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与基础图案
- 格式:docx
- 大小:17.15 KB
- 文档页数:4
基础图案课程标准文档编制序号:[KKIDT-LLE0828-LLETD298-POI08]基础图案课程标准课程名称:基础图案课程书号:课程类别:设计专业必修课适用专业:学时:32学时学分:3一、课程的性质图案课是艺术设计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
是培养学生的专业意识及其表现能力,通过学习图案为专业设计打下坚实的基础,提高和完善设计的造型表现力。
培养学生对抽象造型的感受能力与表现能力。
二、课程性质、目的与任务本课程为专业必修课。
基础图案是指具有实用性、适应性和审美性三重特征的,以装饰为主要目的的图形、图样设计。
因此通过教学,应使学生了解基础图案的类型、构成与组织规律;掌握图案素材收集与图形提炼变化的基本原理和表现技法,能将自然物象变化成艺术图案形象,从而提高学生图案造型的归纳、夸张、变化能力,进而构成和组织各类形式的图案。
并在这一过程中进一步学习形式美的基本原则与要素,能以形式美的原理与方法指导自己的图案设计与制作。
具有图案艺术的审美和表现能力。
同时,还应该让学生了解传统图案的产生原因、地域差异、以及不同历史时期图案体现出来的时代特点和现代图案设计的应用与发展趋势,使本课程教学为后续设计专业教学奠定必要的理论基础、认识基础和技能基础。
三、教学要求1、审美素养与审美创造能力的培养,是艺术教育的根本任务。
因此,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应重视形式美法则在各章节中的统领性作用。
虽然有独立的章节系统讲授这一内容,但在具体的教学中,需要教师有主次、有轻重、有分有合地把形式美因素分解在各教学章节和教学环节中,从体验、积淀到提炼、突出,再到应用实践,逐步培养起强烈的审美感受能力和审美创造能力。
2、由于单元制教学形式,时间短而且集中,在本课程教学内容中,图案的构成题材涉及面广、组织形式与审美取向各有侧重,如果在同一章节中集中讲述与训练,则难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学中应把各种构成题材适当分解在各章节的训练环节中,使教学更加有序和科学,利于学生消化吸收。
基础图案技法开封一师沈山波图案是一种具有装饰性和实用性的美术形式,狭义指器物上的装饰花纹,广义指对某种器物的造型结构、色彩、纹饰进行工艺处理而事先进行的设计方案。
我们今天只对图案的形式美、造型、构图、色彩、制作等方面的普遍规律进行基础训练,人们把这种基础训练称为基础图案,它对今后的装潢、染织设计、陶瓷、装饰绘画等学科的学习,会打下坚实的造型基础。
一、图案的写生与变化写生的目的是为了熟悉生活与自然界中的形象,研究并记录可供变化的素材,为图案造型作准备。
自然界中美的形象都可作为写生的对象。
写生的方法一般可采用:线描法、影绘法、水粉画法等形式,写生时,对象的轮廓一定要交待清楚。
图案的变化,即是将写生的自然物象处理成图案形象,它是基础图案的基本功,通过变化把现实生活的各种形象加工改造成适应于多种工艺美术品的图案纹样,目的是使图案更加理想化,激发视觉美感。
没有这样的过程,就不能成为图案。
变化的方法有,简化、夸张、规整化、适合、添加等,一个纹样常是几种方法的综合。
通过写生,变化后的形象,要使其具有图案设计的要求,我们要利用归纳重组的构成原理,把变化后的形象重新组成各种完美的图案,使之更适合设计的特点及审美要求。
二、图案的构成法则图案的构成法则,就是图案形式美的规律,由于它有实用与装饰的要求而具有一定的特殊规律。
1.统一与变化“变化”是图案中各个组成部分的区别,给人造成显著的对比感觉,它是设计者智慧与想象的体现,具有生动、活泼、有动感的特点。
“统一”是图案中各个组成部分的内在联系,它是秩序的体现,具有完整、周到、稳定、静态的特点。
一幅完美的图案应该是丰富的,有规律的,有组织的,而不是单调、杂乱无章的。
纹样、排列、结构各个组成部分从整体到局部均应取得多样统一的效果。
就图案而言,图案的处理、加工、设计的过程就是运用构成法则来安排处理的。
如构图上的主从。
疏密、虚实、纵横、高低、简繁、呼应等;形象上的大小、长短、方圆、曲直、起伏、动静、向背、屈伸、反正等,技法上的轻重、浓淡、干湿、刚柔等;这样如果处理得当,就能达到变化、对立、统一三者之间和谐相处,从而使整体获得明亮、和谐、丰富多彩的效果。
基础颜色12色人们一直在探索新的颜色,以给一些改变色彩来表达它们自身不同的情绪。
但是,在颜色沉淀之前,有一些基本的颜色是无法替代的。
它们往往会被称为“基础颜色12色”。
基础颜色由12种主要的色调组成,它们分别是红色、橙色、黄色、绿色、蓝色、紫色、灰色、棕色、白色、黑色、粉红色和亮黄色。
从某种意义上讲,这12种基础颜色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常用的颜色,它们既包括亮色,也包括暗色。
可以说,没有这12种颜色,其他颜色都很难表达出来。
红色是最常见的颜色,它通常代表着激情、温暖、活泼、创造性和勇气。
它也可以令人联想到血液、热情、热情和好奇心。
红色的力量极大,它可以激励人们,使他们充满奋斗的热情。
橙色是一种与红色非常相似的颜色,它象征着幸福、友好、温暖、活力,与红色相比,它更具乐观性和勇气。
橙色也可以带来抗拒、挑战、勇气和激情。
黄色是一种非常具有生命力和动力的颜色,它可以激活人们的能量,让他们充满希望和信心,强调积极的观念和态度。
黄色也可以代表自由和快乐。
绿色是一种能够提供人们安全和支持的颜色,它是坚持、信念、宽容和希望的象征。
绿色可以抚慰人们的心灵,并可以激发人们的洞察力和新颖思维。
蓝色是一种深沉而自由的颜色,它象征着深邃的思想和信念。
蓝色可以带给人们坚强的自我意识,它可以让人们看到更广阔的大局,感受到更广阔的无限可能性。
紫色和灰色则可以带给人们一种安静和沉思的情绪,它们带有神秘的深情,可以提升人们的思维深度。
灰色更加灵活,它可以强调冷静、注意力和思考,也可以代表坚毅、沉稳和深刻的内容。
棕色是实际主义和实用性的象征,它意味着稳重和稳健,可以带给人们沉着的心态,加强自己的执行力。
白色通常是一种纯洁、光明、无所不在的色彩,它暗示着洁净,也可以概括为神圣、整洁、纯洁和完整。
黑色是一种最基本的色彩,象征着力量、绝对和极简。
黑色也被认为是一种很难被控制的颜色,它可以表达比其他任何颜色更复杂的内涵和复杂的情绪,可以被描绘为绝对的活力和冷静。
平面构成1.平面构成的形态要素:点线面2.构成的形式法则:对称(体现了一种秩序美感);均衡(不对称的构成形式一定要达到视觉上力的均衡,才能产生美感);变化(形态变化方法:加法、减法、分割法、重叠法、差叠法、透叠法);统一(持久的美感);点、线、面综合构成3.包豪斯—-“创造了当今工业设计的模式,并且为此制定了标准;它是现代建筑的助产士;它改变了一切东西的模样,从你现在正坐在上面的椅子,一直到你正在读的书”4.构成是现代艺术,伴随着工业社会的诞生而生,并随着工业社会的发展而发展,是与工业产品息息相关的艺术表现形式。
构成形象奉行的是理性的、简约的、符合工业化批量生产需求的原则。
作品往往是机械的、冷漠的,追求的是“少就是多”,适合产品的批量复制。
5.图案是装饰艺术,是伴随着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的,是与生活、劳动和手工艺密切相关的艺术表现形式。
图案形象往往是有机的、富于情感的,是人类真情的自然流露。
图案创造注重的是师法自然和传统,认为自然是源,传统是流,源与流缺一不可.因此,表现的内容常常是自然的美、生命的美,需要对自然进行提炼、归纳,对传统进行研究、学习。
常常经过具象——变形——意象——抽象的过程,使图形或形象,源于生活,高于生活。
图案只限于染织、服装、广告、建筑及器皿等方面的装饰。
6.设计师试图在提供给市场和消费者一件有用的产品的时候,也希望能够在其中表达自己的创造性和个性.他们还希望能够把传统、文化、情感、环保等观念一起融入一个小小的物品里,使之成为人们美好生活及人类文化的一部分。
7.大小点的更替会产生节奏感;由大到小旋转的点会产生深入感。
在同样大小的点中,明亮的、暖色的点感觉大,有扩张感;深色的、冷色的点感觉小,有收缩感。
8.两条平行的直线,在发射线的作用下,会出现弯曲的错视效果。
9.面的性质:任何图形,都是由图与底两部分组成的。
在画面中,成为视觉对象的部分叫图,其周围的空间叫底.图,也称“正形”,具有清晰、前进的感觉,并具有使形突出的性质;底,也称“负形”,起到衬托、显现图的作用。
一、色彩基础知识:1、三原色:红、黄、蓝;三间色:分别是橙、绿、紫。
红+黄=橙,黄+蓝=绿,红+蓝=紫2、色彩最基本的三要素:色相、明度、纯度(1)色相:每种颜色呈现其不同的面貌,我们称之为色相。
(2)明度:是指色彩的深浅、明暗程度。
(3)纯度:是指色彩的纯净程度3、类似色:产生柔和、悦目的感觉。
对比色:产生强烈而灿烂色彩效果。
对比色如:黄对紫、红对绿。
4、明度推移(渐变):选择一种单色,逐渐加入黑色变暗;或者逐渐加入白色变亮。
纯度推移(渐变):选择一个纯色,在纯色中不断加入灰色(黑+白)逐渐变低纯色的纯度。
5、通过光和影的表现,可以增强被表现物体的立体感和空间感,物体亮部的颜色和暗部的颜色通常形成互补色。
(红色和绿色、黄色和紫色、蓝色和橙色是互补色关系)6、色调指:彩色画面上色与色之间的整体关系,构成色彩的调子,其中主要的色相为主调。
红、橙、黄是暖色。
蓝、绿、紫是冷色。
二、水墨画1、中国画也叫水墨画。
文房四宝:笔、墨、纸、砚。
2、墨分五色:即焦、浓、重、淡、清,可用水来调节墨色的浓淡。
3、画竹步骤:(1)干(2)节(3)枝(4)叶4、传统中国画的基本技法是勾、皴、点、染。
主要用笔方法有:中锋、侧锋、逆锋、顺锋等。
5、中国画从表现手法上可以分为工笔画和写意画,从表现内容上可以分为山水画、花鸟画、人物画。
三、纹样1、适合纹样:就是把图案纹样组织在一定轮廓中的一种装饰效果纹样。
外形可以是方形、圆形、三角形、多角形图形形式:对称式、均衡式、向心式、离心式、旋转式等。
2、装饰纹样:运用夸张、变形、概括和修饰等手法绘制而成的图形。
3、线条的魅力:有粗细、疏密、宽窄、长短、浓淡、曲直等变化,也有色彩的变化。
四、设计1、设计作品要求:(1)外形构造新颖(2)功能多样(3)色彩和环境要协调2、舞台美术设计包括的内容:(1)布景(2)道具(3)背景(4)服装设计3、请柬的形式:单页式、双页式、异形式、一版成型4、漫画:指笔触简练、篇幅短小、风格具有讽刺、幽默和诙谐的味道,而却蕴含深刻寓意的绘画作品。
《基础图案》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与课程任务图案是装饰性美术。
凡属于装饰方面的美术形式均称为图案,如建筑美术、陶瓷、染织、商品装潢、书籍装帧、日用工业产品等方面造型与装饰的设计。
基础图案课是一门重要的基础课。
无论是染织美术、装潢美术、日用工业品造型和室内装饰专业都离不开图案的基本规律与法则,通过图案基础课的学习,可以使我们初步掌握图案的造型、构图、色彩的基本规律,为专业课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对前继课程内容的具体要求《基础图案》是重要的设计基础课,在它之前应具备准确的造型能力和色彩表现能力,以便能够顺利地完成图案课的学习。
三、本课程的授课内容与授课要求第一章图案形式原理(一)教学内容第一节对比与调和第二节均齐与平衡第三节条理与反复第四节比例与尺度(二)教学要求:主要使学生掌握图案形式美规律的理论第二章花卉的写生(一)教学内容第一节观察与认识第二节写生的方法一、线描写生二、素描写生三、色彩写生四、归纳写生(二)教学要求:主要使学生掌握观察与写生方法,并能熟练运用。
第三章花卉的变化(一)教学内容第一节变化的要点一、抓特征二、抓形式三、发挥想象第二节变化的规律一、简化归纳二、添加组合三、夸张变形四、分解构成五、象征寓意第三节变化的表现方法一、黑白表现方法二、色彩表现方法三、特殊表现方法(二)教学要求:使学生熟练运用所学的各种技法和图案形式构成原理,绘制各种图案。
第四章图案的设计(一)教学内容第一节单独纹样的设计第二节适合纹样的设计第三节二方连续的设计第四节四方连续的设计(二)教学要求:使学生熟练运用所学的各种技法和图案形式构成原理,绘制各种图案。
四、课内实践环节具体安排及说明《基础图案》这门课是一门实践环节很重的课程,许多理论都是在课堂作业中体现的,应该以实践为主,作业实践应占学期课程学时的1/2,理论知识的学习占1/2。
重点在于图案变化组成训练的实践当中。
五、本课程的考核方式《基础图案》这门课应以大量的作业练习来考察学生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第一讲花卉图案练习一写生与技法为了获取第一手资料,应到自然中去通过写生而得到大量的花卉造型素材,为往后的图案设计提供参考资料。
写生时,首先应仔细观察、了解、熟悉花卉的基本生长特点,如花头、叶瓣、根茎的生长特征,每种花卉都有不同的特点,所以要注意区分。
然后用铅笔或钢笔、毛笔等工具,选择最佳角度把花形勾画下来,描画时最好能把整枝花形(即有花头、叶瓣、根茎的折枝花)画下来后,再画些不同角度的单个花头、单片叶瓣的特写,以求更加了解其生长特征。
如有可能,可着些淡彩。
以求写生稿更为生动,加深记忆。
写生的方法可用铅笔素描法、钢笔勾线法、钢笔素描法或钢笔淡彩法等来描绘,写生稿的画面一定要生动、准确、干净整洁,切不可过于随意、马虎练习二简单变形及技法对初学者来说,最好是先把写生稿中的花头、叶瓣单个做些简单变形,借此也可训练一下表现技法,如用点缀法、色块法、线描法或黑白转换法、线面法等技法来进行表现。
练习三单独纹样的格式与技法在完成了简单变形及技法训练后可开始单独纹样图案的设计,即把花头、叶瓣、根基等结合起来形成完整的折枝花图形。
单独纹样即可单独成为一种图形的纹样设计,可不受任何外形的限制,显得较为自由、活泼,它大体分为对称式和均衡式两种基本格式。
1.对称式:即以中心点或线为轴,分为不同的对称形式,有左右对称式、上下对称式和上下左右对称式等。
对称式的特点为较平稳、有节奏感、装饰性特强。
2.均衡式:是一种自由组合的纹样格式,不求对称,只求构图、造型均衡平稳、韵律感强、自由生动。
练习四二方连续纹样的格式与技法在进行了单独纹样的设计之后,作连续图案的练习,将单独纹样图形连续向左右、上下等方向作连续排列,使之成为长条形连续组织图案,它的基本排列格式可分为散点式、直立式、倾斜式、波浪式、水平式、一整一剖式、折线式、旋转式等八种基本格式。
练习五适合纹样图案的格式与技法指适合于某种形体中的图案,如具有方形、圆形、三角形、多边形、角隅形等外形的图案,我们将它们统称为适合纹样。
色彩初学知识点总结图文一、色彩的基本属性1. 色彩的三要素色彩是由三要素组成的,即色相、明度和纯度。
色相是指色彩的种类和名称,如红、黄、蓝等;明度是指色彩的明暗程度,即深浅;纯度是指色彩的鲜艳程度,即灰度。
这三要素共同构成了色彩的特性和变化。
2. 色彩的分类根据色相的不同,色彩可以分为三原色、三次色和六次色。
三原色是指红、黄、蓝,它们是其他色彩的基础;三次色是指由三原色混合而成的颜色,如橙、绿、紫;而六次色则是指橙红、黄绿、蓝绿、蓝紫、红紫、黄橙六种色彩。
3. 色彩的对比在色彩的组合中,对比是非常重要的。
对比包括色相对比、明度对比和纯度对比。
色相对比是指不同色相之间的对比,如红和绿、黄和紫等;明度对比是指明暗程度的对比,如浅色和深色之间的对比;纯度对比是指鲜艳和黯淡之间的对比。
对比的运用可以产生视觉冲击,增强色彩的表现力。
二、色彩的基本理论1. 色彩的色轮色轮是色彩组合的基础工具,它将所有的色彩按照其色相进行了排序。
常用的色轮有传统色轮和现代色轮两种。
传统色轮将色彩分为三原色、三次色和六次色,而现代色轮则是将颜色分为主色、辅色和中间色。
2. 色彩的色彩搭配色彩的搭配是指将不同色彩组合在一起,以达到视觉和情感上的和谐。
常见的色彩搭配包括对比色、类比色、同色系搭配等。
对比色是指色相完全相反的两种颜色,如红和绿;类比色是指色相相邻的两种颜色,如绿和黄;同色系搭配是指一种颜色的不同明度和纯度组合。
3. 色彩的情感表达不同的色彩会产生不同的情感表达。
红色代表热情、活力和力量,黄色代表明朗、活泼和愉悦,蓝色代表沉静、冷静和安定,绿色代表生机、平和和安宁,紫色代表神秘、高贵和浪漫。
三、色彩的应用1. 美术创作在绘画、插画等美术创作中,色彩是非常重要的元素。
艺术家可以通过对色彩的运用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观点,创造出富有表现力的作品。
2. 设计领域在平面设计、服装设计、室内设计等领域,色彩的运用更是至关重要。
不同的色彩组合可以产生不同的效果,影响着人们的视觉感受和情绪体验。
色彩与基础图案
《色彩的理论与应用》
《新色彩的应用》
《图案基础》
《基础图案》
《服装图形装饰设计》
《色彩理论与应用》
《新色彩形成》
颜料水粉
纸厚的纸
笔水粉笔两支
调色板
色彩的基础知识
时装的三要素色彩款式质地
色彩的体现1)衣与周围环境的搭配
2)政治与经济
3)少儿中年青年老年
食品的包装色彩的价值占51%以上
冷饮多用冷色调其余的多用暖色调
色彩对人有心理作用如对人的食欲的影响
对环境也有影响
色彩与周围环境的协调纯净的颜色给人以幽静和舒适
色彩杂乱易产生疲惫感
色彩公路居民区红色限制速度橙黄色学校兰色色彩还可以进行色彩医疗
蓝光可以增加产蛋量
红光可以增加番茄产量
色彩
色彩是物体反射可见光作用于人的视觉感官而产生的感觉
有光才有色
380nm – 780nm 可见光
无彩色黑白灰
有彩色红橙黄绿蓝紫等彩色
色彩的三属性
色相明度彩度
色相是色彩的相貌波长不同色彩的色相也不相同
明度是色彩的明暗深浅程度
无彩色中白色的明度是最高的黑色的是最低的
在有彩色之中黄色最亮紫色最暗
同意彩色有相同的明度不同的彩色有相同的明度
无彩色与有彩色可以有相同的明度
彩色纯度色彩的纯粹程度
当色素达到极限强度时就称为纯色
正色中加入黑白灰纯度降低
正色中加入正色纯度也降低
黑白灰只有明度没有纯度
有彩色既有明度又有纯度
色相环红黄绿蓝紫
红黄绿蓝
色彩的表示方法
色立体
蒙赛尔色
色立体像地球一样的球体,地球的赤道是各种正色。
贯穿球心的垂直轴是由一个渐变的无彩色体系作为标注色彩明度的标尺又叫消色轴北极为白南极黑,各色相得纯色沿垂直轴着渐变灰又到消色,各色愈靠近消色轴色的纯度越低
蒙赛尔色彩体系
色彩的心理作用
红黄绿蓝紫为基础再加入中间的色相就是十个色相
其中间档色则不同程度的具有相邻色相的色味
在消色轴之间加入相同明度梯度的九个灰纯色由色相环到消色轴根据色相与明度的不同分为若干个阶段一消色轴为0 既有不同的色相与明度最高的纯度是不同的
色相*明度/纯度
5GB-4/4 5B是蓝绿明度为到消色轴的第四个灰纯度与消色轴的水平距离为6个阶段
奥式色立体
黄橙红紫靛青绿蓝海蓝叶绿
再将每一个色相分为三个当第二档为你色相的正色
消色轴分成八级加上黑白共十级
a c e g I l n p
白89 56 35 22 14 8.9 5.6 3.5
黑11 44 65 78 86 91.5 94.4 96.5
色相号*含白量*含黑量
红橙黄绿蓝紫
共二十四种色相
系统命名法与习惯命名法
消色类命名法= 色相的修饰语+消色基本色相
色相的修饰语如带什么色
消色的基本色相白色明灰灰色暗灰黑色
彩色的命名= 色相的修饰语+明度与饱和度修饰语+色彩基本名
色彩基本色红黄红黄黄绿绿等
色彩的物理:
色彩的视觉生理现象
色彩的视觉心理现象
光是电磁波380 nm-780nm称为可见光
日光是一种复合光,含有紫红色以外的所有的色相,紫红色称为谱外色光是电磁波,分为自然光源和人工光源
光源色由于自身能量的不同。
散发的波长也不相同
物体对光进行反射因此才有色
保准光源
A,光源是白炽灯(黄光
B,光是太阳光
C,光是太阳光时所特有的天蓝色光
D65,与太阳光一样但是有红紫色光
对于要求高时用A与D65光源
表示光源性质的一个特征值是色温
用黑体辐射来测定
既不反射也不辐射全部吸收
黑体在0k时是绝对黑体
红,浅红,橙,黄,白,蓝白温度逐升高
波长决定色相,振幅决定明度
直射是光源色
反射物体的表面色物体色
透射穿透色与物体的表面色合称物体色
折射物体色
辐射对物体的表面色有一定的影响
色光有彩色视觉的光
三原色红绿兰
色光有明度与纯度的性质
物体色
物体对各种单色光的吸收与反射不同而产生的
物体色随光源色的不同而发生改变
固有色实在日光下物体的颜色
光照强度对色彩的影响
色彩在强光下与在弱光下会发生改变
有时在强光遇弱光时物体会失去色彩
是物体对光的吸收与反射能力不同造成的
面料的色彩与面料的材料、组织有关
对光的反射与折射程度有关
原色不能用色彩混合而成
复色
正混色
负混色
中混色
正混色是色光可混成白红绿蓝
负混色是色料的混合
随着色光的加入色光的明度是之前的明度之和
两色光相混得到的色彩是在色环上的中间色
两色光色相越近纯度越高越有色感相距越大,当两色是互为补色时得到的是白光纯度消失负相混
色料的混和色料的混合是吸收的不同,色料线颜色是因为吸收光的的不同而显出来的
两色相混明度会降低
两色相混相聚的越远纯色降低越大最远的互补色纯度消失
补色
两种色光相混得到白光
两种色料相混得到灰色与黑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