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九年级化学氧气实验室制法
- 格式:ppt
- 大小:1013.50 KB
- 文档页数:15
《探究氧气的实验室制法》说课稿刘占平尊敬的各位评委下午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鲁教版初中化学第四单元第三节第一课时《氧气的实验室制取》。
下面我从教材、学情分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五个部分对本节课作如下说明:一、教材分析1、教材地位《氧气的实验室制取》是学生接触到的第一个气体制取实验。
通过对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原理和思路的分析,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创新意识,更为今后学习其他气体的制取打下良好的基础。
2、教学目标根据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初三学生的认知结构及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理解催化剂的定义和催化作用;2、掌握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包括药品的选择、装置的选择和收集方法三个方面)。
3、教学重点、难点根据新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我确定了以下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教学难点:对催化剂、催化作用的理解。
二、学情分析学生第一次制取气体,对这些操作比较陌生。
但学生具备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而且对实验充满兴趣,有学习氧气的制取基础。
为了讲清教材的重难点,使学生能够达到该节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
三、教法方法考虑到初三学生的现状,我主要采取学生活动的教学方法,让学生真正的参与活动,而且在活动中得到认识和体验,产生践行的愿望。
基于本节课的特点,我主要采用了以下的教学方法:1、直观演示法:2、小组探究合作法:3、集体讨论法:四、学法指导这节课在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方面主要采取以下方法:1、实验探究法:通过实验探究获得知识、培养能力。
2、合作学习法:通过合作探究,培养学生合作互助的团体意识。
五、准备实验用品药品:过氧化氢溶液、二氧化锰、氯化钠、氯酸钾、高锰酸钾、生土豆片等。
仪器:大试管、烧杯、锥形瓶、酒精灯、长颈漏斗、单孔橡皮塞、双孔橡皮塞、导气管、集气瓶、水槽、玻璃片等。
最后我来具体谈谈这一堂课的教学过程:六、教学过程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注重突出重点,条理清晰,紧凑合理。
聚焦实验室制氧气山东胡明国实验室可通过分解过氧化氢、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加热高锰酸钾三种方法来制取氧气.下面就围绕这三种方法从条件选择、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等方面进行解读.一、条件选择1.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1)不用常温下分解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的原因:过氧化氢在常温下能分解,只是分解的速率太慢,不适合用来做实验.(2)不用加热分解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的原因:加热可以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但是同时也产生大量的水蒸气,在检验氧气时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即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时,木条难以复燃.(3)用15%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二氧化锰作催化剂,能加快过氧化氢分解的速率,速率适中,无需加热,易于操作,安全.为了得到平稳的氧气流和较纯净的氧气,最佳方法是先在容器里加入适量的二氧化锰,然后用分液漏斗(或注射器)逐滴滴加5%的过氧化氢溶液.2.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氧气一般情况,氯酸钾与二氧化锰按照3∶1的质量比混合均匀,装入试管后尽量使药品在试管底部铺成一斜面,以增大受热面积,使药品充分反应,从而提高反应速率.3.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高锰酸钾加热分解制取氧气时,由于高锰酸钾受热易分解,且分解速率较快,药品装入试管尽量铺成一斜面,加热时应先从药品斜面的前面部位开始,向试管底部移动酒精灯逐步加热,以使药品充分反应;同时,在导管口处应放一团棉花,以防高锰酸钾粉未被氧气流吹入导管,堵塞导管和进入水槽.二、装置气密性的检查制取气体都是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要求气体发生装置的气密性良好,以防气体散失.检查的方法常用的是根据气体热胀冷缩的原理,即先把导管的一端浸入水中,再用手握住容器(试管)的外壁,若有气泡冒出,松开手后,导管内出现一段水柱,说明装置的气密性良好.操作时不要在塞橡皮塞时就用手掌紧握试管,以免容器受热导致容器内的空气过早受热而排出,由此再检查时就难以产生气泡.三、气体的收集装置1.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应该在气泡均匀、连续不断排出时开始收集,因为刚有气泡排出时,是装置系统中的空气受热而逸出,若这个时候就收集,会使所制得的氧气不纯.2.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时,应该将伸入集气瓶中的导管一端尽量地接近瓶底,因为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氧气从瓶底排出,可将空气由下向上逐步排出,使所制得的气体更为纯净.。
氧气的实验室制法一、选择题1.以下四种制取氧气的方法中,与其他三种有明显不同的是( )A.加热过氧化氢制取氧气B.加热氯酸钾制取氧气C.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D. 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2.(高频中考)过氧化氧溶液分解反应的催化剂很多,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如下四组实验,比较两种物质的催化效果.其中观察效果较差的是( )A.第一组同时实验,观察比较反应过程中两个气球体积的变化快慢B.第二组同时实验,观察比较反应过程中两者产生气泡的快慢C.第三组分两次实验,看木条是否能复燃D.第四组分两次实验,比较收集一定体积的气体所需要的时间3.很多化学反应需要催化剂,有关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 )A.催化剂一定能够加快化学反应速率B.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性质一定不变C.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一定不变D.催化剂一定可以增加生成物的质量4.下列有关气体的制取装置或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5.A、B两种装置如图所示,根据实验室里制取气体的原理回答下列问题(所选装置图用其代号字母表示)。
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可采用的装置是_______,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其中二氧化锰起________作用。
6.如图是实验室常见的制取气体的装置:(1)实验室采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应选择的发生装置为__________(填序号,下同)。
(2)若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当观察到气泡_________时才开始收集,否则收集的氧气不纯。
(3)某同学收集完毕,先停止加热再将导管移出水面,你预测这种操作可能会引起的后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果选用D收集氧气,验满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
1、C2、C3、C4、B5.A,2H2O2MnO22H2O+O2↑,催化。
6.(1)A。
(2)连续均匀。
(3)水槽内的水倒流回试管使试管炸裂。
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瓶口。
初中化学试卷马鸣风萧萧**整理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