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修辞学
- 格式:doc
- 大小:34.50 KB
- 文档页数:7
现代汉语修辞学修辞是一种艺术,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技巧。
修辞,在古人那里,称为“文”,即写作;在今人眼里,则称为“语言表达技巧”。
我们现代汉语修辞学就是借鉴了前人的经验而建立起来的,它以马克思主义哲学和语言学为指导,遵循认识论、方法论和创作论三大原理,注重提高语言能力和表达效果,具有科学性、民族性和系统性的鲜明特点。
现代汉语修辞学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揭示修辞的本质,二是研究各种修辞手法的运用及其效果。
现代汉语修辞学主要研究什么是修辞?怎样运用修辞?一般说来,我们对修辞的基本定义是:“利用语言符号和人类普遍共同的生活知识,对语言进行选择或调整,使其所表达的意思更鲜明、更强烈、更生动,更完美。
”(黄伯荣《现代汉语》, 2002年第3版),这也可以说是汉语修辞学的全部内容。
现代汉语修辞学研究对象就是现实的口语表达活动中存在的各种语言现象,包括运用什么修辞格,怎样用这种修辞格等问题,目的是创造出好的语言表达效果。
从词义上讲,修辞是一种在语言交际过程中增强语言艺术魅力的表达技巧。
汉语的修辞是研究在言语交际中如何选用词语,如何安排句子结构,怎样掌握语言节奏,如何处理停顿等技巧。
这里不但包含着语法修辞,还涉及到逻辑修辞。
言语交际活动中的各种形式都可以通过适当的修辞而得到充分的发挥。
所以修辞在汉语表达活动中是非常重要的。
修辞手段的创造就其本质来说,是一种感情色彩很浓的活动,是语言感情活动在语言交际中的反映。
因此修辞活动必然会与人的精神世界和心灵状态密切相关。
为此,我们要从现代语言观出发,按照现代语言学的观点去考察修辞现象。
我们现代汉语修辞学的另一个研究对象就是修辞格。
1、标志性特征一,普遍性和可操作性。
它的根据是在长期的语言交际实践中,人们发现并总结出来的,同时又是广泛被人们承认的。
二,灵活性和简练性。
这是因为要想真正做到恰当地运用修辞手法,就必须了解它们的规律和作用。
语言表达活动应该遵循这些规律,才能真正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现代汉语(修辞部分)第⼀节修辞概说⼀、修辞的含义:1.客观存在的修辞现象;2.修辞知识或修辞学;3.运⽤特殊⼿段加强语⾔表达效果的修辞活动。
⼆、语境分为语⾔语境和情景语境。
情景语境跟修辞的关系更为密切。
构成情景语境的因素:1.主观语境因素(交际双⽅的⾝份、职业、思想、⼼情等);2.客观语境因素(语⾔运⽤过程中的时间、地点、场合、话题等)。
三、修辞同语⾳、词汇、语法的关系。
(⼀)同语⾳的关系:语⾳在突出语义和增强⾳律美上⾯为修辞提供条件,丰富了修辞⽅式的内容;修辞通过积极调动语⾳因素,扩⼤了语⾔表达功⽤。
(⼆)同词汇的关系:词汇为词语的筛选锤炼、具体的修辞⽅式提供必要条件;修辞从筛选词语的⾓度研究词汇运⽤,使词汇在语⾔中发挥更为⼴泛⽽深刻的作⽤。
(三)同语法的关系:语法为修此现象和规律的体现提供表现形式,为修辞活动提供物质基础;修辞具有扩⼤语法效能的功⽤。
四、修辞学和语⽤学的异同。
同:⼆者都研究语⾔的运⽤。
异:1.研究的⽬的不同:语⽤学注重解释性,⽬的在于分析语⾔运⽤的原则,建⽴意义解释理论,寻找语⾔运⽤规律。
修辞学注重规范性、变异性和实⽤性,注重研究修辞⼿段和技巧。
2.研究⽅法不同:语⽤学注重理论解释和推理分析;修辞学注重运⽤归纳的⽅法,如辞格的确⽴、语⾔变异的表现⽅式。
3.研究内容不同:语⽤学以⾔语⾏为、会话结构、预设、含义、指⽰语等为具体研究内容;修辞学以词语、句⼦、辞格、预提风格等为具体研究内容。
4.研究要求不同:语⽤学重在研究话语交际的全过程;修辞学使语⽤学⾥⾯的⼀个分⽀学科。
五、修辞的作⽤和学习修辞的⽬的。
1.提⾼说话、写作能⼒和阅读欣赏⽔平;2.提⾼语⾔修养和语⾔美的⽔平;3.更准确畅通地传递社会信息。
第⼆节词语锤炼⼀、词语锤炼的含义:对语⾔的词汇进⾏有⽬的的选⽤和调遣,从⽽使语句表达更加完美的语⾔活动。
⼆、词语锤炼的⽬的:寻求恰当的词语,使语句的表达更加完美,即不仅要求词语⽤得准确,⽽且要求词语⽤得鲜活。
现代汉语修辞学绪论一、什么叫“修辞”?修辞,就是表达者(写说者)为了达到特定的交际目的而应和题旨情境,对语言进行调配以期收到尽可能好的表达效果的一种有意识的,积极的语言活动。
二、现代汉语修辞学研究的对象任务是什么?对象:研究现代汉语运用中的诸种修辞现象。
范围:由于各民族语言的情况不尽相同,所以在利用“语言文字的一切可能性”方面就存在差异,比方说汉语中可以利用汉字的形、音、义等方面的一切可能性,而在世界其他民族语言中就未必都能做到。
同时,由于各民族语言习惯和文化背景不同,语言运用中产生的修辞现象也不尽相同,因此,各国修辞学都有自己的传统,修辞学研究的范围就不尽相同。
大致说来,古代汉语修辞学的研究一般着重于辞格、字句锻炼、篇章布局等几个方面;而现代汉语修辞学研究的范围,除了在中国传统修辞学研究的上述方面作进一步研究之外,还研究修辞与题旨情境的适应关系问题、修辞与语体风格的适应关系问题、修辞与社会心理与个性心理的关系问题、根据不同交际目标建构不同修辞文本的规律等等。
即如修辞文本(即传统所说的“辞格”)的分析,亦不仅仅局限于表达一个方面,而是从表达与接受两个方面来进行。
三、修辞学与语法学、逻辑学的关系如何?与语法学的关系:修辞学和语法学是一种既有密切关联又有显著区别的两个学科。
两者都以语言为研究对象,但在研究任务上有很大的不同。
修辞学是系统地研究如何适应语言活动中特定的题旨情境要求,充分利用“语言文字的一切可能性”,力图将语言的表达和接受效果提升到尽可能高的水平的种种规律的科学。
而语法学则是“研究语言结构规律的科学”。
与逻辑学的关系:修辞学与逻辑学也是一种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关系。
修辞学是研究提高语言表达效果诸种规律的科学。
而逻辑学则是一门“关于思维形式及其规律的科学。
研究概念、判断和推理及其相互联系的规律、规则,以帮助人们正确地思维和认识客观真理。
”“从说话写文章的内容上考察思维符合不符合逻辑规则及规律,也就是反映、认识客观现实的方法正确不正确,这是逻辑的事。
张弓现代汉语修辞学1. 介绍现代汉语修辞学是对现代汉语中修辞现象进行系统研究的学科。
在现代汉语中,修辞是一种使用特定的语言手法和结构来增强语言表达效果的方式。
张弓是中国著名的现代汉语修辞学家,他对现代汉语修辞学做出了重要贡献。
2. 张弓的研究成果张弓在现代汉语修辞学领域做出了许多重要的研究成果。
他研究了现代汉语修辞的基本类型、表现形式和功能,揭示了修辞在汉语交流中的重要作用。
2.1 修辞的基本类型张弓将现代汉语修辞分为四大基本类型:声音修辞、词汇修辞、句法修辞和篇章修辞。
声音修辞主要是通过声音的运用来达到修辞效果,如押韵、律动等。
词汇修辞是通过精确的词语选择和运用来增强表达的艺术效果。
句法修辞是通过句子的结构和语法来实现修辞目的。
篇章修辞是通过整篇文章的组织和排列来达到修辞效果。
2.2 修辞的表现形式张弓将现代汉语修辞的表现形式分为多种类型,包括反问句、排比句、夸张修辞等。
他通过详细的实例分析和理论研究,揭示了这些表现形式在汉语修辞中的特点和作用。
2.3 修辞的功能张弓认为,现代汉语修辞具有丰富多样的功能。
修辞可以增强语言表达的感染力和说服力,使表达更加生动、形象和深入人心。
修辞还可以增加语言的艺术性,提高表达的审美效果。
此外,修辞还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解读他人的语言,促进有效的沟通和交流。
3. 张弓现代汉语修辞学的启示张弓的研究对于我们理解和运用修辞有很大的启示。
他的研究表明,修辞是一种普遍存在于语言中的现象,而且在汉语交流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学习和理解现代汉语修辞学,我们可以更好地运用修辞手法,提高语言表达的效果和艺术性。
此外,张弓的研究也揭示了修辞与文化的密切关系。
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修辞方式和效果可能存在差异,我们需要学习和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修辞特点,才能更好地进行跨文化交流和理解。
4. 结论张弓是中国现代汉语修辞学的重要研究者之一,他的研究成果为我们理解和运用现代汉语修辞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张弓《现代汉语修辞学》研究
张弓《现代汉语修辞学》研究
《现代汉语修辞学》是我国修辞学家张弓在1963年出版的一部修辞学专著。
《现代汉语修辞学》是中国现代修辞学史上继往开来的一部重要著作。
《现代汉语修辞学》出版后,产生了持续、广泛而重要的影响。
对这样一部著作进行全面、具体地研究,有助于我们重新审视20世纪五六十年代汉语修辞研究的实绩和水平。
笔者在学习、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尝试梳理书中的具体内容,探讨其为修辞学发展和完善所作出的贡献,并指出其不足,以期更好地继承前辈学者研究的优良传统。
本文正文共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现代汉语修辞学》概述。
这一部分主要包括《现代汉语修辞学》的作者及出版概况、《现代汉语修辞学》的成书背景、《现代汉语修辞学》的内容简述三方面的内容。
第二部分:《现代汉语修辞学》的内容研究。
这部分是本文的重点。
文章从“阐述修辞基本理论”、“提出‘寻常词语艺术化’”、“辞格系统论”、“‘同义手段的选择’论”、“汉语语体论”五个方面具体地分析了《现代汉语修辞学》提出的一系列有关修辞学的理论问题,力图展现其为修辞学发展和完善所作出的贡献。
第三部分:《现代汉语修辞学》的贡献与不足。
《现代汉语修辞学》作为五六十年代修辞研究的代表作,不仅从理论和实践上较为全面、系统地阐述了修辞学的一系列理论问题,构建了颇具新意的汉语修辞学理论体系,在研究方法上也有新的尝试。
当然,与其他任何著作一样,《现代汉语修辞学》有其自身的价值,同时也存在着一些缺陷。
这部分主要概述了《现代汉语修辞学》在修辞理论和研究方法
上所取得的成就,并指出其存在的不足。
现代汉语修辞学复习资料
第一章
第一节修辞与修辞文本
一、修辞:
1、所谓“修辞”,就是表达者(说写者)为了达到特定的交际目标而应合题旨情境,对语言进行有效调配以期收到尽可能好的表达效果的一种有意识的、积极的语言活动。
p1
二、消极修辞与积极修辞——消极修辞与积极修辞,是陈望道首先提出的重要概念。
p2
三、修辞文本:所谓“修辞文本”,就是特指表达者(说写者)为了特定的交际目标,适应特定的题旨情境,运用某种特定的表达手段而形成的具有某种特殊表达效果的那些言语作品。
p3
第二节修辞学是一门交叉学科
一、修辞学与现代汉语修辞学p4
二、修辞学与语音学、词汇学和语法学p4
三、修辞学与逻辑学p5
四、修辞学与语用学的关系p5
第三节学习现代汉语修辞学的意义p6
第二章现当代修辞学简史
第一节我国现代修辞学研究
一、现代修辞学的形成过程p7-11
2. 代表著作
(1)郑奠及其《中国修辞学研究法》(2)杨树达及其《中国修辞学》(3)唐钺的《修辞格》(4)王易的《修辞学》和《修辞学通铨》(三)确立阶段——以陈望道的《修辞学发凡》为标志。
第三节我国当代修辞学研究
一、当代修辞学出现新局面的原因p11
1.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为语言学家的语言研究和人民群众的语言实践创造了崭新的社会环境。
2.《正确地使用祖国的语言,为语言的纯洁和健康而斗争》(社论)的发表。
3.《语法修辞讲话》的连载。
从1951年6月7日开始,《人民日报》连续登载吕叔湘、朱德熙先生合写的《语法修辞讲话》。
我国修辞学出现新局面的主要表现(五十年代到六十年代初)p11
二、三本颇具特色的修辞著作p12
(一)《语法修辞讲话》(二)《修辞概要》
(三)《现代汉语修辞学》
四、修辞学研究的新阶段p13
第三章语音修辞
第一节语音与修辞
一、现代汉语语音特点p15
二、汉语语音的修辞功用p15
语音修辞的功用主要在于能使语言流畅顺口,节奏分明,声律和谐,富有音乐美。
第二节连绵词、叠音词和象声词的修辞功用
一、连绵词的修辞功用:连绵词是一些不能分解的单纯词,由一个语素构成,也就是说,这些词一旦被分开,单个的字都不能表示任何意义。
P15
(二) 连绵词的修辞功用
连绵词经常被运用在对联和诗词的对偶句中,具有回环荡漾,悦耳动听的效果。
二、叠音词的修辞功用p16
三、象声词的修辞功用:象声词又叫拟声词、摹声词,是一类纯粹用来模仿声响、记录声音的词。
P17
(二)象声词的修辞功用:象声词的修辞功用在于直接传达客观世界的声音节奏,缩短人和自然界的距离,使人感到自然轻松亲切
第三节平仄的修辞功用
一、平仄相谐p18
二、平仄的修辞功用
第四节押韵的修辞功用
一、韵文的押韵规律p18
(1)排韵:在一首诗中,每一句都押韵。
(2)偶韵:偶数句隔句押韵。
(3)随韵:分节分段有规律地换用不同的韵
(4)散韵:韵脚不规则出现,或隔一二句或隔三五句押韵。
(5)交韵:奇数句和偶数句分别押不同的韵。
(6)抱韵:第一句和最后一句押一个韵而中间各句押其他的韵。
二、押韵的修辞功用P20
洪亮级的韵,通常表现出豪放雄壮的风格,细微级和柔和级的韵大都表现出柔和纤细的风格。
第四章词语修辞
第一节词语修辞的作用和内容p23
第二节词语的意义类别p23
一、词语的理性意义
二、词语的附加色彩:词语的色彩意义,是人们在主观反映客观事物时由情感的作用而附加在客观事物之上的感性意义。
1、感情色彩:(1)带感情色彩的词语体现了表达主体对表达内容的主观评价。
(2)带有感情意义词语的恰当运用可以使语言表达的情感倾向更加鲜明。
(3)带有形象色彩的词语如能恰当运用,会使话语形象、生动、可感。
具有形象色彩的词语常用于文学语体,以描绘人或事物的形象、情状或特征。
在政论、科技、公文等体裁里,为了表达庄严、郑重、科学的内容,多用书面语词;在日常谈话或文艺体裁的文章里,特别是小说、戏剧的对话部分,为了生动活泼、平易亲切,多用口语词。
第三节多义词、同义词、反义词的修辞功用p25
一、多义词的修辞功用:多义词是具有几项相互联系的不同意义的词。
二、同义词的修辞功用
(二)同义词的修辞价值:1.按需选择,便于形象刻画。
2.同义词换用,可避单调重复,使语言活泼多变。
3.同义词连用,可以加强语势。
三、反义词的修辞功用:1.反义词配对构成的语句,可以使文意更加鲜明。
2.多组反义词连用,可加强语气,强调语意。
第四节古语词、方源词、外来词的修辞功用p26
一、古语词的修辞功用
二、方源词的修辞功用:文学语体恰当使用方言土语可以展现乡土特色,刻画人物形象更生动逼真。
三、外来词的修辞功能
第六节熟语的修辞功用
一、成语的修辞功用p27
(三)成语的活用:有时为了表达的需要,也可灵活地使用,或反其意而用之,或稍加改动
其个别字,从而收到幽默讽刺的修辞效果。
二、惯用语的修辞功用
三、歇后语的修辞功用
四、谚语的修辞功用
第五章句子修辞
第一节句子修辞的作用和内容p29
一、句子修辞的作用
二、句子修辞的内容
第五章句子修辞
第二节句子建构的修辞艺术p30
一、常式句建构的修辞艺术
二、变式句建构的修辞艺术
1. 位移:所谓位移就是破坏常规的句子结构,将句子成分相应变动顺序,以达到理想修辞表达效果的手段。
2. 省略:省略句和常式句相比,情感表达更简洁更强烈
3. 添加:添加某些句子成分,可使句子信息丰富,语义流畅
第三节句式的修辞功用p32
一、长句和短句的修辞功用
二、紧句和松句的修辞功用
三、整句和散句的修辞功用
四、主动句和被动句的修辞功用
五、肯定句和否定句的修辞功用
六、句式的选择原则:句式的选择应和表达的动机、表达的语境匹配,达到最佳效果。
第六章辞格的运用
第一节修辞格的分类、产生基础与运用原则p35
一、修辞格的含义
修辞格简称“辞格”,这一术语最早出现于唐钺的《修辞格》(1923年出版)一书。
1. 唐钺:变格的语法。
修辞格是在长期的言语交际过程中逐渐定型的,为了适应修辞主体的审美追求和语体需要而运用的,功能上具有特定的修辞效果,结构上具有特殊的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语用上具有特别的偏离性和变异性的表达模式。
二、修辞格的分类
三、辞格的产生基础
四、修辞格的运用原则
第二节语义变异类修辞格p37
一、对照
二、较物
三、衬托
四、双关
第三节语形变异类修辞格p40
一、借代
二、回环
三、拆字
四、析词
五、藏词
第四节语形求同类修辞格p43
一、对偶
二、排比
三、层递
四、反复
五、顶真
六、仿拟
七、迭现
第五节语式变异类辞格p50
一、设问
二、反问
三、婉曲
四、换算
五、反语
第六节语域变异类辞格p54
一、比喻
二、比拟
三、移觉
四、移就
五、拈连
模拟
第七节逻辑变异类辞格p62 一、夸张二、闪避三、矛盾
第七章辞趣
第一节辞趣的含义和类型p64
一、辞趣的含义
二、辞趣的类型。
辞趣可分为音趣、意趣、形趣三大类。
第二节音趣p65
一、异形同音趣
二、同形异音趣
三、韵趣
四、拗趣
第三节意趣p67
一、指代趣二、词句组合趣
第四节形趣p69
一、字形趣二、图符趣
第八章风格修辞
第一节语言风格和语言表现风格p70
一、语言风格:语言风格是人们言语交际的产物,是交际参与者在主客观因素制导下,运用语言表达手段的诸特点综合呈现出来的气氛和格调
二、语言表现风格:着眼于运用风格表达手段所产生的修辞效果。
(1)豪放和柔婉:着眼于话语气势的刚柔;(2)简约和繁丰:着眼于话语表达的内容所用语言数量多少;(3)蕴藉和明快:着眼于话语传递信息所用的语言曲直;(4)藻丽和朴实:着眼于话语辞彩的浓淡;(5)幽默和庄重:着眼于话语趣味强弱;(6)文雅和通俗:着眼于话语的雅俗;(7)疏放和缜密:着眼于话语结构的松紧。
第二节豪放与柔婉p71
一、豪放二、柔婉风格的修辞特点
第三节简约与繁丰p72
一、简约二、繁丰
第四节明快与蕴藉P73
一、明快二、蕴藉
第五节朴实与藻丽P75
一、朴实二藻丽风格的修辞特点
第六节幽默与庄重P77
一、幽默二、庄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