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籽油的传统、改良与转基因
- 格式:doc
- 大小:29.00 KB
- 文档页数:8
油菜籽的介绍及加工工艺姓名:龙英学号:201106064041 专业:食品科学与工程摘要:描述了油菜籽的别名及产地,油菜籽的果实及种子。
油菜籽的营养物质及其对应的作用和某些物质的有害作用。
还介绍了油菜籽中的双低菜籽的定义,特点及优点和种植。
还有传统菜籽加工工艺和它的改进的方法及流程。
关键词:产地、果实、双低菜籽、制油工艺、改进工艺、工艺流程1.1菜籽油的介绍1.1.1 原料别名:菜子油、菜油、菜籽油、芸苔油、香菜。
1.1.2原料产地:主产于长江流域、及西南、西北等气候温和湿润,相对湿度大,云雾和阴雨日多,冬季无严寒,利于秋播油菜生长,加之温、光、水、热条件优越,油菜生长水平较高的地区。
1.2.3 原料果实:油菜的果实为角果,角果由果啄、果身、果柄三部分组成。
角果成熟后由于果瓣失水收缩,能自动裂开,内含种子,油菜的种子称为油菜籽,平均含量35%—42%,是一种重要的油料。
1.3.1 果实种子:种子呈圆球形或卵圆形,粒很小,其直径为1.27—2.05毫米。
由种皮、胚及胚乳三部分组成。
1.3.2 果实种皮:种皮色泽又淡黄、深黄、金黄、淡红、褐色、紫黑、黑色等多种颜色。
种皮上有网纹,黑色种皮的网纹比较明显。
种皮上可见条纹,与种脐相反的一面有一条沟纹。
种皮占油菜籽总含量的14%-20%,厚度在26—28微米左右,种皮与子叶结合紧密,较难去除。
种皮含有30%以上的粗纤维,油菜籽中绝大部分的芥子碱和色素以及部分植酸和单宁等抗营养物质也存在于种皮中,因此种皮是影响菜籽饼粕蛋白饲用的主要因素,更是限制进一步开发菜籽食用蛋白的关键。
2.1 油菜籽中的物质普通品种的油菜籽含油32%—48%、蛋白质20%—30%,碳水化合物25%。
传统油菜籽中含有4%左右的硫代葡萄糖苷(又称芥子苷或葡萄糖异硫氰酸盐)。
在温热条件下油菜籽中的硫代葡萄糖在芥子酶的作用下降解,产生有毒的含硫化合物硫氰酸酯、恶唑烷硫酮及氰类化合物等,这些分解产物能抑制动物的甲状腺对碘的吸收而发生肿胀,导致代谢紊乱。
基因工程与油菜育种李彦龙(河西学院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甘肃张掖 734000)摘要:转基因油菜的农艺性状明显优于普通油菜,表现在抗病虫性、抗逆性等优良特性上。
反式烯脂酰-CoA 还原酶(trans-2,3-enoyl-CoA reductase, ECR)是催化超长链脂肪酸(VLCFAs)合成的脂肪酰-CoA 延长酶之一。
根据已报道拟南芥ECR 基因设计引物,采用RACE (rapid amplification of cDNA ends)方法从甘蓝型油菜中克隆ECR 的全长cDNA 序列和对应的基因组序列,命名BnECR 。
根据编码区预测BnECR 前体蛋白为一个310 个氨基酸残基的多肽链,包含ECR 蛋白的重要功能位点K144、R145 及一NAD(P)H 结合基序G225SGGYQIPR/HG234。
BnECR 在高芥酸材料种子发育中后期的表达量显著高于低芥酸种子,表明BnECR 可能参与甘蓝型油菜芥酸的合成。
BnECR 克隆到酿酒酵母的穿梭表达载体中,分别转化野生型酵母By4743 和突变体菌株YDL015c,添加半乳糖诱导表达。
关键词:油菜,选育,克隆,芥酸1转基因油菜后代的农艺性状表现及其抗虫性研究油菜作为重要的食用油来源及工业原料,其发展和生产一直受到人们的重视,2006年,我国油菜种植面积已达到666.7万hm2。
但是由于国内油菜籽产量与食用油消耗量差口较大,1999/2000年度我国油菜籽进口量一度创下385.5万t的历史最高纪录,2003/2004年度油菜籽进口量也维持在41.8万t左右。
因此,扩大油菜种植面积,提高油菜单产已成为我国油菜生产的当务之急。
目前,影响油菜生产的因素除通过政策调整提高农民种植油菜的积极性外,病虫害对油菜生产发展的制约也不容忽视。
特别是虫害,常年的虫害发生面积都很大,全球每年因虫害对农业生产所造成的损失仍高达20%~30%[1]。
在我国油菜菜粉蝶[Artogeia(pieris)rapae(Linnaeus)]的发生面积就占油菜播种面积的20%以上。
转基因油菜籽的鉴别方法
嘿,朋友们!今天咱来聊聊转基因油菜籽的鉴别方法。
你可别小瞧这事儿,搞清楚了能省不少麻烦呢!
先来说说外观吧。
转基因油菜籽和普通油菜籽在外观上可能会有些微妙的差别哦。
普通油菜籽的颜色呀,通常比较自然,就像大地的颜色一样朴实。
而转基因的呢,有时候可能会显得有点过于“完美”,就好像化了妆一样。
你想想,大自然里哪有那么绝对完美的东西呀,对吧!
再看看大小和形状。
一般来说,普通油菜籽的大小和形状会有一些差异,毕竟是自然生长的嘛。
但转基因的可能就会比较整齐划一,就像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
这就好像一群孩子里,总有长得不一样的,要是都长得一模一样,那可就奇怪啦!
还有啊,闻闻味道。
普通油菜籽会有一种天然的香味,那是土地和阳光的味道。
而转基因的呢,可能味道就没那么浓郁,或者有点怪怪的。
这就好比新鲜水果和加工过的水果味糖果,能一样吗?
我们还可以通过一些实验来鉴别呢。
比如用水泡一泡,看看它们的反应。
普通油菜籽可能会比较自然地沉浮,而转基因的说不定会有一些奇怪的表现。
这就好像是一场小测试,谁是“真金”谁是“假金”一试便知呀!
我们平时买油菜籽的时候可得多长个心眼儿呀,别被那些花里胡哨的包装给骗了。
要仔细观察,多问问,多了解了解。
毕竟这是要吃进我们肚子里的东西,可不能马虎呀!我觉得呀,只要我们用心去分辨,就一定能找出那些真正的好油菜籽。
大家说是不是呢!。
菜籽油的加工一油菜籽传统制油工艺菜籽传统制油工艺有以下几种1.一次直接压榨工艺工艺流程:油菜籽-清理-软化-轧坯-蒸炒-压榨-毛油-过滤-清油"此工艺饼中残油高、加工温度高,获得的油、饼质量差,不适于大批量生产。
2.预榨——浸出工艺油菜籽-清理-软化-轧坯-蒸炒-预榨-浸出此加工工艺,工艺路线长,投资费用大,加工温度高,毛油、粕的质量差。
3.直接浸出工艺油菜籽-轧坯-结粒-浸出二油菜籽现代制油工艺菜籽现代制油工艺主要指采用“挤压膨化预处理后浸出工艺”和“菜籽冷榨工艺”等工艺。
湿法挤压膨化预处理浸出制油工艺国外以美国Anderson公司为代表生产的用于高含油料预处理的挤压膨化机。
国内有中国农机研究院、武汉工业学院等单位分别研制了湿法挤压膨化机。
菜籽脱皮挤压膨化预处理浸出制油工艺油菜籽-清理-脱皮-菜籽仁-挤压膨化-浸出-湿粕高温或低温脱溶-高温粕或低温粕或:油菜籽-清理-脱皮-菜籽仁-挤压膨化或凝聚造粒浸出-混合油负压蒸发气提-毛油全精练-油脚(-毛油全精练-优质色拉)至于红色高,我想可能是不是加工的温度高的原因按现在的国标菜籽油按等级分为:菜籽原油、一级菜子油、二级菜籽油、三级菜籽油和四级菜籽油。
楼上的朋友对加工菜籽原油和四级菜籽油的工艺说的很清楚了,我在这里补充从菜籽原油到一级菜籽的加工工艺:毛油--去除悬浮杂质--脱胶--脱酸--脱色--脱臭--脱蜡--一级菜籽油楼主所说的色泽偏高指的是几级油?如果说的是生产菜籽原油或四级菜籽油,色泽跟炒料的温度和时间有很大关系(你可以发现,对于同一批菜籽采用浸出工艺所得毛油或四级油的色泽明显要比压榨工艺所得的油色泽要浅的多)通过精练菜籽油的色泽可以降到很低(国标中规定一级菜籽油的色泽用133.4mm比色槽要〈=2.0R)在储存过程中油的色泽受到光和热的影响会发生一些变化,按我们平常所做的试验一级菜子油在105摄氏度条件下24小时其色泽的变化是:0.9R(0h)--1.0R(3h)--1.3R (6h)--1.8R(24h)。
菜籽油直播间话术亲爱的家人们,大家好!欢迎来到今天的直播间,我是你们的主播XXX,今天我要给大家带来一场关于菜籽油的科普盛宴!菜籽油,又称菜油,是从油菜籽中提取的食用油。
它具有独特的香味和丰富的营养成分,是我们烹饪中不可或缺的食材。
接下来,我将为大家详细介绍菜籽油的种类、营养价值、生产过程和使用方法,让你成为菜籽油达人!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菜籽油的种类。
根据油菜籽的品种和加工方式的不同,菜籽油可以分为传统菜籽油和低芥酸菜籽油两种。
传统菜籽油芥酸含量较高,味道较浓;低芥酸菜籽油则芥酸含量较低,味道相对清淡。
接下来,我们来深入了解一下菜籽油的营养价值。
菜籽油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特别是亚油酸和亚麻酸,这些成分对于人体健康有着重要的作用。
亚油酸有助于降低胆固醇、预防心血管疾病;亚麻酸则有助于调节血压、保护神经系统。
此外,菜籽油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E、矿物质等营养成分,具有抗氧化、抗衰老的作用。
那么,如何选择优质的菜籽油呢?在选购菜籽油时,我们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要选择大品牌、信誉好的产品,确保原料的来源和质量;其次,要注意产品的营养成分表,选择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的产品;此外,还要注意产品的加工工艺和储存条件,确保产品的安全和卫生。
下面,我给大家分享一些使用菜籽油的技巧:1.烹饪时根据食材选择合适的菜籽油。
高温煎炸时可以选择稳定性较好的菜籽油;低温烹饪或凉拌时则可以选择味道清香的菜籽油。
2.储存菜籽油时要注意避光、密封和防潮,避免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或阳光下,以免影响品质和口感。
3.在烹饪过程中要注意控制油温,不宜过高或过低。
高温会使菜籽油中的营养成分流失,而低温则会影响其口感和香味。
4.尽量避免长时间高温加热和使用多次重复使用的油,以免产生有害物质。
家人们,听了这么多关于菜籽油的介绍和使用技巧后,是不是对如何选择和使用菜籽油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下面为大家介绍几款简单易做的家常菜谱:1.炒蔬菜:将适量的菜籽油倒入锅中加热;放入切好的蔬菜翻炒至熟;加入适量的盐和味精调味即可享用美味的炒蔬菜了!2.煎鱼:将适量的菜籽油倒入锅中加热;将处理好的鱼放入锅中煎至两面金黄;加入适量的盐和胡椒粉调味即可享用美味的煎鱼了!3.拌面:将适量的菜籽油倒入碗中;加入适量的酱油、醋、蒜泥等调料搅拌均匀;将煮熟的面条捞出放入碗中;加入适量的蔬菜和调料搅拌均匀即可享用美味的拌面了!希望这些菜谱能激发您的烹饪灵感,让您在享受美味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菜籽油的营养和健康。
题目:我国和欧洲对非转基因菜籽油的界定一、概述在当前全球范围内,转基因技术在农业生产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和食用价值一直备受争议,各国对转基因食品的监管标准也存在着差异。
菜籽油作为一种常见的食用油品,其转基因和非转基因产品的界定一直备受关注。
我国和欧洲对非转基因菜籽油的界定标准有何不同?本文将对此进行探讨。
二、我国对非转基因菜籽油的界定1. 我国农业部相关规定我国农业部发布的《转基因农产品生产经营管理条例》对非转基因农产品有详细的界定。
根据该条例,非转基因农产品应当具有明显的产品特征,并且未经转基因技术改良过。
菜籽油作为我国常见的食用油品之一,其非转基因产品应当来源于传统的非转基因菜籽植物种植,并经过相应的检测认证。
2. 我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的标准我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的《食用植物油脂》国家标准中也对非转基因菜籽油进行了界定。
根据该标准,非转基因菜籽油应当通过特定的检测方法,确认其油品中不含转基因成分,并且来源于非转基因菜籽植物原料。
三、欧洲对非转基因菜籽油的界定1. 欧洲食品安全局相关规定欧洲食品安全局对非转基因食品的监管标准非常严格。
在欧洲,非转基因食品必须通过严格的验证和检测程序,确认其不含转基因成分。
菜籽油作为欧洲地区的常用食用油品之一,其非转基因产品应当符合欧洲食品安全局的相关规定,经过严格的检测和认证程序。
2. 欧盟对非转基因食品的标识要求欧盟对非转基因食品的标识要求也非常严格。
根据欧盟相关规定,所有销往欧洲地区的非转基因食品必须对其非转基因属性进行明确标识,并且提供相应的检测和认证证明。
对于菜籽油等食用油品来说,其非转基因属性必须通过严格的检测程序确认,并在产品标识上进行明确注明。
四、我国和欧洲对非转基因菜籽油的界定比较1. 定义标准的差异我国和欧洲在对非转基因菜籽油的界定上存在一定差异。
在我国,非转基因菜籽油的界定主要以农业部相关规定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的标准为主,强调非转基因菜籽油的来源和检测确认程序;而在欧洲,非转基因菜籽油的界定更加强调其标识和验证程序的严格性。
菜油的制作工艺有几种
菜油的制作工艺主要有以下几种:
1. 榨油工艺:将植物的种子或果实先进行破碎或磨碎,然后经过榨取、沉淀、脱酸等步骤来提取油脂。
常见的榨油工艺包括冷榨法、热榨法、溶剂提取法等。
2. 提纯工艺:榨油后的原油通常还含有杂质和酸性物质,需要经过提纯工艺来去除。
常见的提纯工艺包括脱酸、碱炼、蒸馏等。
3. 改性工艺:通过对菜油进行一系列的物理、化学或酶法处理,改变油脂的特性和用途。
常见的改性工艺包括氢化、酯化、硬化等。
4. 混合工艺:将不同种类的油脂进行混合,以获得更理想的脂肪酸组合和性质。
混合工艺常用于调整菜油的营养成分和口感。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植物种类和制作工艺会产生不同口味和质地的菜油,例如大豆油、花生油、葵花籽油等。
最好的菜籽油标准
菜籽油一般分4个等级,从高到低是一二三四。
一级菜籽油是最高质量等级的菜籽油,它通常由优质的非转基因菜籽经过严格的加工工艺制成,具有较低的酸值、较浅的颜色以及较高的纯度,其风味纯正,适合用于高档菜肴的烹调和炒菜。
二级菜籽油是次高质量等级的菜籽油,它与一级菜籽油相比,在一些理化指标上略有差异,其酸值稍高一些,颜色稍深一些,但仍然保持较高的纯度和良好的口感,适用于一般家庭烹饪和炒菜。
三级菜籽油是较低质量等级的菜籽油,其制作工艺相对简单,通常用于工业加工和常规的烹调需求,酸值较高,颜色较深,风味相对较差,适合一些低要求的炒菜和烹调使用。
四级菜籽油则是最低质量等级的菜籽油,其精炼程度最低,保留了部分磷脂、胡萝卜素、维生素E等营养成分,适合凉拌等。
家庭用油10大坑爹误区,化学浸出、转基因,这还不是最坑的【只吃一种油】坑爹指数:☆☆脂肪酸分为必须脂肪酸和非必须脂肪酸,后者即使你吃的不够,体内也可以自己合成,但必须脂肪酸需要从食物摄取,其中植物油是一个重要来源。
人体对脂肪酸的需求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的植物油中的脂肪酸种类及含量有差异。
营养学家一般建议大家经常换油吃,比如1-2个月换一种。
即使是橄榄油、山茶油这样的高价货也要搭配吃,其实你买调和油就挺好。
当然,大家也不要对脂肪酸的种类平衡抱有过高的期望,如果吃油太多,即使吃的是最均衡的油依然有害健康。
【动物油不能吃】坑爹指数:☆☆动物油含有较多的饱和脂肪酸,且动物油含有胆固醇,相对而言营养学家更推荐植物油。
不过,动物油、饱和脂肪、胆固醇也不是洪水猛兽,要是完全不能吃,岂不是五花肉、肥牛、烤羊腿都不能吃了?饱和脂肪酸并不是一点都不能吃,毕竟它也有重要的生理功能,只不过按照我们正常的膳食,饱和脂肪酸的摄入一般是足够的,因此应该尽量少用猪油、羊油炒菜。
【压榨比浸出好】坑爹指数:☆☆☆无论是压榨还是浸出,实际上从安全性上并无差异。
压榨出油率低、成本高,虽保留较多风味物质,但营养方面的差异其实可以忽略不计,毕竟食用油提供的主要是脂肪酸和能量。
和很多人想象的不一样,其实“浸出”工艺中仅在中和游离脂肪酸时用到了化学过程,其余全部都是溶解、过滤、离心、吸附、挥发等物理过程。
大家担心的化学溶剂“6号轻汽油”,在超市卖的大桶油中一般是不得检出的,因此也不用担心。
此外,选择压榨还是浸出主要取决于油料作物的含油量,如果含油量低就不适合压榨了。
比如大豆的含油量约20%,更适合化学浸出。
花生的含油量约40%,因此一般是先压榨,然后再用浸出法提取一次。
【煎炸油倒回油桶】坑爹指数:☆☆☆有些家庭喜欢吃油炸食品,比如炸丸子、炸鱼块、炸茄盒等等。
这一锅油炸完还剩半锅,扔掉太可惜,怎么办呢?有些人会把这些油盛到一个碗里,也有些人会把它倒回油壶或油桶。
菜籽油在许多地方是传统的食用油。
尤其是“土榨”的菜籽油,更是因为保留了许多“特色风味”而受到许多人的推崇。
但是,改良菜籽油、转基因菜籽油还是越来越多。
它们有什么样的优势,从而能够找到生存空间、甚至“打败”传统菜籽油呢?
菜籽油的“香味”来自于有害成分
各种植物油的特有“香味”来自于其中的挥发性成分。
就菜籽油来说,主要是其中的芥子油苷。
芥子油苷也被叫做硫代葡萄糖苷或者硫苷,分解后会产生异硫氰酸酯、腈、氰酸盐等物。
这些分解产物能干扰甲状腺素合成,导致甲状腺肿大。
腈也能造成动物肝脏和肾脏肿大,严重时可引起肝出血和肝坏死。
不同品种的油菜籽中芥子油苷含量差得很大。
好在榨油之后,它们主要留在油饼中。
国家标准规定如果在油饼中的含量低于30微摩尔每克,可以称为“低硫苷”,而硫苷含量高的品种这个值能到100
微摩尔每克以上。
如果把未经脱毒处理的油饼做饲料,就可能造成动物中毒。
硫苷在油中的含量比油饼中要低,再考虑到油的食用量,造成上述症状的可能性倒也不大。
不过它毕竟不是什么好东西,如果能够避免,也还是避免的好。
油菜籽中另一种重要成分是芥酸,压榨之后主要进入油中。
在动物实验中,芥酸显示了对心脏的损害。
简而言之,享受菜籽油的“香味”,是以承担有害成分为代价的。
关于改良的菜籽油
“品种改良”是现代农业永恒的主题。
“改良油菜籽”的方向是
降低芥酸和硫苷,通常称为“双低油菜籽”。
加拿大的双低菜籽油有个专门的名称canola,通常翻译成“卡罗拉油”或者“芥花籽油”。
不同的食物油的最主要区别是脂肪酸的组成。
油的化学结构是甘油三酯,就是一个甘油分子上连接着三个脂肪酸。
不同的脂肪酸决定了油的性质。
脂肪酸可以分为三类: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相应的油通常也就被称为饱和脂肪、单不饱和脂肪和多不饱和脂肪。
饱和脂肪很稳定,在加热储存中不容易变质,单不饱和脂肪次之,多不饱和脂肪很不稳定,容易氧化变质。
目前的科学证据显示,饱和脂肪不利健康,而单不饱和脂肪比较好。
如果把食谱中的饱和脂肪换成单不饱和脂肪,则有助于心血管健康。
橄榄油就因为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而著称。
菜籽油是单不饱和脂肪含量比较高的植物油,双低菜籽油的脂肪组成不逊色于橄榄油。
转基因是跟双低无关的改良
跟许多人想当然的不同,“双低油菜籽”的“双低”特性并不是通过转基因技术得到的,而是通过传统的育种技术实现的。
实际上,在转基因技术应用于农作物改良之前,加拿大就已经培育出了canola。
而在中国,也有一些双低油菜籽品种在各地推广。
不过北美的双低油菜籽的确多数是经过转基因改良的。
这一改良是转入抗除草剂基因,使得它能够耐受除草剂,从而可以耕种很容易。
这一转基因获得的特性,跟“双低”特性没有关系。
简单高效地锄草,不仅降低了耕种强度,还避免了杂草跟油菜争夺肥料、水和阳光,从而间接地增产。
虽然北美的劳动力比中国要贵,但因为这种它
降低了耕种成本和有助增产,所以运到中国,还是要比中国本地的油菜籽要便宜。
gkenxl 霍山石斛批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