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反复、设问、反问)
- 格式:docx
- 大小:20.29 KB
- 文档页数:10
从修辞角度赏析句子常见修辞手法(二)——反问、设问、对偶、反复常见答题形式:运用……的修辞手法,写出了……的特点,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5.反问:指用疑问的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以加重语气的一种修辞手法。
反问只问不答,人们可以从反问句中领会别人想要表达的意思。
反问也叫激问、反诘、诘问。
答题规范:运用反问的修辞手法,加强了语气,突出(强调)了……举例:《我的老师》中“像这样的老师,我们怎么会不喜欢她,怎么会不愿意和她亲近呢?”用否定的“不喜欢”“不愿意”反问,表达“我”对蔡老师的挚爱之情。
6.设问:指为了引人注意,故意先提出问题,然后再作回答的一种修辞手法。
答题规范:运用设问的修辞手法,提出问题,引人思考,强调了……的特点。
举例:《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用文题提出疑问,引人思考。
7.对偶:指用字数相等、结构形式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意思的修辞方式。
作用:句式整齐,结构一致;形式优美,音韵和谐;互相映衬,互为补充。
增强语言的节奏感,使语言节奏明快。
一般用于古诗文中。
8.反复:指为了强调某个意思,表达某种感情,有意重复某个词语或句子的一种修辞手法。
作用:起到反复咏叹,表达强烈情感的作用;使诗文的格式整齐有序,而又回环起伏,充满语言美。
答题规范:运用反复的修辞手法,强调了人物或事物的……特点,抒发了……的心情。
举例:《春》中“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连用两个“盼望着”表达盼望春天的急切心情。
【例题讲练】山岗上的秃树①车过山岗的时候,忽然就发现了那株树,它突兀地站在冬天的地平线上,远离成片结队的森林,独自站立在寒风中,苍老、孤独、虬枝盘结,努力想把枝枝丫丫伸出生空,却怎样都伸不直的样子。
②那时节,夕阳西下,有飞鸟还巢,金色的夕阳把那棵秃树镀了一层金,暗淡的背景里,那棵秃树,彰显,凹凸,浮雕一样,像一张逆光的照片,唯美,清凉,没有一丝烟火气息,周遭的山岗,田野,石头,兀自静默,唯有风,像一个行吟诗人,抚过秃树,抚过旷野,抚过泥土,抚过沙石,留下一行行蹩脚的诗句。
新课标《考试大纲》中对“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表述包含两点重要的信息:一是命题的范围——“常见”,《考试大纲》明确指出了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反复、设问和反问为常见的修辞手法;二是考查规律——“正确运用”,表明高考试题不直接考查名词术语(各修辞手法的概念),而是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进行考查,即要求考生对修辞手法进行判断、理解和正确运用。
从近年的高考试卷看,该考点的命题主要有以下五个特点:一是从题型看,多为主观表述题;二是从考查角度看,主要包括准确判断修辞类型、正确理解修辞手法的作用和恰当运用修辞手法等;三是从命题方式看,该考点一般不会单独设题,而是经常与语言文字运用的其他考点(如仿用、变换句式,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等)结合在一起进行考查;四是从取材看,主要选择那些描写、记叙或抒情性语段;五是从考查目的看,注重考查考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1.请在“思念”和“家园”中任选一个词,仿照下面的示例,写三个句子。
要求每个句子都使用比喻和比拟两种修辞手法,且三个句子的内容有内在联系。
示例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
【答案】示例一思念像一株刚萌发的幼苗,对外界探头探脑。
思念像一株小树,亭亭玉立的,生长着,伸展着。
思念像一棵枝丫横生的老槐树,狂舞着,张扬着,深深地根植在我的心中。
示例二家园像幼年时的摇篮,摇着我童年的梦,要我快快长大。
家园像青年时的屋舍,随时等我,随时欢迎我,任我逍遥,任我奔波。
家园像老年时的古宅,纵然有些残破,也让人心安,让人心有依托。
【解析】考生在解答此题时,要做到句式一致,还应特别注意每个句子都要用到比喻和比拟这两种修辞手法。
2.根据以下两种情境,以“微笑”为重点,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分别扩展成不少于30个字的语段。
情境一:课堂上老师微笑情境二:病房里护士微笑【答案】示例一课堂上,老师的微笑像温暖的春风,吹散了我心头自卑的阴影,使我扬起生活和学习的风帆。
【2012高考试题解析】(2012·全国新课标)17. 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两句话,要求使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句式与示例相同。
(5分)梅花在冰天雪地的季节吐蕾,意在教导我们:学会坚强;昙花于万籁俱寂的深夜绽放,意在提醒我们:不要张扬。
(2012·四川)20.按照要求续写句子。
要求:①运用比喻修辞手法;②“回忆”与“希望”的内容形成对比;③语意连贯。
(6分)回忆和希望的关系,我们或许可以这样说:回忆毕竟是远了、暗了的暮霭,希望才是近了、亮了的晨光;回忆_______________,希望__________;回忆___________,希望_______。
(2012·山东)16. 根据语境,仿照下面的句子中本体(画线部分)的句式,补写出两个恰当的喻体。
(4分)作诗填词,本来是为了传情达意。
如果写出的诗词不能传情达意,这就有如,又如,还有什么用呢?【答案】示例1:做出的饭不能吃缝好的衣服不能穿示例2:盖的房子无法居住修建的高速路不能通车【解析】句式要相同,运用比喻,体现出缺少最主要的内容之意。
【考点定位】仿用句式,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能力层级D(表达应用)(2012·辽宁版)17. 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两句话,要求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句式与示例相同。
(6分)爱心是昏暗夜空中的歌谣,使孤独都感到了慰藉;爱心是茫茫沙漠中的绿洲,使跋涉者感到了希望。
(2012·江西版)生活总有那么一曲旋律或几句诗歌,拨动过你的心弦,引起过你的共鸣……请你用动情的笔墨把它抒写出来。
要求:(1)侧重在描写中抒情,并结合使用议论。
(2)运用排比修辞和疑问句式。
(3)结构相对完整,语言简明、准确、生动。
(4)不少于200字。
(2012·广东)23.为活跃校园文化生活,华南七中学生会举办了一个“四季花卉”摄影作品展,请你为作品展写一段前言,要求语言鲜明、生动,语意连贯,至少使用两种修辞手法,不于60个字(含标点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