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课堂练习
- 格式:doc
- 大小:25.00 KB
- 文档页数:5
【基础知识·达标练习】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小题。
苏轼一生并未退隐,也从未真正“归田”,(),却比前人任何口头上或事实上的“退隐”“遁世”要更深刻,更沉重。
正是这种对整体人生的空幻、淡漠感,求超脱而未能,欲排遣反戏谑,使苏轼奉儒家而出入佛老,谈世事而颇作玄思;于是,___________,初无定质,嬉笑怒骂,皆成文章。
苏轼在美学上追求的是一种朴质无华、平淡自然的情趣韵味,一种退避社会、厌弃世间的人生理想和生活态度,反对___________和装饰雕琢,并把这一切提到某种透彻了悟的哲理高度。
无怪乎在古今诗人中,就只有陶渊明最合苏轼的标准了。
只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的陶渊明,才是苏轼所愿顶礼膜拜的对象。
终唐之世,陶诗并不__________,甚至也未遭李、杜重视。
直到苏轼这里,才被抬高到独一无二的地步。
苏轼发现了在极平淡朴质的形象意境中陶诗所表达出来的美,看作人生的真谛,艺术的极峰。
千年以来,陶诗就一直以这种苏化的面目流传着。
尽管苏轼不断地进行自我安慰,时时流露出___________的“乐观”情绪,“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但其中总深深地埋藏着某种要求彻底解脱的出世意念。
无怪乎朱熹、王船山不喜欢苏轼,他们都感受到苏轼这一套对当时的社会秩序具有潜在的破坏性。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笔走龙蛇虚张声势显达随遇而安B.笔走龙蛇矫揉造作显赫随波逐流C.行云流水矫揉造作显赫随遇而安D.行云流水虚张声势显达随波逐流2.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A.他的诗文表达出那种人生空漠之感B.但他那种人生空漠之感是通过诗文所表达出来的C.但他通过诗文表达出那种人生空漠之感D.但他通过诗文所表达出来的那种人生空漠之感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苏轼发现了在极平淡朴质的形象意境中陶诗所表达出来的美,把它看作人生的真谛,艺术的极峰。
高二语文练习题一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天上之水马力巴颜喀拉山上的雪水,来到了屈曲的河床,山地、平原、丘陵和峡谷给了它恢远的气韵,黄土高原赋予它单纯的色彩,一路接纳的径流,增壮了它的声势。
大河的中下游,水色转黄。
一个到过中国北方的人,总会见到黄河的身影,总会听到黄河的涛声,总会嗅到黄河的气息,自己的性情也雄毅起来。
“黄河之水天上来”,一个古远的声音在激浪里荡响,尽是浩滂之气。
此刻,我位于莱州湾和渤海湾相交的黄河口。
滩涂渍了盐,抓一把黏湿的土,舌尖一舔,咸的!盐生植物耐得盐化环境:碱蓬、盐蒿、白茅、马绊草、罗布麻、野大豆聚成群落,连成的草甸子大得望不断,朝海边铺去,恣意极了。
盐土湿地上,最多的是芦苇,滨海荒洼的原始美,叫它占去大半。
“芦花飘雪迷洲渚”,深秋天气,银白一片,像鹅羽。
黄河口的芦苇没有我们兴凯湖那边长得粗,倒还密实,透不过风似的。
目光却是挡不住的。
我不出声地瞅着,心回到了兴凯湖。
摆动的芦苇,让风弄出一些声音,哗哗哗,如同浪的低吟。
禽鸟喜逐水草,乐享随波飘溢的清香。
天鹅、丹顶鹅、赤麻鸭、绿头鸭、斑嘴鸭、翘鼻麻鸭、东方白鹦,晨光里,晚霞中,或凫或飞,翅膀撩起欢欣的水花。
黄河口的精灵是它们。
跟人类一样,黄河也得靠“食物”维持生命。
这食物就是泥沙。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西北塬峁上的泥沙被它吞下,又远远带走,一气吐到临海的河口。
寻故问典,始知黄河正流屡次改道,才得注入渤海。
史书上说的“黄河六徙”,多经囊为齐地的利津。
我在“黄河入海口”碑前,听一位当地汉子讲,从前黄河就在这儿流到海里,可是河口每年朝渤海东移两公里,越移越远,海滩也逐年扩延。
这是一个传奇。
土地在水下生长,发有成三角洲,“黄河造陆”的异景始为世人注意。
这片冲积平原,我若从云里望下去,应该是扇形的,地理书上讲的“冲积扇”,该是它吧。
海陆变迁的大势,令人一叹,再叹,三叹。
黄土地上的盈余物质覆盖过来,近海的盐渍野滩变了貌,土质沃腴了,田地肥饶了,庄稼不愁长。
高二语文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同步练习第9-1课《陈情表》(含答案)第9.1课《陈情表》课时同步练习班级:____________ 姓名:第一部分:文言基础练习1、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臣以险衅,夙遭闵凶B.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C.臣密今年四十有四D.皇天后土,实所共鉴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臣以险衅,夙遭闵凶凶:不幸B.门衰祚薄,晚有儿息祚:福分C.但以刘日薄西山____________ 薄:浅薄D.本图宦达,不矜名节矜:顾惜,爱惜。
3、下列各项中,加点词全都属于古今异义的一项是()①九岁不行②至于成立③终鲜兄弟④臣欲奉诏奔驰⑤则告诉不许⑥州司临门⑦有所希冀⑧臣之辛苦⑨过蒙拔擢A.①②④⑤⑦⑧____________ B.①③⑤⑥⑧⑨C.②③④⑥⑦⑨____________ D.①②⑤⑥⑧⑨4、下列句中的加点词,无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A.外无期功强近之亲B.臣侍汤药,未曾废离C.诏书切峻,责臣逋慢D.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以”字的意义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是以区区不能废远A.谨拜表以闻B.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C.猥以微贱,当侍东宫D.臣以险衅,夙遭闵凶6、下列各项中,没有特殊句式的一项是()A.而刘夙婴疾病B.今臣亡国贱俘C.臣之进退,实为狼狈D.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7、下列各项中,对文化常识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表”是一种文书,用于臣下向君主陈请谢贺,一般都态度诚恳,措辞谦恭。
B.期,穿一年孝服的亲族。
功,穿大功服(九个月)、小功服(六个月)的亲族。
C.在古代,“拜臣郎中”“除臣洗马”中“拜”和“除”都是授予官职之意。
秀才:汉代所设选拔人才的一种科目,推举优秀人才。
与科举考试时的“秀才”不同。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陈情表》中“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两句总写李密命运不好、小时不幸。
《诗经》三首练习洛阳市轴一中鲁建波一、文学常识:1、《诗经》是我国诗歌总集,通称为或,共首,儒家把它奉为经典,才称为《诗经》。
全书收集了从到近五百年间的诗歌,分、、、三个部分,其中“风”指15国风,“雅”分“大雅”、“小雅”。
以诗为主,普遍运用、、的艺术手法。
2、《诗经》六义:、、、、、。
二、通假字: 1、于嗟鸠兮:2、于嗟女兮:3、士之耽兮,犹可说也:4、女之耽兮,不可说也:5、淇则有岸,隰则有泮:6、与子同泽:7、爱而不见:8、说怿女美: 9、自牧归荑:三、词类活用:1、女也不爽,士贰其行。
2、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四、解释加点的词语:1、氓之蚩蚩..:..: 2、匪我愆期3、乘彼垝垣..:..: 4、体无咎言5、无与士耽.:6、以我贿.迁:7、不可说.也: 8、其黄而陨.:9、自我徂.尔: 10、渐.车帏裳:11、女也不爽.: 12、无毫发爽.:13、爽.约: 14、屡试不爽.:15、士也罔.极: 16、靡.室劳矣:17、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18、奢靡.:19风靡.: 20、所向披靡.:21、咥.其笑矣: 22、言.既遂矣,至于暴矣:23、隰则有泮.: 24、言笑晏晏..:25、静女其姝.: 26、俟.我于城隅:27、搔首踟躇..: 28、静女其娈.:29、贻.我彤管: 30、作《诗说》以贻.之:31、彤管有炜..: 32、说怿.女美:33、自牧归.荑: 34、洵.美且异:五、填出古代年龄称谓:1、少年时代把头发梳成髻:2、女子十三岁:3、女子十五岁:4、男子二十岁:5、三十岁:6、四十岁:7、五十岁:8、六十岁:9、七十岁: 10、八九十岁 11、一百岁:六、一词多义:1、言:载笑载言:静言思之:2、女:静女其姝:匪女之为美:3、见:爱而不见:不见复关:4、罔:士也罔极:置若罔闻:5、夙:夙兴夜寐:平生夙愿6、载:载歌载舞:千年万载:车载船装:7、体:体无咎言:四体不勤:身体力行:体贴入微七、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A、他当职员时对小丽还是一片真情,炒股发财后就二三其德....,与别的女子打得火热。
人教版高二语文练习册答案
一、阅读理解题
1. 阅读《红楼梦》中关于林黛玉的描写,回答以下问题:
- 林黛玉的性格特点是什么?
答案:林黛玉性格多愁善感,聪明伶俐,同时具有一种超凡脱俗的气质。
- 林黛玉在《红楼梦》中的象征意义是什么?
答案:林黛玉象征着封建社会中的悲剧人物,她的一生充满了不幸和挣扎。
2. 阅读《边城》中翠翠的形象,回答以下问题:
- 翠翠的性格特点有哪些?
答案:翠翠性格纯真善良,对爱情忠贞不渝,同时具有一种坚韧不拔的精神。
- 翠翠的形象在小说中有何象征意义?
答案:翠翠的形象象征着自然与纯真,她的故事反映了人性的美好与社会的残酷。
二、古文翻译题
1. 请将《岳阳楼记》中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翻译成现代汉语。
答案:在天下人忧虑之前先忧虑,在天下人欢乐之后才欢乐。
2. 请将《滕王阁序》中的“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翻译
成现代汉语。
答案:晚霞和孤独的野鸭一起飞翔,秋天的江水与天空连成一片。
三、作文题
1. 请以“我眼中的春天”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答案:(此处省略作文内容,因为作文题需要学生自己发挥,但可以给出一个大致的写作框架)
- 开头:描述春天的景象,引出主题。
- 中间:通过具体事例,表达自己对春天的感受和理解。
- 结尾:总结全文,表达对春天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待。
结束语:
本练习册答案仅供参考,希望同学们在完成练习时能够深入思考,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和写作能力。
同时,也鼓励同学们在阅读经典文学作品时,能够有自己的理解和感悟,不断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课堂练习(一)高二语文(共计16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答案写在答题纸上)2015年10月一、语言基础题。
(共12分)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3分)A.一个老人用微微颤抖的双手给他的老伴喂水,那瓶水喝了一半,衣襟上流一半,可是他们的眼中只有平和的目光,我想那算是一种相敬如宾....、相濡以沫的境界吧。
B.作为一位德高望重的科学家,他是那样严谨,但又是那样谦逊,那样和蔼,在他的言语中听不到“你应该”或“你不应该”之类的话,让人如坐春风....。
C.今年的春装以休闲、淑女、中性为主要风格,流行的图案越发抽象了,点、线、面各种元素的交织,构成了更加光怪陆离....的神秘几何图形。
D.现在少数媒体放着有重要新闻价值的素材不去挖掘,反倒抓住某些明星的一点逸闻就笔走龙蛇....,这种做法真是令人费解。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金融危机期间,一些抗议者在美国纽约联邦储备银行门外举行集会,要求联邦储备委员会在挽救金融市场的同时救助无力还贷的购房者。
B.与国内的音乐教育不同,梅纽因音乐学校教学的重点不是基本功的训练,它注重的是音乐知识、音乐理解能力和音乐素养的提高。
C.1956年,梅贻琦用清华在美的全部“庚子赔款”基金去台湾创办了新竹清华原子能研究所,然后在此基础上发展成为新竹清华大学。
D.新郑是一个农业资源比较丰富的县级市,该市在围绕以农民增收为中心的农业经济结构调整中,打破传统的管理模式,让农民及时掌握市场信息、科技信息。
3.依次填人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中国人吃早饭的习惯,始于两千多年前的汉代。
此后,华夏大部分地区,大都实行早午晚三餐制,利于生活也利于生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样样精致的茶点,被一双双灵巧的手赋予生命。
高二语文下册第15课《陈情表》课后练习题(附答案解析)一、基础训练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A.险衅.(xìn)祚.薄(zuò)床蓐.(rù) 茕.茕独立(qiónɡ)B.洗.马(xiǎn) 逋.慢(bū)拔擢.(dí) 终鲜.兄弟(xiǎn)C.优渥.(wò) 期.功(qī)闵.凶(mǐn) 逮.奉圣朝(dài)D.伪.朝(wèi) 矜.悯(jīn)郎署.(shǔ) 猥.以微贱(wěi)解析:B项,“擢”应读“zhuó”;C项,“期”应读“jī”;D项,“伪”应读“wěi”。
答案:A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门衰祚薄..祚薄:福分浅薄B.沐浴清化..清化:清明的政治教化C.察.臣孝廉察:考察D.形影相吊.吊:安慰解析:C项,“察臣孝廉”中“察”不仅当“考察”讲,还含有“推荐”之意,此句意为“考察并推荐我为孝廉”。
答案:C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A.至于成立..成立:成长,能自立B.沐浴..清化沐浴:蒙受润泽C.拜臣郎中..郎中:医生的古称D.岂敢盘桓..盘桓:徘徊、逗留解析:C项,“郎中”是官职名,尚书省的属官。
秦、汉时“郎中”为皇帝侍卫,管理车、骑、门户,有时也从军出战。
晋代称尚书曹司之长为郎中。
答案:C4.下列各句的翻译,有误的一项是()A.逮奉圣朝,沐浴清化译文:到了晋朝建立,我蒙受着清明的政治教化。
B.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
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译文:先是太守逵察举我为孝廉,后来刺史荣举荐我为秀才。
因为没有人照料祖母,我都辞谢了,没有遵命去上任。
C.诏书将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译文:陛下特地下达诏书,任命我为郎中,不久又蒙朝廷的恩宠,不让我再给太子洗马。
D.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译文:像我这样的微贱之人,能够侍奉太子,这实在不是我杀身捐躯能够报答朝廷的。
高二上学期语文练习册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终日:整天)B.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罔:迷惑)C.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参省:自我反省)D.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温故:复习旧知识)答案:D(温故:复习旧知识,知新:理解新知识)2. 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对偶)B.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拟人)C.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设问)D.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比喻)答案:B(没有使用修辞手法)二、填空题1. 《滕王阁序》的作者是_________,这篇文章是作者在_________岁时所作。
答案:王勃;十四2.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出自杜甫的《_________》。
答案:望岳三、简答题1. 请简述《论语》中“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句话的含义。
答案:这句话出自《论语·学而》,意思是说,学习了知识之后,如果能够不断地复习和实践,那么这种学习过程是令人愉悦的。
2. 请解释“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这句话的含义。
答案:这句话出自《岳阳楼记》,意思是说,不因外界的事物而感到快乐,也不因个人的得失而感到悲伤,表达了一种超脱物欲、宠辱不惊的人生态度。
四、论述题1. 阅读《岳阳楼记》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句话,谈谈你的理解。
答案:这句话是《岳阳楼记》中的名句,表达了作者范仲淹的高尚情操和忧国忧民的情怀。
他认为,一个有责任感的人应该先考虑国家的忧患,然后再考虑个人的欢乐。
这种思想体现了儒家的仁爱精神和对国家、民族的深切关怀。
五、作文题1. 以“我眼中的秋天”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答案:略(根据学生个人感受和写作能力而定)结束语:本次高二上学期语文练习册答案涵盖了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论述题和作文题,旨在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语文综合能力。
高二语文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同步练习第8课《茶馆(节选)》(含答案)第8课《茶馆(节选)》课时同步练习班级:____________ 姓名:第一部分:课内阅读练习阅读课文《茶馆(节选)》,完成1-4题1、下列对本文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黄胖子,是一个“流氓头子”,有一定的社会势力,经常为发生冲突的不同社会群体“说和”,化解矛盾。
B.当二德子向常四爷寻衅时,马五爷教训了二德子,帮常四爷解了围,说明马五爷是个正值侠义的人。
C.清王朝在戊戌变法后,实行恐怖政策,大兴牢狱,陷入酷吏乱捕人的混乱局面。
D.剧中的宋恩子、吴祥子是封建统治者的爪牙和走狗的形象。
2、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理解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一幕主要通过众多角色的对话,自然形成戏剧冲突,展现人物与时代的矛盾,有条不紊,张弛有致。
B.剧中的改良派秦仲义与顽固派庞太监狭路相逢,二人激烈的台词交锋深刻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社会矛盾冲突的一个方面,充分体现了老舍高超的语言表达艺术。
C.剧中塑造的人物形象具有典型的社会意义,像刘麻子、唐铁嘴这类社会底层被压迫者的形象,就集中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畸形和病态。
D.第一幕情节安排十分新颖,它打破了以“一人一事”为情节发展主线的窠臼,将不同人物的一个个戏剧片段巧妙地连缀起来,共同构成历史和社会图景,让观众清晰地看到那个时代的本质。
3、《茶馆(节选)》在结构上非常具有特色,请简要分析。
4、《茶馆(节选)》的语言有何特色?请结合文本加以分析。
第二部分:课外阅读提升练习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8题。
茶馆(节选)老舍(常四爷提着小筐进来,筐里有些纸钱和花生米。
他虽年过七十,可是腰板还不太弯)常四爷什么事这么好哇,老朋友!王利发哎哟!常四哥!我正想找你这么一个人说说话儿呢!我沏一壶顶好的茶来,咱们喝喝!(去沏茶)(秦仲义进来。
他老的不像样子了,衣服也破旧不堪。
)秦仲义王掌柜在吗?常四爷在!您是…..秦仲义我姓秦。
高二语文下册第18课《郑伯克段于鄢》课后练习题(附答案解析)一、基础训练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寤.生(wù)祭.仲(zhài)共.叔段(gònɡ) 缮.甲兵(shàn)B.廪.延(lǐn) 滋蔓.(màn)城颍.(yǐnɡ) 我独无(yì)C.百雉.(zhì) 自毙.(bì)泄泄.(yì) 不义不暱.(nì)D.亟.请(jí) 虢.叔(guó)遂恶.之(wù) 具卒乘.(shènɡ)解析:A项,“共”应读ɡōnɡ;B项,“繄”应读yī;D项,“亟”应读qì。
答案:C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今京不度,非制也,君将不堪.堪:受得了B.大叔完聚,缮.甲兵,具卒乘缮:修整C.颍考叔,纯孝也,爱其母,施.及庄公施:施行D.夫人将启.之启:开(门)解析:C项,施:推广,延及。
答案:C3.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姜氏欲之,焉辟害B.孝子不匮,永锡尔类C.尔有母遗,我独无D.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解析:A项,“辟”通“避”;B项,“锡”通“赐”;D项,“阙”通“掘”。
答案:C4.下列句子中,与其他三句句式不同的一项是()A.颍考叔为颍谷封人B.姜氏何厌之有C.君何患焉D.乱天子边,欲谁归罪解析:A项为判断句,其余为宾语前置句。
答案:A5.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于:遂寘姜氏于.城颍郑伯克段于.鄢B.及:及.庄公即位,为之请制不及.黄泉,无相见也C.之:姜氏何厌之.有不如早为之.所D.以:大叔又收贰以.为己邑命子封帅车二百乘以.伐京解析:A项,均为介词,在;B项,介词,等到/动词,到达;C项,助词,宾词前置的标志/代词,他,代指共叔段;D项,介词,把/连词,表承接。
答案:A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活用类型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今京不度.,非制也B.段不弟.,故不言弟C.庄公寤生,惊.姜氏,故名曰寤生D.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解析:C项为使动用法。
高二下册语文练习题高二语文下册是学习语文的重要阶段。
通过练习题的方式,不仅可以巩固所学的知识,还能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下面我将为大家提供一些高二下册语文练习题,希望能对同学们的语文学习有所帮助。
一、阅读理解题1. 请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问题。
汉字是我国的特有的文字,其形体可分为六种基本结构:横、竖、撇、点、提、勾。
下面是一些基本的横平竖直组合:横——竖| |——竖横——|45度撇下面有一个短句,请你画出每个字的形体结构。
人山人海,各色各样,热闹非凡。
①人②山③海④各⑤色⑥各⑦热⑧闹⑨非问题:a. 请写出字母编号对应的字。
b. 分别用红点标出每个字的结构。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孙悟空是《西游记》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他机智勇敢,善于变化,为了取经成功,他与师父唐僧和其他三位同伴历尽千辛万苦。
请你根据所学的语文知识回答下面的问题。
a. 请简述孙悟空的性格特点。
b. 请写出孙悟空的师父和其他三位同伴的名字。
二、完形填空题阅读下面的短文,掌握其大意,然后从A、B、C、D四个选项中选出可以填入短文中相应空白处的最佳选项。
我小时候非常喜欢读书,每当放学回家,就迫不及待地拿出一本书翻阅。
有一次,我读着读着,不知不觉就忘了路上是什么样的一个人。
走着走着,我突然发现自己走进了陌生的街道,我迷失了方向,不知道该怎么回家。
正当我彷徨无助的时候,一个陌生的大爷递给我一张纸条,上面写着:“孩子,你迷路了吗?到紧凑的地方问问路吧!”我感激地拿着纸条,立刻找到一个热闹的地点问了问路。
很快,我回到了家。
我想到这件事至今还记忆犹新。
在我迷路的那一刻,那位陌生的大爷像是一盏指引我走出困境的明灯,我真的感谢他。
从那以后,我决心要变成一个能够__1__别人的人。
问题:1. 这个空中最适合填入的词是什么?A. 帮助B. 保护C. 指引D. 告诉三、写作题请根据以下提示,用正确的语法和丰富的词汇完成一篇作文。
文中提到了高二下册语文练习题的重要性,请你以此为话题,写一篇80词左右的作文。
高二语文课后练习题论雅俗共赏练习高二语文课后练习题论雅俗共赏练习一、给下列加点的汉字注音。
垮( )台蜕( )变陈寅恪( )李翊( )柳耆( )卿两橛( )诲( )盗寒碜( )二、根据注音写出汉字。
qiān( )就shēn( )士chán( )宗虚wàng( )cēncT( )错落yí( )和园三、解释下列词语或句子。
1.出奇制胜:2.蜂拥而上:3.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4.分水岭:5.不知子都之姣者,无目者也:6.口之于味也,有同嗜焉;耳之于声也,有同听焉;目之于色也,有同美焉:7.气盛言宜:四、阅读下面这段文字。
并回答问题。
陶渊明有“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的诗句,那是一些“素心人”的乐事,“素心人”当然是雅人,也就是士大夫。
这两句诗后来凝结成“赏奇析疑”一个成语,“赏奇析疑”是一种雅事,俗人的小市民和农家子弟是没有份儿的。
然而又出现了“雅俗共赏”这一个成语,“共赏”显然是“共欣赏”的简化,可是这是雅人和俗人或俗人跟雅人一同在欣赏,那欣赏的大概不会还是“奇文”罢。
这句成语不知道起于什么时代,从语气看来,似乎雅人多少得理会到甚至迁就着俗人的样子,这大概是在宋朝或者更后罢。
1.“可是这是雅人和俗人或俗人跟雅人一同在欣赏,那欣赏的大概不会还是‘奇文’罢”中,作者运用“大概”而不是“应该”,这是为什么“那欣赏的大概不会还是‘奇文’罢”,那欣赏的是什么“文”呢答:2.在朱自清看来,“雅俗共赏”似乎就是新提出的尺度或标准,这个标准是什么答:【高二语文课后练习题论雅俗共赏练习】终于写完毕了,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谢谢!。
高二上学期语文课后练习试题及答案学生们在考试之前都会有什么样的心情呢?让我们来做一套试题卷来缓解一下紧张的心情吧!下面是店铺网络整理的高二上学期语文课后练习试题以供大家学习参考。
高二上学期语文课后练习试题及答案:一、夯实基础(15分,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档案(dàng) 剽悍(biāo)款识(zhì)雪泥鸿爪(zhǎo)B.结束(sù) 参乘(shèng) 孱头(càn) 不着边际(zhuó)C.载体(zài) 笏板(hù) 框架(kuàng) 开花结果(jié)D.溃脓(huì) 汤匙(chí) 诤友(zhèng) 强词夺理(qiǎng)解析:A项,“剽”应读“piāo”;B项,“束”应读“shù”;C项,“结”应读“jiē”。
答案:D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 )A.有人在网上贴出美国兰德公司“中国分析报告”,说中国人只在乎他们直系亲属的福址,对自己毫不相干的人所遭受的苦难视而不见。
B.此次牵头干预的西方大国还将在国内面临诸多经济问题,而坐壁上观的亚洲及其他地区国家则会一路快速发展。
C.有媒体甚至表示,征收排污费其作用不啻于在“北上广深”再来一次“汽车限购”,可见其对车市的影响将不可小觑。
D.为切实加强干部职工外出管理,严肃工作纪律,及时掌握干部职工在岗情况,高青分局切实采取措施,规范机关干部职工请假消假制度,确保了机关正常的工作秩序。
解析:A项,福址——福祉;B项,坐壁上观——作壁上观;D项,消假——销假。
答案:C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多读书少应酬,是我们党一直倡导的作风,也是领导干部应该努力做到的,但有些干部却打着“盛情难却”的幌子,对小恩小惠却之不恭。
B.书法是中国传统的艺术形式,风格各异的书法精品,或古朴,或隽秀,或雄浑,或飘逸,将汉字之美表现得淋漓尽致。
高二语文课堂练习2015 5 16一、(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睥.睨(pì)敕.造(chì)不吱.声(zī)绿.林好汉(lù)B.果脯.(fǔ)句读.(dòu)节.骨眼(jiē)掎.角之势(yǐ)C.腈.纶(jīng)胴.体(tóng)脖颈.儿(jǐng)浩浩汤.汤(s hāng)D.眼睑.(jiǎn)薅.草(hāo)汆.丸子(cuān)心广体胖.(pàng)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辨证施治\辩证通信卫星\通信社倍受青睐\事半功倍B.提纲挈领\题纲常年累月\长相思陈规陋习\陈词滥调C.造谣诬蔑\污蔑荧惑人心\荧光屏千金之躯\千斤重担D.年青力壮\年轻一副笑脸\一服药叠床架屋\高潮迭起3.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摭拾(zhé)狎昵(xiá)白发皤然(pó)大大落落(luō)B.手绢(juān)徇私(xùn)佶屈聱牙(jié)一哄而散(hòng)C.羞赧(nǎn)牝鸡(pìn)卷帙浩繁(zhì)强弩之末(qiáng)D.妊娠(shēn)自缢(yì)山肴野蔌(sù)像模像样(mó)4.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拌嘴明信片扬常而去雪中送炭B.九州舶来品略胜一筹惘然若失C.寒暄水笼头闲情逸致正襟危坐D.亲睐度假村独当一面崭露头角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苗族青年男女“对竹当歌”的内容大多以竹子作比喻,歌词美轮美奂,生动得令人拍案叫绝。
B.此后大盘覆水难收,股指逐级震荡下滑,各板块随波逐流而下,无一幸免,其中餐饮、农林牧渔板块跌幅尤甚。
C.如果党报的编辑部门没有针对重大新闻事件进行个性化的策划组织,那么,版面编辑即使长袖善舞,使尽解数将通稿进行排列组合,又能有多少作为呢?D.前“行政院长”谢长廷在台北县说,“国务机要费”事件发生时,马英九说“不能有贪污被告的人还当总统”,如果马英九一审有罪还参选,那就是鸡嘴变鸭嘴,要吞下自己的话、食言而肥。
高二语文课堂练习题:阅读、诗词鉴赏、文言文阅读、作文训练、语言运用和课堂讨论
由于我无法直接提供最新的高二上学期语文课堂练习题,以下是一些通用的高二语文课堂练习题,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1.阅读理解:从教材中选取一篇文章,进行阅读理解练习。
您可以让学生回
答有关文章主题、结构、修辞手法、语言特点等方面的问题。
2.诗词鉴赏:让学生鉴赏一首诗或词,并回答有关诗歌主题、意象、表现手
法等方面的问题。
3.文言文阅读:选取一段文言文,让学生进行阅读理解。
可以让学生翻译这
段文言文,并回答有关文言实词、虚词、句式等方面的问题。
4.作文训练:根据教材中的写作要求,让学生进行一次作文练习。
可以让学
生写一篇与所学单元主题相关的文章,或者进行作文技巧训练。
5.语言运用:选取一段语言材料,让学生进行语言的运用练习。
可以让学生
进行仿写、改写、缩写等练习,以提高其语言运用能力。
6.课堂讨论:针对一些热点话题或文学话题,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
可以
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并对他人的观点进行评述和讨论。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高二语文课堂练习题类型,您可以根据您的教学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和调整。
高二语文课堂练习2015 5 16一、(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睥.睨(pì)敕.造(chì)不吱.声(zī)绿.林好汉(lù)B.果脯.(fǔ)句读.(dòu)节.骨眼(jiē)掎.角之势(yǐ)C.腈.纶(jīng)胴.体(tóng)脖颈.儿(jǐng)浩浩汤.汤(s hāng)D.眼睑.(jiǎn)薅.草(hāo)汆.丸子(cuān)心广体胖.(pàng)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辨证施治\辩证通信卫星\通信社倍受青睐\事半功倍B.提纲挈领\题纲常年累月\长相思陈规陋习\陈词滥调C.造谣诬蔑\污蔑荧惑人心\荧光屏千金之躯\千斤重担D.年青力壮\年轻一副笑脸\一服药叠床架屋\高潮迭起3.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摭拾(zhé)狎昵(xiá)白发皤然(pó)大大落落(luō)B.手绢(juān)徇私(xùn)佶屈聱牙(jié)一哄而散(hòng)C.羞赧(nǎn)牝鸡(pìn)卷帙浩繁(zhì)强弩之末(qiáng)D.妊娠(shēn)自缢(yì)山肴野蔌(sù)像模像样(mó)4.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拌嘴明信片扬常而去雪中送炭B.九州舶来品略胜一筹惘然若失C.寒暄水笼头闲情逸致正襟危坐D.亲睐度假村独当一面崭露头角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苗族青年男女“对竹当歌”的内容大多以竹子作比喻,歌词美轮美奂,生动得令人拍案叫绝。
B.此后大盘覆水难收,股指逐级震荡下滑,各板块随波逐流而下,无一幸免,其中餐饮、农林牧渔板块跌幅尤甚。
C.如果党报的编辑部门没有针对重大新闻事件进行个性化的策划组织,那么,版面编辑即使长袖善舞,使尽解数将通稿进行排列组合,又能有多少作为呢?D.前“行政院长”谢长廷在台北县说,“国务机要费”事件发生时,马英九说“不能有贪污被告的人还当总统”,如果马英九一审有罪还参选,那就是鸡嘴变鸭嘴,要吞下自己的话、食言而肥。
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脑活动绘图”计划将历时10年,耗资约30亿美元,其目的旨在探索人类大脑的工作机制,为脑活动绘制全图。
B.个人住房信息查询是否规范,关系着备受关注的全国住房信息联网能否加快适应,社会信任度能否得以提升。
C.从未被仰视,却一直在发光;中国成语,凝聚着历代哲人的思考,积淀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智慧,是中华民族文化与精神的家园,是我们了解古代中国的一把钥匙。
D.布多昂表示:庞巴迪公司是两国经贸关系健康发展的见证者,自己对中国市场未来发展充满信心,希望在交通设备的制造、研发和管理等方面深化与中方的合作。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每小题3分)乞者赵生传苏辙高安丐者赵生,敝衣蓬发,未尝沐洗,好饮酒,醉辄殴詈其市人。
虽有好事时召与语,生亦慢骂,斥其过恶。
故高安之人皆谓之狂人,不敢近也。
然其与人遇,虽未尝识,皆能道其宿疾与其平生善恶。
以此,或曰:“此非有道者耶?”元丰三年,予谪居高安,时见之于途,亦畏其狂,不敢问。
是岁岁莫,生来见予。
予诘之曰:“生未尝求人,今谒我,何也?”生曰:“吾意欲见君耳。
”既而曰:“吾知君好道而不得要,故肉多而浮,面赤而疮。
吾将教君挽水以溉百骸,经旬诸疾可去。
”予用其说,信然。
生尝告予:“吾将与君夜宿于此。
”予许之。
既而不至,问其故,曰:“吾将与君游于他所,度君不能无惊,惊或伤神,故不敢。
”予曰:“生游何至?”曰:“吾常至太山下,所见与世说地狱同,君若见此,归当不愿仕矣。
”予曰:“何故?”生曰:“彼多僧与官吏。
僧逾分,吏暴物故耳。
”予曰:“生能至彼,彼人亦知相敬耶?”生曰:“不然,吾则见彼,彼不吾见也。
”因叹曰:“此亦邪术,非正道也。
君能自养使气与性俱全,则出入之际,将不学而能,然后为正也。
”予曰:“养气请从生说为之,至于养性奈何?”生不答。
一日遽问曰:“君亦尝梦乎?亦尝梦先公乎?”予曰:“然。
”“方其梦也,亦有存没忧乐之知乎?”予曰:“是不可常也。
”生笑曰:“尝问我养性,今有梦觉之异,则性不全矣。
”予矍然异其言,自此知生非特挟术,亦知道者也。
生两目皆翳①,视物不明。
然时能脱翳见瞳子,碧色。
尝自言生于甲寅,今一百二十七年矣。
家本代州,名吉。
事五台僧,不能终,弃之,游四方。
少年无行,所为多不法,与扬州蒋君俱学。
蒋恶之,以药毒其目,遂翳。
生喜禽鸟六畜,常以一物自随,寝食与之同。
居兴国,畜骏骡,为骡所伤而死。
予闻有道者恶人知之,多以恶言秽行自晦,然亦不能尽掩,故德顺时见于外。
今余观赵生,鄙拙忿隘,非专自晦者也,而其言时有合于道。
(选自《栾城集》,有删改) 【注】①翳:长在眼角膜上遮蔽视线影响视力的白斑。
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生亦慢骂,斥其过恶慢:骂B.生未尝求人,今谒我,何也谒:拜见C.度君不能无惊,惊或伤神,故不敢度:料想,考虑D.今有梦觉之异,则性不全矣觉:睡觉8.选出加点字的用法相同的一项A.不然,吾则见彼,彼不吾见也輮使之然也B.则出入之际,将不学而能于其身也,则耻师焉C.养气请从生说为之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D.而其言时有合于道君幸于赵王9.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8分)(1)“吾将教君挽水以溉百骸,经旬诸疾可去。
”予用其说,信然。
(4分)(2)予矍然异其言,自此知生非特挟术,亦知道者也。
(4分)10.苏辙笔下的赵生具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概括。
(5分)11.用斜线“/”给下面的文言文画波浪线部分断句。
(限8处)(4分)古之君子,其责己也重以周其待人也轻以约重以周故不怠轻以约故人乐为善闻古之人有舜者其为人也仁义人也。
求其所以为舜者,责于己曰:“彼,人也;予,人也。
彼能是,而我乃不能是!”早夜以思,去其不如舜者,就其如舜者。
(节选自韩愈《原毁》)三、古诗鉴赏12.阅读下面诗歌,回答后面问题(8分)秋兴八首(其三)杜甫千家山郭静朝晖,日日江楼坐翠微。
信宿①渔人还泛泛②,清秋燕子故飞飞。
匡衡抗疏功名薄,刘向传经心事违。
同学少年多不贱,五陵衣马自轻肥③。
注释:①信宿:再宿。
这里有一天又一天的意思。
②泛泛:形容小舟在水中漂浮,无所归依的样子。
③轻肥:即轻裘肥马,比喻富贵。
《论语•雍也》:“乘肥马,衣轻裘。
”自轻肥,有神意自得的意思。
(1)诗歌的首联写了什么样的景象?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
(4分)(2)请从诗歌表现手法的角度简要赏析诗歌尾联。
(4分)1.A(B.掎.角之势jǐC.胴.体dòng 脖颈.儿gěng D.心广体胖.pán)2.C(A.通讯.社备.受青睐B.提.纲长.年累月D.年轻.力壮)3.C(A,zhé-zhí;B,juān-juàn,jié-jí;D,mú)4.B(A常-长;C 笼-龙;D亲-青)5.D(A美轮美奂:形容新屋高大美观,也形容装饰、布置等美好漂亮。
B覆水难收:倒在地上的水无法再收回,比喻已成事实的事难以挽回,多用于夫妻离异。
C长袖善舞:有了长的袖子,就容易舞得好看。
比喻有所凭借,事情容易成功。
后多用来形容有财势有手腕的人善于钻营。
D食言而肥:形容为了自己占便宜而说话不算数,不守信用。
)6.C(本题考查辨析病句的能力。
A.句式杂糅,“其目的”与“旨在”杂糅。
B.搭配不当,“加快适应”不搭配。
D.语序不当,“制造、研发和管理”应改为“研发、制造和管理”。
)7.D(觉:醒)8.A (A项:这样;B项:那样,那么/却;C项:这件事,指养气/我。
D项:与,同/表被动)9.(8分)(1)我将教你引(用)水来滋养你的身体,过了十天各种疾病都能被除掉。
我采用了他的话,确实这样。
(每句1分,共4分)(2)我非常吃惊,认为他的话与众不同。
从此知道赵生不仅是持有方术,也是懂得道的人啊。
(从此知道赵生不仅持有方术,也懂得道啊)(每句1分,共4分)10. (1)狂放 (2)粗鄙 (3)有才 (4)谨慎 (5)特立独行(5分:1点1分,2点2分,3点3分,4点5分;每点意思相近即可)11.古之君子,其责己也重以周/其待人也轻以约/重以周/故不怠/轻以约/故人乐为善/闻古之人有舜者/其为人也/仁义人也。
(4分,每对2处一分)12.(1) 人烟稀少、偏远僻静的山郭,(1分)天天都能在江楼上坐看的朝霞和翠微(1分),“静”字传空寂冷漠之意(1分),“日日坐”达寂寞无聊之意(1分)。
(2)反衬(对比)(1分),用少年时的同学只顾自己钻营前程、追求个人利益,过着腾达得意的生活(1分),,来衬托出作者忧国忧民的激愤和壮志(1分),表达(1分)。
白帝城里千家万户静静地沐浴在秋日的朝晖中,我天天去江边的楼上,坐着看对面青翠的山峰。
连续两夜在船上过夜的渔人,仍泛着小舟在江中漂流,虽已是清秋季节,燕子仍然展翅飞来飞去,汉朝的匡衡向皇帝直谏,他把功名看得很淡薄,刘向传授经学,怎奈事不遂心。
古人尚且如此,我更是不必说了,年少时一起求学的同学大都已飞黄腾达了,他们在长安附近的五陵,穿轻裘,乘肥马,过着富贵的生活。
第一联:“山郭”说明夔州地处偏僻,“千家”指人烟稀少。
“朝晖”写秋晨朝霞的美景,以“静”饰“朝晖”,空寂冷漠之意顿出。
早起坐江楼赏朝晖,看翠微,似乎不无惬意,冠以“日日”二字,就揭示出诗人无聊而孤寂的心情,并使“朝晖”失去诱人的光彩,甚至望“翠微”生厌。
第二联就眼前所见作进一层铺叙。
“信宿”,一夜曰宿,再宿曰信。
渔舟依旧泛泛,燕子故意飞飞,是“日日”看到的景致,在“泛泛”、“ 飞飞”中就透出诗人的憎厌之情。
身处异地,心怀家国,触目皆愁,日坐江楼,看朝晖,对翠微,已透出无聊情绪,而舟泛、燕飞又皆从无聊者的眼中看出,无可奈何的心情益发清晰。
第三联借古人写心中事。
这里是指如果抗言上疏论奏政治得失,何减匡衡,结果却因此遭贬,“伏奏无成,终身愧耻”,因此说“功名薄”;进而不得为国出力,只得退而讲经如刘向父子,但窗老一经,一事无成,违背自己的心愿,因此说“心事违”。
说“功名薄”,说“心事违”,以转进一层的笔法,表达了诗人的强烈愤慨。
抗疏遭贬,著诗抒情,诗人借二古人事以抒发自己的愤懑,写得委婉深沉第四联借“同学少年”之得意反衬自己不得意的处境。
想到同学少年多已腾达得意,轻裘肥马,作威作福,既不念故人之流落,更不念家国之残破,一个“多”字,一个“自”字,表现了诗人的痛心,也表明了他的鄙视之情。
诗人本不得意,却以得意者反衬,转折得突兀,收结得愤激,诗正是在愤激中揭示了诗人的深挚的忧国忧民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