叁化1164-1 软横跨支柱基础安装图
- 格式:pdf
- 大小:9.58 MB
- 文档页数:23
第八章软横跨装置及安装软横跨装置是车站多线路接触悬挂的支持装置,它具有结构简单,安装方便,造价低廉,弹性好的特点,但也存在着稳定性差,调整不便的缺点。
第一节软横跨结构软横跨由支柱、横向承力索、上部定位索、下部定位索及连接零件组成,其结构形式如图8-1-1所示。
图8-1-1 软横跨结构图一、软横跨支柱与线索1、支柱软横跨支柱一般采用桁架式钢柱,只在跨越四股道及以下的小站上采用钢筋混凝土支柱。
软横跨由两棵支柱构成一跨式,最多跨越的股道数不超过8道,超过8道时采用两跨或三跨式。
软横跨根据跨越的股道数目的不同,一般采用13m或15m钢柱,它承担着接触悬挂及支持装置的全部负荷。
2、横向承力索横向承力索承担着悬挂及软横跨装置的全部垂直负荷,为减少支柱容量,横向承力索弛度较大,一般为横向跨距的1/8~1/10。
当软横跨悬挂6组及以上接触悬挂时,采用并列的两条承力索称为双横承力索,否则采用单横承力索。
横向承力索一般采用Gj-70镀锌钢绞线或LXGJ-80、LXGJ-100镀铝锌钢绞线。
3、上部定位索上部定位索用于固定纵向承力索,承担着纵向承力索传来的全部水平负荷,其状态呈水平,可略有负弛度。
一般采用GJ-50或LXGJ-50钢绞线。
4、下部定位索下部定位索用于固定接触线,承担着接触线传来的全部水平负荷,其状态及使用线材同上部定位索。
二、软横跨节点软横跨为多组接触悬挂的定位而设置,由于车站线路情况不同,对悬挂定位要求不同,软横跨的安装形式也不同,为了方便起见,把这软横跨装置划分成不同的节点,每一节点表示一种安装形式,这样就可以把不同形式的软横跨看成是不同节点的组合。
1、节点1、2节点1、2用于横向承力索、上、下部定位索在钢柱上的固定,其中,节点1用于非站台侧,节点2用于站台侧,节点形式见图8-1-2及8-1-1零件表图8-1-2 节点1、节点2安装图软横跨固定角钢选用表表8-1-2采用双横承力索时,绝缘子由腕头挂板及V型联板与双横向承力索连接,其他零件不变,如图中所示。
软横跨软横跨计算过程是一个烦琐、重要的过程,身为技术人员是应该灵活掌握的,随着电脑普及时代的来临虽然有了软横跨的计算软件,但是它也仅仅是简化了其中的部分过程。
软横跨一般可以分为测量、负载计算、扣除尺寸和绘制预制图等几个步骤。
计算的过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前面的测量数据计算和计算出的参数数据都是为最后的计算做的铺垫,软横跨的计算过程是个环环相扣的,所以软横跨的计算是个细心严谨的过程。
一、软横跨的测量数据:1、最高轨面的测量:用水准仪(或经纬仪)找到最高轨面,一般为正线股道,并将其标注在两钢柱的田野侧,此高度作为软横跨固定角钢和支柱斜率的测量点。
如下图所示:5道3道道道4道最高轨最高轨2、轨间距的测量:就是软横跨所悬挂跨越的两钢柱间的股道间距与两钢柱外沿距离相邻线路中心的距离(侧面限界测的是内沿,软横跨钢柱计算是测的是钢柱外沿)。
如下图所示:L总=3.85+5+5+5+5+3.90,总长只是闭合分段长度使用,我们在计算时所需要的数据只是分段数据,但只有在分段相加得数与总长得数大致相等的情况下才是正确的分段长度。
3、在计算软横跨的步骤中,线间距在相对于股道间就是直接取值,只是在两边支柱侧面限界处取的是支柱顶端软横跨横承悬挂点(线路侧)和上下部固定绳悬挂点(田野侧)距离相邻股道中心的距离。
如下图所示:2钢在计算过程中,我们取左侧支柱为1、右侧支柱为2,如上图标识,左侧横承悬挂点距离5道线路中心的距离为a1、上部固定绳距离5道线路中心的距离为a1,、下部固定绳距离5道线路中心的距离为a1,,;则右侧横承及上、下部固定绳的取值分别为a2、a2,、a2,,。
我们在测量时测的是最高轨面在支柱外沿底部上的位置,而软横跨横承的悬挂位置是在钢柱顶部、固定绳固定角钢处的限界与实测限界存在钢柱斜率的偏差。
我们测量出钢柱顶部与最高轨标适处的支柱斜率,如上图虚线所示,再依次计算出横承、上、下部固定绳针对软横跨的计算需要对相邻股道的距离。
长度为3m的调节立柱的软横跨安装方式研究软横跨上下部固定绳安装高度受调节立柱长度的限制。
配合车站雨棚改造,上下部固定绳需安装在雨棚上方,为保证接触导线正常安装高度,标准调节立柱无法满足要求,需采用3m长调节立柱。
文章通过有限元算法对调节立柱材料以及安装方式进行分析,并提出3m长调节立柱在软横跨结构中的安装型式,不仅可用于配合车站雨棚改造,也可用于多股道车站轨面高差较大的软横跨安装。
标签:软横跨;调节立柱;有限元算法Cosmosworks2009引言为配合商丘站站房及雨棚改造,软横跨上下部固定绳需安装在雨棚上方,为保证接触导线正常安装高度,标准调节立柱无法满足要求,需研究一种长度为3m的调节立柱以满足接触网软横跨安装要求。
1 软横跨约束条件图1 商丘站软横跨安装示意图配合商丘雨棚改造施工,接触网需采用软横跨结构来悬挂陇海场I、II、III、IV、5、6、7、8道接触悬挂。
其中,接触悬挂为全补偿简单链形悬挂,I、II、III、IV道承导线采用JTMH95+CTAH120(15kN+15kN)组合,5、6、7、8道承导线采用JTMH70+CTAH85(15kN+10kN)组合,接触导线高度为距轨面6450mm,结构高度为1400mm,跨距采用60m,结构风速35m/s,导线覆冰厚度10mm。
为不影响雨棚的拆除与新建,软横跨上、下部固定绳需位于新建雨棚上方,下部固定绳安装高度为距轨面8000mm,上部固定绳安装高度为距轨面9500mm。
为确保接触导线正常安装高度,软横跨需采用3m长调节立柱。
铁标零件中,调节立柱长度不大于1330mm,不能满足软横跨的悬挂要求,因此需要研究一种特殊调节立柱。
2 特殊调节立柱结构分析计算采用有限元算法对软横跨调节立柱的设计进行分析,分析软件为机械有限元分析软件Cosmosworks2009。
软件主要包括三个部分:前处理模块,分析计算模块和后处理模块。
有限元分析可以通过软件计算减少现场测试,提高设计效率,减少投入市场的时间。
目录1、编制依据 (1)2、编制范围 (1)3、工程概况 (1)4、主要工程量 (2)5、总体施工安排 (2)5.1 方案简述 (2)5.2 人员安排 (3)5.3 材料、机具配置 (3)5.4 施工进度计划 (4)6、施工方法 (4)6.1 施工准备 (4)6.2 测量放样 (5)6.3 钻孔 (5)6.4 验孔、清孔 (5)6.5 吊装钢筋笼 (6)6.6 安装地脚螺栓 (7)6.7 接地端子焊接 (7)6.8 安装钢模板 (8)6.9 浇注混凝土 (8)6.10 拆模、养护 (8)6.11 注意要点 (8)7、质量保证体系 (9)7.1 质量目标 (9)7.2 质量保证体系 (9)7.3 质量控制措施及检验 (10)8、安全保证体系 (12)8.1 安全目标 (12)8.2 安全应急体系 (12)8.3 安全保证体系 (12)8.4 安全保障措施 (13)8.5 环境保障措施 (14)9、施工安全应急预案 (14)9.1 应急预案工作流程 (14)9.2 成立应急处理小组 (15)9.3 应急处理的分工 (15)9.4 通信联络 (16)9.5 可能发生的突发性事件 (16)9.6 项目施工人员工作要求 (19)9.7 事故报告 (20)1、编制依据(1)《红岛站接触网平面布置图》济青施网-120-10(2)《高速区段接触网硬横跨钻孔桩基础及拉线底座构造图》济青施网-401(3)《高速铁路接触网支柱基础及拉线基础构造安装图》叁化(2010)1176(4)《铁路综合接地系统》(通号(2016)9301);(5)《高速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10601-2009);(6)《高速铁路路基工程施工技术规程》(Q/CR 9602-2015);(7)《高速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751-2010)。
2、编制范围本方案适用于中建股份济青高铁11标项目部五分部施工范围内红岛站场(JDK20+400-JDK24+005.11)及改青连区间路基(改DK19+563.62-改DK20+400、右改DK19+594.72-右改DK20+400)范围内路基工程接触网支柱基础及拉线基础的施工。
软(硬)横跨软(硬)横跨一、简介二、技术标准三、检修工艺及方法(一)、检查(二)、更换(三)、调整(四)、紧固四、风险与控制五、安全注意事项一、简介软(硬)横跨指多股道接触悬挂通过横向线索悬挂在线路两侧支柱的装配方式。
1、软横跨组成12341234支柱横向承力索上部定位索下部定位索2、软横跨安装形式软横跨所采用的结构视其所设地点和接触网线路情况而定,为简化软横跨结构表示方式,使用“节点”来划分不同的软横跨结构。
接触网链形悬挂软横跨节点示意图如下图所示。
1:钢柱2:横向承力索3:上部定位索4:下部定位索节点1、2用于软横跨与地面13M或15M高钢柱的连接结构,节点1用于非站台侧的连接。
适用范围节点一15:固定角钢6:角形垫块7:600杵头杆8:悬式绝缘子9:79杵座楔形线夹10:1600杵头杆11:50杵座楔形线夹1:钢柱2:横向承力索3:上部定位索4:下部定位索5:固定角钢适用范围节点1、2用于软横跨与地面13M或15M高钢柱的连接结构,节点2用于站台侧的连接。
当CX大于6M时,节点2的横向承力索绝缘子串下移,且与上、下部定位索绝缘子串在同一垂直平面内,另将悬吊上部定位索的吊弦外移至点画线处。
节点二6:角形垫块7:600杵头杆8:悬式绝缘子9:79杵座楔形线夹10:1600杵头杆11:50钢绞线12:50双耳楔形线夹13:球头连棍14:50杵座楔形线夹15:直吊弦16:承力索线夹17:定位环线夹18:U形线夹1:170钢筋混泥土支柱2:横向承力索3:上部定位索4:下部定位索5:520固定角钢适用范围节点3、4用于软横跨与地面12M以上高钢筋混凝土柱的连接结构,节点3用于非站台侧。
当一对软横跨的一侧安装开式螺旋扣后,另一侧取消。
节点三6:630固定角钢7:400耳环8:双耳连接器9:焊接杵环10:悬式绝缘子11:双耳挂板12:开式螺旋扣13:70双耳楔形线夹14:50杵座楔形线夹1:170钢筋混泥土支柱2:横向承力索3:上部定位索4:下部定位索5:520固定角钢6:630固定7:400耳环杆适用范围节点3、4用于软横跨与地面12M以上高钢筋混凝土柱的连接结构,节点4用于站台铡的连接。
技术交底书接触网专业编制: ·审核: ·审批: ·中国铁建电气化局集团有限公司 哈佳铁路站后四电项目经理部一分部二○一六年八月施工技术交底2016年08月10日编号:HJSD JCW-004工程名称新建哈佳铁路“四电”系统集成-接触网专业分项工程名称软横跨预配及安装施工区段哈佳接触网工程(哈南枢纽至成高子)技术交底内容交底内容:1.软横跨材料选用原则;2.软横跨预配技术要求;3.软横跨安装技术要求;4.主要节点的结构形式;5.安全技术交底;6.环境保护措施;具体内容后附技术交底人年月日接底人见附页年月日接底单位及签字接底单位负责人接底项目软横跨预配及安装日期接底者签字顺号姓名职务或职名所属部门软横跨预配及安装技术交底本技术交底仅适用于新建哈佳铁路“四电”系统集成哈尔滨南站各场至成高子站区段接触网专业上部工程:软横跨预制、安装工程。
一、软横跨材料的选用原则1.横向承力过及上/下部固定绳采用LBGJ-70型镀铝锌钢绞线。
2.上下部固定底座(结构见附图)序号支柱类型固定角钢型号1 预应力横腹式砼支柱H170/12 HJ-JL78(L350)-082 Gz450型软横跨钢柱HJ-JL73(L480)-893 G450/G350型软横跨钢柱HJ-JL73(L630)-894 G650型软横跨钢柱HJ-JL73(L880)-89 3.横向承力索及固定绳连接杆件序号应用位置连接杆长1 预应力横腹式砼支柱横向承力索连接杆400型耳环杆2 钢支柱横向承力索连接杆600型耳环杆3 Gz450有弹簧补偿器上/下部固定绳连接杆1000型耳环杆4 Gz450无弹簧补偿器上/下部固定绳连接杆1600型耳环杆5 G450/G350有弹簧补偿器上/下部固定绳连接杆1200型耳环杆6 G450/G350无弹簧补偿器上/下部固定绳连接杆1800型耳环杆7 G650有弹簧补偿器上/下部固定绳连接杆1750型耳环杆序号应用位置连接杆长8 G650无弹簧补偿器上/下部固定绳连接杆2150型耳环杆4.弹簧补偿器序号跨度L 选用类型1 L <= 24m RTB4-S2 24m < L <=48m RTB6-S3 L >=48 RTB10-S5.定位器序号应用情况选用类型1 正线铝合金限位定位器2 站线线间有弹簧补偿器L=750型钢质定位器3 站线线间无弹簧补偿器L=1000型钢质定位器4 站线线中外侧L=1000型钢质定位器6.直吊弦、斜拉线采用Φ3.5软态不锈钢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