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语文七上期中考试带答案解析
- 格式:doc
- 大小:54.00 KB
- 文档页数:7
七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一、积累与运用(24分)1. 根据拼音写汉字或者根据汉字写拼音。
干sè_____ 分qí______ jiàn_____赏吝_____啬2. 根据课文默写。
①__________________,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十二章》)②夕阳西下,__________________。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③__________________,受降城外月如霜。
(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④峨眉山月半轮秋,__________________。
(李白《峨眉山月歌》)⑤杨花落尽子规啼,__________________。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⑥遥怜故园菊,__________________。
(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⑦《次北固山下》写时序更替,蕴含生活哲理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下列选项中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因.风起因:趁,乘;差可拟.拟:相比B. 入门不顾.顾:回头看;不亦说.乎说:高兴C 下车引.之引:拉;与友期.行期:约定D. 饭.疏食饭:吃;三军可夺.帅夺:改变4.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当你觉得整个世界都背弃了你时,请相信,她只是背过身去,酝酿一个更美的拥抱。
B. 他向她无力地挥了挥,她明白无情病魔就要夺走了他的生命,这挥手就预示着诀别。
C. 大雨淅淅沥沥,一直下个不停天色渐渐变暗,朦朦胧胧,雨点看不见,也数不清。
D. 读书自然要反复咀嚼才能体会到其间的千滋百味,不过,有时不求甚解也是特定的情境下可以选择的一种读书方法。
5. 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鲁迅的小说集《朝花夕拾》。
B.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以“语录体”的方式,记录了孔子和弟子们的言行,集中反映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和教育原则。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期中考试卷一、语文知识积累。
(1-6题每题2分,第7题8分,共20分)1、下列词语拼写有误的是哪一项?A、烂漫(làn)酝酿(niàng)应和(yìnghè)混为一谈(hùn)B、烘托(hōng)抖擞(sǒu)创伤(chuāng)花团锦簇(cù)C、澄清(chéng)拆散(chāi)贮蓄(zhù)煞有介事(shà)D、棱镜(líng)娇媚(mèi)憎恨(zèng)众目睽睽(kuí)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是哪一项?A、宛转嘹亮憔悴决然不同B、睫毛倜傥淅沥不求胜解C、草垛云霄侍弄咄咄逼人D、确凿寻觅逃窜翻来复去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有没有扎实的阅读基础,是青少年提高写作能力的前提。
B、在元旦晚会上,我们听到了悦耳的歌声和优美的舞蹈。
C、通过这次内容丰富的展览,我受到了深刻的教育。
D、放学了,大家过马路时要注意安全,防止不发生事故。
4、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金色花》的作者是印度诗人泰戈尔,他的主要作品有《园丁集》《飞鸟集》。
B、《济南的冬天》作者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主要作品有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茶馆》《龙须沟》等。
C、《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呐喊》,作者鲁迅,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等。
D、《散步》作者史铁生,代表作有小说《命若琴弦》《务虚笔记》,散文《我与地坛》《病隙碎笔》等。
5、下列句子与原文相符的是()A、鸟儿将窠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动听的曲子,与轻风流水应和着。
B、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蓝天下很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他们唤醒,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C、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惯听从他伟大的父亲。
部编版2024-2025学年度语文七年级上册期中测试卷 考试时间:120分钟 满分:150分一、单选题(10题,共20分) 1.选出不属于散文集《朝花夕拾》所包含的思想情感的一项是( ) A. 批判当时社会封建思想习俗的不合理。
B. 抒发对往日亲友和师长的怀念之情。
C. 表现中国农民的生命和活力是怎样被扼杀的。
D. 指出强制性的封建教育对儿童天性的压制和摧残。
2.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考生备战中考,关键是调整生活学习状态,把握复习迎考节奏,切忌不要打“疲劳战”。
B. 在学校师资不足的情况下,他主动挑起了为请假的老师代课的任务,获得了大家的一致好评。
C. 我们深信,爱读书,会读书,养成读书的好习惯,能使人受益终生。
D. 通过运动员的努力拼搏,使我们班一举夺得了年级总分第一的好成绩。
3.《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三味书屋”是( ) A. 学堂名 B. 书房名 C. 书院名 D. 私塾名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古今意义基本相同的一项是( ) A.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B. 温故.而知新 C.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D. 饭疏食,饮水.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风风雨雨,她每天都在地坛里寻呀找呀,她用如水柔情唤醒了儿子沉落的心,她用惊人的毅力激发了儿子生存的欲望。
B. 通过母亲的不懈努力,使史铁生认识到不好好地生活是错误的。
C. 母亲患肝癌的主要原因是由劳累过度、精神紧张、饮食不当等诱发的。
D. 为了防止儿子的坏心情,母亲始终没告诉他自己已经病人膏肓。
6.下列对文章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通过对雨在四季中的不同特点的描绘,抒发了作者对雨的爱恋之情,感情真挚而浓烈。
B. 文章从形、声、气等方面写出了雨的趣味、雨的性格,将雨写得可感可触、可亲可爱。
C. 本文是一篇托物言志的散文,对“雨”的描写形象生动,语言优美活泼。
D. 全文采用总分总的结构方式,以对雨的爱恋为线索,先总写对雨的感受,再具体描绘不同季节雨的特点,最后抒发对雨的爱恋之情。
2021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期中测试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_时间:150分钟满分:12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本卷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每小题都给出A、B、C、D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正确。
请考生用2B铅笔将选定的答案标号涂黑。
一、积累与运用(每小题2分,共16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 酝酿.(niàng)确凿.(záo)花团锦簇.(cù)B. 草垛.(duò)粗犷.(guǎng)呼朋引伴.(pàn)C. 搓.捻(cuō)拼.凑(pīn)人声鼎.沸(dǐng)D. 绽.开(zhàn)静谧.(mì)恍.然大悟(huǎng)2.下列词语书写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嘹亮博学喜出望外B. 仿膳憔悴翻来覆去C. 花瓣捷毛小心翼翼D. 感慨云霄截然不同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 “一带一路”合作蓝图正在一步步展开,这一好的趋势真是令人忍不住拍手称快....。
B. 老师告诫我们,对待学习应采取认真的态度,那种不求甚解....的学习态度是不可取的。
C. 春天悄然而至,走到花园里,各种花卉都已开放,正是群芳吐艳,美不胜收....。
D. 走进故宫,宫殿金顶、红门,这古色古香的格调,使人油然而生....庄重之感。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为进一步增强小学生的交通安全和自我保护,民警深入各小学传授各类安全防范知识。
B. 在这次“关爱社区老人”活动中,学校组织同学们给老人们送去了苹果、香蕉、梨、鸡蛋等水果。
C. 大圩是广西古代“四大圩镇”之一,街道上铺着青石板,石板路两边是保存完好老房子。
D. 家长要让孩子接受“挫折教育”,以此提高孩子自食其力的能力和独立自主的精神。
5.下列句子语言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A. “你在昨天的饭里放什么了?”小茹捂着肚子问道:“我从昨天到现在肚子一直不舒服。
部编版七年级上期中语文试题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共25分)一、基础知识与运用(5小题,共17分)1. 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不相同的一项是()A. 应.和/应.该着.落/着.想贮.蓄/储.备B. 棱.镜/丘陵.粗犷./旷.远草垛./跺.脚C. 荫.蔽/阴.影黄晕./晕.倒搓捻./想念.D. 绽.开/淀.粉悔.恨/教诲.倜.傥/绸.缎2. 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造访嘹亮娇媚花团紧簇B. 匿笑淋漓淅沥人声鼎沸C. 莅临暴怒决别翻来覆去D. 分歧云宵静谧油然而生3.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 大自然的许多奥秘,如果刨根问底....,恐怕谁也解释不清楚。
B. 经过阿姨们一上午的辛勤劳动,杂草都已经被铲除,操场成为不毛之地....。
C. 这个诈骗团伙精益求精....的作案手段让不少人上了当。
D. 夏天的中午高温难耐,平常热闹的步行街上都没看到几个人,真是人迹罕至....。
4.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三个欧洲国家通讯公司的技术人员对中国5G网络的传输方式产生了浓厚兴趣。
B. 要想取得好成绩,关键在于自身是否努力。
C. 中学生要提升文学素养,养成爱读书,尤其是读经典名著的习惯,让书香浸润心灵。
D. 因为我从小就喜欢看书,所以史铁生对我一点儿也不陌生。
5. 综合性学习。
寒来暑往,四季更替,自然界就是这样演绎着春夏秋冬的变化,周而复始。
不经意间,我们发现,我们与自然界是那么贴近,我们的生活因四季的变更而显得异常精彩美丽。
来吧,同学们,请让我们“感受自然”吧,让我们迈着轻松的脚步走进自然,走过四季!(1)在开展“大自然之旅”活动时,班长已设计好两项内容,请你再补充两项。
活动一:展示图片,描绘大自然。
活动二:诵读美文,聆听大自然。
活动三:活动四:(2)历代文人墨客从不吝啬对四季的描绘,小明搜集到了一些描绘四季的对联,但碰到一些问题,请你帮他完成。
①根据下列对联所描绘的景物特征,按春夏秋冬排序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a. 翡翠屏开槐影茂,鸳鸯池涨藕花香。
2016人教版部编七年级上语文期中试题亲爱的同学们,经过两个月的学习,相信你们一定适应了初中丰富多彩的生活。
请用规范的书写,准确的表达给自己交上一份完美的答卷吧。
(满分120分)一、积累与运用(22分)1、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4分) 派qiǎn()狭隘.( )怂yǒng()禁.()锢2、根据对句意的理解填出相应的四字词语 (4分)(1)形容精神饱满,容光焕发。
()(2)形容众人一起大笑的样子。
()(3)接受工作时挑拣轻松的,害怕繁重的。
()(4)形容彼此相差很远。
()3、选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2分)()A.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
这句话中的“纯粹”是褒义词。
B、人们常用反义词构成对比,映衬,从而使句子具有更为鲜明的感情色彩和更强的说服力。
如: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C、他是一个极为认真的人,无论对劳作,还是对生活。
从他挑选橡子的细节可以看出,他工作起来心无旁骛,认认真真。
这句话中的“心无旁骛”含有贬义。
D、我向下迈出了最后一步,然后踩到了底部凌乱的岩石,扑进了爸爸强壮的臂弯里。
一句中的“凌乱”是形容词。
4、诗句积累(10分)(1)我寄愁心与明月,。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2)孔子阐述学习与思考的辩证关系的句子是,。
(3)回乐烽前沙似雪,。
(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4),洪波涌起。
(曹操《观沧海》)(5)何当共剪西窗烛,。
(李商隐《夜雨寄北》)(6)刘禹锡的《秋词》中,诗人一改悲秋的常见主题,绘明丽秋景,抒豪迈诗情的句子是:,。
(7)《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中,诗人借写风雨梦境,抒发报国之志和忧国忧民的拳拳之心的句子是:,。
5、对联(2分)吉化九中全面贯彻落实《吉林市初中毕业生升学体育考试工作方案》,体育课上,大课间跑操,课间锻炼,以及晨跑,都能看到学生们勤奋地训练,教师耐心专业地指导的场景,不但能强身健体,还磨砺了学生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培养了学生的集体荣誉感,请你以此为内容,根据上联对出下联。
上联:强身健体勤训练;下联:二、文言文阅读(15分)(一)阅读甲文,回答问题。
(10分)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6、本文是三国时期政治家诸葛亮写给儿子的一封书信,名为《》(1分)7、解释加点词(2分)(1)非学无以广才..()(2)淫慢则不能励.精()(3)年与时驰.()(4)非淡泊..无以明志()8、翻译句子“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2分)9、文中常被人们引做“志当存高远”的两句话是(2分)10、学习本文给了你怎样的启迪?结合生活体验说说感悟(围绕学习.成才.修身养德.立志惜时其中一方面即可)(3分)(二)阅读古诗,回答问题。
(5分)柳州榕叶落尽偶题柳宗元宦情羁思共凄凄,春半如秋意转迷。
山城过雨百花尽,榕叶满庭莺乱啼。
【注】羁思:客居他乡的思绪。
公元815年,作者被贬柳州。
11、“山城过雨百花尽”中“尽”的意思是:(1分)12、结合全诗,简要谈谈诗人为什么会产生“春半知秋”的感觉?(2分)13、诗歌对景物的描写,寄托作者怎样的情感?(2分)三、现代文阅读(28分)(甲文)有一种冷叫妈妈觉得你冷张君燕①秋风顿起、气温骤降,走在街上,会有一种进入深冬的感觉。
刚回到家,接到老妈打来的电话:“妞儿,我把你去年落在家里的羽绒服整理好了,赶快过来取一下。
”“取羽绒服干啥?”“傻闺女,你看天这么冷,你不得穿羽绒服啊?”老妈的话让我不禁咂舌,这天确实是冷,可还不至于穿羽绒服呀。
可她哪里肯听我的辩解,撂下一句“你不来取,我给你送去。
”便挂了电话。
②在去老妈家的路上,突然想到网上流行的一个段子,二十来度的天气,一位小美女郊游时却穿着羽绒服,面对好友们不解的目光,小美女幽幽地说,有一种冷,叫妈妈觉得你冷。
联想到老妈的行为,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笑着笑着,心头涌上温暖。
③从小到大,每次天气转凉,不管我身上穿着什么,老妈总会跟在后面喋喋不休:“死丫头,瞧你穿的那点东西,快去加件衣裳。
”那时候年少,一来爱美,二来也真不觉得冷,总是有意无意地和老妈作对,偏偏不肯多穿一件衣服。
初中时住校,周末回家,老妈特意交代我多带点衣服,说看天气预报这周要降温。
我撇了撇嘴,对老妈的话不以为意。
临走时,还悄悄把老妈塞到我包里的毛衣毛裤取了出来。
④没想到,到周三时,天空竟然零星飘起了雪花。
阴历十月,谁能想到会下雪呀。
只穿一条秋裤的我坐在教室里冻得瑟瑟发抖,我一边不停地搓着手,一边暗骂自己不听老妈的话,活该受罪。
课间我一路小跑着去厕所,隐约听到熟悉的叫声,下意识地回头,竟然看到了满身雪花的老妈。
“死丫头,跟你说的话偏偏不听,这下冻坏了吧。
”老妈嘴上责备着,眼神里却满是关切和疼惜。
在寝室里换上棉衣后,浑身一下子暖和起来,这时我才突然想起一个问题:“妈,你怎么来的呀?”老妈一直不会骑自行车,从家到学校可是十几里的路呀。
“走路呗,又不远,正好锻炼身体。
”老妈轻描淡写地回答。
看着老妈花白的头发,略显肥胖的身躯,以及因腰病而不利索的双腿,我的鼻子一酸。
⑤如今我已长大成年,老妈却依然时不时地在我身后念叨,提醒我多穿衣服,仿佛我还是那个倔强的不懂事的孩子。
那天和同事们闲聊,说起穿衣服的事情,同事们都争先恐后地“控诉”起老妈的“罪行”来。
然而,我却分明在同事们的脸上看到了甜蜜,那是一种幸福的炫耀啊。
其实,我们都知道,有一种爱,是最深沉最体贴的母爱。
(选自《情感读本•道德篇》2015年11期)(乙文)拥你入睡肖复兴①儿子上初一以后,忽然一下子长大了。
换内裤,要躲在被子里换;洗澡,再也不用妈妈帮助洗,连我帮他搓搓后背都不用了。
②我知道,儿子长大了,像日子一样无可奈何地长大了。
原来拥有的天然的肌肤之亲和无所顾忌的亲昵,都被儿子这长大拉开了距离,变得有些羞涩了。
任何事物都有一些失去,才有一些得到吧?③有一天下午,儿子复习功课,累了,躺在我的床上看电视,刚看了一会儿眼皮就打架了。
他忽然翻了一个身,倚在我的怀里,让我搂着他睡上一觉,迷迷糊糊中嘱咐我一句:“一小时后叫我,我还得复习呢!”④我有些受宠若惊。
许久,许久,儿子没有这种亲昵的动作了。
以前,就是一早睡醒了,他还要光着小屁股钻进你的被窝里,和你腻乎腻乎。
现在,让你搂着他像搂着只小猫一样入睡,简直类似天方夜谭了。
⑤莫非睡意朦胧中,儿子一下子失去了现实,跌进了逝去的童年,记忆深处掀起了清新动人的一角?让他情不由己地拾蘑菇一样拾起他现在并不是想拒绝的往日温馨?⑥儿子确实像小猫一样睡在我的怀里。
均匀的呼吸,胸脯和鼻翼轻轻起伏着,像春天小河里升起又降落的暖洋洋的气泡。
⑦我想起他小时候,妈妈上班,家又拥挤,他在一边玩,我在一边写东西,玩着玩腻了,他要喊“爸爸,你什么时侯写完呀?陪我玩玩不行吗?”我说:“快啦!快啦!”却永远快不了,心和笔被拽走得远远的。
他等不及了,就跑过来跳在我的怀里带有几分央求的口吻说:“爸爸!我不捣乱,我就坐这儿,看你写行吗?”我怎么能说不行?已经把儿子孤零零地抛到一边,寂寞了那么长时光!我搂着他,腾出一只手接着写。
⑧那时候,好多东西都是这样搂着儿子写出来的。
他给我安详,给我亲情,给我灵感。
他一点儿也不闹,一句话也不讲,就那么安安静静倚在我的怀里,像落在我身上的一只小鸟,看我写,仿佛看懂了我写的那些或哭或笑或哭笑交加的故事。
其实,那时他认识不了几个字。
有好几次,他倚在我的怀里睡着了,睡得那么香那么甜,我都没有发现……⑨以后我常常想起那段艰辛却温馨的写作日子,想起儿子倚在我怀中小鸟一样静静睡着的情景。
我觉得我的那些东西里有儿子的影子、呼吸,甚至睡着之后做的那些个灿若星光的梦。
⑩儿子长大了。
纵使我又写了很多比那时要好的故事,却再也寻不回那时的感觉、那一份梦境。
因为儿子再不会像鸟儿一样蹦上你的枝头,倚在你的怀里睡着了。
(11)如今,儿子居然缩小了一圈,岁月居然回溯几年。
他倚在我的怀里睡得那么香甜、恬静。
我的胳膊被他枕麻了,我不敢动,我怕弄醒他,我知道这样的机会不会很多甚至不会再有,我要珍惜。
我格外小心翼翼地拥着他,像拥着一支又轻又软又薄又透明的羽毛.生怕稍稍一失手,羽毛就会袅袅飞去……(12)并不是我太娇贵儿子,实在是他不会轻易地让你拥他入睡。
他已经长大,嘴唇上方已经展起一层细细的绒毛,喉结也已经像要啄破壳的小鸟一样在蠕动。
用不了多久,他会长得比我还要高,这张床将伸不开他的四肢……哦,我亲爱的儿子,你懂吗?此刻的睡梦中,你梦见爸爸这一份温馨而矛盾的心思了吗?......(13)一个小时过去了,我没有舍得叫醒儿子。
(选自《做人与处世》有删改)14、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4分)咂.舌()撂.下()回溯.()蠕.动()15、解释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4分)(1)甲文:“走路呗,又不远,正好锻炼身体。
”老妈轻描淡写....地回答。
(2)乙文:现在,让你搂着他像搂着只小猫一样入睡,简直类似天方夜谭....了。
16、概括文章内容:(4分)(1)甲文: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第④段的主要内容。
(2)乙文:请概括出“儿子长大了”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17、甲文:第①段画线句是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4分)18、甲文:请结合人物描写或具体情节,分析母亲的性格特点。
(4分)19、乙文:第(12)段中“爸爸这一份温馨而矛盾的心思”,你怎样理解?(4分)20、甲、乙两文,情节简单“为女添衣”、“拥儿入睡”,但读来催人泪下,使人联想到最近朋友圈盛传的《谢谢你,偷偷爱我一辈子》:“谢谢你爱我,悄悄爱了一辈子,竭尽全力,我也深深爱着你,以后用行动来爱你,倾我所有。
”怎样爱父母:用和缓的语气说话;病中端水送药;远行时每天报个平安……以后你打算怎样用行动爱你的父母?请你简要地说说。
(4分)四、名著阅读(5分)21、《西游记》中人物性格鲜明,情节引人入胜。
请写出该著作的作者,从唐僧师徒中任选一个人物,结合某个情节,说说体现了他哪方面的性格特点。
(1)《西游记》的作者是谁?(1分)(2)选择的人物?(1分)(3)所选情节?(1分)(4)体现的性格特点?(2分)五、作文(50分)两个题目,任选其一作文题一:《被自己感动》作文题二:半命题《谢谢你,》。
(参考词语:爱我、陪我长大、教我做人、给我温暖等,也可以按自己的想法补充)先补全题目,再写作要求:(1)要自由、有创意地表达出真情实感。
(2)除诗歌外,其它文体不限。
(3)不少于800字。
书写规范、整洁、美观。
(4)文中不得出现考生本人的姓名以及学校班名。
参考答案一、积累与运用1、派遣,狭隘,怂恿,禁锢2、神采奕奕,哄堂大笑,拈轻怕重,大相径庭3、c4、略5、示例:“争魁夺冠创辉煌”、“克难求进勇争先”宽对即可(2分)二、文言文阅读6、诫子书7、(1)增长才干(2)振奋(3)疾行,指迅速逝去(4)内心恬淡,不慕名利8、略9、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