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工程课件——第3章浅基础结构设计
- 格式:ppt
- 大小:1015.50 KB
- 文档页数:31
第三讲独立基础(浅基础)天然地基上结构较简单的浅基础,最为经济,如能满足要求,宜优先选用。
天然地基、人工地基上浅基础设计的原则和方法基本相同,只是采用人工地基上的浅基础方案时,尚需对选择的地基处理方法进行设计,并处理好人工地基与浅基础的相互影响。
独立基础:当建筑物上部结构采用框架结构或单层排架结构承重时,基础常采用方行、圆柱形和多边形等形式的独立式基础,这类基础称为独立式基础,也称单独基础,是整个或局部结构物下的无筋或配筋基础。
一般是指结构柱基,高烟囱,水塔基础等的形式(大块实体基础、单柱基础、墙下条形基础)。
独立基础类型:阶形基础、坡形基础、杯形基础。
(3)建筑物平面图、立面图,荷载,特殊结构物布臵与标高(4)建筑物场地环境,临近建筑物基础类型与埋深,地下管线分布(5)工程总投资与当地建筑材料供应情况(6)施工队伍技术力量与工期要求3.1.2基础设计内容、步骤(1)初步拟定基础的结构型式、材料和平面布臵;(2)确定基础的埋臵深度;(3)计算作用在基础顶面的荷载(4)确定地基承载力;(地基承载力:是指地基土单位面积上承受荷载的能力,以kN/m2或kPa计。
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在保证地基稳定的前提下,使建筑物的沉降不超过容许值的地基承载力)(5)根据作用在基础顶面的荷载及地基承载力,计算基础的底面积,并以此确定基础的长、宽;(6)设计基础高度与剖面形状(7)若地基持力层存在软弱下卧层时需验算下卧层的承载力(8)进行地基变形与稳定性验算;(9)进行基础细部结构设计;(10)绘制基础施工图,提出施工说明。
注:(1)~(8)中有不满足要求的情况时,可对基础设计进行调整,如采取改变基础埋臵深度火加大基础宽度、长度等措施,但应注意富余不应过大,应满足经济要求。
3.2基础埋置深度基础埋臵深度确定原则(考虑因素):(1)基础埋深不应小于按各种破坏因素而定的最小埋深(保证持力层不受外界破坏因素影响);(2)以满足各种力学验算为前提,应在最小埋深以下选择地基承载力较高的土层作为持力层。
基础工程设计原理3浅基础结构设计浅基础结构设计是建筑工程中最基本的一种基础结构类型,它适用于土质较好、地面承载能力高、荷载较小的情况。
浅基础结构设计的原理包括了基础尺寸的确定、基础材料的选择、基础的稳定性分析等方面。
首先,浅基础结构设计的第一步是确定基础尺寸。
基础设计需要结合建筑物的荷载要求、土质条件、地下水位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
一般来说,基础的宽度需要根据建筑物的重量和土壤的承载能力进行计算,以确保基础能够稳定地承载建筑物的荷载。
此外,基础的深度也需要根据地下水位的高低进行调整,以防止基础受潜水面浸湿而发生沉降。
其次,浅基础结构设计还需要选择合适的基础材料。
常见的浅基础材料包括混凝土和钢筋。
混凝土是一种常用的基础材料,因其强度高、耐久性好而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工程中。
在基础设计中,需要根据建筑物的荷载要求和土壤的特性选择适当的混凝土强度等级。
同时,根据设计要求,可以在混凝土中添加化学掺合料、纤维等,以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能和耐久性。
此外,钢筋也是常用的基础材料之一,它具有良好的抗拉性能,可以提高基础的受力性能。
最后,浅基础结构设计还需要进行基础的稳定性分析。
基础的稳定性分析主要包括基础的承载能力和变形性能。
承载能力指的是基础能够承受的最大荷载,需要根据基础的尺寸、材料和土壤的特性等因素计算。
变形性能指的是基础在受到荷载作用时产生的变形程度,需要根据建筑物的荷载要求和土壤的特性进行分析。
在进行稳定性分析时,还需要考虑基础的安全系数,以确保基础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
总之,浅基础结构设计是建筑工程中最基本的一种基础结构类型,其设计原理包括了基础尺寸的确定、基础材料的选择和基础的稳定性分析等方面。
在实际工程中,还需要根据不同的情况进行具体的设计,以确保基础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第三章浅基础结构设计3.1引言在土木工程中,基础设计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它直接影响到建筑物的整体稳定性和安全性。
而浅基础结构作为基础设计的一部分,主要适用于较小的建筑物或非承重墙体等结构。
本章将会详细讨论浅基础结构设计的基本原理、设计方法和注意事项。
3.2基本原理浅基础结构是指基础底部的直接接触土壤体,并将建筑物或结构物的荷载通过基础传递到土壤中。
基本原理是根据结构的荷载特点、土壤的力学特性以及基础形式的选择来确定基础的尺寸和布置。
3.2.1荷载特点在浅基础结构设计中,需要首先确定建筑物或结构物的荷载特点,包括垂直荷载、水平荷载和倾覆力矩等。
垂直荷载可以根据建筑物或结构物的重量以及附加荷载来计算,水平荷载可以根据风荷载、地震荷载等来估算。
而倾覆力矩则是通过对结构物的形状和重心位置进行分析得出。
3.2.2土壤力学特性土壤的力学特性对基础结构的设计具有重要影响。
常用的土壤参数包括土壤的重度、内摩擦角、剪切强度和沉降特性等。
这些参数可以通过现场勘察和实验室试验来确定,进而用于基础结构的计算和分析。
3.2.3基础形式的选择基础形式的选择与土壤的力学特性有关。
常见的基础形式包括浅基础中的连续墩基础、独立墩基础和板基础等。
在选择基础形式时,需要考虑土壤的承载能力、基础尺寸和建筑物的布置等因素。
3.3设计方法浅基础结构的设计方法主要包括极限平衡法和弹性方法。
3.3.1极限平衡法极限平衡法是基于土壤的承载能力进行设计的一种方法。
常见的极限平衡法包括平面内的杆件法和平面内力法。
杆件法主要用于计算水平荷载,而平面内力法则适用于计算倾覆力矩。
3.3.2弹性方法弹性方法是基于弹性理论进行设计的一种方法。
它通过考虑结构和基础之间的相互作用,计算基础的应力和变形。
常用的弹性方法包括弹簧模型法、有限元法和模拟模型法等。
3.4注意事项在进行浅基础结构设计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3.4.1基础尺寸的合理选择。
基础尺寸的选择要根据结构荷载和土壤承载力来确定,以保证基础的稳定性和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