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谖客孟尝君
- 格式:ppt
- 大小:276.50 KB
- 文档页数:8
冯谖客孟尝君《战国策》【原文】齐人有冯谖者,贫乏不能自存,使人属孟尝君(1),愿寄食门下。
孟尝君曰:”客何好?”曰:”客无好也。
”曰:”客何能?”曰:”客无能也。
”孟尝君笑而受之曰:”诺。
”左右以君贱之也,食以草具(2)。
居有顷,倚柱弹其剑,歌曰:”长铗归来乎!食无鱼。
”左右以告。
孟尝君曰:”食之,比门下之鱼客。
”居有顷,复弹其铗,歌曰:”长铗归来乎!出无车。
”左右皆笑之,以告。
孟尝君曰:”为之驾,比门下之车客。
”于是乘其车,揭其剑,过其友曰:”孟尝君客我。
”后有顷,复弹其剑铗,歌曰:”长铗归来乎!无以为家。
”左右皆恶之,以为贪而不知足。
孟尝君问:”冯公有亲乎?”对曰:”有老母。
”孟尝君使人给其食用,无使乏。
于是冯谖不复歌。
后孟尝君出记,问门下诸客:”谁习计会,能为文收责于薛者乎(3)?”冯谖署曰:”能。
”孟尝君怪之,曰:”此谁也?”左右曰:”乃歌夫长铗归来者也。
”孟尝君笑曰:”客果有能也,吾负之,未尝见也。
”请而见之,谢曰:”文倦于事,愦于忧,而性懧愚(4),沉于国家之事,开罪于先生。
先生不羞,乃有意欲为收责于薛乎?”冯谖曰:”愿之。
”于是约车治装(5),载券契而行,辞曰:”责毕收,以何市而反(6)?”孟尝君曰:”视吾家所寡有者。
”驱而之薛,使吏召诸民当偿者,悉来合券。
券遍合,起,矫命以责赐诸民(7),因烧其券,民称万岁。
长驱到齐,晨而求见。
孟尝君怪其疾也,衣冠而见之,曰:”责毕收乎?来何疾也?”曰:”收毕矣。
”“以何市而反?”冯谖曰:”君云‘视吾家所寡有者’。
臣窃计,君宫中积珍宝,狗马实外廊,美人充下陈。
君家所寡有者以义耳!窃以为君市义。
”孟尝君曰:”市义奈何?”曰:”今君有区区之薛,不拊爱子其民(8),因而贾利之。
臣窃矫君命,以责赐诸民,因烧其券,民称万岁。
乃臣所以为君市义也。
”孟尝君不说,曰:”诺,先生休矣!”后期年,齐王谓孟尝君曰:”寡人不敢以先王之臣为臣。
”孟尝君就国于薛,未至百里,民扶老携幼,迎君道中。
《冯谖客孟尝君》古文赏析【作品介绍】《冯谖客孟尝君》记叙了冯谖为巩固孟尝君的政治地位而进行的种种政治外交活动(焚券市义,谋复相位,在薛建立宗庙),表现冯谖的政治识见和多方面的才能,反映出齐国统治集团内部和齐、魏等诸侯国之间的矛盾。
冯谖善于利用矛盾以解决矛盾。
【原文】冯谖客孟尝君出处:《战国策·齐策四》齐人有冯谖者(1),贫乏不能自存,使人属孟尝君(2),愿寄食门下。
孟尝君曰:“客何好?”曰:“客无好也。
”曰:“客何能?”曰:“客无能也。
”孟尝君笑而受之曰:“诺。
”左右以君贱之也,食以草具(3)。
居有顷,倚柱弹其剑,歌曰:“长铗归来乎!食无鱼。
”左右以告。
孟尝君曰:“食之,比门下之鱼客(4)。
”居有顷,复弹其铗,歌曰:“长铗归来乎!出无车。
”左右皆笑之,以告。
孟尝君曰:“为之驾,比门下之车客。
”于是乘其车,揭其剑,过其友曰:“孟尝君客我(5)。
”后有顷,复弹其剑铗,歌曰:“长铗归来乎!无以为家。
”左右皆恶之,以为贪而不知足。
孟尝君问:“冯公有亲乎?”对曰:“有老母。
”孟尝君使人给其食用,无使乏。
于是冯谖不复歌。
后孟尝君出记,问门下诸客:“谁习计会,能为文收责于薛者乎(6)?”冯谖署曰:“能。
”孟尝君怪之,曰:“此谁也?”左右曰:“乃歌夫长铗归来者也。
”孟尝君笑曰:“客果有能也,吾负之,未尝见也。
”请而见之,谢曰:“文倦于事,愦于忧(7),而性愚(8),沉于国家之事,开罪于先生。
先生不羞,乃有意欲为收责于薛乎?”冯谖曰:“愿之。
”于是约车治装(9),载券契而行(10),辞曰:“责毕收,以何市而反(11)?”孟尝君曰:“视吾家所寡有者。
”驱而之薛,使吏召诸民当偿者,悉来合券。
券遍合,起,矫命以责赐诸民(12),因烧其券,民称万岁。
长驱到齐,晨而求见。
孟尝君怪其疾也,衣冠而见之,曰:“责毕收乎?来何疾也?”曰:“收毕矣。
”“以何市而反?”冯谖曰:“君云‘视吾家所寡有者’。
臣窃计,君宫中积珍宝,狗马实外廊,美人充下陈(13)。
冯谖客孟尝君原文:齐人有冯谖者,贫乏不能自存,使人属孟尝君,愿寄食门下。
孟尝君曰:“客何好?”曰:“客无好也。
”曰:“客何能?”曰:“客无能也。
”孟尝君笑而受之曰:“诺。
”左右以君贱之也,食以草具。
居有顷,倚柱弹其剑,歌曰:“长铗归来乎!食无鱼。
”左右以告。
孟尝君曰:“食之,比门下之客。
”居有顷,复弹其铗,歌曰:“长铗归来乎!出无车。
”左右皆笑之,以告。
孟尝君曰:“为之驾,比门下之车客。
”于是乘其车,揭其剑,过其友曰:“孟尝君客我。
”后有顷,复弹其剑铗,歌曰:“长铗归来乎!无以为家。
”左右皆恶之,以为贪而不知足。
孟尝君问:“冯公有亲乎?”对曰,“有老母。
”孟尝君使人给其食用,无使乏。
于是冯谖不复歌。
后孟尝君出记,问门下诸客:“谁习计会,能为文收责于薛者乎?”冯谖署曰:“能。
”孟尝君怪之,曰:“此谁也?”左右曰:“乃歌夫长铗归来者也。
”孟尝君笑曰:“客果有能也,吾负之,未尝见也。
”请而见之,谢曰:“文倦于事,愦于忧,而性懧愚,沉于国家之事,开罪于先生。
先生不羞,乃有意欲为收责于薛乎?”冯谖曰:“愿之。
”于是约车治装,载券契而行,辞曰:“责毕收,以何市而反?”孟尝君曰:“视吾家所寡有者。
”驱而之薛,使吏召诸民当偿者,悉来合券。
券遍合,起,矫命,以责赐诸民。
因烧其券。
民称万岁。
长驱到齐,晨而求见。
孟尝君怪其疾也,衣冠而见之,曰:“责毕收乎?来何疾也!”曰:“收毕矣。
”“以何市而反?”冯谖曰;“君之‘视吾家所寡有者’。
臣窃计,君宫中积珍宝,狗马实外厩,美人充下陈。
君家所寡有者,以义耳!窃以为君市义。
”孟尝君曰:“市义奈何?”曰:“今君有区区之薛,不拊爱子其民,因而贾利之。
臣窃矫君命,以责赐诸民,因烧其券,民称万岁。
乃臣所以为君市义也。
”孟尝君不悦,曰:“诺,先生休矣!”后期年,齐王谓孟尝君曰:“寡人不敢以先王之臣为臣。
”孟尝君就国于薛,未至百里,民扶老携幼,迎君道中。
孟尝君顾谓冯谖:“先生所为文市义者,乃今日见之。
冯谖客孟尝君全文讲解《战国策·冯谖客孟尝君》原文如下:齐人有冯谖者,贫乏不能自存,使人属孟尝君,愿寄食门下。
孟尝君曰:“客何好?”曰:“客无能也。
”曰:“使者之命也。
谨为君弗辱也。
”故以万乘之齐属孟尝君:“愿君视之如门下客,则何辱之有!”齐国诸公闻之,皆与孟尝君书,言其客之贤。
因谢孟尝君曰:“幸得充客,愿及子孙乞矣。
”孟尝君固辞弗敢听。
冯谖既至,三窟已就,其市义、收债、复命。
孟尝君惊,问其故。
冯谖曰:“夫倦于事者,渴者也。
而民求饮,使之在位,不肖者犹反其上,况于肖者乎!此所谓市义也。
方今齐国危如累卵,非长者之言,固不可也。
不如收巨室之财以为军,提而与之为上,齐国可得也。
今军食有一年矣。
借使子纳军而与师期共五年,纳军休卒,此所不欲;不肖者出,贤者伏;重耳去桓公以贵适皆出矣;反齐国之政,及主人者以矫主命也;而贫者归军,不肖者归政;乘厚赂从木石之士出于门下者日夜矣。
齐国莫之疾也。
然后市于薛、常、清都等三县邑而税其市以为上。
齐王欲存之,虽主人无益也。
废主人擅命,败义以求生,岂敢留也!今夫城廊三窟已就,愿及诸公子而从之。
”孟尝君诺,因以良乘二千五百与甲二千五百与之。
既而告文子:“借日愿驰千里足,送孟尝君至梁。
”梁王以上客礼之。
注释如下:1. 使人属孟尝君:属(zhǔ),通“嘱”,委托、托付。
2. 客何好:好(hào),爱好。
3. 使者之命也:使者,指冯谖自己。
4. 谨为君弗辱也:弗辱,不会受到屈辱。
5. 故以万乘之齐属孟尝君:故,因此;以……属……,把……委托给……。
6. 愿君视之如门下客:视……如……,把……看作……。
7. 幸得充客:幸得,有幸能够。
8. 固辞弗敢听:固辞,坚决辞谢;听,听从。
9. 既至:既,已经;至:到、到达。
10. 三窟已就:三窟,指上文所提的焚券市义、还祖母封邑、立宗庙于薛等三件事;就,完成。
11. 其市义、收债、复命:市义,指收买人心;收债,指收取债务;复命,回复使命。
冯谖客孟尝君齐人有冯谖者,贫乏不能自存,使人属孟尝君,愿寄食门下。
孟尝君曰:“客何好?”曰:“客无好也。
”曰:“客何能?”曰:“客无能也。
”孟尝君笑而受之曰:“诺。
”左右以君贱之也,食以草具。
居有顷,倚柱弹其剑,歌曰:“长铗归来乎!食无鱼。
”左右以告。
孟尝君曰:“食之,比门下之客。
”居有顷,复弹其铗,歌曰:“长铗归来乎!出无车。
”左右皆笑之,以告。
孟尝君曰:“为之驾,比门下之车客。
”于是乘其车,揭其剑,过其友曰:“孟尝君客我。
”后有顷,复弹其剑铗,歌曰:“长铗归来乎!无以为家。
”左右皆恶之,以为贪而不知足。
孟尝君问:“冯公有亲乎?”对曰,“有老母。
”孟尝君使人给其食用,无使乏。
于是冯谖不复歌。
后孟尝君出记,问门下诸客:“谁习计会,能为文收责于薛者乎?”冯谖署曰:“能。
”孟尝君怪之,曰:“此谁也?”左右曰:“乃歌夫长铗归来者也。
”孟尝君笑曰:“客果有能也,吾负之,未尝见也。
”请而见之,谢曰:“文倦于事,愦于忧,而性懧愚,沈于国家之事,开罪于先生。
先生不羞,乃有意欲为收责于薛乎?”冯谖曰:“愿之。
”于是约车治装,载券契而行,辞曰:“责毕收,以何市而反?”孟尝君曰:“视吾家所寡有者。
”驱而之薛,使吏召诸民当偿者,悉来合券。
券遍合,起矫命以责赐诸民,因烧其券,民称万岁。
长驱到齐,晨而求见。
孟尝君怪其疾也,衣冠而见之,曰:“责毕收乎?来何疾也!”曰:“收毕矣。
”“以何市而反?”冯谖曰;“君之…视吾家所寡有者‟。
臣窃计,君宫中积珍宝,狗马实外厩,美人充下陈。
君家所寡有者,以义耳!窃以为君市义。
”孟尝君曰:“市义奈何?”曰:“今君有区区之薛,不拊爱子其民,因而贾利之。
臣窃矫君命,以责赐诸民,因烧其券,民称万岁。
乃臣所以为君市义也。
”孟尝君不悦,曰:“诺,先生休矣!”后期年,齐王谓孟尝君曰:“寡人不敢以先王之臣为臣。
”孟尝君就国于薛,未至百里,民扶老携幼,迎君道中。
孟尝君顾谓冯谖:“先生所为文市义者,乃今日见之。
《冯谖客孟尝君》原文及翻译朝代:先秦作者:佚名原文:齐人有冯谖者,贫乏不能自存,使人属孟尝君,愿寄食门下。
孟尝君曰:“客何好?”曰:“客无好也。
”曰:“客何能?”曰:“客无能也。
”孟尝君笑而受之曰:“诺。
”左右以君贱之也,食以草具。
居有顷,倚柱弹其剑,歌曰:“长铗归来乎!食无鱼。
”左右以告。
孟尝君曰:“食之,比门下之客。
”居有顷,复弹其铗,歌曰:“长铗归来乎!出无车。
”左右皆笑之,以告。
孟尝君曰:“为之驾,比门下之车客。
”于是乘其车,揭其剑,过其友曰:“孟尝君客我。
”后有顷,复弹其剑铗,歌曰:“长铗归来乎!无以为家。
”左右皆恶之,以为贪而不知足。
孟尝君问:“冯公有亲乎?”对曰,“有老母。
”孟尝君使人给其食用,无使乏。
于是冯谖不复歌。
后孟尝君出记,问门下诸客:“谁习计会,能为文收责于薛者乎?”冯谖署曰:“能。
”孟尝君怪之,曰:“此谁也?”左右曰:“乃歌夫长铗归来者也。
”孟尝君笑曰:“客果有能也,吾负之,未尝见也。
”请而见之,谢曰:“文倦于事,愦于忧,而性懧愚,沉于国家之事,开罪于先生。
先生不羞,乃有意欲为收责于薛乎?”冯谖曰:“愿之。
”于是约车治装,载券契而行,辞曰:“责毕收,以何市而反?”孟尝君曰:“视吾家所寡有者。
”驱而之薛,使吏召诸民当偿者,悉来合券。
券遍合,起,矫命,以责赐诸民。
因烧其券。
民称万岁。
长驱到齐,晨而求见。
孟尝君怪其疾也,衣冠而见之,曰:“责毕收乎?来何疾也!”曰:“收毕矣。
”“以何市而反?”冯谖曰;“君之‘视吾家所寡。
《冯谖客孟尝君》原文及翻译朝代:先秦原文:齐人有冯谖者,贫乏不能自存,使人属孟尝君,愿寄食门下。
孟尝君曰:“客何好?”曰:“客无好也。
”曰:“客何能?”曰:“客无能也。
”孟尝君笑而受之曰:“诺。
”左右以君贱之也,食以草具。
居有顷,倚柱弹其剑,歌曰:“长铗归来乎!食无鱼。
”左右以告。
孟尝君曰:“食之,比门下之客。
”居有顷,复弹其铗,歌曰:“长铗归来乎!出无车。
”左右皆笑之,以告。
孟尝君曰:“为之驾,比门下之车客。
”于是乘其车,揭其剑,过其友曰:“孟尝君客我。
”后有顷,复弹其剑铗,歌曰:“长铗归来乎!无以为家。
”左右皆恶之,以为贪而不知足。
孟尝君问:“冯公有亲乎?”对曰,“有老母。
”孟尝君使人给其食用,无使乏。
于是冯谖不复歌。
后孟尝君出记,问门下诸客:“谁习计会,能为文收责于薛者乎?”冯谖署曰:“能。
”孟尝君怪之,曰:“此谁也?”左右曰:“乃歌夫长铗归来者也。
”孟尝君笑曰:“客果有能也,吾负之,未尝见也。
”请而见之,谢曰:“文倦于事,愦于忧,而性懧愚,沉于国家之事,开罪于先生。
先生不羞,乃有意欲为收责于薛乎?”冯谖曰:“愿之。
”于是约车治装,载券契而行,辞曰:“责毕收,以何市而反?”孟尝君曰:“视吾家所寡有者。
”驱而之薛,使吏召诸民当偿者,悉来合券。
券遍合,起,矫命,以责赐诸民。
因烧其券。
民称万岁。
长驱到齐,晨而求见。
孟尝君怪其疾也,衣冠而见之,曰:“责毕收乎?来何疾也!”曰:“收毕矣。
”“以何市而反?”冯谖曰;“君之‘视吾家所寡有者’。
臣窃计,君宫中积珍宝,狗马实外厩,美人充下陈。
君家所寡有者,以义耳!窃以为君市义。
”孟尝君曰:“市义奈何?”曰:“今君有区区之薛,不拊爱子其民,因而贾利之。
臣窃矫君命,以责赐诸民,因烧其券,民称万岁。
乃臣所以为君市义也。
”孟尝君不悦,曰:“诺,先生休矣!”后期年,齐王谓孟尝君曰:“寡人不敢以先王之臣为臣。
”孟尝君就国于薛,未至百里,民扶老携幼,迎君道中。
孟尝君顾谓冯谖:“先生所为文市义者,乃今日见之。
冯谖客孟尝君译文《冯谖客孟尝君》选自《战国策·齐策》,记叙了冯谖为巩固孟尝君的政治地位而进行的种种政治外交活动(焚券市义,谋复相位,在薛建立宗庙),表现冯谖的政治识见和卓越才能,善于利用矛盾以解决矛盾。
也反映出齐国统治集团内部和齐、魏等诸侯国之间的矛盾。
原文意思是:齐国有一人叫冯谖。
因为太穷而不能养活自己。
他便托人告诉孟尝君,表示意愿在他的门下寄居为食客。
孟尝君问他有什么擅长。
回答说没有什么擅长。
又问他有什么本事?回答说也没有什么本事。
孟尝君听了后笑了笑,但还是接受了他旁边的人认为孟尝君看不起冯谖,就让他吃粗劣的饭菜。
(按照孟尝君的待客惯例,门客按能力分为三等:上等(车客)出有车;中等(门下之客)食有鱼;下等(草具之客)食无鱼。
)过了一段时间,冯谖倚着柱子弹着自己的剑,唱道:“长剑我们回去吧!没有鱼吃。
”左右的人把这事告诉了孟尝君。
孟尝君说:“让他吃鱼,按照中等门客的生活待遇。
”又过了一段时间,冯谖弹着他的剑,唱道:“长剑我们回去吧!外出没有车子。
”左右的人都取笑他,并把这件事告诉给孟尝君。
孟尝君说:“给他车子,按照上等门客的生活待遇。
”冯谖于是乘坐他的车,高举着他的剑,去拜访他的朋友,十分高兴地说:“孟尝君待我为上等门客。
”此后不久,冯谖又弹着他的剑,唱道:“长剑我们回去吧!没有能力养家。
”此时,左右的手下都开始厌恶冯谖,认为他贪得无厌。
而孟尝君听说此事后问他:“冯公有亲人吗?”冯谖说:“家中有老母亲。
”于是孟尝君派人供给他母亲吃用,不使她感到缺乏。
于是从那之后。
冯谖不再唱歌。
后来,孟尝君拿出记事的本子来询问他的门客:“谁熟习会计的事?能替我到薛邑去收债吗?”冯谖在本上署了自己的名,并签上一个“能”字。
孟尝君见了名字感到很惊奇,问:“这是谁呀?”左右的人说:“就是唱那‘长铗归来’的人。
”孟尝君笑道:“这位客人果真有才能,我亏待了他,还没见过面呢!”他立即派人请冯谖来相见,当面赔礼道:“我被琐事搞得精疲力竭,被忧虑搅得心烦意乱;加之我懦弱无能,整天埋在国家大事之中,以致怠慢了您,而您却并不见怪,倒愿意往薛地去为我收债,是吗?”冯谖回答道:“愿意去。
冯谖客孟尝君(战国策·齐策)齐人有冯谖[1]者,贫乏不能自存,使人属孟尝君[2],愿寄食门下。
孟尝君曰:“客何好?”曰:“客无好也。
”曰:“客何能[3]?”曰:“客无能也。
”孟尝君笑而受之,曰:“诺!”左右以君贱之也[4],食以草具。
居有顷,倚柱弹其剑,歌曰:“长铗归来乎[5]!食无鱼!”左右以告。
孟尝君曰:“食之,比门下之客[6]。
”居有顷,复弹其铗,歌曰:“长铗归来乎!出无车!”左右皆笑之,以告。
孟尝君曰:“为之驾,比门下之车客。
”于是,乘其车,揭其剑,过其友,曰:“孟尝君客我[7]!”后有顷,复弹其剑铗,歌曰:“长铗归来乎!无以为家!”左右皆恶之,以为贪而不知足。
孟尝君问:“冯公有亲乎[8]?”对曰:“有老母!”孟尝君使人给其食用,无使乏。
于是冯谖不复歌。
[1]谖,或作“喧”。
[2]属,后来写作“嘱”,请托,托付。
[3]能,善于,胜任。
[4]贱,用如动词,意动用法。
贱之,以之为贱,等於说看不起他。
[5]铗,一说,剑。
来,王引之曰:句中语助也。
成语“嗟来之食”的“来”与之同。
[6]姚宏云:一本“客”上有“鱼”字。
吴师道补曰:《列士传》:“孟尝君厨有三列,上客食肉,中客食物,下客食菜。
”[7]客,用如动词,意动用法,以……为客。
[8]亲,父母。
后孟尝君出记[1],问门下诸客:“谁习计会[2]能为文收责于薛者乎?”冯谖署曰:“能!”孟尝君怪之曰:“此谁也?”左右曰:“乃歌夫长铗归来者也。
”孟尝君笑曰:“客果有能也[3]。
吾负之,未尝见也。
”请而见之,谢曰:“文倦于事,愦于忧,而性懧愚,沈于国家之事,开罪于先生。
先生不羞[4],乃有意欲为收责于薛乎[5]?”冯谖曰:“愿之!”于是,约车治装[6],载券契而行[7],辞曰:“责收毕,以何市而反?”孟尝君曰:“视吾家所寡有者!”[1]记,旧时的公文。
谓文告。
[2]计会,计算财用的出入。
[3]果,果真。
[4]不羞,不以此为羞辱。
[5]责,后写作“债”。
《冯谖客孟尝君》翻译及赏析【作品介绍】《冯谖客孟尝君》记叙了冯谖为巩固孟尝君的政治地位而进行的种种政治外交活动(焚券市义,谋复相位,在薛建立宗庙),表现冯谖的政治识见和多方面的才能,反映出齐国统治集团内部和齐、魏等诸侯国之间的矛盾。
冯谖善于利用矛盾以解决矛盾。
【原文】冯谖客孟尝君出处:《战国策·齐策四》齐人有冯谖者(1),贫乏不能自存,使人属孟尝君(2),愿寄食门下。
孟尝君曰:“客何好?”曰:“客无好也。
”曰:“客何能?”曰:“客无能也。
”孟尝君笑而受之曰:“诺。
”左右以君贱之也,食以草具(3)。
居有顷,倚柱弹其剑,歌曰:“长铗归来乎!食无鱼。
”左右以告。
孟尝君曰:“食之,比门下之鱼客(4)。
”居有顷,复弹其铗,歌曰:“长铗归来乎!出无车。
”左右皆笑之,以告。
孟尝君曰:“为之驾,比门下之车客。
”于是乘其车,揭其剑,过其友曰:“孟尝君客我(5)。
”后有顷,复弹其剑铗,歌曰:“长铗归来乎!无以为家。
”左右皆恶之,以为贪而不知足。
孟尝君问:“冯公有亲乎?”对曰:“有老母。
”孟尝君使人给其食用,无使乏。
于是冯谖不复歌。
后孟尝君出记,问门下诸客:“谁习计会,能为文收责于薛者乎(6)?”冯谖署曰:“能。
”孟尝君怪之,曰:“此谁也?”左右曰:“乃歌夫长铗归来者也。
”孟尝君笑曰:“客果有能也,吾负之,未尝见也。
”请而见之,谢曰:“文倦于事,愦于忧(7),而性愚(8),沉于国家之事,开罪于先生。
先生不羞,乃有意欲为收责于薛乎?”冯谖曰:“愿之。
”于是约车治装(9),载券契而行(10),辞曰:“责毕收,以何市而反(11)?”孟尝君曰:“视吾家所寡有者。
”驱而之薛,使吏召诸民当偿者,悉来合券。
券遍合,起,矫命以责赐诸民(12),因烧其券,民称万岁。
长驱到齐,晨而求见。
孟尝君怪其疾也,衣冠而见之,曰:“责毕收乎?来何疾也?”曰:“收毕矣。
”“以何市而反?”冯谖曰:“君云‘视吾家所寡有者’。
臣窃计,君宫中积珍宝,狗马实外廊,美人充下陈(13)。
冯谖客孟尝君齐国有位名叫冯谖的人,贫穷不能养活自己,他让人嘱托孟尝君(姓田名文,齐国贵族,湣王时为相,“孟尝君”是对他的封号,素以好养士而闻名,与魏信陵君、楚春申君、赵平原君并称战国四公子)说愿意到孟尝君门下充当食客。
孟尝君问:“他爱好什么?”回答说:“他没什么爱好。
”又问:“他有何才干?”回答说:“他没什么才能。
”孟尝君笑了笑接受他,说:“好吧。
”手下办事的人因孟尝君认为他卑贱,(所以)给他吃粗劣的饭菜。
过了不久,冯谖靠著柱子,用手指弹著他的佩剑,唱道:“长剑(铗:剑柄,这里指代剑)回去吧!(在这儿)没鱼吃。
”手下的人把这事告诉了孟尝君。
孟尝君说:“给他吃,照门下一般客人看待。
”过了不久,冯谖又靠著柱子弹著剑,唱道:“长剑回去吧!(在这儿)没有车。
”左右的人都笑他,又把这话告诉了孟尝君。
孟尝君说:“给他准备车马,照门下出门可以乘车的门客对待。
”于是冯谖坐著他的车子,高举宝剑,去拜访他的朋友说:“孟尝君把我作门客看待了!”后来又过了不久,冯谖又弹起他的剑,唱道:“长剑(咱们)还是回去吧!(在这儿)无法养家。
”手下办事的人都厌恶他,认为这人贪心不足。
孟尝君知道后就问:“冯先生有亲属吗?”回(对:多用于下对上的回答或对话)答说:“有位老母。
”孟尝君就派人供应她的饮食、用度,不使她感到缺乏。
于是,冯谖就不再唱了。
后来,孟尝君拿出文告,询问他的门客:“谁通晓会计、能为我收债于薛呢?”冯谖签名说:“能。
”孟尝君以此人为怪,问:“这是谁呀?”左右的人说:“就是唱那个…长铗归来‟的人。
”孟尝君笑道:“这位客人果真有才能,我对不起他,还从来没有见过面呢!”立即派人请冯谖来相见,道歉说:“我被事务搞得很疲劳,心乱于忧愁;而(我)软弱无能,整天沉溺国家大事,得罪了您。
您不以此事为羞耻,竟然想要替(我)往薛地收债吗?”冯谖回答道:“愿意去。
”于是套车,整理行装,载上债据而动身。
告辞说:“债收全部收了,用所收的债款买什么动西归来?”孟尝君说:“就看我家所缺少的东西。
冯谖客孟尝君注释(一)齐人有冯谖(xuān)者,贫乏不能自存。
使人属(zhǔ)孟尝君,愿寄食门下。
齐:古国名,在今山东省北部。
国都临淄(今山东省淄博市)。
战国时为七雄之一。
贫乏:贫穷。
自存:自己养活自己。
属:嘱托,请托。
寄食门下:意思是到孟尝君家做个食客,以解决生活问题。
(二)孟尝君曰:“客何好?”曰:“客无好也。
”曰:“客何能?”曰:“客无能也。
”客:指冯谖。
何好:爱好什么。
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
下句的“何能”与此同。
“曰”前省主语“人”。
也:表肯定语气。
下句的“也”同此。
主语“孟尝君”承前省略。
何能:能做什么。
(三)孟尝君笑而受之,曰:“诺。
”受之:接受冯谖作食客。
之,他,代冯谖。
诺:答应的声音,可译为“好”、“好吧”。
而:连词。
它的前一部分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式或状态,对后一部分起着修饰作用。
(四)左右以君贱之也,食以草具。
左右:指孟尝君身边的办事人。
以:因为。
贱:贱视,看不起。
形容词作动词用。
之:他,代冯谖。
也:用在表原因的介宾短语之后,表句读上的停顿。
食(sì):给……吃。
“食”后省宾语“之”(他)。
草具:粗劣的食物。
草,粗劣。
具,饮食。
贱之,承上句“笑”字。
(五)居有顷,倚柱弹其剑,歌曰:“长铗归来乎!食无鱼。
”居:停留,这里有“经过”的意思。
有顷:不久。
弹(tán):用指头敲击。
其:他的,代冯谖。
剑:联系下文看,都指剑把。
这句省主语“冯谖”。
歌:唱。
铗:剑把,这里指剑。
归来乎:回去吧。
这里的“来”是语气词,不表“来到”的意思。
食(shí):吃。
一弹而歌,对所食不满。
(六)左右以告。
孟尝君曰:“食(sì)之,比门下之客。
”以告:把冯谖弹剑唱歌的事报告孟尝君。
介词“以”的宾语“之”和谓语“告”的宾语“孟尝君”都省略了。
食:给……吃。
这一句,一本作“比门下之鱼客”,意思是照门下吃鱼的客人那样看待。
之:前一个是代词,他,代冯谖;后一个是结构助词,的。
冯谖客孟尝君先秦:佚名齐人有冯谖者,贫乏不能自存,使人属孟尝君,愿寄食门下。
孟尝君曰:“客何好?”曰:“客无好也。
”曰:“客何能?”曰:“客无能也。
”孟尝君笑而受之曰:“诺。
”左右以君贱之也,食以草具。
居有顷,倚柱弹其剑,歌曰:“长铗归来乎!食无鱼。
”左右以告。
孟尝君曰:“食之,比门下之客。
”居有顷,复弹其铗,歌曰:“长铗归来乎!出无车。
”左右皆笑之,以告。
孟尝君曰:“为之驾,比门下之车客。
”于是乘其车,揭其剑,过其友曰:“孟尝君客我。
”后有顷,复弹其剑铗,歌曰:“长铗归来乎!无以为家。
”左右皆恶之,以为贪而不知足。
孟尝君问:“冯公有亲乎?”对曰,“有老母。
”孟尝君使人给其食用,无使乏。
于是冯谖不复歌。
后孟尝君出记,问门下诸客:“谁习计会,能为文收责于薛者乎?”冯谖署曰:“能。
”孟尝君怪之,曰:“此谁也?”左右曰:“乃歌夫长铗归来者也。
”孟尝君笑曰:“客果有能也,吾负之,未尝见也。
”请而见之,谢曰:“文倦于事,愦于忧,而性懧愚,沉于国家之事,开罪于先生。
先生不羞,乃有意欲为收责于薛乎?”冯谖曰:“愿之。
”于是约车治装,载券契而行,辞曰:“责毕收,以何市而反?”孟尝君曰:“视吾家所寡有者。
”驱而之薛,使吏召诸民当偿者,悉来合券。
券遍合,起,矫命,以责赐诸民。
因烧其券。
民称万岁。
长驱到齐,晨而求见。
孟尝君怪其疾也,衣冠而见之,曰:“责毕收乎?来何疾也!”曰:“收毕矣。
”“以何市而反?”冯谖曰;“君之‘视吾家所寡有者’。
臣窃计,君宫中积珍宝,狗马实外厩,美人充下陈。
君家所寡有者,以义耳!窃以为君市义。
”孟尝君曰:“市义奈何?”曰:“今君有区区之薛,不拊爱子其民,因而贾利之。
臣窃矫君命,以责赐诸民,因烧其券,民称万岁。
乃臣所以为君市义也。
”孟尝君不说,曰:“诺,先生休矣!”后期年,齐王谓孟尝君曰:“寡人不敢以先王之臣为臣。
”孟尝君就国于薛,未至百里,民扶老携幼,迎君道中。
孟尝君顾谓冯谖:“先生所为文市义者,乃今日见之。
《冯谖客孟尝君》原文及译文赏析冯谖客孟尝君齐人有冯谖者,贫乏不能自存,使人属孟尝君,愿寄食门下。
孟尝君曰:“客何好?”曰:“客无好也。
”曰:“客何能?”曰:“客无能也。
”孟尝君笑而受之曰:“诺。
”左右以君贱之也,食以草具。
居有顷,倚柱弹其剑,歌曰:“长铗归来乎!食无鱼。
”左右以告。
孟尝君曰:“食之,比门下之客。
”居有顷,复弹其铗,歌曰:“长铗归来乎!出无车。
”左右皆笑之,以告。
孟尝君曰:“为之驾,比门下之车客。
”于是乘其车,揭其剑,过其友曰:“孟尝君客我。
”后有顷,复弹其剑铗,歌曰:“长铗归来乎!无以为家。
”左右皆恶之,以为贪而不知足。
孟尝君问:“冯公有亲乎?”对曰,“有老母。
”孟尝君使人给其食用,无使乏。
于是冯谖不复歌。
后孟尝君出记,问门下诸客:“谁习计会,能为文收责于薛者乎?”冯谖署曰:“能。
”孟尝君怪之,曰:“此谁也?”左右曰:“乃歌夫长铗归来者也。
”孟尝君笑曰:“客果有能也,吾负之,未尝见也。
”请而见之,谢曰:“文倦于事,愦于忧,而性懧愚,沉于国家之事,开罪于先生。
先生不羞,乃有意欲为收责于薛乎?”冯谖曰:“愿之。
”于是约车治装,载券契而行,辞曰:“责毕收,以何市而反?”孟尝君曰:“视吾家所寡有者。
”驱而之薛,使吏召诸民当偿者,悉来合券。
券遍合,起,矫命,以责赐诸民。
因烧其券。
民称万岁。
长驱到齐,晨而求见。
孟尝君怪其疾也,衣冠而见之,曰:“责毕收乎?来何疾也!”曰:“收毕矣。
”“以何市而反?”冯谖曰;“君之‘视吾家所寡有者’。
臣窃计,君宫中积珍宝,狗马实外厩,美人充下陈。
君家所寡有者,以义耳!窃以为君市义。
”孟尝君曰:“市义奈何?”曰:“今君有区区之薛,不拊爱子其民,因而贾利之。
臣窃矫君命,以责赐诸民,因烧其券,民称万岁。
乃臣所以为君市义也。
”孟尝君不悦,曰:“诺,先生休矣!”后期年,齐王谓孟尝君曰:“寡人不敢以先王之臣为臣。
”孟尝君就国于薛,未至百里,民扶老携幼,迎君道中。
孟尝君顾谓冯谖:“先生所为文市义者,乃今日见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