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段进路法
- 格式:ppt
- 大小:797.00 KB
- 文档页数:16
小电流接地系统选线与区段定位原理综述李广;张学凯;李琦;井雨刚【摘要】在我国,配电网中性点大多采用小电流接地方式,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虽然允许带故障运行一段时间,但由于非故障相电压升高,使故障有发展扩大风险,因此仍需尽快选线、定位并隔离故障.由于诸多原因,单相接地故障快速准确选线问题尚未得到有效解决,区段定位难度更大.而如上述问题能成功解决,则可极大提高配网自动化水平,降低人力成本,提高供电可靠性.分析当前小电流接地选线及区段定位的研究现状,将现有的选线定位原理归纳分类为外加信号法和故障信号法两大类,并对各方法加以分析,提出了小电流接地未来的研究和建设重点.【期刊名称】《山东电力技术》【年(卷),期】2014(041)004【总页数】6页(P43-48)【关键词】小电流接地系统;选线;区段定位【作者】李广;张学凯;李琦;井雨刚【作者单位】济南供电公司,山东济南 250012;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山东济南250001;济南供电公司,山东济南 250012;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山东济南25000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M862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对电力的需求更加迫切,对电能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目前,我国输电网已发展为多电源环网结构运行,可靠性较高;城区诸多配电网仍为单电源辐射状结构运行,可靠性仍待进一步提高,使得近年来智能电网中配电网自动化建设的要求愈发迫切,使之成为智能电网的重要研究内容。
目前,我国35 kV及以下的配电网大多采用中性点不直接接地的运行方式,即为小电流接地系统。
在这种运行方式下,如果线路发生最常见的单相接地故障,可以允许带故障继续向负荷供电1~2 h[1],以提高供电可靠性。
但是,这种运行方式会造成非故障相电压升高至线电压水平,长期带故障运行可能使之扩大为相间短路,影响电力系统安全。
因此,尽早找出故障线路,进而定位并隔离故障区段,排除故障,对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有重要意义[2-5]。
一、工程简述新建铁路北同蒲韩家岭至原平线韩家岭至应县增建四线工程从既有北同蒲韩家岭站(K21+250)两侧并行引出,新建上行线于K26+067以外包型式跨既有北同蒲铁路,绕行至DK28+300双线于既有线东侧并行,线路依次跨越大石公路、部队铁路专用线、大运高速公路、宁应公路、木瓜河、桑干河,至DK87+900到达本工程终点,途径大同市南郊区、怀仁县、应县、山阴县三县一区二十二个行政村,工程主要集中在怀仁、应县两县境内,新建贯通正线全长66.657公里。
主要包括:韩家岭至应县新建双线:K21+250~DK87+900,线路长度66.657km;新建怀仁、应县、山阴三站及大同枢纽相关工程(大同站、韩家岭站改建)。
全线新建车站共3个(均为中间站),改建车站2个。
全线路基土石方830.4×104m3,其中区间土石方733.1×104m3,站场土石方97.3×104m3,级配碎石35×104m3;基底处理以冲击碾压(76×104㎡),强夯(39×104㎡),挤密碎石桩(23×104m),二八灰土(27×104m3),水泥搅拌桩(126××104m)为主,路基加固防护以拱型骨架护坡为主;桥梁总长9805.4延长米,占线路全长14.7%,其中特大桥5座7556.5延长米,大桥4座1166.6延长米,中桥15座1052.88延长米,小桥1座29.42延长米,框构桥8座(含3座旅客通道),涵洞194座4011延米;正线铺轨132.4铺轨公里,正线铺道碴30.6×104m3,站线铺轨15.6公里,站线铺碴5.5×104m3。
二、区段划分及队伍部署方案根据设计文件结合四线情况,区段划分及队伍部署按照两个方案编制以供研究和选择,方案一根据专业划分及安排,方案二根据区域进行划分和安排,具体如下:㈠方案一1.区段划分根据本工程的规模、类型特点,工期要求,施工环境等因素,路基土石方、基底处理、路基加固防护及附属工程、涵洞(包括盖板安装)、框构小桥、旅客地道、桥涵锥体护坡等工程按照里程划分为十个区段,每个施工区段按照专业划分施工单元组织施工。
1.简述道床的功能:道床是轨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轨道框架的基础应具有以下功能: (1)承受来自钢轨的压力并均匀地传递到路基面上(2)提供轨道的纵、横向阻力,保持轨距的稳定(3)提供轨道弹性,减缓和吸收轮轨的冲击和振动 (4)提供良好的排水性能,以提高路基的承载能力及减少基床病害(5)便与轨道养护维修作业,校正线路的平纵断面。
2.道岔有哪些种类?分为连接设备、交叉设备和连接与交叉组合设备主要有普通单开道岔、单式对称道岔、三开道岔、交叉渡线、交分道岔3.无砟轨道与有砟轨道扣件异同?由于无砟轨道取消了有砟轨道中起弹性、减振和调整轨道变形作用的道砟层,所以轨道所需弹性和调整量主要由扣件提供。
此外,在有减振降噪要求的地段,无砟轨道扣件系统还要考虑减振降噪要求。
因此对无砟轨道扣件的要求比有砟轨道高得多。
4.无砟轨道选型基本原则::施工性、动力性、适应性、可维修性、经济性。
5.与有砟轨道结构相比,无砟轨道结构有哪些优缺点?优点:1.整体性强,稳定性好;2.轨道几何形位易于保持;3.有利于铺设无缝线路及高速行车。
4.减少养护维修工作量,改善劳动工作条件。
5.可减少隧道的开挖面积,增加隧道或桥梁净空,外观整洁美观,坚固耐久。
缺点:1.整体道床工程投资费用高; 2.要求较高的施工精度和特殊的施工方法; 3.对扣件和垫层也有特殊要求; 4.在运营过程中,一旦出现病害,整治非常困难; 5.振动噪声大。
6.缓和曲线设置的目的:在直线和圆曲线轨道之间设置一段曲率半径逐渐变化的曲线,称为缓和曲线目的:使未被平衡的离心力平稳变化,超高和轨距加宽逐渐变化,保持列车在曲线运行的平稳性。
7.确定轨距加宽必须满足什么原则?保证占列车大多数的车辆能以自由内接的形式通过曲线; (2)保证固定轴距较长的机车通过曲线时,不出现楔形内接形式,但允许以正常强制内接形式通过; (3)保证车轮不掉道,即最大轨距不超过容许限值8.曲线轨道设置超高的目的是什么,如何设置?目的:抵消离心力的作用,保证两轨受力比较均匀;保证旅客舒适、货物稳定,保证行车平稳和安全,设置方法:1外轨提高法:保持内轨标高不变而只抬高外轨2线路中心高度不变法:内外轨分别各降低和抬高超高值一半而保证线路中心标高不变的方法。
CTC区段(分散自律控制模式)列车调度员接发列车作业标准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分散自律控制的列车调度员接发列车作业程序、岗位作业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分散自律控制模式的调度台。
2 分散自律控制模式列车调度员接发列车作业程序图2.1 接车(通过)作业程序图(图1)图12.2 发车作业程序图(图2)图23.分散自律控制模式列车调度员接发列车作业程序及技术要求3.1接车(通过)作业标准(表1)表1表1(续)3.2发车作业标准(表2)3.3有关规定3.3.1 办理接发列车用语应使用普通话。
遇“0”、“1”、“2”、“7”可发“dòng(洞)、“yāo(幺)”、“liǎng(两)、“guǎi”(拐)”音。
用语中括号内的“站”、“次”、“×点”、“分”、“了”可省略。
办理动车组时,车次用语为:“动车×(次)”;办理其他旅客列车时,车次前冠以“客车”两字。
例如:客车×(次),客车直(特、快、内、临、诶、游)×(次)。
3.3.2 填写各种行车凭证,要做到正确齐全。
3.3.3 开放信号时,执行“一看、二点击、三确认、四呼唤”及“眼看、鼠标指、口呼”制度。
眼看:看准应操纵的按钮;鼠标指:鼠标箭头对准应确认的按钮;口呼:规定用语,吐字清楚。
3.3.4 一端有两个及其以上列车运行方向,办理发车下达接发列车命令时,应以线名或邻站名区别方向(“线”或“站”字可省略);有两个及其以上车场或经路时,要讲明车场或经路。
具体办法在《CTC 调度台行车工作细则》中规定。
3.3.5 遇超长、超限列车,单机挂车及列尾装置灯光熄灭的列车,发车调度台应通知接车调度台(及非分散自律控制模式的车站)。
3.3.6使用列车无线调度通信设备直接指挥行车的区段3.3.6.1 接车(通过)作业时:助理调度员布置司机:“×(次)司机,×(次)×(站)×道停车(通过)”,并听取复诵。
路基帮宽施工的三阶段、四区段、八流程来源:作者:发布时间:2007-10-2 18:10:47 点击:1552路基帮宽施工技术交底1、施工中严格按三阶段、四区段、八流程的施工工序进行操作。
即:三阶段:准备阶段、施工阶段、竣工阶段四区段:填筑区段、平整区段、碾压区段、检验区段八流程:施工准备及测量放线;基底处理;分层填筑;摊平整;碾压夯实;检验签证;路面整形;边坡整修。
2、清除基底范围内的树木、树根草皮、树叶等杂物。
原地面为松土时,如厚度小于0.3m,将原地面碾压密实;松土厚度大于0.3m时,则将松土翻挖,分层回填压实,再在其上进行填筑。
3、在路基填筑施工前对既有路堤边坡开挖宽度不小于1m的台阶,严格作到边挖台阶边施工,禁止超前挖台阶。
4、在路基帮宽宽度不大,且临近既有线时,不适宜用大型机械进行施工,而只能以小型设备,并配合人力施工。
5、具体施工方法:采用挖掘机或装载机挖土、自卸车运输、平地机配合推土机摊铺整平、压路机压实的方法按实验段确定的参数进行施工。
压实层密实度检测采用K30承载板和核子密度仪检测。
6、路基帮宽利用列车间隔时间施工,设置作业标防护。
路基帮宽施除设置作业标防护外,设专人进行防护。
7、既有路堤坡面开挖分段进行,长度适宜。
雨季施工时,施工分段长度适当缩短。
避免过长开挖影响路堤稳定,造成事故隐患。
当路基帮宽宽度较大时,为加快工程进度,距钢轨外侧2m处设限界杆,拉限界绳,并指派安全防护员进行监视,防止机械限碰撞列车。
8、列车经过前停止施工,所有人员、机械设备、工具,均撤离至安全距离以外。
列车经过后,再恢复施工。
一、填空题1、信号继电器按动作原理分为(电磁继电器)和(感应继电器)。
2、信号继电器按电流性质分为(直流继电器)和(交流继电器)。
3、安全型继电器是直流24V系列的重弹力式(直流电磁)继电器,其典型结构为(无极继电器)。
4、双线区段的车站股道编号应从正线起,按列车的运行方向分别(向外)顺序编号。
5、在站场平面布置图上,站场股道编号,正线编为(罗马)数字,站线编为(阿拉伯)数字。
6、信号设备编号中的“1DG”表示(1号道岔区段轨道电路)。
7、实行极性交叉是轨道电路(防止钢轨绝缘破损)的防护措施之一。
8、安全型继电器接点接触式形式有(面接触)、(线接触)、(点接触)。
9、继电器电路的分析法有(动作程序法)、(时间图解法)、(接通径路法)。
10、JRJC-70/240二元二位继电器具有(相位)和(频率)选择性,它吸起的条件是(局部电压超前轨道电压90度)。
11、进站信号机的安装距最外方道岔尖轨尖端(不少于50M )的地方。
12、当进站及通过信号机灭灯时,其前一架信号机应自动显示(红灯)。
13、列车的禁止信号显示(红)灯,调车的禁止信号显示(蓝)灯。
14、自动闭塞的通过信号机在上、下行处243KM和560M处,它的上行通过信号机的编号是(2436 ),下行通过信号机的编号是(2435 )。
15、遮断信号机平时显示(不显示)灯,(不起信号)作用,机柱涂有(黑白相间的斜线),当发生危险时显示(红)灯。
17、XDZ—B型多功能信号点灯装置电路中,端子1、2输入的是(交)流(220 )V电压,接信号灯泡主丝的端子是(3 ),电压是(直)流(12 )V;信号灯泡付丝的端子是( 4 ),电压是(直)流(12 )V ;它们的公共端子是( 5 )。
18、在25HZ相敏轨道电路中防护盒是由电感和(电容)串联而成,对交流50HZ呈(串联)谐振,相当于(15Ω)的电阻,以抑制干扰电流;对25HZ的信号电流相当于(16µf电容),对25HZ信号电流的无功分量进行补偿,起着(减小轨道电路传输衰耗和相移)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