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结构游戏水平评价表
- 格式:doc
- 大小:33.00 KB
- 文档页数:2
教育研究 课程教育研究·55· 浅析结构游戏的评价辜华燕(福建泉州市鲤城区浮桥街道中心幼儿园 福建 泉州 362000)【摘要】结构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创造性游戏之一,在结构游戏中,幼儿与各种不同结构材料互动,与同伴交往,有各种不同的行为表现和情感体验。
活动后教师通常通过评价环节帮助幼儿总结、提升经验。
但在实际教育教学中,教师往往不知如何进行评价,致使评价环节流于形式,没有起到有效的促进作用。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要“了解和倾听幼儿的想法或感受,领会并尊重幼儿的创作意图,不简单用“像不像”、“好不好”等成人标准来评价。
本文旨在通过对幼儿作品的分析、对幼儿游戏行为的解读、对幼儿游戏中情感发展的剖析探讨结构游戏评价的有效手段。
【关键词】结构游戏 评价【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4-0055-01一、问题的提出。
众所周知,在结构游戏后,教师通常要通过游戏评价,了解游戏中幼儿需要解决的问题,推进下一次游戏要解决的内容,使游戏不断深入。
但是在实际的教育教学中,我们经常发现,很多教师在结构游戏的评价环节做得不够,评价流于表面、不够到位,评价的内容不够具体、有针对性,评价以教师为主、幼儿缺乏表达的机会等等。
二、观察先行,促进有效评价。
观察是评价的前提和基础。
观察到的内容是教师开展评价的立足点,通过观察能让评价环节更加具体、有针对性,也能更直观地帮助幼儿总结、提升经验。
观察,不仅仅是用眼睛“看”,更不仅仅是将观察到的现象如流水账一般说给幼儿听,更重要的是用脑袋去思考,只“看”不“想”等于什么也没有“看到”,最终会导致评价流于形式。
教师要对所看到的现象进行思考,多提“为什么”,为什么幼儿会这样建构作品?为什么幼儿会这样搭配?为什么幼儿会有这样的行为?为什么完成作品了却还是不高兴…… 教师只有在充分观察幼儿作品以及幼儿游戏中行为、情感的基础上,才能获得评价的内容和基点,才能据此有针对性地进行评价。
幼儿园教学活动评价表评价对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活动名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评价项目:1. 教学目标是否明确,与幼儿园教学计划相符:评价指标|评价结果---|---教学目标是否清晰具体|是/否目标与幼儿园教学计划是否一致|是/否2. 活动准备与组织是否充分:评价指标|评价结果---|---教师是否提前做好活动准备|是/否材料准备是否充足|是/否活动安排是否合理有序|是/否3. 教师是否能够有效引导幼儿的学习参与:---|---教师是否积极与幼儿互动|是/否教师是否给予幼儿足够的学习支持|是/否教师是否鼓励幼儿积极参与活动|是/否4. 活动内容是否与幼儿的发展需求相适应:评价指标|评价结果---|---活动内容是否与幼儿的年龄特点相符|是/否活动内容是否富有趣味性|是/否活动内容是否具有启发性和发展性|是/否5. 幼儿对活动的自主参与程度:评价指标|评价结果---|---幼儿是否积极主动参与活动|是/否幼儿在活动中是否表现出学习的兴趣|是/否幼儿是否能够独立完成活动任务|是/否6. 活动的评价反思与改进:---|---教师是否及时对活动进行评价反思|是/否教师是否根据评价结果进行活动的改进|是/否教师是否能够有效应对幼儿的不同学习需求|是/否综合评价:请在下方综合评价栏中填写对本次教学活动的总体评价,包括活动的优点和改进之处。
综合评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评价人签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评价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感谢您的参与和评价!您的意见将对我们的教学活动提供宝贵的改进建议。
结构游戏《我的幼儿园》结构游戏《我的幼儿园》结构游戏计划第周:202*.◎结构游戏:我的幼儿园游戏总目标:1、对建构产生兴趣,能根据自己的意愿搭建。
2、通过搭建各种大型器械,学习简单的拼搭技巧。
3、教育幼儿爱护搭建好的成品,养成良好的收放习惯。
4、在搭建过程中培养幼儿想象力、创造力和审美能力。
5、利用辅助材料对以搭建好的成品进行合理的布局。
第一次游戏:转转椅游戏目标:1、初步培养幼儿观看简单的平面图,及按图纸进行建构的能力。
2、在教师的帮助下,能按自己的意愿选择材料进行想象与创造的技能游戏准备:各种插塑玩具游戏过程:1、带幼儿到户外观察转转椅的外型特征。
2、回班后请幼儿回忆转转椅的形状及特征。
(圆形、上面能够坐人)3、出示转转椅的简单示意图,帮助幼儿回忆。
4、示范搭建转转椅。
5、请幼儿分组选择材料进行搭建。
6、交代搭建的规则:1)不要争抢玩具。
2)要爱护搭建好的成品。
3)养成收放玩具的习惯。
7、讲评活动:表扬认真拼插、富有创造性的幼儿,保留用不同材料,让幼儿向家长介绍自己搭建的物体,与家长一起分享成功喜悦。
观察推进:在教师提要求的环节中,教师强调搭建主题,可以在区域时间搭自己喜欢的玩具,幼儿懂得和同伴合作,你扶我搭等,幼儿基本掌握了拼插等技能,这次的游戏评价都放在活动后,发现幼儿的注意力更为集中了。
◎结构游戏:我的幼儿园第二次游戏:滑滑梯和攀登架游戏目标1、能用不同材料拼搭攀登架和滑滑梯,表现其基本特征。
2、练习连接、垒高的技能,并学会按材料的种类和形状归类整理。
游戏准备各种花片,胶粒、积木、图片及建构范例。
游戏过程1、简单导入,出示范例指导幼儿观看教师的范例,运用双孔胶粒整体连接和端点连接方法做成攀登架;选用积木中的合适部分搭建转椅。
2、交代搭建要点①启发幼儿大胆尝试运用多种方法、多种材料进行建构②搭建攀登架时两边的高度要一致。
③搭建时要注意检查胶粒拼插是否牢固。
3、交代搭建要求①请幼儿分小组选取材料拼插,若人数太多,可与其他幼儿互相协商。
建构游戏:我的幼儿园游戏由来:结构游戏深受幼儿喜爱。
小班幼儿由于他们的知识经验缺乏以及生理、年龄特点原因,在结构游戏中表现出无目的拼插、坚持时间短等特点。
教师在开展结构游戏时根据幼儿的游戏特点进行有效指导,提高幼儿游戏的水平。
结构游戏是通过幼儿利用各种不同结构材料动手造型的活动,构造物体或建筑物,实现对周围现实生活的反映。
这种游戏对幼儿手的技能训练和发展思维能力有十分积极的作用。
如通过积木结构游戏,幼儿可以自然地获得分解与合成各种形体的经验,并在使用材料中获得数量、高度、长度、上下、左右、宽窄、厚薄、对称等概念,取得组合、堆积、排列各种形体的经验。
此外,一些利用自然材料进行的活动,如玩沙、玩水、玩雪等也属于此类游戏。
《我的幼儿园》是一个很好的题材,比较适合小班的幼儿,因为幼儿园是与他们生活密切相关的建筑,比较形象利于幼儿感知。
游戏总目标:1.让幼儿喜欢参与建构游戏活动,在教师的鼓励下,能够按自己的意愿进行建构。
2.让幼儿对建构材料感兴趣,感知材料的特征,熟悉材料的操作方法。
3.通过教师的鼓励、帮助,让幼儿学习用铺平、延长、围合、搭高、拼、插等技能,搭建物体的简单造型,反映物体的主要突出特征。
4.在建构活动中,感知物体的大小、颜色、形状、长短、数量等,培养幼儿感知能力。
5.在建构活动中,巩固、加深幼儿对物体外形特征的认识,发展幼儿的观察能力。
6.锻炼幼儿的小手肌肉动作,培养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培养幼儿的耐性及克服困难的顽强精神。
7.教育幼儿爱护建构成果,不乱扔、不损坏、轻拿轻放玩具。
8.通过教师帮助,学习正确收发游戏材料游戏准备:经验准备:已经熟悉的幼儿园环境材料准备:积塑、插塑,带幼儿熟悉幼儿园的环境以及房子图片。
游戏过程:第一阶段:我的幼儿园(2020.10.9.周三)游戏目标:1.让幼儿知道游戏的名称,激发幼儿的兴趣,在教师的鼓励下能参与建构游戏活动。
2.让幼儿对建构材料感兴趣,感知特征,熟悉材料操作方法。
学前游戏论丁绪论1 游戏作为人类社会的一种活动现象,游戏在儿童世界中的存在更为普遍,对儿童的魅力更为独特。
1游戏成为孩子们生活的一项重要容。
1史料中不乏关于儿童游戏的记载:《史记·孔子世家》《列女传·母仪》《非子·外储说左上》——过家家《理想国》——捉迷藏2 在时间上,游戏的历史与人类社会的历史一样古老而悠久,它贯穿人类社会发展的整个历史。
在空间上,它遍及所有儿童生存的地域。
自从有了儿童就有了游戏。
哪里有儿童哪里就有游戏。
儿童与游戏就像鱼儿离不开水,鸟儿离不开翅膀。
2 游戏一直被认为是与儿童的学习、成人的工作相悖的、不相融的、琐屑的、不重要的,甚至是消磨时光浪费生命的活动。
2 游戏研究始于19世纪中叶3 游戏至于儿童似毫不亚于母乳,游戏之于儿童如同生命一样重要。
3 1989.《儿童权利公约》规定儿童具有“从事与儿童年龄相适宜的游戏和娱乐活动”的正当权利。
3.1996.《幼儿园工作规程》中规定了“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寓教育于各项活动之中”的教育原则,指出“游戏是对幼儿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形式”。
4 学前游戏研究的最根本目的就在于指导学前游戏的实践,减少盲目性,提高自觉性,充分发挥游戏的教育作用,让儿童在游戏中活泼、主动地学习。
8 “游戏”一词出现于战国历史文献《非子·难三》8 “游戏”词义的历史演变游戏本质的本能论9 福禄贝尔是教育史上系统研究游戏的价值并未儿童尝试创立游戏实践体系的第一个教育家。
他认为,游戏是儿童部存在的自我活动的表现,是一种本能性的活动,是儿童心世界的反映。
9 席勒、斯宾塞——剩余精力说9 霍尔——复演说9 格鲁斯——未来生活需要准备,本能的联系或训练9 拜敦代克——游戏成熟说(游戏动力理论)10 尽管强调游戏是人在童年期的重要活动,却仍然不能够真正改变人们对儿童游戏不屑一顾的习惯性思维方式和态度。
人们在现实中对儿童的教育往往是以压抑儿童天性、剥夺儿童的游戏自由和游戏快乐为主要表现形式。
小班幼儿结构游戏案例分析一、案例背景在幼儿园的教学活动中,结构游戏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教学内容,它可以通过搭积木、拼图等活动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本文将通过一个小班幼儿结构游戏案例来分析结构游戏对幼儿的教育意义和教学效果。
案例介绍小明是一名小班幼儿园的学生,他在结构游戏中表现得非常出色。
在一次结构游戏中,老师让小明利用木块搭建一个简单的房子。
小明很快就用木块搭建起了一个房子的模型,并且还加入了一些自己的创意,比如在房子的顶部加上了一个小花园。
老师对他的表现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并在班上展示了小明的作品。
其他幼儿也都对小明的作品赞叹不已。
二、教学分析1. 提高观察力在这次结构游戏中,小明需要观察木块的形状、大小和特点,然后才能搭建出一个完整的房子。
这个过程中,小明的观察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他能够清晰地认识到每一个木块的特点,并且能够灵活地运用这些特点。
2. 增强动手能力搭建结构游戏需要幼儿灵巧的双手和灵活的手指。
小明在搭建房子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地用手拿取木块、调整木块的位置,这个过程锻炼了他的手部协调能力和灵敏度。
3. 培养创造力小明在搭建房子的过程中,还加入了自己的创意,给房子加上了一个小花园。
这种创造力的表现充分显示了小明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这对于幼儿的发展至关重要。
4. 培养合作精神在结构游戏中,幼儿需要与其他同伴共同参与,相互协作,这样才能搭建出更大的结构。
在小班幼儿园中,通过这样的结构游戏,还可以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三、教学效果通过这次结构游戏的活动,小明获得了很多的成长和收获。
他的观察力得到了提高,他能够更加认真地观察和分辨事物。
他的动手能力也得到了增强,他的手部协调能力和灵敏度都得到了提高。
小明在这次活动中还展现出了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这对于他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
他还学会了与他人合作,这样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他都能够更好地与他人相处和合作。
四、启示与建议通过这个案例的分析,可以得出一些启示和建议。
大班儿童建构区行为能力检核表摘要:一、引言二、大班儿童建构区行为能力检核表的概述1.背景与目的2.检核表的内容与结构三、检核表的具体内容1.观察与分析2.计划与决策3.实施与评价四、检核表在大班儿童建构区行为能力培养中的应用1.对教师的教学指导作用2.对儿童的自我评价与发展的促进五、结论与展望正文:一、引言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幼儿园教育越来越注重培养儿童的自主性、创造性和实践能力。
在这个过程中,大班儿童建构区行为能力检核表作为一种有效的评价工具,对于促进儿童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大班儿童建构区行为能力检核表进行详细介绍,并探讨其在教育实践中的应用价值。
二、大班儿童建构区行为能力检核表的概述1.背景与目的大班儿童建构区行为能力检核表是为了帮助教育者更好地了解和评价儿童在建构区中的行为能力而设计的。
通过检核表,教师可以更好地指导儿童进行游戏,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
2.检核表的内容与结构大班儿童建构区行为能力检核表主要包括观察与分析、计划与决策、实施与评价三个部分,涵盖了儿童在建构区中可能涉及到的各种行为能力。
三、检核表的具体内容1.观察与分析观察与分析能力是儿童进行游戏的基础。
在这一部分,儿童需要学会观察周围的环境和材料,分析游戏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2.计划与决策计划与决策能力是儿童在游戏中进行创新和发展的关键。
在这一部分,儿童需要学会制定游戏计划,合理分配资源,并针对实际情况做出相应的决策。
3.实施与评价实施与评价能力是儿童在游戏过程中对自己和他人的行为进行评价和反思的重要环节。
在这一部分,儿童需要学会实施游戏计划,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评价,并从中学习和成长。
四、检核表在大班儿童建构区行为能力培养中的应用1.对教师的教学指导作用大班儿童建构区行为能力检核表为教师提供了一个评价儿童行为能力的具体依据,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儿童在建构区中的表现,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指导。
2.对儿童的自我评价与发展的促进通过使用检核表,儿童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的行为能力,发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从而在游戏中进行自我调整和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