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美版小学五年级美术下册第9课《团扇》
- 格式:ppt
- 大小:16.25 MB
- 文档页数:29
湘美版美术五年级下册第9课《团扇》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团扇》是湘美版美术五年级下册第9课的内容。
本课以中国传统文化为背景,引导学生了解团扇的历史、文化和艺术特点,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艺术创造力。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团扇的起源、制作方法、图案设计等方面,通过欣赏、实践、探究等活动,使学生掌握团扇的基本技能,提高审美素养。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对绘画有一定的基础,但团扇这一传统艺术形式可能较为陌生。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通过图片、文字等多媒体资源,了解团扇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同时,学生对美的追求和创造力的培养也亟待提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积极参与,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团扇的历史、文化和艺术特点,掌握团扇的基本制作方法,能够设计出具有创意的团扇作品。
2.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实践、探究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艺术创造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培养合作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了解团扇的历史、文化和艺术特点,掌握团扇的基本制作方法。
2.难点:设计出具有创意的团扇作品,提高审美素养。
五. 教学方法1.欣赏法:通过展示团扇作品,让学生了解团扇的艺术特点,培养审美能力。
2.实践法:引导学生动手制作团扇,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3.探究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团扇的历史、文化背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课件、图片等教学资源。
2.团扇制作材料(如扇面、画笔、颜料等)。
3.投影仪、电脑等教学设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文字等多媒体资源,介绍团扇的历史、文化和艺术特点,引导学生关注团扇的美学价值。
2.呈现(10分钟)展示一系列团扇作品,让学生欣赏团扇的多样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操练(15分钟)引导学生动手制作团扇,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制作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案-9《团扇》 | 湘美版教学内容本节课是湘美版五年级下册美术第九课《团扇》的内容。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团扇的历史背景、艺术特点以及制作方法。
学生将学习如何运用绘画、剪纸、拼贴等技巧来设计并制作出富有创意的团扇作品。
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团扇的起源和发展,欣赏团扇的艺术美。
2. 培养学生运用绘画、剪纸、拼贴等技巧进行团扇创作的实践能力。
3. 培养学生对传统艺术的热爱,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意识。
教学难点1. 团扇的制作技巧,如绘画、剪纸、拼贴等。
2. 团扇的整体设计和色彩的搭配。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团扇样品、制作材料等。
2. 学具:彩纸、剪刀、胶水、画笔、颜料等。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团扇样品,引发学生对团扇的兴趣,引导学生思考团扇的用途和特点。
2. 新课导入:介绍团扇的历史背景、艺术特点以及制作方法。
3. 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进行团扇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4. 作品展示:学生展示自己的团扇作品,进行互相评价和交流。
5. 总结: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团扇的艺术价值。
板书设计1. 团扇的起源和发展2. 团扇的艺术特点3. 团扇的制作方法4. 团扇的制作实践作业设计1. 制作一个团扇作品,要求运用绘画、剪纸、拼贴等技巧。
2. 写一篇关于团扇的短文,包括团扇的起源、艺术特点以及自己的创作体会。
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了解了团扇的历史背景、艺术特点以及制作方法,并能够运用绘画、剪纸、拼贴等技巧进行团扇创作。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发挥自己的想象力。
同时,教师还应加强对学生的个别指导,帮助解决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学生表现出较高的学习兴趣和创作热情。
教学难点补充和说明教学难点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涉及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
在《团扇》这一课中,教学难点主要集中在团扇的制作技巧,如绘画、剪纸、拼贴等,以及团扇的整体设计和色彩的搭配。
湘美2011版五年级美术下册《团扇》教案及教学反思一、教学目标1.了解和认识团扇的形态、材质、结构等基本知识。
2.学习团扇的材料和工具,掌握绘制团扇的基本技巧。
3.认真观察团扇的线条、色彩,分析团扇的造型结构,理解团扇的构图原则和美学规律。
4.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二、教学重点1.团扇的形态、结构和材质。
2.团扇的绘制方法和技巧。
3.团扇的构图原则和美学规律。
三、教学难点1.团扇的构图和色彩的搭配问题。
2.学生在创作时的想象和表达能力。
四、教学内容1. 团扇的形态、结构和材质教师带领学生观察不同种类的团扇,分析它们的形态结构、材质和特点。
2. 团扇的绘制方法和技巧1.工具:颜料、画笔、绘图纸、毛边团扇、胶水、颜料杯、水杯。
2.绘制步骤:1.准备工作:选择合适的毛边团扇,涂上胶水并晾干。
2.定基础:在团扇上用浓的颜料涂上轮廓,确定作品的大体形态。
3.着色:在团扇上绘制色块,注意色彩搭配和层次感。
4.点缀:细节的添加和修饰,如草、花、鱼和鸟等。
3.技巧:控制好画笔的粗细、力度和水量,注意色彩的对比和层次感。
3. 团扇的构图原则和美学规律教师带领学生分析团扇的构图原则和美学规律,如平衡、对称和重复等。
4. 创作实践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和技巧进行创作,可以自由发挥,也可以按照教师的要求进行创作。
五、教学方法1.观察法:向学生展示团扇的形态结构和材质。
2.讲授法:讲解团扇的绘制方法和技巧,以及构图原则和美学规律。
3.实践法:让学生进行团扇的创作实践。
六、教学评价1.评价方式:以作品为主,注重整个过程的评价和反思。
2.评价标准:包括团扇的形态结构、色彩搭配、层次和细节的处理,以及创意和表达等方面。
3.评价方法:教师进行点评和评分,学生互相交流和评价,提高评价的客观性和公正性。
七、教学反思本次教学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学生们对团扇的形态结构、材质等方面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技法上也有了一定的掌握。
但是在教学过程中,仍存在以下问题:1.对于团扇的美学规律和构图原则的讲解不够深入,需要加强。
湘美版小学美术五年级下册第9课《团扇》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团扇》是湘美版小学美术五年级下册第9课的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团扇的起源、发展以及各种团扇的样式和特点,同时掌握团扇的制作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教材中提供了丰富的团扇图片,便于学生观察和欣赏。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绘画和制作基础,对美术课程充满兴趣。
但部分学生对团扇的了解还不够深入,需要在课堂上进行引导和拓展。
此外,学生们的动手能力参差不齐,需要在教学过程中给予不同程度的支持和鼓励。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团扇的起源、发展以及各种团扇的样式和特点。
2.培养学生掌握团扇的制作方法,提高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3.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了解团扇的起源、发展以及各种团扇的样式和特点,掌握团扇的制作方法。
2.难点:创新团扇的设计和制作,以及对团扇内涵的理解。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团扇的起源、发展以及各种团扇的样式和特点。
2.示范法:展示团扇制作过程,引导学生动手实践。
3.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讨论,分享制作心得。
4.欣赏评价法:学生欣赏优秀团扇作品,提高审美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团扇图片、视频资料以及相关文字资料。
2.准备团扇制作材料(如扇面、彩笔、剪刀、胶水等)。
3.布置教室,营造传统文化氛围。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和视频资料,介绍团扇的起源、发展以及各种团扇的样式和特点。
引导学生关注团扇的美学特征,激发学生对团扇制作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展示优秀的团扇作品,让学生欣赏和分析作品中的创意和技巧。
同时,引导学生了解团扇在传统文化中的寓意,增强民族自豪感。
3.操练(10分钟)讲解团扇制作的基本步骤,并进行示范。
学生在课堂上按照基本步骤进行制作,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巩固(5分钟)学生完成团扇制作后,小组内交流讨论,分享制作心得。
湘美版美术五年级下册《9. 团扇》说课稿1一. 教材分析湘美版美术五年级下册《9. 团扇》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团扇的起源、发展以及艺术特点。
团扇是我国传统的工艺品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教材以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团扇的制作方法和装饰技巧,以及团扇在古代社会的地位和作用。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对团扇有更深入的了解,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动手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审美能力和手工制作技巧,对传统文化有一定的认知。
但团扇的历史和文化内涵可能对学生来说较为陌生,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团扇,感受其独特的艺术魅力。
三. 说教学目标1.了解团扇的起源、发展以及艺术特点,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热爱。
2.学习团扇的制作方法和装饰技巧,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3.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学生对美的鉴赏和创造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难点:团扇的制作方法和装饰技巧。
2.原因:团扇的制作过程较为繁琐,需要学生动手操作,对学生的耐心和细致程度有一定要求。
同时,装饰技巧的运用需要学生发挥创意,对学生的创新意识有较高要求。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讲授法:讲解团扇的起源、发展以及艺术特点,引导学生了解传统文化。
2.示范法:教师演示团扇的制作过程,让学生直观地学习制作方法。
3.练习法:学生动手制作团扇,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4.小组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制作心得和创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以图片和文字的形式,引导学生了解团扇的起源和发展,激发学生的兴趣。
2.新课讲解:讲解团扇的艺术特点,示范团扇的制作方法和装饰技巧。
3.学生练习:学生动手制作团扇,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制作心得和创意,互相学习。
5.展示评价:展示学生的作品,评价团扇的制作水平和创意程度。
6.总结拓展: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关注传统文化,激发学生对美术的热爱。
湘美版美术五年级下册第9课《团扇》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团扇》是湘美版美术五年级下册第9课的内容。
本课以中国传统的团扇为载体,让学生了解团扇的历史、文化内涵及其艺术表现形式。
教材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展示了团扇的种类、制作方法和绘画技巧。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掌握团扇的基本制作流程,培养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绘画基础和审美能力,对传统文化感兴趣。
但团扇这一传统艺术形式较为陌生,需要教师引导学生逐步了解和欣赏。
此外,学生们的动手能力参差不齐,需要在教学过程中给予个别指导。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团扇的历史、文化内涵及其艺术表现形式,掌握团扇的基本制作流程。
2.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实践、合作等环节,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团扇的历史、文化内涵及其艺术表现形式。
2.难点:团扇的制作方法和绘画技巧。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欣赏、实践、合作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互动。
2.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课件、实物团扇、绘画材料等教学资源,辅助教学。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以一首关于团扇的诗歌开场,激发学生对团扇的兴趣。
2.欣赏:展示不同种类、风格的团扇图片,引导学生了解团扇的历史、文化内涵。
3.实践:讲解团扇的制作方法和绘画技巧,学生动手实践,合作完成团扇制作。
4.展示: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教师总结点评。
5.拓展: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传统艺术,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简洁明了,突出团扇的特点和制作方法。
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团扇的种类2.团扇的历史、文化内涵3.团扇的制作方法4.团扇的绘画技巧八. 说教学评价1.学生自评:评价自己在制作过程中的表现,以及作品的美观程度。
2.同伴评价:互相评价对方的作品,给出建议和鼓励。
教案第9课团扇(教案)湘美版(2012)美术五年级下册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团扇的历史背景、艺术特点,掌握团扇的制作方法和步骤,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及审美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讨论、实践等环节,使学生了解团扇的制作过程,学会运用各种材料进行创作。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增强民族自豪感,提高审美情趣。
二、教学内容1. 团扇的历史背景:介绍团扇的起源、发展及其在各个历史时期的地位和作用。
2. 团扇的艺术特点:分析团扇的材质、造型、装饰等方面的特点。
3. 团扇的制作方法和步骤:讲解团扇的制作过程,包括选材、设计、制作等环节。
4. 团扇的欣赏与评价:引导学生欣赏优秀的团扇作品,学会从多个角度进行评价。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团扇的制作方法和步骤,团扇的欣赏与评价。
2. 难点:团扇的设计与制作,如何运用各种材料进行创作。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团扇实物、图片、制作工具等。
2. 学具:彩纸、剪刀、胶水、画笔、颜料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团扇实物,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团扇的特点和作用。
2. 新课:讲解团扇的历史背景、艺术特点,分析团扇的制作方法和步骤。
3. 实践:学生分组进行团扇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4. 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自评、互评、师评。
六、板书设计1. 第9课团扇2. 课题:团扇的历史背景、艺术特点、制作方法和步骤3. 重点:团扇的制作方法和步骤,团扇的欣赏与评价4. 难点:团扇的设计与制作,如何运用各种材料进行创作七、作业设计1. 制作一幅团扇作品,要求造型美观、色彩搭配和谐。
八、课后反思1. 教学目标是否达到: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是否掌握了团扇的制作方法和步骤,能否独立完成一幅团扇作品。
2. 教学内容是否充实: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否涵盖了团扇的历史背景、艺术特点、制作方法和步骤等方面的知识。
3. 教学方法是否恰当:本节课采用了欣赏、讨论、实践等教学方法,是否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作热情。
湘美版美术五年级下册《9. 团扇》说课稿4一. 教材分析《团扇》是湘美版美术五年级下册的一课,本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团扇的历史、文化内涵及其艺术特点,引导学生运用绘画、剪纸、手工制作等方法设计创作团扇,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教材中提供了丰富的图片素材和实例,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团扇的制作方法。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绘画和手工制作基础,对美术学科有较高的兴趣。
但团扇这一传统艺术形式对于他们来说较为陌生,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了解团扇的历史文化背景,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团扇的历史、文化内涵及其艺术特点,学会团扇的基本制作方法,创作一把具有个性的团扇。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实践等环节,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艺术的热爱和尊重,增强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对美术学科的兴趣。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掌握团扇的基本制作方法,创作一把具有个性的团扇。
2.难点:团扇的艺术特点是学生在创作过程中需要突破的问题,如何将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审美相结合,创作出富有创意的团扇作品。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讲授法:讲解团扇的历史、文化内涵及其艺术特点,引导学生了解团扇的制作方法。
2.示范法:教师演示团扇的制作过程,学生跟随操作。
3.引导法: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分析、讨论,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意识。
4.实践法:学生动手制作团扇,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5.评价法:学生互相评价、教师点评,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以图片和文字形式介绍团扇的历史、文化内涵及其艺术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讲解:讲解团扇的制作方法,演示制作过程,引导学生了解团扇的制作步骤。
3.实践:学生动手制作团扇,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4.展示:学生将制作好的团扇进行展示,分享创作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