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作文范文]家乡的风俗小学生优秀作文10篇
- 格式:pdf
- 大小:483.03 KB
- 文档页数:8
家乡的风俗满分优秀十篇家乡的风俗作文总分优秀作文1在我的家乡有许很多多的传统节日,比方:〔春节〕、〔端午节〕、〔重阳节〕……每个节日都有传统的风俗习惯。
春节的脚步声离我们越来越近了,而在春节里,我们的风俗就可以装上一箩筐。
年三十的晚上,亲朋好友都会回家,大家团聚在一起,吃着美味的食物并且相互谈天。
吃完晚饭,我们小孩便可以拿着炮仗到外面尽情的玩,而大人们则是在房间里打牌,看电视。
直到很晚,我们才上床睡觉。
年初一早上,我早早的便起了床,喝一碗香浓甜蜜的枣子汤,暖暖身子,喝完枣子汤后,那震耳欲聋的鞭炮声回响在耳边,新的一年就在这爆竹声中开头了,这种场面使我想起了王安石的元日。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加上这一句诗的熏陶,春节的气氛是不是更浓了呢?伴随着一声声〔祝愿语〕中,新年的拜年环节开头了,我和父母一起去串亲戚。
这也是我最喜爱的一个环节,由于每当此时,我的腰包便变得鼓鼓囊囊的。
到了晚上,天空中便会绽放出一朵秀丽的烟花,真是五光十色啊!看后真让人觉得其乐无穷呢!这就是我家乡的春节,你们的家乡是怎样过春节的呢?家乡的风俗作文总分优秀作文2又是一年一度的端午节,爸爸妈妈带我到爷爷家玩耍。
一进门,我就观察了一个个挂在桌角的粽子。
看着爷爷细心的包粽子,我不由自主的问爷爷:“爷爷,我能包粽子吗?”爷爷笑哈哈的说:“当然可以啊!”我洗完手,兴奋地跑到爷爷身旁,仿照着爷爷的样子,拿起两张用水泡过的粽叶,围着手指转了几圈,粽叶就变成了一个像三角形圆筒的样子,爷爷又用勺子放了一些糯米,再用手按一下,我也照着爷爷的〔方法〕做。
可是我怎么也装不满糯米,我连忙问爷爷:“爷爷,你怎么轻轻松松的就装满了呢?我为什么不行?”我怀疑不解的看着爷爷。
爷爷告知我:“傻孙女,你的粽叶下有一个洞,你一装米,它往外漏,当然装不满。
”我往下一看,让我大吃一惊,真的有一个洞!爷爷又教我如何才能把粽叶包紧一点,再装一勺米进去,然后把多余粽叶盖过来,这样粽子两边就有两个三角形的尖角,把两个尖角向下面一按,最终用线把盖过来的尖角和粽叶系好。
介绍家乡的风俗作文10篇范文介绍家乡的风俗作文(精选篇1)大家都明白,正月十五是中国传统的元宵节。
这一天,大家都要看花灯,猜灯谜,而我的家乡—歙县汪满田的花灯可是别有特色哟!说那里的花灯很有特色,因为它们大都是由竹架子骨在内,糊纸于外,加以形象逼真的绘画与色彩点缀共同组成的各式各样的鱼儿。
花灯为何都是纸鱼儿呢?传说由来以久,老人们说,古时火神总是来烧房子,人们损失了许多的财产,为了驱赶火神,人们就把花灯都做成鱼的形状,并带着如同真的大纸鱼绕着村子转。
火神看见鱼,以为整个村子里有好多水,就不再敢来烧房子了。
以后,人们就年年做鱼,戏鱼,以求平安。
每逢正月十五晚七点,花灯会便开始了。
瞧!只见那天空中出现了许多烟花,有的金光闪闪,似一座金桥横空而架;有的五彩斑斓,升上天空呼啦开出各色的花朵…,各种烟花争奇斗艳,让人目不暇接。
之后,真正的主角上场了!一个个头能装下两三个小孩的巨大纸鱼游来了,它的身体里有几十枝甚至上百枝红蜡烛,把路面照得亮堂堂的。
在鱼队前,一个汉子拿着一个火把引路,十几个壮汉抬着一个“巨无霸”鱼缓缓地走来。
“巨无霸”鱼摇头摆尾的,似乎在向人们问好,人们欢呼着挥手表示欢迎。
紧随其后又是几条大鱼儿,后头跟着一条条可爱的小纸鱼欢快地游着,不时地互相亲昵着。
小纸鱼的主人可是我们孩子,花灯会上也随之增加了几分童趣。
鱼队的中间杂着敲着铜锣,打着大鼓的大人,声音震耳欲聋,使花灯会更显热闹。
几个淘气的小男孩跟着他们的爸爸和爷爷,举着燃完的烟花剩下的杆儿做成的小小火把,走在鱼队的最终面,来回跑着,乐着。
鱼队走到另外的地方,又该烟花炮竹上场了,“叭”,这儿的炮竹响了,“轰”那边放烟花了,真不明白该看哪儿了呢!元宵灯会“纸鱼儿”游,灯火通明喜乐洋洋!介绍家乡的风俗作文(精选篇2)正月初五拜财神,五月初五包粽子,七月七吃巧云……我觉得,年前祖宗是最重要的年前请祖宗也可以叫作“做羹饭”,是人们对祭祖的称谓。
一般都是晚饭。
家乡的风俗600字优秀作文六年级(10篇)家乡的风俗600字优秀作文六年级(10篇)家乡的风俗作文怎么写比较好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尤其是具有教育意义的写人作文,写人作文的根本目的在反映人物的某个方面的特点,这也是写人作文的中心所在。
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了家乡的风俗600字优秀作文六年级(10篇)!家乡的风俗600字优秀作文六年级(篇1)我的祖国是一个与众不同的国家,民族众多、幅员辽阔,“离家三里远,别是一乡风”。
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风俗习惯,下面就让大家了解一下我家乡的风俗“春节”。
过年是每个国家都有的节日,可是在这一天晚上,虽说大家都在过年,但是大家庭的风俗习惯独一无二。
在过年的前七天,我们这里差不多都在办年货,向老人们比较讲究,他们就干这干那的忙活个不停,年轻人嘛,就买些零食……小孩子们,一提到过年个个眉开眼笑,那紧挨着就是脑袋里全被烟花给装满了。
爸爸妈妈就准备过年用的、吃的、喝的、玩的……等到二十四我们就开始扫房,扫房意味着把家里擦一擦、扫一扫、拖一拖……在大年三十儿晚上,我们的任务可多了,先把准备的东西摆上桌,然后把找好的石头放在火炉里烧红,把石头放在碗中的醋里,这就叫“打醋炭”,意味着驱邪,男女老少还要穿上新衣服,然后去给烧票子,最后就是给长辈拜年,拜年时要磕三个头,然后俏皮的说一声“恭喜发财,红包拿来”。
初一,男人们去转亲戚家,女人们在家伺候来的客人,孩子们有的放鞭炮、有的帮助家人干活、有的玩游戏。
我喜欢春节,春节是热闹的,也是令人开心的。
“年”虽然只是一个传说,却给人们带来了无限的乐趣、浓浓的年味、其乐融融。
听了我的一番介绍,是不是觉得我家乡的风俗很有趣呢?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特点,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色彩,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汇成一幅幅绚丽多姿的风情画,无不体现出丰富多彩的地域特色,无不展示着各个国家的独特魅力。
家乡的风俗600字优秀作文六年级(篇2)中秋节与春节、清明节、端午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
家乡的风俗作文六年级10篇每个地方都有不同的风俗,你记得风俗好像没有几个,你们家乡的风俗是什么样子的呢。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家乡的风俗作文六年级,希望可以提供给大家进行参考和借鉴。
家乡的风俗作文六年级(篇1)我的家乡在温州文成,这里有着与众不同的习俗。
“啪啪啪!轰轰轰!”又开始放鞭炮了。
我心想:这才几点呀就开始放,真惹人烦!我把被子盖到头上,继续睡大觉,以养足精神。
八点的时候,爸爸在我耳边轻声说:“今年祭祖也带你去,快起来!”听到这句话,我欣喜若狂,立刻掀开被子,穿上衣服,套上裤子,直奔卫生间开始洗漱。
洗完后,我和一群大人们开始出发去祭祖的地方。
过了一会儿就到达了目的地,这里黑漆漆的,只能依靠亮光看清楚一点点,四周都是砖瓦砌成的墙。
我迫不及待地想开始放鞭炮,正当我拿着一卷鞭炮和打火机时,却被一个人打了一下。
我转头一看,原来是妈妈,她说:“祭完祖之后才能放。
”听完,我露出无奈的表情,心想:真是太扫兴了!开始祭祖了。
我和长辈们拿起篮子里的杯子、碗和筷子,在桌上摆好,倒上酒,摆好水果和菜之后便开始祭拜。
我学着大人们的模样,弯下腰,跪在垫子上磕了三个响头,嘴里念叨着:“我要有很多钱,大吉大利……”妈妈让我来烧纸钱,我先拿了一张,点燃后就放在盆里,然后迅速地把下一张铺开,盖了上去,重复几次后,火烧得越来越旺。
纸钱烧完后,就到了我最喜欢的环节——放鞭炮。
我拿起一大卷鞭炮放在地上,用打火机点燃那根细长的引线,然后迅速地跑到屋里面。
“嘣啪!啪!啪啪!”白色的烟雾,就如同迷蒙的仙境一般。
一些胆小的孩子则依偎在妈妈怀里,耳朵被捂着,而有些大人们自己也闭着眼睛不敢看。
鞭炮放完后,还要把菜装到篮子里,再把倒过酒的杯子洗干净,一起放到里面。
这就是我们家乡与众不同的习俗——祭祖、放鞭炮。
家乡的风俗作文六年级(篇2)我的家乡山西忻州过春节的时候,有很多习俗,今天我给大家介绍其中的一项——蒸花馍。
花馍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除了过年,小孩子过十二岁生日,结婚办喜事都要蒸花馍。
家乡的风俗500字六年级(通用13篇)家乡的风俗500字六年级(通用13篇)家乡的风俗是很独特的,如何描写家乡的风俗500字六年级呢?家乡的风俗作文500字以上的在这里!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家乡的风俗500字六年级,如果喜欢请收藏分享!家乡的风俗500字(篇1)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历史悠久,民族众多,文化深厚,生活在不同地方的人,有着不同风俗习惯,在我们故乡,我最喜欢春节了。
在我的记忆中,春节是这样:除夕前几天在外地的亲人赶回家,平常宽阔的厨房,一下子变得狭窄了。
我爷爷年轻时是个厨师,做饭口味极好,所以打杂的小事由我爸爸来干。
餐桌上全是堆积如山的鸭鸡鱼,妈妈把洗好的床单窗帘全换好,静静等待着大年三十的到来。
大年三十向我家敲了门,我与家里的哥哥姐姐听奶奶讲故事,爷爷在门口煎蛋饺,厨房里依旧蒸汽蒙面,蛋饺都煎完了,爷爷提起毛笔开始写对联,我很小,看不懂写的是什么,所以就跳过去,而是看奶奶挂灯笼。
这灯笼是外头买的,又大又红,我小时候特喜欢。
正月初一,我老早就起来了,因为可以拿红包,所以我赶紧换上新衣,偷偷跟爸爸溜出去,我们家亲戚忒多,所以给的红包也特多,糖也好吃,我们走访时都带个包去装小零食。
下午没什么好玩的,因为奶奶就住在楼下,而且不能放鞭炮,只有到了晚上才能放,只能静静等待着漫长时光。
晚上终于来临,一家人围坐在大圆桌边,热热闹闹,好不快乐。
美味佳肴摆上桌,小朋友们垂涎欲滴,爷爷说完话,大家开始动筷子了,小孩子往嘴里塞了香肠,大人开开心心聊天,小孩快速吃完饭后,奶奶就开始发红包了,结果红包鼓鼓的,小朋友们拿着钱去买炮仗,大朋友则点火看着天空灿烂的烟花,不尽欢呼起来,电视里放映着春节联欢晚会,大家围坐在一起,团团圆圆,幸幸福福,这就是我家乡的春节,我童年里的春节。
家乡的风俗500字(篇2)在我的家乡有许许多多的传统节日,比如:春节、中秋节、端午节、重阳节。
每个节日都有传统的风俗习惯。
在每年的五月初五的端午节,有赛龙舟、吃粽子、挂艾叶菖蒲的风俗,据说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的。
家乡的风俗优秀作文(通用10篇)腊月即将来临的时候,就意味着快过年了,而我印象最深的是除夕和元宵节这两天最热闹。
除夕那天,每家都要吃团圆饭,家家户户赶着做菜,菜的香气弥漫着整个村子。
大人们在家做饭,而贴春联的这些事,都包在我们这些小孩子身上。
我们三五成群地去贴对联,回到奶奶家时,就可以吃饭了。
我们一家人围在一起边吃边聊,其乐融融。
当天晚上,我们所有人都不想睡觉,都在守岁。
到了十二点,爸爸拿起鞭炮出去了,“噼里啪啦、噼里啪啦”,听到了这种声音,意味着整个村子都沸腾起来了。
元宵又是另一个开心的日子,我特别期盼元宵节的到来。
下午,我们这些小孩子总会买一些小炮和烟花,像蜘蛛炮、冲天炮、烟雾弹等等。
天黑了,爸爸不让我们出去,但是我和哥哥在院子里玩得非常开心。
我们刚玩好,妈妈就让我们去吃汤圆了。
汤圆是一个圆圆的糯米团,里面包着黑芝麻糊。
刚咬时,只是清香的糯米面味,等里面的芝麻糊流进嘴里,就是香甜的味道。
眨眼间,就到了该上学的时间。
我的家乡在农村,更能感受到家的味道和节日的欢乐。
我奶奶家有一种习俗叫打花脸,小时候,我就玩了这一项目,至今记忆犹新!打花脸呢,就是把炉子里的锅底灰往你的亲人或你认识的朋友脸上抹。
据爸爸说,如果你变了小黑脸,接下来的一年你都会有好运。
爸爸说这些的时候是早上,我很想现在就玩这个游戏,可是爸爸说要到晚上才能玩,这一天,我的心情都痒痒的。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就到了晚上7:00,我发现爸爸一直紧握拳头,可是妈妈比我还好奇,让爸爸给她看看锅底灰,爸爸说“好”的同时给妈妈抹了一把锅底灰。
“啊!”妈妈大喊一声,措手不及,变成了大花脸!我也趁机偷偷的拿了一点,战斗悄悄开始……爸爸反应真快,刚才还在笑话妈妈,现在只用了0.1秒,就恢复了战斗状态,我表现得很慌张,但心里却有七个字:我要为妈妈报仇!爸爸刚要抹我,我立刻躲到了一边去,爸爸可能没想到我速度这么快,我很是机灵,趁爸爸不注意,赶紧往爸爸脸上抹了深深的三道黑印。
【导语】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
为大家提供《六年级家乡的风俗450字作文10篇》,欢迎阅读。
1.六年级家乡的风俗450字作文河南民间剪纸历史悠长,在南宋周密的《志雅堂朵钞》中就有一段描写出售剪纸的盛况,由此看来,早在宋代剪纸已经在民间流传起来了。
剪纸的由来还有一个有趣的故事呢,从前有一个叫做“花丫头”的人,她只能靠剪名堂纸来赚钱养活自己可是奔忙一天只能赚几分钱。
她心里想着肯定是我技术不好,剪出来不好看,所以没人买我的剪纸。
她四处拜访,偶然间她看见路口有一位老奶奶在给别人剪纸,老奶奶手上的剪刀像活的一样,转几个圈就完成了。
花丫头立刻前去拜师,可老奶奶不紧不慢的从后背拿出一把剪刀说:“孩子,你把它磨好,再来找我。
”花丫头日复一日地磨,磨石也换了一块又一块,花丫头在这个艰难的磨剪子的过程中,技术不断提高,终于磨了一年,把剪子磨尖锐了,可是她再去找老奶奶却再也找不到了。
他拿着老奶奶的剪刀去剪名堂纸,剪得差不多和真的一样,从此花丫头名声大起。
剪纸要的是耐心,手不能乱抖动,剪错一下,这张纸就废了(但可以废物利用哦),眼也要集中注意力。
想要好看不只要有高超的技术,还要心平气和,心不能烦躁,要把自己当成剪刀,这样剪出的纸才好看。
剪纸也可以任由你的发挥,任由你的想象,剪出你自己独一无二的剪纸。
河南剪纸分为两种,第一种是由一张纸和一把剪刀然后“嚓,嚓”几下就完成了;第二种是由你勤劳的双手撕(但是你的指甲必须很长才能做手撕画),手撕画在我们当地可有名了,只要你技术高撕出来可好看,怎么样,剪纸有趣吧!我真自豪我的家乡有这样优秀的风俗,希望他永远的流传下来。
2.六年级家乡的风俗450字作文盼星星,盼月亮,我终于盼来了一年一度的元宵节。
这不,我刚才还吃着又香又甜的黑芝麻汤圆呢。
咬一口,啊……好吃!顿时清新,甜腻,香甜……无法言喻的味道一股脑儿地流入我的口中,现在我嘴里还有一丝香甜呢!吃完汤圆和家人手拉手一起去街上看烟花。
哇,这个真美!那个也不错!只见天空上的烟花争奇斗艳:有的像一只孔雀在空中绽放光彩夺目的大尾巴,好像在骄傲地说:“看我多漂亮啊!”;有的像仙女在抖动五彩的纱裙,翩翩起舞;还有的像一朵朵美丽的鲜花绽开在夜空中。
《家乡的风俗》免费作文范文10篇《家乡的风俗》免费作文范文(10篇)每个人的家乡都有着自己特有的风俗,各地的风俗习惯都与众不同,独具特色,处处显示着具有浓厚中国文化的民风民俗。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家乡的风俗》免费作文范文10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家乡的风俗》免费作文范文篇1“初一糕,初二粽,初三螺,初四艾,初五吃一天……”每当唱起这首歌谣时,我就会想起家乡的端午节来。
每年的五月初五,是热闹的端午节。
在这一天,人们会包粽子、赛龙舟……这个节日是为了纪念投河的诗人屈原而流传下来的。
在端午节这一天,我们来到了乡下的姥姥家。
一进门,看见姥姥在包粽子,只见姥姥顺手拿了四片粽叶,把粽叶稍有重叠地铺在一起,双手放在粽叶下面,卷成一个漏斗状,让粽叶的“尾巴”在后,“头”在前,再用手拿起一把糯米,装到“漏斗”里去,拿一个枣子放在中间,然后用粽叶包好,一个小巧的粽子就完成了。
我目瞪口呆地看姥姥包粽子,觉得姥姥包粽子就像变戏法一样神奇,手指头三绕二绕都有节奏,看久了就会入迷。
我看着姥姥包粽子,心中也想学,便说:“姥姥,我也想学包粽子。
”姥姥说:“包粽子可不好学,你有信心吗?”“没问题,我可以的。
”一开始我错误百出,不是粽叶重叠方向错误,就是不能把糯米一粒不掉地放进去。
还有我怎么也不能做成一个漏斗状,包的时候由于没扎紧,糯米洒了一地。
姥姥说:“不要紧再来一次,你一定可以。
”我也更努力地学。
终于,一个粽子包好了,我心中乐开了花。
吃着自己包的粽子,家乡的端午在我心中更有节味了。
《家乡的风俗》免费作文范文篇2提到元宵节,大家一定会想到汤圆吧!可是,为什么元宵节要吃汤圆呢?我问爸爸,爸爸告诉我:“因为它开锅之后漂在水上,让人联想到一轮明月挂在天空。
天上明月,碗里汤圆,象征着团圆吉利。
”原来如此,那我们家也要团团圆圆。
想要团圆,那就得吃汤圆,这次,我要自己包汤圆。
第一步,上网查找资料,拿纸笔记下需要的材料,加工步骤,和需要注意的事项。
家乡的风俗习惯作文家乡的风俗习惯作文(精选24篇)在学习、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反映客观事物、表达思想感情、传递知识信息。
还是对作文一筹莫展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家乡的风俗习惯作文(精选24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家乡的风俗习惯作文篇1大家好,我是个汉族小女孩!我的家乡在江西,对于家乡的风俗,我非常了解。
今天就让我来跟你们说说吧!在我的家乡,有许多传统的节日。
例如:中秋节、元宵节、端午节等许多节日暗示着团圆,但有一个节日却让人思念自己的亲人,这个节日便是清明节。
在清明节这一天,我们要去扫墓,要给逝去的亲人送花,表示对他们的缅怀。
想想这些,不免内心有些许感伤。
我们汉族的大多数建筑,既简单而又不缺失美观。
在我们这里的县城,大家同住在一幢大楼里,我们把这个很多人居的地叫做小区。
而在乡下的话,就不是这样的了。
几乎每家每户都有一幢属于自己一户人家的房子,虽然没那么大,但却显得十分温馨。
在我们汉族的家乡,美食也是不可缺少的。
有龙虾、螃蟹、贝壳、肉类、米饭……这些都是我最爱吃的食物,它们都十分的美味可口。
唯独遗憾的是没有蒙古族那里那么新鲜美味的牛奶。
哈哈,不过还是很喜欢我的家乡。
家乡的风俗习惯作文篇2“离家三里远,别是一乡风”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风俗习惯。
说起我家乡的风俗,那可是三天三夜也说不完,就拿春节来说吧。
春节被誉为中国人最重要的节日,拥有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
可能各个地方的过年习惯都会有所不同。
随着大年初一前天噼里啪啦的鞭炮声响,迎来了最开心的日子——大年初一。
因为在这天可以收到很多的压岁钱。
也表示前辈对晚辈的关爱。
传说古时候有个名叫“年”的怪兽,会在大年三十的晚上出来逞凶作恶,直到残杀人们到大年初一的早上。
所以人们会在大年二十九的晚上来燃放烟花爆竹来驱逐这位名为“年”的怪物,还要防止自己家的孩子被“年”抓走,会在大年初一发压岁钱来驱邪。
家乡的风俗作文10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资料,如办公资料、职场资料、生活资料、学习资料、课堂资料、阅读资料、知识资料、党建资料、教育资料、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And,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office materials, workplace materials, lifestyle materials, learning materials, classroom materials, reading materials, knowledge materials, party building materials, educational materials, other material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家乡的风俗作文10篇2023年家乡的风俗作文10篇每个人的家乡都会有独特的风俗习惯,我也不例外。
我们的家乡风俗有很多,比如:春节、端午节、重阳节每个节日都有传统的风俗习惯。
那你家乡的风俗有哪些呢,不妨说来听听。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家乡的风俗小学生优秀作文10篇,以供大家参考借鉴! 家乡的风俗小学生优秀作文范文一 家乡的风俗(湖北) “二十三,过小年;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去买肉;二十七,炒东西;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日,包饺子;年初一,过大年”。
这妈妈家乡过年时老人都会这样告诉小孩的过年风俗。
妈妈的老家在湖北省襄樊市,我也算半个湖北人,按照湖北老家的老规距,在腊月初八时,春节就差不多开始啦!在这一天,人们都要吃腊八饭,俗话说得好:“吃完腊八饭就把年货办。
”在吃完了那极具特色的腊八饭后,大人们开始忙碌了,他们必须预备过年所有的东西,所以小孩子在那时最自由。
腊月二十三过小年,这天,家家晚上都要炕灶饼,灶饼分为两种:甜的和咸的。
甜的馅是用白沙糖或黑芝麻或花生做的,而咸的则是用肉未加其它料包制而成。
哇,一说到这个,整个人都不好了,口水都快滴下来了。
想想那个味,好像就在鼻间萦绕。
每到这一天,最忙的就是外婆,她一大早就开始和面,发面,等到面整理个发好已是下午。
她又把准备好的馅包进面里,做成饼状,一个一个的先放在锅里把两面炕成金黄色,然后再放进蒸锅蒸二十分钟,这样灶饼才算做好。
按照风俗,第一个灶饼,我们自己是不能吃的,要丢到灶里,敬灶王爷。
“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去买肉。
”在农历二十四日,家家户户都要清除室内积尘,俗称“打堂廊灰”,二十五日与二十六日都是在为过年的年菜做准备。
“二十七,炒东西;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
”在农历二十七日时,每家每户都要炒花生、玉米一类的东西,到那时,小孩子就可以偷偷拿几个来吃。
农历二十八与二十九日,每家每户都要蒸馒头、包子,留到过年吃。
“年三十,包饺子。
”包饺子要包“元宝”,这样表示来年财源广进。
以前,在年三十还有两项十分重要的活动。
一个是烧炭火,三十晚上,火盆里的火是不能息的,要一直烧着。
另一个是打好水,水缸里的水必须是清水,而且一定要一满缸才行。
这些都是老一辈的风俗,理应流传下来,但却因一些原因没有流传下来,一些传统逐渐成为了历史。
我们作为新时代的主人,应该把这些传统传承下去,让过年更有年味,让传统节日保留传统的味道。
家乡的风俗小学生优秀作文范文二 家乡的风俗(上海) 我家祖祖辈辈生活在上海,上海便是我的故乡。
上海的春节,也更让人难忘。
而我最爱的,还是那甜甜的汤团。
大年三十的晚上,全家一齐包汤团,看春晚。
糯米粉是现成的,用水一和,便是汤团的皮。
那滑溜溜的皮,让人不禁想起了那圆溜溜的汤团,在沸水里翻滚着,雪白的糯米皮在水中闪闪发亮。
而那雪白中,又隐隐约约透出一丝丝灰色,那是黑洋酥的颜色,甜甜腻腻的感觉,似已在嘴里化开,给人无限的幸福感,这是让几代人都神往的景象。
(这是《舌尖上的中国》吗?) 在外公生活的那个动荡的年代,包汤团,吃汤团,简直就是无上快乐。
新年来临,家里拿出一年来辛苦劳动而得的糯米,用一个巨大的石磨来磨糯米粉。
磨的时候,全家上下都在帮忙。
力气大的大人们汗流浃背地使劲磨,而小孩们干不了重活,就负责把糯米倒入磨盘。
糯米通常都有好几袋,还特别的重。
但孩子们却依旧不厌其烦地拿勺子一勺一勺认真地往磨盘里倒,想必是那一个个小小的,甜甜的汤团给了他们惊人的力气和耐心。
磨完了糯米粉,便是做馅料。
汤团的馅通常为黑洋酥和豆沙两种。
不过家里通常做的都是黑洋酥的馅。
拿一只小臼,盛上满满一碗黑芝麻,再用一根极粗的小槌不停地捣,很快就能将其变成一碗黑糊糊。
为了让它有甜味,就放入白糖;为了让它有黏性,就放入猪油。
想来着一定是非常有趣的事,只可惜现在的我并不能体验这样的活动。
(其实,这是麻麻的童年回忆) 准备好了汤团皮和馅料,便要开始包汤团了。
先把皮捏成小碗状,用筷子夹起一个搓好的“小煤球”,轻轻放入“小碗”,再把口封上,搓成一个小球,一个汤团就完成了。
孩子们前两步都做得很顺利,但到了封口搓圆时,就叫人有些哭笑不得了。
有人搓成了粗细不一的长条,有人捏成了椭圆,更有甚者,搓到一半,封口处裂开,馅全部漏了出来,便前功尽弃,只好重新来过。
但谁也没有哭闹,反而笑声连连。
最后,大家都包出了自己满意的汤团。
那小小的,滑滑的一个,放在手上舒服极了。
尽管如今在这个快节奏的大都市里,已难找到当年全家包汤团的情景了。
但我相信,在每个上海人心中,都会有这样一幅祥和的画面,因为那一个个小小的,甜甜的,滑溜溜的汤团,背后不仅蕴含着人们对家乡的情意,还有那最真挚的愿望——团团圆圆,幸福安康! 家乡的风俗小学生优秀作文范文三 我的老家在歙县许村,许村是以许家为“核心”的一个古村落,我就是许家的后代。
许家习俗中,最著名的就是“舞大刀”了。
每到正月十五的晚上,许家中的“力之霸王”们,便举着把四米多高的“大刀”,走街串巷地舞上一通宵!许家怎么会有这种习俗呢?这个节日又是怎么被许家设立的呢? 这要从唐代的开始说起,那时候,有一位许家的首领,名叫许远。
他精通兵法,智勇双全,并创立了许家刀法。
安史叛乱时,许远与援军主帅张巡一起奋勇抗战,保家卫国。
他的许家刀法出神入化,使敌人闻风丧胆。
在一次战斗中,许远身先士卒,身杀千人,最后因寡不敌众,与张巡一起英勇牺牲。
为了让许家刀法不失传,也为了永远纪念这位英雄,每年正月十五,许村人都要舞大刀,这个习俗一直流传到现在。
哦,差点儿忘了说正月十五傍晚时分的情景了,下午五时许,看热闹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都聚集在高阳桥、大观亭、五马坊一带。
大约半小时后,叽叽喳喳的人群突然静了下来,只见一把红色的大刀“砍”过来!密密麻麻的人群立即“砍”出一条道路,随后又跟在大刀的后面。
兴奋的人群一起涌到河边的一块宽阔的场地上,精彩的演出开始了:各部门准备就绪,跟京剧差不多的音调响起,只见四个肌肉发达的壮汉涌上去,一人按住刀把,三人拉着系在刀背上的绳子,大刀开始倾斜,并迅速地转动,像有人在挥舞一般。
一会儿,他们又将大刀挥上挥下,有时横割,有时斜砍,还有时来个“暴劈”。
四米多长的大刀在他们手上真是“举重若轻”,在刀光闪闪中,我仿佛看到了许远当年挥舞大刀,杀敌如割草般的英雄身影…… 不知过了多长时间,“大刀”又要转移演出,可惜妈妈要拉我走了,我只好恋恋不舍地告别了“大刀”。
家乡的风俗小学生优秀作文范文四 我的故乡是个山清水秀的地方,每年五月初都会格外热闹,因为家家户户都在忙着准备端午节。
终于等到了五月初五这一天。
早上,太阳还没有钻出被窝,人们就已经开始忙碌了。
瞧!东家的孩子起了个大早,跑进跑出;西家的孩子也早早起床,忙前忙后;大人们则在屋里屋外一直忙活着。
猜猜看,他们在干嘛?他们正忙着做端午节的特色食品——粽子。
这里的粽子可谓一绝:白色的糯米掺着几粒红豆,显得格外调皮;有的粽子包裹着猪肉,吃起来喷香可口;有的粽子包裹着蜜枣,包你吃了甜甜蜜蜜……而且,形状也不同,有三角的,也有四角锥形的;有枕头形,也有小宝塔形的;有圆棒形的,还有一角向上,其余伸向四方的呢! 你到街上走一走,空气中弥漫着迷人的粽子的香味。
步入并不繁华的街道,小街小巷人山人海,挑东西的,拉家常的人,随处可见。
最热闹的要数村子里那片空地啦!看!里三层,外三层的人围成了一个偌大的圆。
人们期待着舞狮的队伍快点登场。
在一阵锣鼓声中,两只漂亮的狮子登场了。
他们左一下,右一下,像只笨拙的小熊。
可爱极了! 时间像个顽皮的孩子,转眼间,一点多了。
人们排着长队,又一次走出了家门,站在街道两旁。
年轻的小伙子穿上节日的盛装,从街道中穿梭而过,到镇上去参加一年一度的赛龙舟。
此时,镇上那条不知名的河变得可热闹了。
下午三点,比赛开始了。
河中的那一只只龙舟一字排开,像一批威武的战士。
龙舟上队员们已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他们紧紧地握住划桨,整装待发。
鼓手们也摆出了各自的架势,好象在说:“今天的比赛一定是我赢”。
三点十五分,不知从哪里传来了一声铿锵有力的哨声,龙舟仿佛是一条真龙在碧波上划行,水面上留下一道道水纹。
鼓声、呐喊声交织成一支动听的乐曲…… 夕阳西下,夜晚的静寂替代了白天的繁忙。
饭后,人们集中坐在空旷的平地上,树阴下,打个火堆,围着火堆尽情地跳着,唱着,饶有兴趣地聊着下午的比赛。
家乡的端午节朴素中带着几分华丽,繁忙中带着几分悠闲。
走在大街上,我的心情异常激动。
因为,这也是孩子们的节日。
家乡的风俗小学生优秀作文范文五 每个人都有自我的家乡,而不一样的家乡也会有不一样的习俗。
你想明白我的家乡有什么习俗吗?别急别急,君情听我慢慢道来。
我的家乡在广西平南县的大安镇。
说到习俗,我们每年都要举行拜社火的活动,个性是在春节期间。
大年初一的凌晨,也就就是新年的钟声敲响的时候,村民们纷纷拿出拜社火的祭品来,先在自家的大厅里祭拜拜社神。
祭品有很多,有巧克力、饼干、糖果、桂叶、沙田柚等等,寓意着新的一年的大富大贵、甜甜蜜蜜。
在家里拜完灶神后,大家有争先恐后的赶在第一时光去社庙祭拜社神,祈求在在新的一年里平平安安、健健康康、万事如意、财源广进!不一会儿,村子里、镇子上,顿时响起了噼里啪啦的鞭炮声、烟花声!到处都充满了节日的气氛! 怎样样?我家乡的习俗有意思吧!你家乡的习俗呢?不防也说来听听吧! 家乡的风俗小学生优秀作文范文六 大家都知道,正月十五是中国传统的元宵节。
这一天,大家都要看花灯,猜灯谜,而我的家乡—歙县汪满田的花灯可是别有特色哟! 说这里的花灯很有特色,因为它们大都是由竹架子骨在内,糊纸于外,加以形象逼真的绘画与色彩点缀共同组成的各式各样的鱼儿。
花灯为何都是纸鱼儿呢?传说由来以久,老人们说,古时火神总是来烧房子,人们损失了许多的财产,为了驱赶火神,人们就把花灯都做成鱼的形状,并带着如同真的大纸鱼绕着村子转。
火神看见鱼,以为整个村子里有好多水,就不再敢来烧房子了。
以后,人们就年年做鱼,戏鱼,以求平安。
每逢正月十五晚七点,花灯会便开始了。
瞧!只见那天空中出现了许多烟花,有的金光闪闪,似一座金桥横空而架;有的五彩斑斓,升上天空呼啦开出各色的花朵…,各种烟花争奇斗艳,让人目不暇接。
接着,真正的主角上场了!一个个头能装下两三个小孩的巨大纸鱼游来了,它的身体里有几十枝甚至上百枝红蜡烛,把路面照得亮堂堂的。
在鱼队前,一个汉子拿着一个火把引路,十几个壮汉抬着一个“巨无霸”鱼缓缓地走来。
“巨无霸”鱼摇头摆尾的,似乎在向人们问好,人们欢呼着挥手表示欢迎。
紧随其后又是几条大鱼儿,后头跟着一条条可爱的小纸鱼欢快地游着,不时地互相亲昵着。
小纸鱼的主人可是我们孩子,花灯会上也随之增加了几分童趣。
鱼队的中间杂着敲着铜锣,打着大鼓的大人,声音震耳欲聋,使花灯会更显热闹。
几个淘气的小男孩跟着他们的爸爸和爷爷,举着燃完的烟花剩下的杆儿做成的小小火把,走在鱼队的最后面,来回跑着,乐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