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课外文言文精读11石崇与王恺争豪语文版
- 格式:doc
- 大小:85.50 KB
- 文档页数:4
2019年中考文言文导读“石崇与王桤争豪”阅读答案附翻译-实用word文档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中考文言文导读“石崇与王桤争豪”阅读答案附翻译石崇与王桤争豪石崇与王恺争豪①,并穷绮丽以饰舆服。
武帝,恺之甥也②,每助恺。
尝以一珊瑚树高二尺许赐恺,枝柯扶疏,世罕其比。
恺以示崇,崇视讫,以铁如意③击之,应手而碎。
恺既惋惜,又以为疾④己之宝,声色甚厉。
崇曰:“不足恨,今还卿。
”乃命左右悉取珊瑚树,有三尺四尺,条干绝世⑤,光彩溢目者六七枚,如恺许比甚众⑥。
恺罔然自失。
导读:石崇,一个较高级的封建社会官员,竟富甲天下,试问钱从何来,不问自知。
而作为一国之君的武帝,不仅不管,反而帮助王恺与之斗富争豪,正如孟子所云“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
历史的教训值得注意。
注释:①石崇与王恺争豪:石崇和王恺争比豪富。
石崇,宇季伦,西晋人,是当时最大的富豪。
王恺,字君夫,官至后军将军。
②武帝,恺之甥也:晋武帝是王恺的外甥。
武帝,晋开国君王司马炎。
③如意:一种供赏玩之物。
④疾:同“嫉”,嫉忌。
⑤条干(g n)绝世:枝条树干世上少见。
⑥如恺许比甚众:像王恺那样的非常之多。
精练一、解释加点的词1.武帝,恺之甥也,每助恺( ) 2.恺以示崇,崇视讫( )3.乃命左右悉取珊瑚树( ) 4.如恺许比甚众,恺罔然自失( )()二、翻译1.石崇与王恺争豪,并穷绮丽以饰舆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枝柯扶疏,世罕其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文中描写石崇与王恺争豪,主要运用了________和_____的方法。
石崇与王恺争豪石崇与王恺比富,双方都极力地把穿着、车马装饰得豪华奇丽;晋武帝是王恺的外甥,常常帮助王恺。
晋武帝曾经把高二尺多的一棵珊瑚树赐给王恺,枝杈伸张着,世上很少有能比得上它的。
王恺传阅读答案石崇与王恺争豪
篇一:王恺传阅读答案第一文库网
(8 分)太祖①克衢州,命王恺总制军民事。
时常遇春②屯兵金华,部将扰民,恺械③而挞诸市。
遇春让恺,恺曰:民者国之本,挞一部将而民安,将军所乐闻也。
太祖①克衢州,命王恺总制军民事。
时常遇春②屯兵金华,部将扰民,恺械③而挞诸市。
遇春让恺,恺曰:民者国之本,挞一部将而民安,将军所乐闻也。
遇春乃谢恺。
民饥疫恺出仓粟以赈全活无算。
学校毁,与孔子家庙之在衢者,并新④之。
设博士弟子员,士悦服。
恺善谋断,尝白⑤事,未听,却立户外,抵暮不去。
(节选自《明史列传一百七十七忠义一》)
【注释】①太祖:明创业皇帝庙号。
②常遇春:明朝开国名将。
③械:缴械。
④新:整修一新。
让r ng①退让、谦让、辞让。
②责备,责怪。
③窃夺。
④骚扰。
17.给下列句子断句(断两处)(2分)
参考答案:中小学作文阅读答案网整理
16. (2分) b
18.(2分)王恺像当初一样上谏,太祖最终听取了他的建议
篇三:王恺传阅读答案
篇四:王恺传阅读答案
王恺,字用和,当涂人。
通晓经史,曾为元朝府吏。
[标签:内容]。
11 石崇与王恺争豪【文章主旨】石崇与王恺都是西晋时期的官僚贵族,他们对百姓生活巧取豪夺,生活奢靡腐化,经常争豪斗富,曾以蜡代薪,做锦步幛五十里,以竞奢华。
王恺虽然得到了其外甥晋武帝的资助,却常常敌不过石崇。
从本文所记的事例中,亦乐见其流风之一斑。
【原文】石崇与王恺争豪,并穷绮丽,以饰舆服。
武帝,恺之甥也,每助恺。
尝以一珊瑚树高二尺许赐恺,枝柯扶疏,世罕其比。
恺以示崇,崇视讫,以铁如意击之,应手而碎。
恺既惋惜,以为疾已之宝,声色甚厉。
崇曰:"不足恨,今还卿。
"乃命左右悉取珊瑚树,有三尺、四尺、条干绝世、光彩溢目者六七枚;如恺许比,甚众。
恺惘然自失。
(选自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常识】《世说新语》的编撰者是南朝宋的刘义庆(403—444),他是宋武帝刘裕的侄子,被封为临川王。
从这部书的内容来看,全书没有一个统一的思想,既有儒家思想,又有老庄思想和佛家思想,可能是出自多人之手,刘义庆招集的文学之士很可能参加了它的编撰。
《世说新语》又称《世说》,内容主要是记录魏晋名士的逸闻轶事和玄言清谈,也可以说这是一部记录魏晋风流的故事集,是研究魏晋时期历史的极好的辅助材料。
在艺术上有较高的成就,鲁迅先生曾把它的艺术特色概括为“记言则玄远冷隽,记行则高简瑰奇”(《中国小说史略》)。
《世说新语》的语言简约传神,含蓄隽永。
《世说新语》对后世有着非常深刻影响,不仅模仿它的小说不断出现,而且还不少戏剧、小说也都取材于它。
石崇(249年~300年),西晋文学家。
字季伦。
祖籍渤海南皮(今属河北),生于青州,小名齐奴。
【赏析】石崇与王恺争豪,石崇与王恺都是西晋时期的官僚贵族,他们对百姓生活巧取豪夺,生活奢靡腐化,经常争豪斗富,曾以蜡代薪,做锦步幛五十里,以竞奢华。
王恺虽然得到了其外甥晋武帝的资助,却常常敌不过石崇。
【拓展阅读】王荆公知制诰王荆公知制诰,吴夫人为买一妾,荆公见之,曰:“何物也?”女子曰:“夫人令执事左右。
石崇与王恺争豪,并穷绮丽,以饰舆服。
武帝,恺之甥也,每助恺。
尝以一珊瑚树高二尺许赐恺,枝柯扶疏,世罕其比。
恺以示崇。
崇视讫,以铁如意击之,应手而碎。
恺既惋惜,又以为疾己之宝,声色甚厉。
崇曰:不足恨,今还卿。
乃命左右悉取珊瑚树,有三尺四尺、条干绝世,光彩溢目者六七枚,如恺者甚众。
恺惘然自失。
晋武帝统一全国后,志满意得,完全沉湎在荒淫生活里。
在他带头提倡下,朝廷里的大臣把摆阔气当作体面的事。
在京都洛阳,当时有三个出名的大富豪:一个是掌管禁卫军的中护军羊琇,一个是晋武帝的舅父、后将军王恺,还有一个是散骑常侍石崇。
羊琇、王恺都是外戚,他们的权势比石崇来得大,但是在豪富方面却比不上石崇。
石崇的钱到底有多少,谁也说不清。
这许多钱是哪儿来的呢原来石崇当过几年荆州刺史,在这期间,他除了加紧搜刮民脂民膏之外,还干过肮脏的抢劫勾当。
有些外国的使臣或商人经过荆州地面,石崇就派部下敲榨勒索,甚至像江洋大盗一样,公开杀人劫货。
这样,他就掠夺了无数的钱财、珠宝,成了当时最大的富豪。
石崇到了洛阳,一听说王恺的豪富很出名,有心跟他比一比。
他听说王恺家里洗锅子用饴(音y)糖水,就命令他家厨房用蜡烛当柴火烧。
这件事一传开,人家都说石崇家比王恺家阔气。
王恺为了炫耀自己富,又在他家门前的大路两旁,夹道四十里,用紫丝编成屏障。
谁要上王恺家,都要经过这四十里紫丝屏障。
这个奢华的装饰,把洛阳城轰动了。
石崇成心压倒王恺。
他用比紫丝贵重的彩缎,铺设了五十里屏障,比王恺的屏障更长,更豪华。
有了皇帝帮忙,王恺比阔气的劲头更大了。
他特地请石崇和一批官员上他家吃饭。
宴席上,王恺得意地对大家说:我家有一件罕见的珊瑚,请大家观赏一番怎么样。
2016年中考语文文言文专练及答案之石崇与王桤争豪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石崇与王桤争豪石崇与王恺争豪①,并穷绮丽以饰舆服。
武帝,恺之甥也②,每助恺。
尝以一珊瑚树高二尺许赐恺,枝柯扶疏,世罕其比。
恺以示崇,崇视讫,以铁如意③击之,应手而碎。
恺既惋惜,又以为疾④己之宝,声色甚厉。
崇曰:”不足恨,今还卿。
”乃命左右悉取珊瑚树,有三尺四尺,条干绝世⑤,光彩溢目者六七枚,如恺许比甚众⑥。
恺罔然自失。
导读:石崇,一个较高级的封建社会官员,竟富甲天下,试问钱从何来,不问自知。
而作为一国之君的武帝,不仅不管,反而帮助王恺与之斗富争豪,正如孟子所云”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
历史的教训值得注意。
注释:①石崇与王恺争豪:石崇和王恺争比豪富。
石崇,宇季伦,西晋人,是当时最大的富豪。
王恺,字君夫,官至后军将军。
②武帝,恺之甥也:晋武帝是王恺的外甥。
武帝,晋开国君王司马炎。
③如意:一种供赏玩之物。
④疾:同”嫉”,嫉忌。
⑤条干绝世:枝条树干世上少见。
⑥如恺许比甚众:像王恺那样的非常之多。
精练一、解释加点的词1.武帝,恺之甥也,每助恺2.恺以示崇,崇视讫3.乃命左右悉取珊瑚树4.如恺许比甚众,恺罔然自失二、翻译1.石崇与王恺争豪,并穷绮丽以饰舆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枝柯扶疏,世罕其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文中描写石崇与王恺争豪,主要运用了________和_____的方法。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石崇①与王恺②争豪,并穷绮丽,以饰舆服。
武帝③,恺之甥也,每助恺。
尝以一珊瑚树高二尺许赐恺,枝柯扶疏,世罕其比。
恺以示崇,崇视讫,以铁如意④击之,应手而碎。
恺既惋惜,又以为疾己之宝,声色甚厉。
崇曰:“不足恨,今还卿。
”乃命左右悉取珊瑚树,有三尺四尺,条干绝世,光彩溢目者六七枚,如恺许比甚众。
恺惘然自失。
(选自刘义庆《世说新语·汰侈》)[注释]①石崇:渤海南皮(今河北省沧县西南)人,西晋贵族,以豪奢著名。
②王恺:东海郡(今山东省东南部及江苏省部分地区)人,官至后军将军。
③武帝:晋武帝司马炎,字安世。
他生活十分荒淫,造成社会风气荒淫奢侈。
④如意:器物名,头呈灵芝形或云形,柄微曲,供搔背痒或赏玩用。
石崇与王恺争豪》一、主旨:通过石崇与王恺斗富的丑剧,揭露了东晋士族穷奢极侈的腐烂生活和飞扬跋扈骄横暴戾的品性。
二、艺术分析:1、结构分析:全文分四层。
第一层(第1句)介绍作品人物争豪概况。
第二层(3、4两句)介绍王恺和他的珊瑚树的背景第三层(5——9句)写石崇击碎珊瑚树行动和语气。
第四层(第10句)以王恺人的“惘然自失”表明争豪的结果。
2、人物分析:·石崇:自恃豪富,飞扬跋扈骄横暴戾。
他连皇亲国戚都不放在眼里,对御赐之物“以铁如意击之,应手而碎”。
又嘲笑王恺失去珊瑚树时,声色甚厉暴跳如雷的神态,表现出他的骄狂傲慢的性格和无比的豪富。
·王恺:同样是自恃豪富,飞扬跋扈骄横暴戾的人。
他得到皇帝帮助自豪骄横,显富斗富;未料到石崇比皇帝还富击碎珊瑚树,他吃惊痛心之余,仗势声色甚厉。
最后的“惘然自失”表明他以富为精神支柱丧失后的自卑。
3、对比反衬的手法:·珊瑚树的对比。
石崇比皇帝还富。
真正是“世罕其比”。
·对珊瑚树态度的对比。
王恺得到皇帝帮助的行动和语气和石崇击碎珊瑚树行动和语气对比,石崇富得连皇亲国戚都不放在眼里。
击碎后,一个是视之为宝声色甚厉;一个是轻描淡写随意而为,令王恺黯然失色。
2020年中考语文文言文练习《石崇与王桤争豪》石崇与王恺争豪①,并穷绮丽以饰舆服。
武帝,恺之甥也②,每助恺。
尝以一珊瑚树高二尺许赐恺,枝柯扶疏,世罕其比。
恺以示崇,崇视讫,以铁如意③击之,应手而碎。
恺既惋惜,又以为疾④己之宝,声色甚厉。
崇曰:"不足恨,今还卿。
"乃命左右悉取珊瑚树,有三尺四尺,条干绝世⑤,光彩溢目者六七枚,如恺许比甚众⑥。
恺罔然自失。
导读:石崇,一个较高级的封建社会官员,竟富甲天下,试问钱从何来,不问自知。
而作为一国之君的武帝,不仅不管,反而帮助王恺与之斗富争豪,正如孟子所云"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
历史的教训值得注意。
注释:①石崇与王恺争豪:石崇和王恺争比豪富。
石崇,宇季伦,西晋人,是当时最大的富豪。
王恺,字君夫,官至后军将军。
②武帝,恺之甥也:晋武帝是王恺的外甥。
武帝,晋开国君王司马炎。
③如意:一种供赏玩之物。
④疾:同"嫉",嫉忌。
⑤条干(gn)绝世:枝条树干世上少见。
⑥如恺许比甚众:像王恺那样的非常之多。
精练一、解释加点的词1.武帝,恺之甥也,每助恺()2.恺以示崇,崇视讫()3.乃命左右悉取珊瑚树()4.如恺许比甚众,恺罔然自失()二、翻译1.石崇与王恺争豪,并穷绮丽以饰舆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枝柯扶疏,世罕其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文中描写石崇与王恺争豪,主要运用了________和_____的方法。
石崇与王桤争豪石崇与王恺争豪①,并穷绮丽以饰舆服。
武帝,恺之甥也②,每助恺。
尝以一珊瑚树高二尺许赐恺,枝柯扶疏,世罕其比。
恺以示崇,崇视讫,以铁如意③击之,应手而碎。
恺既惋惜,又以为疾④己之宝,声色甚厉。
崇曰:“不足恨,今还卿。
”乃命左右悉取珊瑚树,有三尺四尺,条干绝世⑤,光彩溢目者六七枚,如恺许比甚众⑥。
恺罔然自失。
导读:石崇,一个较高级的封建社会官员,竟富甲天下,试问钱从何来,不问自知。
而作为一国之君的武帝,不仅不管,反而帮助王恺与之斗富争豪,正如孟子所云“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
历史的教训值得注意。
注释:①石崇与王恺争豪:石崇和王恺争比豪富。
石崇,宇季伦,西晋人,是当时最大的富豪。
王恺,字君夫,官至后军将军。
②武帝,恺之甥也:晋武帝是王恺的外甥。
武帝,晋开国君王司马炎。
③如意:一种供赏玩之物。
④疾:同“嫉”,嫉忌。
⑤条干(g n)绝世:枝条树干世上少见。
⑥如恺许比甚众:像王恺那样的非常之多。
精练一、解释加点的词1.武帝,恺之甥也,每.助恺( )2.恺以示崇,崇视讫.( )3.乃命左右悉.取珊瑚树( )4.如恺许比.甚众,恺罔.然自失( )()二、翻译1.石崇与王恺争豪,并穷绮丽以饰舆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枝柯扶疏,世罕其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文中描写石崇与王恺争豪,主要运用了________和_____的方法。
【参考译文和答案】74.石崇与王恺争豪石崇与王恺比富,双方都极力地把穿着、车马装饰得豪华奇丽;晋武帝是王恺的外甥,常常帮助王恺。
晋武帝曾经把高二尺多的一棵珊瑚树赐给王恺,枝杈伸张着,世上很少有能比得上它的。
王恺给石崇看,石崇看罢,用铁如意一敲,随即就碎了。
王恺既惋惜,又认为石崇嫉妒自己的宝贝,变了脸色,声音严厉。
石崇说:“不值得生气,现在我就赔你。
”于是命左右尽取珊瑚树,有三尺四尺高的,枝条树干世上少有,光彩夺目的有六七棵,像王恺那样的非常之多。
石崇宴客文言文原文注释
以下是《石崇宴客》的原文和注释:
原文:
石崇与王恺争豪,并穷绮丽,以饰舆服。
武帝,恺之甥也,每助恺。
尝以一珊瑚树高二尺许赐恺,枝柯扶疏,世罕其比。
恺以示崇。
崇视讫,以铁如意击之,应手而碎。
恺既惋惜,又以为疾己之宝,声色甚厉。
崇曰:“不足恨,今还卿。
”乃命左右悉取珊瑚树,有三尺四尺、条干绝世,光彩溢目者六七枚,如恺许比甚众。
恺惘然自失。
注释:
1. 豪:豪华,此指豪华的生活。
2. 绮丽:美丽。
3. 舆服:车辆、冠冕和服装的总称。
4. 甥:外甥。
5. 尝:曾经。
6. 珊瑚树:由珊瑚虫分泌出的石灰质骨骼聚结而成的东西,多为红色、白色或灰色。
7. 枝柯:枝条。
8. 扶疏:繁茂分枝的样子。
9. 世罕其比:世上很少有能与之相比的。
10. 示:给……看。
11. 讫:完。
12. 铁如意:用铁制成的如意,一种装饰品或文房用具,可用于击物或抓取东西。
13. 疾:妒忌。
14. 声色甚厉:(王恺)说话的声音和脸色都很严厉。
15. 恨:遗憾。
16. 还卿:送回给你。
17. 左右:身边的人。
18. 条干:长条,分支。
19. 绝世:世上少有。
20. 甚众:很多。
21. 惘然自失:形容失意的样子。
石崇在荆州任上,搜刮民脂民膏,积累巨富。
卸任后,洛阳城内,奢靡成风,斗富之风盛行。
石崇与王恺,以奢靡相尚,争奇斗艳,欲压倒对方。
一日,王恺设宴款待宾客,饭后用糖水洗锅,以炫耀其豪奢。
石崇闻之,不以为然,遂用蜡烛当柴烧,以示豪富。
王恺见状,心中不悦,暗自思量对策。
又一日,王恺以四十里紫丝布为步障,以示其富。
石崇得知后,心生一计,便以五十里锦步障相抗。
王恺见状,心中更加恼怒,欲与石崇一较高下。
晋武帝闻之,暗中帮助王恺,赐其一株高二尺许的珊瑚树,枝条繁茂,世上罕见。
王恺将珊瑚树拿给石崇看,石崇观后,挥起铁如意,将珊瑚树击得粉碎。
王恺痛惜不已,责问石崇是否嫉妒。
石崇一笑置之,曰:“一株珊瑚树何足道哉?吾家珊瑚树多矣。
”遂命仆人将家中珊瑚树全部搬出,供王恺挑选。
王恺见状,不禁失色,只得认输。
石崇斗富,胜过王恺,名声大噪。
然而,石崇性格残忍,每有来客,便让美妾敬酒。
若客人饮酒不尽,石崇便责怪美妾劝酒不力,随手将其斩杀。
一时之间,石崇家中美妾,尸横遍野。
王恺知石崇残忍,心生畏惧,遂以金钱贿赂石崇家仆,探听其所以。
家仆曰:“主人石崇,性格残忍,嗜杀成性。
若不慎得罪,恐难逃此劫。
”王恺闻言,心中恐惧,遂不敢与石崇斗富。
然而,石崇却不知收敛,继续斗富。
一日,石崇宴请宾客,命美妾绿珠敬酒。
宾客饮酒不尽,石崇遂将绿珠斩杀。
绿珠死前,痛哭流涕,哀求石崇放过自己。
石崇斗富,声名狼藉。
然其残忍行径,却鲜有人知。
一日,赵王司马伦的宠臣孙秀,垂涎石崇爱妾绿珠,欲夺之。
石崇拒绝孙秀,孙秀怀恨在心。
司马伦发动政变,孙秀权倾朝野。
孙秀遂假称惠帝诏命,逮捕石崇。
石崇被押送至东市,方知孙秀图谋其家产。
石崇叹息道:“吾为家财所累,致有今日之祸。
”石崇被斩,家产被抄。
一代富豪,终因斗富而丧命。
世人皆叹,石崇斗富,实乃愚蠢之举。
若能以德行和学识为重,何惧贫寒?正如孔子弟子颜回,虽家贫,却安贫乐道,敏而好学,实为世人楷模。
三个字概括石崇与王恺争豪
【原创版】
目录
1.石崇与王恺争豪的背景
2.石崇与王恺争豪的过程
3.石崇与王恺争豪的结果及影响
正文
石崇与王恺争豪是中国古代两位富豪之间的一场著名的争斗。
石崇是晋朝初年的名臣,官至太尉,因其富有和显赫地位而被称为“石太尉”;王恺则是当时著名的商人,因其巨大的财富而被称为“王百万”。
两人的争豪成为了古代中国财富和地位的象征,被后人传颂。
石崇与王恺争豪的过程充满了戏剧性和奢华。
据史书记载,两人曾比谁家的房子更高,谁家的宴会规模更大,谁家的花园更美。
在这些比较中,石崇总是想方设法压过王恺,显示自己的财富和地位。
比如,石崇曾在自己的花园中设立了一个高达数十丈的“金谷园”,并在其中埋藏了大量的黄金,以此来炫耀自己的财富。
而王恺也不甘示弱,他曾在自己的府邸中设立了一个“珊瑚园”,其中种满了价值连城的珊瑚树,以此来与石崇抗衡。
然而,石崇与王恺争豪的结果却是两败俱伤。
他们的奢华比拼引起了社会的广泛不满,被当时的舆论指责为“豪奢之极”。
而且,他们的争豪也使他们的财富和地位受到了严重的损害。
最终,石崇因贪污和腐化而被罢官,王恺也因生意失败而破产。
他们的争豪成为了中国古代财富和地位的象征,但也被视为是一个典型的“富不过三代”的例子。
第1页共1页。
文言文阅读。
石崇与王恺争豪,并穷绮丽,以饰舆服①。
武帝,恺之甥也,每助恺。
尝以一珊瑚树高二尺许赐恺,枝柯扶疏,世罕其比。
恺以示崇,崇视讫,以铁如意②击之,应手而碎。
恺既惋惜,以为疾已之宝,声色甚厉。
崇曰:“不足恨,今还卿。
”乃命左右悉取珊瑚树,有三尺四尺、条干绝世,光彩溢目者六七枚;如恺许比甚众。
恺惆然自失。
(选自刘义庆《世说新语》)注释:①舆服:车辆、冠冕和服装。
②铁如意:搔背痒的工具,一端做成灵芝形或云叶形,供观赏。
1.解释下列词语
①并穷绮丽()
②世罕其比()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如恺许比甚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通过一略一详两件事来写石崇与王恺争豪,请各用三个字概括。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反映了当时怎样的社会现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①尽②比得上
2.像王恺那棵珊瑚树差不多相等的就更多了。
3.①击珊瑚②展珊瑚
4.反映晋代地主生活的豪华与奢侈、搜刮民财之多以及互为攀比之风。
(意对即可)。
石崇与王恺争豪刘义庆刘义庆(403年-444年),彭城郡(今江苏铜山)人,南朝宋文学家。
宋武帝刘裕之侄,长沙景王刘道怜次子,其叔父临川王刘道规无子,即以刘义庆为嗣,袭封临川王。
刘义庆自幼才华出众。
著有《世说新语》,志怪小说《幽明录》。
为中国古代文学做出了巨大贡献。
石崇与王恺争豪,并穷绮丽①,以饰舆服②。
武帝,恺之甥也,每助恺。
尝③以一珊瑚树高二尺许赐恺,枝柯扶疏④,世罕⑤其比。
恺以示⑥崇。
崇视讫⑦,以铁如意⑧击之,应手而碎。
恺既惋惜,又以为疾⑨己之宝,声色甚厉⑩。
崇曰:“不足恨⑪,今还卿⑫。
”乃命左右悉取珊瑚树,有三尺四尺、条干绝世⑬,光彩溢目者六七枚,如恺者甚众⑭。
恺惘然自失⑮。
【作品注释】①穷:尽,用尽。
绮丽:泛指华丽的物品。
②舆服:车辆、冠冕和服装。
③尝:曾经。
④枝柯:枝条。
扶疏:茂盛的样子。
⑤罕:少有。
⑥示:给.....看。
⑦讫:完毕。
⑧铁如意:搔背痒的工具,因能解痒如人意,故名。
一端做成灵芝形或云叶形,供观赏。
⑨疾:同“嫉”,嫉妒。
⑩色:脸色厉:严厉。
⑪恨:遗憾。
⑫卿:此处为对对方的称谓。
⑬条干:枝条树干。
绝世:世上少见。
⑭如恺许比:同王恺那棵珊瑚树差不多相等的⑮甚众:非常之多。
罔然:失意的样子。
自失:自感失落。
【作品分析】本文通过石崇与王恺斗富的故事,反映了东晋富豪穷奢极侈的生活态度。
晋武帝以世罕其比的珠宝随手赠予亲信的行为反映了朝政的无道,而石崇随手击碎珊瑚树的行为更表现了他依仗财势、骄横放肆的性格特征;在客观上也反映了作者对这种社会风气和人物行为的不满。
【思考与练习】1.从哪些描写可以看出王恺的珊瑚“世罕其比”?作者这样写有什么作用?2.王恺在珊瑚被击碎后,为何声色甚厉?3.文章反映了当时怎样的社会现状?【链接】西晋·石崇《大雅吟》堂堂太祖。
渊弘其量。
仁格宇宙。
义风遐畅。
启土万里。
志在翼亮。
三分有二。
周文是尚。
于穆武王。
奕世载聪。
钦明冲默。
文思允恭。
武则不猛。
化则时雍。
《石崇与王恺争豪》古文阅读训练及答案
《石崇与王恺争豪》古文阅读训练及答案
石崇与王恺争豪
石崇与王恺争豪,并穷绮丽,以饰舆服①。
武帝,恺之甥也,每助恺。
尝以一珊瑚树高二尺许赐恺,枝柯扶疏,世罕其比。
恺以示崇,崇视讫,以铁如意②击之,应手而碎。
恺既惋惜,以为疾已之宝,声色甚厉。
崇曰:不足恨,今还卿③。
乃命左右悉取珊瑚树,有三尺、四尺、条干④绝世、光彩溢目者六七枚;如恺许比⑤,甚众。
恺惆然⑥自失。
(选自刘义庆《世说新语》)
注释:①舆服:车辆、冠冕和服装。
②铁如意:搔背痒的工具,一端做成灵芝形或云叶形,供观赏。
③卿:此处为对对方的.称谓。
④条干:枝条树干。
⑤如恺许比:同王恺那棵珊瑚树差不多相等的。
⑥惘然:失意的样子。
1.用现代汉语解释加点的词语。
(1) 并穷( ) 绮丽 (2) 尝以( )一珊瑚树
(3)世罕其比( )
2.回答下列问题
(1) 文章通过一略一详两件事来写石崇与王恺争豪,请各用三个字概括。
答:① ②
(2) 从哪些描写可以看出王恺的珊瑚世罕其比?作者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3) 王恺在珊瑚被击碎后,为何声色甚厉?
(4) 联系后文,我们从石崇击碎珊瑚的举动中,可以看到他怎样的性格特点?
(5) 文章反映了当时怎样的社会现状?
答案:
1. ①都用尽,用来②曾经把,左右③比得上
2. ⑴ ①击珊瑚②展珊瑚⑵枝柯扶疏,铺垫⑶既惋惜,又以为疾已之宝⑷傲慢,又胸有成竹⑸反映晋代地主生活的豪华与奢侈。
《石崇与王桤争豪》原文及译文赏析石崇与王桤争豪石崇与王恺争豪,并穷绮丽,以饰舆服。
武帝,恺之甥也,每助恺。
尝以一珊瑚树高二尺许赐恺,枝柯扶疏,世罕其比。
恺以示崇。
崇视讫,以铁如意击之,应手而碎。
恺既惋惜,又以为疾己之宝,声色甚厉。
崇曰:“不足恨,今还卿。
”乃命左右悉取珊瑚树,有三尺四尺、条干绝世,光彩溢目者六七枚,如恺者甚众。
恺惘然自失。
选自《世说新语·汰侈》注释穷:尽,用尽。
绮丽:泛指华丽的物品。
舆服:车辆、冠冕和服装。
尝:曾经。
枝柯:枝条。
扶疏:茂盛的样子。
罕:少有。
示:给.....看。
讫:完毕。
铁如意:搔背痒的工具,因能解痒如人意,故名。
一端做成灵芝形或云叶形,供观赏。
疾:同“嫉”,嫉妒。
色:脸色厉:严厉。
恨:遗憾。
卿:此处为对对方的称谓。
条干:枝条树干。
绝世:世上少见。
如恺许比:同王恺那棵珊瑚树差不多相等的甚众:非常之多。
罔然:失意的样子。
自失:自感失落。
一、解释加点的词1.武帝,恺之甥也,每助恺()2.恺以示崇,崇视讫()3.乃命左右悉取珊瑚树()4.如恺许比甚众,恺罔然自失()()二、翻译1.石崇与王恺争豪,并穷绮丽以饰舆服。
2.枝柯扶疏,世罕其比。
三、文中描写石崇与王恺争豪,主要运用了________和_____的方法。
参考答案:一、l.常2.完3.尽4.像同"惘",迷惘二、1.石崇与王恺争比豪富,(两家)都极力地把穿着、车马装饰得豪华奇丽。
瑚树)枝杈伸张着,世上很少有能比得上它的。
三、动作描写;神态描写译文石崇和王恺比阔斗富,两人都用尽最鲜艳华丽的东西来装饰车马、服装。
晋武帝是王恺的外甥,常常帮助王恺。
他曾经把一棵二尺来高的珊瑚树送给王恺,这棵珊瑚树枝条繁茂,世上很少有和它相当的。
王恺把珊瑚树拿来给石崇看,石崇看后,拿铁如意敲它,马上就打碎了。
王恺既惋惜,又认为石崇是妒忌自己的宝物,说话时声音和脸色都非常严厉。
石崇说:“不值得发怒,现在就赔给你。
”于是就叫手下的人把家里的珊瑚树全都拿出来,三尺、四尺高的,树干、枝条举世无双,光彩夺目的有六七棵,像王恺那样的就更多了。
石崇与王恺争豪教学目标1. 了解刘义庆及《世说新语》的相关情况。
2. 结合相关背景理解并把握文章内容。
3. 基本把握写作特色及相关的文言词语。
教学重难点1. 结合相关背景理解并把握文章内容。
2. 基本把握写作特色及相关的文言词语。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从(从课前板书的词条“《世说新语》”是笔记体小说,引导学生参看教材“提示”关于《世说新语》及其作者刘义庆的相关内容,并从小说三要素的形成角度补充简介古典小说的起源和发展)古典小说的起源和发展:小说起源于古代的神话传说。
魏晋时代,有一些文人或佛教徒,用古代的神话传说作材料,进行加工,创作了许多神仙鬼怪小说。
到了唐朝,小说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创造了相当完整的短篇小说的形式。
唐朝的传奇小说,不仅篇幅比以前扩大了,而且注意到结构的安排和人物的性格描写、形象塑造,内容也由志怪述异扩展到人情社会的广阔生活领域。
从魏晋南北朝直到唐代,小说都是用文言写的。
宋代开始出现白话小说──“话本”。
白话文体的运用,在唐代的民间文学里已经萌芽。
到了宋代,适应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市民生活的需要,民间艺人的说书活动──“说话”日益活跃。
由于听众大多是平民,说话人就采用当时最流行的白话来讲述故事。
把这些故事记录下来的话本,就是白话小说。
到了元末明初,一些文人也开始用白话创作小说,出现了许多优秀的短篇小说和章回体的长篇小说。
元末明初,我国的白话小说进入了成熟阶段。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石崇与王恺争豪》就是选自《世说新语》,《世说新语》记载的是东汉末年到东晋年间许多贵族、名人的言谈逸事,反映魏晋士族阶层的精神风貌和生活情趣。
那么,这篇小说写了什么样的逸事,又是怎样写的,有小说三要素吗?(板书:王恺与石崇争豪)二、题解(引导学生参看课后注释)石崇(249—300):渤海南皮(今河北省沧县西南)人,字季伦,西晋文学家,今存诗8首。
历任刺史、卫尉等重要官职,在荆州劫掠客商,遂成巨富,以生活豪奢著名,后因反对赵王司马伦的专权,被赵王司马伦亲信孙秀诬杀。
11 石崇与王恺争豪
【文章主旨】
石崇与王恺都是西晋时期的官僚贵族,他们对百姓生活巧取豪夺,生活奢靡腐化,经常争豪斗富,曾以蜡代薪,做锦步幛五十里,以竞奢华。
王恺虽然得到了其外甥晋武帝的资助,却常常敌不过石崇。
从本文所记的事例中,亦乐见其流风之一斑。
【原文】
石崇与王恺争豪,并穷绮丽,以饰舆服。
武帝,恺之甥也,每助恺。
尝以一珊瑚树高二尺许赐恺,枝柯扶疏,世罕其比。
恺以示崇,崇视讫,以铁如意击之,应手而碎。
恺既惋惜,以为疾已之宝,声色甚厉。
崇曰:"不足恨,今还卿。
"乃命左右悉取珊瑚树,有三尺、四尺、条干绝世、光彩溢目者六七枚;如恺许比,甚众。
恺惘然自失。
(选自刘义庆《世说新语》)
【文学常识】
《世说新语》的编撰者是南朝宋的刘义庆(403—444),他是宋武帝刘裕的侄子,被封为临川王。
从这部书的内容来看,全书没有一个统一的思想,既有儒家思想,又有老庄思想和佛家思想,可能是出自多人之手,刘义庆招集的文学之士很可能参加了它的编撰。
《世说新语》又称《世说》,内容主要是记录魏晋名士的逸闻轶事和玄言清谈,也可以说这是一部记录魏晋风流的故事集,是研究魏晋时期历史的极好的辅助材料。
在艺术上有较高的成就,鲁迅先生曾把它的艺术特色概括为“记言则玄远冷隽,记行则高简瑰奇”(《中国小说史略》)。
《世说新语》的语言简约传神,含蓄隽永。
《世说新语》对后世有着非常深刻影响,不仅模仿它的小说不断出现,而且还不少戏剧、小说也都取材于它。
石崇(249年~300年),西晋文学家。
字季伦。
祖籍渤海南皮(今属河北),生于青州,小名齐奴。
【赏析】
石崇与王恺争豪,石崇与王恺都是西晋时期的官僚贵族,他们对百姓生活巧取豪夺,生活奢靡腐化,经常争豪斗富,曾以蜡代薪,做锦步幛五十里,以竞奢华。
王恺虽然得到了其外甥晋武帝的资助,却常常敌不过石崇。
【拓展阅读】
王荆公知制诰
王荆公知制诰,吴夫人为买一妾,荆公见之,曰:“何物也?”女子曰:“夫人令执事左右。
”安石曰:“汝谁氏?”曰:“妾之夫为军大将,督运粮而失舟,家资尽没犹不足,又卖妾以偿。
”公愀然曰:“夫人用钱几何得汝?”曰:“九十万。
”公呼其夫,令为夫妇如初,尽以钱赐之。
【翻译】
王荆公(王安石)升职为知制诰,吴夫人为他买了一个小妾,荆公见到说:“这是谁?”那女子说:“夫人让我在您身边侍奉您。
”王荆公说:“你是谁家的?”那女子说:“我的丈夫是军中官员,运米时船沉,家中财产全部用尽(用来赔偿)还不够,还要卖了我来补偿。
”王荆公伤感地说:“夫人花了多少钱买你?”女子说:“九十万钱。
”王荆公叫来她的丈夫,让那对夫妇和好如初,把钱全赏赐给他们。
【练习与检测】(共30分)
1.解释加点的词语。
(10分)
①并穷.绮丽()
②尝.以一珊瑚树高二尺许赐恺()
③尝以一珊瑚树高二尺许.赐恺()
④世罕.其比()
⑤崇视讫.()
⑥以为疾.已之宝()
⑦不足恨.()
⑧乃命左右悉.取珊瑚树()
⑨恺惘然
..自失()
⑩恺以示.崇()
2.翻译。
(10分)
①石崇与王恺争豪,并穷绮丽,以饰舆服。
②尝以一珊瑚树高二尺许赐恺,枝柯扶疏,世罕其比。
③崇视讫,以铁如意击之,应手而碎。
④恺既惋惜,以为疾已之宝,声色甚厉。
⑤条干绝世、光彩溢目者六七枚。
3.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文章通过一略一详两件事来写石崇与王恺争豪,请各用三个字概括。
(2分)
①
②
(2)从哪些描写可以看出王恺的珊瑚“世罕其比”?作者这样写有什么作用?(2分)
(3)联系后文,我们从石崇击碎珊瑚的举动中,可以看到他怎样的性格特点?(2分)
(4)文章反映了当时怎样的社会现状?表现出了这些富人怎样的心态?(4分)
【练习与检测参考答案】
3.(1)①击珊瑚。
②展珊瑚。
(2)枝柯扶疏,铺垫。
(3)傲慢,又胸有成竹。
(4)反映晋代地主生活的豪华与奢侈。
表现出了这些富人的攀比之心和骄傲自大,目中无人的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