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稳定砂砾基层施工方案1
- 格式:doc
- 大小:82.00 KB
- 文档页数:12
水稳砂砾基层施工方案一、施工准备工作1.剖室开工前,要确保施工现场整洁,无杂物妨碍施工。
2.施工前,要清理基层表面的杂物、泥浆和积水,使其干燥平整。
3.施工前要对施工机械设备进行检查,确保其正常运行。
二、材料配制和拌合1.选择合适的河沙和碎石作为原料,经过筛分和洗涤处理,河沙和碎石的颗粒大小分别满足要求。
2.按照设计比例配制水泥、河沙和碎石。
通常水泥的用量为水泥和骨料总质量的3%-8%。
3.将水泥、河沙和碎石放入搅拌机中进行拌合,同时加入适量的水,搅拌时间一般为3-5分钟,直到均匀混合。
三、基层铺设和压实1.将拌合好的水稳砂砾混合料从搅拌机排出,利用自卸车运输到基层施工现场。
2.快速将水稳砂砾混合料均匀地铺装到基层上,厚度根据设计要求进行控制。
3.利用压路机对铺设好的水稳砂砾混合料进行初压,使其与基层紧密结合,并将空气排出。
4.利用震动压路机进行终压,提高水稳砂砾混合料的密实度和强度。
四、施工质量控制1.在施工过程中,要进行现场密实度和强度测试,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要求。
2. 检查水稳砂砾混合料的铺设厚度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厚度偏差一般不应大于5mm。
3.检查水稳砂砾混合料的压实度是否符合要求,通常应达到设计强度的90%以上。
4.现场应设置标志牌,指示施工区域和施工要求,以确保安全施工。
五、施工注意事项1.在高温季节施工时,需要及时喷水降温,以免水稳砂砾混合料过早干燥。
2.施工过程中应注意保持现场清洁,及时清理多余的材料和杂物,以免影响施工质量。
3.施工结束后,要进行整体清理,确保施工区域干净整洁。
4.施工现场必须设置必要的安全设施,保护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
六、施工进度安排1.施工进度应根据工期要求合理安排,提前预留施工时间。
2.施工人员必须按照施工计划和施工要求进行施工,确保按时完成。
以上是水稳砂砾基层施工方案的详细内容,包括施工准备、材料配制、基层铺设和压实、施工质量控制、施工注意事项和施工进度安排等方面。
水泥稳定砂砾基层施工方案在道路和场地建设中,水泥稳定砂砾基层是一种常见的工程处理方式,它具有提高基层稳定性、增强承载能力、延长使用寿命等优点。
本文将介绍水泥稳定砂砾基层的施工方案,帮助工程人员更好地进行施工操作,保证工程质量。
施工前准备1. 设计方案在进行水泥稳定砂砾基层施工前,需要根据具体工程要求制定详细的设计方案,包括基层土质分析、水泥用量计算、施工工序等内容。
2. 材料准备准备所需的水泥、砂砾等材料,并确保材料质量符合相关标准,以保证施工质量。
3. 施工人员培训对施工人员进行相关培训,确保他们了解施工方案、操作规程和安全注意事项。
施工步骤1. 基层处理首先对基层进行清理,去除尘土、杂物和积水。
然后进行必要的压实处理,确保基层平整、坚实。
2. 撒布砂砾在处理好的基层上均匀撒布砂砾,厚度一般为10-15厘米。
然后利用压路机对砂砾进行初步压实。
3. 撒布水泥在砂砾表层撒布水泥,并采用搅拌车或其他机械设备对水泥和砂砾进行充分混合。
水泥用量一般为砂砾总重量的3-5%。
4. 初步压实利用压路机对水泥稳定砂砾基层进行初步压实,确保水泥充分渗透砂砾内部,提高基层的密实度。
5. 养护处理在水泥稳定砂砾基层施工完成后,进行养护处理,一般为浇水养护,以促进水泥充分硬化和固结。
质量验收施工完成后,对水泥稳定砂砾基层进行质量验收,主要包括表面平整度、厚度、密实度等指标的检测,确保达到设计要求。
施工注意事项1.施工现场应保持清洁,杂物应及时清理。
2.及时补充水泥和砂砾,保证施工连续性。
3.施工过程中应注意安全,做好防护措施。
4.根据气温和气候变化调整施工进度和养护措施。
通过以上施工方案的实施,可以确保水泥稳定砂砾基层施工质量,提高基层稳定性和承载能力,延长工程的使用寿命。
希望本文对水泥稳定砂砾基层施工人员有所帮助。
水泥稳定砂砾基层专项施工方案简介水泥稳定砂砾基层是道路、广场等硬质路面的重要基层结构,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能够有效延长路面的使用寿命。
本文将介绍水泥稳定砂砾基层的施工方案,包括材料准备、施工工艺、施工步骤等内容,以确保基层质量可靠。
材料准备•沥青:用于与砂砾混合,提高基层的黏结性和稳定性。
•砂砾:作为基层的主体材料,应选用规格符合要求的优质砂砾。
•水泥:用于稳定砂砾,提高基层的强度和耐久性。
•水:作为混合材料的调节剂,确保混合均匀。
施工工艺1.清理基础:清除基础表面的浮土、杂物等杂质,确保基础平整、干净。
2.湿润基础:在开始施工前,对基础进行充分浇水,保持基础湿润。
3.砂砾铺设:将清理干净的砂砾均匀铺设在基础之上,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4.沥青浇筑:在铺设好砂砾后,将沥青均匀浇筑在砂砾表面,与砂砾均匀混合。
5.搅拌混合:利用机械设备对砂砾和沥青进行混合搅拌,直至均匀。
6.水泥稳定:将水泥均匀撒在混合料表面,通过机械搅拌使水泥充分渗透到砂砾中。
7.压实养护:使用压路机对水泥稳定砂砾基层进行压实,确保基层密实、均匀。
之后进行养护,保持基层湿润。
施工步骤1.清理基础表面,清除杂物。
2.浇水湿润基础。
3.铺设砂砾,厚度符合要求。
4.浇筑沥青,均匀覆盖砂砾。
5.机械搅拌混合砂砾和沥青。
6.撒水泥稳定砂砾基层,机械搅拌混合。
7.使用压路机对基层进行压实,养护基层。
结语水泥稳定砂砾基层的施工是道路建设工程中的重要环节,正确的施工方案可以保证基层质量,延长道路使用寿命。
通过本文的介绍,希望能对水泥稳定砂砾基层的施工有所帮助,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方案一、引言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是道路、场地等工程中常见的一种基础层,具有较好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本文旨在介绍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施工方法及要点,提高工程施工质量。
二、材料准备1.水泥:选择优质的普通水泥,按设计要求配比。
2.碎石(砂砾):应选用坚硬、质地良好的碎石或砂砾,符合工程要求。
3.水:清洁的饮用水。
三、施工工艺1.基层准备:清理基础土壤杂物,整平基面。
2.撒石层:将碎石铺设在基面上,厚度均匀,压实。
3.洒水湿润:在碎石表面洒水湿润。
4.撒水泥:均匀撒布水泥粉末于碎石表面。
5.搅拌铺设:使用机械设备搅拌碎石与水泥均匀,形成水泥稳定碎石。
6.压实整平:采用碾压机械对水泥碎石基层进行压实,确保密实度。
7.表面处理:修整基层表面,以待上部层铺设。
四、施工要点1.施工前应根据设计要求确定水泥、碎石、水的配比,严格按照比例进行搅拌。
2.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应避免在雨雪天气或温度过高、过低时进行。
3.施工时应做好基层湿润工作,确保水泥能够充分渗透到碎石中。
4.碾压时应控制好碾压机械的重量和行驶速度,避免碾压不均匀。
五、施工质量检验1.压实密度:使用密度计对基层进行密实度检测,达到设计要求。
2.强度检测:采用拆样试块或现场取样检测,检验水泥稳定碎石的抗压强度。
六、施工注意事项1.施工过程中应注意安全,做好现场防护措施。
2.施工工艺应严格执行,不得随意更改或省略施工环节。
3.施工人员应具备相关资质和技能,确保质量。
七、结论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施工质量直接影响工程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施工单位应严格按照要求执行,确保施工质量。
通过本文的介绍,相信相关施工人员能够更好地掌握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施工技朧和要点,提高工程施工质量。
水泥稳定砂砾施工方案
水泥稳定砂砾是一种通过水泥浆固化砂砾,提高其强度和稳定性的施工方法。
下面是一份水泥稳定砂砾的施工方案。
1. 前期准备工作
在施工前,需要对施工现场进行准备。
首先,清理施工现场,确保没有杂物和障碍物。
然后对施工区域进行测量和标记,确保施工的精确度和一致性。
最后,准备好所需的材料和设备,如水泥、砂砾、水泥搅拌机和振动器等。
2. 水泥浆的制备
将适量的水泥和水混合在一起,搅拌成均匀的浆状物。
水泥的用量应根据砂砾的性质和要求的强度来确定。
一般来说,水泥的掺量为砂砾重量的10%至20%。
3. 砂砾的拌和
将清洁的砂砾和制备好的水泥浆倒入搅拌机中进行充分拌和。
拌和时间一般为3至5分钟,直到浆状物均匀地覆盖在砂砾上,且砂砾颗粒均匀分布。
4. 施工过程
将拌和好的水泥稳定砂砾倒入施工区域,均匀铺设。
厚度一般为5至10厘米,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然后使用振动器对
水泥稳定砂砾进行整平和密实,确保其紧密结合。
5. 养护与检测
施工完成后,对水泥稳定砂砾进行养护。
养护时间一般为3至
7天,期间需要保持施工区域湿润。
同时,可以进行质量检测,包括强度测试、密实度测试等,确保水泥稳定砂砾符合要求。
以上就是水泥稳定砂砾的施工方案。
通过合理的施工过程和科学的养护方法,可以提高水泥稳定砂砾的强度和稳定性,确保其在工程中发挥良好的作用。
水泥稳定砂砾层施工方案水泥稳定砂砾层是一种常见的路基处理方式,主要用于提高路基的承载力和稳定性。
下面是一个水泥稳定砂砾层的施工方案。
一、施工准备1. 准备物料:根据设计要求,准备好水泥、砂砾、水等施工所需的原材料。
2. 施工设备:准备水泥搅拌机、砂石分级机、振动压路机等施工设备。
3. 人力组织:根据工程规模和施工周期,合理组织施工人员。
4. 施工现场:清理现场,确保施工区域没有垃圾和障碍物。
二、施工步骤1. 测量划线:根据设计要求,在路基上进行测量并标线,确定施工范围。
2. 破碎处理:对于土质较好、无大块石头的路基,可适当松土;对于土质较差、有大块石头的路基,需要进行破碎处理。
3. 路基处理:将路基进行平整,去除明显凹凸不平的地方,保证砂砾层施工的均匀性。
4. 混凝土搅拌:根据混凝土的配比要求,将水泥、砂砾、水等原材料放入水泥搅拌机中进行充分搅拌,直至混凝土均匀。
5. 洒水湿润:在施工区域内均匀喷洒水进行湿润处理,保持施工现场湿润。
6. 铺设混凝土:将搅拌好的混凝土倒入施工区域内,利用推土机或铲车将混凝土均匀铺平。
7. 压实处理:使用振动压路机对铺设好的混凝土进行压实处理,确保混凝土的紧实性。
8. 养护管理:施工完成后,进行适当的养护管理,使水泥稳定砂砾层得以充分干燥和硬化。
三、施工注意事项1. 施工现场的平整度和湿润度对水泥稳定砂砾层的质量有重要影响,需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操作。
2. 混凝土的配比和搅拌时间也是影响砂砾层质量的关键因素,需确保配比准确、搅拌均匀。
3. 施工人员需进行相关培训,了解施工步骤和注意事项,并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施工。
4. 在施工过程中,若遇到雨水天气,需暂停施工,待天气晴朗后再进行。
5. 施工完成后需对养护管理进行科学合理安排,确保水泥稳定砂砾层的质量和持久性。
综上所述,水泥稳定砂砾层的施工方案包括施工准备、施工步骤和施工注意事项。
通过严格按照方案进行操作,可保证水泥稳定砂砾层的施工质量和效果。
水泥稳定砂砾基层施工方案引言水泥稳定砂砾基层是道路和场地工程中常用的基础层施工方案。
水泥稳定砂砾基层具有承载力强、抗水浸蚀性好、抗冻性能优异等优点,适用于各种草坪、停车场、跑道和道路等工程中。
本文将详细介绍水泥稳定砂砾基层的施工方案。
施工准备在开始水泥稳定砂砾基层的施工之前,应做好充分的施工准备工作。
1. 材料准备•水泥:选择适合的水泥种类,如普通硅酸盐水泥、硫铝酸盐水泥等。
•砂砾:选用优质的骨料,砂砾粒径应满足设计要求。
•混凝土添加剂:根据工程需要,选用适合的混凝土添加剂,如减水剂、增粘剂等。
•水:清洁无杂质的自来水或河水。
•其他辅助材料:包括钢筋、钢丝网等。
2. 设备准备•搅拌设备:例如混凝土搅拌机、搅拌车等。
•平板振动器:用于在施工过程中振实水泥稳定砂砾基层。
•摊铺机:用于将混凝土均匀地摊铺在基层上。
•其他辅助设备:如输送带、振捣器等。
3. 人员准备•施工人员:包括工程师、技工和操作工等。
•监理人员:负责对施工过程进行监督和质量控制。
施工步骤1. 场地准备在进行水泥稳定砂砾基层施工前,需先对场地进行准备,包括整地、清除杂草和碎石等。
2. 打底层在场地准备完成后,开始进行基层施工。
首先要进行打底层的施工。
1.挖掘:根据设计要求,挖掘基础底层,确保基层平整、坚实。
2.填土:根据设计要求,将符合规定的填土铺平,并均匀夯实。
3.翻压:使用压路机进行适当的翻压,增加基层的密实性。
3. 确定基层边界和标高在打底层完成后,根据设计要求,确定基层的边界和标高。
1.修边:使用平板振动器修整基层边缘,使其符合设计要求的形状。
2.标高:使用水准仪和标杆,确定基层的标高,以保证施工的精确度。
4. 砂砾稳定层浇筑在确定好基层的边界和标高后,开始进行砂砾稳定层的浇筑。
1.搅拌:将砂砾、水泥和适量的水、混凝土添加剂等放入搅拌设备中,进行充分搅拌,直至均匀混合。
2.运输:将搅拌好的混凝土用摊铺机进行运输,保证混凝土均匀分布在基层上。
水泥稳定砂砾基层专项施工方案施工前准备:1.集中准备材料和设备,包括水泥、砂砾、水泥搅拌车、压路机、喷涂机等。
2.对施工区域进行勘测和设计,确定基层的承载力和厚度要求。
3.清理施工区域,确保基层无堆积物、油污等杂物。
施工步骤:1.基层处理:对基层进行平整和压实处理,确保基层平整度和密实度满足要求。
如有不平整或松散的地方,可使用压路机对其进行整形和压实。
2.喷涂水泥浆:使用喷涂机将水泥浆均匀地喷洒在基层表面,要求喷涂均匀、覆盖全面。
水泥浆采用5~10%的水泥砂浆,比例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3.搅拌砂砾混合料:将砂砾和水泥按一定比例混合,使用水泥搅拌车进行搅拌,需保证混合料均匀且湿润度适中。
混合料的水泥掺量一般为8%~12%。
4. 铺设混合料:将搅拌好的混合料均匀地铺设在水泥浆上,厚度一般为100mm~150mm。
采用平板振动器逐层振实混合料,保证其密实度。
5.平整表面:待混合料凝固后,使用压路机对表面进行多次碾压,使其表面平整、均匀。
如有需要,可再次喷涂水泥浆进行封闭。
6.养护处理:完成施工后,对水泥稳定砂砾基层进行养护处理,防止混合料过早开裂或龟裂。
养护期一般为7~14天,养护期内需进行水养护,保持基层湿润。
施工注意事项:1.混合料的水泥掺量和混合料的湿润度需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以确保其均匀性和稳定性。
2. 喷涂水泥浆的厚度一般为3~5mm,需均匀地喷洒在基层表面。
3.基层的平整度和密实度对于水泥稳定砂砾基层的稳定性很重要,需确保其满足设计要求。
4.施工过程中,需注意保持施工区域的干净,避免杂物和油污对基层造成污染和损害。
5.养护期内需进行适当的水养护,防止混合料过早开裂。
以上是水泥稳定砂砾基层的专项施工方案,通过合理的施工步骤和注意事项,可以确保基层的稳定性和耐久性,满足基础工程的要求。
水泥稳定砂砾底基层施工方案
一、引言
水泥稳定砂砾底基层作为道路工程中的重要基础层,对于保障道路的稳定性和
耐久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水泥稳定砂砾底基层的施工方案,包括材料准备、施工工艺和质量控制等方面,以期为相关工程实践提供参考。
二、材料准备
1.水泥:选用优质水泥,符合国家标准,保证水泥的品质和稳定性。
2.砂砾:选择颗粒均匀、质地坚硬、无脏杂物的砂砾作为稳定层的填
料。
3.水:保证水的清洁度,并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适量的掺水。
三、施工工艺
1.基层准备:
–保证基层平整、坚实,无积水和泥浆。
–扬尘清理,确保基层干燥。
2.制备水泥砂浆:
–按比例将水泥、砂砾和水进行搅拌制浆,确保搅拌均匀。
3.浇筑:
–将制备好的水泥砂浆均匀浇筑在基层上,采用振捣机进行压实。
4.表面处理:
–表面定型,保持平整度并进行必要的养护。
四、质量控制
1.原材料检验:
–对水泥、砂砾等原材料进行抽样检验,确保符合要求。
2.现场质量检测:
–采用密实度检测仪、厚度表等设备对施工现场进行质量检测。
3.工程验收:
–完工后进行验收,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五、总结
水泥稳定砂砾底基层作为道路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施工质量直接关系到
道路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本文详细介绍了水泥稳定砂砾底基层的施工方案,包括材料准备、施工工艺和质量控制等内容,希望能为相关工程实践提供指导和借鉴。
水泥稳定砂砾基层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新矿路东段改造工程位于新汶城区,起于国贸路,止于发展大道,路线全长987.432米。
k0+000-k0+120段现设计为水泥砼路面,主路面宽度为12米,两侧人行道宽度为4.5米; k0+120—k0+480该段路面原为混凝土路面,宽12米。
现设计为(5+4cm)沥青砼路面,主路面宽度15 米,两侧人行道宽度为4.5米。
K0+480-k0+987.342该段路面原为混凝土路面,主路面宽15米,两侧各设1.5米宽隔离带、5米宽非机动车道和3米宽绿化带。
现设计保留原有路面断面,主路重新修筑为(5+4cm)沥青路面,非机动车道采用铺筑3.5cm沥青罩面。
二、设计要求:水泥采用终凝时间较长(宜在6h以上)的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和火山质硅酸盐水泥,水泥标号为32.5级,水泥计量4%~6%,具体剂量应根据现场试验确定,快硬、早强及变质水泥不能使用。
如终凝时间小于6h,可以加入适当的缓凝剂。
为减少水泥稳定砂砾的干缩裂缝,应在混合料中加入合适的外加剂。
石子必须坚硬、清洁、无风化、无杂质。
基层4.5%水泥稳定砂砾的级配,满足规范规定的要求,其压实度应不小于98%,7d龄期无侧限饱水抗压强度代表值应不小于3.0~4.0Mpa,顶面验收弯沉值为Ls=26.7 (0.01mm)。
底基层4.4%水泥稳定砂砾的级配,满足规范规定的要求,其压实度应不小于98%,7d龄期无侧限饱水抗压强度代表值应不小于3.0Mpa,且不大于4.0Mpa,验收弯沉值为Ls=51.2 (0.01mm)。
水泥稳定砂砾层分层施工时,下层碾压完成后,强度达到100%后方可铺筑上层水泥稳定层。
在铺筑上层稳定层之前,应始终保持下层表面湿润。
为增加上下层之间的粘结性,在铺筑上层稳定层时,宜在下层表面均匀撒布少量水泥。
三、施工准备(1)、认真检查成型土基的高程、平整度,核对密实度、回弹模量检测结果是否符合要求,不合格处重新施工,同时清除表面杂物;(2)、按设计要求备料、洒水闷料;(3)、作好试验选样工作,水泥宜选用终凝时间较长、标号较低的水泥,石子必须坚硬、清洁、无风化、无杂质。
(4)机械和人员就位。
四、施工工艺路面基层为52cm水泥稳定砂砾,根据规范要求应分三层铺筑,底基层16cm;下基层18cm水泥稳定砂砾,上基层18cm水泥稳定砂砾,根据规范要求一层铺筑;施工方法采用混合料场拌、自卸车运输、摊铺摊铺机摊铺、压路机压实的全过程机械化施工。
工艺流程为:施工放样→上料拌和→运输→混合料摊铺→碾压→养护→封闭交通。
1、松铺系数经施工现场试验段检测,确定摊铺的松铺系数为1.25。
2、施工工艺流程图(见下页)3、具体施工方法如下(1)、施工放样1)底基层:对土基层进行检测,表面进行清理使其达到规范要求。
在达到规范要求后,恢复道路中线,每10m设一桩,竖曲线、圆曲线区域每2m设一桩,并在两侧路面边缘外0.3m~0.5m处设指示桩,指示桩上用红油漆标出基层边缘设计标高及松铺厚度的位置。
基层以分隔带为界分左、右两幅摊铺,并报监理工程师检查批准后方可开工。
2)基层:基层施工前首先对底基层层进行验收,表面一定干净,并严格整形压实,使其符合规范要求。
恢复道路中线,检查路面宽度,根据下基层路面宽度放出边桩(边桩应宽出路面0.4 m~0.5 m,保证摊铺机传感器自动找平装置工作面0.2 m~0.25 m和路边压实度)测定出中桩与边桩每个点的高程人工挂钢丝绳控制高程:每10m左右两边各钉一钢钎,进行高程控制,钢丝绳张紧度应以两桩间(10m)挠度不超过2mm(水准仪进行检测)并报监理工程师检查批准后方可开工。
(2)混合料最佳含水量控制在正式拌制混合料之前,必须先调试所用的厂拌设备,使混合料的颗粒组成和含水量都达到规定的要求。
进行现场调试的过程中确定施工配合比,将此配合比写在标牌上,挂在拌和机旁。
在生产过程中,拌和时含水量略大于最佳含水量1%~2%,使混合料运到现场摊铺碾压时,接近最佳含水量。
同时根据集料的含水量及时调整拌和料中的加水量,以免出现过干过湿的现象。
每天开工前对砂砾料用燃烧法快速测定其天然含水量,然后根据实测含水量和天气情况对混合料的含水量进行调整,由于当地气候多变,故对混合料实际含水量要及时调整(3)拌和采用拌合场集中拌合,拌合设备采用稳定土拌和机,工地试验室配合拌和场做好质量控制工作,主要控制混合料的配合比,既通过调整料斗下面的电机转速和斗门高低来控制各种材料的流量。
同时还要控制好水泥剂量和拌和时的含水量。
拌和场根据施工情况将拌和设备调整到最佳配置,确保运转连续、拌合均匀。
(4)运输根据拌和场的生产能力和作业的要求,拌合场组织足够的运输车辆,为了防止运输过程的离析现象的发生,运输车在料斗下装料时,可以先装车斗靠前部分,再装车斗靠后部分,最后装中间部分。
并且运输车辆在运往施工现场的途中,应尽量匀速行驶,避免颠簸。
天气炎热,运距较长应用塑料布或其它材料覆盖,减少水分损失。
(5)混合料摊铺1)底基层摊铺:摊铺集料前,先在基层上洒水,使其表面湿润,但不过份潮湿而造成泥泞,然后用推土机和平地机将水泥稳定石均匀地摊铺在基层上,摊铺宽度比设计宽0.2∽0.3米,以保证整段稳定层碾压密实;摊铺厚度做到均匀一致,压实厚度为16cm。
平地机整平后进行高层复测。
2)基层摊铺:施工时对底基层层进行整理,将表面的浮土杂物全部清除。
先洒水,保证垫层表面5~10cm范围内含水量达到5%以上,以免混合料水分散失;如果下承层表面有松散现象,用压路机将下承层碾压密实,然后进行铺筑。
基层摊铺时,高程控制采取摊铺机传感器自动找平装置,即在摊铺机两侧挂钢丝,测量高程作为基准平面,采取这种方法时应用紧线器拉紧钢丝,减少钢丝挠度而造成高程不准确。
运料车严禁开到已经抄过平的钢钎范围调头,避免碰倒钢钎或碾断钢丝绳,以免影响进度。
运料车距摊铺机300m—400m调头,然后倒到摊铺机前进行摊铺。
具体摊铺时,摊铺机外侧均以钢丝绳为基准控制高程,摊铺机后面应设专人消除粗细集料离析现象,特别是局部粗集料窝应该铲除,并且用新拌混合料填补。
当铺筑长度有60—80m时,用压路机开始碾压。
碾压后质检人员进行检测,用人工将出现的局部“小波浪”消除。
(6)混合料的碾压1)底基层:用12吨以上振动压路机碾压至设计密实度,同时注意找平,压路机在碾压时,不得在已完成或正在碾压的路段上“调头”和急刹车,以免表面受破坏,且除施工车辆外,禁止一切机动车辆通行。
2)基层:施工中,碾压时间从加水拌和到碾压终了的延迟时间不得超过水泥终凝时间,按试验路段确定的合适的延迟时间严格施工。
控制在水稳基层初凝以前,一般不超过两小时。
碾压工作用振动压路机、轮胎压路机完成,自路边向路中碾压错1/2轮,胶轮压路机错一轮胎宽度。
先用振动压路机不挂振碾压一遍,再挂振一档碾压,然后三轴压路机碾压两遍,直至密实度达到技术规范标准,最后使用胶轮压路机消除表面轮迹。
严禁压路机在已完成的或正在碾压的路段上“调头”和急刹车,以保证水泥稳定碎石层表面不受破坏。
压实面应无车辙、鼓包、坑凹、裂缝和松散情况,不合格的部位应进行整改。
碾压成型后禁止一切车辆通行。
(1)、混合料的碾压采用的碾压机械:YL20轮胎振动压路机、光轮压路机各一台。
(2)、碾压过程按初压、复压、终压三个阶段进行:初压,采用(YL20)胶轮振动压路机静压一遍,碾压速度控制在5KM/h。
复压,采用(YL20)胶轮振动压路机首先轻振一遍,速度控制在5KM/h,再重振一遍,速度控制在4KM/h,然后用(YL20)胶轮压路机碾压两遍,碾压速度不高于6KM/h。
终压,光轮压路机静压至少两遍,碾压速度控制在5KM/h,直至无明显轮迹。
碾压过程中的注意要点:碾压时,慢起步缓刹车,由低处向高处重叠1/2轮宽,不在未压实的路面转向,而后退至起点,开始下一步碾压。
压实终了,由质检组立即对压实度(灌沙法)、厚度、宽度、平整度、横坡度、纵断高程等各项指标进行检测(检测频率满足下表要求。
不合格路段进行补压或整修,直至达到规范要求,7天后进行钻芯检验。
施工中严格控制操作时间,从加水拌和到碾压终了的延迟时间不超过2-3小时。
(7)横缝的处理若因故中断时间超过2~3小时,则应将摊铺机附近及其下面未经压实的混合料铲除,并将已碾压密实且高程和平整度符合要求的末端挖成一横向(与路中心线垂直)垂直向下的断面,然后在摊铺新的混合料。
而且开工前将接头部位用3m直尺测其平整度,将超出范围的部分用人工切除,断面与下承层垂直,杜绝斜接缝。
(8)现场压实度检测采用灌砂法,在轮胎压路机碾压2遍以后,全幅每20m目测压实度薄弱点检测其压实度,若合格则检验下一段,若不合格继续振动辗压,经试验,振动6遍后,完全满足压实度的要求。
(9)一作业段以60~80m为宜,太长则受到水泥凝结时间的影响,太短则压路机的碾压接头太多,影响平整度。
(10)养生压实度检测合格后,水车洒水,洒水次数以表面湿润为准。
如不能做到及时洒水应用塑料薄膜覆盖,上用砂粒压好以免被风吹掉,同时封闭交通。
五、质量控制1、压实度、厚度按频率目测压实度薄弱点在复压结束后,用灌砂法跟踪检测,压实度不合格则继续碾压至检测合格;并在检测压实度的同时进行厚度检测。
2、平整度、宽度每完成一工作段及时用3米直尺检测平整度和钢尺检测宽度。
3、高程在每个断面打两个钢桩(带托架),一个桩打在中线处,另一个打在边线处,然后根据基层设计高程为基准抄平、挂钢丝,每段长度为80m,钢丝两头固定,用紧绳器将钢丝绳崩紧。
4、无侧限抗压强度每天上、下午分别取样检测水泥剂量,并制取试样,以检测无侧限抗压强度,同时把水泥剂量的检测结果及时反馈至拌和厂,以便及时调整。
六、人员设备1、人员计划成立由项目经理杨树伦为组长,试验小组主要负责收集各种数据及整理试验成果。
具体安排如下:技术人员:2名质检人员:2名试验人员:2名普工:20名2、施工机械计划:WBC-500型稳拌设备2台多功能土摊铺机2台4台CA20振动压路机1台YL16-20T轮胎压路机1台8-20吨自卸汽车20台2台1台七、安全生产组织机构图八、注意事项1、路面基层施工是技术人员、试验室、拌和厂、运输组、摊铺组、碾压组和质检人员的联合作业。
施工时一定要紧密配合,切实搞好机械人员的调配工作。
2、机械是影响施工进度和质量的核心,因此,对各种机械要加强维护和检修,提高机械的使用效率,从而减少对施工的影响。
3、加强施工现场、试验室与拌和厂的通讯联系,混合料出现异常现象应及时反馈到拌和厂。
4、由于该地区气候多变,因此要密切注意天气变化情况。
5、在雨季施工时,应特别注意天气变化,务使水泥和混合料遭雨淋。
降雨时应停止施工,但已经摊铺的水泥混合料应尽快碾压密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