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慈善捐赠缺乏的原因及其发展措施
- 格式:pptx
- 大小:328.55 KB
- 文档页数:15
现阶段公益慈善事业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当前,公益慈善事业在中国发展迅速,取得了显著成就。
然而,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并提出对策建议。
问题一:公益慈善事业发展不平衡虽然中国的公益慈善事业取得了较大进展,但在地域、领域和受益对象上存在不平衡的问题。
当前,大部分公益资源仍集中在发达地区和特定行业,贫困地区和弱势群体的公益需求得不到充分满足。
对策建议:1. 加大政府扶持力度:加强对贫困地区和弱势群体的公益项目扶持,提供资金支持和政策优惠。
2. 建立合作机制:促进公益组织之间的横向合作,实现资源共享和互补,实现公益资源的均衡分配。
问题二:透明度和信任度不高在公益慈善事业中,透明度和信任度是关键问题。
不少公益组织缺乏透明的财务公示和项目执行情况披露,导致社会的不信任和怀疑。
对策建议:1. 建立公益组织评估机制:通过第三方评估机构对公益组织进行评估,评估结果作为捐赠者和社会公众的参考。
2. 强化信息公示制度:设立专门的公益慈善信息平台,公开公益组织的财务信息和项目执行情况,提高透明度。
问题三:人才培养不足公益慈善事业需要专业化、高素质的人才支持,但目前人才培养不足,存在专业技能和管理能力不足的问题。
对策建议:1. 多元化培养人才:政府、企业和高等教育机构合作,积极推动开展公益慈善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计划,提供更多的培训和实践机会。
2. 强化组织内部培训:公益组织应加强对内部员工的培训,提升其专业技能和管理能力,提高组织运作水平。
综上所述,当前公益慈善事业面临一些问题,需要采取相应的对策来解决。
政府、公益组织和社会各界应紧密合作,加大扶持力度,提高透明度和信任度,加强人才培养,推动公益慈善事业的健康发展。
慈善事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慈善事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慈善事业的发达程度是一个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慈善事业可以有效弥补政府社会保障之不足,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之一。
但由于我国慈善事业发展比较晚,加上人们的慈善意识淡薄,政府在慈善事业中的不合理定位以及慈善组织力量的弱小,我国慈善事业发展比较缓慢。
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诸多问题。
一、慈善事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一是慈善法律法规建设滞后。
目前我国还没有专门规范慈善事业发展的综合性的《慈善法》或《慈善事业促进法》等基本法律。
慈善公益组织制度、财务制度以及机构的活动领域、募捐款项、救助项目开发等方面都缺乏相应的法规依据。
即使已经颁布的涉及慈善事业发展的法律法规也比较零散笼统且难以得到落实。
事实上,不完善的管理慈善事业的法律法规已成为中国慈善事业发展的桎梏。
二是慈善组织行政性倾向严重。
慈善组织是在行政需求下建立的。
改革开放后经济改革以及由此导致的社会转型,导致社会各种矛盾突现,而有限的财政无法为所有社会成员缓解社会风险,这时政府不得不寻求第三部门的帮助。
而当时社会力量比较弱小,社会组织不够发达,当时几乎没有慈善组织。
政府只能从内部分化出慈善组织,以便以合法的手段获取慈善资源。
我国大部分慈善组织从诞生之日起,就是一种半官方的组织。
因而,我国慈善组织受到政府严格的控制。
在登记管理上,实行“分级登记,双重管理”制度,抬高了慈善组织的“准入门槛”,限制了慈善组织的活动范围和领域。
在慈善组织运作过程中,慈善组织接受政府的财政拨款和人事任免,慈善组织的大部分领导是政府部门的离退休干部,极容易造成组织的官僚化,效率低下。
三是慈善组织公信力较低。
我国慈善组织的公信力是很低的,中国社会并不缺少善心,缺少的是对公益组织的信心,这是国际著名咨询机构麦肯锡公司对中国公益事业做出的评价。
我国慈善机构的决策权往往集中在几个领导手中,缺乏必要的内部监督机制,慈善机构理事会形同虚设,不能发挥应有的决策作用。
我国民间慈善组织发展困境及对策
我国民间慈善组织发展面临多方面的困境,包括:
1. 宏观环境的制约。
其中,最大的困难是慈善法不完善,导致非营利组织面临税务、财务、行政管理等方面的不确定性和风险。
2. 组织管理不规范。
民间慈善组织大多是由热心公益事业的志愿者组成,缺乏专业化人才。
缺乏规范的管理机制和监督机制,容易出现不法行为。
3. 资金来源单一。
民间慈善组织的资金主要来自于公众募捐,但是,近年来,不法分子打着慈善的旗号行骗现象屡屡发生,对公众募捐产生了不小的负面影响。
针对这些困境,应采取以下对策:
1. 完善慈善法律法规。
建立健全的慈善组织管理机制、税收政策和监督机制,提高慈善组织的合法性和信任度。
2. 加强民间慈善组织的自律管理。
加强组织建设,组建专业性的机构,建立规范的管理制度和监督机制,提高组织的整体素质。
3. 加强公众教育和媒体监督。
加强宣传,使公众了解慈善的真正内涵和作用,并加强媒体监督,防止不法分子利用慈善组织打着慈善的幌子行骗。
我国社会公益捐赠的运行现状及其对策思考我国社会公益捐赠事业总体发展态势良好,但近年来出现了假捐赠、强制捐赠和捐赠款物滥用等不良现象,围绕公益捐赠活动的纷争不断。
本文抓住社会公益捐赠是法律和道德共同调整、认可行为的特点,对我国现阶段社会公益捐赠的运行情况进行了概括和总结,在四个方面分析了我国社会公益捐赠中存在的问题,并从文化传承、信用体系和法律制度三个角度,对导致我国公益捐赠运行现状的原因进行了探究,同时在法律制度和信用层面进行了相应对策的思考。
社会公益捐赠,是在国家财力有限的情况下,通过融集社会资金实现的社会救助。
即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为发展社会公益事业,资助特定或不特定的社会成员,无偿地向公益性社会团体、事业单位法人乃至代表受资助人利益的某些临时组织或个人等受赠主体,实施捐赠资金、实物的意思表示。
受赠主体在接受捐赠后,须按捐赠人的目的和意愿,向受灾、贫困、残疾等社会群体中特定或不特定受益人移交捐赠款物(或捐赠款物的孳息),进行公益救助的行为。
社会公益捐赠不仅是一种道义行为,更涉及捐赠主体利益关系的统一,是法律和道德共同调整、认可的行为。
一、我国社会公益捐赠运行现状概述我国目前公益捐赠事业总体发展态势良好,特别是1999年我国《公益事业捐赠法》的颁布,对我国社会公益事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
据统计,我国现有1 000多家公立公益机构,近10年来共得到100多亿元的捐赠。
且公益活动的形式已从由政府组织集体捐赠转变为“民政部门牵头,有关部门配合,社会力量支持,群众广泛参与”的经常性社会捐助活动,经常性社会捐助工作站已达3.2万多个[1],在册的各级各类民间组织也达23万余个,在消除贫困、扶残救弱、环境保护、帮助失业人员再就业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但我国目前困难群体规模有1.4亿至1.8亿人左右,约占全国总人口的11%至14%;[2]且公益捐赠活动情形复杂,涉及善款募集、管理、使用、监督落实等多个环节,关系到信用体系和法律制度的方方面面,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对整个捐赠活动带来不可弥补的影响。
我国慈善事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摘要:慈善事业是一个国家社会文明的标志,对一个国家极其重要,但我国慈善事业发展存在诸多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阻碍我国慈善事业发展,阻碍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进程。
因此,我们必须正视这些存在的问题,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
关键词:慈善机构、政府、社会大众、监督、立法一个国家的慈善事业是这个国家社会文明的标志,慈善事业一方面可以有效弥补政府社会保障之不足,调节贫富差距,促进社会公平;另一方面它也代表着一个国家与社会的良心,使社会和谐,人情温暖的同时又促进自身更加完善与发展。
对当代中国而言,慈善事业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之一。
但是由于我国慈善事业起步较晚,人们的慈善意识淡薄,慈善机构运行机制不尽合理,政府在慈善事业中的不合理定位以及慈善组织力量的弱小等诸多问题,我国慈善事业发展比较缓慢。
我国慈善事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从主体上可分为三大块,一是慈善机构自身,二是政府方面,三为社会大众。
认清各个主体存在的问题方能对症下药,找到解决方式。
(一)我国慈善事业发展存在问题:1、慈善机构运行机制(1)运行不够公开透明我国慈善机构组织的机制不健全,致使慈善组织运作不透明,失去民众的信任。
“慈善组织作为慈善公益事业的运作组织,是没有组织利益的,更没有自我利益,公开与透明是一项铁的原则。
”1慈善基金会最重要的特征就是它的独立性、中介性和透明性,而目前我国慈善组织在独立性、中介性和公开透明上都存在着很大问题。
基金会制度的不完善使得善款的管理和使用缺乏透明性。
正是由于这种不透明,使得少部分人打着慈善的名号,名为辅助救济,实却干着中饱私囊的勾当,欺骗广大有善心人士。
近年频频曝光的慈善黑幕,已经将慈善与民众置于风口浪尖的位置。
整个社会的慈善机构已经持有严重不信任态度,这对于我国慈善事业继续发展是极为不利的(2)监督体系不完善慈善机构内部,由于权力集中,制度不合理以及工作人员素质不高等原因,造成了内部缺乏有效监督的局面,部分慈善机构缺少必要的行业自律、没有设置独立的监督与审计部门,募捐与执行的专业分工也未明确,善款使用上随意性大,甚至出现了滥用、侵占、私吞善款的现象。
社会慈善组织存在问题和对策近年来,随着社会财富的积累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慈善事业也获得了很大的发展。
慈善事业作为社会救助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衔接社会保障制度、改善贫困群体的生存状况、缓解社会矛盾和提高社会凝聚力、提升公众社会责任与公德起着重要作用,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慈善组织作为慈善事业的载体,作为联系人民和社会的中介组织,他的发展也越来越收到人们的关注。
在我国社会体制改革的大环境下,我国慈善组织的发展也面临许多问题。
尤其是在去年的汶川地震之后,我国慈善组织存在的问题暴露的更加明显。
首先,从外部和内部两个层次粗略的研究了我国慈善组织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外部环境。
1 政府干预过多。
在我国,慈善机构注册的前提是,必须找到一个主管单位,而且这个主管单位必须是政府部门,这样一来,慈善机构就必须与政府建立很好的关系。
也有很多慈善组织由于找不到主管部门而无法注册。
我国法律规定,只有红十字会、中华慈善总会这一类的“官办慈善组织”才有合法募捐的权利,这样其他的民办慈善组织就失去了竞争力,造成了我国慈善组织募集的资源明显不足的现状。
全国每年募集到慈善资源不到全国GDP的%(美国慈善公益团体掌控的资源高达美国GDP的8%-9%)。
慈善组织的发展与政府的大力推动密切相关。
大部分民间捐献被作为政府关怀和救助发放给受助对象。
计划经济时代政府包办的模式对于现代的慈善组织仍然就有很大的影响。
但是其实,慈善事业的具体操作过程是排斥政府干预的,因为政府的干预可能改变慈善事业的性质,背离捐献者的意愿.所以,政府的管理理念与政府导向就成为限制慈善事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2 制度环境存在问题,法律法规不完善.迄今我国尚没有针对性、特定性的专门规范慈善(公益)组织的实体内容的法律与法规条款,即使是已经颁布的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亦因缺乏具体的、可供操作的配套政策而难以落实。
慈善捐赠的优惠政策还没有完全得到有效落实。
政府促进慈善事业的手段和能力还有待加强,尤其是政府购买服务这套机制还没有建立起来。
慈善事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慈善事业的发达程度是一个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慈善事业可以有效弥补政府社会保障之不足,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之一。
但由于我国慈善事业发展比较晚,加上人们的慈善意识淡薄,政府在慈善事业中的不合理定位以及慈善组织力量的弱小,我国慈善事业发展比较缓慢。
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诸多问题。
一、慈善事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一是慈善法律法规建设滞后.目前我国还没有专门规范慈善事业发展的综合性的《慈善法》或《慈善事业促进法》等基本法律。
慈善公益组织制度、财务制度以及机构的活动领域、募捐款项、救助项目开发等方面都缺乏相应的法规依据。
即使已经颁布的涉及慈善事业发展的法律法规也比较零散笼统且难以得到落实。
事实上,不完善的管理慈善事业的法律法规已成为中国慈善事业发展的桎梏。
二是慈善组织行政性倾向严重。
慈善组织是在行政需求下建立的。
改革开放后经济改革以及由此导致的社会转型,导致社会各种矛盾突现,而有限的财政无法为所有社会成员缓解社会风险,这时政府不得不寻求第三部门的帮助.而当时社会力量比较弱小,社会组织不够发达,当时几乎没有慈善组织。
政府只能从内部分化出慈善组织,以便以合法的手段获取慈善资源。
我国大部分慈善组织从诞生之日起,就是一种半官方的组织。
因而,我国慈善组织受到政府严格的控制。
在登记管理上,实行“分级登记,双重管理"制度,抬高了慈善组织的“准入门槛”,限制了慈善组织的活动范围和领域。
在慈善组织运作过程中,慈善组织接受政府的财政拨款和人事任免,慈善组织的大部分领导是政府部门的离退休干部,极容易造成组织的官僚化,效率低下.三是慈善组织公信力较低.我国慈善组织的公信力是很低的,中国社会并不缺少善心,缺少的是对公益组织的信心,这是国际著名咨询机构麦肯锡公司对中国公益事业做出的评价。
我国慈善机构的决策权往往集中在几个领导手中,缺乏必要的内部监督机制,慈善机构理事会形同虚设,不能发挥应有的决策作用。
我国公益慈善事业发展的困境与出路摘要:近年来,我国公益慈善事业获得了很大的发展,但也面临着诸多困境。
主要表现在:民众公益慈善参与率不高、公民的公益慈善观念相对落后、公益慈善组织的公信力较差、公益慈善事业行政色彩浓厚、公益慈善事业法律法规严重滞后等方面。
导致这种状况的原因主要是非理性的社会财富观制约公民公益慈善意识的发展,“差序格局”的人际关系导致“爱有等差”的公益慈善观念,监督不到位造成公益慈善组织公信力不足,政府在公益慈善事业中角色定位不清,政府传统公益慈善思想导致法律法规滞后。
要改善我国公益慈善事业的现状,需要倡导树立理性的财富观,培育公民的现代公益慈善意识,加强对公益慈善组织的监督,政府转变角色促进民间公益组织的发展,完善我国的公益慈善法律法规。
关键词:公益慈善事业;公益慈善组织;公信力;财富观;政府角色近年来,我国公益慈善事业发展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无论公益慈善的社会支持环境、民众的捐赠热情、公益慈善组织的快速发展,都表明了我国公益慈善事业在不断推进和完善。
但是,我国公益慈善事业的发展还存在诸多困境,需要认真分析导致困境的原因并找出对策。
本文拟就此进行探讨,以期对我国的公益慈善事业发展有所裨益。
一、我国公益慈善事业发展的困境1.民众公益慈善参与率不高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我国经济得到了迅猛的发展。
与经济的迅猛增长相比,我国公益慈善事业的发展处于相对滞后的状态。
从2008年起我国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
按照国际经验,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时公益慈善事业的发展也会提速。
根据这个判断,2008年应该是我国公益慈善事业提速的转折点。
从我国的实际情况看,2008年社会慈善捐助的确因地震、干旱等自然灾害原因一度出现快速增长,捐款额占GDP的比重大约为0.34%。
但是,这种状况如昙花一现,随后几年伴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慈善捐助额度出现不增反降的局面,如2009年、2010年、2011年、2012年的捐款额分别占当年GDP 的比例为0.16%、0.25%、0.18%、0.16%。
试析我国慈善捐赠缺乏的原因及对策作者:祖月翔来源:《商业文化》2011年第04期摘要:慈善捐赠不足是制约慈善组织良性发展的瓶颈。
本文针对中国现今慈善捐赠的缺乏原因从捐赠者、捐赠机构、政府管理及民众意识四个维度作了理论上的探讨,并针对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慈善捐赠;原因;对策中图分类号:C913.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117(2011)04-0391-01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决议明确指出,要“健全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相衔接的社会保障体系”。
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对风险以及社会安全隐患起着很好的预防和控制作用。
然而我国目前慈善组织面临的一个不争的实际是捐赠不足。
一、现状慈善组织的性质是本着弘扬中华民族优良的传统美德的理念,慈善的本质是出自内心。
根据郑功成教授的理解,它是以社会成员的慈爱之心为道德基础的。
“慈善事业通常是慈善行为经常化、组织化、规模化、制度化,是社会公众建立在自愿基础上对于社会弱势群体的无偿救助行为,是人们在没有外在压力的情况下自愿地奉献爱心与援助的行为和从事扶弱的一种社会事业。
而从我国目前慈善事业发展的现状来看,现有的许多慈善组织发挥的作用受到很大的限制,具体表现在对于我国社会参与程度和广度上的不足,捐赠的不足成为我国非政府组织中发展突出的问题。
二、原因分析(一)从捐赠者的角度第一,捐赠主体的缺乏是一个首要的问题,目前中国慈善捐赠主体的集中在国有,民营企业以及少数富豪“捐赠大户”少有几个大类上,而广大民众的参与作用却没有突显出来。
第二,对于这些企业家而言,企业的扩大规模而后做大企业是需要以坚强的经济基础作为后盾的,而这是建立在稳固雄厚的可流动资金的基础之上的,从企业的发展考虑,企业家捐赠的数目不可能被无限放大,它是受到长远利益的限制。
第三,企业家们摆脱不了传统价值观念的影响。
为了光宗耀祖,荫庇子孙,许多富豪更愿意选择把自己的财富留给子孙,而并非捐赠给社会,这和西方的追求人生的完善的价值观念有很大的差异。
我国慈善事业的现状和发展对策我国慈善事业的现状和发展对策中华民族长期受儒家思想文化熏陶是极富有同情心的民族。
救死扶伤、乐善好施历来是中华民族的美德,是我们世世代代传诵的行为规范之一。
作为礼仪之邦的中华民族,慈善活动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
以“仁爱”为核心的儒家文化是我国慈善传统的思想根源。
儒家倡导的“仁者爱人”思想,引导着人们抑恶扬善、与人为善。
并把仁爱和仁政做到实践和弘扬,构筑了“民为邦本、财富均分、重义轻利”等为内容的慈善传统。
我国慈善捐赠事业的发展现状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经历了艰难起步、缓慢发展的阶段,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才有明显的改观。
自2000年以来,我国慈善事业开始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无论慈善大环境、公众与企业界的捐赠热情、慈善组织都呈现出加速发展的局面。
纵观历史,千百年来,中华民族的慈善事业对改善贫苦和困难群体的生存状况、缓解社会和提高社会的凝聚力,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我国慈善事业的发展现状和发展中的问题1.慈善事业组织公信力较低。
在我国许多人认为,慈善事业应属于政府的救济行为;还有人怀疑,那些作出捐赠的企业家都是有自己的企图。
此外,一些慈善组织及从事慈善工作的人员,也只将慈善工作作为自身的道德修炼,并未意识到这已成为社会分工深化、需要人们去努力拓展的社会事业。
由于慈善活动经常表现为零散的和跨地区的行为,很难准确统计区域内公众对慈善事业的参与度。
借助中华慈善总会的资料,每年的捐赠大约75%来自国外,15%来自国内的富人,10%来自平民百姓。
而美国10%的捐款来自公司企业,5%来自大型基金会,85%来自民众。
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可反映出认识误区导致公众对慈善事业的参与度不高。
中国社会并不缺少善心,缺少的是对公益组织的信心。
2.公民慈善观念普遍不高。
由于政府在计划经济时代长期统包社会救济和社会福利,是造成中国慈善公益事业步履蹒跚的重要原因。
在我国,先富起来的人的慈善意识还不是很强,有一些人富裕起来,没有意识到自己应尽的责任,以为自己的致富完全是自己的努力,而忽视了个人的富裕是建立在他人劳动和社会环境的基础上的。
中国慈善事业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中国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然而,在发展中依然存在许多问题和不足之处。
贫富差距拉大,造成了许多比较突出的社会矛盾。
如何对困难群众进行有效的救助是政府部门面临的一个挑战,而发展慈善事业是解决群众困难救助的一个有效途径。
慈善事业是一种有益于社会与人群的社会公益事业,是政府主导下的对社会保障体系的一种必要的补充。
在政府的倡导或帮助、扶持下,由民间的团体和个人自愿组织与开展活动的、对社会中遇到灾难或不幸的人,不求回报地实施救助的一种无私的支持与奉献的事业。
中国的慈善事业发展有着悠久的历史。
从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都有慈善事业的痕迹,只不过和今天表达的方式不一样。
新中国的慈善事业的发展起于1994年XXX的创立,之后民间慈善机构纷纷建立,慈善活动也频频开展起来。
内地的慈善事业进入到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中国慈善事业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相关慈善事业的专项法律法规尚不健全,社会捐赠减税免税政策还不完善;慈善组织和机构数量较少,募捐能力较弱;慈善行业人才短缺,专业化水平不高;慈善信息公开不透明,公信力不足。
尽管我国已经制定了《公益事业捐赠法》、《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基金会管理条例》,但现行的法律法规尚不能规范、保护和促进这项事业的发展。
仍须规定慈善主体的进入资质、公益产权的界定、投融资方式及退出路径等。
当前仍需从法律上明确慈善组织的性质、慈善活动的主体负责人、慈善组织的监管机制、慈善活动的程序。
许多有意从事慈善事业者之所以没有参加慈善活动中来,多种原因盖源于此。
另外,社会捐赠减税免税的政策还不完善,影响大宗善款募集。
现行法规对个人和企业捐助的善款减税免税比例偏低,享受全额免税的仅有XXX、XXX等12家慈善机构。
因此挫伤了企业慈善捐助的积极性。
慈善活动不是盈利企业,应该享受减免税的,世界上很多国家多慈善是免税的。
慈善组织和机构数量较少,募捐能力较弱,这也是中国慈善事业存在的问题之一。
北京市朝阳区2022—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试卷高三数学(文科)一、选择题(共8小题;共40分)1.已知集合=log2≥0,集合=0<1,则∪=______A.>0B.>1C.0<1或>1D.2.为了得到函数=22的图象,可以把函数=2的图象上所有的点______A.向右平行移动2个单位长度C.向左平行移动2个单位长度3.执行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输出的值为______B.向右平行移动1个单位长度D.向左平行移动1个单位长度A.6B.24C.120D.7202,>0,4.已知函数=则=2是=4成立的______,<0,A.充分不必要条件B.必要不充分条件C.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3,5.若实数,满足2≤0,则=的最小值为______≥0,A.0B.1C.26.已知0<2,且co=5,则tan+4等于______A.7B.1C.43π4πD.3D.7第1页(共6页)7.若双曲线:222=>0与抛物线2=16的准线交于,两点,且=43,则的值是______A.116B.80C.52D.208.函数=23的图象为曲线1,函数=42的图象为曲线2,过轴上的动点,00≤≤3作垂直于轴的直线分别交曲线1,2于,两点,则线段长度的最大值为______A.2B.4C.5D.841二、填空题(共6小题;共30分)9.已知数列为等差数列,若1+3+5=8,2+4+6=20,则公差=______.10.已知三棱锥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三棱锥的体积是______;表面积是______.11.某校为了解高一学生寒假期间的阅读情况,抽查并统计了100名同学某一周的阅读时间,绘制了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所示),那么这100名学生中阅读时间在4,8小时内的人数为______.12.直线:36=0被圆:12+22=5截得的弦的长是______.=1,则13.在△中,∠=120°,=______;的最小值是______.14.用一个平面去截正方体,有可能截得的是以下平面图形中的______.(写出满足条件的图形序号)①正三角形;②梯形;③直角三角形;④矩形.三、解答题(共6小题;共78分)15.已知函数=3in2+2inco+co22.第2页(共6页)(1)求的值;4(2)求函数的最小正周期及单调递增区间.16.甲、乙两名同学参加“汉字听写大赛”选拔性测试.在相同的测试条件下,两人5次测试的成绩(单位:分)如下表:第1次第2次第3次第4次第5次甲乙58655582768792858895π(1)请画出甲、乙两人成绩的茎叶图.你认为选派谁参赛更好说明理由(不用计算);(2)若从甲、乙两人5次的成绩中各随机抽取一个成绩进行分析,求抽到的两个成绩中至少有一个高于90分的概率.17.如图,在三棱锥中,平面⊥平面,⊥,⊥.设,分别为,中点.(1)求证:∥平面;(2)求证:⊥平面;(3)试问在线段上是否存在点,使得过三点,,的平面内的任一条直线都与平面平行若存在,指出点的位置并证明;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18.已知函数=322,其中≥0.(1)若0=4,求的值,并求此时曲线=在点1,1处的切线方程;(2)求函数在区间0,2上的最小值.19.已知椭圆两焦点坐标分别为12,0,22,0,一个顶点为0,1.(1)求椭圆的标准方程;(2)是否存在斜率为≠0的直线,使直线与椭圆交于不同的两点,,满足=.若存在,求出的取值范围;若不存在,说明理由.20.已知数列的通项=210,∈.(1)求1,2;(2)判断数列的增减性,并说明理由;(3)设=+1,求数列+119的最大项和最小项.第3页(共6页)答案第一部分1.A6.D9.410.;613+322.B7.D3.C8.D4.A5.B第二部分11.5412.1013.2;614.①②④第三部分15.(1)依题意=2in2+in21=in2co2=2in2.4则4=2in2某44=1.(2)的最小正周期=πππ2π2ππππ=π.π3π8当2π2≤24≤2π+2时,即π8≤≤π+则函数的单调增区间为π,π+8π3π8时,为增函数.,∈.16.(1)茎叶图如图所示,由图可知,乙的平均成绩大于甲的平均成绩,且乙的方差小于甲的方差,因此应选派乙参赛更好.(2)设事件:抽到的成绩中至少有一个高于90分.从甲、乙两人5次的成绩中各随机抽取一个成绩,所有的基本事件如下:58,65,58,82,58,87,58,85,58,95,55,65,55,82,55,87,55,85,55,95,76,65,76,82,76,87,76,85,76,95,88,65,88,82,88,87,88,85,88,95,92,65,92,82,92,87,92,85,92,95,共25个.事件包含的基本事件有第4页(共6页)58,95,55,95,76,95,88,95,92,65,92,82,92,87,92,85,92,95,共9个.所以=25,即抽到的成绩中至少有一个高于90分的概率为25.17.(1)因为点是中点,点为的中点,所以∥.又因为面,面,所以∥平面.(2)因为平面⊥面,平面∩平面=,又平面,⊥,所以⊥面.所以⊥.又因为⊥,且∩=,所以⊥平面.(3)当点是线段中点时,过点,,的平面内的任一条直线都与平面平行.取中点,连,连.∥平面.因为点是中点,点为的中点,所以∥.又因为平面,平面,所以∥平面.又因为∩=,所以平面∥平面,所以平面内的任一条直线都与平面平行.故当点是线段中点时,过点,,所在平面内的任一条直线都与平面平行.18.(1)已知函数=322,所以=3222,0=2=4,又≥0,所以=2.又1=5,1=5,所以曲线=在点1,1处的切线方程为5+=0.(2)∈0,2,=3222=3+.令=0,则1=,2=.399①当=0时,=32≥0在0,2上恒成立,所以函数在区间0,2上单调递增,所以min=0=0;②当0<2时,在区间0,上,<0,在区间,2上,>0,所以函数在区间0,上单调递减,在区间,2上单调递增,且=是0,2上唯一的极小值点,所以min==3;第5页(共6页)③当≥2时,在区间0,2上,≤0(当且仅当=2时,2=0),所以在区间0,2上单调递减.所以函数min=2=8422.综上所述,当0≤<2时,函数的最小值为3;≥2时,函数的最小值为8422.19.(1)设椭圆方程为2+2=1>>0.则依题意=2,=1,所以2=2+2=3,于是椭圆的方程为(2)存在这样的直线.依题意,直线的斜率存在.+2=1,设直线的方程为=+,则由3得32+12+6+323=0.因为=+=3622432+1323>0得322+1>0,①设1,1,2,2,线段1+2=2,33+1中点为0,0,则于是=,=+=.因为=,20002333+132+112=32+1.所以在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因为≠0,所以的直线方程为=+32+1+32+1,0,1在直线上,所以代入直线方程整理得2=32+1,②由①②知,2<1,所以1又≠0,,所以∈1,0∪0,1.20.(1)1=0.45,2=1.215.(2)+1=+0.50.9+10.50.9=0.90.9+0.45+0.5=0.1某0.9某9.5.则当1≤≤9时,+1>0,则1≤≤10时,数列为递增数列,∈;当≥10时,+1<0,数列为递减数列,∈.(3)由上问可得,=+1=0.1某0.9某9.5,∈.令=则=+1+13622322+2=1.,即求数列的最大项和最小项.=0.98.59.5=0.91+19.5.则数列在1≤≤9时递减,此时9≤<0.9,即0.9≤<0.9;数列在≥10时递减,此时0.9第6页(共6页)③当≥2时,在区间0,2上,≤0(当且仅当=2时,2=0),所以在区间0,2上单调递减.所以函数min=2=8422.综上所述,当0≤<2时,函数的最小值为3;≥2时,函数的最小值为8422.19.(1)设椭圆方程为2+2=1>>0.则依题意=2,=1,所以2=2+2=3,于是椭圆的方程为(2)存在这样的直线.依题意,直线的斜率存在.+2=1,设直线的方程为=+,则由3得32+12+6+323=0.因为=+=3622432+1323>0得322+1>0,①设1,1,2,2,线段1+2=2,33+1中点为0,0,则于是=,=+=.因为=,20002333+132+112=32+1.所以在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因为≠0,所以的直线方程为=+32+1+32+1,0,1在直线上,所以代入直线方程整理得2=32+1,②由①②知,2<1,所以1又≠0,,所以∈1,0∪0,1.20.(1)1=0.45,2=1.215.(2)+1=+0.50.9+10.50.9=0.90.9+0.45+0.5=0.1某0.9某9.5.则当1≤≤9时,+1>0,则1≤≤10时,数列为递增数列,∈;当≥10时,+1<0,数列为递减数列,∈.(3)由上问可得,=+1=0.1某0.9某9.5,∈.令=则=+1+13622322+2=1.,即求数列的最大项和最小项.=0.98.59.5=0.91+19.5.则数列在1≤≤9时递减,此时9≤<0.9,即0.9≤<0.9;数列在≥10时递减,此时0.9第6页(共6页)。
我国公益慈善组织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分析□刘文光(云南民族大学,云南昆明650031)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公益慈善组织发展迅速,已逐渐成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
但是,我国公益慈善组织在发展的过程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表现在公益慈善组织准入门槛高,公益慈善组织募捐款物困难,公益慈善组织缺乏独立性,公益慈善组织税收优惠政策少,公益慈善组织法律法规不健全,公益慈善组织监督管理滞后和公益慈善组织人才匮乏等方面。
消解这些问题的主要对策是:加大媒体对公益慈善组织的宣传力度,培育公益慈善组织的募捐能力,公开公益慈善组织的信息,处理好公益慈善组织与政府的关系,制定公益慈善组织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重视公益慈善组织法制建设,强化对公益慈善组织的监督,加强公益慈善组织工作队伍建设。
关键词:公益慈善组织;募捐能力;税收优惠;监督中图分类号:C912.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07(2009)01-0004-03收稿日期:2008-11-11作者简介:刘文光(1967—),男,白族,云南祥云人,云南民族大学管理学院副院长,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公共组织理论与实践。
一、公益慈善组织的内涵公益是指公共利益,多指卫生、救济等群众福利事业;慈善是指对人关怀,富有同情心;组织是指按照一定的宗旨和系统建立起来的集体。
公益慈善组织是指涉及公共利益领域的不以营利为目的的合法的、非营利的、非政府的、非党派性质的、实行自主管理的民间志愿性组织,其主要活动是致力于社会公益事业和解决各种社会性问题。
这类组织多以基金会、协会、社会团体形式出现。
公益慈善组织的行为可以涵盖很多领域,比如环境保护、教育、医疗、弱势人群关注等等。
只要不是政府行为和营利性行为都可以划入公益行为之中。
需要注意的是,在有组织的公益慈善行为中,在外在形式上通常表现为“项目”或“活动”。
“项目”是指持续一定时间(一般是相当长的时间)、有明确的长期目标、有规范的组织行为、有成熟的评估体系的行为。
摘 要:近些年我国慈善捐赠发展迅速,开始进入平稳发展阶段,但同时也出现了更高的信任危机,并逐渐暴露出善款使用不透明、缺乏税收激励、捐赠税收制度较为保守、民间资本举办慈善机构积极性不高等问题。
文章将探讨如何进一步完善慈善捐赠税收激励机制,探索慈善捐赠激励机制新途径。
关 键 词:慈善捐赠制度;慈善组织;慈善税收;慈善监管作者简介:陈树鹏,男,江西泰和县人,广东省肇庆市肇庆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思政部教师。
研究方向:慈善法律制度、思想政治理论。
范彩云,女,河南渑池县人,广东省肇庆市残疾人康复中心,社工中级。
研究方向:残疾人康复。
ᒦᅄॊಢǖE743/:!!!ᆪማܪဤ൩ǖB!ᆪᐺܠǖ211:.8835)3127*13.1135.16!!!၃ষ྇໐ǖ3126ฤ:Ꮬ21྇◎陈树鹏 范彩云一、中国慈善事业概况《2015中国慈善发展报告》蓝皮书中公布的数据显示:2014年,1046亿元社会捐赠中,基金会系统接受的捐赠总额预估为420亿元,约占40.15%;慈善会系统接受的捐赠款物预估为426亿元,约占40.7%;民政系统接受的社会捐赠款物82.26亿元,约占0.08%;红十字会系统接受捐赠26.43亿元,约占0.03%;其他机构接受捐赠91.7亿元,约占0.09%。
数据说明,我国慈善捐赠的主体是基金会和慈善会。
这说明我国慈善事业的公益化运作已逐渐走上法制化的道路。
但该报告同时也提出我国慈善捐赠中的一些问题,比如申请程序繁琐,大量公益机构因无资格开具捐赠税收减免凭证而在筹资方面受到很大限制与质疑;企业捐赠税收减免政策优惠力度不足,激励作用不明显;税收优惠政策缺乏针对性,税前扣除制形式大于内容;被民政部认可为享有减免税收资格的非营利组织屈指可数;慈善透明度不高引发公众信任危机等等。
这些问题使得我们要继续反思我国慈善捐赠制度当中存在的不足,并进一步去完善它。
(一)我国慈善捐赠相关法律在西方国家,主要通过税收来刺激民众或企业进行捐赠。
---文档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摘要当前,我国民间慈善组织发展迅速,在社会生产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民间慈善组织通过其高效、灵活、民间化、有组织化的行动,从宏观方面解决官方慈善组织所难以达到并解决的问题,进而弥补社会保障的其他项目的不足之处。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目前我国民间慈善组织的发展目前仍处于初级阶段,现有的法律规章并不能为民间慈善组织的成立和发展提供良好的条件,甚至还存在一些立法政策阻碍了它的发展。
因此,可以通过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有效外部监督以及提高民间慈善组织自身实力等方法,促使我国民间慈善组织的发展适应时代的要求,进而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发挥出正面作用。
关键词:民间慈善组织;法律法规;外部监督;内部提升An Analysis of the Difficultie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Chinese Folk CharityOranizationAbstractAt present, China's private charitable organizations have developed rapidly, playing an increasingly important role in social production and life. Through its efficient, flexible, civilized and organized action, the non-governmental charitable organizations can solve the shortcomings of other projects that can not be reached and solved by the official charity in order to make up for other social security projects. However, it should be noted that the development of private charities in China is still in the initial stage, the existing laws and regulations can not be for the establishment and development of private charitable organizations to provide good conditions, and even there are some legislative policies hinder its development The Therefore, we can improve the relevant laws and regulations, strengthen effective external supervision and improve the strength of private charity organizations and other methods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charitable organizations to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times, and then in the construction of a socialist harmonious society play a positive role.Key Words: private charity organization;laws and regulations;external supervision;own strength目录摘要 (I)Abstract (II)一我国民间慈善组织的特征 (1)(一)公益性特征 (1)(二) 民间性特征 (2)(三)自愿性特征 (2)(四)自治性特征 (2)(五)非营利性特征 (2)二我国民间慈善组织的作用 (3)(一)缓和社会矛盾冲突 (3)(二)填补政府职能缺位 (3)(三)构建社会价值体系 (4)三我国民间慈善组织的发展面临的困境 (4)(一)缺乏相对完备的法律法规 (4)(二)缺乏行之有效的外部监管 (5)(三)民间慈善组织自身能力有限 (6)四发展我国民间慈善组织的对策 (7)(一)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7)(二)加强有效外部监督 (7)(三)提高民间慈善组织自身实力 (8)参考文献 (10)致谢.......................................... 错误!未定义书签。
我国慈善事业的现状和发展对策一、我国慈善事业的发展现状1.慈善捐赠水平较低,占GDP的比重不到1%。
我国尚没有建立慈善捐赠的信息统计制度,所以如何全面估计我国目前的社会慈善捐赠水平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慈善捐赠按照流向可分成三个部分,即向慈善筹款机构的捐款、向慈善执行机构的捐赠、向受助人的直接捐赠。
我国现有近100多家慈善公益组织所掌握的资金总计仅占GDP的0.1%。
这100多家慈善公益组织主要是慈善筹款机构,0.1%反映的是这些慈善公益机构的筹款水平。
更多的直接给慈善执行机构和受助人的直接捐赠没有进入统计,如很多给养老院、福利院、学校、医院等福利性机构的企业捐赠和其他社会捐赠。
另外,还有大量的通过政府相关部门的捐赠也没有进入统计,如民政系统在全国开展的经常化捐助行动、政府部门直接接收的各种抗灾救灾捐赠等。
例如,在抗击SARS期间,政府部门和相关机构直接接收的专门捐赠远远高于政府指定的四大慈善公益机构接受捐赠的水平。
按照美国公益机构筹款水平占社会慈善捐赠水平10%的比例来推算,我国目前的社会慈善捐赠水平应该接近GDP的1%。
2.慈善公益机构发展刚刚起步,不仅数量少,而且动员社会资源的能力弱,多数尚没有足够的社会公信力。
我国慈善事业发展相对落后,一是表现在慈善机构的数量较少。
目前我国的慈善公益组织大约100多个,而美国1998年豁免减免税收的慈善公益机构就有120万个。
筹款能力最强的中华慈善总会和中国法律援助基金会的年筹款额还不到8000万元,100多家筹款机构的年收入不到GDP的0.1%。
慈善公益组织和社会的信息交流不足,接受捐赠的渠道不畅。
二是表现在专业性不强,分工不合理等方面。
慈善筹款机构、慈善执行机构职能不清,筹款机构忙着自己做项目,执行机构忙着筹款,右手筹钱左手花,不仅降低了专业性,而且效率低下,并容易导致慈善腐败。
3.由于政府在计划经济时代长期统包社会救济和社会福利,造成公民慈善观念落后,个人主动性慈善捐赠参与率较低。
东北财经大学网络教育课程考试论文(设计)考核课程名称作者考试批次学籍批次学习中心层次专业完成时间发展慈善事业的对策研究——中国慈善事业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中国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发展社会、经济、文化取得显著的成就。
广大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水平越来越高、文化生活越来越丰富。
在我国能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我们还应该看到,在发展中存在的许多问题和不足之处。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贫富差距越拉越大,造成很多比较突出的社会矛盾。
如何对困难群众进行有效地救助是政府部门面临的一个挑战,而发展慈善事业是解决群众困难救助的一个有效途径。
那么何为慈善事业?慈善事业就是一种有益于社会与人群的社会公益事业,是政府主导下的对社会保障体系的一种必要的补充。
是在政府的倡导或帮助、扶持下,由民间的团体和个人自愿组织与开展活动的、对社会中遇到灾难或不幸的人,不求回报地实施救助的一种无私的支持与奉献的事业。
中国的慈善事业发展有悠久的历史:从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都有慈善事业的痕迹,只不过和今天表达的方式不一样,封建社会的各级政府部门和个人以及团体的赈灾就是慈善的最好表现。
新中国的慈善事业的发展起于,1994年中华慈善总会的创立,之后民间慈善机构(包括省级慈善机构和地方性慈善机构)纷纷建立,慈善活动也频频开展起来。
内地的慈善事业进入到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一、中国慈善事业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相关慈善事业的专项法律法规尚不健全,社会捐赠减税免税政策还不完善虽然我国已经制定了《公益事业捐赠法》、《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基金会管理条例》,但是现行的法律法规尚不能规范、保护和促进这项事业的发展。
仍须规定慈善主体的进入资质、公益产权的界定、投融资方式及退出路径等。
当前仍需从法律上明确慈善组织的性质、慈善活动的主体负责人、慈善组织的监管机制、慈善活动的程序;很多有意从事慈善事业者之所以没有参加慈善活动中来,多种原因盖源于此。
另外,社会捐赠减税免税的政策还不完善,影响大宗善款募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