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和动物的新陈代谢共34页文档
- 格式:ppt
- 大小:4.70 MB
- 文档页数:34
第二章生物的新陈代谢第一节绿色植物和微生物的新陈代谢●知识梳理一、绿色植物的新陈代谢(一)植物的光合作用1.光合作用的概念及其重要意义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的过程。
光合作用的重要意义是把无机物转变成有机物,转化并储存太阳能,使大气中的氧和二氧化碳的含量相对稳定等。
总之,光合作用是地球上几乎一切生物的生存、繁荣和发展的根本源泉。
2.光合作用的场所叶片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重要细胞器。
3.光合作用的过程光合作用的总反应式概括为:4.外界条件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影响光合作用的外界条件主要有光照强度、二氧化碳浓度、温度和水含量等。
(二)植物的呼吸作用1.含义:生物体利用氧气将体内的有机物氧化分解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并且释放出能量的过程叫呼吸作用。
2.表达式:3.植物呼吸作用的生理意义主要有两点:(1)呼吸作用产生的能量是许多其他生命活动过程的能源;(2)呼吸作用的中间产物是植物体内许多重要物质生物合成的原料。
(三)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利用1.细胞吸水与失水细胞吸水的主要方式是渗透吸水。
当细胞处于不同浓度的溶液中时,在细胞内外就会发生渗透作用。
植物吸水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的成熟区。
当细胞液浓度大于周围溶液浓度时,细胞吸水当细胞液浓度小于周围溶液浓度时,细胞失水2. 植物对水分的吸收植物吸水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的成熟区,成熟区有大量的根毛细胞。
当根毛细胞的细胞液浓度大于土壤溶液浓度时,根毛细胞吸水当根毛细胞细胞的液浓度小于土壤溶液浓度时,根毛细胞失水3. 植物体内水分的运输水分被根系吸收进入木质部的导管后,沿着木质部向上运输到茎或叶的木质部,而到达植物体的各部。
水分子在导管内上有蒸腾拉力,下有根压,中间有水分子本身的内聚力,使水分形成连续的水柱源源而上。
土壤中的水分进入根毛细胞的途径4.蒸腾作用(1)蒸腾作用含义:水分以气体状态从植物体表面(主要是叶)散失到体外的现象叫做蒸腾作用。
动物的新陈代谢专题概览专题概论新陈代谢是生物的基本特征,动物的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过程是靠各个器官、系统分工协作来完成的糖、脂类、蛋白质等营养物质通过消化和吸收进人人体后,在组织细胞内相互转化,或者氧化分解释放能量,产生的代谢废物最终排出体外糖、脂肪、蛋白质这三大类营养物质的代谢过程与人体的健康密切相关,代谢失调会引起糖尿病、脂肪肝等疾病。
重点知识糖类代谢、脂质代谢、蛋白质代谢的过程三大营养物质代谢的关系。
二大营养物质代谢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高考回溯“动物的新陈代谢”主要包括动物细胞获得营养、排出废物和物质在细胞内的转化三部分内容,其中后者是历年高考考查的重点知识本部分的知识内容与人的日常生活、健康状况有密切的联系,所以,三大营养物质的代谢过程与人体健康的关系是高考命题的焦点,往往以曲线图的形式来表示人体进食前后、运动前后、正常失调时体内某种成分的变化,或者以文字图的形式来表示二大营养物质的吸收、转化和利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对图表的辨析能力和对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
题目的难度主要是中档题,偶有较大难度的题目。
学习方法本专题‘动物的新陈代谢”既是生物学中的基础知识,又与人类健康状况、生活方式等问题密切相关,因此在学习过程中:首先,要善于温故而知新,及时回顾初中生物学中学习过的消化、吸收,营养物质运输过程的知识,以及代谢终产物排出的知识.在此基础上学习微观层次上的细胞内代谢过程其次,要注重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理解,由于三大营养物质在细胞内的代谢微观、抽象,而且涉及许多生物化学反应,所以学习时要关键抓住三大营养物质在人和动物体内代谢过程的‘来龙”和‘去脉”这条主线进行理解,力争化难为易,化抽象为具体。
第三,要能够将基础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例如运用三大营养物质代谢的知识分析糖尿病、脂肪肝、肥胖症等代谢失调症的成因,以及节食等生活方式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等等。
专题纵横“人和动物体内三大营养物质的代谢”一节中糖类、脂质和蛋自质代谢的内容,需要以初中生物学过的消化、吸收,营养物质运输过程的知识.代谢终产物排出的知识,以及高中生物第一章中有关糖类、脂质和蛋白质的知识为基础来学习,而本部分内容又是,’人和高等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的知识基础考试要求了解糖类代谢、脂质代谢和蛋白质代谢的过程。
第二章生物的新陈代谢生物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物质和能量的交换,以及生物体内物质和能量的转变过程,叫做新陈代谢。
新陈代谢过程就是生物体的自我更新过程。
只有在这种不断地自我更新中,生命才得以维持。
新陈代谢一旦停止,生命也就结束。
所以,新陈代谢是生物的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特征。
第一节绿色植物的新陈代谢在地球上,最高等的植物是绿色开花植物,也就是被子植物,下面以被子植物为例来介绍植物的新陈代谢。
一、根的结构与功能(一)根的形态结构每株植物根的总和叫做根系。
根系可分为两大类,就是直根系和须根系。
从根的顶端到生长根毛的一段,叫做根尖。
根尖由四部分构成。
(1)根冠位于根尖的顶端,有一群体积较大的细胞,排列不整齐,就像一顶帽子套在生长点的外面,它具有保护根尖的作用。
(2)生长点被根冠包围着的一群体积很小,近似方形,细胞壁薄,细胞核大,见不到液泡,排列紧密,具有很强分裂能力的细胞。
(3)伸长区生长点上部的细胞,逐渐停止分裂,开始迅速伸长,这部分细胞构成伸长区。
伸长区是根生长最快的地方,对水和无机盐有一定的吸收能力。
(4)根毛区在伸长区的上部,细胞已经停止生长,表皮细胞的一部分向外突出呈细毛状,叫做根毛。
这部分为根毛区,是根吸收水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
根毛区的上部,直到茎的基部,这部分根的细胞有了明显的分化。
其中有些细胞的细胞质和细胞核都消失了,这些细胞上下连接,中间的横壁消失,形成了中空的长管,叫做导管。
根中的导管与茎的导管是相通连的。
根吸收的水和无机盐就是通过导管输送到茎、叶等器官。
据统计,玉米根毛区的表皮,每平方毫米大约有400多条根毛,这就使表皮细胞的吸收面积大大增加。
在移植植物时,纤细的根毛和幼根最易损伤或折断,使吸收功能大大降低,所以新移栽的幼苗往往出现萎蔫现象,要等生出新根和根毛才会逐渐复原。
因此,要尽量多带些土进行移栽,保留更多的幼根和根毛,幼苗才易成活。
根尖的各部分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按着原来的顺序向前推进生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