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学生旅游消费行为调查研究本科毕业论文

大学生旅游消费行为调查研究本科毕业论文

大学生旅游消费行为调查研究本科毕业论文
大学生旅游消费行为调查研究本科毕业论文

题目

兰州交通大学毕业论文任务书

大学生旅游消费行为调查研究

姓名专业工商管理班级

论文任务

一、选题背景

随着国内高等教育已步入大众化阶段的,高校学生旅游市场蕴藏着巨大潜力,大学生群体也成为了一个庞大的被关注群体。为此,针对高校学生的旅游动机和购买特点,分析适销对路的产品特征和营销策略,不仅有利于旅游企业开发并成功运作这个市场,对我国旅游业的长远发展也有着深远的意义。

二、主要研究内容

1.绪论,包括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方法,内容。

2.文献综述,包括消费行为理论和研究现状。

3.研究方案,包括方案设计,调查过程,数据整理分析和调查结论。

三、需研读的相关文献资料

[1] 杨丽萍.我国消费者旅游消费行为的实证分析[J].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03)

[2]姜岑,赵佳君,梁曼.“80后”旅游消费行为探析[J]. 价值工程. 2010(07)

[3] 张建星.我国居民旅游消费行为现状及对策分析[J]. 网络财富. 2010(13)

论文要求

一、论文质量要求

选题具有现实意义,结构清晰,论点明确,论据充分,结论正确,正确运用图表。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分析方法完成一篇两万字左右的毕业论文。

二、论文进度要求

1.收集资料,拟定论文详细提纲。自2012年4月21日—2012年5月20日,围绕选题进行资料收集,做好选题前期准备工作并进行选题;6月3日—7月15日提交详细论文提纲,由指导教师审定。

2.论文开题。详细提纲经导师审定后,达到开题要求的在7月20日前完成开题报告。

3.撰写初稿。开题后,即进行初稿写作。自2012年9月10日(第一周)开始进入毕业论文集中写作阶段,至10月5日(第4周末)前完成初稿。

4.毕业论文中期检查。在第5—6周(10月8日-19日),完成“兰州交通大学毕业论文学生自查表”等材料,进行中期检查。

5.论文修改。根据指导教师意见,在5—8周(10月8日—11月2日)进行二稿、三稿的修改、打印工作。

6.定稿。在11月5日前交毕业论文终稿。由指导教师填写“毕业论文评语”;由审阅人填写“毕业论文审阅意见”。由各专业毕业论文指导小组决定可参加毕业答辩的学生名单,报院毕业论文指导委员会审核、存档,同时向老师、学生公布答辩分组。

7.毕业论文答辩。第十周周末(11月17日-18日)各系组织答辩。

指导教师签字系主任

签字

主管院长

签章

兰州交通大学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表

课题类型和性质:(1)A —工程设计;B —技术开发;C —软件工程;D —理论研究; (2)X —真实课题;Y —模拟课题;Z —虚拟课题(1)、(2)均要填,如AY 、BX 等。

课题名称 大学生旅游消费行为调查研究 课题来源 课题类型 DY 导师 学生姓名

学 号

201207917

专业

工商管理

一、选题的意义及目的

本文以兰州交通大学生为研究对象,主要有以下几点意义:(1)有助于旅游企业和相关部门深入了解大学生旅游行为。(2)有助于企业树立良好形象和获得长远经济效益。(3)有助于促进大学生旅游行为的成熟。(4)有助于我国旅游市场资源的开发利用。(5)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实现社会教育的部分功能。

本文的主要目的是对兰州交通大学生旅游行为进行分析,通过调查问卷来了解大学生的旅游态度、旅游动机、旅游偏好、旅游出行方式、旅游时间以及旅游信息来源等。在研究的基础上,对大学生旅游行为及细分市场分析现状和开发对策进行探讨,以期为旅游企业能更好地开发大学生旅游市场提供一些具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二、论文的思路和主要内容

本文首先提出研究大学生旅游消费行为的背景、目的、意义;其次就大学生旅游消费行为进行调查方案的设计,发放调查问卷;通过对回收的调查问卷的研究分析制定营销策略,为企业提供借鉴意义。

三、资料准备情况

1、查阅了相关图书及期刊.文献

2、通过上网收集资料

3、学校提供的电子版资料 四、进度安排

按经济管理学院进度安排进行

指 导

教 师

意 见

签名: 年 月 日

兰州交通大学毕业论文学生自查表(中期教学检查用)

学生姓名专业

工商管理班级双学位工商管理1201

指导教师姓名职称

讲师

课题名称大学生旅游消费行为调查研究

个人精力实际投入日平均

工作时

2小时

周平均

工作时

12小时

迄今缺

席天数

0 出勤率% 100%

指导教师每周指导次数2次

每周指

导时间

(小时)

4小时备注单独指导

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进度(完成)内容及比重已完成主要内容% 待完成主要内容%

1.搜集资料;

2.任务书;

3.开题报告;

4.论文提纲;

5.论文初稿、二稿;

6.自查表。

45%

1.三稿、终稿;

2.摘要;

3.目录;

4.参考资料;

5.致谢;

6.打印装订。

55%

存在问题学生自查:

1.添加页眉;

2.排版格式不规范;

3.熟读文章,对语法、词语搭配等进行认真修改。

教师审阅:

指导教师签字:年月日

摘要

随着我国高等院校不断扩大招生规模,高考年龄限制不断放宽等高等教育改革措施的实施,国内在校大学生规模不断在扩大,这同时也带动了高校学生旅游市场的迅速增长。目前,国内外学者对于旅游者行为、旅游者动机、旅游者消费行为、旅游者偏好、旅游者类型的研究比较多一些。

然而,对于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的研究相对较少。随着国内高等教育已步入大众化阶段的,高校学生旅游市场蕴藏着巨大潜力,大学生群体也成为了一个庞大的被关注群体,已引起专家学者对大学生旅游动机、旅游行为和旅游市场的研究。

为此,针对高校学生的旅游动机和购买特点,分析适销对路的产品特征和营销策略,不仅有利于旅游企业开发并成功运作这个市场,对我国旅游业的长远发展也有着深远的意义。本文主要对大学生这一群体的旅游行为研究,以期为旅游企业能更好地开发大学生旅游市场提供一定的依据。

全文共分为六章进行论述:第一章,主要论述了选题背景、研究目的、研究意义、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第二章,相关研究进展和文献综述。第三章,大学生旅游行为主要影响因素分析。本章主要是对大学生旅游行为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通过调查问卷发现大学生旅游行为的一些规律。主观因素方面主要从大学生旅游态度、动机、偏好进行分析;客观因素主要对大学生旅游费用来源及支出、获得旅游信息渠道、旅游次数与时间安排、旅游的空间特征、出游方式、实际目的地选择等分析。第四章,大学生旅游市场现状分析。本章主要对大学生市场潜力、需求、相关支持体系、大学生旅游市场的结构性矛盾问题分析,来了解大学生旅游市场的现状。第五章,开发大学生旅游市场具体建议。根据大学生旅游市场的特点,提出健全大学生旅游的政策支撑体系,以及多种优惠方式拓展市场,开发适应大学生的旅游产品,并针对大学生的市场特点,树立新的营销理念。第六章,结论与展望。对本文的研究内容进行总结,指出了本文研究的结论及不足,并对以后此问题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旅游;旅游行为:市场细分;大学生

Abstract

With the increasing enrollment of students in institutions of higher education.the limitations on the age for the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so many reforms of higher education like these are put into practice. the size of domestic college students expands continuously. It also promotes the rapid growth of the tourism market in the college students at the same time. At present, the tourist behavior . tourist motivation . consumption activity of tourists .preferences and tourist type have been well studied by domestic and overseas scholars. However, little empirical work has been done for this particular group of college students relatively. With the populariz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the tourism market of the college students has a huge market with big potential. The college students has drawn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 experts and scholars begin to study on their tourism motivation. and tourism market.

This paper is mainly divided five parts :chapter I ,The mainly summarized in this paper .research background ,research significance,research contents and research methods.chapter II,The relevant research ,literature search and related theory .chapter III tourism market for students.chapter IV,The development proposals for tourism market of college students ,chapter V conclusions ,prospects.sum up of this study,points out the conclusion,the limitation and the study of this issue later in future.

Key words:tourism;travel behavior;market segmentation;college students

目录

一、绪论 (1)

(一)研究背景 (1)

(二)研究目的 (1)

(三)研究意义 (2)

(三)研究内容 (2)

(四)研究方法 (2)

二、文献综述和相关理论分析 (3)

(一)国内大学生旅游行为研究文献综述 (3)

(二)国外大学生旅游行为研究文献综述 (4)

(三)旅游行为研究理论分析 (4)

三、研究方案设计 (5)

(一)方案设计 (5)

1.问卷编制 (5)

2.访谈调查 (5)

(二)调查过程 (5)

1.调查时间 (5)

2.调查地点 (5)

3.样本选取 (5)

4.问卷发放与回收 (5)

(三)数据整理分析 (6)

四、开发大学生旅游市场具体建议 (27)

(一)开发大学生旅游市场的对策 (28)

(二)针对大学生的特点树立新的营销理念 (30)

五、研究结论和展望 (31)

参考文献 (32)

致谢 (33)

附录:大学生旅游调查问卷 (35)

大学生旅游消费行为调查研究

一. 绪论

(一)研究背景

我国学生旅游近年发展迅速,其中高校学生尤其是一个不可忽视的旅游消费群体。他们是目前旅游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高等教育投资为他们带来的较为可观的收入前景,必将使他们成为未来旅游市场的中坚。近年来国内高等院校的不断扩大招生规模和放宽高考年龄限制等高等教育改革措施的实施,使国内在校大学生的规模不断扩大,这同时也带动了高校学生旅游市场的迅速增长。2015年全国青联青少年社会调查系统网络中心与中国旅游报假日周刊所作的抽样调查表明:50.8%的大学生有外出旅游的经历。然而,针对这一特定市场的旅游产品,目前尚处于开发的初级阶段,较多的是面向中小学生的夏令营或流于大众化的产品,而较少有为高校学生设计的定制化产品和服务以适应这一细分市场持续增长的旅游需求。

随着国内高等教育已步入大众化阶段的,高校学生旅游市场蕴藏着巨大潜力,大学生群体也成为了一个庞大的被关注群体。已引起专家学者对大学生旅游动机、旅游行为和旅游市场的研究,为此,针对高校学生的旅游动机和购买特点,分析适销对路的产品特征和营销策略,不仅有利于旅游企业开发并成功运作这个市场,对我国旅游业的长远发展也有着深远的意义。

(二)研究目的

本文的主要目的是对兰州交通大学生旅游行为进行分析,通过调查问卷来了解大学生的旅游态度、旅游动机、旅游偏好、旅游出行方式、旅游时间以及旅游信息来源等。在研究的基础上,对大学生旅游行为及细分市场分析现状和开发对策进行探讨,以期为旅游企业能更好地开发大学生旅游市场提供一些具有针对性的对策。

(三)研究意义

目前有关大学生的旅游行为及市场分析研究较少,研究内容不够全面,研究方法也仅仅局限于定性研究或简单的描述性统计分析,不能够全面了解大学生的具体旅游动机、旅游偏好、旅游出行方式等,旅游企业无法开发适应大学生的旅游产品。本文以兰州交通大学生为研究对象,主要有以下几点意义:

1.有助于旅游企业和相关部门深入了解大学生旅游行为,更好的研究大学生市场机会,有针对性地制定营销战略,设计出合适的旅游产品,推动大学生旅游市场的发展。

2.有助于企业树立良好形象和获得长远经济效益。众所周知,大学生旅游市场难以开拓,这不仅是因为开拓这个市场利润微薄,更重要的是大学生自我安全意识和防卫能力较差,容易发生意外。但如果能经营好这一市场,是容易出政绩的,因为组团人数多,形象好。而且,大学生市场的稳定和组织性也比其它市场更容易控制和把握,一旦占领了这个市场,就为企业培育了未来的客源,持续发展的前景好。

3.有助于促进大学生旅游行为的成熟。大学生是一个较为特殊的旅游市场,他们有较高文化素养和较高的旅游需求。对大学生旅游市场进行开发,创造出具有先导作用的旅游产品和项目,可以带动整个旅游的发展。

4.有助于我国旅游市场资源的开发利用、旅游产品的规划设计、旅游商品的开发创新、大学生旅游市场的健康发展等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对为大学生提供合适、优质的产品和服务,开拓我国的旅游客源市场,促进旅游业与高等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5.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实现社会教育的部分功能。大学生通过旅游这种行为提高自己对于世界、社会的理性认知、提高美学修养,从而提高综合素质。

(四)研究内容

1.绪论

2.相关理论基础

3.方案设计主要分为五个部分:问卷的编制,主要介绍问卷的内容、问卷的调查对象以及问卷编制的发放;调查过程,主要介绍调查时间、问卷的发放情况以及问卷的回收情况;数据整理,用图,表的方式对调查数据进行整理;数据分析,对第三部分的图表进行文字性的分析总结;调查结论,根据数据整理与分析,得出本次问卷调查的结果。

4.大学生旅游市场现状分析

5.开发大学生旅游市场具体建议。根据大学生旅游市场的特点,提出健全大学生旅游的政策支撑体系,以及多种优惠方式拓展市场,开发适应大学生的旅游产品并针对大学生的市场特点,树立新的营销理念。

6.结论与展望。对本文的研究内容进行总结,指出了本文研究的结论及不足,并对以后此问题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五)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 主要用于对相关文献的阅读,提炼相关资料,为自己的研究提供相关理论基础。

2.问卷调查方法:问卷设计采取了限制性和开放性相结合的形式,由调查根据一定标准自由选取样本的随机抽样调查方法。

3.数理统计法:对研究过程中所收集的数据资料运用EXCEL软件完成相关的统计分析工作。

4. 归纳总结法:根据相关的理论知识及调查数据分析结果归纳总结兰州交通大学在校大学生的旅游行为特征,分析大学生旅游行为趋势,提出开发大学生旅游市场参考建议。

二.文献综述和相关理论

(一)国外大学生旅游行为研究文献综述

史密斯(1977)提出了“旅游人类学”,讨论了不同文化背景接待地的旅游者行为案例;

科享(1976)和皮尔斯(1982)对旅游者与接待地社会相互关系进行了研究;

兰普顿、费森迈尔(1992)提出5种旅游行为空间模式;

明斯克和麦克休(1993)研究了美国黄石公园旅游者旅行空间结构模式,决策行为,及其对旅游产品的消费引起的空间流动行为,并抽象出消费结构,探讨当前我国城市居民国内旅游消费行为规律和国内旅游消费水平,并分别从管理者、经营者、旅游者的角度对国内旅游发展提出对策;

Terry Lam等(1999)研究了中国广东居民到香港旅游的动机,采用因子分析方法和方差分析法,对影响大陆居民香港游的有利与不利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指出居民的旅游动机与人口统计因素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

Leo Huang(2003)对台湾老年人的旅游行为进行了研究,采用因子分析方法对老年人旅游目的地选择属性进行研究,特别是得出了老年人旅游行为的三大不利因素:旅游能力,直接的旅游供应商与间接的旅游促销者,同时老年人的旅游满意度与旅游相关的人员,服务维度有关。从研究方法上来看,主要有心理学、社会学、地理学、人类学、经济学等多种方法。

(二)国内大学生旅游行为研究文献综述

李丽梅,保继刚2002)大学生旅游行为研究——以中山大学为例,对大学生旅游行为进行解释分析,并试图找出一些大学生旅游行为规律;

潘华丽(2002)大学生出游市场研究,以济南市为例,对大学生关于旅游态度、时间、动机、方式、出游能力、消费结构、偏好等特征进行了调查分析,在此基础上对如何更好地开发大学生旅游客源市场提出了对策与建议;

金平斌,郎富平(2004)大学生旅游行为特征分析——以杭州市高校为例,研究在抽样调查的基础上,主要通过检验和非参数×2检验以及非线性回归分析方法,从与大众旅游者对比以及分别从性别、月生活费差异三个侧面来剖析大学生的旅游消费行为及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对如何开拓大学生旅游市场提出一些见解;

锁秀,甘巧林(2004)旅游“黄金周”对大学生出游行为影响分析,通过对2004年“五一"长假广州大学生出游情况的问卷调查,运用统计软件,从旅游心理学角度分析了黄金周内大学生出游行为的特点。

梁留科,钱宏胜,陈德广(2007)河南高校大学生旅游市场初探,大学生旅游行为表现出明显的区域差异性。以河南省高校为例,在调查问卷的基础上,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对比分析等方法,对大学生旅游态度、旅游动机、旅游影响因素、旅游时空特征、旅游偏好、旅游消费、出游方式等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指出了当前我国大学生旅游市场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而提出了开拓大学生旅游市场的对策;

郑宗清,赖正均。(2008)基于推力一拉力因素理论的大学生旅游动机实证研究——以华南师范大学学生为例,旅游动机的考察仍是一个被忽视的领域,该究建立在华南师范大学学生问卷调查的基础上,运用因了分析的方法分别从推力和拉力2个

方面研究了大学生旅游动机,确立了“学习型”、“文化型’’、“康体型’’、“交际型”和“声望型”5-推力因了和“资源丰富型”、“形象良好型”、“设施便利型”、“特色鲜明型”和“娱乐多样型”5个拉力因子,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推力和拉力因子在人口统计特征上的差异,结果显示:个人气质特征对推力因素没有显著性影响;专业差异影响了学习型推力因素;性别和个人消费水平对拉力因素的作用影响显著.这些信息能为大学生旅游市场的细分和开发提供可靠的参考。

总之,以上学者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大学生旅游行为的研究和大学生旅游市场开发策略的研究。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大学生的行为特征,消费特点,提出更好的开发大学生市场。本文是在此基础上分析大学生旅游行为,来细分大学生市场,如何开发适应大学生的旅游产品。

(三)旅游行为研究的理论分析

旅游者行为的研究是跨学科的,它包括人口学、经济学、社会学、人类学、美学、历史学、管理学、心理学、地理学等方面的内容。对旅游者行为研究主要包括购买的决策过程(动机、决定因素、购买过程模型)、旅游消费者行为的类型及旅游市场细分等等。不同的学科对旅游者行为研究的侧重点不同。

人口学以人口统计变量为基础,解释旅游产品在人群可测量特性(如性别、年龄、收入等)以及社会文化细分(如文化、宗教、社会阶层、旅游者的家庭生命周期等)中的作用,通常也被用作其他学科研究的基础变量。

经济学主要借助社会一经济模型分析测量旅游消费中的供求关系。在经济学之外的需求分析主要由心理学或社会心理学来支撑。

心理学主要通过心理描述关注旅游产品在知觉、学习和记忆过程中的作用及对个体行为产生的影响。

美学主要是旅游者在旅游的过程中对旅游产品自然美的欣赏。而地理学家关注旅游中的三个基本概念:节点(客源地一目的地),9联结节点的路径,以及沿路径移动的旅游方式一剖,关注旅游者的决策行为,距离决策模式,旅游者的空间行为模式。

许多学者是在区分并讨论旅游者的目的地的基础上,对那些决定不同类型旅行者和目的地特征的资源进行分析,从而分析旅游动机、旅游方向的影响。要对旅游的距离、方向、旅游者的特征以及旅游者在时间或空间的集中测定,因此需要结合多种方法从不同的侧面去测定旅游消费者的行为。

三、研究方案设计

(一)问卷的编制

本问卷一共编制了30个问题,为单选题,多选题和论述题。

(二)调查过程

1.样本的选取

在此次问卷调查中,调查主题为大学生旅游消费行为的分析,样本主要为曾经有过旅游经历或者具有旅游动机的潜在旅游者作为本次的调查对象,样本的选取则是采用非概率抽样的滚雪球抽样方法。问卷的抽样采用滚雪球的非概率抽样方式,在QQ邮箱上通过好友寻找好友、好友传给好友的方式来进行问卷的发放和填写。 2.调查时间

本问卷于2015年9月1日-2015年10月20日进行。

3.问卷的发放与回收

本次问卷调查是通过QQ邮箱来发放问卷,得到关于大学生旅游消费行为的相关情况。在此次调查中,通过QQ邮箱一共发放了30份问卷给30个好友,让他们每人找五个人进行填写。这样,截止2015年10月20日22:00,一共发出150份,收到了145份有效问卷,有效率为96.7%。

(三)数据整理

数据整理是对调查、观察、实验等研究活动中所搜集到的资料进行检验、归类编码和数字编码的过程。它是数据分析的基础。数据整理主要是把问卷调查中的数据用图表的方式表现出来,提炼问卷中的有用数据信息,为数据分析奠定基础。结果,采用EXCEL统计软件对问卷进行数据统计处理,并对其结果进行分析和解释。

1. 调查对象基本信息分析

本次调查的所有结果,采用EXCEL统计软件对问卷进行数据统计处理,并对其结果进行分析和解释。问卷中男女大学生人数分别为90人与55人,男女生比例分别为62.00%、38.00%。

性别男生女生

人数90 55

比例62.00%38.00%

表1 男女生比例表

图1 男女生比例图

调查对象中,大学一年级50人,占33.75%;大二40人,占27.75%:大三27人,占19.00%;大四28人,占19.50%。

表2 年级分布表

年级大一大二大三大四

人数50 40 27 28

比例33.75% 27.75% 19.00% 19.50%

图2 年级分布图

2.影响大学生旅游行为的主观因素分析

(1)大学生旅游态度分析

表3 大学生旅游态度分布表

旅游态度非常喜欢喜欢一般不喜欢很不喜欢

人数40 68 36 1 0

比例28.00% 47.00% 24.25% 0.75% 0

图3 大学生旅游态度分布图

如果条件允许的话,大学生对旅游的积极性是相当高的。在被访对象中,表示非常喜欢40人,占28%,喜欢68人,占47%。两者占总人数的75%。一般喜欢的有36人,占24.25%,而不喜欢1人,只占0.75%。根据调查大学生很不喜欢旅游的人数为零,这表明大学生对于旅游的态度还是持肯定的,大学生旅游市场绝对不可忽视。此市场的开发潜力相当大,对于最想去的地方,绝大多数学生选择了省内和省外,这说明,大学生非常愿意旅游来了解外边的世界。

表4 大学生来源表

大学生来源城市农村

人数56 89

比例38.50% 61.50%

图4 大学生来源表

在调查中来自农村的大学生比较多如表4,有89人,占61.5%:来自城市的大学大生56人,占38.5%。由于农村经济落后与城市,旅游在日常生活中所处的位置由于家庭经济情况不同,大学生选择也不同。

当代大学生旅游消费行为分析论文

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毕业论文 题目: 当代大学生旅游消费行为浅析院系专业: 铁道运营与管理,旅游管理 学号: 姓名: 指导教师: 2013年11月1日

当代大学生旅游消费行为浅析目录 一、中外大学生旅游的情况对比 (1) 1.1国外大学生旅游情况 (1) 1.2中国大学生旅游情况 (1) 二、与论文相关的理论 (2) 2.1旅游动机 (2) 2.2旅游消费心理 (2) 2.3群体影响和从众心理 (2) 三、当代大学生旅游消费行为分析 (3) 3.1影响当代大学生旅游消费行为的因素 (3) 3.2当代大学生旅游消费现状及特点分析 (5) 四、引导大学生合理消费的对策 (6) 6.1家庭教育和引导 (6) 6.2高校教育和改革 (7) 6.3社会影响和引导 (9) 6.4注重大学生自身理财能力的提高 (9) 五、结语 (10)

当代大学生旅游消费行为分析【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旅游作为一个新的时尚消费方式,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推崇,旅游这一新的消费热点,也正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大学生作为思想活跃、接受新生事物能力强的一个群体,已经成为旅游大军中一支不可忽视的队伍。本文从大学生旅游消费的现状,来探讨大学生旅游消费的规律,研究旅游对大学生成长的影响,更好的正确引导大学生旅游行为做了以下调查评述。 关键词:大学生旅游、旅游消费、旅游心理、消费特点 一、中外大学生旅游的情况对比 1.1国外大学生旅游情况 旅游业在大部分欧美发达国家已经拥有了悠久的发展历史,国外大学生旅游也作为旅游大军中的一支生力军,引起了许多专家对其进行研究和探索。 杜江(2006)指出,在发达国家,大学生旅游作为认知社会的一种活动是社会与校园的共识,各国都设有专门的大学生经营旅游开发和志愿服务者组织。把旅游看成是认知社会、培育人格的教学活动,是实用主义作为时代精神在教育领域中的体现。 欧美的教育模式突显出这种导向。亚卿(2008)明确说明,在欧美国家的大学里,学生一般是半天上课、半天务工,周末有计划地外出旅行。高校的志愿服务者组织彼此交流各地的旅游信息。杜江(2006)还指出企业界也在用市场的法则培育大学生旅游市场。例如,开展产品推销、市场调研等活动,令大学生们既服务了社会也锻炼了自己。在发达国家,旅游收入主要来自于服务收入而不是门票收入,景区的门票价格都很低,有的根本不收费,大学生旅游者靠节衣缩食游遍全国是不成问题的。 1.2中国大学生旅游情况 目前就中国大学生的现实来看,千差万别的大学生家庭收入情况和不能够提供足够时间保证的中国高校教育模式等因素,限制了国大学生旅游的发展。

旅游专业毕业论文范文

旅游专业毕业论文范文 培养适应新形势旅游企事业单位需要的一线服务与管理类专门人才,具有较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和综合素质,具备较强的综合职业能力和发展基础。下面就由小编为大家带来关于旅游专业毕业论文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帮助! 旅游专业毕业论文范文一:旅游管理专业教学创新思考摘要:通过文献分析及访谈的方法,提出地方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专业认同测量模型由七个维度构成。对该模型进行了因子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专业认同测量模型包括情况专业前景、专业归属与发展、专业教学3个维度,最后提出地方高校应从提高教学水平,强化教师队伍建设;寻求教学方法的改革创新;开展专业各项活动,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和归属感等方面提高旅游管理专业学生专业认同。 关键词:旅游管理;专业认同;福建省 随着我国旅游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地方本科院校也开设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人数也逐年增多。然而,就业形势缺不容乐观。造成这一矛盾的原因应该是多方面,但从现实情况而言,可能更多的是学生对本专业的认同度低造成的,认同度低,就缺乏学习的兴趣,即使毕业了,也不会愿意从事本专业的工作。为此,以专业认同为视角,对地方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进行了调查,了解目前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对本专业的认同评价情况,为营造有利于专业认同的生成环境、提高专业认同水平提供参考。

1研究假设 “专业认同”是由埃里克森首次提出的,是自我认同和自我发展的重要内容。白凯等人认为学科认同由专业学习、专业前景、专业意识、职业发展、专业投机、社会偏见、专业归属等7个维度构成[1]。邱宏亮等人认为导游专业认同包括专业教学、专业前景、专业意识、专业归属和职业发展等5个维度[2]。再结合现实的情况,将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专业认同测量模型划分教学、专业前景、专业意识、专业归属、专业发展、专业投机、职业偏见等7个维度。在此基础上,提出研究假设:地方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学生专业认同测量模型具有多维性,包含专业教学、专业前景、专业意识、专业归属、专业发展、专业投机和职业偏见。 2研究设计 为了解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专业认同现状,笔者对福建省部分新建本科院校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依据上述假设的七个维度,设计23道问题,对学生的专业认同情况进行调查。采用李克特量表,分为五个等级,分值分别为1~5分,分数越高者,代表其对专业的认同度越高,反之则越低[5]。本次调查一共发放了350份问卷,最终回收的有效问卷为326份,有效率达到93%,符合要求。其中,男生72名,占22%;女生278名,占78%。从性别看,男女生数量差距较大,原因在于旅游管理专业的生源中,女生要比男生多。 3旅游管理专业学生专业认同因子分析 在进行因子分析前,先要进行题项的纯化。题项纯化标准是:(1)

大学生旅游产品开发分析调研报告

大学生旅游产品开发 近年来,旅游消费逐渐成为大学生消费的热点。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大学生作为中国旅游市场的特殊消费群体,因其蕴涵潜力巨大的商机,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 一、大学生旅游消费行为特点分析 1、强烈的外出旅游欲望 大学生体力充沛、精力旺盛,思维活跃,好奇心强,对旅游怀有极大的兴致。而且大学生的在校活动范围往往局限于三点一线,这种狭窄的活动空间使学习生活变得单调、枯燥。而旅游在获得美的享受的同时,也可消除学习所带来的各种紧张和压力。因此,他们有强烈的外出旅游愿望。 2、旅游时间比较集中 大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完成学业,因此只能利用课余时间旅游。寒暑假、双休日、传统节日短假期及“十一”黄金周是大学生旅游的集中时间。 3、出游方式呈现多样性 现在大学校园内通过网络寻找一道出游的同学已经逐渐成为一种潮流,志同道合的年轻人在一起费用均摊、快乐同享,不但能拓宽自己人际交往的层面,在选择上又有更大自主权。另外假期单骑远征、情侣自助游等其他的旅游方式也越来越受到大学生的欢迎。出游方式的多样化反应了大学生的个性化趋势明显。 4、旅游消费水平较低 大学生仍属于消费一族,他们的费用大多数来自于家庭。旅游消费对于大学生而言在现阶段仍是属于奢侈消费。他们渴望外出旅游,但由于经济来源的制约,消费能力不高,因此,他们一般对旅游的条件要求不高。 5、出游顾虑较多 大学生旅游愿望非常强烈,但因其长期生活在学校和家庭的范围内,缺乏旅游经验,社会实践能力较弱,出游顾虑较多。尤其女生作为其中的弱势群体,对安全等问题考虑更多。旅游企业如果能够解决好这些顾虑,大学生出行将更依赖于旅游企业。 二、开发大学生旅游产品的战略

大学生旅游意向调查报告

大学生旅游意愿调查 1.您目前所处的大学阶段 大一;大二;大三;大四 2.您的性别 男;女 3.您一个学期出游的次数 1次~2次 3次~4次 5次以上 4.您最喜欢哪一类型的旅游景点? 自然风光 风土人情 历史遗迹 购物娱乐 5.您出游的地点大多集中在 所在市;省内;省外;国外 6.您出游的时间一般为几天? 1~2天 3~4天 5天以上 7.您出游通常选择的交通工具是 汽车;火车 高铁;飞机 8.您外出旅游住宿通常会选择 亲戚家 青年旅社 民宿 经济型酒店 星级酒店 9.您能接受的3天的出游的费用是 500元以下 600元——1000元 1000元——1500元 1500元以上 10.您在旅游途中最关注的服务要素是? 住宿 餐饮 交通 购物 娱乐 导游

大学生旅游意向调查报告 本次调查的抽样样本库为在校大学生,收取调查问卷17份,在被调查对象中,大一年级的学生占总数的35.29%,大二占11.76%,大三占47.06%,大四占 5.88%。男生占总数的41.18%,女生占总数的58.82%。 调查显示,近九成的被调查对象表示热爱旅游,这说明大学生对旅游的态度多数属于正面。 出游意愿强烈境外旅游仍未普遍 在出游频率方面,76.47%的被调查者每学期出游1~2次,有5.88%的被调查者每学年出游3~4次,17.65%的被调查者每学年出游5次以上。 从出游范围看,5.88%的被调查者近来曾在所在市旅游,58.82%的被调查者近来曾在省内旅游,29.41%的被调查者最近在国内其他城市旅游过,只有5.88%的被调查者最近去过国外旅游。 在出游时间方面,47.06%的被调查者出游时间在1~2天,41.18%的被调查者出游时间在3~4天,进行一周以上长途旅游的所占比例则为11.76%。 在旅游费用方面,3天的旅行,52.94%的被调查者愿意花费600~1000元,17.65%的被调查者愿意花费500元以下或1000~1500元,11.76%的被调查者愿意花费1500元以上。 高铁是首选交通工具 在“是否会乘坐以下交通工具”的选择当中,47.37%的被访者选

大学生旅游消费行为特征分析

大学生旅游消费行为特 征分析 Company number:【0089WT-8898YT-W8CCB-BUUT-202108】

大学生旅游消费行为特征分析 【摘要】运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并按照问卷设计的结构分块分层进行了数据描述,最后确定了影响大学生旅游消费行为的主要因素。得出大学生旅游消费行为具有出游时间相对集中、方式较多、对旅游产品的要求较高、希望旅游产品新奇并且富有地方特色、大学生的旅游消费能力普遍较低等特点。 【关键词】旅游消费;统计;大学生 在各因素对旅游的影响程度中可发现,价格、时间、交通、天气、景点特色、安全、个人经济条件、个人喜好、出游伙伴以及身体状况,这几个因素的影响程度较大。其中,价格、景点特色和个人安全的影响程度最大,都达到70%以上。这说明,南昌航空大学的学生关于旅游还是非常理智的,有一定的判断能力,而且对旅游产品要求较高,希望产品富有特色。 在多种出游因素中,大学生首先考虑的因素是价格,说明价格依然是制约大学生出游最关心的因素。它占据了70%以上的比例,足以说明大学生经济基础薄弱是一种普遍现象。而且根据对大学生旅游收入的来源情况进行调查发现大部分大学生旅游费用基本来自生活结余费用,占据%的比例,说明大学生并无固定可靠的旅游收入来源,还有%的大学生完全依靠父母资助或者奖学金。总之,大学生的旅游费用相对较有限。而且从限制大学学生外出旅游因素的调查结果显示,%的人认为旅游所需支出较大为主要限制因素。而且%的人关心旅游价格,选择价格适中,性价

比最高的。这一系列,都说明了价格是影响大学生旅游消费的最重要的因素。 大学生每年的出游频率偏低。根据调查结果可知大一、大二、大三、大四年级的大学生分别呈现出不同的出游率,一般情况下,随着年级的提高,年均旅游次数会有所下降。而且结果表明,在校大学生每年外出旅游的次数主要集中在1次及0次,比例高达%,其中又以年平均出游2~4次的人数居多,占到%。出游5次及5次以上的比例相对比较低,但是这部分群体不能忽视,他们比较热衷于旅游,和一般学生相比他们更具有信服力,由于几乎所有同学都是通过网络及朋友来获得旅游信息,他们的出行的经历和口碑传播也是同学中重要的旅游信息来源之一。另外也发现大学生月可支配收入对年出游频率有着直接的影响。月可支配收入在500~1000元之间的学生出游频率主要在1~3次之间,调查同时也显示旅游经费的来源主要来自家庭支持,这部分占到了%。因此,家庭富裕的同学相对来说会有更多的出游机会和更高的旅游消费,这与他们的经济支付能力有关。所以,月可支配收入越高,对旅游喜爱程度越高,愿意在旅游中的花费越高,则年均旅游次数越多,其中月可支配收入占主导地位。 出游的时间所受的约束性较大。大学生闲暇时间相对比较多,但是其时间具有一定的特征。在节假日之余,由于学校课程的安排同学们的空闲时间显得相当有限。因此,大学生旅游群体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它决定了大学生外出旅游在时间选择上存在

旅游世界中的消费行为分析

旅游世界中的消费行为分析 在旅游世界的情境中,人们脱离了日常生活世界中各种规则的限制,下面是小编搜集的一篇关于旅游世界中的消费行为分析的论文范文,供大家阅读借鉴。 一、旅游世界与生活世界 旅游是人们非常熟悉的一种现象,根据常识,我们也可以对旅游有一个简单的认识。旅游者总是离开日常生活的地方到异地去,过一段时间还会回到生活地。这表明旅游有两个基本特征:异地性和暂时性。这两个特征表明旅游是与日常生活相异的,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行为就有可能和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大不同。为了把旅游现象和日常生活现象区分开来,凸显旅游的特征,有学者(谢彦君,谢中田)提出了旅游世界和生活世界两个概念。“生活世界”这个概念最早来源于现象学的世界观。谢彦君教授对现象学中的“生活世界”做了小小的、仅仅表现在外延上的修正,他所指的生活世界,是专指相对于旅游世界的日常生活世界,由日常的工作、学习、生活和一些偶然事件所构成。本文中生活世界即指潜在旅游者未出游时日常所居的世界。它包含了构成潜在旅游者日常生活的所有事件的总和,但唯独不包含(或充其量仅仅局部地包含或重叠于)旅游世界的事件。而旅游世界将是不同于日常生活世界的一个崭新世界。首先,在空间上,旅

游世界总是生活世界的一种暂时的隔离,先是离开它,然后再回归它。其次,在时间上,旅游者在异地所度过的时间,相对于生活世界所拥有的完整的时间而言,都将是一种逸出,并且是短暂的。这也充分体现了旅游的两个特征:异地性和暂时性。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知道,与生活世界比较旅游世界存在明显的特殊性。在消费者行为学中大量的研究表明情境会对人们的消费行为产生影响,那么,在旅游世界这个特殊的情境下人们的消费行为又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呢? 二、旅游世界中的消费攀高 在旅游世界的情境中,人们脱离了日常生活世界中各种规则的限制,谢彦君教授认为此时人们就会出现个人对自身责任约束松弛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的消费具有明显的挥霍倾向。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旅游世界中的消费是指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的所有消费,包括吃、住、行、游、购、娱各个要素上的消费,也可以说旅游者消费包括购买旅游产品(可以供人审美、寻求愉悦)、旅游媒介产品(与旅游相关的产品和服务)、旅游用品和旅游纪念品(非日常性的特殊用品)的消费,还包括满足旅游过程中基本生活需要的一般消费品。旅游者虽然对整个旅游过程的整体消费会有个大体的预算,但是面对旅游世界中复杂的消费对象,再加上,在这个新奇的旅游世界看到的多是陌生的、新颖的东西

【毕业论文选题】旅游管理本科论文题目精选

旅游管理本科论文题目精选 随着国际经济的全球化,旅游业更加繁荣,旅游成为一项非常热门的行业。因此对旅游的管理要求也随之提高 .旅游管理的规范化不仅使旅游业更加蒸蒸日上而且也能给我们一个好的保障。下面为了熟悉旅游管理我们一起看部分旅游管理本科论文题目。 1、我国新兴旅游形式的发展研究 2、提高我国旅游从业人员心理素质的途径分析 3、旅游景区发展与保护问题思考 4、有关我国旅游消费问题的研究 5、自助旅游发展与管理 6、农家乐旅游发展研究 7、旅行社管理中导游工资机制改革研究 8、旅行社管理中的难点与对策分析 9、饭店企业员工流失现象剖析及对策研究 10、饭店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创新 1

11、饭店如何进行商务旅客客源开发 12、导游职业道德缺失的防范与控制 13、旅游服务人员的挫折与心理保健 14、新的放假制度对我国旅游业的影响 15、旅行社旅游线路设计研究 16、饭店经营管理发展趋势分析 17、试论饭店企业的客源市场定位 18、谈人力资源管理在饭店中的作用 19、论酒店人力资源管理的改革和新趋势 20、论旅游策划在旅游业发展中的作用 21、试论当今酒店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得”与“失” 22、如何正确处理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的关系 23、入世后旅游经济管理体制的改革与创新 24、旅游企业经营效益评估方法的创新 25、旅游业风险的控制与回避 26、计算机技术在旅游经济管理中的应用 27、浅析现代酒店安全管理工作的特点 28、酒店人力资源外包管理存在的问题 29、浅谈云南旅游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 30、论旅行社对散客的服务方式 31、浅谈导游讲解对旅游景区形象的影响 32、论民俗特色旅游的开发 33、旅游网络预定系统的战略研究 34、文化旅游与文化市场建设 35、谈挖掘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 36、浅谈旅游信息在经济决策中的地位及其开发利用 2

大学生旅游调查报告

大学生旅游调查报告 大学生旅游市场调查报告 一、调查说明 、调查目的 近些年来,随着我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精神文化需求也越来越旺盛,旅游也就成了现在的热门词汇。在整个旅游的群体当中,大学生作为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具有一定的经济独立能力和自我生活能力,有相对宽松的时间,具有更多的冒险精神和追梦遐想,这些促成了大学生旅游热。因此,大学生作为一支旅游生力军的地位确实不容忽视。根据数据统计,中国有大学生,万人,可见大学生旅游是一个庞大的市场。所以,大学生旅游的意义在哪? 大学生如何选择旅游路线,以及如何在旅游中确保自己的安全。这一系列问题就有必要做一份调查报告来分析一下。所以,我们通过问卷形式做了相关调查。并在本校发放了调查问卷。通过对学生的旅游情况进行问卷调查,对得到的相关数据进行解释分析。 、调查时间 XX年5月8日至5月9日 、调查地点 淮南师范学院

、调查对象 淮南师范学院部分在校学生 、调查方法 由于本次调查时间有限,且考虑到科学性和可行性。采用问卷调查,本次调查共计发放100份问卷,实际收回100份问卷。方式:采取在校内随机发放填写问卷 二、报告正文 、调查结果及分析 1、样本结构分析、性别结构特征 本次调查的女生占73%,男生占27% 图片已关闭显示,点此查看 。女生比例大于男生比例。 、年级分布特征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大一占40%,大二占33%,大三占26%,大四占1%。大一学生居多。 图片已关闭显示,点此查看 图片已关闭显示,点此查看 2、旅游基本特征分析、旅游喜好 根据统计结果,非常喜欢旅游的人占26%,喜欢的占61%。 图片已关闭显示,点此查看 图片已关闭显示,点此查看

大学生旅游消费调查报告word版

大学生旅游消费调查报告 由中国青年报社青年旅游传播研究院主持,中国高校传媒联盟大学生旅游实践营实施的《XX年全国大学生旅游意向调查报告》日前出炉。调查显示,大学生出游意愿强烈,最愿为 美食花钱;极青睐自助游,火车是首选交通工具;更倾向暑假出游,网络成为信息主要来源;新媒体是他们旅游见闻的首选。 本次调查的抽样样本库为教育部官方网站上公布的全国985、211院校和普通高校名单 中抽选的23所高校,调查对象涵盖清华大学、西南民族大学、厦门大学、云南大学、湖南大 学等23所高校的约18名在校大学生。共收回问卷1751份,问卷有效率约为988%。在被调查对象中,男生占总数的451%,女生占总数的5.49%,男女比例大致相当;大一年级的学生 占总数的2%,大二占31%,大三占29%,大四占1%,研究生也占了1%。 出游意愿强烈境外旅游仍未普遍 调查显示,近九成的被调查对象表示热爱旅游,这说明大学生对旅游的态度多数属于正面。 从出游范围看,557%的被调查者近来曾在省内旅游,比XX年高出了54%;58%的被调查 者最近在国内其他城市旅游过,比XX年增长了1.5%;只有54%的被调查者最近去过国外旅游。 在出游频率方面,491%的被调查者每学期出游一次,而265%的被调查者每学年出游一次,只有136%的被调查者每学年出游三次以上,2%的被调查者从未出游过。 在出游时间方面,大部分被调查者出游时间在3天至一周,占据了总数的577%,比XX 年增加了约3个百分点;而进行一周以上长途旅游的所占比例则为66%,比XX年下降了15%。 在被调查对象中,482%的被访者每月生活费在5~1元,37%的被访者每月生活费在 1~15元之间,与XX年相比增长了18%。 旅游费用资金来源的调查结果与XX年大致相同,6.64%的被访者资金来源于父母,21% 的被访者是通过平时节省生活费来积攒旅游资金,17%的被访者是通过做兼职工作。 345%的被调查者愿意把生活费的1%~2%用于旅游;229%的被访者愿意把2%~3%的生活费用于旅游,与XX年相比下降了31%;1.75%的被访者愿意把生活费的三成以上用于旅游,但 与XX年相比,下降了89%。 在阻碍大学生旅游的因素中,“资金缺乏”仍是最大的因素,虽然比例比XX年下降了约3 个百分点,但仍然占据了639%;“时间不足”仍然排在第二位,占据了262%,比例比XX年稍有增长。

大学生旅游消费行为的研究

大学生旅游消费行为的研究---以呼伦贝尔学院在校 大学生为例 摘要 随着我国社会和经济的不断发展,旅游业的发展进程也是日新月异。目前,国内旅游市场竞争异常激烈,不断开拓和发掘新一批旅游消费者已经成为旅游业的焦点。大学生旅游群体因其规模的庞大和特殊性质,以及年轻的活力和对其他旅游消费群体的巨大影响而成为潜在的旅游客源市场。其大学生群体正在成为旅游业发展的闪光点。研究学生的旅游消费行为,掌握其特点和规律,对于学生旅游需求的科学认识和有效定位,开拓国内旅游市场,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旅游消费;大学生;旅游动机

目录 一、相关概念概述 (3) (一)旅游消费的概念 (3) (二)旅游消费的特点 (3) 二、呼伦贝尔学院在校大学生旅游消费现状调查情况 (3) (一)旅游动机情况分析 (3) (二)旅游时间情况分析 (4) (三)旅游费用结构分析 (4) (四)旅游消费行为状况分析 (5) 三、大学生旅游市场发展建议 (5) (一)开拓多种大学生旅游专线 (5) (二)给予大学生旅游多项优惠 (6) (三)加强旅游点及产品形象宣传 (7) 四、结论 (8) 参考文献 (9) 附录 (10)

一、相关概念概述 (一)旅游消费的概念 旅游消费实际上是满足人们的基本需求后所出现的更高水平的消费需求。它包括以下五个方面:保健性旅游消费,基础性旅游消费,文化性旅游消费,享乐性旅游消费和纪念性旅游消费。旅游消费与游客的收入水平及其结构密切相关,也与旅游产品结构和产品质量密不可分[1]。旅游消费是满足消费者好奇心,学习,冒险,挑战和自豪的渴望的重要途径。旅游景点与日常生活完全不同,游客的感官享受各种原创体验,气氛轻松。 罗明义(1990)认为,旅游消费是指“由旅游单位(游客)使用或为他们而生产的产品和服务的价值”。旅游消费是指人们在旅行游览过程中,为了满足其自身发展和享受的需要而消费的各种物质资料和精神资料的总和。 (二)旅游消费的特点 旅游行为具有普遍性。恋爱、上网和旅游已经成为新时代大学生活的三个“必修课”。由于种种原因,在校大学生离开学校并加入了旅游消费者的队伍,而随着学生团队的逐年扩大,旅游行为成为大学中的一种流行行为。 旅游内容具有丰富性。学生专注于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城市景观和其他旅游资源和产品。它也符合学生内心世界的心理特征和对知识的渴望。 旅游时间具有集中性。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完成学业,因此大学生只能够利用他们的空闲时间旅行。比如暑假,寒假,周末和“五一”和“十一”黄金周,这些假期都是学生的最佳旅游时间。而周末通常是短途旅行,寒暑假则是更多的组织中长途旅行。 旅游方式具有多样性。在旅游交通的选择上,学生选择经济的交通工具,如自行车,长途汽车,火车,飞机等。在住宿方面,很少选择豪华酒店,大多数选择经济型酒店住宿。在旅游过程中,一部人学生愿意品尝各地美食,另一部分得学生愿意在饮食方面少花钱,更多地钱则用来购买纪念品,化妆品等。 二、呼伦贝尔学院在校大学生旅游消费现状调查情况 本文所有的调查数据均是来自通过手机app问卷星所作出的调查问卷。通过对81名呼伦贝尔学院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文章的调查分析。(一)旅游动机情况分析 根据国内外相关研究,旅游消费行为主要基于两个因素:市场和自然环境等外部因素,以及学习和感知等内在因素。动机主要包括个人愿望,自我娱乐,体育锻炼,放松和其他外部动机,如拜访朋友,探亲。此外,调查显示87.65%的

旅游管理毕业论文题目汇总

经管学院2007级毕业论文选题集 2007级旅游管理专业各位同学: 以下选题为旅游管理专业2007级毕业论文选题 按照学校毕业论文的工作要求 一人一题 不允许重题(如是一个大题的系列子题目 必须征得指导教师的同意) 请各位同学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选题 选题的结果请于第二学期开学初以班级为单位集中报到经管学院教学口统一审核 如自选题 必须征得指导教师的同意 上报到教学口后方能进行论文开题 同时该选题必须与提供的选题目录不得重复 经管学院教学口 2010年12月27日 2007级旅游管理论文选题参考目录 1.河南省生态旅游产品创新研究 2.中国演艺旅游市场的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 3.我国旅行社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4.自驾车旅游产品开发研究 5.中国休闲产业发展的趋势及对策 6.论体验经济视野中的旅游产品设计 7.四川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探析 8.论大别山"红"、"绿"旅游资源开发策略 9.海南蜜月旅游产品创新研究 10.关于我国影视旅游的分析与思考 11.信阳市茶文化旅游发展策略研究 12.中国休闲旅游发展研究 13.论海南热带雨林生态旅游开发 14.河南省文化旅游发展战略探析 15.乡村体验旅游产品开发研究 16.论社区参与对旅游业发展的影响 17.新形势下我国区域旅游发展研究 18.关于上海世博旅游的分析与思考 19.旅行社面对突发性危机事件应急能力研究 20.旅游事件对城市旅游的影响 21.旅游市场细分中的旅游主体消费特征研究 22.旅游自然客体建设与扩大旅游消费需求研究 23.旅游人文客体建设与扩大旅游消费需求研究 24.河南省宗教旅游发展现状分析 25.信阳市宗教旅游发展现状分析

大学生旅游调查报告范例

大学生旅游调查报告范例 随着我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旅游消费变得越来越热,出外旅游已成为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部分。下面是大学生旅游调查报告范例,欢迎参考阅读! 篇一:大学生旅游调查问卷报告摘要:近年来,我国旅游业蓬勃发展,旅游消费占家庭消费的比重逐年上升,旅游消费也逐渐成为大学生消费的热点。大学生作为我国旅游业的特殊消费群体,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我小组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解我院大学生旅游状况以及相关看法。 关键字:大学生,旅游消费,调查报告。 一、调查基本情况 调查时间:XX年4月,调查地点: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调查对象: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全体学生。调查方法:问卷调查法。问卷情况:本次抽查共发放调查问卷80份,收回调查问卷80份,有效问卷80份。调查目的:解大学生旅游状况以及大学生对待旅游的相关看法。 二、调查结果分析 对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全体学生进行调查,然后进行分析,现将结果总结如下: (一)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生每年旅游次数适中,并且对待旅游态度较合理。通过我们的问卷调查,发现我院学生%每年旅游两次,且仅有%的少量学生每年旅游次数多于

4次。对于大学生而言,每年旅游4次以上为过度旅游,这将花费很多的时间以及金钱。所以我们应该适量控制,合理对待旅游。 (二)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生旅游花费较合理。统计数据表明:我院学生%旅游花费在300元以下,%的大学生旅游花费在300500元,仅有%的学生花费在500元以上。对于广大的大学生而言,我们的生活费及其有限,除在校的日常开销之外,我们没有过多的积蓄。所以旅游的每次花费不应该过多,300500之间较合理。 (三)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更喜欢与熟人一起旅游。调查统计数据显示:与朋友一起旅游的占统计总数的60%,和班级同学一起出游的占%,这都是与熟人一起出游。大学生社会经验不足,单独出游不能给予自己安全感,依赖感较强的90后更喜欢与熟人一起旅游。所以单独出游的人数仅占%,和旅游团出游占到%。 (四)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生更热衷于选择短期假日出游。我院学生一部分需要通过转本来提高自己的学历,有的则要面临毕业后的就业问题。他们更需要通过旅游来舒缓压力,放松心情。周末时间短暂,所以选择这个时间点出游的人数较少,仅占总人数的%。寒暑假绝大多数人会选择兼职,所以此时出游不是最好的时机,只有30%的同学会选择。而像清明五一这样的短期假日受到大学生的青睐,有50%

大学生旅游调研报告

大学生旅游调研报告 Modified by JACK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26, 2020

大学生旅游市场调研报告 班级:市营3132班 撰写人:朱民军 指导老师:李雄 时间:2015年9月21日 大学生旅游调研报告 摘要:为开发大学生旅游市场,了解大学生对旅游目的地的偏好和基本特征,长沙某旅行社于2014年5月24-25日对临近的几所高校在校生进行了随机抽取发放调查问卷。共计发放问卷1000份,实际收回问卷1000份。 通过对学生的旅游情况进行问卷调查,对得到的相关数据进行解释分析。 关键词:大学生、旅游、旅游目的 目录

一、引言 (一)调查目的 本报告着重就大学生假期旅游目的地问题进行调查研究,从而了解大学生对旅游目的地的偏好和基本特征,为我国旅游业开发大学生旅游市场提供可参考的资料。 (二)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总体界定为在校大学生。大一有80人,所占比例为8%,大二有290人,所占比例为29%,大三有520人,所占比例为52%,大四有110人,所占比例为11%。 主要调查内容为:在校期间的旅游次数、在校期间的旅游形式、在校期间的出游范围、旅游信息的获取途径和对旅游目的地的选择因素。 (三)调查方法 由于本次调查时间有限,且考虑到科学性和可行性。本组对临近的几所高校(湖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湖南中医药大学、中南大学)在读大学生进行随机抽样调查。经我们认真审核以及与被调查者的沟通保证了收回调查问卷的质量。

时间:2014年6月24-25日,共计发放问卷1000份,实际收回问卷1000份。 方式:采取上门调查、校门口随机填写问卷、电子邮件、电话等多种方式。 二、调查结果及分析 (一)样本结构分析 1.性别结构特征 本次调查选择在校大学生为对象,调查发放1000份问卷中男性占54%,女 性占46%(如图2-1所示)。男女比例相差不大。 图2-1 性别结构 表2-1 性别结构 2.年级分布特征

大学生旅游消费行为分析

(江西科技师范学院专科部中文系,江西南昌 摘要:大学生旅游成为新的经济亮点,大学生在求知心理、好奇心理、解脱心理等动机影响下,加入到 旅游大军之中,但因其消费水平的偏低,必然带来积极和消极两方面的影响。 关键词:大学生旅游;旅游行为;旅游动机;旅游 旅游这一新的消费热点,正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 大学生作为思想最活跃、接受新生事物能力最强的一个 群体,已经成为旅游大军中一支不可忽视的队伍。然而, 由于大学生特殊的心理、生理、经济等特点,使其旅游消 费行为呈现出和其它群体截然不同的特点。我们必须对 大学生游客的消费行为进行分析,才能掌握其特点,从而 进行正确引导。 一、大学生旅游消费行为产生的原因分析 动机是激励人们行为的主观因素,是需要的表现形 式,旅游动机则是人们外出旅游的内在动因。大学生旅 游动机可以概括为以下七个方面: &、求知心理。在一次对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工 程大学、哈尔滨师范大学、黑龙江商学院在校本科生的调 查问卷中,-%.#/的被调查者回答外出旅游是为了开阔 视野[&]。可见,一批知识型学生旅游者为了探寻艺术的 真谛、物种的奥秘以及人类的生存,不惜风餐露宿,日夜 兼程,大有“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气概。

!、好奇心理。“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但是不“无奈”。 在进入大学之前,绝大多数中学生的生活很单调,很压抑,家庭、学校两点一线,生活的全部就是读书,考上一所好大学。课余生活被挤压得毫无色彩可言,尤其是对那 些充满好奇心的青少年而言,这种生活无异于心灵禁锢。进入大学后,“出去开开眼界”自然成了合理要求。 ’、解脱心理。现代社会竞争日益激烈,繁忙的学习 事务和复杂的人际关系,使人产生高度精神紧张,身心疲惫,精神长期得不到松懈,这将对人的身心产生极大的负作用。为缓解精神压力,消除紧张心态,利用假期外出旅游不失为“缓解心灵压力”的良药。 %、顺从心理。有些大学生自己本来并没有旅游的念 头,但因朋友怂恿或老乡、同学相邀,也就跟着出门“转一转”。 #、时髦心理。生活是一台戏,人们不满足仅仅作为 观众,而希望登上舞台展示一番自己的风采。旅游正是 为人们在日常生活之外表现自己,提供了一座“大舞 台”。[!]人们可以摆脱日常的束缚而充分地主宰自我,同时更可领略到一种“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繁”的超 凡脱俗的境界。旅游产品可谓是富有象征意义的产品之一,旅游行为也是最时髦的行为之一。为了赶时髦,好向别人夸耀,自然要出去“走一走”。

旅游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选题参考

旅游管理与服务教育专业本科毕业论文选题参考 一、旅游业 1.旅游业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研究(文化、体育、会展、金融、电信、商业等) 2.旅游目的地(旅游企业)品牌营销战略研究 3.旅游新业态研究(奖励旅游、海钓旅游、邮轮游艇旅游、低空旅游、智慧旅游、房车旅游、温泉旅游、半自助游、穷游等) 4.旅游文化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古城镇村落旅游开发研究、旅游文化媚俗问题等) 5.旅游中的法律问题研究(旅游者合法权益保护、行业潜规则、分时度假、生态旅游的法律问题等) 6.特定人群(青年、中年、老年、女性、大学生)旅游消费行为研究 7.影视剧对大学生旅游动机的影响研究 8.旅游企业(旅行社、景区、饭店等)职工薪酬管理研究 9.旅行社产品研究(产品同质化、产品价格、产品核心竞争力等) 10.导游人员研究(服务质量、生存现状、职业化现状、薪酬体制等) 二、酒店业 1.经济新常态下高端酒店转型升级研究 2.酒店跨文化管理研究 3.某一类型酒店业发展研究(绿色饭店、产权酒店、经济型酒店等) 4.酒店人力资源管理研究(人员流失等问题) 5.酒店成本管理研究 6.饭店员工培训研究 7.酒店业的个性化服务研究 8.中外酒店管理模式比较研究 9.某地休闲餐饮发展研究 10.饮食文化的差异与旅游餐饮业的营销研究

三、会展业 1.会展接待的“个性化”服务——以**展会为例 2.我国会展从业资格认证研究 3.我国会展产业地方性政策法规体系建设现状分析 4.会展的宣传和推广(招展、危机公关等)策略研究——以**展会为例 5.展会项目运作中的志愿者服务研究 6.新媒介在展会中的运用————以**展会为例 7.酒店会展产品开发研究 8.会议公司的开发策略研究————以**会议公司为例 9.某地本土展会品牌发展策略研究 10.XX节事活动开发研究 三、旅游职业教育研究 1.旅游(酒店、会展)顶岗实习管理研究 2.中职旅游专业毕业生就业问题研究 3.旅游(酒店、会展)等行业人才需求研究 4.中职学校班主任工作研究 5.中职旅游类专业学生能力培养(学生职业素质、学生心理等)研究 6.某地中职旅游教育调查与研究 7.中职旅游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8.中职旅游类专业课程设置研究 9.中职旅游类专业的学生职业素质(职业意识)培养研究 10.中职旅游类专业学生心理行为分析

2020大学生旅游调查报告文档

2020大学生旅游调查报告文档Tourism survey report of 2020 College Students 编订:JinTai College

2020大学生旅游调查报告文档 小泰温馨提示:调查报告是反映对某个问题、某个事件或某方面情况 调查研究所获得的成果的文章。调查报告是宣传唯物论和辩证法、坚 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有力武器,历来被无产阶级革命家所重视。本 文档根据调查报告内容要求展开说明,具有实践指导意义,便于学习 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随着经济的发展,全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旅 游逐渐成为大众生活中一项必不可少的活动。正因为如此,旅游业蓬勃发展,成为一个极具发展前景的产业。对民众进行调查,了解他们的旅游意向十分必要,而其中大学生群体是最有活力与市场潜力的群体。 对大学生群体的旅游意向、旅游方式及旅游态度等进行 调查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一、有助于旅游主管部门及时了解、掌握该群体的旅游 意愿、消费动态,为旅游相关政策的制订提供客观的参考依据,对旅游市场发展作出前瞻性判断,并制定相关计划引导促进整个行业的发展,从而对于整个经济的发展起到一定促进作用,在一定意义上加快我国经济转型的脚步 ; 二、有助于旅游企业和旅游地区及时了解市场动态,并

且作出相应的措施适应市场的改变,满足该消费群体的需求,从而促进旅游地区及相关旅游企业的发展: 三、对于青年群体,特别是大学生群体而言,能在同一坐标系下,了解同龄人的喜好,为出游提供很好的参照系。 调查从大学生旅游偏好、旅游花费、旅游方式、出游准备、旅行关注点、分享方式等方面分析了大学生群体的旅游特点。 就数据来看,大学生旅游偏好很强,出游频率交频繁。有85.43%的被调查大学生表示热爱旅游,占受访学生的大多数。47.91%的被调查大学生一学期至少会旅行一次,26.71%的被调查大学生一学年旅游一次,另有12.66%的被调查大学生一学年旅游3次及以上。 从出游范围看,52.69%的被调查大学生曾在省内及周边旅游;46.65%的被调查大学生曾去国内其他城市旅游;有5.84%的被调查大学生曾经出境游。 大学生感兴趣的旅游目的地集中在:“适合户外运动的野山”(占52.62%)、“森林公园”(占37.34%)、主题公园(占36.48%)和休闲农庄(占25.85%)。

3162.有关国内大学生旅游消费行为的文献综述

本科生专业文献综述 题目: 有关国内大学生旅游消费行为的文献综述姓名: 学院: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专业: 旅游管理 班级: 旅游管理61班 学号: 指导教师: 黄颖职称: 讲师 2009年6月20日 农业大学教务处制

有关国内大学生旅游消费行为的文献综述 摘要:当今,旅游业作为全球发展最为迅速的服务性产业之一,已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大学生作为思想最活跃、接受新生事物能力最强的一个群体,已经成为旅游大军中一支不可忽视的队伍。本文针对大学生这一旅游消费群体特殊的旅游动机、特征及偏好等,对中国大学生旅游消费行为进行分析,进而对国内大学生旅游市场进行了初步探索。 关键词:大学生旅游;旅游消费行为;旅游 A review of national university students’ tourism consumption behavior Abstract:Nowadays, as one of the service industries with the fastest developing speed in the world, tourism has catching a growing number of attentions. As a group which is with the most vigorous thoughts and the strongest ability to accept new things, university students have been a noticeable source among the tourist march. According to the special tourism motivation, tourism characteristics and tourism preference of this group, this review analyzed the Chinese national university students’consumption behavior and made a primary research on the national university students’ tourism market. Key words: university student tourists; tourism consumption behavior; tourism 随着我国旅游业的迅速发展,大学生旅游逐渐成为我国旅游消费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据有关数据统计,有46.5%的大学生在节假日和同学或朋友外出旅游,12.3%同学在寒假和家人一起旅游。[1]然而,由于大学生特殊的心理、生理、经济等特点,使其旅游消费行为呈现出和其它群体截然不同的特点。[2]我们必须对大学生旅游消费行为进行分析,掌握其特点,才能够对大学生旅游市场进行正确的引导和开发。 一、中外大学生旅游的情况对比 (一)国外大学生旅游情况 旅游业在大部分欧美发达国家已经拥有了悠久的发展历史,国外大学生旅游也作为旅游大军中的一支生力军,引起了许多专家对其进行研究和探索。 杜江(2006)指出,在发达国家,大学生旅游作为认知社会的一种活动是社会与校园的共识,各国都设有专门的大学生旅游经营、开发和志愿服务者组织。把旅游看成是认知社会、培育人格的教学活动,是实用主义作为时代精神在教育领域中的体现。[3]欧美的教育模式突显出这种导向。李亚卿(2008)明确说明,在欧美国家的大学里,学生一般是半天上课、半天务工,周末有计划地外出旅行。高校的志愿服务者组织彼此交流各地的旅游信息。英国法律规定,凡25岁以下的青年人乘火车可以买半票。各主要的城市景区还开办有以青年学生为服务对象的青年旅舍。英国人还有意识地把废弃不用的城堡进行整修,供大学生旅游者使用。外国留学生持国际学生卡在买火车票和飞机票、参观博物馆或其他文化设施时可以享受到与本土学生同样的折扣。“东道主”(HOST)是英国的一个非盈利机构,专门安排留学生在英国人家里小住几天,吃住和游览费用都由房东负担。由校方出面组织跨国夏令营活动,在欧美国家的各类学校中已是一个惯例并成为学生非专业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4]英格兰低价旅舍的主要提供商为“英格兰青年

旅游消费心理分析(1)

旅游者消费行为模式及其相关因素的分析 旅游者的旅游消费行为是在消费心理的支配下发生,并随着消费心理的发展变化而变化的过程。同其他消费行为一样,旅游消费行为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从消费心理学的角度对消费行为的实际观察表明,消费者的行为具有习惯性、不可逆性、模仿性和复杂性等一些特性。国内有的学者(刘纯,1986)认为,旅游消费行为的实质是旅游消费者对旅游产品和服务的购买决策和购买行动过程,并根据消费心理学的理论设计了一个旅游消费者购买行为的综合模式。这一模式涉及了旅游者消费行为的各个方面,如信息加工、环境影响、比较、选择、购买过程及其产品评价等,它不仅包括了消费者心理学的所有方面,还为调查研究的一些特定变量提供了一个总的结构关系。 国外研究一般消费者行为模式的专家学者很多。不过在什么样的消费行为模式对于分析消费者行为更好的问题上,他们并没有取得一致的意见。正统的、主流的经济学家主张从经济学的角度研究消费者行为,并对模式进行定量分析,如边际效用分析法和无差异曲线分析法。但是,许多专门研究消费者行为的学者却反对这种做法,认为传统经济学中关于消费者行为的模式只涉及到消费者购买“什么”的问题,而没有回答“为什么”他们采取那种方式购买的问题。因此这些学者(F.M.尼科西亚,1960;J.F.恩格尔,D.T.科莱特,D.B.布莱克韦尔,1973;C.G.瓦特尔)依据社会学、心理学的理论分析消费者行为,引入了大量的变数,建构了各种模式。这些模式从多方面解释了消费者的行为,认为其消费行为完全符合所购买商品或产品的效用最大化原则。通过对变数因素分析、归类,发现影响消费者行为方式的因素主要包括心理因素(需要、动机、个性、态度等)和环境因素(社会、家庭、文化、经济等)两大类。 我们研究旅游者消费行为模式将要对适合于大多数旅游者消费行为的基本方式行为过程做一个描述。依据对一般消费者行为模式的研究思路和因素分析结果,在考察旅游消费者行为模式时,可以从经济因素和非经济因素两方面入手,采取静态与动态的方式对旅游消费者的心理和环境这两个相关因素进行分析。 一、旅游者消费行为模式的静态分析 使用静态分析方法对旅游者消费行为进行描述时,可以不考虑时间序列,而只就影响消费行为的方式、方法进行分析。例如,旅游者为什么购买旅游产品(why)?购买什么样的旅游产品(what)?怎样购买(how)?在哪购买(where)?何时购买(when)?对这些问题的解释就属于静态分析的方法,它考察的是影响消费行为方式的各种原因及消费行为本身的状态,而不考虑消费行为的过程及其变化。 (一)经济因素 在讨论经济因素限制下的旅游者消费行为描述时,我们把限制消费行为的非经济因素看作是已知的不变条件。有的研究表明,影响消费者行为的经济因素有收入、价格和利息率(王小彬程鹏,1989)。 1.收入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