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热处理及表面处理C
- 格式:ppt
- 大小:717.50 KB
- 文档页数:31
金属表面处理及热处理加工与表面处理的区别一、金属表面处理的概念及作用1. 金属表面处理是指对金属材料表面进行加工、修饰,以改善其表面性能、保护和美化的一种工艺。
它是金属加工中不可缺少的环节之一,能够提高金属零件的使用寿命、使用性能和外观质量。
2. 金属表面处理的作用主要包括防腐、防锈、提高表面硬度、改善耐磨性、改善电化学性能等。
通过表面处理,可以使金属零件在使用过程中具有更好的耐磨、耐蚀和耐高温性能,从而延长其使用寿命。
二、热处理加工的概念及作用1. 热处理加工是指通过对金属材料进行加热、保温和冷却等工艺过程,以改变其组织结构和性能的一种加工方法。
热处理加工能够提高金属材料的硬度、强度、韧性和耐磨性,从而提高材料的使用性能。
2. 热处理加工的作用主要包括改善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提高耐热性和耐磨性、消除材料内部应力和变形等。
通过热处理,可以实现对金属材料的精密控制,使其具有更加优质的力学性能和使用寿命。
三、金属表面处理与热处理加工的区别1. 目的不同:金属表面处理主要是为了改善表面性能,如耐腐蚀、耐磨等;而热处理加工旨在改善整体材料的力学性能,如硬度、强度等。
2. 方法不同:金属表面处理多采用化学处理、机械加工等方式,以在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或改变表面状态;而热处理加工则通过加热、保温和冷却等工艺过程改变材料的组织结构和性能。
3. 范围不同:金属表面处理更偏向于表面的零部件加工和改良;热处理加工则涉及到整体材料的加工和性能提升。
四、个人观点及总结在金属加工领域,金属表面处理和热处理加工都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
金属表面处理能够改善金属零件的表面性能,从而提高其使用寿命和稳定性;而热处理加工则能够提升整体材料的力学性能,使其在各种特殊条件下都能够保持优质的性能特性。
两者相辅相成,为金属加工领域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在以后的工程实践中,我会更加注重金属材料的综合加工处理,同时加强对金属表面处理和热处理加工的深入学习和实践应用,以提高自己在金属加工领域的专业技能和水平。
《工业安全技术》课程综合复习资料一、单选题1.成年男性的平均摆脱电流约为()毫安。
A.160B.1.6C.16D.0.16答案:C2.在金属热处理和表面处理时会用到表面氰化,操作时将金属放入加热的含有氰化钠的渗氰槽中。
在此过程中会产生氰化氢气体,该气体有剧毒。
为保证操作人员的安全,需将车间内的氰化氢及时排出。
该车间内的电力负荷为()。
A.一级负荷B.二级负荷C三级负荷答案:A3.下图为()系统。
A.TN-C系统B.TN-C-S系统C.TN-S系统D.TT系统答案:A4.某工厂电解槽4角立柱之一与电解槽壳体之间绝缘失效,电弧烧损,需要检修。
当检修工用扳手拆卸螺栓时,绝缘性被破坏,法兰处发生电弧烧损,电弧把一名检修人员的工作服烧穿。
送至医院检查后发现,该工作人员皮肤变厚变硬,有金属颗粒渗入皮肤,皮肤表面呈现黑色。
则该检修人员遭受的电气伤害为()。
A.电烧伤B.电烙印C.皮肤金属化D.电光眼答案:C5.下列不属于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主要技术参数的是()。
A.额定剩余动作电流B.额定剩余不动作电流C.分断时间D.额定误动作电流答案:D6.采用双重或加强绝缘的是()。
A.I类设备B.II类设备C.III类设备D.0类设备答案:B7.电动机允许温升是以()摄氏度为基准环境温度。
A.40B.45C.35D.50答案:A8.某一灯具的绝缘外壳防护等级为IP67,铭牌的防护等级为IP44,带电部件的防护等级为IP22,则该灯具的主标记IP代码应为()。
A.IP67B.IP44C.IP22D.IP62答案:C9.下列关于弧焊机接地/接零错误的是()。
A.B.C.答案:C10.下列低压保护电器不能直接断开负载回路的是()。
A.断路器B.熔断器C.保护类继电器D.隔离开关答案:D11.良好的绝缘是保证电气设备和线路正常运行的必要条件,选择绝缘材料应视其环境适应性。
下列情形中不会造成绝缘破坏的是()。
A.石英绝缘在常温环境中使用B.矿物油绝缘中杂志过多C.陶磁绝缘长期在风吹日晒环境中使用D.聚酯漆绝缘在高电压作用环境中使用答案:A12.保护接零属于()系统。
一、热处理工艺简解1、退火操作方法:将钢件加热到Ac3+30~50℃或Ac1+30~50℃或Ac1以下的温度(能够查阅有关材料)后,通常随炉温缓慢冷却。
意图:1.下降硬度,进步塑性,改进切削加工与压力加工功能;2.细化晶粒,改进力学功能,为下一步工序做准备;3.消除冷、热加工所发生的内应力。
运用关键:1.适用于合金布局钢、碳素东西钢、合金东西钢、高速钢的锻件、焊接件以及供给状况不合格的原材料;2.通常在毛坯状况进行退火。
2、正火操作方法:将钢件加热到Ac3或Accm 以上30~50℃,保温后以稍大于退火的冷却速度冷却。
意图:1.下降硬度,进步塑性,改进切削加工与压力加工功能;2.细化晶粒,改进力学功能,为下一步工序做准备;3.消除冷、热加工所发生的内应力。
运用关键:正火通常作为锻件、焊接件以及渗碳零件的预先热处理工序。
关于功能需求不高的低碳的和中碳的碳素布局钢及低合金钢件,也可作为最终热处理。
关于通常中、高合金钢,空冷可致使彻底或部分淬火,因而不能作为最终热处理工序。
3、淬火操作方法:将钢件加热到相变温度Ac3或Ac1以上,保温一段时刻,然后在水、硝盐、油、或空气中疾速冷却。
意图:淬火通常是为了得到高硬度的马氏体安排,有时对某些高合金钢(如不锈钢、耐磨钢)淬火时,则是为了得到单一均匀的奥氏体安排,以进步耐磨性和耐蚀性。
运用关键:1.通常用于含碳量大于百分之零点三的碳钢和合金钢;2.淬火能充分发挥钢的强度和耐磨性潜力,但一起会构成很大的内应力,下降钢的塑性和冲击韧度,故要进行回火以得到较好的归纳力学功能。
4、回火操作方法:将淬火后的钢件从头加热到Ac1以下某一温度,经保温后,于空气或油、热水、水中冷却。
意图:1.下降或消除淬火后的内应力,削减工件的变形和开裂;2.调整硬度,进步塑性和耐性,取得作业所需求的力学功能;3.安稳工件尺度。
运用关键:1.坚持钢在淬火后的高硬度和耐磨性时用低温回火;在坚持必定韧度的条件下进步钢的弹性和屈从强度时用中温回火;以坚持高的冲击韧度和塑性为主,又有满足的强度时用高温回火;2.通常钢尽量防止在230~280℃、不锈钢在400~450℃之间回火,因为这时会发生一次回火脆性。
对7075铝合金深冷处理的影响K.E. Lulay, K. Khan, and D. Chaaya(发表于2002年4月8日,再经修订于2002年4月22日)众所知之,通过改变室温特性的科学,可以使得金属暴露在极端温度已经有了很广泛的研究。
虽然这项工作对高温热处理的影响已经进行了一些研究,但是在低温下(接近-196 ℃的性能研究也有许多进展。
在20世纪30年代到40年代,改变低温特性的方法首先出现,它能改善钢的切削性能。
[1]几十年来,许多工作进行了测控和解释对钢低温性能改变的效果。
[2,3]。
对一些有色金属合金也进行了研究。
通过气体金属联接管电弧焊接进行了铜合金的深冷处理,对磨损性能的影响进行了研究,[4]但并没有变化。
在本次研究中低温处理的效果,通过室温下对7075 - T651铝合金的强度、硬度进行了研究。
这是一个沉淀硬化材料,它具有高强度和耐腐蚀性而被应用。
试验样品已经处理,并再通过深冷低温处理,处理的试样放置于商业低温冷冻(-196℃)的温度进行了测试。
并且进行了两种不同长度的时间的测定,分别是2小时和48小时。
用2小时处理以确定是否有任何与时间无关的效果。
用48小时的处理以进行评价浸水效果。
深冷处理后没有再进行其它处理。
一系列的试样测试也将作为条件来建立一个标准。
所有的实验是都是在室温下进行的。
拉伸试验按照ASTM E8标准进行。
从这个实验中,对比例极限、屈服强度(0.2%残余应力)、极限拉伸强度、伸长率都进行了测定。
对硬度测试和夏比冲击试验也进行了测定。
如表1,48小时的低温处理效果对基本力学性能的影响是非常小的,一般大约只有1%的差异[5]。
最大的百分比变化是在观察夏比冲击试验中,它接近12%的差异。
2小时深冷处理后对其力学性能几乎没有什么影响。
要确定所引起的实际误差结果是取决于材料还是观察到的误差由于正常的数据变化(而不是真实误差),要通过统计t-实验来进行。
t –实验通过分析两组数据,以确定误差是测量的平均值是真实的还是一种偶然误差的结果。
常用材料热处理表面处理1. 引言1.1 热处理的概念热处理是指通过对金属材料进行加热和冷却过程,以改变其结构和性能的方法。
热处理是金属材料加工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可以显著提高材料的硬度、强度、韧性和耐磨性等性能,同时也可以改善材料的加工性能和使用寿命。
热处理的原理是通过控制材料的组织结构来控制材料的性能,通过调整材料的晶粒大小、分布和相变来实现这一目的。
在实际生产中,热处理通常包括退火、正火、淬火和回火等工艺,每种工艺都有不同的加热温度、保温时间和冷却速度要求,以实现不同的材料性能要求。
热处理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各个参数,以确保获得理想的材料性能。
热处理不仅可以提高材料的整体性能,还可以为表面处理提供基础。
表面处理是指通过改变材料表面的化学、物理性质来增强其表面硬度、耐磨性、耐腐蚀性等性能的方法。
热处理和表面处理往往结合应用,共同提升材料的整体性能。
在工程领域中,热处理和表面处理被广泛应用于各种金属制品的生产和加工过程中。
1.2 表面处理的重要性表面处理作为热处理的重要环节之一,在材料加工领域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通过表面处理,可以改善材料的表面性能,增强其耐磨、耐腐蚀、耐疲劳等性能,延长材料的使用寿命。
表面处理还可以提高材料的工艺加工性能,使其更易加工、更具韧性。
表面处理还可以美化材料的外观,提升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在今天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产品质量和性能要求越来越高,而表面处理正是满足这些要求的关键技术之一。
通过合理选择表面处理方法,可以使产品具有更好的耐用性和功能性,从而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表面处理不仅是材料加工领域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更是现代制造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通过对表面处理的深入研究和应用,可以进一步推动材料加工技术的发展,推动产品质量的提升,推动整个行业的进步和发展。
2. 正文2.1 热处理常用材料热处理常用材料包括钢、铝、铜、镍等金属材料以及塑料、陶瓷等非金属材料。
钢是最常见的热处理材料之一,通过控制加热和冷却过程可以改变钢的组织和性能,使其具有不同的硬度、强度和耐腐蚀性。
一、热处理工艺简解1、退火操作方法:将钢件加热到Ac3+30~50°C或Acl+30~50°C或Acl以下的温度(能够查阅有关材料)后,通常随炉温缓慢冷却。
意图:1.下降硬度,进步塑性,改进切削加工与压力加工功能;2.细化晶粒,改进力学功能,为下一步工序做准备:3.消除冷、热加工所发生的内应力。
运用关键:1.适用于合金布局钢、碳素东西钢、合金东西钢、高速钢的锻件、焊接件以及供给状况不合格的原材料;2.通常在毛坯状况进行退火。
2、正火操作方法:将钢件加热到Ac3或Accm以上30~50"C,保温后以稍大于退火的冷却速度冷却。
意图:1.下降硬度,进步塑性,改进切削加工与压力加工功能:2.细化晶粒,改进力学功能,为下步工序做准备:3.消除冷、热加工所发生的内应力。
运用关键:正火通常作为锻件、焊接件以及渗碳零件的预先热处理工序。
关于功能需求不高的低碳的和中碳的碳素布局钢及低合金钢件,也可作为最终热处理。
关于通常中、高合金钢,空冷可致使彻底或部分淬火,因而不能作为最终热处理工序。
3、淬火操作方法:将钢件加热到相变温度Ac3或Acl以上,保温-段吋刻,然后在水、硝盐、油、或空气中疾速冷却。
意图:淬火通常是为了得到高硬度的马氏体安排,有时对某些高合金钢(如不锈钢、耐磨钢)淬火时,则是为了得到单-•均匀的奥氏体安排,以进步耐磨性和耐蚀性。
运用关键:1.通常用于含碳量大于百分Z零点三的碳钢和合金钢;2.淬火能充分发挥钢的强度和耐磨性潜力,但一起会构成很大的内应力,下降钢的塑性和冲击韧度,故要进行回火以得到较好的归纳力学功能。
4、回火操作方法:将淬火后的钢件从头加热到Acl以下某■温度,经保温后,于空气或油、热水、水中冷却。
意图:1.下降或消除淬火后的内应力,削减工件的变形和开裂;2.调整硬度,进步塑性和耐性,取得作业所需求的力学功能;3.安稳工件尺度。
运用关键:1.坚持钢在淬火后的高硬度和耐磨性时用低温回火;在坚持必定韧度的条件下进步钢的弹性和屈从强度时用中温回火:以坚持高的冲击韧度和塑性为主,又有满足的强度时用高温回火:2.通常钢尽量防止在230-280 °C >不锈钢在400~450°C 之间回火,因为这时会发生一次回火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