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三板操作实务及合规案例50页PPT
- 格式:ppt
- 大小:2.33 MB
- 文档页数:50
新三板挂牌公司章程可自主约定的事项操作实务公司法中最经典的一句话是啥?我觉得非这句莫属:公司章程另有规定的除外。
公司法中强行性规范和任意性(授权性)规范并举,其中强行性规范一般只能严格遵守,但任意性规范却为股东们提供了结合自身需求灵活设计合作模式的机会。
以往,人们都不大重视公司章程,以为只是个手续而已,但章程作为公司“宪法”级文件的重要性,被越来越多的创业者所了解,并希望充分利用授权性条款设计最适合自己的章程。
今天分享的这篇文章梳理了公司法中授权性条款,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与原公司法相比,2006年公司法最大的亮点是充分尊重股东意思自治,众多公司治理上的问题允许股东自行决定,并在公司章程中明确;2013年的修正,使股东自治的空间进一步扩大。
这些看似轻描淡写的规则变化,放权、授权,具有重要的实务价值。
本文对公司法授权公司章程可自由约定事项汇总介绍,并抛砖引玉,对其实务价值简要分析。
一、法定代表人1、法律规定公司法第十三条规定,公司法定代表人依照公司章程的规定,由董事长、执行董事或者经理担任,并依法登记。
2、实务分析按照公司法设定的公司治理架构,董事会是公司经营层面的最高决策机构,董事长是董事会的组织者、代表人;总经理(公司法的用语是“经理”,民众的习惯用语为“总经理”,本文使用“总经理”一语,取公司法“经理”之意)是公司经营的组织实施者、执行者。
法定代表人是依法对外代表公司的人,其法律意义上的言、行,均可被视为公司的言行。
这个公司的代表者由谁担当,是公司决策层的代表人董事长,还是执行层的掌舵者总经理,是个让立法者很纠结的事情,最终公司法决定将选择权交给股东。
从实务角度分析,法定代表人的重要意义在于:通过印章使用、文件签署控制公司的重大经营活动;对外代表公司开展业务。
股东在决定法定代表人的选任时,一般要权衡以下因素:1)信任与制衡。
从权力位阶上看,董事长高于总经理,当法定代表人的身份赋予董事长时,董事长的实际权力大增;当法定代表人的身份赋予总经理时,由于公司的经营由总经理组织实施,同时又能对外代表公司,故总经理的实际权力大幅膨胀,且存在架空董事会、董事长的可能。
企业新三板上市前财务会计操作实务1财务会计、税务规范目标1、挂牌后应当达到的目标,特别是股东200人以上,或者股票存在交易的情况:2、财务报表真实性、完整性;3、内部控制规范4、纳税规范2挂牌申报企业财务会计存在问题及解决思路1、申报财务报表及销售、生产、采购经营模式匹配问题2、销售及应收账款、客户信用周期,应收账款周转率3、存货及生产周期、订单、备货,存货周转率4、应付账款及供应商的信用额度5、票据收款,银行承兑汇票、商业承兑汇票6、投入(产能、水电、员工数量、主要原材料)及产出关系7、账账、账实、账证、账单不符的处理8、账实不符的处理9、往来账项不符的处理10、银行账户开户清单及外账账户不一致11、资金流水及对账单不一致12、企业信用报告,银行借款、应付票据、对外担保13、及账面的不一致处理14、主要科目的的处理15、存货16、应收账款17、其他应收款18、货币资金,资金流水19、理财产品20、应付账款21、银行借款22、成本费用23、原始凭证、票据24、工资及薪酬25、回扣及提成26、营业税、企业所得税27、成本费用28、开发支出资本化29、增值税销项及进项税30、收入确认31、政府补贴收入32、资本出资瑕疵33、关联方及交易34、股份支付35、理财和交易性金融资产(买卖股票)36、衍生工具(远期外汇结算37、现金流量表及勾稽关系38、内部控制缺陷3审计评估及股份改制需要解决的问题1、审计证据资料2、股份改制4挂牌企业申报涉及的财务会计反馈问题1、财务及业务匹配性2、财务规范性3、财务指标及会计政策、估计5挂牌企业申报涉及的财务会计反馈问题(特定问题)1、关联交易2、主要供应商和客户问题,同时为供应商和客户问题3、持续经营问题4、理财产品问题5、毛利率问题6、股份支付问题7、存货问题8、成本核算问题一、股东出资问题:主要是出资不实和程序瑕疵。
1、股改前股东出资常见的问题有:非货币资产出资未经评估;出资未及时到位;验资报告存在瑕疵;以企业自身资产增资;资产评估增值转增实收资本;重复出资;以未合法注销的企业资产出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