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系统工程与信息技术论文 余文彬
- 格式:doc
- 大小:592.00 KB
- 文档页数:6
信息技术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研究在当今社会中,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城市建设的规划和管理也越来越重要。
如何让城市规划更加科学、智能化,更能够适应城市的变化,成为了城市建设者所关注的热点问题。
信息技术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成为了当前城市科技发展的热点和前沿。
本文主要从三方面来探讨信息技术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
一、信息技术在城市规划中的数据应用信息技术在城市规划中最为重要的就是数据的处理和分析,科学合理的数据才能够更好的指导城市规划的方向和决策。
基于信息技术的城市影像综合识别和信息采集技术可以实现对城市内部的空气质量、城市容貌、地形高程、城市活动分布等数据的采集和分析。
通过这些数据的分析,便能科学合理的制定城市规划方案,具有很高的工程意义。
在快速城市化背景下,城市有很多新的问题和挑战,以往的城市规划已经不能适应新时代的城市,更新的城市规划需要对城市做出更加精准的定位和指导。
信息技术的数据分析让城市规划的决策更具有科学性和智能化,与人们的生活需要更加贴合。
例如对于早高峰的有序通行、地铁的分时段优化、地铁的乘客分布预测等,都需要巧妙运用城市规划的数据,并基于信息技术的分析定位来解决。
数据科学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奠定了城市规划发展的基础,为未来的城市规划提供了更多探索的空间。
二、信息技术在城市规划中的管理应用如何管理城市的基础设施和交通流量,是当今城市规划致力于解决的主要问题之一。
而这种管理工作在城市规模变得越来越大、建筑量不断扩大的时候,也越来越复杂。
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城市规划和管理工作带来了更便捷和准确的标准。
常规的城市管理工作都会采用监控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GIS地理信息系统、云计算等新兴信息技术来辅助处理和管理城市数据,并根据数据研判出最优的决策方案,从而有效解决了城市出现的种种问题和挑战。
信息技术所带来的便利和效益对于城市规划和发展具有很大的帮助。
例如,广州三号线地铁首次运行时,就出现了很多人的拥堵问题。
高新技术2015.07︱15︱城市规划信息系统的研究与开发实践城市规划信息系统的研究与开发实践黄若谷(温州市规划信息中心,浙江 温州 325000)【摘 要】城市规划信息系统的研究和应用是与物质文明的发展密切联系的。
人们在生存空间拓展、物质文明发展以及生活质量提升的同时,逐渐认识到资源浪费和现存资源匮乏问题的严重性,因而对现代化管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城市规划信息系统在此条件下应运而生。
城市规划信息系统作为重要的决策工具和手段,其在城市规划、管理、建设以及环境与资源保护当中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
本文对城市规划信息系统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城市规划信息系统的研究和开发等问题作了详细的分析和系统的阐述。
【关键词】城市规划信息系统;设计;研究;开发随着城市化以及信息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规划、管理、建设以及环境与资源保护等需要运用整体、科学、系统的思想进行变革,以满足现代化城市的需求,这就对城市的规划建设等工作提出了更高程度的要求。
如何依靠现有的城市信息资源有效提升整体的城市规划水平和工作效率,越来越成为迫要解决的现实问题。
城市空间信息需求是城市规划信息系统研究和发展最为有利的推动条件,工作人员运用计算机技术将各种办公数据处理并通过图像进行显示,大大提高了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的有效性。
1 城市规划信息系统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近年来,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城市规划信息系统的研究、开发和应用成为热点课题。
但实际的开发过程中,由于统一标准和规范的缺失,仅有少部分城市取得了较好的系统开发成果。
根据各城市城市规划信息系统应用功能的差异,将其分为以下几种模式:一是事务型系统。
该系统主要是单个部门实现的,可对相关业务数据进行处理,主要包括文档管理规划、工作流程管理、通信处理等,以此为基础的一种自动化文档办公系统。
二是管理型系统。
该系统主要是依靠栅格(电子地图)、相关专业数据库、背景数据库等作为支撑环境,其是多个由规划信息系统的子系统组成的系列管理系统。
基于城市规划信息组织的方法与技术分析摘要:文中主要探讨了城市规划信息组织的方法与技术,在城市规划信息组织的方法中分析了特殊序化、两层次规划信息组织这2种比较有效的方向,城市规划信息组织的技术则研究了元数据技术、数据的编码存储技术以及相关综合技术,这一研究对于进一步城市规划信息组织的合理性具有一定的意义。
关键词:特殊序化;两层次规划信息;元数据技术;存储技术0 引言城市规划领域也在不断引进信息管理的技术,但通过调研发现,在我国很多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城市规划管理的城市中,存在着管理范围不够大、成本过高、信息使用不够便利、系统利用率过低等问题,同时还缺乏一定的理论技术指导。
这些问题都会对我国城市规划的信息组织管理的进一步发展造成阻碍。
本文基于这一背景,进行了城市规划信息组织的方法与技术的分析,这一研究对于进一步城市规划信息组织的合理性具有一定的意义。
1 城市规划信息组织的方法1.1城市规划信息组织的特殊序化方法将城市规划的信息进行序化是进行信息管理的核心内容。
而城市规划领域的序化又有着其特殊性。
根据相关的理论,我们之所以能够进行信息组织的活动,主要是因为:第一,每一事物的独特属性都反映了其本质,而这一本质恰恰体现了它与其他事物的联系与区别;第二,事物之间还存在着一定的共性,总能够对这些事物进行分类,如根据类型可以将事物分类,进行序化;也可以根据时间、序号等属性对事物分类,进行序化。
所以我们能得出,序化就是根据属性而进行的分类,有多少种属性就存在多少种分类序化的方式;第三,序化后的信息是方便人们进行检索的,根据属性在序化后的信息中查询目标属性值,根据返回的数据库中的匹配值可以查询其所在的存储位置,最终得到需查询的实体信息。
不同的序化方法所满足的信息组织管理的需求是不一样的,因此为了能够最大程度的满足城市规划所需要的信息管理需求,要对这一领域信息的获取进行深度分析,从需求出发,来选择最适合的序化方法。
由于城市规划所涉及的信息量是非常巨大的,因此其序化的方法要在信息组织的框架内进行,也就是说通用的方法对其都是有用的。
海绵城市建设在城市规划中的实践论文(精选5篇)第一篇:海绵城市建设在城市规划中的实践论文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城市化进程越来越快,城市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自然灾害问题日益严重。
为从源头缓解城市内涝、削减城市径流污染负荷、节约水资源、保护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国家提出了建设“海绵城市”的新理念,提倡构建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
海绵城市强调以“慢排缓释”和“源头分散式”控制为主要规划设计理念,为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重要保障。
根据湖州市规划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海绵城市低影响开发建设的实施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海绵城市;城市规划;生态环境;低影响开发技术1海绵城市的内涵海绵城市是指把城市建造成具有海绵功能的城市。
通过低影响开发技术的系统运用,恢复传统粗放型建设破坏的生态环境,保护原有的水生态系统,减少径流,减轻暴雨对城市健康运行的影响。
海绵城市理论与绿色基础设施技术主要区别在于它的宏观性。
绿色基础设施技术关于雨水排水管理方法侧重于景观设计以及相应的技术创新,缺乏对生态环境系统水平的综合考虑。
海绵城市理论强调生态优先,以整个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建设一个绿色网络、水文网络的系统梳理,支撑起了海绵城市的骨架。
在水文网络与景观基础上,将通过低影响开发技术,最终来实现海绵城市的建设。
海绵城市是城市建设的一种新型理念,也是一个综合性的形象概念,通过建设可渗透路面与绿地等方式,使我们的城市具有像海绵一样有弹性,可以在降雨的时候吸水、渗水、蓄水、净水,在需要的时候将吸收到的雨水释放并加以有效利用,防止了城市洪涝灾害,减轻径流的污染负荷,从而实现了水资源循环利用、改善城市景观和城市气候微调等。
将各种资源合理有效地统筹规划,以降低对生态系统的破坏,最终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建设成可持续发展的城市水循环系统。
2控制指标分析建设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规划控制目标通常包括了径流污染控制、径流总量控制、雨水资源化利用和径流峰值控制等。
浅析山水城市的理论与实践---以桂林市为例进行分析作者:余文彬班级:0701104学号:03指导老师:汤放华[摘要] “山水城市”这一说法的内涵既充满了现代化的时代精神,又体现出浓郁的中国文化特色。
中国城市把山水作为建构城市的要素,形成山水成一体的美景,究其原因,正是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哲学理念,并与重视山水构图和城市选址布局的“风水学说”理论有关。
风水理论中讲究山水和城市、人和自然的共生、共存、共荣的原则,因而在古典山水城市多有体现。
山阳水阴是一对阴阳关系,在生态意义上强调“得水为上,藏风次之”,山水二者“实相乘也”。
而城市则是嵌合于良好的山水关系自间,是山和水的产物,三者是协调共生的。
在风水学说所论述的风水环境中各种构成要素的关系,其最终目的都是求得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即人居环境的共生关系。
归结到底,山水城市正是生态学理念的一种反映。
[Abstract]"Landscape city" this view of the connotation of the modernization of both filled with the spirit of The Times and reflect the rich Chinese culture characteristics. China's urban landscape construction as the city of elements, and the beauty of form into a whole, investigate its reason, is China's traditional "nature and humanity" philosophy, and with a great attention to landscape composition and the layout of the city location "feng shui" theory related theory. The theory of feng shui exquisite landscape and urban, and natural symbiosis and coexistence, the co-prosperity of the principle, so the classical landscape city which was more. ShanYang water is a pair of Yin and Yang, Yin relationship in ecological meaning emphasized that "have to water for on, the wind, and second" hidden "solid multiplication also both". While the city is in the landscape of good chimeric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mountains and water, is the product of three coordinate coexistence of, is. In the theory of feng shui expounds feng shui environment various factor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ultimate goal is for people and the natural harmonious get along, that is the living environment of symbiotic relationship. What comes down, landscape ecology city is a reflection of the idea.[关键词] 山水城市;城市规划;生态规划[Key words] Landscape city; Urban planning; Ecological planning1、山水城市的一些基本概念1.1 什么是山水城市?山水城市是钱学森于1990年首先提出的。
三维城市规划信息系统建设研究【摘要】传统的二维数字地图已经不能满足现阶段城市规划及管理的需求,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三维城市规划信息系统必将成为一种发展趋势。
本文将对三维城市规划信息系统所研究的内容、现阶段的问题与解决办法、系统的应用等方面作简要地阐述。
【关键词】三维城市;信息系统;建设研究0 前言城市规划一直是对三维可视化技术需求最为迫切的领域之一,随着“数字城市”建设的深入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城市规划对城市空间信息化应用的需求越来越高,传统的二维数字地图已经不能满足现阶段城市规划及管理的需求。
因此各地都把建设三维城市规划信息系统作为提高城市规划及管理水平的重大战略措施。
1 相关技术研究现状当前,一个三维“数字城市”建设的热潮已经悄然兴起,北京、上海、武汉、重庆、哈尔滨等城市相继提出了三维“数字城市”建设规划,目前已经开始应用于规划方案展示、三维报建、项目宣传、招商引资等工作中,并且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沈阳市于2008年开展了此技术的研究,通过三年的探索与研究目前已建设完成了近100平方公里现状与规划重点地区的三维模型,该系统也逐步在一些规划项目中得到了应用。
随着三维模型建设范围的不断括大,该系统在规划设计、规划管理中的应用将会发挥出更重要的作用。
2 系统建设现阶段的主要问题近年来,三维数字城市的建设在我国发展十分迅速,各个城市已由研究阶段开始进入了实施阶段。
尽管许多城市都积极开展了城市三维信息平台及相关数据库的建设工作,但目前仍然有很多问题有待解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2.1 三维数字城市系统的理论框架目前二维地理信息系统的理论框架比较完善,但是对于三维数字城市系统的理论框架研究各城市尚未形成一致的意见,缺乏完整统一的理论基础。
2.2 数据的标准化数据标准化是信息系统建设、应用及维护的根本,是数据生产和共享的前提,目前各地还缺乏统一的数据标准。
2.3 数据的采集与处理系统数据的来源多种多样,来自社会各个领域各个部门,并且以多种的数据格式存在。
大数据时代信息技术在城市规划设计中的应用研究在大数据信息化时代背景下,社会不断在变化,人口情况、地理环境、社会资源等都发生了不小的变化。
目前,在进行城市规划设计时传统的收集数据、规划设计已经完全不能满足现代城市规划所需,而现在的城市设计规划设计逐渐离不开信息技术的支持,为了更好地满足城市发展需求,在城市规划设计中可以定期对目前社会经济的发展走向、未来目标等进行调查,合理利用大数据信息,能够满足城市发展需求,加强大数据信息在城市规划设计中的合理作用。
1 大数据时代信息技术在城市规划设计中的重要性如今,随着国民经济、科技、信息等的快速发展下,大数据信息技术在城市规划设计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城市规划设计时无论是收集数据还是数据的整合分析都离不开大数据信息的支撑。
城市规划设计要想高效率地完成,需要对人口、交通、地理、环境等多种数据进行采集。
所以,只有尽快地收集信息数据,才能确保城市规划设计时的准确性、时效性。
合理利用现代的大数据信息技术,才能高效地进行信息数据的采集,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城市规划设计的效率。
城市规划设计所需要采集的数据较多,在利用好现代大数据信息技术时,可以在结合计算机等硬件设施相配合的情况下,再做到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统一整理分析,有效存储,筛掉不必要的数据,让城市规划设计时能够更便利,提高其工作质量和效率。
2 如何加强大数据时代信息技术在城市规划设计中的应用2.1 利用大数据信息技术进行数据采集数据采集作为城市规划设计工作中重要环节,需要非常细致的数据采集才可以有效地帮助城市规划设计工作。
而无论是对于数据的收集、分析整理还是数据存储都离不开大数据信息技术,在大数据时代,科技信息等都在高速发展,只有尽快地利用高端技术才能尽快完成数据收集,同时还能确保其准确性。
而目前,GPS系统可以非常细致地通过全球定位的形式做到卫星定位,实现全方位、实时的数据采集,能够准确地将地理环境、交通环境等信息采集好以便为城市规划设计提供服务。
系统工程学方法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摘要:教科书对于城市规划的定义是“对一定时期内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土地利用,空间布局以及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具体安排和实施管理".然而,作为一门学科,城市规划的重要特色之一是诸多要素紧密集合,综合性、系统性很强.实际上,城市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巨系统,长期以来以一般系统理论为基础的系统分析方法,已经帮助了规划工作者认识许多复杂的城市问题.虽然,城市规划工作者比较容易理解系统工程基于系统论的城市规划研究,学的一些基本思想.但是,朴素的系统观点和简单的系统分析方法都不足以满足实际工作的需要。
应该讲,在我国城市规划中必然要运用系统工程理论,发展城市规划系统工程学。
关键词:城市规划、系统工程、系统思想、系统方法、应用、运用一、系统工程系统工程学是研究分析有关复杂信息反馈系统的动态趋势的学科。
系统工程学以控制论、控制工程、系统工程、信息处理和计算机仿真技术为基础,研究复杂系统随时间推移而产生的行为模式。
系统工程的研究对象对象是将“系统”;其工程的内涵不仅是“硬件”,还包括了“软件”,即工程技术中的实体,还包括社会、经济、管理等非实体即概念对象在内。
这就是系统工程与传统工程的区别。
其工程的任务,是在传统工程单一技术任务的基础上,还要解决系统的全盘统筹问题, 即要解决系统内部各子系统之间、系统与外部环境之间的总体协调问题。
其工程方法是以系统的主要观点和方法为基础,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手段,从全局、整体、长远出发去考察问题,拟订目标和功能,并在规划、开发、组织、协调各关键时刻,进行分析、综合、评价求得优化方案,然后用传统工程行之有效的方法进行工程设计、生产、安装、建造新的系统或改造旧的系统,并使之整个寿命期最优。
二、城市规划系统工程城市系统工程也就是将系统工程的原理、观点和方法运用于城市系统中。
其中包括城市规划系统工程、城市管理系统工程、城市建设系统工程和城市信息系统工程。
《城市规划系统工程》课程论文浅谈地理信息系统与城市规划之间的关系On the relationshipbetween urban planning and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专业班级城市规划0701104姓名余文彬学号 03完成日期2011年6月15日指导老师周莎莎浅谈地理信息系统与城市规划之间的关系作者:余文彬班级:0701104学号:03指导老师:周莎莎[摘要]城市规划是指导城市建设,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龙头”,是城市建设和管理的依据,在城市的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快速推广,信息化浪潮正从根本上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影响着城市的发展模式、体系结构和环境资源,给城市规划带来巨大的冲击。
GIS是20世纪60年代早期开始迅速发展的地理学研究技术,是地理空间分析技术和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交叉的产物。
它于20世纪80年代早期最先在欧洲等发达国家的城市规划中获得应用,并于20世纪90年代开始在发展中国家规划部门中得到应用。
本文着重描述地理信息技术与城市规划的关系。
[Abstract] The city planning guidance is development, promote the city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the "leading", is the basis of urban construction and management, in the city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process in a very important position.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 economy, the computer and network technology fast promotion, the information is fundamentally changing the wave of people's production and life ways that affect the mode of city development, system structure and environmental resources, urban planning to have a tremendous impact. GIS in the early 1960 s began to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geography research technology, is the geographical spatial analysis technology and computer information processing technology cross of the product. It in the early 1980 s in Europe first developed countries, such as urban planning, and can be used in the 1990 s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applied in planning department.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geographic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city planning in the application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future.[关键词]地理信息系统;城市规划;城市规划信息系统[Key words]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s; Urban planning; Urban planning information systems随着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 ,城市的建设达到了空前的规模 ,这种突变使城市规划部门的工作负荷急剧增加 ,引起了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改进规划和管理的强烈需求。
数字城市建设也深刻地影响着城市规划方法。
建立信息化、网络化的城市规划信息系统已成为数字城市建设中的一项重要基础设施。
城市规划信息系统利用其管理空间数据和进行空间分析的巨大优势 ,在老城区改造、新城区开发中起到辅助决策的重要作用。
所以一个融合了现代城市系统工程和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城市规划信息系统 UPIS的产生与发展 ,将使城市规划与管理工作走上自动化和科学化的轨道。
城市规划信息系统能进行城市规划信息的收集、传递、储存、加工、维护和使用 ,一个完善的城市规划信息系统是以城市规划数据库为核心 ,将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遥感技术、城市规划及系统科学的理论和方法综合应用于城市规划与管理事务的文一体化技术集成系统中。
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处理系统技术是二次世界大战后科技革命的主要标志之一.在信息的诸多类型中与空间相关的信息是十分重要的一类.人类生存的地球这个三维空间中的万物无不与空间位置相关,如何利用计算机处理空间相关信息是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GIS)产生和发展的原动力.GIS技术在国防、城市规划、交通运输、环境监测和保护等与国民经济乃至国家命脉相关的重要领域的成功应用,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同时,也极大地刺激了GIS技术的迅速发展,使之成为世界各国激烈竞争的高科技热点之一。
1地理信息系统的一些基本概念地理信息系统简称GIS,既是管理和分析空间数据的应用工程技术,又是跨越地球科学、信息科学和空间科学的应用基础学科。
其技术系统由计算机硬件、软件和相关的方法过程所组成,用以支持空间数据的采集、管理、处理、分析、建模和显示,以便解决复杂的规划和管理问题。
地理信息系统处理、管理的对象是多种地理空间实体数据及其关系,包括空间定位数据、图形数据、遥感图像数据、属性数据等,用于分析和处理在一定地理区域内分布的各种现象和过程,解决复杂的规划、决策和管理问题。
1.1什么叫做地理信息系统?地理信息系统,其物理外壳是计算机化的技术系统,它又由若干个相互关联的子系统构成,如数据采集子系统、数据管理子系统、数据处理和分析子系统、图像处理子系统、数据产品输出子系统等,这些子系统的优劣、结构直接影响着地理信息系统的硬件平台、功能、效率、数据处理的方式和产品输出的类型;操作对象是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即点、线、面、体这类有三维要素的地理实体;地理信息系统与测绘学和地理学有着密切的关系。
1.2地理信息系统分为哪几类?地理信息系统按研究的范围大小可分为全球性的、区域性的和局部性的;按研究内容的不同可分为综合性的与专题性的。
同级的各种专业应用系统集中起来,可以构成相应地域同级的区域综合系统。
在规划、建立应用系统时应统一规划这两种系统的发展,以减小重复浪费,提高数据共享程度和实用性。
2地理信息系统与城市规划的关系城市规划是指导城市建设,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龙头”,是城市建设和管理的依据,在城市的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快速推广,信息化浪潮正从根本上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影响着城市的发展模式、体系结构和环境资源,给城市规划带来巨大的冲击。
地理信息系统是20世纪60年代早期开始迅速发展的地理学研究技术,是地理空间分析技术和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交叉的产物。
它于20世纪80年代早期最先在欧洲等发达国家的城市规划中获得应用,并于20世纪90年代开始在发展中国家规划部门中得到应用。
本文着重描述地理信息技术与城市规划的关系。
2.1城市规划业务及地理信息系统新技术目前地理信息系统主要与城市规划业务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为城市建设进行辅助性规划工作。
根据城市规划业务及地理信息系统中技术手段的不同,主要有以下几种应用:2.1.1 地理信息系统中自动办公系统与城市规划《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和现行城市规划、城市土地管理体制规定,城市规划区内任何建筑项目施工前都必须履行“一书两证”的程序,即要获得《规划选址意见书》、《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和《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建设单位办理上述许可证的过程就被称为“建设项目报建”。
而目前由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造成城市规划业务的急剧膨胀,靠以前的技术手段进行城市规划建设已经不能满足要求。
城市规划电子报批是一种全新的规划报批模式,它将传统规划报批图件采用的纸介质转变为电子介质,并通过贯彻一套计算机技术规程和管理规程,使电子文件符合一定的规范标准,可以输入计算机处理,这样,规划审批的一部分工作就可以使用计算机来完成,从而实现计算机辅助审批报批图件。
地理信息系统等先进技术应用于城市规划电子报批过程,将给城市规划带来新的气象与变化。
2.1.2 地理信息系统与遥感技术结合以城市规划为监测对象,基于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等快速获取与处理城市现状空间信息,实现大范围、可视化、短周期的动态监测效果,为政府宏观决策和依法行政提供科学依据。
这种监测是长期的和制度化的,具有定量和客观的特征,能有效地威慑城市违法建设活动,并且监测目标比较广泛,包括建设工程、城市用地、城市水系、城市道路等多个方面。
2.1.3 虚拟现实及多媒体网络技术与城市规划[1]随着虚拟现实及多媒体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得城市规划中可使用的技术手段更加丰富。
虚拟现实技术应用于城市规划中,可为规划决策者提供一个全新的技术平台,直观地提供现实世界中的各种感觉。
通过此种技术,规划师与决策者可以在有准确坐标、时间和对象属性的多维虚拟环境中,回溯城市的发展和变迁,交互观察城市建筑的风貌,审视城市规划布局。
虚拟现实技术在城市规划中主要可以在以下方面进行使用:(1)各种规划方案的比较。
把设计单位提供的三维规划方案数据通过一定的接口导入到预定的环境中,在未进行施工建设时即能真实地看到各个方案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是否能达到社会、经济和生态的最佳综合效益,比对各种规划方案的优劣,并可反复修改和选择;(2)构建时态逼真城市。
城市发展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特点,可根据构建时态逼真城市,来研究城市发展变化;(3)构建逼真城市环境。
目前城市有向立体化、多元化发展的趋势,通过构建逼真城市环境,可以把目前城市规划从二维转换为三维,实现城市规划与管理的飞跃,适应未来城市发展需要。
2.1.4 其它应用地理信息系统在城市规划中应用越来越广泛,如进行城市规划用地评价,快速城市规划专题图的制作,历史文化保护及风景保护,另外,可把GIS作为一种技术手段进行城市规划的研究工作,如城市扩展研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