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专用缓释颗粒剂
- 格式:doc
- 大小:25.00 KB
- 文档页数:1
植物生长调节剂多效唑PP333的使用方法和实用技术一、使用方法:1.适用作物:多效唑适用于多种经济作物的栽培,如水稻、小麦、玉米、果树等。
2. 浸种处理:将种子浸泡在PP333溶液中,溶液浓度一般为1000-2000ppm,浸泡时间根据作物需求定,一般为2-3小时。
3. 施用方法:多效唑可通过根部和叶面两种方式施用。
根部施用时,将多效唑溶液灌注入土壤中,用量根据作物需求定,一般为2-5毫升/平方米。
叶面施用时,将多效唑溶液喷施到作物叶片上,用量一般为1000ppm左右。
4.施用时间:多效唑的施用时间根据作物生长期和需求进行安排。
一般来说,在作物的生长旺盛期施用效果更好,根据作物的实际需求可进行多次施用。
二、实用技术:1.预处理种子:通过将种子浸泡在PP333溶液中,可以提高种子发芽率和幼苗抗逆能力。
在种子发芽前进行处理,并确保处理的均匀性。
2.结合施肥:在施用PP333的同时可以结合施肥,这样可以提高施肥效果,促进植物的养分吸收和利用。
3.适时施用:在作物的关键生育期进行施用,如抽穗期、开花期、果实膨大期等,可以增加产量和品质。
4.搭配药剂:多效唑可以和其他农药一起使用,通过搭配使用可以提高农药的稳定性和吸收效果。
5.控制用量:多效唑的用量应根据作物的需求和预期效果进行合理调整,避免用量过大或过小造成药害或不良影响。
三、注意事项:1.使用前彻底搅拌:使用PP333前应彻底搅拌溶解,确保药液均匀稳定,避免药液中PP333浓度不均导致效果不理想。
2.避免光照:PP333在强光照射下容易降解,所以在配制和施用过程中要避免阳光直射。
3.定期检测效果:使用PP333后,要进行定期的观察和检测,以评估施用效果,及时调整施用策略。
4.存储注意:PP333应存放在阴凉、干燥、通风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和高温,防止药剂的性质、活性及效果发生改变。
综上所述,PP333是一种多功能的植物生长调节剂,通过正确的使用方法和实用技术,可以有效促进作物的生长发育,提高抗逆性和抗病能力,增加产量和品质。
呋喃丹成分
呋喃丹是一种广谱性内吸杀虫、杀线虫剂,可用来防治棉蚜、棉蓟马、稻飞虱等多种虫害,呋喃丹适用于多种大田作物,如水稻、棉花、甜菜等,那么呋喃丹成分是什么呢?
呋喃丹颗粒剂属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是一种广谱内吸性杀虫剂、杀线虫剂,具有内吸传导、触杀和胃毒作用,可用于40多种作物上,防治土壤与地面害虫300余种,呋喃丹药效期长,施入土后能缩短作物的生长期,促进作物生长发育,有效地提高作物产量。
产品特点:呋喃丹有缩短作物生长期、促进作物生长发育从而有效提高作物产量的作用。
对昆虫的致毒方式,主要是内吸杀虫作用。
药剂施于土壤作物的根基部分,根系吸收后随水分输送到茎叶部,以达到治虫的目的;呋喃丹还有触杀作用,用于防治棉花蚜虫,水稻,玉米根虫,对水稻、玉米、花生等作物大部分害虫有效。
10%噻虫嗪杀虫单缓释粒剂防控水稻害虫褐飞虱二化螟稻纵卷叶螟效果郭志刚;郭振营【摘要】[目的]明确10%噻虫嗪·杀虫单缓释粒剂对水稻害虫的防控效果.[方法]于水稻移栽前撒施10%噻虫嗪·杀虫单缓释粒剂,研究其对水稻不同生育期褐飞虱、二化螟、稻纵卷叶螟的防控效果.[结果]10%噻虫嗪·杀虫单缓释粒剂有效成分用量6000~7 500g/hm2处理在水稻移栽后40、60、80、100 d对褐飞虱的防效分别为55.59%~ 66.88%、79.26%~ 87.34%、84.22%~ 93.22%、74.08%~81.73%;水稻移栽后50、70、90、110 d对二化螟的防效分别为86.71%~ 91.53%、90.94%~ 97.18%、87.59%~91.39%、78.68%~88.65%,对稻纵卷叶螟的防效分别为70.68%~82.92%、80.28%~ 89.05%、70.26%~81.75%、49.36%~62.23%;且对水稻安全.[结论]10%噻虫嗪·杀虫单缓释粒剂基本可防控水稻生育期褐飞虱、二化螟、稻纵卷叶螟的危害,生产上推荐用量为有效成分量6000~7 500 g/hm2.【期刊名称】《安徽农业科学》【年(卷),期】2015(000)034【总页数】3页(P187-188,266)【关键词】缓释粒剂;防控;害虫;水稻【作者】郭志刚;郭振营【作者单位】新乡市农业科学院,河南辉县453600;新乡市农业科学院,河南辉县4536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435.112噻虫嗪[1]是第2代烟碱类高效低毒杀虫剂,对害虫具有胃毒、触杀及内吸活性,施药后迅速被内吸,并传导到植株各部位,对鞘翅目、双翅目、鳞翅目,尤其是半翅目害虫有高活性[2-3]。
杀虫单是人工合成的沙蚕毒素类似物,为乙酰胆碱竞争性抑制剂,具有较强的触杀、胃毒和内吸传导作用,对鳞翅目害虫的幼虫有较好的防治作用[4]。
缓释颗粒剂是什么?有什么优势?缓释颗粒剂是根据作物全生育期病虫害发生规律,应用中国首创“轮层只能控释”高新技术研究开发的一种智能控释农药颗粒剂,将复配农药的活性分子等包裹在天然高分子缓释材料载体膜中,再加入交联剂、扩散剂等通过控制膜进行多层包裹,然后造粒制成具有智能控释作用的颗粒,将农药颗粒剂放到作物根系周围,有效杀灭地下害虫,农药活性物质对着作物的内吸传到功能,被运输到作物地上的各个部位,从而达到防治作物地上病虫害的目的,并且增产显著,持效期可长达8个月,一次施用,一季无忧!缓释颗粒剂拌有益是农药控制释放技术的重大突破,其高效的控制释放能力极大的提高了农药防治效果和利用率,极大地节省用药成本,并有效分支了农药的流逝和分解,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防虫效果显著,持效长效,不伤根,不伤苗,一次施用即可解决一季害虫!该产品和传统防治农作物害虫的农药相比,具有四大优势:1.施用方便:播种时将麦种与缓释颗粒剂拌有益掺混均匀后即可马上播种;2.安全性高:缓释颗粒剂与播入土壤中的种子接触面小或不直接接触,对种子不产生药害,不受连阴雨天气或低温影响,不影响小麦发芽与出苗;3.智能控制释放,持效期长:由于包裹农药原药的高分子成膜剂种类不同,膜孔大小不同,不同种类交联剂其交联作用力的大小也不同,因此在生产缓释颗粒剂时,选择不同种类高分子成膜剂及交联剂,持效期有所不同。
冬小麦生育期为8个月,缓释颗粒剂选择的是膜孔相对较小的高分子成膜剂和交联作用力相对较大的交联剂,以达到缓释8个月的防效期,既能防治苗期蚜虫,也能防治穗期蚜虫,确保小麦一季无忧;4.杀虫广:与麦种一起被播入的缓释颗粒均匀分布在麦种附近的土壤中,缓释颗粒中的吡虫啉分子通过高分子膜孔向麦种周围的环境中缓慢释放,从而可有效杀灭蝼蛄、蛴螬、金针虫等地下害虫;而释放到根系周围的吡虫啉随水分传导至小麦地上茎叶等各个部位,从而可预防和杀灭地上蚜虫。
植物生长调节剂:多效唑在各种作物上的用法用量详解1.中文通用名称:多效唑2.英文通用名称: Paclobutrazol3. 化学名称: (2RS,3RS)-1-(4-氯苯基)-4,4-二甲基-2-(1H-1,2,4-三唑-1-基)戊-3醇4.商品名称:多效唑, PP333,氯丁唑5.化学结构式6.理化性质外观为白色结晶,熔点165~ 166℃,难溶于水,可溶于乙醇、甲醇、丙酮、二氯甲烷等有机溶剂,对酸碱稳定,常温下贮存稳定。
7.毒性:低毒8.类别:植物生长延缓剂9.主要剂型10%、 15%、 30%多效唑可湿粉剂,15%、 30%多效唑悬浮剂,95%多效唑原药。
10.功能特点多效唑是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具有延缓植物生长,抑制茎秆伸长,缩短节间,促进植物分蘖,增加植物抗逆性能、提高产量等效果。
本品适用于水稻、麦类、花生、果树、烟草、油菜、大豆、花卉、草坪等作( 植 ) 物,使用效果显著。
11. 使用技术(1) 控制生长、抗倒伏玉米浸种宜浅播,在播种前浸10~ 12h,1kg种子加 %多效唑可湿粉加水100g,每浸3~4h 搅一次。
小麦在麦苗一叶一心期、小麦起身至拔节前每667m2用40g15%多效唑可湿粉兑水30kg喷施。
2油菜为培育短脚壮苗,在苗床肥水水平高,播种早、密度大的苗床3~ 4 叶期,每 667m用 40g15%多效唑可湿粉兑水 30~ 45kg 喷施。
花生盛花期每667m2用 50g15%多效唑可湿粉对水50kg 喷施。
棉花中期每667m2用50g15%多效唑可湿粉对水50kg 喷施。
水稻为培育壮秧防止倒伏,秧龄在 35d 左右,单季中、晚稻秧田在移栽前25d 每 667m2用 175~200g15%多效唑可湿粉对水100kg 喷施。
高产田块局部旺长高秆易倒伏品种,在抽穗前 30~ 40d 每2~ 175g15%多效唑可湿粉对水100kg 喷施。
667m用 150大豆花期每667m2用 40~ 60g15%多效唑可湿粉对水50kg 喷施。
缓控释肥在农作物上的施用技术缓控释肥用途非常广泛,同时它的施用技术也非常简单,既可以作为基肥、追肥施用,还可以作为种肥施用。
具体的施用方法可以进行撒施、条施和穴施以及拌种、盖种施肥等等。
作为基肥施用时,根据不同作物的需肥规律,设计合理的智能肥料配方,然后进行加工后,完全能够满足作物一生所需养分,并且在作物需肥的不同时期,具有根据作物需肥特点进行释放的功能。
作为追肥,也是根据作物的不同时期制定不同的肥料配方,加工后制作出专门用于追肥的智能肥料。
缓控释施肥量可以在作物相同产量的情况下比速效化肥减少20%~50%以上的肥料施用量,另外,控释肥的施用量还要根据作物的目标产量、土壤的肥力水平和肥料的养分含量综合考虑后确定。
如果作物的目标产量较高,就要相应增加控释肥的施用量。
对于水稻、小麦等根系密集且分布均匀的作物,可以在插秧或播种前按照推荐的专用包膜控释肥施用量一次性均匀撒施于地表,耕翻后种植,生长期内可以不再追肥。
对于玉米、棉花等行距较大的作物,按照推荐的专用控释肥施用量一次性开沟基施于种子侧部,注意种肥隔离,以免烧种或烧苗。
对于花生、大豆等自身能够固氮的作物,缓控释肥配方以低氮高磷高钾型为好。
作为底肥条沟施用,施用量因产量、地力不同而异,一般每亩施用量为20~40kg。
对于大棚蔬菜可做底肥,适用硫酸钾型控释肥,注意减少20%的施用量,以防止氮肥的损失,提高利用率,同时能减轻因施肥对土壤造成次生盐碱化的影响,防止氨气对蔬菜幼苗的伤害。
对于马铃薯或甘薯用于底肥,适用硫酸钾型控释肥,每亩用肥75~90kg,集中条沟施肥。
对于苹果、桃、梨等果树,可在离树干1m左右的地方呈放射状或环状沟施,深20~40cm左右,近树干稍浅树冠外围较深,然后将控释肥施入后埋土。
另外,还应根据控释肥的释放期,决定追肥的间隔时间。
施用量:一般情况下,结果果树每株0.5~1.5kg,未结果树50kg/亩。
施用缓控释肥注意事项:一定要注意种(苗)肥隔离,至少8~10cm,以防止烧种、烧苗,作为底肥施用,注意覆土,以防止养分流失。
水稻专用缓释颗粒剂
颠覆世界农药杀虫剂的产品
一、产品特点
1、本品是利用高科技专利技术,根据水稻整个生长季节虫害发生的特点,将农药活性成分做成在水稻从抛秧(移栽)后7—10天返青期到收割期的时间内,持续稳定不断地向水稻根系周围释放的缓控释放型粒剂,通过内吸传导作用,使农药活性成分由根系传导至水稻植株的各个部位,从而达到预防和杀灭水稻害虫的目的。
一次施用,一季无忧,省工增产,安全环保。
2、增产显著:亩增产100——200斤。
(1)、整个水稻生育期没有害虫危害,植株得以健康生长,提高抗病力,水稻自然增产;
(2)、生产缓释颗粒剂的高分子成膜剂,含有大量的微量元素,可以促进水稻生长;
(3)、缓释颗粒剂中含有特殊的生长激素,可以让水稻穗期剑叶以下的三张功能叶保持青绿,不早衰,促进水稻灌浆。
二、防治对象:稻纵卷叶螟、二化螟、三化螟、稻飞虱、稻瘿蚊。
三、用法用量:水稻移栽(抛秧)后7—10天返青期,每亩用本品5公斤均匀撒施于稻田中。
四、注意事项:
1、必须均匀撒施,且撒施后保持5—7天3—5厘米浅水层;
2、本品不得用于漏水田;
3、使用本品的水稻田四周田埂不得往外窜水,否则会使田内的农药有效成分流出,从而影响防治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