档页数:4
二年级语文阅读灰驴的孩子得了重病,需要赶快请猴医生。
请谁帮着跑一趟(tàng)呢?正当灰驴发愁时,小白兔说:“驴大嫂,我给你跑一趟吧。
”“还是我去吧。
”乌龟骄傲地说:“我比兔子跑得快,上次竞赛,我就得了冠军。
”灰驴没有观看比赛,不清楚龟兔赛跑的详情,听乌龟说得有根有据,便让乌龟去请医生了。
可驴大嫂等啊等啊,等到天亮,猴医生到达时,小驴已经断气一个小时了。
灰驴痛哭着说:“猴医生,你怎么现在才来?孩子的病给你耽(dān)误了。
……”“我接到信就来的,没耽误一分钟呀!”猴医生说。
驴大嫂责怪乌龟,怎么走得这么慢。
乌龟说:“我路上没有停步,已经尽力了。
”“别说了,驴大嫂,是你自己害了你的孩子!乌龟一步不能爬二指远,谁叫你让他送信的?”猴医生看了一眼低头不语的小白兔说:“小白兔是有名的飞毛腿,为什么不让他去?”灰驴哭得更厉害了:“我原想,乌龟是冠军,自然就跑得快,谁知……”1、短文共有____个自然段。
其中写猴医生说的话的是第___和第___自然段。
2、写出画线词语的近义词。
灰驴的孩子得了重病,需要赶快请猴医生。
____ _______ 乌龟骄傲地说:“我比兔子跑得快,上次竞赛,我就得了冠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驴大嫂责怪乌龟,怎么走得这么慢。
________________3、猴医生对驴大嫂说:“是你自己害了你的孩子!”驴大嫂错在哪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乌龟有错吗?你最想对乌龟说点什么?春天,小猴在山坡上刚栽上一排梨树,就张罗开了:“我栽的梨树要结梨子啦!”小山羊正在栽杏树,它对小猴子说:“兄弟,你高兴得太早了。
梨树要五年才结果呢。
”小猴子一听,心里凉了,忙问山羊:“你栽的杏树几年结果呀?”山羊回答说:“只要四年。
”小猴子连夜把梨树拔了,改栽了杏树,又张罗开了:“我的杏树,四年就能结杏子!”小黄牛正在给果树施化肥,它抬起头来对小猴子说:“吹什么,我种的桃树,三年就能结大桃子!”小猴子后悔自己错栽了杏树,又连夜拔掉,栽上了桃树。
2024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文学类文本阅读练习及答案解析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魔鬼(节选)莫泊桑这个农民面对大夫,站在临终女人的床前。
床上的老太婆很平静,她认命了,但神志还清醒,望着两个男人,听他们交谈。
她快要死了,但并不抗争,她已经活到九十二岁了,她的寿数已尽。
七月的阳光,从敞开的门窗投射进来。
田野的气味,也随着灼热的熏风涌进屋里。
大夫提高嗓门说道:“奥诺雷,您不能丢下您母亲一个人,她这种状态,随时都可能过去!”这农民愁眉苦脸,反复说道:“可我还得把麦子收回来,撂在地里的时间太长了。
现在正逢好天气。
你说呢,妈妈?”可是,大夫却火了,跺着脚说道:“你真是个畜生,你给我听着,我不准你这么干,明白吧!如果今天,你非得收回小麦不可,那就请拉佩太太来……”这个农民又高又瘦,动作迟缓,心里正七上八下,拿不定主意,他既害怕大夫,又酷爱节俭,因而犹豫再三,反复盘算……拉佩太太是个老太婆,专给人熨衣服,还为本村和周围一带人家看守死者或临终的人。
她像头年的苹果,满脸皱纹,而生性狠毒。
奥诺雷•本唐走进她家,见她正在调靛蓝水,好为村里的妇女染细布皱领。
他招呼一声:“嘿!您好,拉佩大妈,一切都如意吧?”大妈朝他转过头去,答道:“还可以吧。
您家呢,都好吧?”“唔!我嘛,倒挺顺心的,可是我母亲,快要不行了。
”“您母亲不行了?”“对,我母亲不行了。
”“您母亲怎么啦?”“她快翻白眼儿了!”她突然以同情的语气问道:“怎么到了这一步了?”“大夫说她挺不过下午。
”“那她肯定就不行了!”张老师的语文工作室(ID:PeterZhangEdu)奥诺雷还犹豫不决,他想不出要说什么,就干脆开门见山:“您去守护我母亲,一直到咽气,您向我要多少钱?您也清楚,我根本不是有钱的主儿,连一个女佣的工钱都付不起。
正因为这样,我那可怜的母亲太操劳,太累了,才卧床不起。
别看她九十二岁了,干起活儿来还像个十岁的孩子。
她那身子骨,谁也比不了!……”拉佩太太一本正经地解释:“有两种价钱:若是有钱人家,那就白天四十苏,夜晚三法郎(一法郎等于二十苏);其他人家,白天二十苏,夜晚四十苏。
现代文阅读练习题及答案20篇一、现代文阅读1.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童心苹果刘诚龙爱人在一所小学教书,早出晚归,披星戴月。
若时间可以伸缩,她会把在校时光拉长,在家时日压短。
在校,她把“时间”有意无意说成是“时光”;在家,___。
她意识里,___,家里时间是度日如年。
也是也是,在校园,___;到家里,整天所见的是皱皱的核桃脸。
爱人给我泡一碗面,放桌上。
她喝瓶牛奶啥的,提包就去学校。
不饿?不饿,爱人说。
她到学校不缺吃的,早晨,这学生会送她个包子,那学生会送她半边月饼,汉堡包肯德基的,都会有一两个学生从书包里掏出来:艾老师,您吃。
她不想吃,有段日子在减肥,她的减肥要诀是不吃,或是少吃。
一个暑假过去,减肥效果不太理想,却也看得见。
班里学生见了,大喊:老师,您瘦了?我们不准您瘦。
也不知道是从谁开始的,也不知哪天,不经意间,便常有几个学生,书包里带上零食送老师吃。
街上的,家里做的,还有爸妈自远处归来带给孩子吃的。
这天,是个男学生,长得憨头憨脑,圆圆的脸,他妈叫他“足球”。
干吗叫球,叫“苹果”多好。
这孩子脸圆,肚也圆,看那肚子,是个小吃货,容量大,蛮能装东西的。
砰砰砰,他书包都没放课桌就跑老师门前来了:“老师,您吃苹果。
“不用不用,你自己吃。
”“不,老师吃了别个同学的,干吗不吃我的?”“我吃了,你没有吃的啦。
”“我还有。
”他翻了书包,果然里面有个大苹果。
老师笑了,把苹果接了,随手放在桌子上。
“莫放桌子上。
”他拿起苹果放在老师茶杯上。
“‘苹果球’,这星期要奖你一面小红旗噢,好讲卫生。
”老师既不跟他妈叫他“足球”,也不拟他脸型叫他“苹果”,而是综合两者叫他“苹果球”。
“老师,我要看这个苹果生个苹果崽崽出来。
”原来上次带他去了一个蔬菜基地,蔬菜基地搞大棚蔬菜,他一知半解,说给植物根部水,上面给阳光饱暖,菜会生菜,根会生根,苹果下面给了水,会苹果生苹果。
越过窗子,一缕阳光射进窗来,正好打在苹果阳面。
水,阳光,还有那颗心,是会让这个苹果开花吧,结果吧。
现代文阅读练习题及答案20篇一、现代文阅读1.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父亲的味道①今年冬天特别冷,李明打算把父亲从乡下接进城过冬。
父亲来了,和李明夫妻俩处得也还不错。
②有一天,媳妇杨芳偷偷地告诉李明:“你爸可能找新老伴儿了。
”李明诧异地说:“怎么可能?你看见了?”杨芳撇撇嘴,说:“你不见他最近身上总是收拾得利利索索,牙也刷得勤,动不动口里还嚼个口香糖?年轻人喜欢嚼口香糖,他们要谈恋爱、要应酬,得保持口气清新,他一个老头子嚼啥口香糖?”③听媳妇这么一说,李明觉得还真有点道理。
李明旁敲侧击地问父亲,是不是瞧上小区哪个老太太了,要不要帮忙牵个线。
父亲啐了李明一口,说:“瞎说啥?我一把年纪找什么老太太。
你妈走了十几年,要找早找了……”④父亲不承认,李明也没办法。
为了搞清楚父亲到底有没有找老太太,这天李明请了假,上班时间照常出门,下了楼,李明找了个能看到门洞的地方躲了起来。
没多大一会儿,父亲从门洞走了出来,扭头从绿化带的小道穿了过去,李明离得远,看不清,他只能跟了过去。
⑤小道那一头是一个拐角,只见父亲蹲在拐角处,从怀里掏出一个布包。
父亲刚想打开地上的布包,一个拐弯过来的中年妇女嚷了起来:“你这老头,蹲在这儿干吗呢?吓我一跳!”父亲讪讪地笑了,说:“没,没干吗……”中年妇女眼睛一翻,大声说道:“鬼鬼祟祟的,一看就没在干好事儿!”父亲站了起来,尴尬地说:“不好意思,我不是故意吓唬你的。
”接着,父亲躬身收拾好布包,在小区里像没头苍蝇似的转来转去,转了半天,来到了小区垃圾存放点,李明也紧紧地跟了过去。
⑥父亲找了个不起眼的地方蹲下来,掏出布包打开来,从布包里拿出了一张叶子。
李明差点喊了出来:“是旱烟叶子!”只见父亲两只手飞快地搓了起来,很快把烟叶搓成了烟棒,用舌头把烟叶边舔了一遍,然后又搓了搓,把两头不整齐的地方用手掐掉。
一切规整好了,他把烟棒含在嘴里,点着火,使劲地抽了起来。
父亲吸烟时的神情,就像贪吃的人在享受一顿饕餮大餐。
现代文阅读练习题及答案20篇一、现代文阅读1.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故乡的风杨俊文①锦州风大。
②童年记忆里的风,有时在耳际嘶鸣,双眼便旋即做出眯起的样子,像是担心那里的尘沙,还会吹进我的眼里。
我知道这是瞬间的幻觉。
③最初,我对风的色彩的识别是黄色。
其实,风不该有颜色,即使有,也是人的赋予,比如,风从海洋上吹过,说风是蓝色;从森林里吹过,就是绿色;从雪山上吹过,就变成了白色。
而家乡的风,与其他地方的风明显不同﹣﹣﹣﹣它个性十足,生猛异常。
那时,还没听过“沙尘暴”这个词,只知道“刮黄天儿”,风刮起,天空一片昏黄。
④故乡的风之所以气势恢宏,是其中的沙尘充当了风的武器。
那时的风与沙尘,像是从未分开过。
风力助推沙尘漫天席卷,掀翻了街口摆着糖果的摊板,刮跑了老爷爷头上的帽子。
偶尔看见骑自行车的人,在风里歪扭一阵之后,不得不屈尊下驾,吃力地推车前行。
有时在教室里正聚精会神地听讲,风猛然用力,让玻璃飞出窗框,在书桌上和地上“哗”地破碎。
⑤我和同伴对风的防御,最早使用的是风镜。
顾名思义,风镜就是防风的眼镜。
玻璃镜片在细细的钢丝框上,四周有密织的布罩,两端用皮筋连接,套在头上拉至眼部,风便吹不着眼睛了。
每副风镜五分钱,后来有了塑料的镜片,价格要高出很多。
戴风镜并不完全是为了防风,重点是防风里的沙子。
⑥从上小学的第一天起,我就开始戴风镜了。
与书包一样,风镜是每个学生的“标配”。
走进教室,摘下风镜,两眼周围湿湿的,时间久了,眼部泛出两个浅白的圈圈。
在风大的季节,走在上下学的路上,自然躲不过风的袭扰。
风从对面来,尘沙吹打在风镜上,会有“沙沙”的声响,眼前的路变得模糊不清。
不知道何为“能见度”,只觉得路不在脚下。
当我习惯地背过身去,风会把衣襟高高掀起,裤子突然变得异常肥大。
沙粒打在后背上,能听见密密的“啪啪”声,仿佛是一阵暴雨的吹打。
⑦城南的小凌河岸,是放风筝的去处。
小凌河在明朝开始有好听的名字,被称为“凌川”“锦水”。
童年时听老人说,锦州有“八景”,其一便是“锦水回纹”。
阅读理解练习题以及答案阅读理解练习题以及答案 1牛顿是世界上的大科学家,他非常聪明,在物理学方面有过许多重大发现。
可是他在一些小事上,却是个“马大哈”。
一天清晨,他起得很早,因为他要研究一个难题。
管家怕他饿,就打发一个佣人,端了一锅水,拿了个鸡蛋到他的书房去。
管家叮嘱佣人一定要把鸡蛋煮好等牛顿吃完再回来。
可是牛顿不愿有人干扰他,就对佣人说□你把鸡蛋留下来□我自己煮□佣人把鸡蛋放在桌上□说□鸡蛋煮四分钟就可以吃了□说完便离开了书房□过了一小时,佣人有些不放心,回来看看,这一看使他大吃一惊:牛顿手里拿着鸡蛋站在火炉边,锅里煮的是桌子上的怀表。
还有一次,牛顿请一位朋友吃晚饭,朋友按时来了。
饭菜都已经摆好,可是牛顿还在工作。
朋友很了解牛顿的习惯,就坐在饭桌旁边静静地等着。
过了好长时间,饭菜都凉了,还不见牛顿来,朋友只好自己先吃。
吃完后,他突然想了个主意,要和牛顿开个小玩笑。
于是他就把吃剩的鸡骨头放进盘子里,重新盖好,然后悄悄地走了。
他断定自己的恶作剧一定见效。
夜已经深了,牛顿突然觉得有点饿。
他走进餐厅,准备吃晚饭。
可他一打开盘子,看见里面全是鸡骨头,心里很奇怪,这是怎么回事?他转过身看看闹钟,晚饭的时间早已过去了。
这时他好像明白似的:“噢,我已经吃过晚饭了,看我这记性!”说着他站起来又继续去工作了。
至于请朋友吃饭的事,他早已忘得一干二净。
牛顿把自己的全部精力都献给了科学事业,他正是凭着这般子废寝忘食的钻劲,才登上了科学的高峰。
1.在文中的□里加上恰当的标点。
2.根据意思写词语。
(1)顾不上睡觉,忘记吃饭。
形容非常专心努力。
()(2)智力发达,记忆和理解能力强。
()3.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发现——()叮嘱——()干扰——()断定——()4.把文中画“____”的句子,改写成因果关系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5.文中加粗的内容可用_________这个成语来概括。
六年级语文阅读理解练习1.高贵的施舍一个乞丐来到我家门口,向母亲乞讨。
这个乞丐很可怜,他的整条右手臂断掉了,空空的衣袖晃荡着,让人看了很难受。
我以为母亲一定会慷慨施舍的,可是母亲却指着门前一堆砖对乞丐说:“你帮我把这堆砖搬到屋后去吧。
”乞丐生气地说:“我只有一只手,你还忍心叫我搬砖。
不愿给就不给,何必刁难我!”母亲不生气,俯身搬起砖来。
她故意只用一只手搬,搬了一趟才说:“你看,一只手也能干活。
我能干,你为什么不能干呢?”乞丐怔住了,他用异样的目光看着母亲,尖突的喉结像一枚橄榄上下滑动两下,终于俯下身子,用他惟一的一只手搬起砖来,一次只能搬两块。
他整整搬了两个小时,才把砖搬完,累得气(chuǎn)如牛,脸上有很多灰尘,几络乱发被汗水濡湿了,斜贴额头上。
母亲递给乞丐一条雪白的毛巾。
乞丐接过去,很仔细地把脸面和脖子擦一遍,白毛巾变成了黑毛巾。
母亲又递给乞丐20元钱。
乞丐接过钱,很感激地说:“谢谢你。
”母亲说:“你不用谢我,这是你自己凭力气挣的工钱。
”乞丐说:“我不会忘记你的。
”对母亲深深地(jū)一躬,就上路了。
过了很多天,又有一个乞丐来到我家门前,向母亲乞讨,母亲让乞丐把屋后的砖搬到屋前,照样给他20元钱。
我不解地问母亲:“上次你叫乞丐把砖从屋前搬到屋后,这次你又叫乞丐把砖从屋后搬到屋前。
你到底想把砖放在屋后,还是放在屋前?”母亲说:“这堆砖放在屋前和放在屋后都一样。
”我嘟着嘴说:“那就不要搬了。
”母亲摸摸我的头说:“对乞丐来说,搬砖和不搬砖可就大不相同了。
”此后还来过乞丐,我家那堆砖就被屋前屋后地搬来搬去。
几年后,有个很体面的人来到我家。
他西装革履,气度不凡,跟电视上那些老板一模一样。
美中不足的是,这个老板只有一只左手,右边是一条空空的衣袖,一荡一荡的。
老板用一只独手握住母亲的手,俯下身说:“如果没有您,我现在还是个乞丐;因为当年您教我搬砖,今天我才能成为一个公司的老板。
”母亲说:“这是你自己干出来的。
阅读理解专项练习题一、事实细节题1. 请从文中找出作者提到的我国著名旅游景点。
2. 根据文章内容,简要描述主人公在困境中是如何自救的。
3. 文中提到的科技创新成果有哪些?4. 请列举出文中提到的几种环保措施。
5. 从文章中可以看出,作者对传统文化的态度是怎样的?二、词义猜测题1. 根据上下文,推测“瓶颈”一词在文中的含义。
2. “这片土地见证了历史的沧桑”中的“沧桑”是什么意思?3. 文中提到的“绿色出行”,请你猜测一下它的含义。
4. “他这个人很轴”中的“轴”字在这里是什么意思?5. 请解释“与时俱进”在文中的具体含义。
三、推理判断题A. 主人公最终克服了困难B. 文章主要讲述了我国的历史变迁C. 作者对现代科技持否定态度D. 文章倡导人们保护环境A. 我国旅游资源丰富B. 主人公在困境中得到了他人的帮助C. 科技创新对国家发展至关重要D. 作者认为传统文化需要传承和发扬A. 文章旨在表达对大自然的赞美B. 主人公在故事中经历了成长C. 环保意识在现代社会越来越受到重视D. 作者认为传统文化已经过时四、主旨大意题1. 请简要概括文章的主题。
2. 文章主要从哪几个方面论述了科技创新的重要性?3. 请用一句话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
五、观点态度题1. 作者在文中对环境保护的态度是怎样的?2. 从文章中可以看出,作者对主人公的遭遇持何种态度?3. 请分析作者对传统文化的观点。
六、信息筛选题A. 旅游B. 自救C. 科技创新D. 环保E. 传统文化2. 请筛选出文中关于我国经济发展的相关内容。
七、句子理解题1. “教育的本质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
”这句话在文中的含义是什么?2. 文中提到的“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这句话是如何体现文章主题的?3. 请解释“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这句话在文中的意义。
八、段落作用题1. 请分析第二段在文中的作用。
3. 第三段与第四段之间有什么联系?请简要说明。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练习题及答案初中语文阅读理解练习题及答案「篇一」邻居阿麻①我与邻居阿麻结怨已经很久了,瞧他那副样子,够你烦心:脸麻,腿跛,背驼。
因为这副尊容,他已经四十多岁了还是个“快乐的单身汉”。
②单身汉有空闲,管闲事管到了我的头上。
我和我的伙伴们在玩的方面个都是天才。
下雪天,我们拆别人的篱笆学大人烧炭,他提起一桶水,“噗”的一声,将炭窑冲得稀烂:“烧了镇上的房屋,你们去坐牢?”秋天,我们有土炸药炸别人家菜园的南瓜,炸得“瓜肉横飞”,我们高兴得直翻跟斗。
正当得意忘形之时,阿麻的手钳住我:“看我不告诉你们爷娘!”回家后,我们都挨到一顿打,皮肉受苦,奇痛难忍。
我们奈何不了阿麻,只能编歌谣泄恨:“麻子麻叮当,骑马上洪江,听到锣鼓响,麻子脸上痒。
”这时,阿麻便要追击,我们“哗”的`一声跑散,望着他一跛一跛的样子,我们开心得像喝了“可口可乐”。
③我们不喜欢他,小镇上的大人们也不怎么喜欢他。
这中间有个缘故。
④小镇的西边有一条河,是学生上学和大人外出的必经之路,河上有座年久失修的桥,桥上桥板朽了,常常跌倒人;木桥墩烂了,走在上面摇摇晃晃像荡秋千。
www.终于,一场大雨,猛然的山溪水将它冲走,还带走了我的一个好伙伴春山。
我庆幸那天贪玩旷课,拣得了一条小命。
阿麻请人做了个小木船,干起了摆渡的行当。
第一天过渡免费,镇里的人都说他在积德。
可是,第二天收费1角,后来竟然涨价到了4角。
阿麻“发”了,腰包胀鼓鼓,有人骂他“黑良心,赚昧心钱”,但他默默地忍受了。
⑤风里来,雨里去。
阿麻摆渡六年,操劳过度,脸色蜡黄,日渐消瘦。
人们担心,他总有一天会栽倒在小河里。
⑥后来,小河上砌起了一座石拱桥,小巧玲珑,像一把小金锁,锁住了放荡不羁的小河。
从此,小镇的人们过河如履平地,都说修桥人泽被后世。
⑦小桥落成的前两天,阿麻死了。
医生说他患的是癌症。
⑧小桥落成那天,正逢小镇赶集,人山人海,好不热闹。
桥上没有彩灯,没有横幅,没有红绸。
一挂20xx响,响过以后,镇长讲话了:“今天,我们在这里举行小桥落成典礼暨阿麻同志追悼会。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阅读理解练习(15篇)一、课外阅读。
露珠的身形很小,生命也很短暂,但它却是不平凡的。
当夜幕笼罩的时候,它像慈母用乳汁哺育婴儿一样地滋润着禾苗;每当黎明到来的时候,它又最早睁开它那不知疲倦的眼睛;它白天隐自于空气中,夜晚无声地在黑暗中工作。
它不像暴雨挟风雷鸣电闪以炫耀它们的威力,更不像冰雹那样对一切残酷无情,它默默地工作,又默默地逝去。
它把短暂的一生献给禾苗,面对禾苗却从来无所求。
它多么像辛勤的园丁,培养着祖国的花朵;多么像我们敬爱的老师,灯下伏案夜以继日地工作,把毕生的心血滴滴洒在我们的心田上!1.文中的“它”是指_________,“园丁”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2.联系上下文解释:(1)炫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夜以继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写出与下列词语的意思相反的词。
黑暗(_______)平凡(_______)短暂(_______)4.在原文中用“”线画出一个比喻句。
5.找出中心句,在句子下面用“”线画出来。
6.这段话主要表达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举三个例说明你认为什么人或什么职业的人具有“露珠精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理解。
________李逵归心似箭,迈开脚步,大步走去。
走着走着,只见前面闪出一片松林,烟笼雾锁,十分险恶。
李逵是个胆大粗豪之人,根本不觉害怕,直走进去。
突然,一个大汉从树上跳下,暴喝一声:“黑旋风李逵在此!识相的留下买路钱,免得伤了性命!”李逵一惊,寻思此处如何又有一个黑旋风?定睛一看,见那人面黑如炭,如烟熏火燎一般,手持两柄大斧,倒也威风凛凛。
李逵大怒,心想天下或有同名同姓之人,岂有绰号、兵刃都相同的?眼见得是冒俺之名,坏俺的名声了。
第18课国防建设导学案
导学目标知识点:
1、人民海军建立的时间、领导人。
2、人民空军建立的时间,领导人。
3、第二炮兵部队创建的时间。
4、“精兵之路”的含义。
5、民兵和预备役的作用。
课时:1课时
导学方法:学生自主学习,教师指导相结合
导学过程:
一、人民海军和空军的建立
1、原因:为巩固___________________,保卫祖国_____________不受侵犯,加
强部队的___________________和现代化建设。
2、时间:____________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部队和空军部队先后建立。
3、内容:海军第一支部队________1949年4月23日成立于____________。
由
____________任海军司令员。
1949年11月,中央军委从陆军抽调官兵组成空军部队,____________任空军司令员。
二、科技强军
4、1956年,根据中央和毛主席的决策,____________主管国防尖端武器的研究可生产。
5、研制:60年代以来,中国先后研制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成为世界上少数几个独立掌握核武器及空间技术的国家。
6、成果:(1)1966年7月,中国人民解放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创立。
(2)1966年10月,我国首次____________试验成功。
(3)80年代以来,人民解放军走中国特色的精兵之路,实现由
____________向____________由____________向____________的转变,
成为抵抗侵略,保卫祖国的坚强柱石。
三、民兵和预备役
7、意义:人民解放军有了可靠的__________________,增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问题探究
我国的导弹部队时候组建的?我国为什么要重视导弹部队的组建?
课堂检测
1、2009年4月,胡锦涛在青岛海上检阅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部队,中国人民解放军
的第一支海军部队是()
A、北海舰队
B、华东军区海军
C、南海舰队
D、东海舰队
2、下列哪些科研成果极大地加强了我国国防建设()
①1964年我国第一颗原子爆炸②1966年我国装有核弹头的中近程地地导弹发身成功
③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成功④籼型杂交水稻培育成功
⑤神舟五号载人航天飞行实验成功
A、①②③⑤
B、①②③④
C、①②④⑤
D、①②③④⑤
3、军种是军队在其组成上,依据主要作战空间、使命和武器装备所划分的基本种类。
中国人民解放军下列军种中,主要担负核反击任务的是()
A、陆军
B、海军
C、空军
D、第二炮兵
4、新中国的第一支海军是()
A、华东军区海军
B、北海舰队
C、东海舰队
D、南海舰队
5、“我爱祖国的蓝天,云海茫茫一望无边,春雷为我敲战鼓,红日照我把敌歼。
美丽的长虹搭起彩门,迎接着雄鹰胜利凯旋……”中国人民空军刚刚诞生时就面临的考验是()
A、进行解放战争
B、参加抗美援朝
C、进行抗日战争
D、进行北伐战争
6、中国人民第一支海军诞生于()
A、上海
B、北京
C、广州
D、泰州
7、新中国成立后,主管国防尖端武器的研究和生产的元帅是()
A、聂荣臻
B、叶剑英
C、贺龙
D、陈毅
8、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海军和第二炮兵部队建立的先后顺序是()
A、海军、空军、第二炮兵
B、空军、海军、第二炮兵
C、空军、第二炮兵、海军
D、第二炮兵、空军、海军
9、观察右图(二炮战略核导弹发射图),你一定会想到“倚天神剑显国威”这句
话。
图中的这支“神剑”所担任的主要任务是()
A、打击走私
B、核反击
C、反击恐怖分子
D、打击分裂
10、2002年5月中国海军舰艇编队进行首次环球航行,访问了新加坡、埃及、
乌克兰、希腊、巴西、秘鲁等十国港口,创下了人民海军史上出访时间最长航程最远、航经海域最广、访问国家最多的新记录,展示了我国海军的综合实力。
请问我国海军由以下的哪几个部分组成()
①北海舰队②东海舰队③海军航空兵④海防部队⑤南海舰队
A、①②⑤
B、①②③
C、①②④⑤
D、①②③④⑤
第19课独立自主走向国际舞台导学案
导学目标:
1、记住我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时间和意义。
2、记住中美关系正常化过程中的几件大事,初步分析中美建交的重要影响。
3、认识中国作为联合国安理会的常任理事国,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人类进步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树立勤奋学习,将来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人类进步事业而献身的远大理想。
自主学习
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背景:以______________为首的一些西方国家企图把新中国扼杀在摇篮里。
2、成就:1949年,与____________、印度等17个国家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
3、提出:1953年,中印谈判时,____________提出;1954年6月与印度和
________两国总理共同倡导。
4、内容:互相尊重领土主权、____________、互不干涉内政、___________、
和平共处。
5、意义:标志着中国___________________的成熟。
二、中国出席日内瓦会议和万隆会议
6、日内瓦会议:
(1)时间:___________年。
(2)内容:讨论政治解决__________和恢复______________和平的国际会议。
(3)意义:中国首次以________________之一的身份在世界外交舞台亮相,并对会议做出了积极贡献。
7、万隆会议:
(1)时间:_________年4月。
亚非29个独立国家政府首脑在印度尼西亚的万隆举行会议。
这是第一次没有_____________________参加的___________会议。
讨论亚非主权国家共同关心的___________问题和亚非国家的____________问题。
(2)方针:周恩来提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方针,促成会议圆满成功。
(3)意义: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__________________。
会后,我国与更多的亚非国家建立了_________________。
合作探究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后,在国际上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课堂检测
1.新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是在第几届联合国大会上恢复的()
A.23届
B.26届
C.27届
D.36届
2.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式成为联合国安全理事会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始于()
A 1945年
B 1949年
C 1971年
D 1972年
3.今年1月1日是中美建交()
A 40年纪念日
B 25年纪念日
C 27年纪念日
D 30年纪念日
4.1972年2月,中美双方在上海签署()
A.《建交公报》
B.《中美联合公报》
C.《中美建交备忘录》
D.《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
5.中美关系资料时发现了“小球转动大球”这一说法,他理解小球是指美国乒乓球队应邀访华,却不知道“大球”指什么。
请你为他指出()
A.周恩来与尼克松实现历史性的握手
B.毛泽东接见美国乒乓球队
C.中美签署《中美联合公报》
D.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
6.1972年2月,美国总统访问中国的一周被西方新闻界称为()
A.中国重返联合国的一周
B.让世人关注的一周
C.愉快的一周
D.改变世界的一周
7.1969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说:“十年后,到中国在核武器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
“十年后”中美之间发生的重大事件是()的时候,我们就没有选择的余地了。
”
A.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B.基辛格秘密访问中国
C.中美签署《中美联合公报》
D.尼克松访华
8.下列新中国外交史上的历史事件按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中国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②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③周恩来出席万隆会议④中美正式建交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
C.④③②①
D.①③②④
9.1972年尼克松访华,下飞机后主动伸手与周恩来总理握手。
尼克松事后写到:“当我们的手相握时,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
”这句话意味着()A.中国国际地位提高B.中美关系由敌对走向正常化
C.中美两国的分歧从此消失D.美国开始放弃干涉中国内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