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美学完整版
- 格式:pdf
- 大小:176.77 KB
- 文档页数:7
—————————————————————————————文艺美学(上)已完成1审美对象不包括?A、自然美B、心灵美C、社会美D、艺术美正确答案:B2美学的研究对象不包括?A、审美对象B、审美经验C、审美体验D、审美提升正确答案:D3不属于文艺学研究的内容是A、文学文本B、文学史C、文学批评D、社会学正确答案:D4美学主要谈什么A、自然美B、社会美C、艺术美D、都是正确答案:D5《西方美学史》是朱光潜先生的重要著作。
()正确答案:√6自然美没有阶级性正确答案:√7孔子删定以后《诗经》多少首A、100.0B、205.0C、305.0D、450.0正确答案:C8不属于审美经验特点的是A、客观的B、共通的C、历史的D、个人的正确答案:D9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统称为什么A、审美原则B、审美主体C、审美对象D、审美经验正确答案:C10审美经验和审美体验的区别就是传统美学和现代美学的区别正确答案:√11美学主要谈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正确答案:√12美学的主要内容不包括?A、自然美B、社会美C、艺术美D、心灵美正确答案:D13审美对象的内容包括四类。
正确答案:×14审美体验指的是个人的。
正确答案:√文艺美学(下)已完成1关于审美经验的说法错误的是?A、客观的B、共通的C、变化的D、历史的正确答案:C2文艺美学的研究对象是用什么看艺术美?A、审美经验B、审美体现C、审美体验D、审美对象正确答案:C3审美主体包括审美经验和审美体验。
正确答案:√4朱光潜是哪个大学的教师A、清华B、人民大学C、北大D、川大正确答案:C5宗白华是艺术美学论正确答案:√6朱光潜是主客观统一论正确答案:√7《美学散步》作者是谁A、朱光潜B、宗白华C、李泽厚D、高尔泰正确答案:B8《西方美学史》作者是谁A、朱光潜B、宗白华C、李泽厚D、高尔泰正确答案:A9宗白华先生的美学是艺术论美学正确答案:√10哪位学者的美学是主客观统一论A、朱光潜B、宗白华C、高尔泰正确答案:A11提出散步美学的学者是A、朱光潜B、宗白华C、高尔泰D、李泽厚正确答案:B12认为美是自由的象征的学者是A、朱光潜B、宗白华C、高尔泰D、李泽厚正确答案:C13李泽厚的美学研究偏向客观,强调历史正确答案:√14文艺学的研究对象不包括?A、文学文本B、文学史C、文学批评D、文学概念正确答案:D15传统美学和现代美学的区别在于经验和体验的区别。
一、选择1、文艺美学这个学科的名称首先由中国台湾学者王梦鸥提出。
2、《声无哀乐论》作者是嵇康3、盛行于西方20世纪50年代的新批评理论家韦勒克和沃伦的《文学理论》开始流行,学术界对文学艺术的内在审美特性及其规律重新重视。
4、审美经验论之发端是英国的经验主义美学。
5、真正打出艺术的审美经验旗帜的则是杜威,1934年,杜威出版《艺术即经验》一书,标志着经验派美学逐步走向成熟。
6、经验论在某种程度上是对鲍姆嘉通有关美学是"感性学"的一种恢复。
7、列宁在《黑格尔辩证法(逻辑学)的纲要》一文中认为,在马克思的资本论中逻辑、辩证法和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是同一个东西。
8、现象学兴起于20世纪初的德国,其创始人是胡塞尔。
9、审美对象只能存在于具体的审美活动之中,也就是存在于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相互遭遇、相互作用之时。
10、杜夫海纳说:"审美对象和艺术作品的区别是:要有审美对象的呈现,必须在艺术作品之上加上审美知觉11、艺术的审美经验就是在审美主客体" 相遇"的审美活动中产生的,实际上它也是一种审美活动,是一切审美活动的最基本形态。
12、中国古代美学始终以文艺作品为主要研究对象。
13、"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
"很明显,这里说的"境界"就是对中国古代文学体现出的一种特殊的审美经验的理论提升。
14、古希腊时期所说的"艺术"包括了一切"技艺性" 的活动。
15、1746年法国学者查理斯*巴托首次提出了"美的艺术"的概念。
16、欣赏与创作这两种形态的审美经验的心理过程是相反的。
17、"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为刘勰所说。
18、欣赏和创作这两种审美经验由于心理指向的不同而导致的诸多差别。
19、创作的审美经验是欣赏审美经验的前提,欣赏审美经验又是创作审美经验的延伸。
1
文艺美学 2015-10-25王岳川
1.1文艺美学上
一,美学研究对象: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
审美主体:审美经验/审美体验
二者的区别就是传统美学与现代美学的区别。
文艺学:研究文学本文/文本作品;文学史(作品集合);文学理论/批评
文艺美学运用了美学中关于艺术美审美体验和文艺学中关于文本分析、文学史史论价值和文学评论的睿智见解组构而成。
用审美体验看艺术美
美学研究是指通过对自身的、生命的体验,把握人类经典作品中的灵魂。
中国美学问题:朱光潜《西方美学史》美学:主客观统一论(原来主观)
主要做西学宗白华《美学散步》重要思想:散步哲学/散步美学
形式美
国学艺术论美学
高尔泰《美是自由的象征》主观论者心派
李泽厚《美的历程》偏于客观(主客观统一)历史派
积淀说——荣格(瑞士心理学家)
1.2文艺美学下
总结:中国文艺美学的发展应寻求文化本身的美丽精神,而不是跟风与西方对丑的追逐;中国的文艺美学研究要形成一种大思路即中国身份重新书写。
一、选择1、文艺美学这个学科的名称首先由中国台湾学者王梦鸥提出。
2、《声无哀乐论》作者是嵇康3、盛行于西方20世纪50年代的新批评理论家韦勒克和沃伦的《文学理论》开始流行,学术界对文学艺术的内在审美特性及其规律重新重视。
4、审美经验论之发端是英国的经验主义美学。
5、真正打出艺术的审美经验旗帜的则是杜威,1934年,杜威出版《艺术即经验》一书,标志着经验派美学逐步走向成熟。
6、经验论在某种程度上是对鲍姆嘉通有关美学是"感性学"的一种恢复。
7、列宁在《黑格尔辩证法(逻辑学)的纲要》一文中认为,在马克思的资本论中逻辑、辩证法和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是同一个东西。
8、现象学兴起于20世纪初的德国,其创始人是胡塞尔。
9、审美对象只能存在于具体的审美活动之中,也就是存在于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相互遭遇、相互作用之时。
10、杜夫海纳说:"审美对象和艺术作品的区别是:要有审美对象的呈现,必须在艺术作品之上加上审美知觉11、艺术的审美经验就是在审美主客体" 相遇"的审美活动中产生的,实际上它也是一种审美活动,是一切审美活动的最基本形态。
12、中国古代美学始终以文艺作品为主要研究对象。
13、"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
"很明显,这里说的"境界"就是对中国古代文学体现出的一种特殊的审美经验的理论提升。
14、古希腊时期所说的"艺术"包括了一切 "技艺性" 的活动。
15、1746年法国学者查理斯*巴托首次提出了"美的艺术"的概念。
16、欣赏与创作这两种形态的审美经验的心理过程是相反的。
17、"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为刘勰所说。
18、欣赏和创作这两种审美经验由于心理指向的不同而导致的诸多差别。
19、创作的审美经验是欣赏审美经验的前提,欣赏审美经验又是创作审美经验的延伸。
20、心理经验主义一派包括:格式塔、原型、移情、内模仿。
21、克罗齐的"直觉表现说"。
22、人的心理功能的三个方面认知、情感、意志。
23心理愉悦是指人的想象力受到鼓舞。
24、并不是任何人的任何一次审美活动都能达到精神层面的"高峰体验",这取决于具体的审美对象和具体的审美个性。
25、亚里士多德提出"净化说",认为对艺术的欣赏不仅使人愉快,还可以起到净化人的灵魂、保持人的心理健康的作用。
(净化说属于人文内涵)26、当代著名的存在主义哲学家海德格尔,提出"思者道说存在,诗人命名神圣"的命题。
27、接受美学的主要创立者和理论代表姚斯,重新举起了席勒所奠定的人道主义审美教育思想的旗帜。
28、中国历史上关于优美的研究起源于对祭祀仪式的思考。
29、艺术接受审美经验的直接性指的是它对对象的感性直观的把握方式具有直觉的特点,一个审美客体能否为审美主体在极短的时间内把握,首先取决于审美主体的鉴赏力。
30、"期待视野" 是德国当代美学家姚斯接受理论中的一个关键概念。
31、伊瑟尔认为虚构化行为是最重要的,它是超越现实和把握想象的关键所在。
二、填空1、整个西方古典美学从柏拉图开始都侧重于 "美本身"。
2、1830年黑格尔的逝世,宣告德国古典哲学与美学的终结。
3、我们将文艺美学学科的研究对象确定为文学艺术的审美经验,这个经验包含这样两方面内容:一个是直接经验,就是审美者对文学艺术作品直接的审美经验。
另一方面内容是间接经验。
4、康德在《判断力批判》中将审美判断力作为"主观的合目的性"。
5、克罗齐的直觉表现说是开了将经验与情感表现相联系的当代美学之先河。
6、当代文艺美学的审美经验理论包括两个相关的有机部分,一个是审美的生活化,一个是生活的审美化。
7、从先秦时期的 "兴观群怨说" ,到汉魏时期的 "言志说"、 "意象说"到唐宋时期的 "意境说" 、"妙语说" 、 "心物说",到清代的"情景说"、 "性灵说" 与"境界说"等,可谓一脉相承,都是对文艺审美经验的独特表现。
8、文艺美学的产生就是一种由外部研究到内部研究的转向,因此文艺美学当然应该以内部的研究为主。
9、必须具备三个前提,即文本、演奏、听众,一次实际的欣赏《命运交响曲》的审美活动就可以进行了。
10、一切艺术的审美活动都建立在一个共同的审美事实之上。
11、从艺术的审美本质出发的体系建构中也必然包含着抽象的"逻辑演绎" 。
12、现象学美学的代表人物杜夫海纳在1953年阐述了"审美对象的呈现离不开审美知觉"的核心观点。
13、美学史上关于美的概念有狭义和广义之分。
狭义的美只是指"优美",而广义的美是指称范围也在不断地延伸、扩展。
14、艺术审美经验在审美活动的方式上是存在着两种形态的:一种是欣赏,一种是创作。
15、创作审美经验的过程就是从最深层的"意蕴"到"形象"再到表层的"语言" 。
16、艺术家在创作作品时,是一个体现"外显行为"的过程,这个过程一般将其划分为历时态的三个阶段或环节,即酝酿、构思、传达。
17、欣赏者接受作品并非仅仅是被动地回复到作品的"原义",而更多的是对作品文本的积极的 "重构" 和"再创造"。
18、艺术审美经验的内涵分为:哲学、心理、人文。
19、把审美经验产生的根源归结为审美客体,这就是所谓哲学唯物主义的解释,如英国经验派美学的重要代表柏克就认为美和美感来自"物体" 。
20、人的审美经验的发生取决于人的审美能力。
21、壮美是优美和崇高的混合形态。
22、喜剧既是一种艺术类型,也是一种审美范畴。
23、机智常常是喜剧性的重要基础。
24、物化传达过程,即体验、构思、传达。
25、艺术创作的价值追求具有二重性,一方面指社会价值,另一方面指审美价值。
26、艺术文本表现为形式的意味和形象的意蕴。
27、形象的美学内涵首先表现为形象体系的审美意蕴。
28、今天人们普遍接受的现代艺术体系以及有关的分类原则,主要形成于文艺复兴时期前后。
三、名词解释1、文艺美学文艺美学学科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产生的一个新兴学科。
它既不是美学与文艺学的分支,也不是两者之间的中介,更不同与传统的艺术哲学,而是既同文艺学、美学、艺术学密切相关,但又与它们有着本质区别的新兴学科。
2、优美通常亦称为美,是美学和文艺美学的一个基本范畴。
优美指以和谐为基本特征,内容与形式高度统一,可亲可爱的审美对象和审美类型。
3、文本也译为"本文"、"原文"。
狭义的文本概念是在文学范围内使用的,指作家根据一定的语言规则书写出来或者印刷出来且没有经过读者阅读的语言产品。
广义的文本概念则不仅指文学作品,也包括艺术作品,甚至包括一切历史上流传下来的经典著作。
4、艺术接受审美经验的自由性是指艺术接受审美经验能够把人从日常功利意识中解放出来,达到一种暂时的,由艺术对象所激发的自由状态。
5、视觉艺术是指通过人的视觉功能可以感受和欣赏的所有艺术门类。
人的视觉功能是眼睛对事物识别能力的总称,包括色觉、中心视力、周边视力、周边视力、夜视力、立体视力等。
视觉艺术既包括了采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和媒介,通过塑造占据一定静态空间的绘画、雕塑、摄影、书法、建筑、工艺等艺术门类,也包括了作为语言艺术的文学。
6、价值价值意味着那使一件东西成为值得欲求的、有用的或成为兴趣的目标的性质。
价值也被看作是主体的主观欣赏或是主体投射入客体的东西。
7、愉悦从接受主体这一方面说,艺术价值则体现为艺术对象所给予他的在感觉、情感等方面的满足感。
这种满足感又被称为"愉悦"。
玛克斯·德索将"愉悦"解释为"活跃的内心活动";英国学者梅内尔则将"愉悦"看作是由优秀的艺术作品所激发出的综合情感。
8、雕塑是运用雕刻和塑造等造型手段,对一定物质材料进行艺术加工处理,创造三维立体艺术形象的艺术门类。
9、综合感觉艺术是指那些兼具各种门类艺术特征和兼具各种艺术感受的艺术门类。
四、简答1、艺术价值与科学价值的区别?(1)科学的目的是把握事物的概念,艺术的目的是展示事物的形象,尽管艺术也涉及概念,但这里的概念始终保持鲜明生动的形象外观。
(2)科学达到其把握概念的终极目标是通过抽象化的途径,即从大量感性现象出发,不断地粉碎和扬弃感性现象的具体性,逐步蒸发出一些理性的规定,最终达到简单、抽象的结论。
它对现实生活的概括不像科学结论那样抽象、枯燥,而且像生活本身一样丰富多彩,因此,艺术对现实生活的概括是一个具体化的过程。
(3)科学活动是主体不断接近客体的活动,必须按照宇宙的尺度进行。
艺术活动则是主观见诸客观的活动,充满了主观色彩。
(4)科学活动也与情感有关,情感只能成为人们投身于科学研究、追求真理的巨大动力,却不能成为科学理论的内容,艺术则以情感为魂魄,情感不仅是推动艺术创作的原动力,而且是艺术的深层内容,,失去了情感,也就失去了艺术本身。
2、物化传达的过程?(1)创造主体将主观外在化、物质化,是模糊的心里直接呈现出来。
(2)它是一种操作性行为,主体通过符号系统或结构把审美意象整理成为艺术形象。
(3)它还具有情感同化的意义,达到创造主体与情感主体之间的情感连接和情感呼应。
上述三种意义是互为补充、合而为一的。
艺术传达是以情感为目的,以塑造物质化艺术形象为具体内容的操作性行为过程。
3、"意蕴"是怎样形成的?(1)艺术家在创造过程中形象的意义不是单一的,艺术创造是艺术家的感性与理性、情感与意志等多重心理因素综合作用的过程,这种复杂多重的综合作用使艺术形象凝聚相当丰富的意义于一身。
(2)在具体的艺术文本中,形象体系是一个有机统一的艺术整体,以其类似生活情景的完整性蕴含了相当丰富的意义内容。
(3)形象意蕴具有了多重生成向度,艺术形象的艺术符号形式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意蕴具有了稳定性。
4、姚斯选择"期待视野"作为理论的基础,有哪几个方面的考虑?(1)是为读者的文学经验和阅读理解活动提供了一个相对客观的基础。
期待视野作为一种特殊的指令,规定着读者的感知方向,防止接受活动变成只凭主观印象的任意罗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