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63.公式==架空输电线路设计
- 格式:doc
- 大小:140.00 KB
- 文档页数:2
输电线路设计计算公式集1.输电线路传输容量的计算输电线路的传输容量是指在一定条件下,能够承载的电流大小。
传输容量的计算公式如下:传输容量=电流容量*电压等级其中,电流容量是指线路允许的最大电流值,通常根据线路材料和截面积来确定;电压等级是指线路的额定电压。
2.输电线路电压计算输电线路的电压计算是指根据需求和负载条件确定线路的电压等级。
电压计算的公式如下:电压等级=(传输容量/电流容量)+负载率其中,传输容量和电流容量的计算方法已在第一部分介绍,负载率是指负载电流与传输容量之比。
3.输电线路电流的计算输电线路的电流计算是指根据线路的电压、负载以及传输容量,确定线路中的电流大小。
电流的计算公式如下:电流=负荷/电压其中,负荷是指线路上所接载的负载大小。
4.输电线路电阻的计算输电线路的电阻计算是指根据线路材料和截面积来确定线路的电阻大小。
电阻计算的公式如下:电阻=电阻率*长度/截面积其中,电阻率是导体的电阻率常数,长度是线路的总长度,截面积是导体的截面积。
5.输电线路有功损耗的计算输电线路的有功损耗是指电能在输电过程中由于电阻而损失的能量,有功损耗的计算公式如下:有功损耗=电流²*电阻其中,电流和电阻的计算方法已在前面的部分介绍。
6.输电线路无功损耗的计算输电线路的无功损耗是指电能在输电过程中由于电容和电感造成的能量损失,无功损耗的计算公式如下:无功损耗=电压²*无功对标*电缆长度其中,电压是指线路的电压,无功对标是电缆的无功对标系数,电缆长度是线路的总长度。
综上所述,输电线路设计计算需要考虑的因素较多,包括传输容量、电压、电流、电阻以及各种损耗等。
通过合理的计算和选择,在满足输电需求的前提下,可以提高输电线路的效率和经济性。
计算架空线路载流量如何计算架空线路载流量呢?一、通过对输电线路导线温度、接点温度,计算出导线当前的实际载流量我们知道导线温度国标是70度,和载流量有什么关系,导线最大载流量是多少.1.1 导线允许载流量的计算导线的温度与导线的载流量、环境温度、风速、日照强度、导线表面状态等有关,对于确定的环境条件,导线的允许载流量直接取决于其发热允许温度,允许温度越高,允许载流量越大。
但是导线发热允许温度受导线载流发热后的强度损失制约,因此架空导线的允许载流量一般是按一定气象条件下导线不超过某一温度来计算的,目的在于尽量减少导线的强度损失,以提高或确保导线的使用寿命。
允许载流量的计算与导体的电阻率、环境温度、使用温度、风速、日照强度、导线表面状态、辐射系数及吸热系数、空气的传热系数和动态黏度等因素有关。
导线的最高使用温度按各国的具体情况而定,日本、美国的导线最高使用温度允许到90℃,法国为85℃,德国、荷兰、瑞士等国允许到80℃,我国和前苏联允许到70℃。
架空导线载流量的计算公式很多,但其计算原理都是由导线的发热和散热的热平衡推导出来的,热平衡方程式为Wj+WS=WR+WF式中,Wj为单位长度导线电阻产生的发热功率,W/m;WS为单位长度导线的日照吸热功率,W/m;WR为单位长度导线的辐射散热功率,W/m;WF为单位长度导线的对流散热功率,W/m。
各国在计算过程中考虑的各个因素有所不同,使其公式的系数不同,但计算结果相差不大。
以英国摩尔根公式和法国的公式作比较,其计算值相差1%~2%。
其中英国摩尔根公式考虑影响载流量的因素较多,并有实验基础。
但摩尔根公式计算过程较为复杂。
在一定条件下将其简化,可缩短计算过程,适用于当雷诺系数为100~3000时,即环境温度为40℃、风速为0.5m/s、导线温度不超过120℃时,可用于直径为4.2~100 mm的导线载流量的计算。
载流量计算公式如下式中,θ为导线的载流温升,℃;v为风速,m/s;D为导线外径,m;ε为导线表面的辐射系数(光亮新线为0.23~0.46,发黑旧线为0.90~0.95);S为斯蒂芬-包尔茨曼常数5.67×10-8W/m2;ta为环境温度,℃;αs为导线吸热系数,光亮新线为0.23~0.46,发黑旧线为0.90~0.95;kt为t(t=θ+ta)℃时的交直流电阻比;Rdt为t℃时直流电阻;Is为日光对导线的日照强度,W/m2。
架空线常用计算公式和应用举例前言在基层电力部门从事输电线路专业工作的技术人员,需要掌握导线的基本的计算方法。
这些方法可以从教材或手册中找到。
但是,教材一般从原理开始叙述,用于实际计算的公式夹在大量的文字和推导公式中,手册的计算实例较少,给应用带来一些不便。
本书根据个人在实际工作中的经验,摘取了一些常用公式,并主要应用Excel工作表编制了一些例子,以供相关人员参考。
本书的基本内容主要取材于参考文献,部分取材于网络。
所用参考文献如下:1. GB50545 -2010 《110~750kV架空输电线路设计规程》。
2. GB50061-97 《66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设计规范》。
3. DL/T5220-2005 《10kV及以下架空配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
4. 邵天晓著,架空送电线路的电线力学计算,中国电力出版社,2003。
5. 刘增良、杨泽江主编,输配电线路设计,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4。
6.李瑞祥编,高压输电线路设计基础,水利电力出版社,1994。
7.电机工程手册编辑委员会,电机工程手册,机械工业出版社,1982。
8.张殿生主编,电力工程高压送电线路设计手册,中国电力出版社,2003。
9.浙西电力技工学校主编,输电线路设计基础,水利电力出版社,1988。
10.建筑电气设计手册编写组,建筑电气设计手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8。
11.许建安主编,35-110kV输电线路设计,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3。
由于个人水平所限,书中难免出现错误,请识者不吝指正。
四川安岳供电公司李荣久 2015-9-16目录第一章电力线路的导线和设计气象条件第一节导线和地线的型式和截面的选择一、导线型式二、导线截面选择与校验的方法三、地线的选择第二节架空电力线路的设计气象条件一、设计气象条件的选用二、气象条件的换算第二章导线(地线)张力(应力)弧垂计算第一节导线和地线的机械物理特性与单位荷载一、导线的机械物理特性二、导线的单位荷载第二节导线的最大使用张力和平均运行张力一、导线的最大使用张力二、导线的平均运行张力第三节导线张力弧垂的精确计算一、导线的悬链线解析方程式二、导线的张力、弧垂与线长三、导线的允许档距和允许高差四、导线悬挂点等高时的张力弧垂计算五、架空线的等效张力(平均张力)第四节导线张力弧垂的近似计算一、导线的抛物线解析方程式二、导线的张力、弧垂与线长第五节水平档距和垂直档距一、水平档距和水平荷载二、垂直档距和垂直荷载第六节导线的状态方程式一、孤立档的状态方程式二、连续档的状态方程式和代表档距第七节临界档距一、用斜抛物线状态方程式求临界档二、用临界档距判别控制条件所控制的档距范围第八节导线张力弧垂计算步骤第九节导线应力弧垂分析一、导线和地线的破坏应力与比载二、导线的悬链线公式三、导线应力弧垂的近似计算四、水平档距和垂直档距五、导线的斜抛物线状态方程式六、临界档距第三章特殊情况导线张力弧垂的计算第一节档距中有一个集中荷载时导线张力弧垂的计算一、档距中有一个集中荷载的弧垂和张力二、导线强度及对地或交叉跨越物距离的校验第二节孤立档导线的计算一、耐张绝缘子串的单位荷载二、孤立档导线的张力和弧垂三、孤立档的临界档距第三节导线紧线时的过牵引计算一、紧线施工方法与过牵引长度二、过牵引引起的伸长和变形三、不考虑耐张绝缘子串的导线过牵引计算四、孤立档考虑耐张绝缘子串的导线过牵引计算第四节连续倾斜档的安装计算一、连续倾斜档导线安装时的受力分析二、连续倾斜档观测弧垂的确定三、悬垂线夹安装位置的调整四、地线的安装第五节耐张绝缘子串倒挂的校验第六节悬垂线夹悬垂角的计算第四章导线和地线的防振计算第一节防振锤和阻尼线一、防振锤的安装二、阻尼线的安装第二节分裂导线的防振第五章架空线的不平衡张力计算第一节刚性杆塔固定横担线路不平衡张力的计算一、线路产生不平衡张力时的几种关系二、不均匀覆冰或不同时脱冰时的不平衡张力求解方法三、断线张力求解方法四、导线从悬垂线夹松落时的不平衡张力第二节固定横担线路考虑杆塔挠度时不平衡张力的计算一、线路产生不平衡张力时的几种关系二、不均匀覆冰或不同时脱冰时考虑杆塔挠度的不平衡张力求解方法三、考虑杆塔挠度时的断线张力求解方法第三节转动型横担线路断线张力的计算一、断线张力的求解方程二、断线张力的计算机试凑求解方法第四节相分裂导线不平衡张力的计算一、计算分裂导线的不平衡张力的公式二、计算公式中几个参数的取值与计算三、不平衡张力的求解方法四、用Excel工作表进行计算的方法第五节地线支持力的计算一、电杆的刚度和刚度系数二、电杆的挠度三、地线支持力的计算四、地线支持力的计算机试凑求解方法第六章架空线弧垂观测计算第一节弧垂观测概述一、观测档的选择二、导线初伸长的处理三、弧垂的观测方法四、弧垂的调整与检查五、观测弧垂时应该注意的问题第二节均布荷载下的弧垂的观测参数计算一、用悬链线法求弧垂观测参数二、弧垂观测角的近似计算公式三、用异长法和等长法观测弧垂时a、b与弧垂f的关系第三节观测档内联有耐张绝缘子串时弧垂的观测参数计算一、观测档弧垂的计算公式二、用等长法和异长法观测弧垂三、用角度法观测弧垂架空线常用计算公式和应用举例 安岳供电公司 李荣久第一章 电力线路的导线和设计气象条件第一节 导线和地线的型式和截面的选择一、导线型式常用导线的型号和名称如表1-1-1。
架空线常用计算公式和应用举例前言在基层电力部门从事输电线路专业工作的技术人员,需要掌握导线的基本的计算方法。
这些方法可以从教材或手册中找到。
但是,教材一般从原理开始叙述,用于实际计算的公式夹在大量的文字和推导公式中,手册的计算实例较少,给应用带来一些不便。
本书根据个人在实际工作中的经验,摘取了一些常用公式,并主要应用Excel工作表编制了一些例子,以供相关人员参考。
本书的基本内容主要取材于参考文献,部分取材于网络。
所用参考文献如下:1. GB50545 -2010 《110~750kV架空输电线路设计规程》。
2. GB50061-97 《66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设计规范》。
3. DL/T5220-2005 《10kV及以下架空配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
4. 邵天晓著,架空送电线路的电线力学计算,中国电力出版社,2003。
5. 刘增良、杨泽江主编,输配电线路设计,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4。
6.李瑞祥编,高压输电线路设计基础,水利电力出版社,1994。
7.电机工程手册编辑委员会,电机工程手册,机械工业出版社,1982。
8.张殿生主编,电力工程高压送电线路设计手册,中国电力出版社,2003。
9.浙西电力技工学校主编,输电线路设计基础,水利电力出版社,1988。
10.建筑电气设计手册编写组,建筑电气设计手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8。
11.许建安主编,35-110kV输电线路设计,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3。
由于个人水平所限,书中难免出现错误,请识者不吝指正。
四川安岳供电公司李荣久 2015-9-16目录第一章电力线路的导线和设计气象条件第一节导线和地线的型式和截面的选择一、导线型式二、导线截面选择与校验的方法三、地线的选择第二节架空电力线路的设计气象条件一、设计气象条件的选用二、气象条件的换算第二章导线(地线)张力(应力)弧垂计算第一节导线和地线的机械物理特性与单位荷载一、导线的机械物理特性二、导线的单位荷载第二节导线的最大使用张力和平均运行张力一、导线的最大使用张力二、导线的平均运行张力第三节导线张力弧垂的精确计算一、导线的悬链线解析方程式二、导线的张力、弧垂与线长三、导线的允许档距和允许高差四、导线悬挂点等高时的张力弧垂计算五、架空线的等效张力(平均张力)第四节导线张力弧垂的近似计算一、导线的抛物线解析方程式二、导线的张力、弧垂与线长第五节水平档距和垂直档距一、水平档距和水平荷载二、垂直档距和垂直荷载第六节导线的状态方程式一、孤立档的状态方程式二、连续档的状态方程式和代表档距第七节临界档距一、用斜抛物线状态方程式求临界档二、用临界档距判别控制条件所控制的档距范围第八节导线张力弧垂计算步骤第九节导线应力弧垂分析一、导线和地线的破坏应力与比载二、导线的悬链线公式三、导线应力弧垂的近似计算四、水平档距和垂直档距五、导线的斜抛物线状态方程式六、临界档距第三章特殊情况导线张力弧垂的计算第一节档距中有一个集中荷载时导线张力弧垂的计算一、档距中有一个集中荷载的弧垂和张力二、导线强度及对地或交叉跨越物距离的校验第二节孤立档导线的计算一、耐张绝缘子串的单位荷载二、孤立档导线的张力和弧垂三、孤立档的临界档距第三节导线紧线时的过牵引计算一、紧线施工方法与过牵引长度二、过牵引引起的伸长和变形三、不考虑耐张绝缘子串的导线过牵引计算四、孤立档考虑耐张绝缘子串的导线过牵引计算第四节连续倾斜档的安装计算一、连续倾斜档导线安装时的受力分析二、连续倾斜档观测弧垂的确定三、悬垂线夹安装位置的调整四、地线的安装第五节耐张绝缘子串倒挂的校验第六节悬垂线夹悬垂角的计算第四章导线和地线的防振计算第一节防振锤和阻尼线一、防振锤的安装二、阻尼线的安装第二节分裂导线的防振第五章架空线的不平衡张力计算第一节刚性杆塔固定横担线路不平衡张力的计算一、线路产生不平衡张力时的几种关系二、不均匀覆冰或不同时脱冰时的不平衡张力求解方法三、断线张力求解方法四、导线从悬垂线夹松落时的不平衡张力第二节固定横担线路考虑杆塔挠度时不平衡张力的计算一、线路产生不平衡张力时的几种关系二、不均匀覆冰或不同时脱冰时考虑杆塔挠度的不平衡张力求解方法三、考虑杆塔挠度时的断线张力求解方法第三节转动型横担线路断线张力的计算一、断线张力的求解方程二、断线张力的计算机试凑求解方法第四节相分裂导线不平衡张力的计算一、计算分裂导线的不平衡张力的公式二、计算公式中几个参数的取值与计算三、不平衡张力的求解方法四、用Excel工作表进行计算的方法第五节地线支持力的计算一、电杆的刚度和刚度系数二、电杆的挠度三、地线支持力的计算四、地线支持力的计算机试凑求解方法第六章架空线弧垂观测计算第一节弧垂观测概述一、观测档的选择二、导线初伸长的处理三、弧垂的观测方法四、弧垂的调整与检查五、观测弧垂时应该注意的问题第二节均布荷载下的弧垂的观测参数计算一、用悬链线法求弧垂观测参数二、弧垂观测角的近似计算公式三、用异长法和等长法观测弧垂时a、b与弧垂f的关系第三节观测档内联有耐张绝缘子串时弧垂的观测参数计算一、观测档弧垂的计算公式二、用等长法和异长法观测弧垂三、用角度法观测弧垂架空线常用计算公式和应用举例安岳供电公司李荣久第一章电力线路的导线和设计气象条件第一节导线和地线的型式和截面的选择一、导线型式常用导线的型号和名称如表1-1-1。
第三章 架空配电线路三、 架空导线1、导线的型号由三部分组成:导线材料、结构和载流面积 L :铝线 T : 铜线 J : 多股绞线 G :钢线例如 TJ :铜绞线 LJ :铝绞线 HLJ :铝合金绞线 LGJ---120:截面积为120mm 2的钢芯铝绞线。
注意:钢芯主要用于承受导线拉力,而截面积不包含钢芯 导线:裸导线: 绝缘导线架空导线均采用裸导线(除变台引线) 2、选择导线的几个要素(1) 导线型号选择原则:(低压)采用符合国家电线产品技术标准的铝绞线 (2)导线截面 选择要求如下: ① 有足够大的机械强度只要导线截面不小于其最小允许截面,就可满足机械强度。
② 按发热条件选择(允许载流量)导线有电阻,电流通过有功率损耗,故使导线发热,温度升高。
因此,线路的最大工作电流I c 不应大于导线的允许载流量I 允许。
I 允许≥Ic③ 线路的电压损失 规定:★高压配电线路:自供电所的变压器二次侧出口至线路末端变压器允许电压降为额定电压(10kV)的5%电压损失计算公式:△U=△U 0PL电压损失百分数eU Uu ∆=∆% 注意:△U 0:电压损失系数(V/km.kw) P :有功功率(kw) L :线路长度(km) U e :线路额定电压(V)例1、 有一条10kV 配电线路,全长12km ,采用的导线是LJ —35,线路末端有功功率P=450kw ,cos φ=0.8。
试求这条线路电压损失是多少?电压损失的百分数是多少?(电压损失系数0.120v/kw.km ) 解:电压损失 V PL U U 6480=∆=∆ 电压损失的百分数 %48.60648.010000648%===∆=∆e U U u★ 低压配电线路:自配电变压器二次侧出口至线路末端允许电压降不应大于额定电压(220、380V)的的4%(农村的7%)由于低压配电线路的电阻相对较大,电抗的作用很小可以忽略,所以公式可以简化为:CS MCS PL u ==∆ 由此可以选择导线截面uC PLS ∆=注意:△u 电压损失百分数的数值(如电压损失百分数5%时,取5);S :导线的截面(mm 2);C :电压损失计算常数:M=PL :负荷矩(kW.M )例2、某村在距离配电变压器500米处,新建一个粮食加工厂,装机容量是10kw 。
输电线路常用公式计算
输电线路的常用计算公式主要包括线路传输功率、电流、电压降、电阻、电抗等。
1.线路传输功率:
线路传输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线路传输的电功率。
根据欧姆定律,传输功率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
P=I^2*R=V^2/R
其中,P为传输功率,I为电流,R为电阻,V为电压。
2.电流:
电流是单位时间内通过其中一截面的电荷量。
根据欧姆定律,电流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
I=P/V=V/R
其中,I为电流,P为功率,V为电压,R为电阻。
3.电压降:
电压降是指电流通过线路时产生的电压降。
根据欧姆定律,电压降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
V=I*R
其中,V为电压降,I为电流,R为电阻。
4.电阻:
电阻是线路对电流的阻碍程度。
电阻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
R=V/I
其中,R为电阻,V为电压,I为电流。
5.电抗:
电抗是线路对交流电的阻抗,包括电感抗和电容抗。
电抗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
X=ωL或X=1/(ωC)
其中,X为电抗,L为电感,C为电容,ω为角频率。
除了上述常用公式外,还有一些其他公式用于计算输电线路的参数,例如电线导纳、绕组电流、金具短路力等。
在电力系统的设计和运行中,这些公式是进行功率计算、线路参数设计和电流调节等重要工作的基础。
架空输电线路电气参数计算专业整理知识分享一、提资参数表格式专业整理知识分享二、线路参数的计算:1.3倍。
导线的直流电阻可在导线产品样本中查到。
当线路的相导线为两分裂导线时,相当于两根导线并联,则其电阻应除以2。
多分裂导线以此类推。
X1=0.0029f lg(d m/r e) Ω/km式中 f-频率(Hz);d m-相导线间的几何均距,(m);dm=3√(d ab d bc d ca)d ab d bc d ca -分别为三相导线间的距离,(m);r e-导线的有效半径,(m);r e≈0.779r专业整理知识分享r-导线的半径,(m)。
2)单回路相分裂导线的正序电抗:X1=0.0029f lg(d m/R e) Ω/km 式中 f-频率(Hz);d m-相导线间的几何均距,(m);dm=3√(d ab d bc d ca)d ab d bc d ca -分别为三相导线间的距离,(m);R e-相分裂导线的有效半径,(m);n=2 R e=(r e S)1/2n=4 R e=1.091(r e S3)1/4n=6 R e=1.349(r e S5)1/6S-分裂间距,(m)。
专业整理知识分享3)双回路线路的正序电抗:X1=0.0029f lg (d m/R e) Ω/km式中 f-频率(Hz);d m-相导线间的几何均距,(m); a 。
c′。
dm=12√(d ab d ac d ab′d ac′‵d ba d bc d ba′d bc′d ca d cb d ca′d cb′) b 。
b′。
d ab d bc ……分别为三相双回路导线间的轮换距离,(m); c 。
a′。
R e-相分裂导线的有效半径,(m);R e=6√(r e3 d aa′d bb′d cc′)国内常用导线的线路正序电抗查《电力工程高压送电线路设计手册》第二版 P18~P19查表时注意: 1)弄清计算线路有代表性的塔型(用得多的塔型),或有两种塔型时,用加权平均计算出线路的几何均距。
架空输电线路结构案例计算先假设这么个情况哈,有一条架空输电线路,要把电从发电厂送到老远的城市去。
比如说,我们先得确定杆塔的高度。
这就好比给电线杆子定个身高。
为啥要定这个高度呢?因为得保证电线离地面有个安全距离呀,不然电着人或者东西可就麻烦大了。
假设这线路要跨过一条公路,那根据规定呢,电线离路面至少得有个7米(这只是个假设数据哈)。
然后我们还得考虑电线在不同天气下可能会有下垂,也就是弧垂。
这弧垂也不能太大,不然风一吹或者温度一变化,电线就可能碰到路边的树或者其他东西了。
那怎么算这个杆塔高度呢?我们得把弧垂的大小、电线离地面要求的安全距离,还有可能有的其他附加高度(比如说如果下面要过个大车,得留更多的空间)都加起来。
比如说弧垂是3米,安全距离是7米,再加上个1米的余量以防万一,那杆塔高度就得11米啦。
再来说说导线的选择。
这就像给线路选个合适的血管,要能让电流顺利通过。
导线的粗细很关键,如果太细了,电阻就大,电能在路上就损耗得厉害,就像小水管流水,流着流着水就少了。
那怎么选粗细呢?这就得根据要传输的电流量来决定。
比如说要传输1000安培的电流(又是假设数据哈),我们查一下导线的载流量表,发现那种横截面积是50平方毫米的导线能满足要求,那就选它了。
还有啊,杆塔之间的距离也很有讲究。
这就像是两个人站多远合适一样。
如果距离太近了,那得建好多杆塔,成本就高得吓人;可要是距离太远了,电线在中间就可能会耷拉得太厉害,不安全。
我们得根据导线的强度、当地的气象条件(像风有多大呀,温度变化大不大之类的)来确定这个距离。
假如在一个风力比较小、温度变化也不是特别剧烈的地方,经过计算呢,杆塔之间的距离可以设为300米。
最后呢,我们还得考虑杆塔的受力情况。
这杆塔就像个坚强的卫士,要承受住电线的拉力、风的吹力还有可能有的冰的重量(如果冬天会结冰的话)。
比如说这电线拉力有个5000牛顿(假设哈),风一吹给杆塔侧面施加个2000牛顿的力,再加上如果结了冰,冰的重量换算成力是1000牛顿,那杆塔设计的时候就得能承受住这总共8000牛顿的力才行。
架空线常用计算公式和应用举例前言在基层电力部门从事输电线路专业工作的技术人员,需要掌握导线的基本的计算方法。
这些方法可以从教材或手册中找到。
但是,教材一般从原理开始叙述,用于实际计算的公式夹在大量的文字和推导公式中,手册的计算实例较少,给应用带来一些不便。
本书根据个人在实际工作中的经验,摘取了一些常用公式,并主要应用Excel工作表编制了一些例子,以供相关人员参考。
本书的基本内容主要取材于参考文献,部分取材于网络。
所用参考文献如下:1. GB50545 -2010 《110~750kV架空输电线路设计规程》。
2. GB50061-97 《66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设计规范》。
3. DL/T5220-2005 《10kV及以下架空配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
4. 邵天晓著,架空送电线路的电线力学计算,中国电力出版社,2003。
5. 刘增良、杨泽江主编,输配电线路设计,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4。
6.李瑞祥编,高压输电线路设计基础,水利电力出版社,1994。
7.电机工程手册编辑委员会,电机工程手册,机械工业出版社,1982。
8.张殿生主编,电力工程高压送电线路设计手册,中国电力出版社,2003。
9.浙西电力技工学校主编,输电线路设计基础,水利电力出版社,1988。
10.建筑电气设计手册编写组,建筑电气设计手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8。
11.许建安主编,35-110kV输电线路设计,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3。
由于个人水平所限,书中难免出现错误,请识者不吝指正。
四川安岳供电公司李荣久2015-9-16目录第一章电力线路的导线和设计气象条件第一节导线和地线的型式和截面的选择一、导线型式二、导线截面选择与校验的方法三、地线的选择第二节架空电力线路的设计气象条件一、设计气象条件的选用二、气象条件的换算第二章导线(地线)张力(应力)弧垂计算第一节导线和地线的机械物理特性与单位荷载一、导线的机械物理特性二、导线的单位荷载第二节导线的最大使用张力和平均运行张力一、导线的最大使用张力二、导线的平均运行张力第三节导线张力弧垂的精确计算一、导线的悬链线解析方程式二、导线的张力、弧垂与线长三、导线的允许档距和允许高差四、导线悬挂点等高时的张力弧垂计算五、架空线的等效张力(平均张力)第四节导线张力弧垂的近似计算一、导线的抛物线解析方程式二、导线的张力、弧垂与线长第五节水平档距和垂直档距一、水平档距和水平荷载二、垂直档距和垂直荷载第六节导线的状态方程式一、孤立档的状态方程式二、连续档的状态方程式和代表档距第七节临界档距一、用斜抛物线状态方程式求临界档二、用临界档距判别控制条件所控制的档距范围第八节导线张力弧垂计算步骤第九节导线应力弧垂分析一、导线和地线的破坏应力与比载二、导线的悬链线公式三、导线应力弧垂的近似计算四、水平档距和垂直档距五、导线的斜抛物线状态方程式六、临界档距第三章特殊情况导线张力弧垂的计算第一节档距中有一个集中荷载时导线张力弧垂的计算一、档距中有一个集中荷载的弧垂和张力二、导线强度及对地或交叉跨越物距离的校验第二节孤立档导线的计算一、耐张绝缘子串的单位荷载二、孤立档导线的张力和弧垂三、孤立档的临界档距第三节导线紧线时的过牵引计算一、紧线施工方法与过牵引长度二、过牵引引起的伸长和变形三、不考虑耐张绝缘子串的导线过牵引计算四、孤立档考虑耐张绝缘子串的导线过牵引计算第四节连续倾斜档的安装计算一、连续倾斜档导线安装时的受力分析二、连续倾斜档观测弧垂的确定三、悬垂线夹安装位置的调整四、地线的安装第五节耐张绝缘子串倒挂的校验第六节悬垂线夹悬垂角的计算第四章导线和地线的防振计算第一节防振锤和阻尼线一、防振锤的安装二、阻尼线的安装第二节分裂导线的防振第五章架空线的不平衡张力计算第一节刚性杆塔固定横担线路不平衡张力的计算一、线路产生不平衡张力时的几种关系二、不均匀覆冰或不同时脱冰时的不平衡张力求解方法三、断线张力求解方法四、导线从悬垂线夹松落时的不平衡张力第二节固定横担线路考虑杆塔挠度时不平衡张力的计算一、线路产生不平衡张力时的几种关系二、不均匀覆冰或不同时脱冰时考虑杆塔挠度的不平衡张力求解方法三、考虑杆塔挠度时的断线张力求解方法第三节转动型横担线路断线张力的计算一、断线张力的求解方程二、断线张力的计算机试凑求解方法第四节相分裂导线不平衡张力的计算一、计算分裂导线的不平衡张力的公式二、计算公式中几个参数的取值与计算三、不平衡张力的求解方法四、用Excel工作表进行计算的方法第五节地线支持力的计算一、电杆的刚度和刚度系数二、电杆的挠度三、地线支持力的计算四、地线支持力的计算机试凑求解方法第六章架空线弧垂观测计算第一节弧垂观测概述一、观测档的选择二、导线初伸长的处理三、弧垂的观测方法四、弧垂的调整与检查五、观测弧垂时应该注意的问题第二节均布荷载下的弧垂的观测参数计算一、用悬链线法求弧垂观测参数二、弧垂观测角的近似计算公式三、用异长法和等长法观测弧垂时a、b与弧垂f的关系第三节观测档内联有耐张绝缘子串时弧垂的观测参数计算一、观测档弧垂的计算公式二、用等长法和异长法观测弧垂三、用角度法观测弧垂架空线常用计算公式和应用举例安岳供电公司李荣久第一章电力线路的导线和设计气象条件第一节导线和地线的型式和截面的选择一、导线型式常用导线的型号和名称如表1-1-1。
斜抛物线方程系列公式 悬挂曲线方程:β
σγcos 2)(0x l x xtg y --= 任一点弧垂:⎥⎦⎤⎢⎣⎡-=-=20)(4cos 2)(l x l
x f x l x f m x βσγ 最大弧垂:βσγcos 80221l f f m =
= 发生在档距中央 档内线长:20
3224cos cos σβγβl l L += 任一点应力:βγβσγβσσtg x l x l x 2
)2(cos 8)2(cos 0220---+= 悬挂点应力:)2
(cos 2cos 800220h f h l COS m B A γβσγβσγβσσσ+=+= 悬挂点垂向应力:βγσγcos a A = β
γσγc o s b B = 两点应力关系:)(2112y y -=-γσσ 最低点至两点悬挂点的水平距离:βγσsin 210-=a βγσs i n 210+=b 悬点处架空线的倾斜角:βσγβθcos 20l tg tg A -
= βσγβθcos 20l tg tg B += 代表档距:∑∑===n i i n i i r x l
l l 1
01230cos cos 1
ββ 代表高差角:∑∑===n i i i n i i r l l 0000
0cos cos ββ 垂直档距公式:⎥⎦
⎤⎢⎣⎡-+
=22110l h l h l l v h v γσ
架空线的比载
自重比载:()31100,0-⨯=
A
qg γ )(m MP a 冰重比载:()3210)(728.270,-⨯+=A
b d b b γ )(m MP a 垂直总比载:()()()0,0,00,213b b γγγ+= )(m
MP a 无冰风压比载:()32410sin ,0-⨯=θμαβγA
W d v v sc f c )(m MP a 覆冰风压比载:()32510sin )2(,-⨯+=θμαβγA
W d d v b v sc f c )(m MP a 无冰综合比载:()()()v v ,00,0,024216γγγ+= )(m MP a 覆冰综合比载:()()()()v b v v b ,],00,0[,252217γγγγ++= )(m MP a 临界档距:[][][]βσγσγβασσ3202000cos )
(cos ][][24⎥⎥⎦⎤⎢⎢⎣⎡⎪⎪⎭⎫ ⎝⎛-⎪⎪⎭⎫ ⎝⎛-+-=i i j j l j i j ij E t t E l
应力状态方程:()1221
322112232222cos 24cos 24cos t t E l E l E ---=-βασβγσσβγσ 漩涡的交替频率:d v s
f s = N 阶固有振动频率:m
T m T l n f n 0012λ== n l 2=
λ 方振垂安装位置计算:2222
0N M N M s λλλλ+⨯= m T Sv d M N M 22=λ m T Sv d N M N 22=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