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主要农作物审定品种停止推广名单(第一批)
- 格式:xls
- 大小:70.00 KB
- 文档页数:8
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办法黑品审[1998]第4号1、为了正确地确定农作物品种的推广利用价值和区域,加强对农作物品种的管理,确保农作物稳产和增产,根据《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办法》和《黑龙江省农作物种子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特修订《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办法》,作为审定品种的法定依据。
2、组织机构2.1省设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市(地)、国营农场总局设农作物品种审查委员会。
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由常务委员会和专业委员会组成。
常委会和专业委员会成员由农业行政管理、种子、科研、农业院校、科技、轻工、技术监督等有关部门的领导、科技人员、基层单位代表组成。
常务委员会设主任一人,副主任及委员若干名。
2.2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下设八个专业委员会,即大豆、玉米、麦类、稻类、经济作物杂粮薯类、蔬菜、果树花卉、甜菜。
各专业委员会设主任一人,副主任、委员和审定专家若干名。
审定专家被邀请参加会议时,与委员具有相等权利。
2.3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技术室,负责管理品种试验、审定的日常技术业务工作。
3、品种审定工作的任务3.1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的任务。
3.1.1制定、修改有关农作物品种试验、审定工作的规程、制度和办法。
3.1.2组织全省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生产试验和引种试验。
3.1.3负责对全省的农作物品种进行审(认)定、命名、登记、颁发品种合格证书,公布推广品种的名称及其适应区域。
3.1.4对已不宜继续推广的品种发布停止推广决定。
3.1.5负责对试验点技术员进行技术培训。
3.1.6办理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委托的事宜。
3.2农作物品种审查委员会的任务。
3.2.1负责本市(地)、农场总局所管辖范围内的品种区域试验、生产试验及引种试验任务的落实、检查、指导,并负责向技术室报告试验落实和完成情况。
3.2.2对不宜继续推广的品种提出停止推广的建议。
3.2.3完成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委托事宜。
3.3专业委员会的任务。
3.3.1负责审查本作物参加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新品系(种),并提出布点意见报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技术室。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取消、暂停实施和下放行政审批项目的决定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4.04.30•【字号】黑龙江省人民政府令第1号•【施行日期】2014.05.29•【效力等级】地方政府规章•【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行政许可正文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取消、暂停实施和下放行政审批项目的决定(黑龙江省人民政府令第1号2014年4月30日)省政府第23次常务会议决定,取消、暂停实施和下放216项行政审批项目。
其中取消53项,暂停实施80项(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设定),下放83项。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取消和下放一批行政审批项目的决定》(2013年省政府令第3号)提出取消、下放的涉及地方性法规设定的9项行政审批项目,省政府已按照法定程序提请省人大常委会修改了相关规定,现一并予以公布;提出取消的涉及国务院部门规章和规范性文件设定的16项行政审批项目,本次一并公布。
省政府决定暂停实施的行政审批项目,将依法履行相关程序。
各地、各部门要及时、认真、严格地做好取消、暂停实施和下放行政审批项目的落实和衔接工作,明确分工和责任,确保落实到位。
对于取消、暂停实施的行政审批项目,要从职能转变的角度加强事中、事后监管,避免出现监管真空。
对于下放的行政审批项目,省级有关部门要统筹做好对接工作,并指导市县有关部门做好项目和业务承接,其中需要委托实施的,有关部门要及时办理委托手续。
凡下放至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及相关部门的行政审批项目,原则上省直管县(市)人民政府及相关部门享有同等权限。
要根据取消、暂停实施和下放项目情况,及时调整并公布实施行政审批项目目录,并优化办理流程,压缩办理时限,不断完善行政审批服务体系。
各地、各部门要继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建立动态清理工作机制,推进行政审批规范化建设,加强对行政审批权运行的监督,不断提高行政审批的科学化、规范化水平。
本决定自2014年5月29日起施行。
2011年农业主导推广的玉米品种(26个)一、黄淮海地区(一)郑单958:该品种适宜我国黄淮海夏玉米区中等以上肥力地种植。
(二)浚单20:适宜在河南、山东、河北中南部、陕西、安徽、江苏、山西运城夏播区,以及内蒙≥10℃活动积温3000℃以上地区种植。
(三)鲁单981:适宜在山东、河南、河北、陕西、安徽、江苏、山西运城夏播区种植。
(四)金海5号:该品种适宜在河南、河北、山东、陕西、江苏、安徽、山西运城夏播种植,叶部病害和黑粉病高发区慎用。
(五)京单28:适宜在北京、天津、河北省夏玉米种植区、内蒙古≥10℃活动积温27 50℃以上的地区,以及黑龙江第一积温带上限种植。
(六)中科11号:适宜在河北、河南、山东、陕西、安徽北部、江苏北部、山西运城夏玉米区种植。
(七)蠡玉16:适宜河北、陕西、安徽、河南、北京夏玉米区,吉林中晚熟区及内蒙古≥1 0℃活动积温3000℃以上地区种植。
(八)沈单16:适宜在辽宁、宁夏、甘肃、新疆、内蒙古西部春播区和山东、河南、陕西、河北夏播区种植。
(九)苏玉20:适宜在江苏沿江沿海和苏皖淮河流域地区种植。
(十)纪元1号:适宜在天津市作夏玉米品种推广利用。
二、西南地区(一)川单418:适宜在四川、重庆、贵州、湖南、云南的平坝丘陵和低山区种植。
(二)东单80:适宜在辽宁、吉林晚熟区、北京、天津、河北北部、山西春播和云南、贵州、四川、重庆、湖南、湖北、广西的平坝丘陵和低山区种植,注意防治地下害虫。
(三)蠡玉16:适宜河北、陕西、安徽、河南、北京夏玉米区,吉林中晚熟区及内蒙古≥10℃活动积温3000℃以上地区种植。
(四)正大619:适宜在广西玉米主产区推广种植。
(五)贵单8号:适宜在贵州省的贵阳市、安顺市、毕节地区、六盘水市和黔西南州的中上等肥力土壤种植。
在丝黑穗病常发区慎用。
(六)登海11号:适宜在河北、河南、山东、陕西、江苏北部、安徽北部夏玉米区和四川、重庆等适宜地区种植,但矮花叶病和弯孢菌叶斑病流行区慎用。
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办法(2013)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农业部(已撤销)•【公布日期】2013.12.27•【文号】农业部令2013年第4号•【施行日期】2014.02.01•【效力等级】部门规章•【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农业管理综合规定,其他正文农业部令(2013年第4号)《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办法》业经2013年12月18日农业部第10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4年2月1日起施行。
农业部2001年2月26日发布、2007年11月8日修订的《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办法》同时废止。
部长:韩长赋2013年12月27日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科学、公正、及时地审定主要农作物品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以下简称《种子法》),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主要农作物,是指稻、小麦、玉米、棉花、大豆、油菜、马铃薯,以及各省级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确定的其他1至2种农作物。
第二章品种审定委员会第四条农业部设立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负责国家级农作物品种审定工作。
省级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设立省级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负责省级农作物品种审定工作。
第五条品种审定委员会由科研、教学、生产、推广、管理、使用等方面的专业人员组成。
委员应当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或处级以上职务,年龄一般在55岁以下。
每届任期5年。
品种审定委员会设主任1名,副主任2-5名。
第六条品种审定委员会设立办公室,负责品种审定委员会的日常工作,设主任1名,副主任1-2名。
第七条品种审定委员会按作物种类设立专业委员会,各专业委员会由11-23人组成,设主任1名,副主任1-2名。
第八条品种审定委员会设立主任委员会,由品种审定委员会主任和副主任、各专业委员会主任、办公室主任组成。
第三章申请和受理第九条申请品种审定的单位和个人(以下简称申请者),可以直接向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或省级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提出申请。
农业部公告第978号停止推广国家审定农作物品种目录(第一批)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告第978号根据《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办法》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种子管理体制改革加强市场监管的意见》(国办发[2006]40号)的有关规定,经第二届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审议,并经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进行为期一个月的公示,决定停止推广原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的竹系26等50个水稻品种、丰抗2号等36个小麦品种、丹玉6号等34个玉米品种、豫棉一号等50个棉花品种、铁丰18等32个大豆品种,现予公告。
自本公告发布之日起,上述品种种子停止生产;自2009年1月1日起,上述品种种子停止经营、推广。
附件:停止推广国家审定农作物品种目录(第一批)二○○八年一月二十四日(/blgg/t20080125_961427.htm)附件:停止推广国家审定农作物品种目录(第一批)一、稻(50个)序号品种名称审定编号选育单位1水稻竹系26GS01001-1984镇江地区农科所2水稻二白矮GS01002-1984广东省水稻所3水稻广二104GS01003-1984广州市农科所4水稻青二矮GS01004-1984广东省水稻所5水稻红梅早GS01005-1984广东省新会县环城区农科站6水稻鄂晚5号GS01006-1984湖北省作物所7水稻鄂宜105GS01007-1984宜昌地区农科所8水稻黎优57GS01008-1984辽宁省稻作所9水稻汕优2号GS01009-1984萍乡市农科所10水稻二九青GS01010-1984浙江省农科院11水稻青秆黄GS01011-1984浙江省农科院12水稻先锋1号GS01012-1984浙江农业大学13水稻包选2号GS01013-1984玉林地区农科所14水稻包肽矮GS01014-1984玉林地区农科所15水稻红410GS01015-1984福建省同安县良种场16水稻南京11号GS01016-1984江苏省农科院17水稻农虎6号GS01017-1984嘉兴地区所18水稻中秆早GS01018-1984浙江省农科院19水稻余赤231-8GS01019-1984湖南农学院20水稻矮粳23GS01020-1984浙江省农科院21水稻威优6号GS01021-1984湖南省贺家山原种场22水稻湘矮早9号GS01022-1984湖南省水稻所23扬稻2号GS01001-1989江苏省里下河地区农科所24威优35GS01002-1989湖南省农科院25浙辐802GS01003-1989浙江农业大学余杭县农科所2673―07GS01005-1989萍乡市芦溪区农牧水电局27汕优桂33GS01006-1989广西区水稻所28秀优57GS01007-1989辽宁省稻作所29紫金糯GS01008-1989江苏省粮作所30双桂1号GS01009-1989广东省农科院31桂朝2号GS01010-1989广东省农科院32博优64GS01001-1990广西博白县农科所33鄂早六号GS01003-1990湖北省农科院粮作所34余赤231-8GS01004-1990湖南农学院35湘早籼三号GS01005-1990湖南农科院水稻所36青华矮6号GS01006-1990广东省农科院水稻所37晚华矮1号GS01007-1990广东省农科院水稻所38祥湖25GS01008-1990浙江省嘉兴市农科所39秀水04GS01009-1990浙江省嘉兴市农科所40浙852GS01010-1990浙江省农科院41辐8-1GS01011-1990中国水稻所、浙江杭州市农科所42中百4号GS01014-1990中国农科院作物所43京越1号GS01016-1990中国农科院作物所44D优63GS01017-1990四川农业大学45泸红早一号GS01018-1990四川省农科院水稻高粱研究所46湘早籼1号GS01019-1990湖南农科院水稻所47合江23号GS01020-1990黑龙江省农科院水稻所48藤系138GS01021-1990吉林省农科院水稻所49辽盐2号GS01022-1990辽宁省盐碱地利用研究所50119GS01023-1990福建省建阳地区农科所二、小麦(36个)序号品种名称审定编号选育单位1丰抗2号GS02001-1984中国农科院和北京市农科院作物所2丰抗8号GS02002-1984中国农科院和北京市农科院作物所3丰抗13号GS02003-1984中国农科院和北京市农科院作物所4晋麦20号GS02004-1984山西省农科院棉花所5扬麦4号GS02005-1984江苏省里下河地区农科所6晋麦2148GS02006-1984福建省晋江地区农科所7盐辐矮早三GS02009-1984江苏省沿海地区农科所8东方红3号GS02010-1984北京农业大学9农大139GS02011-1984北京农业大学10红良5号GS02012-1984北京市南郊农场科技站11冀麦1号GS02013-1984河北省石家庄地区农校12扬麦3号GS02014-1984江苏省里下河地区农科所13宁麦3号GS02015-1984江苏省农科院粮作所14泰山1号GS02016-1984山东省农科院作物所15泰山5号GS02017-1984山东省农科院作物所、泰安地区农科所16博爱74-22GS02018-1984河南省博爱农场17博爱7023GS02019-1984河南省博爱农场18百农3217GS02020-1984河南省百泉农校19鄂麦6号GS02021-1984湖北省农科院原子能所20绵阳11号GS02022-1989四川省绵阳地区农科所21早熟3号GS02024-1989浙江省农科院作物所22冀麦5418GS02001-1990河北农科院粮油所23绵阳15号GS02003-1990四川省绵阳市农科所24冀麦26号GS02006-1990河北省农科院粮油所25京冬1号GS02007-1990北京市农林科学院作物所26农大146GS02008-1990北京农业大学农学系27新春2号GS02009-1990新疆农科院原子能所28山农辐63GS02016-1990山东农业大学29豫麦13号GS02002-1991河南省农科院小麦研究所30北京837GS02003-1992中国农科院作物所31中麦2号GS02002-1993中国农科院作物所32晋麦42号GS02003-1993山西省农科院谷子研究所33晋麦45号GS02001-1994山西省农科院小麦所34皖麦17GS02004-1994安徽省六安地区农科所35北京841GS02004-1995中国农科院作物所36中作8131-1GS02005-1995中国农科院作物所三、玉米(34个)序号品种名称审定编号选育单位1丹玉6号GS03001-1984辽宁省丹东市农科所2豫农704GS03002-1984河南农学院3沈单3号GS03003-1984沈阳市农科所4恩单2号(原公告中为思单2号)GS03004-1984湖北省恩施天池山农科所5郑单2号GS03009-1984河南农科院粮作所6京杂6号GS030010-1984北京东北旺农场科技站7鲁原单4号GS030011-1984山东省农科院原子能所8京早7号GS030012-1984北京市农科院作物所9丰单1号GS030013-1984中国农科院植保所10吉单101GS030014-1984吉林省农科院11成单4号GS030015-1984四川省农科院12嫩单3号GS030016-1984黑龙江嫩江地区农科所13丰三1号GS030017-1984中国农科院植保所14鲁玉3号GS03001-1989山东省聊城地区农科所15苏玉1号GS03002-1989江苏省农科院粮作所16丹玉13号GS03003-1989辽宁省丹东市农科所17四单8号GS03004-1989四平市农科所18烟单14号GS03005-1989山东省烟台市农科所19沈单7号GS03001—1990辽宁省沈阳市农科所20吉单118GS03004—1990吉林省农科院玉米所21农大60GS03005—1990北京农业大学22豫玉5号GS03006—1990河南省新乡市农科所23桂顶1号GS03007—1990广西自治区玉米所24白单9号GS03008—1990吉林省白城地区农科所25吉单131GS03009—1990吉林省农科院玉米所2673单交GS03010—1990湖北省郧阳地区农科所、四川省雷马屏农场27掖单4号GS03001—1992山东省莱州市农科所28丹玉15GS03002—1992辽宁省丹东市农科所29四单16号GS03003—1992吉林省四平市农科所30鲁玉13号GS03001—1994山东省农科院玉米研究所31川农单交9号GS03003—1994四川农业大学32四早6号GS03001—1995吉林省四平市农科院33冀单28GS03004—1995河北省唐山市农科所34豫玉11号GS03005—1995河南农科院粮作所四、棉花(50个)序号品种名称审定编号选育单位1豫棉一号GS08001-1984河南新乡地区农科所2棉花徐州514GS08002-1984江苏徐州地区农科所3黑山棉一号GS08003-1984辽宁省黑山县农业局4棉花徐州142GS08004-1984徐州地区农科所5鲁棉一号GS08005-1984山东棉花所6沪棉204GS08006-1984上海棉花所7中棉10号GS08007-1984中棉所8棉花鄂沙28GS08008-1984湖北沙洋农科所9棉花植保86-1GS08009-1984中国农科院植保所10冀棉一号GS08010-1984河北邢台地区所11晋棉5号GS08001-1989山西省经作所12中棉12号GS08002-1989中棉所13中棉14号GS08003-1989中棉所14泗棉二号GS08004-1989江苏泗阳棉花原种场15冀棉8号GS08005-1989石家庄地区所16鲁棉2号GS08006-1989山东省棉花所17棉花岱红岱GS08007-1989湖南省棉花所18冀棉11号GS08001-1990河北省邯郸地区农科所19盐棉48GS08002-1990江苏省沿海地区农科所20豫棉4号GS08003-1990河南省农科院经作所21鲁棉6号GS08004-1990山东省农科院试验农场22新海3号GS08005-1990新疆农三师农科所、农三师43团23皖夏棉1号GS08006-1990安徽省淮北市农业局24新陆早1号GS08007-1990新疆石河子下野地试验站25中棉16GS08008-1990中国农科院棉花所26中棉13GS08009-1990中国农科院棉花所27中棉17号GS08001-1991中国农科院棉花所28鄂荆1号GS08002-1991湖北省荆州地区农科所29冀棉17GS08001-1993河北省石家庄地区农科所30豫棉9号GS08002-1993河南省农科院经作所31中棉19GS08003-1993中国农科院棉花所32鄂棉18GS08002-1994湖北省黄冈地区农科所33鄂棉20GS08001-1995湖北省荆沙市农科所34中棉所24GS08001-1997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35石远321GS08002-1997河北省石家庄市农科院36中棉所27国审棉980003中国农科院棉花研究所37豫棉12国审棉980004河南省农科院经作所38冀棉21号国审棉980005河北省邯郸市农科院39鄂抗棉7号国审棉980006湖北省荆州农科所40中棉所23国审棉980007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41鄂抗棉3号国审棉990001湖北省沙洋监狱管理局农业科学研究所42苏棉12号(原名:太193)国审棉990002江苏省太仓市棉花原种场43川棉239国审棉990003四川省农科院棉花研究所44中棉所38(原名RH-3、中抗杂A)国审棉990004中国农科院棉花研究所、中国农科院生物中心45豫早275国审棉990006河南省农科院经作所46中棉所39(原名中抗杂4号)国审棉20000002中国农科院棉花研究所47豫棉21号(原名豫国审棉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2067)2000000348苏棉14号(原名徐203)国审棉20000004江苏徐淮地区徐州农科所49川棉243国审棉20000005四川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50苏棉16号(原名太121)国审棉20000007江苏省太仓市棉花原种场五、大豆(32个)序号品种名称审定编号选育单位1大豆铁丰18GS06001-1984辽宁省铁岭地区农科所2大豆黑河3号GS06002-1984黑龙江省黑河地区农科所3大豆黑农26GS06003-1984黑龙江省农科院大豆所4大豆丰收10号GS06004-1984黑龙江省农科院克山地区所5大豆丰收12GS06005-1984黑龙江省农科院克山地区所6大豆开育8号GS06006-1984辽宁省开源县农科所7大豆吉林3号GS06007-1984吉林省农科院大豆所8大豆九农9号GS06008-1984吉林市农科所9大豆徐豆2号GS06009-1984江苏省农科院经作所10大豆齐黄1号GS06010-1984山东农科院作物所11大豆鄂豆2号GS06012-1984中国农科院油料所12大豆跃进5号GS06014-1984山东菏泽地区农科所13大豆丹豆5号GS06016-1984辽宁省丹东市所14大豆吉林8号GS06017-1984吉林省农科院大豆所15大豆跃进4号GS06018-1984山东菏泽地区农科所16大豆吉林18号GS06010-1989吉林省农科院大豆所17大豆长农2号GS06011-1989吉林省长春市农科所18大豆绥农3号GS06012-1989黑龙江省农科院绥化地区农科所19大豆鲁豆1号GS06013-1989山东农科院作物所20大豆吉林20号GS06002-1989吉林省农科院大豆所21大豆长农4号GS06003-1989吉林省长春市农科所22鲁豆2号GS06005-1989山东省济宁地区农科所23豫豆2号GS06006-1989河南省农科院经作所24中豆-19号GS06007-1989中国农科院油料所25冀豆4号GS06008-1989河北邯郸地区农科所26大豆浙春1号GS06009-1989浙江省农科院作物所27豫豆8号GS06001-1990河南省农科院经作所28黑河5号GS06002-1990黑龙江省农科院黑河农科所29湘春豆10号GS06004-1990湖南省农科院作物所30铁丰24号GS06001-1991辽宁省铁岭大豆研究所31宁镇1号GS06001-1992江苏省农科院经作所,江苏省镇江地区农科所32通农10号GS06001-1995吉林省通化市农科所六、油菜(8个)序号品种名称审定编号选育单位1油菜西南302GS07001-1984中国科学院四川成都生物所2油菜宁油7号GS07002-1984江苏省院经作所3甘油5号GS07003-1984中国农科院油料所4油菜川油9号GS07015-1984四川省农科院作物所5油菜湘油2号GS07016-1984湖南农科院作物所6油菜矮架早GS07017-1984四川新都县第一原种场7中油821GS07001-1989中国农科院油料所8秦油2号GS07001-1992陕西省农垦科技教育中。
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发布推介2022年黑龙江省农
业主推技术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厅
•【公布日期】2020.03.03
•【字号】黑农厅函〔2022〕209号
•【施行日期】2020.03.03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农业科技
正文
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发布推介2022年黑龙江省农业主推
技术的通知
黑农厅函〔2022〕209号各市(地)、县(市、区)农业农村局: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省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加快农业先进适用技术推广应用,提升科技对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支撑引领作用,省农业农村厅围绕稳粮增产、地力提升等需求,经农业科研教学单位、农业推广部门和各市(地)农业农村部门推荐及专家评审,共遴选了23项农业主推技术,现予以发布。
各市(地)农业农村部门要在农业主推技术适用范围内,以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补助项目实施为支撑,组建技术指导团队,形成符合当地实际的技术操作规范,并面向一定量的科技示范主体及科技示范基地进行示范推广,开展农技人员现场实训,组织示范主体观摩学习,构建“专家+农技人员+示范基地+示范主体+辐射带动户”的链式推广服务模式,加快先进技术进村入户到田。
依托现代农业产业技术协同创新推广体系专家、基层农技推广人员、特聘农技人员、科技示范主体等,通过中国农技推广APP、微信、短视频、直播平台等方式,
在线开展技术指导和培训服务。
引导广大农技人员和农民充分利用春耕备耕、脱贫地区特色产业技术等专题版块,加强技术推广示范,有效指导农业生产。
附件:2022年黑龙江省农业主推技术
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厅
2020年3月3日。
黑龙江省人大常委会关于修改《黑龙江省农作物种子管理条例》的决定(1992)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黑龙江省人大及其常委会•【公布日期】1992.04.28•【字号】•【施行日期】1992.04.28•【效力等级】省级地方性法规•【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立法工作,种植业正文黑龙江省人大常委会关于修改《黑龙江省农作物种子管理条例》的决定(1992年4月28日黑龙江省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六次会议通过)黑龙江省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六次会议,审议了省人民政府提请的《黑龙江省农作物种子管理条例修正案(草案)》的议案,决定对《黑龙江省农作物种子管理条例》作如下修改:一、第五条第一款、第二款修改为:省人民政府的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管理全省农作物种子工作,市(行署)、县(市)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管理本行政区域内农作物种子工作,其执行机构是县以上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设置的种子管理机构。
种子管理机构的主要职责是:(一)贯彻执行国家有关种子法规和方针、政策;(二)制定并组织实施种子发展建设规划;(三)负责种子计划、生产、经营和质量管理;(四)负责选育和引进品种的试验、示范和审定的组织工作;(五)签发和管理《种子生产许可证》、《种子经营许可证》、《种子质量合格证》;(六)查处违法生产、经营种子的单位和个人;(七)调解处理种子纠纷案件;(八)培训种子技术和管理人员。
第五条增加二款,分别作为第三款、第四款:“种子管理人员在执行公务时,应持有《中国种子管理员证》和佩戴《中国种子管理》胸章。
县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可根据需要,经同级人民政府批准聘请兼职种子管理员,接受种子管理机构委托行使种子检查、监督职能。
省国营农场总局受省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委托,管理本系统的农作物种子工作,具体委托办法由省农业行政主管部门会同省国营农场总局另行制定。
”删去第五条原第四款“国营农场总局和”七个字。
二、第十二条第一款修改为:“省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设立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负责全省的农作物新品种审定工作。
农业部公告2003年第248号——121个农作物品种业审定通过的公告正文:---------------------------------------------------------------------------------------------------------------------------------------------------- 农业部公告(2003年第248号)博II优15、绵阳30号、冀玉9号、新陆早13号、中黄25、中油杂6号、鄂马铃薯3号等121个农作物品种业经第一届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审定通过,现予公告。
二00三年一月八日附件:品种审定编号:国审稻2003001作物种类:水稻品种名称:博II优15选育单位:湛江海洋大学杂交水稻研究室品种来源:博IIA/HR15省级审定情况:2001年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特征特性:该组合属弱感光型三系杂交水稻组合,在华南作晚稻种植全生育期平均117天,与对照博优903基本相同。
株高107.9厘米,茎秆粗壮,耐肥抗倒,每亩有效穗17.1万,穗型较大,穗长22.1厘米,每穗总粒数148.4粒,结实率84.8%,千粒重23克。
抗性:叶瘟5级(变幅3~7),穗瘟3级(变幅1~5),穗瘟损失率23.7%,白叶枯病6级(变幅5~7),褐飞虱6级(变幅3~9)。
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66.2%,长宽比2.6,垩白率44%,垩白度5.9%,胶稠度44毫米,直链淀粉含量24.6%。
产量表现:2000年参加华南晚籼组区试,平均亩产513.06公斤,分别比对照博优903(CK1)、粳籼89(CK2)增产9.96%、8.82%,达极显著水平;2001年续试平均亩产513.57公斤,比对照博优903增产17.29%,达极显著水平。
2001年参加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58.89公斤,比对照博优903增产7.63%,表现出较好的丰产性和稳产性。
农业部公告第2073号――第八批停止推广国家审定农作物品种目录正文:---------------------------------------------------------------------------------------------------------------------------------------------------- 农业部公告(第2073号)根据《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办法》规定,经第三届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审议,并经为期一个月的公示,决定停止推广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的24个小麦、油菜品种,现予公告。
自本公告发布之日起,上述品种种子停止生产;自公告发布满一年起,上述品种种子停止经营、推广。
附件:第八批停止推广国家审定农作物品种目录农业部2014年3月6日附件第八批停止推广国家审定农作物品种目录一、小麦品种18个序号品种名称审定编号选育单位1豫麦41(温县四号)国审麦980005河南省温县农科所2豫麦49号(原名温麦6号)国审麦20000006河南省温县祥云镇农技站3淮麦18(原名淮阴9628)国审麦2001005江苏省徐淮地区淮阴农业科学研究所4豫麦69号(原名新麦9号)国审麦2003008河南省新乡市农科所5泰山21号(原名泰山241)国审麦2003015山东省泰安市农业科学研究所6洛旱2号国审麦2003016河南省洛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7垦九9号(原名:九三93-3u92)国审麦2003021黑龙江省农垦总局九三科研所8川农16号(原名:98-1231)国审麦2003023四川农业大学9新麦11号国审麦2003028河南省新乡市农业科学研究所10周麦17国审麦2004008河南省周口市农业科学研究所11郑农16国审麦2004009河南省郑州市农科所12泰山22(原名:泰山269)国审麦2004013山东省泰安市农科所13长4640国审麦2004018山西谷子所14巴优1号(原名:巴96-4870)国审麦2004023内蒙古临河市巴盟农研所15徐麦29(区试代号:徐州954)国审麦2005016江苏省徐淮地区徐州农科所16衡7228国审麦2005017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旱作农业研究所17哲麦10号国审麦2005021内蒙古通辽市农业科学研究院18北麦一号(区试代号:钢99-1029)国审麦2005022黑龙江省农垦总局红兴隆科研所二、油菜品种6个序号品种名称审定编号选育单位1华协1号国审油2001008华中农业大学国家油菜改良分中心2陕油8号国审油2001009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科院3黔油15号国审油2003018贵州省农业科学院油料研究所4华油杂11号国审油2004010华中农业大学5宁油14号国审油2004024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经作所6华油杂3531国审油2005006华中农业大学——结束——。
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印发《黑龙江省2022年农作物优质高效品种种植区划布局》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厅•【公布日期】2022.01.28•【字号】黑农厅函〔2022〕100号•【施行日期】2022.01.2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农业科技正文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印发《黑龙江省2022年农作物优质高效品种种植区划布局》的通知黑农厅函〔2022〕100号各市(地)、县(市、区)农业农村局: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加快农作物优质高效品种推广应用,提升农作物单产和品质,推进种业振兴,我厅组织有关作物育种、栽培、推广专家,研究制定了《黑龙江省2022年农作物优质高效品种种植区划布局》(以下简称《区划布局》)。
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实际情况,认真指导种植户科学选种用种,为促进粮食持续增产和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一、发挥引导作用,优化品种结构良种是我省粮食生产实现“保产能、保总量、保多样”的重要保障。
各地要高度重视,在全省《区划布局》基础上,结合当地农业生产实际和重点产业发展需要,制定本辖区品种区划布局,引导种植户科学选种用种,不断优化农作物品种结构。
在粮食作物主产区,重点推广高产优质、抗逆性强、适宜机收籽粒玉米品种;高产、高蛋白、高油大豆品种;优良食味水稻品种;强筋、抗病小麦品种;早熟鲜食、加工专用型马铃薯品种。
在经济作物主产区,加快推广早熟、适口性好的鲜食玉米品种;商品型好、适宜贮藏运输和加工生产的蔬菜品种;优质杂粮、杂豆品种。
二、强化宣传指导,确保适区适种各地农业农村部门要通过电视、网络、抖音、快手、手机APP等媒介,宣传解读品种区划布局,帮助种植户提高选种用种能力水平。
要充分发挥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农作物专家育种示范基地作用,开展主要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品种示范展示和跟踪评价,通过召开现场观摩会、专家指导等方式,促进种植户看禾选种,加快高产、优质、专用新品种推广。
农业部第1545号公告--停止推广国家审定农作物品
种目录(第五批)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农业部(已撤销)
•【公布日期】2011.02.17
•【文号】农业部第1545号公告
•【施行日期】2011.02.17
•【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农业管理综合规定
正文
农业部第1545号公告--停止推广国家审定农作物品种目录
(第五批)
根据《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办法》的有关规定,经第二届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审议,并经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进行为期一个月的公示,决定停止推广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的鲁麦1号等17个小麦品种、杂选1号等3个油菜品种及全优527水稻品种,现予公告。
自本公告发布之日起,油菜品种湘杂油499、水稻品种全优527停止生产、经营、推广;其余品种种子停止生产,自公告发布满一年起,停止经营、推广。
附件:停止推广国家审定农作物品种目录(第五批)
二○一一年二月十七日附件:
停止推广国家审定农作物品种目录(第五批)
一、小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