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价思想和观点态度
- 格式:pptx
- 大小:188.90 KB
- 文档页数:18
评价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考点阐释】所谓“评价”,就是读者在阅读、分析、理解作品之后,站在一定的立场上,运用一定的观点方法,对作品的思想内容、作者的观点态度以及作品的写作艺术、风格流派等各种文学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发表意见和看法,评判作品的是非、优劣、高低,衡量作品的阅读、欣赏价值,评价作品的社会教育意义等等。
考点中所说的“评价”与辨别筛选文中重要信息,分析归纳文章的内容要点和中心思想、分析文章的结构层次和表现形式、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等阅读要求相比,最大的特点是对文章中“已有的东西”进行主观性的评价。
得出的结论,不是文章原来固有的,而是读者加上去的主观性较强的东西。
而现代文阅读的其他项要求则是对文章“已有的”东西进行理解、筛选、分析和综合,得出的结论应该客观,因此“评价”已突破了单是文字的意义和内容的理解,进人了阅读能力最高层次的要求,它比其他能力更加注重阅读者的个体参与,更加注重发挥主观能动性,考生的思辨能力、创造能力在这里也有了更为充分的展示空间。
需要指出的是,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是阅读评价过程的两分法。
通常,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是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的关系,难以彻底分开。
《考纲》之所以分开表述,基于两点原因:一是客观上存在文章思想内容和作者观点态度不完全等同的情形,二是主观上要求评价文章思想内容和作者观点态度有相对独立的两分法。
【考向分析】一、概念分析1.对思想内容(主旨)的评价。
即对文章记叙描写的事物、阐释论证的观点、介绍说明的道理以及抒发表达的感情能有比较全面的概括、认识、分析、判断等,进而对文章的思想作出是非、优劣、高下的评价。
2.对作者观点态度的评价。
即通过文章的语言来把握一句、一段中的重要话语或全文的观点态度的评价。
二、思路点拨(一)规律方法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要注意以下几点:1.整体感知,明确文章主旨和作者的写作意图是评价的基础。
文章的主旨是指文章的主要意义或目的,整体把握中要抓住文章的主旨,这是评价的根本。
工作思想表现评语工作思想是指一个人在工作中所秉持的理念、态度和方式。
一个人的工作思想能够直接影响他的工作表现和成就。
下面是对工作思想表现的评语,总结了不同方面的表现,以期能为您提供帮助和指导。
1. 积极进取:您在工作中表现出的积极进取的态度非常值得称赞。
您始终保持一种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工作,对待每一个任务都能充满热情和动力。
您高度认可自己的职责,充满自信地迎接各种挑战,能够主动寻找问题并解决,对于工作中的困难和压力能够迎刃而解,展现出了非凡的工作激情和奋发向上的精神。
2. 目标明确:您在工作中明确目标、持有清晰的工作方向,能够将抽象的工作任务转化为具体可行的工作计划和行动步骤。
您具备良好的分析能力和判断能力,能够准确捕捉问题的本质和核心,从而确定有效的工作目标和优先级。
您在工作的过程中善于总结经验、及时调整工作方向,能够迅速制定新的目标和计划,以确保工作的顺利进行。
3. 勤奋努力:您能够保持持之以恒的工作状态,不断努力地为工作付出时间和精力。
无论面临什么样的困难和压力,您都能勇往直前,不畏艰难,尽力完成工作任务。
您具备良好的执行力和耐力,能够持续投入到工作中,严格按照工作计划和要求完成任务。
您善于发现和利用工作中的机会,通过不断的努力和学习实现自我价值的提升和突破。
4. 团队合作:您非常重视团队合作,善于与他人进行沟通和协调,能够与不同的人合作并达到共同的目标。
您具备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团队意识,能够建立起良好的工作关系和信任,与他人相互支持和合作。
您在团队中能够主动承担责任和角色,愿意与他人分享经验和资源,为团队的发展和成长作出积极的贡献。
5. 创新思维:您具备开放的思维方式和创新的头脑,能够发现问题和挑战,并提出创新的解决方案。
您善于思考和分析,能够快速产生新的想法和思路,能够将传统的工作方式和方法转化为更加高效和创新的方式。
您在工作中注重不断的学习和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以便更好地适应工作和研究的需求。
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第一组(按诗体分类)][第二组(按诗歌情感分类)]目的。
概括内容主旨就是要从整体上把握,结合诗歌中的意象、人物、事件,体味作者的创作意图。
[例1]阅读下面的一首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①郑燮②衙斋卧听萧萧竹,疑似民间疾苦声。
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注]①年伯:古时称同榜考取的人为同年;对同年的父辈或父亲的同年称年伯。
包大中丞,包括,曾任山东布政使,署理巡抚,故称“中丞”;大,表示尊敬。
②郑燮,清代诗人,画家、书法家,号板桥。
作画题诗时任山东潍县县令。
试概括这首诗的主要内容。
答:[思路分析]本题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分析作答:(1)确定这首的题材是什么,通过阅读上面的内容,可知,此诗可归入“忧国伤时”类,具体来说是同情人民的疾苦。
(2)具体分析诗句分别写了什么,概述内容。
如“一枝一叶”是什么意思要分析清楚。
(3)揭示诗歌主旨或诗人的思想感情。
[参考答案]这是一首忧国伤时之作。
(步骤一)“一枝一叶”原指竹子的枝叶,在风中“萧萧”而动,紧扣了“画竹”的画面,又紧扣了“卧听”的诗面,同时它比喻发生在老百姓中的点滴小事。
他直言不讳地提出,作为地方官,应该对老百姓的“一枝一叶”都要加以关心。
(步骤二)表现了诗人对民间疾苦的真切关怀和同情。
(步骤三)[例2](2009·江苏高考)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岳飞遥望中原,荒烟外,许多城郭。
想当年,花遮柳护,凤楼龙阁。
万岁山前珠翠绕,蓬壶殿里笙歌作。
①到而今,铁骑满郊畿,风尘恶。
兵安在?膏锋锷。
民安在?填沟壑。
叹江山如故,千村寥落。
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
却归来,再续汉阳游,骑黄鹤。
[注]①万岁山、蓬壶殿:指宋徽宗时构筑的土山苑囿、亭台宫殿。
试概括这首词的主旨。
答:[思路分析]本题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分析作答:(1)确定这首词的题材是什么,通过阅读上面[学之窗]的内容,可知,此诗可归入“建功报国”类,具体来说是报国无门的悲伤。
现代文阅读——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一、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观点的主要方式(一)概括、分析。
即对文章记叙描写的事物,阐述论证的观点,介绍说明的道理,以及抒发表达的感情能有比较全面的概括、认识、分析、判断。
(二)评价鉴赏。
即对文章的思想内容做出是非、优劣、高下的评价,并且进一步对其审美价值、审美情趣做理性的欣赏和鉴别。
二、正确评价作品的思想感情对作品思想感情的评价是评价中较难的一点。
人的思想感情是复杂的。
文章的思想感情也往往不是单一的。
表现积极健康的思想内容的作品,有的也可能带有消极的因素。
因而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去分析它,并能够正确地对待它。
如陶渊明是著名的田园诗人,他的田园诗反映了他不与黑暗现实同流合污的高洁品行。
今天,时代、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陶渊明的隐居思想是否还那么让人向往呢?显然答案是否定的。
【方法指导】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观点的具体方法:★(一)要以全面、深入的阅读分析文章为基础。
通过认真阅读和深入分析文章,取得对作品的全面认识和深刻理解,再以正确的立场、观点评判文章内容。
这样可以避免人云亦云,以偏概全、主观片面的现象。
★(二)要全面、辩证地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
★(三)评价要有理有据。
★(四)评价要具体、充分,有深度,不可含糊笼统。
要做到这一点,必须扩大视野,广闻博览,提高认识水平;要集中目标,大处着眼,小处着手;要在申明自己的基本的观点的基础上,结合文章的具体内容,结合社会生活实际,具体阐明文章的思想意义,以使评价充分具体。
焰火的变奏赵丽宏夜晚,没有风,湖水平静得像一面巨大的镜子,映照着夜空;在水天相接处,夜空和湖泊构成一个轴对称的浩瀚画面。
湖畔积聚着数不清的人。
音乐响起,仿佛是从湖水里飘旋而出,在空旷的湖面回荡。
紧随着音乐,湖天之间突然蹿出一道道光点,犹如活泼的蝌蚪,从湖水深处向深邃的夜空腾游;也像犀利的鸣镝,从空中呼啸着飞入湖底。
只不过瞬间的工夫,这些蝌蚪和鸣镝便轰然炸裂,变成一朵朵巨大的彩色花朵,它们随风飘动变幻,继续着火焰在夜空里演出的奇妙童话。
应届毕业生的思想鉴定表工作单位评语
一、思想观念:
1. 具有理性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思维缜密、条理清晰。
2. 具有较强的学习和自我更新的意识,能够不断提升自己的知识和能力。
3. 具有积极向上的思想态度,对工作和生活充满激情与热情。
4. 具有开放包容的思维模式,能够接受不同的观点和意见。
二、道德行为:
1. 具有诚实守信的品质,能够遵守职业道德和法律法规,不徇私舞弊。
2. 具有团队合作的精神,能够与他人友好合作并乐于助人。
3. 具有责任心和奉献精神,能够承担起个人职责并关心他人的需求。
4. 具有公正正义的价值观,能够公平对待他人,不偏袒,不歧视。
三、职业操守:
1. 具备良好的工作纪律和工作效率,能够按时保质完成工作任务。
2. 具有创新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能够主动思考和解决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3. 具有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能够与同事、上级和客户保持良好的沟通和合作关系。
4. 具有适应能力和抗压能力,能够在工作压力下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
四、评价总结:
对于任职单位而言,应届毕业生的思想品质和道德素养是重要的择业考量。
该评价表旨在帮助公司对应届毕业生的内在素质进行准确评估,为公司选拔合适的人才提供参考依据。
通过以上评价指标,我们可以对应届毕业生进行全面的思想鉴定,以期发现并培养优秀的人才,为公司的发展增添新动力。
当然,以上评价只是对应届毕业生思想鉴定表的一个概括,具体评价指标还需要根据具体岗位和单位的需求进行调整和补充。
希望以上评价表能够为您在招聘应届毕业生时提供一些参考,并帮助您找到合适的人才。
评价古诗词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关口提示——【高考金题速传真】评价古诗词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是在对诗歌内容、情感等把握的基础上更高的要求,能力层级为E级。
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指诗人用诗化的语言所反映的社会现实生活,并由此所表现出来的思想感情、生活态度、个人理想和政治倾向等。
评价思想内容,就是理解诗歌所表现的生活内容,把握其思想感情,分析其社会意义及其深层内涵;评价观点态度,就是对诗歌中的景物、人物、事件等所体现的作者态度进行评价,也包括对作者所表现的观点态度的消极性与积极性的评价。
在诗歌鉴赏中,“评价”一词要求观点明确,并且有深度地阐述,而在高考中对于“评价”是降低了要求的,也就是说能够就诗论诗、言之有理即可,不需要纵横联系、引申阐发。
从命题角度来看,有的是仅就“诗眼”、关键句、情感、主旨等某一个问题单独考查,有的是将形象、语言、技巧等结合起来综合考查。
从常见的试题形式来看,有的是“表现什么思想”、“抒发怎样的感情”、“体现怎样的人生态度”等,有的是“某个词为‘诗眼’(或警策),为什么”、“某个句子阐释了什么道理”、“有人评价这首诗……你同意这种看法吗”、“这首诗的主旨是……谈谈你的理解”等。
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是高考必考内容,且分值较高,应作为备考的重点。
关口金题—【考纲知识精解读】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2009年高考全国卷Ⅱ)军城早秋 严 武【注】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
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
【注】严武(726-765):字季鹰,华阴(今属陕西)人。
曾任成都尹、剑南节度使,广德二年(764)秋率兵西征,击败吐蕃军队七万多人。
诗的后两句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怀?请简要分析。
答: 。
【解析】从诗歌中“汉关”、“朔云”、“边月”、“西山”、“飞将”、“沙场”等典型意象的使用,结合试题下面的注解,我们可以看出这是一首边塞诗。
回想边塞诗的特点,主要以歌咏边塞军旅生活或描述边塞奇异风光为写作内容,表达建功立业的渴望、报效国家的热情、奋勇杀敌的豪壮、戍边将士的乡愁、黩武开边的厌恶、奇丽风光的惊叹等感情。
2024年个人思想工作评价总结
在2024年,我的个人思想和工作有了很大的进步和成长。
我始终坚持积极向上的思维方式,不断拓展自己的知识和视野,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
在个人思想方面,我更加注重自我反思和思考,努力保持积极的心态和乐观的态度。
我学会了更好地管理压力和解决问题,不再被困扰和消极影响所左右。
我懂得了平衡生活和工作的重要性,注重提升自己的生活品质和幸福感。
在工作方面,我不断追求卓越和创新,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我始终保持学习的心态,关注行业发展动态和前沿技术,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和工作方法。
我很好地适应了团队合作的环境,善于沟通合作,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
我在工作中注重团队的共同成长和目标的实现,积极参与项目和活动,展现了出色的领导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我努力克服自己的缺点和不足,接受他人的建议和批评,不断改进自己的工作方法和态度。
总的来说,在2024年,我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和突破。
我不仅在思想上得到提升和充实,而且在工作中展现了出色的能力和表现。
然而,我清楚自己还有很多需要改进和提升的地方,我会继续努力,不断追求进步和卓越。
第 1 页共 1 页。
如何评价文章的思想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范文一:作为读者,我们需要对一篇文章进行评价,包括对文章的思想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进行分析。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文章的主题以及作者要表达的观点。
通过阅读文章,可以收集作者给出的支持论点和反对论点,并对其进行评估。
除此之外,我们还应该关注作者的观点态度和思想。
首先,我们要分析文章的思想。
一个好的文章需要有一定的价值,不能只是空洞的文字。
在评估文章的思想时,我们需要考虑文章中提出的观点是否有力,是否合理。
我们还需要检查作者使用的论据和证据,看看它们是否引人注意、清晰、易于理解。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尽可能多地了解作者的背景和经验,以便更好地评估他的观点。
其次,我们需要了解作者的观点态度。
文章的作者和观点态度是关键因素,提供了文章的个人感受和观察。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细心地关注作者的语言、气质和口吻。
通过阅读他的文章,我们可以了解作者的态度、风格和喜好,也可以清楚地看到作者的观点是积极还是消极、支持还是反对。
例如,有的作者可能更偏好探讨社会问题,而有的可能更偏重文化和艺术领域,这些都会影响到作者的态度,进而对文章的结构和思想产生深远的影响。
总的来说,在评价一篇文章时,我们应该要明确文章的主题和作者的意图,分析文章中的思想和论据、观点态度,以便理解文章的真正意义和价值。
重点分析:文章的思想和作者的观点态度是文章评价的关键要素,需要仔细分析。
要点包括明确主题、分析思想和论据、了解作者的态度、和结论。
用词分析:文章运用了一些常见的词汇如“主题”、“观点态度”等来表达文章评价的关键要素,合理使用谓语和形容词来丰富文章的表述。
文章流畅、清晰,避免了过于复杂和晦涩难懂的语句。
范文二:评价一篇文章,需要同时分析文章的思想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在分析思想时,我们需要考虑文章的完整性、逻辑性和连贯性。
我们还需要看看文章使用的语言方法,并评估文学运用技巧是否恰当。
当我们分析观点态度时,我们需要看看作者的语言风格、主题、生活经历,以此推断作者的观点和态度。
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与作者观点态度”【教学案】【教学目标】1.了解古代诗歌常见的题材特征,内容情感,常用技法。
2.掌握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与作者观点态度”的分析方法及答题步骤。
【考点阐释】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就是诗人用诗化的语言来反映现实生活和表现思想感情、生活态度、个人理想和政治倾向等。
所设的考点一般是对思想内容的理解,对其情感基调的把握,对其社会意义的分析和对其社会价值的评判,一般不单独设题,而往往与形象、语言或表达技巧联系在一起。
【读懂诗歌】把握高考七大热点诗歌题材特征一山水田园诗——山光水色养性灵,登山观海总溢情【题材特征】严格地讲,山水田园诗分为山水诗与田园诗。
山水诗指描写山水风景的诗,通过记游山水以表现对美不胜收的山水景物的流连与热爱。
其鼻祖是东晋的谢灵运。
田园诗主要指以农村自然景物、田园生活为吟咏对象的诗,其通过对山林田野的描写,营造出一种田园牧歌式的生活氛围,借此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和对宁静和平生活的向往。
其鼻祖是陶渊明。
到了唐代,山水诗与田园诗常常融为一体,代表人物有孟浩然、王维。
【内容情感】山水田园诗表现的情感思想主要是赞美山河,热爱自然;向往自由,厌恶官场;憎恶黑暗,渴望归隐;闲适淡泊,悠然自得等方面,具体表现为三点:(1)寄情山水的豪放激情。
或描写大自然之雄奇壮丽,表达诗人的宽阔心胸与高远志向;或描写山水之雄伟壮阔,展现诗人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精神;或借奔腾的江河,变幻的景物,反映诗人热爱山川风物、追求自由的精神。
(2)心物相融的恬淡幽情。
或以恬淡之心抒写山水清幽,或以淡泊之语描摹闲淡心境,或表现诗人对自然的依恋、追求与热爱,或寄托恬淡静雅的隐逸之乐,或表达对厌倦官场的超脱之情。
(3)借景遣怀的沉郁凄情。
或由灿烂之景引发诗人对山川永恒、人生短暂之叹;或借缥缈凄迷之意境,透露诗人失意怅惘心绪;或借异乡山水,表达客居孤寂思绪;或借凄风苦雨,寄寓贬谪忧愤;或借眼前山水,表达忧国忧民之情;或借瑰丽壮景、盎然春意反衬悲时伤世之痛。
如何评价古诗词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评价古诗词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诗歌的思想内容及作者的观点态度”就是诗人用诗化的语言所反映出来的社会现实,所表现出来的思想感情、生活态度、个人理想和政治倾向等。
主要考查点有:(1)概括诗歌的内容与主旨;(2)分析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3)分析评价作者对人事的观点、态度。
1.概括内容与主旨诗歌的内容是指诗歌中描写的人、事、物,诗歌的主旨是诗人写作诗歌的主要目的。
分析诗歌的内容主旨,就要从整体上把握,结合诗歌中的意象、人物、事件,体味作者的创作意图。
分析主旨往往需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1)涉及的文化常识、生活常识、历史典故、神话传说和自然现象;(2)某一诗句的大意或内涵;(3)诗人的思想倾向、政治主张、志向追求、生活经历;(4)时代背景、社会现实。
鉴赏古诗词时把握作者的观点与态度的一些常用方法:1、了解诗歌创作的特定背景,结合诗的内容,把握作者的观点与态度。
2、把握诗的情感,领悟作者的观点与态度。
诗句含着作者的情感,或愉悦欢快,或沉痛哀伤,或赞美仰慕,或豪迈闲适,但不管是哪一种情感都隐含着作者对生活、对社会、对人生的观点与态度。
3、分析诗句的含蓄义或理解义,分析出作者的观点或态度。
大多古诗词的作者并不是直接地在诗中表达自己的观点或态度的,而是通过写景或写事来含蓄地表达自己对人生、对生活、对社会现实的情绪态度。
对这样的诗,鉴赏时要注意分析景物或人物的特点,把握其含蓄义,由此分析出作者的观点或态度。
4、从辨析用典入手,把握诗人的观点与态度。
5、从涵咏诗的意境着手,把握诗人的观点与态度。
[答题模式]提问方式:1、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2、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3、表现了怎样的情趣?诗歌的主旨是什么?4、关于……一诗表达的内容(或情感),有人认为是……,有人认为是……,也有人认为二者兼有,你的看法呢?请简要说说理由。
[答题思路流程]①分析诗歌所写的具体内容是什么;②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诗歌表达的主旨或情感。
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从近年鉴赏诗歌的题型看,古代诗歌内容上的评价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内容主题的评价,二是思想感情的评价,三是作者观点态度的评价。
如果说以上三点是鉴赏诗歌的“形”,是鉴赏诗歌切入的目标和对象,那么“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则是评价诗歌的“神”,由“形”入“神”,体现了探究事物的一般规律。
在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时要尽可能地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诗人思想的发展轨迹,围绕具体诗作的字词句篇中所透露的信息,进行分析归纳,作出中肯的实事求是的评价。
在鉴赏过程中,评价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根据诗歌题材,把握思想内容1.儿女情长写这类内容的诗多为爱情诗、闺怨诗,诗人或表达对恋人的挚爱,或抒写对自由幸福的追求,或倾泻对负心者的不满,或揭露扼杀爱情的罪恶等。
如《静女》、《氓》、《孔雀东南飞》。
评价这类诗的内容,首先要整体把握作品体现的情感倾向是积极的、褒扬的,还是消极的、贬斥的;其次要从分析人物的性格入手,通过不同人物对爱情的不同态度,去把握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也可以通过分析语言和表达技巧来分析诗歌内容。
2.建功立业(1)建功立业的渴望。
曹操的《龟虽寿》中的“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陆游《书愤》里的“早岁那知世事艰”等。
(2)报国无门,壮志难酬。
这种内容多在怀古诗词中表现。
如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借缅怀古代英雄,表达渴望收复失地、为国立功,但又无人问津的悲愤。
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通过怀古,寄托自己渴望建功立业的情怀,流露宦途失意之情。
(3)保家卫国的雄心壮志。
李贺的《雁门太守行》通过战斗场面的描写,表现了将士们保家卫国、奋起抗敌的英雄气概;王昌龄的《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描写戍边将士平定边患的坚强意志和豪迈气概。
这类诗内容多为边塞诗或怀古诗。
边塞诗尽管内容异彩纷呈,但都体现着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精神,分析时要善于把握这一主旨。
诗歌鉴赏“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七个“抓手”高考诗歌鉴赏“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是高考必考考点之一,属较高的能力层级要求,因此笔者认为在复习备考中必须确立“宏观把握,微观切入”的备考策略。
所谓“宏观把握”,就是要关注诗歌的类别。
如写景抒情诗(山水田园诗)、咏物言志诗、咏史怀古诗、即事感怀诗、边塞征战诗、思妇闺怨诗等,在评价思想感情时要注意区别。
要关注古诗中常常表达的思想感情,如忧国忧民、建功报国、怀古伤今、蔑视权贵、愤世嫉俗、怀才不遇、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登高览胜、惜春悲秋、羁旅愁思、长亭送别、思乡念亲、相知相思、别恨离愁等。
要做到知人论世:所谓“知人”就是要了解掌握作家的生平、思想、创作风格;所谓“论世”就是要了解掌握作家的时代风貌,从而把握同时代作家所具有的共性特征。
在做到“宏观把握”的同时,还必须要能从“微观切入”,也就是在评价某一首具体的诗歌的思想感情和观点态度时要有行之有效的便于掌握的方法或技巧。
我认为以下七个方面可以作为很好的抓手,试作例析。
1. 从题目入手。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是理解诗歌思想内容的一个重要窗口。
关注题目,有助于把握作品的类别、线索、内容、感情基调等等,从而准确地把握作品的内在意蕴。
例如《竹窗闻风寄苗发司空曙》(2005年江苏卷)题目中的“闻风”二字是全诗的线索,也是理解全诗内涵的关键。
全篇紧扣“闻风”进行艺术构思,通过“微风”形象,表现了诗人孤寂落寞的心情,抒发了对故友的思念之情。
倦夜杜甫竹凉侵卧内,野月满庭隅。
重露成涓滴,稀星乍有无。
暗飞萤自照,水宿鸟相呼。
万事干戈里,空悲清夜徂!问题:试简析“倦”字是如何贯穿全篇的,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分析:诗歌前六句,描写了从月升到月落的秋夜景色:凉气侵袭卧室,月光洒满庭院,风吹露滴,月朗星稀,飞萤自照,宿鸟相呼,这幅“秋夜图”,暗示了作者彻夜未眠,实写“身倦”。
尾联直抒胸臆,作者原来是为国事而忧心,点出“心倦”。
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教师版)复习目标:1、准确地把握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
2、能根据题干要求有条理地分析、概括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
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第一课时一、总结把握诗歌思想感情的基本方法:1、看标题:借助诗歌的标题可以来推断诗歌的思想情感。
如:《春夜喜雨》——表达欢愉喜爱之情。
(喜)《枫桥夜泊》——表达羁旅愁思。
(愁)《悯农》——表达对农民艰辛的同情。
(怜)2、看序注:一般交代创作的年代、缘由、背景,多为整个作品奠定情感基调,有助于把握诗歌的思想情感。
3、知人论世,关注背景:分析诗歌思想情感要关注作者生活的时代、社会背景和生活经历。
4、抓住描写人物的外貌、神态、语言、动作、心理等细节:人物的思想情感总会通过自己的外貌、神态、语言、动作、心理等细节流露出来。
5、注意意象、典故:古人常常借助某些特殊意象、历史典故来抒发复杂深厚的感情或影射某种现象。
所以,我们阅读诗歌时要特别关注诗中的意象和典故。
6、抓住关键词和关键句:抓住诗中直接表现诗人心理、情感的关键词和表达情感态度的关键句。
二、学生自行研读《核按钮》(学生版)P77诗歌题材常见类别及其常见情感。
第一至三种:送别抒怀诗——闺情宫怨诗。
三、典题例析:完成《核按钮》学生版P79典题2。
四、课堂演练:1、阅读下面的清诗,然后回答问题。
客发笤溪叶燮客心如水水如愁,容易归舟趁疾流。
忽讶船窗送吴语,故山月已挂船头。
[注]①叶燮(1627—1703),清代诗论家。
②笤溪是流经诗人家乡吴兴的一条河流。
(1)“客心如水水如愁”是如何表现“愁”的?答案:诗句运用了比喻、顶针的手法,将客愁比成源源不断的流水;又将客愁与流水相比,突出客愁绵长。
(2)诗歌末联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答案:末联两句表现了诗人船到家乡那一瞬间的感受。
通过两个情景表现这种感受:先是突然听到乡音吴语,竟不敢相信已到家乡,接着抬头望故山明月,充满归乡的喜悦之情。
2、阅读下面一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