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内科学类风湿性关节炎和强直性脊柱炎.docx
- 格式:docx
- 大小:12.75 KB
- 文档页数:1
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临床表现侵蚀性、对称性多关节炎。
滑膜炎和血管翳形成。
一.关节:1.晨僵。
2.关节痛与压痛:最早症状,褐色色素沉着。
3.关节肿4.关节畸形:天鹅颈、纽扣花样,纤维性和骨性强直 5.特殊关节:颈椎:颈痛。
肩、踝关节:活动受限。
颞颌关节:讲话疼痛。
6.关节功能障碍:分级P809二.关节外表现:1.类风湿关节2.类风湿血管炎3.肺:肺间质病变、结节样改变、Caplan综合征:尘肺合并RA、胸膜炎、肺动脉高压4,心脏受累:心包炎。
5.胃肠道6.肾。
7.神经系统8.血液系统: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
9.干燥综合征。
症状:首发症状为下腰背痛伴晨僵。
休息较重,活动减轻。
腰椎活动受限,胸廓活动度减少。
最典型:炎性腰背痛体征:骶髂关节压痛。
脊柱活动受限,胸廓活动度减低,枕墙距>0。
实验室和其他辅助检查一.血象:活动期血小板增高。
二.炎性标志物三.自身抗体:1.类风湿因子。
2.抗角蛋白抗体谱。
抗CCP抗体特异敏高最高。
四.免疫复合物和补体:活动期补体增高五.关节滑液六.关节影像学检查七.类风湿结节的活检实验室检查:RF阴性。
HLA-B27为阳性影像学检查:竹节样改变,椎体方形变,脊柱生理曲度改变诊断和鉴别诊断P812.一.骨关节炎:远端指间关节二.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及脊柱关节三.银屑病关节炎:远端指关节四.系统性红斑狼疮:抗核抗体、抗双链DNA抗体、抗SM抗体阳性P823外伤、脊柱侧突。
骨折、感染、骨质疏松、肿瘤。
注意炎性肌痛与机械性肌痛的区别。
治疗一.一般治疗:休息、关节制动、功能锻炼二.药物治疗:1.非甾体类抗炎药2.改变病情抗风湿药:首选甲氨蝶呤。
柳氮磺吡啶、氯喹3.糖皮质激素4.生物制剂靶向治疗:TNF-a拮抗剂、IL-6拮抗剂5.植物药制剂:雷公藤总苷三.外科手术治疗:关节置换和滑膜切除术一.非药物治疗二.药物治疗。
1.非甾体类抗炎药:一线用药2.控制疾病抗风湿药:甲氨蝶呤3.抗TNF治疗4.糖皮质激素三.外科治疗:全髋关节置换术、脊柱矫形术。
反复双膝关节肿痛1年,加重1周。
患者因长年从事温室蔬菜生产,反复冷、热刺激,于1年前出现双膝关节肿痛,休息时缓解,活动后加重,初未能引起患者重视,未行诊治。
后上述症状反复发作并屡次加重,先后就诊于多家医院,诊断为“类风湿性关节炎”治疗效果始终不佳,近1周来因受凉后上述症状再发,并伴有膝关节、肩关节疼痛,行走不便。
自服中药(具体不详)治疗后,效果不佳,遂来我院就诊,门诊以:“类风湿性关节炎”收住,自起病以来,患者睡眠及饮食欠佳,大小便正常,无发热、盗汗,无晨僵及皮疹等症。
1、患者主因反复双膝关节肿痛1年,加重1周入院。
曾在多家医院诊治,诊断为“类风湿性关节炎”。
2、查体:双膝关节、踝关节、肘关节肿痛,髋关节、肩关节压痛明显,活动轻度受限。
双下肢无浮肿。
一、风湿性关节炎:本病尤易与类风湿性关节炎相混淆,下列各点可资鉴别。
1、起病一般急骤,有咽痛、发热和白细胞增高。
2、以四肢大关节受累多见,为游走性关节肿痛,关节症状消失后无永久性损害。
3、常同时发生心脏炎。
4、血清抗链球菌溶血素“O”、抗链球菌激酶及抗透明质酸酶均为阳性,而RF阴性。
二、强直性脊柱炎:本病以前认为属类风湿性关节炎一种类型,但是,本病始于骶髂关节,非四肢小关节,关节滑膜炎不明显而钙化骨化明显,类风湿因子检查阴性,并不出现皮下类风湿结节。
患者于3年前,因从事温室生产,反复冷热刺激后出现双手腕关节、指间关节肿胀伴疼痛,以晨起活动后加重伴僵硬感。
就诊于“高台县人民医院”行抗“O”及类风湿因子检查后以“类风湿性关节炎”给予口服药物(具体不详)治疗后好转,此后上述症状反复发作,同时出现双足关节、膝关节及肩关节疼痛。
先后多次就诊于县医院及我院,经静脉输液(具体不详)及口服非甾体类消炎药治疗后疼痛症状可缓解。
于入院前1周,因受凉后双手关节明显肿胀伴疼痛,尤以腕关节明显。
为求治疗,今遂来我院,门诊以“类风湿性关节炎”收住。
此次病程中,患者无发热、畏寒,无皮肤瘀斑及出血点,无腹痛、腹泻,无尿频、尿急及蛋白尿。
类风湿关节炎(RA)
核心考点2——实验室检查
(1)类风湿因子(RF):70%(+);
滴度与疾病活动性和严重性相关;(-)不能排除;(+)不一定能够诊断。
(2)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抗CCP):早期诊断。
敏感性66%,特异性>95%。
高滴度阳性——预后不良。
(3)血沉、C反应蛋白:活动性。
(4)轻中度贫血、血小板增高。
核心考点3——药物治疗
1.NSAIDs+DMARD(首选甲氨蝶呤,还有柳氮磺吡啶、来氟米特、羟氯喹、硫唑嘌呤、环孢素、环磷酰胺
2.激素(桥接、重症)
3.生物制剂(最有效)
①TNF-α拮抗剂(类克、益赛普);
②CD20单克隆抗体(美罗华)。
【其他零碎考点】
1.类风湿结节——最常见的关节外表现。
不仅是RA的特异性皮肤表现,也是疾病活动的表现。
2.RA——贫血和血小板增多。
【Felty综合征】
RA患者中性粒细胞减少,甚至贫血和血小板减少,伴有脾大,部分患者血抗核抗体阳性,多见于病程较跑进全国前30%,加油!。
类风湿性关节炎
临床表侵蚀性、对称性多关节炎。
滑膜炎和血管翳形
现成。
一.关节: 1.晨僵。
2.关节痛与压痛:最早症状,
褐色色素沉着。
3.关节肿 4.关节畸形:天鹅颈、
纽扣花样,纤维性和骨性强直 5.特殊关节:颈
椎:颈痛。
肩、踝关节:活动受限。
颞颌关节:
讲话疼痛。
6.关节功能障碍:分级P809
二.关节外表现: 1.类风湿关节 2.类风湿血管炎
3.肺:肺间质病变、结节样改变、Caplan 综合
征:尘肺合并 RA、胸膜炎、肺动脉高压4,心
脏受累:心包炎。
5.胃肠道 6.肾。
7.神经系统 8.
血液系统: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
9.干燥综合征。
实验室一.血象:活动期血小板增高。
和其他二.炎性标志物
辅助检三.自身抗体: 1.类风湿因子。
2.抗角蛋白抗体查谱。
抗 CCP 抗体特异敏高最高。
四.免疫复合物和补体 : 活动期补体增高
五.关节滑液
六.关节影像学检查
七.类风湿结节的活检
诊断和P812.
鉴别诊一.骨关节炎:远端指间关节
断二.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及脊柱关节
三.银屑病关节炎:远端指关节
四.系统性红斑狼疮:抗核抗体、抗双链DNA
抗体、抗 SM 抗体阳性
治疗一.一般治疗:休息、关节制动、功能锻炼
二.药物治疗:
1.非甾体类抗炎药
2.改变病情抗风湿药:首选甲氨蝶呤。
柳氮磺吡
啶、氯喹
3.糖皮质激素
4.生物制剂靶向治疗: TNF-a 拮抗剂、 IL-6 拮抗
剂
5.植物药制剂:雷公藤总苷
三.外科手术治疗:关节置换和滑膜切除术强直性脊柱炎
症状:首发症状为下腰背痛伴晨僵。
休息较重,活动减轻。
腰椎活动受限,胸廓活动度减少。
最典型:炎性腰背痛
体征:骶髂关节压痛。
脊柱活动受限,胸廓活
动度减低,枕墙距 >0。
实验室检查: RF 阴性。
HLA-B27 为阳性
影像学检查:竹节样改变,椎体方形变,脊柱
生理曲度改变
P823
外伤、脊柱侧突。
骨折、感染、骨质疏松、肿
瘤。
注意炎性肌痛与机械性肌痛的区别。
一.非药物治疗
二 .药物治疗。
1.非甾体类抗炎药:一线用药
2.控制疾病抗风湿药:甲氨蝶呤
3.抗 TNF 治疗
4.糖皮质激素
三.外科治疗:全髋关节置换术、脊柱矫形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