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的女文学家(九)
- 格式:pdf
- 大小:258.26 KB
- 文档页数:1
一、台湾女性文学创作代表人物林海音(1918~2001),本名林含英,台湾省苗栗县人。
1948年底从北平返回台湾。
曾任《国语日报》编辑、《联合报》副刊主编。
1967年创办《纯文学》月刊,次年创办纯文学出版社。
结集问世的小说、散文、随笔、评论、儿童文学、剧本共计29 部。
主要作品有:小说集《绿藻与咸蛋》《城南旧事》《婚姻的故事》《烛芯》;长篇小说《晓云》《春风丽日》《孟珠的旅程》;散文集《冬青树》《两地》《剪影话文坛》《家住书坊边》等。
孟瑶(1919~2000),本名扬宗珍,生于湖北汉口。
重庆国立中央大学历史系毕业,1949年迁台,一直任教于大学中文系。
历任台中师范学校、南洋大学中文系教授,中兴大学中文系主任。
孟瑶代表作有《心园》《穷巷》《屋顶下》《乱离人》《黎明前》《危楼》《畸零人》《剪梦记》《这一代》《磨剑》《满城风絮》《望乡》《一心大厦》《春雨沐沐》《女人,女人》,以及历史小说《杜甫传》《龙虎传》等。
郭良蕙,山东巨野县人,1926生于河南开封市。
毕业于复旦大学外文系,1948年迁台,曾创办《世界音像》杂志。
1953年开始小说创作,迄今已出版作品60余种。
郭良蕙的作品主要有:中短篇小说集《银梦》《禁果》《第三者》《台北的女人》等;长篇小说《黑色的爱》《心锁》《遥远的路》《四月的旋律》《金色的忧郁》《黄昏来临时》《我心·我心》《早熟》《焦点》《邻家有女》《蚀》《花季》《两种以外的》等。
琦君(1917~2006),本名潘希真,浙江省永嘉县人,杭州之江大学中文系毕业,曾任台湾中国文化学院副教授,中央大学、中兴大学教授。
琦君出版有散文集《烟愁》《红纱灯》《三更有梦书当枕》《桂花雨》《千里怀人月在峰》《留与他年说梦痕》《母心似天空》《水是故乡甜》,小说《菁姐》《百合羹》《橘子红了》等。
张秀亚(1919~2001),河北省沧县人,北平辅仁大学西语系毕业。
曾主编《益世报》副刊,来台后任静宜英专、辅仁大学研究所教授。
能力与才干:武则天花木兰穆桂英独孤伽罗萧燕燕深明大义美女:王昭君绿珠文成公主孝庄皇后才女:李清照蔡文姬苏小小班昭出淤泥而不染:李师师柳如是李香君梁红玉长孙皇后--最贤惠的女人有人说:一个成功的男人背后站着一个伟大的女性。
唐太宗大治天下,盛极一时,除了依靠他手下的一大批谋臣武将外,也与他贤淑温良的妻子长孙皇后的辅佐是分不开的。
上官婉儿——巾帼首相第一人上官婉儿是历史上非常才气的女子,她的一生可谓是坎坷传奇。
虽然没有丞相之名,但有丞相之实,这在中国历史上是独一无二的。
貂蝉——最早的女间谍貂蝉是中国古代的四大美人之一,“闭月”就是讲她。
貂蝉也是女间谍的鼻祖之一,她亲身实践了美人计和连环计。
吕稚——最狠毒的女人吕稚是汉高祖刘邦的皇后,在历史上算是个很成功的女政治家,但至今人们提起他的名字,最先想到的是她的的狠毒和权变。
柳如是——最好命的红尘女子柳如是是活动于明清易代之际的著名歌妓才女,她个性坚强,正直聪慧,魄力奇伟,名气很大。
秋谨——最豪气的女人在国家民族面临生死危亡的时刻,巾帼不让秀媚的一代女侠秋瑾,抛家别子,女扮男装,东渡日本,去追求另样的人生,去寻求民族振兴的方法,并最终走上了一条不归路。
把“最有豪气的女人”这样的称为献给这位女英雄的确是名至实归。
李清照——最有才华的女人李清照死于哪年已不可考,她的传世之作是《漱玉词》,基本属婉约派,由于她一生经历比晏几道、秦观等更艰苦曲折,加上她在艺术上的力求专精和在文艺上的多方面才能,词的成就超过了他们,她后期的词还兼有豪放之长。
她的《思项羽》诗和“南渡衣冠思王导,北来消息少刘馄。
”的诗句反映出她忧国忧民的情怀。
夏姬——最妖娆的女人夏姬是一个颠倒众生的人间尤物,她具有骊姬、息妫的美貌,更兼有妲己、褒姒的狐媚,而且曾得异人临床指点,学会了一套“吸精导气”之方与“采阳补阴”之术,因此一直到四十多岁,容颜的娇嫩,皮肤的细腻,仍然保持着青春少女的模样。
文成公主——最成功女外交官中国历史上,有不少以公主或宗室女下嫁蕃邦国王和亲的事例,唐太宗时期,文成公主远嫁吐蕃,便是和亲情况的典范。
蔡文姬(约177年-约249年),名琰,东汉文学家,著名女诗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才女和文学家,精于天文数理,既博学能文,又善诗赋,兼长辩才与音律。
代表作有《胡笳十八拍》、《悲愤诗》等。
其父是东汉大文学家和书法家蔡邕y ōng,邕精于天文数理,妙解音律,是曹操的挚友和老师。
蔡文姬从小以班昭为偶像,立志与父亲一起续修汉书,留名青史。
可惜东汉末年,社会动荡,她初嫁于卫仲道,后因无子,丈夫死去而回到母家,又因匈奴入侵,蔡文姬被掳到了南匈奴,嫁给了匈奴左贤王,饱尝了异族异乡异俗生活的痛苦,生育2个儿子。
十二年后,曹操统一北方,想到恩师蔡邕对自己的教诲,用重金赎回了蔡文姬。
文姬归汉后,嫁给了董祀,并留下了动人心魄的《胡笳十八拍》和《悲愤诗》。
《悲愤诗》是中国诗歌史上第一首自传体的五言长篇叙事诗。
蔡文姬的一生是悲苦的,“回归故土”与“母子团聚”都是美好的,人人应该享有,而她却不能两全。
蔡文姬非常有才华,是历史上少有的才名盖过美貌的女子。
在一次闲谈中,曹操表示出很羡慕蔡文姬家中原来的藏书。
蔡文姬告诉他原来家中所藏的四千卷书,几经战乱,已全部遗失时,曹操流露出深深的失望,当听到蔡文姬还能背,于是蔡文姬凭记忆默写出四百篇文章,文无遗误,可见蔡文姬才情之高。
曹操把蔡文姬接回来,在保存古代文化方面做了一件好事。
历史上把“文姬归汉”传为美谈。
蔡文姬第一次出嫁,远嫁河东卫家,可惜好景不长,不到一年,卫仲道便因咯血而死。
两人无子女,蔡文姬遭到卫家嫌弃,认为她“克死丈夫”,当时正年少气盛、心高气傲的蔡文姬,哪里受得了这种白眼,她不顾父亲反对愤而回家。
董卓死后,他的部将李傕j u é等人又攻占长安,军阀混战的局面终于形成。
羌胡番兵乘机掠掳中原一带,蔡文姬与许多被掳来的妇女,一齐被带到南匈奴,嫁给了匈奴左贤王,饱尝了异族异乡异俗生活的痛苦,为左贤王生下两个儿子。
她还学会了吹奏“胡笳”,学会了一些异族的语言。
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也已经基本扫平北方群雄,当上丞相。
中国古代才女中国古代才女1.班昭:汉班固,班超之妹。
代表作:续写汉书2.蔡琰:即蔡文姬,东汉蔡邕之女。
作《胡笳十八拍》:汉末大乱,连年烽火。
蔡文姬在逃难中被匈双所掳,流落塞外,后来与左贤王结成夫妻,生了两个儿女。
在塞外她度过了十二个春秋,但她无时无刻不在思念故乡。
曹X平定了中原,与匈奴修好,派使邪路用重金赎回文姬,于是她写下了著名长诗《胡笳十八拍》,余述了自己一生不幸的遭遇。
琴曲中有《大胡笳》、《小胡笳》、《胡笳十八拍》琴歌等版本。
曲调虽然各有不同,但都反映了蔡文邪路思念故乡而又不忍骨肉分离的极端矛盾的痛苦心情。
音乐委婉悲伤,撕裂肝肠。
3. 卓文君:汉司马相如之妻。
代表作数字诗:一别之后,二地相悬,只说是三四月,又谁知五六年,七弦琴无心弹,八行书无可传,九连环从中折断,十里长亭望眼欲穿,百思想,千系念,万般无奈把君怨。
万语千言说不完,百无聊赖十依栏,重九登高看孤雁,八月中秋月圆人不圆,七月半烧香秉烛问苍天,六月伏天人人摇扇我心寒。
五月石榴如火偏遇阵阵冷雨浇花端,四月枇杷未黄我欲对镜心意乱。
忽匆匆,三月桃花随水转。
飘零零,二月风筝线儿断,唉!郎呀郎,巴不得下世你为女来我为男。
4.谢道韫:谢安侄女,“咏絮才”典出于斯人。
代表作:《登山》。
峨峨东岳高,秀极冲青天。
岩中间虚宇,寂寞幽以玄。
非工复非匠,云构成自然。
气象尔何然?遂令我屡迁。
逝将宅斯宇,可以尽天年。
谢道韫不愧才女之称。
5.女皇武则天大帝: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这是从自主性上来说,其他坐过皇帝宝座的小女皇也有,但现在一般的观点都把武则天作为唯一的女皇来看待,因为她是凭借自己的实力登上皇帝宝座的,不是别人的傀儡。
6.上官婉儿:(664-710)陝州陝縣(今屬河南)人,唐高宗時宰相上官儀孫女,上官婉兒熟讀詩書,不僅能吟詩著文,而且明達吏事,聰敏異常。
汉成帝妃——班婕妤西汉女文学家。
名不详。
楼烦(今山西宁武附近)人,班固祖姑。
少有才学,成帝时被选入宫,立为婕妤7.班婕妤是名门之女,少有才学,汉成帝时被立为婕妤,赵飞燕姐妹得宠后,嫉恨班婕妤人品才学,班婕妤恐日久见危,求侍奉太后于长信宫,《团扇诗》应是作于长信宫中,这首小诗词彩清新,情致哀怨,而表现的却委婉含蓄,有一种怨而不怒的气度。
李清照的主要成就李清照,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女诗人、散文家,被誉为“千古第一才女”。
她的主要成就不仅体现在其文学作品上,更是在她对中国文学史的影响上。
本文将从李清照的生平、文学成就、文学影响等方面,探讨她的主要成就。
一、生平李清照,原名李叔同,字易安,号易安居士,生于南宋宁宗宝祐元年(1084年),逝世于南宋理宗宝祐六年(1151年),享年68岁。
她出生在一个文化世家,父亲是南宋著名文学家李觏,兄长李复言也是一位才华横溢的文学家,家庭环境对她的文学才华的培养起了重要作用。
李清照的一生,经历了战乱、家庭变故、流亡等多种困难,但她始终坚持文学创作,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位传奇人物。
二、文学成就李清照的文学成就主要体现在其诗歌和散文方面。
1.诗歌李清照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婉约细腻,以爱情、家国、人生哲理为主题,表现了她内心深处的情感和思想。
她的代表作品有《如梦令》、《声声慢》、《如是》等,这些诗歌具有高度的艺术价值,成为中国诗歌史上的经典之作。
2.散文李清照的散文作品以随笔为主,以自然景物、人情世故为题材,表现了她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性的关怀。
她的代表作品有《庐山谣》、《浪淘沙·北戴河》等,这些作品不仅具有文学价值,更是对中国文学史的珍贵贡献。
三、文学影响李清照的文学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对诗歌的影响李清照的诗歌风格独特,成为了南宋诗歌的代表之一。
她的诗歌对后世的诗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如明代文学家杨慎、清代文学家纳兰性德等,都受到了她的启发和影响。
2.对散文的影响李清照的散文作品开创了以随笔为主的文学风格,成为了中国散文史上的重要篇章。
她的写作风格简洁明了,富有感情色彩,影响了后世的散文创作。
3.对女性文学的影响李清照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女性文学家,她的文学成就为后世女性文学家树立了榜样。
她的文学作品中充满了女性的情感和思想,具有很强的女性意识,对后世女性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四、结语李清照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传奇人物,她的文学成就和影响不仅体现在她的文学作品上,更是对中国文学史的重要贡献。
古代女文人名字大全
1.鲍令晖:南朝宋女文学家,东海(今山东省临沂市郯城县)人,是当时最
负盛名的女诗人。
她的诗作《拟青青河畔草》备受赞誉,诗中展现了她卓越的才华和深刻的思想。
2.蔡文姬:东汉末年的女诗人和书法家,是历史上著名的才女。
她的《悲愤
诗》被誉为中国文学史上的杰作之一,同时也开创了中国书法的新篇章。
3.苏若兰:十六国时期的女诗人,她以《回文诗》闻名于世,诗中巧妙地运
用回文技巧,无论从前往后读还是从后往前读,都能感受到她深厚的文学造诣。
4.左芬:西晋女诗人,她以文辞优美、感情真挚著称,作品多描写宫廷生活
和女性情感。
她的诗作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5.朱淑真:南宋女诗人,她的诗作以清新自然、婉约含蓄见长,表达了她对
生活和爱情的独特感悟。
她的作品被誉为"才子佳人一绝"。
6.黄娥:明代女诗人,她以才情出众而著称,其作品在当时社会引起巨大反
响,并在中国文学史上留下深刻影响。
7.李清照:南宋女文学家、女词人、女诗人,她的作品多描绘爱情、自然和
人生百态,语言婉约、情感真挚,被誉为"千古第一才女"。
这些古代女文人的名字不仅代表着她们个人的才华和成就,更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璀璨星辰。
她们的作品不仅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更在思想、情感和人生观等方面给予我们深刻的启示。
中国古代才女惠军明摘选自网络1、庄姜:春秋时齐国公主,卫庄公的夫人。
相传《诗经》里《燕燕》为其所作:“燕燕于飞,差池其羽。
之子于归,远送于野。
瞻望不及,泣涕如雨”,后代诗评家推为“万古离别之祖”。
宋人朱熹在《监本诗经》中认为庄姜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诗人。
庄姜可谓诗经时代美女姿本代言人,《诗经·卫风·硕人》中描写庄姜时说:“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眇兮。
”2、卓文君:西汉著名才女,貌美,擅琴,能诗,家中富贵。
她是卓王孙之女,丧夫后家居。
许多名流向她求婚,她却看中了穷书生司马相如,并与之私奔,够浪漫的吧。
二人开了个小酒铺,文君当垆卖酒,相如打杂。
后卓王孙碍于面子,接济二人,从此二人生活富足。
后来司马相如终于成名天下,此女结局还算不错。
3、班婕妤:汉成帝妃,西汉女文学家。
名不详,班固祖姑。
少有才学,成帝时被选入宫,立为婕妤。
婕妤是名门之女,少有才学。
班婕妤擅长音律,既写词又谱曲,所以对汉成帝而言,班婕妤不只是她的侍妾,也是他的良师益友。
她多方面的才情,使汉成帝把她放在朋友的地位,无人可及。
班婕妤曾生下一个皇子,但数月后夭折。
她虽然承宠时间很长,却再也没有生育。
赵飞燕姐妹得宠后,嫉恨班婕妤人品才学,班婕妤恐日久见危,求侍奉太后于长信宫。
4、班昭:东汉女辞赋家。
一名姬,字惠班。
生卒年不详。
班彪女,班固妹。
嫁曹世叔,早年守寡。
兄班固著《汉书》,八《表》及《天文志》未成而去世。
昭博学高才,和帝下诏令其续成。
她经常出入宫廷,担任皇后和妃嫔的教师,号为“曹大家”。
每有贡献异物,常令昭作赋颂。
及邓太后当朝,班昭与闻政事。
著有赋、文等16篇。
5、蔡文姬:东汉著名学者蔡邕之女。
代表其心灵呐喊的血泪名篇《胡笳十八拍》、《悲愤诗》足以把她送上中国古代第一才女之位。
汉末大乱,连年烽火,蔡文姬在逃难中被匈奴所掳,流落塞外,后来与左贤王结成夫妻,生了两个儿女。
在塞外她度过了十二个春秋,但她无时无刻不在思念故乡。
1、许穆夫人:我国第一位爱国女诗人许穆夫人,姬姓(名不详),卫公子硕和宣姜的女儿。
于公元前690年出生在卫国都城朝歌定昌。
长大后嫁给许国许穆公,故称许穆夫人。
她是我国见于记载的第一位爱国女诗人。
春秋之际,诸侯林立,位于黄河中下游地区的卫国,在当时是一个中等诸侯国,首邑是商朝的朝歌。
许穆夫人在少女时代就深为祖国的安危而担忧,思索着如何为保家卫国作出自己应作的贡献。
当时,诸侯各国之间政治性通婚联姻盛行,许穆夫人长得貌美多姿,许、齐两诸侯国都派使者前来求婚。
许国施以重礼,打动了她下,父母决定把她嫁给许国国君为妻。
公元前660年,北狄侵卫,许穆夫人闻知祖国被亡的消息,异常悲痛,决然驰驱至漕,归唁卫侯,并要控于大邦,拯救卫危。
半路上,被许国的大夫追上迫回后,夫人对此十分愤怒,赋《载驰》一诗,痛斥了许国那些鼠目寸光的庸官俗吏,表达了一个女子热爱祖国、拯救祖国的坚定信念。
当齐桓公得到这一消息后,立即派公子无亏率兵救援卫国,使卫国避免了一场灾祸。
此后,卫国又得到复兴。
这首诗后来录进了《诗经鄘风》里。
这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爱国诗篇,单从时间上来讲,比屈原的《离骚》还要早三百多年。
许穆夫人的诗饱含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情感。
现在我们能读到的是收集在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竹竿》、《泉水》、《载驰》等三篇十二章。
《竹竿》诗中描写了许穆夫人自己少女时代留恋山水的生活和她身在异国,却时常怀念养育自己的父母之邦的思乡之作。
《泉水》写夫人为拯救祖国奔走呼号的种种活动及寄托她的忧思。
《载驰》抒发了夫人急切归国,以及终于冲破阻力回到祖国以后的心情。
诗中突出地写出了她同阻挠她返回祖国抗击狄兵侵略的君臣们的斗争,表达了她为拯救祖国不顾个人安危、勇往直前、矢志不移的决心。
在这些诗的字里行间中,充满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今天我们吟咏起来仍震撼心扉,爱不释手。
2、蔡文姬:博学的流亡女诗人蔡文姬(约177年—?)名琰,原字昭姬,晋时避司马昭讳,改字文姬,东汉末年陈留圉(今河南开封杞县)人,东汉大文学家蔡邕的女儿,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才女、诗人、文学家。
古代才女有哪些人古代才女有:蔡文姬、谢道韫、薛涛、鱼玄机、上官婉儿、李清照、管道升、班昭、卓文君。
1. 博学多识蔡文姬蔡文姬(177年—不详),东汉大文学家蔡邕的女儿,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才女、诗人、文学家。
蔡文姬命运很不好,首先嫁给卫仲道,卫早亡,二人没有子嗣,于是蔡琰回到自己家里。
东汉末年朝代更迭,时局混乱不堪。
蔡文姬跟着难民到处流亡,为匈奴左贤王所掳,在北方生活了十二年,生育两个孩子。
曹操统一北方后,花费重金将其赎回,嫁给董祀。
蔡文姬为人博学多才而又精通文学、音乐、书法。
代表作有《胡笳十八拍》、《悲愤诗》等,“真情穷切,自然成文”,激昂酸楚,在建安诗歌中别具一格。
“还顾之兮破人情。
心但绝兮死复生。
”(《悲愤诗》)大意是:回头看看所经历的人情冷暖,不禁悲痛地死去活来。
“云山万重兮归路遐,疾风千里兮杨尘沙。
”(《胡茄十八拍》),意思是:高山重重直入云霄,归程怕是遥遥无期;疾风吹过千里,尘沙飞扬。
“生人既得兮归桑梓,死当埋骨兮长已矣!”(《三国杀》),大意是:活着的时候希望能回到故乡,死后就能叶落归根。
天没有尽头地也没有边,我的心惆怅的也是如此。
2. 咏絮之才谢道韫谢道韫(生卒年不详),魏晋时期才女,有很多身份:一代名将谢安的侄女,安西将军谢奕的女儿,大书法家王羲之的儿媳,王羲之之子王凝之之妻。
谢道韫才学过人,聪慧勇敢,品味高雅,因大雪天创作“未若柳絮因风起”诗句得到谢安的赞赏,后世称女子文学才能为“咏絮才”。
数十年后,孙恩、卢循起义爆发,王凝之及其子女都被杀。
其夫与子也被杀害。
谢道韫手持兵器带着家中女眷深入敌群,奋起反抗,手杀数人。
后因寡不敌众被俘,孙恩听说过谢道韫才气,又敬仰她坚贞不屈的精神,便将其释放回家,从此谢道韫寡居会稽,过着平静的隐居生活。
拟嵇中散咏松诗谢道遥望山上松,隆冬不能凋。
愿想游不憩,瞻彼万仞条。
腾跃未能升,顿足俟王乔。
时战不我与,大运所飘遥。
表现一种淡淡的人生苦短、命运变幻莫测的伤感。
才⼥李清照的古代历史故事 李清照是我国古代的⼀位⼥词⼈,书⽣书⾹门第,是中国古代罕见的才⼥,被誉为“词家⼀⼤宗”。
下⾯是由⼩编为⼤家整理的⼥词⼈李清照的历史故事,希望⼤家喜欢。
历史故事:⼥词⼈李清照 ⾦兵横⾏中原,但是南宋王朝却没有丝毫抵抗的准备,宋⾼宗在⾏都扬州过着纸醉⾦迷的⽣活。
公元1129年正⽉,⾦将宗翰带兵南下,接连攻下许多城池,沿路南宋官员降的降,逃的逃,⾦兵前锋很快渡过淮河,逼近扬州。
宋⾼宗正在扬州⾏宫寻欢作乐,听到⾦兵打来,才⼿忙脚乱带了五六名亲信太监,骑上马,⼀⼝⽓狂奔到江边,找到⼀只⼩船,连夜渡江。
⾦兵在扬州⼤肆烧杀抢掠,最后放⽕把扬州烧成⼀⽚焦⼟,才满载掠夺到的财宝退回北⽅。
宋⾼宗逃到临安,把黄潜善、汪伯彦撤了职,南宋朝廷发⽣了⼀场内讧。
⾦太宗见南宋王朝腐败可欺,这年⼗⽉,⼜派⼤将兀术⼤规模南侵,占领了建康(今江苏南京)。
宋⾼宗听说⾦兵追来,⼜从临安逃到越州(今浙江绍兴),从越州逃到明州(今浙江宁波)。
兀术带兵紧紧追赶,宋⾼宗⾛投⽆路,就乘着海船,漂洋过海逃到温州。
直到⾦兵北撤,才回到临安。
⾦兵南下的残暴掠夺,宋王朝的腐朽昏庸,给⼈民带来了说不尽的苦难,许多⼈家遭受了家破⼈亡的痛苦。
北宋著名⼥词⼈李清照,也有同样的悲苦遭遇。
李清照是历城(今⼭东济南)⼈,是我国著名⼥词⼈。
她⽗亲李格⾮也是个⽂学家,在宋徽宗时期做过官,因为为⼈正直,⼜是苏轼的学⽣,受到蔡京的打击。
李清照从⼩受⽗亲的熏陶,⼗分爱好⽂学,喜欢吟诗作画,特别是作词⽅⾯,有很⾼的成就。
⼗⼋岁那年,她结了婚。
她的丈夫赵明诚也是个官家⼦弟,夫妻俩志同道合,除都能诗善⽂外,还有⼀个共同的爱好,就是收藏⾦⽯(古代铜器和⽯碑上镌刻的⽂字书画)。
这些⽂物既是我国古代的精湛艺术,⼜保存着丰富的历史材料。
那时候,赵明诚还在京城太学⾥读书。
赵、李两家虽然都担任不⼩的官职,但不是豪富⼈家,没有多余的钱让他们购买⽂物。
这并不影响他们对⾦⽯的追求。
历史人物:中国古代历史上的女性英雄
引言
中国古代历史上涌现过许多英勇无畏、智慧勇敢的女性英雄。
她们以自己的坚韧意志和杰出才华,在男权社会中脱颖而出,为后世女性树立了光辉的榜样。
本文将介绍几位在中国古代历史中具有重要地位和影响力的女性英雄。
1. 武则天(624年 - 705年)
武则天是唐朝时期的一位卓越政治家和统治者。
她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正式登基为皇帝的女性。
武则天通过其睿智和强大的领导能力,成功维持了长达15年的太平盛世,使唐朝达到其鼎盛时期。
2. 蔡文姬(约109年 - 约160年)
蔡文姬是东汉末年著名的文学家和音乐家。
她以其才华横溢和风采独特而闻名于世。
尽管她生活在战乱时期,但蔡文姬坚持追求自己的艺术梦想,并借此给后世留下了许多优秀的文学作品和音乐作品。
3. 秦良玉(1848年 - 1907年)
秦良玉是清朝末年的一个重要军事将领和革命家。
她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担任正式军职的女性将领,也是辛亥革命时期的杰出人物之一。
秦良玉以其坚定的意志和出色的指挥能力,为中国近代史做出了重要贡献。
4. 贞德(1412年 - 1431年)
贞德是法国历史上著名的军事英雄,被尊称为“少女贞德”。
她在百年战争期间积极参与抵抗英格兰入侵,成功帮助查理七世加冕为法国国王。
尽管最终遭到不公正对待并被处以火刑,但贞德的英勇事迹鼓舞了无数人们的斗志。
结论
这些女性英雄不仅通过自身努力实现了个人价值,也对中国古代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
她们以自身的智慧、勇气和才华,以及顽强的毅力和努力,为后世女性树立了典范。
值得我们铭记和崇敬。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揭秘中国历史上名传千古的四位大家闺秀导语:大家闺秀是指家庭出身名门,受教育机会来自家学传承的女中俊彦。
在此行列中,为后世瞩目者历代皆有,现聊举数例以示之。
1、首席女史班昭大家闺秀是指家庭出身名门,受教育机会来自家学传承的女中俊彦。
在此行列中,为后世瞩目者历代皆有,现聊举数例以示之。
1、首席女史班昭班昭,字惠班,又名姬。
因家学渊源,极擅文采。
其父班彪,乃东汉大文豪,兄长班固和班超,亦颇有名于当时。
班昭本人常被召入皇宫,教授皇后及诸贵人诵读经史,尊之为师。
班昭十四岁嫁与同郡曹世叔为妻,所以人称“曹大家”。
班昭的贡献,首为助班固修《汉书》,其中最为棘手的是《百官公卿表》和《天文志》,是班昭在班固去世后独立完成。
班昭另一兄长班超,志在万里,成语“投笔从戎“和“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便是因他而出现并流传至今。
班昭的文采和理念,存留于她所撰写的《女戒》之中。
《七戒》内容包括“卑弱、夫妇、敬慎、妇行、专心、曲从和叔妹”等七章。
本是用来教导班家女儿的私家教课书,不料京城世家争相抄诵,不久便风靡宇内。
就内容而言,是开“男尊女卑”理论系统教育之先河。
由此可见,班昭不仅是史学家,也是文学家,两千年来中国才女第一人。
2、旷世才女蔡琰蔡琰,字文姬,又字明姬,其父蔡邕是东汉大文学家,也是大书法家。
文姬自幼耳濡目染,博学能文,又善诗赋,通音律,兼长于辩。
文姬命运坎坷,一生三嫁。
先远嫁河东卫家,其夫卫仲道,为著名才子。
夫妇两人恩爱非常,可惜好景不长,不足一年,仲道便因咯血生活常识分享。
盘点十大女诗人01卓文君——西汉才女卓文君(前175—前121),原名文后,西汉临邛(今四川邛崃)人,原籍邯郸冶铁家卓氏。
汉代才女,中国古代四大才女之一、蜀中四大才女之一。
卓文君为四川临卭巨商卓王孙之女,姿色娇美,精通音律,善弹琴,有文名。
卓文君与汉代著名文人司马相如的一段爱情佳话至今被人津津乐道。
她也有不少佳作,如《白头吟》,诗中“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堪称经典佳句。
白头吟皑如山上雪,皎若云间月。
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
今日斗酒会,明旦沟水头。
躞蹀御沟上,沟水东西流。
凄凄复凄凄,嫁娶不须啼。
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
竹竿何袅袅,鱼尾何簁簁!男儿重意气,何用钱刀为!02蔡文姬——博学的流亡女诗人蔡文姬(约177年—?)名琰,原字昭姬,晋时避司马昭讳,改字文姬,东汉末年陈留圉(今河南开封杞县)人,东汉大文学家蔡邕的女儿,自幼博学多才,好文辞,又精于音律,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才女、诗人、文学家。
代表作有《胡笳十八拍》、《悲愤诗》等。
蔡文姬初嫁河东卫仲道,夫亡无子,归母家。
汉末天下大乱,董卓入据洛阳,她起先被董卓军强迫西迁长安,接着又在兴平二年(195)被南匈奴军所虏,在匈奴中度过12年,生有二子。
建安十二年(207),曹操遣使者持金璧去南匈奴赎回蔡琰。
蔡琰回到中原后,又重嫁屯田都尉董祀。
曾回忆缮写亡父作品400余篇。
蔡琰的《悲愤诗》用血泪书写自己坎坷的经历,同时也成了汉末那段历史的真实写照。
战乱的年代被乱兵所虏,辗转流落南匈奴十二年的蔡文姬更是不幸中的不幸。
幸好后来曹操思贤慕才,用金璧将她从匈奴赎回。
她的遭遇折射出时代的悲哀,她更是时代女性的代言人。
胡笳十八拍(第一拍)我生之初尚无为,我生之后汉祚衰。
天不仁兮降乱离,地不仁兮使我逢此时。
干戈日寻兮道路危,民卒流亡兮共哀悲。
烟尘蔽野兮胡虏盛,志意乖兮节义亏。
对殊俗兮非我宜,遭恶辱兮当告谁。
笳一会兮琴一拍,心溃死兮无人知。
03左芬——宫廷的“花瓶”女诗人左芬,字兰芝。
中国历史有哪些有名女人中国历史上有许多伟大的女性,她们以自己的毅力,聪明和勇气赢得了人们的尊重和崇敬。
这些女人涵盖了各种领域,有政治家、文学家、战士和圣贤等。
在本篇文章中,我们将回顾一些中国历史上最有名的女性。
武则天 - 中国第一位女皇帝武则天(624-705年)是唐朝时期最著名的女性之一。
在她年轻的时候,她被选为唐太宗的一名妃子。
在继位者唐高宗继位后,武则天爬上了政治舞台,并成为了唐朝的权力核心。
在她的整个统治期间,武则天采取了大规模建设、税收改革和外交政策等举措,巩固了唐朝的统治地位。
她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拥有皇帝称号的女性。
芈月 - 十二夫人之一芈月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位女性名人。
她是战国时期的楚国公主,并成为了楚王的妻子。
芈月被誉为“十二夫人”之一,因为她的美貌、智慧和善良,而被王室的其他妻子所嫉妒。
然而,芈月并没有因此而退缩。
相反,她利用她的聪明才智,成功地影响了她的丈夫,并帮助楚国获得了许多胜利。
她也是一位文艺才女,曾创作了大量的诗歌,传世至今。
貂蝉 - 《三国演义》中的美女貂蝉是唐代小说《三国演义》中的虚构人物。
她被描述为一个美丽、聪明、具有感染力的女子,她的美貌和才华被曹操听闻,并将她纳入了自己的后宫中。
然而,负责火计的一方识破了这一阴谋,并把貂蝉救了出来。
不过,很难从历史上的记载证实贺雪囊有此女。
慈禧 - 清朝最有权势的女人慈禧(1835-1908年)是清朝最有权势的女人之一,也是中国历史上最知名的女性之一。
她在咸丰皇帝去世后,担任了太后的职务,并成为了清朝实际的统治者。
慈禧通过巧妙的外交和军事策略,成功地防止了其他国家的入侵,并推进了国内的现代化进程。
她也是一位文艺爱好者,爱好书画、诗词,同时也是慈善事业的支持者,对中国女性的社会地位和教育也有过很大贡献。
以上列举的女性仅仅是中国历史上的冰山一角。
许多其他女性通过他们的贡献和努力也成为了历史上的名人,甚至影响了中华民族的演进和发展。
陶宗仪辍耕录辍耕录陶宗仪传陶宗仪,字九成,黄岩⼈。
⽗名陶煜,元代任福建、江西⾏枢密院都事。
宗仪年少时曾参加过科举考试,但不中即罢,潜⼼钻研古学,在浙东拜张翥、李孝先、杜本等⼈为师。
其诗⽂均有造诣,尤其精于篆⽂书法,⼀⽣不肯为官。
洪武⼆⼗九年(1396)率领其学⽣赴南京参加礼部会试,宣读《⼤诰》。
归家不久即病逝。
著有《辍耕录》三⼗卷。
他对《说郛》、《书史会要》、《四书备遗》等书,进⾏修残补缺,使传于世。
陶宗仪(1329年~约1412年),字九成,号南村,浙江黄岩(今清陶乡)⼈。
元末明初⽂学家、史学家。
⾃幼刻苦攻读,⼴览群书,因⽽学识渊博,⼯诗⽂,善书画,成语"积叶成书"讲述的便是他的故事。
元末兵起,陶宗仪避乱松江华亭,耕作之余,随⼿札记。
元⾄正末,由其门⽣加以整理,得其中精萃五百⼋⼗余条,分类汇编成《辍耕录》(或称《南村辍耕录》)30卷,该书的史料价值和学术价值都很⾼。
作者对元代掌故、典章制度⼗分熟悉,尤其对元末东南地区农民起义状况,多为⽿闻⽬睹,因⽽所记内容较为真实。
著作除《南村辍耕录》外,还著有《南村诗集》(4卷)《国风尊经》(1卷)《沧浪棹歌》(1卷)《书史会要》(9卷)《四书备遗》(2卷)《印章考》(1卷)《淳化帖考》(1卷)《兰亭帖⽬》(1卷)等多种。
他还将前⼈的笔记、⼩说辑录为《说郛》(100卷)传于世。
陶宗仪(1329年~约1412年),⼊赘松江都漕运粮万户费雄家,与妻元珍客居泗泾南村,筑草堂以居,开馆授课。
从此弃科举,谢绝浙帅泰不华、南台御史丑闾、太尉张⼠诚荐举。
课余垦⽥躬耕,被誉为"⽴⾝之洁,始终弗渝,真天下节义之⼠。
"教学之暇,与弟⼦谈今论古,随有所得,即录树叶,贮于瓮,埋树下,10年积数⼗瓮,后让门⼈把它们挖掘出来进⾏整理抄录,得书三⼗卷,取名叫作《辍耕录》。
⾄正⼆⼗六年(1366),整理成《南村辍耕录》30卷,记载元代典章制度、艺⽂逸事、戏曲诗词、风俗民情、农民起义等史料。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细数中国古代十大才女:谁是历史上十大才女之首导语:No 1 词国俊杰李清照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号易安居士,山东省济南章丘人。
婉约词派代表No.1 词国俊杰——李清照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号易安居士,山东省济南章丘人。
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
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
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
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
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
她出生于书香门第。
早期生活优裕。
其父李格非藏书甚富,她小时候就在良好的家庭环境中打下文学基础。
出嫁后,与丈夫赵明诚共同致力于金石书画的搜集整理,共同从事学术研究。
志趣相投,生活美满,一年重阳节,李清照作了那首著名的《醉花阴》,寄给在外当官的丈夫:“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秋闺的寂寞与闺人的惆怅跃然纸上。
据《嫏环记》载,赵明诚接到后,叹赏不已,又不甘下风,就闭门谢客,废寝忘食,三日三夜,写出五十阙词。
他把李清照的这首词也杂入其间,请友人陆德夫品评。
陆德夫把玩再三,说:“只三句绝佳。
”赵问是哪三句,陆答:“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金兵入据中原后,流落南方,赵明诚病死,李清照境遇孤苦。
一生生活常识分享。
中国四大才女简介中国历史上出现过许多才女,其中最著名的当属中国古代四大才女。
她们不仅才华横溢,文笔出众,也在历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成为后人们钦佩的文学巨匠。
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下中国古代四大才女。
一、蔡文姬蔡文姬,唐代大诗人蔡京的女儿,天资聪颖,只有十二岁时,就能够背诵六部经典了。
因为她博览群书,能言善辩,很快就成为了当时文坛上的佼佼者。
蔡文姬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朴素而不失华美,成为当时顶尖的作家。
她还精通音律,能够谱曲作词,擅长名曲《高山流水》最为著名。
二、李清照李清照,宋代文学大家。
她的词章意蕴深刻,清新自然,有着独特的韵味。
她的名作《如梦令》、《声声慢》等广为流传,被誉为“词中之魁”。
李清照的作品富于感情色彩,历史背景更是深刻,对于当时的文学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她的才华不仅体现在文学上,她还是一位出色的画家。
三、朱淑真朱淑真,元代文学家、诗人。
她的诗歌情感真挚、写意传神,被誉为“元诗宗女”。
朱淑真的诗歌风格直抒胸臆,无愧于元代文艺复兴的精神中心人物。
她的《浣溪沙》、《红楼梦》等名篇卓然出众,并且为后人提供了极大的文学价值。
四、文君文君,唐代文学家,是当时经学、诗词、音乐、美术多方面的佼佼者。
文君能弹琴,Song,还能够剪纸、织绸子等多样的创作手段,是当时的才女中最为多才多艺的一位。
她的诗歌作品情感深厚,表达出女性独立自主的思想,展示了女子的才华,也为女性写作开启了新方向。
以上便是中国古代四大才女的简介,她们的作品和思想对于后世的文学、艺术、思想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