φ(pq)=φ(p)φ(q)=(p-1) (q-1) 例: φ(15)=φ(3)φ(5)=2*4=8(1,2,4,7,8,11,13,14)
• 当e与m互素,则存在正整数d,使得
ed=1 (mod m) 称d是e关于模m的乘法逆元(简称“模 乘逆元”或“模逆元”),记作e-1 例如:设m=13,
则5*8=40=3*13+1=1 (mod 13) 故 5-1=8 • 欧拉定理
6.1 概述
6.1.1 对称密码体制的缺陷
• 密钥的安全传递比较困难
• n个用户多点通信所需密钥数为n(n-1)/2个
• 难以提供对主动攻击的抗击
6.1.2 公钥(非对称)密码体制的基本思想
Whitfield Diffie和Martin Hellman在1976年 首先提出:用公开的密钥(公钥)加密,用与之 对应的不公开的密钥(私钥)解密。
(将一个充分大的正整数分解成两个 素数之积几乎是不可能的) 1. 数学基础是著名的欧拉(Euler)数论
6.3.2 RSA密码体制的创建 • 选择两个充分大的不同的素数p和q • 计算积n=pq及其欧拉数φ(n)=(p-1)(q-1) • 选择一个介于1到φ(n)之间且与φ(n)互素的正整 数e 即1<e<φ(n)且GCD(e,φ(n))=1 • 求出d=e-1 (mod φ(n) ) 即e d=1 (mod φ(n) )
公钥密码体制提出的标志性文献──密码学 的新方向:
W.Diffie and , New Directions in Cryptography, IEEE Transaction on Information Theory, V.IT22.No.6, Nov 1976, PP.644-6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