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低温治疗仪产品技术要求和佳
- 格式:docx
- 大小:16.79 KB
- 文档页数:4
亚低温治疗仪的使用亚低温治疗仪是一种使用高能量电磁波作用于人体的医疗设备。
它采用的是亚低温技术,即通过电磁波的作用使身体受热,从而达到治疗的效果。
它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中,用于治疗各种疾病和症状,如炎症、肿瘤和疼痛等。
本文将详细介绍亚低温治疗仪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以及其对健康的益处。
首先,使用亚低温治疗仪的时候,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使用前请仔细阅读使用说明书。
每台亚低温治疗仪都有详细的使用说明书,包括使用方法、注意事项和禁忌症等。
在使用之前,一定要仔细阅读,按照说明书正确使用。
2.熟悉仪器的基本操作。
在真正开始治疗之前,要先熟悉仪器的基本操作,包括打开和关闭电源、调节功率和温度、选择治疗时间等。
熟悉了操作之后,才能更好地进行治疗。
3.选择合适的治疗参数。
亚低温治疗仪有多种参数可以调节,包括功率、温度、治疗时间等。
根据不同的疾病和症状,要选择合适的治疗参数。
一般来说,治疗时间逐渐增加,功率逐渐降低,以达到适合患者的治疗效果。
4.治疗时要注意保护好眼睛。
亚低温治疗仪使用的是电磁波,这些电磁波对眼睛有一定的刺激作用。
因此,在治疗的过程中,一定要佩戴好眼镜,保护好眼睛,防止患者的眼睛受到伤害。
5.在治疗过程中要注意患者的舒适度。
亚低温治疗仪使用的是高能量电磁波,治疗的时候会产生一定的热量。
为了保证患者的舒适度,治疗期间可以随时询问患者的感受,以及时调节治疗参数,保持适宜的治疗温度。
除了以上注意事项之外,亚低温治疗仪的使用还有很多好处。
首先,它可以有效缓解疼痛。
亚低温治疗仪通过电磁波的作用,可以减少炎症,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组织的疼痛和肿胀。
其次,它可以促进伤口的愈合。
电磁波的作用可以促进细胞的分裂和再生,促进伤口的愈合。
同时,它还可以抑制细菌的生长,减少感染的风险,提高伤口的愈合速度。
此外,亚低温治疗仪还可以增强免疫系统的功能。
电磁波的作用可以增强免疫系统的细胞活力,提高机体的抵抗力,增强身体的免疫功能。
..珠海和佳 HGT-200III 亚低温治疗仪培训一、工作过程亚低温治疗仪是利用微电脑全方位监控,通过“水温设置”、“体温设置”、“ON/OFF”按键,由微处理器控制切换电路。
选择不同的工作方式,温度传感器的信号经模/ 数变换进入微处理器,自动控制制冷系统,使患者的体温降低并维持在一种有效的亚低温状态。
二、报警系统1、缺水报警当水箱的水位过低时(低于 115mm),仪器发出间隙的报警声,液晶显示的水位线只是只显示一条,表示水箱缺水。
..2、传感器脱落报警按下体温控制开关“ ON/OFF”键,液晶屏上显示一个“开”字符号,表示仪器进入工作状态,报警功能启动。
如果显示体温温度≤32℃,仪器发出急促的报警声,表明传感器从人体脱落。
反之,则不报警。
3、传感器断路、短路报警按下体温控制开关“ON/OFF”键,液晶屏上显示一个“开”字符号,表示仪器进入工作状态,报警功能启动。
如果传感器断路(显示0℃)或短路(显示大于 50℃),仪器报警。
.三、使用范围及禁忌症1、适用范围主要用于脑损伤患者及高热患者的物理降温治疗。
2、禁忌症严重心肺疾病、失血性休克、精神病、妊娠期妇女、 3 岁以下儿童或 70 岁以上老人、集体感觉障碍者禁止使用;携带心脏起搏器、外科植入物患者禁止使用。
四、注意事项1、保证本仪器的网电源及接地环境安全稳定。
2、本机底板面有保护接地标记,请确保已保护接地。
3、本仪器只限使用自配的传感器;不得向水箱中加入任何固定物质。
4、不得在高温、高湿、易燃、失衡、强腐蚀性、烟尘过量、电磁辐射的场所使用本仪器。
5、不得拉拽本仪器的电缆、导联线、冰毯接头及软管。
6、本仪器无客户可自行维修的组件,发生故障时请自行拆卸。
7、毯、帽使用后必须平放,不能拆叠,以免损坏。
8、毯、帽为耗材,其使用期限为三个月。
9、定期(1个月)更换水箱内的水,防止产生污垢影响治疗。
五、调试、试运行接通电源,观察仪器的液晶显示与体温设置、水温设置以及传感器脱落报警是否正常。
亚低温疗法仪使用操作要点及评分标准
1. 介绍
亚低温疗法仪是一种使用低温技术治疗疾病的医疗设备。
它通过降低局部体温来减轻疼痛、抑制炎症和促进治疗。
2. 使用操作要点
使用亚低温疗法仪时,请注意以下操作要点:
2.1 准备工作
- 确保亚低温疗法仪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 清洁和消毒治疗部位,确保无土壤和感染的情况。
2.2 使用方法
- 将亚低温疗法仪放置在所需治疗部位。
- 打开设备并调整温度和治疗时间。
- 根据医生的指示,按照适当的时间和温度进行治疗。
- 在治疗过程中注意患者的舒适度和反应。
- 在治疗结束后,关闭设备并将其存放在安全的位置。
3. 评分标准
为了评估亚低温疗法的效果和患者的状况,我们可以使用以下评分标准:
3.1 疼痛程度评分
使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或数字疼痛等级(NRS)来评估患者的疼痛程度。
根据患者的自述,将疼痛程度从1到10进行评分,其中1表示无痛,10表示剧烈疼痛。
3.2 治疗效果评分
根据治疗前后的症状和体征变化,评估治疗效果。
例如,观察疼痛的减轻程度、炎症的消退、活动范围的改善等。
3.3 不良反应评分
记录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任何不良反应,例如皮肤烧伤、过敏反应等,并按照不同症状和严重程度进行评分。
请在使用亚低温疗法仪时,根据上述操作要点和评分标准进行操作和评估。
如有任何疑问,请及时咨询相关医疗专业人士。
亚低温治疗仪使用与维护亚低温治疗仪使用与维护亚低温治疗仪又称降温毯、控温毯、医用控温仪等,俗称“冰毯”。
是实施亚低温治疗的设备。
临床使用的亚低温治疗仪,多采用压缩机提供冷源,经过特殊的冷水循环系统,以毯子与病人身体接触,利用温差降低高热病人的体温。
国际上将低温划分为轻度低温(mild hypothermia)33~35℃、中度低温(moderate hypothermia)28~32℃、深度低温(profound hypothermia)17~27℃和超深低温(ultraprofound hypothermia)2~16℃。
由于中轻度低温(28~35℃)称为亚低温,都有良好的脑保护作用,而且无明显副作用。
一、亚低温治疗脑损伤的机制(一)降低脑组织氧耗量,减少脑组织乳酸堆积。
(二)保护血-脑屏障,减轻脑水肿。
(三)抑制内源性毒性产物对脑细胞的损害作用。
(四)减少钙离子内流,阻断钙对神经元的毒性作用。
(五)减少脑细胞结构蛋白破坏,促进脑细胞结构和功能修复。
(六)减轻弥漫性轴索损伤。
二、亚低温治疗仪工作原理亚低温治疗仪是由主机监测面板、冷却系统、降温毯、连接管、监测体温探头等组成。
1.机内半导体通电后使水池中水冷却,冷却水被泵到毯内,因亚低温治疗仪毯面温度较人体温度低,人体热量向降温毯传递。
2.当毯内冰水被人体加热后又循环到亚低温治理仪水池中,亚低温治疗仪内半导体再次将水冷却后送到毯内,如此循环使人体的温度逐渐下降。
3.若人体温度降到所设温度时,亚低温治疗仪停止工作,当人体温度再度升高,超过设定温度时,亚低温治疗仪再次工作。
三、亚低温治疗仪临床适应症和禁忌症(一)适应症1.脑保护⑴重型颅脑损伤。
⑵缺血缺氧性脑病。
⑶脑干损伤。
⑷脑缺血。
⑸脑出血。
⑹蛛网膜下腔出血。
⑺心肺复苏术后。
目前已将亚低温治疗方法列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常规治疗措施,尤其是广泛脑挫裂伤合并难以控制的颅内高压、下丘脑损伤合并中枢性高热、脑干损伤合并去脑强直的重型颅脑损伤病人。
亚低温治疗仪使用与维护方法有哪些?亚低温治疗仪又称降温毯、控温毯、医用控温仪等,俗称“冰毯”。
亚低温治疗仪使用与维护方法有哪些?亚低温治疗仪使用与维护方法有哪些?是实施亚低温治疗的设备。
临床使用的亚低温治疗仪,多采用压缩机提供冷源,经过特殊的冷水循环系统,以毯子与病人身体接触,利用温差降低高热病人的体温。
国际上将低温划分为轻度低温(mild hypothermia)33~35℃、中度低温(moderate hypothermia)28~32℃、深度低温(profound hypothermia)17~27℃和超深低温(ultraprofound hypothermia)2~16℃。
由于中轻度低温(28~35℃)称为亚低温,都有良好的脑保护作用,而且无明显副作用。
一、亚低温治疗脑损伤的机制(一)降低脑组织氧耗量,减少脑组织乳酸堆积。
(二)保护血-脑屏障,减轻脑水肿。
(三)抑制内源性毒性产物对脑细胞的损害作用。
(四)减少钙离子内流,阻断钙对神经元的毒性作用。
(五)减少脑细胞结构蛋白破坏,促进脑细胞结构和功能修复。
(六)减轻弥漫性轴索损伤。
二、亚低温治疗仪工作原理亚低温治疗仪是由主机监测面板、冷却系统、降温毯、连接管、监测体温探头等组成。
1.机内半导体通电后使水池中水冷却,冷却水被泵到毯内,因亚低温治疗仪毯面温度较人体温度低,人体热量向降温毯传递。
2.当毯内冰水被人体加热后又循环到亚低温治理仪水池中,亚低温治疗仪内半导体再次将水冷却后送到毯内,如此循环使人体的温度逐渐下降。
3.若人体温度降到所设温度时,亚低温治疗仪停止工作,当人体温度再度升高,超过设定温度时,亚低温治疗仪再次工作。
三、亚低温治疗仪临床适应症和禁忌症(一)适应症1.脑保护⑴重型颅脑损伤。
⑵缺血缺氧性脑病。
⑶脑干损伤。
⑷脑缺血。
⑸脑出血。
⑹蛛网膜下腔出血。
⑺心肺复苏术后。
目前已将亚低温治疗方法列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常规治疗措施,尤其是广泛脑挫裂伤合并难以控制的颅内高压、下丘脑损伤合并中枢性高热、脑干损伤合并去脑强直的重型颅脑损伤病人。
亚低温治疗仪技术参数用于医疗机构高热患者物理降温和低温患者物理升温以及需要保持体温的患者。
一、工作条件a)环境温度:5℃~40℃b)相对湿度:30%~75%c)大气压力:700hPa~1060hPad)电源:AC220V±22V,50Hz±1Hze)功率:1500VAf)主机尺寸:400*400*945,允差±20%二、技术参数1、双核半导体控温系统:两套独立的大功率控温模块,等效于两台压缩机,设置“降温/升温”,设备在制冷和制热功能之间切换,提高设备使用率灵活性和便捷性;2、显示界面:7寸全智能化触摸屏,中文菜单3、输出结构:双路输出,双温控制,可毯、软帽同时使用4、双模式控温:手动控温模式,自动控温模式4.1体温传感器自动模式设置功能:设置体温参数,设备将患者体温控制在设定值。
制冷设置范围:30℃~40℃,步进值0.1℃。
制热设置范围:30℃~37℃,步进值0.1℃体温传感器监测范围:25℃~43℃,允差±0.2℃。
4.2循环液体温度手动模式设置功能:设置循环水温参数,设备将循环水温恒定控制在设定值。
制冷设置范围:4℃~36℃,步进值0.5℃。
制热设置范围:30℃~40℃,步进值0.5℃。
循环液体温度控制:循环液体温度允差±1℃5、进口自锁快速接头,使用操作更方便、简捷、移动自如,防止液体泄漏6、空载平均速率6.1 制冷空载速率制冷工作状态,在25℃至10℃温度下降区间内,取不小于8℃的温度差数值,制冷空载速率不小于1.5℃/min。
6.2 制热空载速率制热工作状态,在30℃至40℃温度上升区间内,取不小于8℃的温度差数值,制热空载速率不小于2.5℃/min7、负载最大平均速率制冷负载最大平均速率不小于3℃/h制热负载最大平均速率不小于1℃/h8、提示功能8.1循环液体温度超过42℃时,设备停止工作,并具有提示音8.2水箱内液体不足时,设备停止工作,并具有提示音8.3体温传感器监测功能异常(检测温度不在28℃-42℃范围内)时,设备显示界面提示,并具有提示音8.4设备通过按键设置,可在制冷和制热模式之间切换,当设备未经回温时切换,具有显示界面提示9、连续循环输出:两组连续水循环,患者的热量连续不断被带走,效率高,并且毯温度与毯内水温一致10、体温探头(传感器)出现故障,不影响手动控温模式工作11、蜂窝毯特点:液体专用TPU内胆、抗菌、抗老化、柔软、强度高、耐用,水流均匀,冷、热传导效率高, 聚氨酯材质蜂窝状设计增加了导热面积,水流无死角,还具有防褥疮功能12、工作噪声:设备正常工作时,噪声≤60dB(A)13、承重要求:控温毯正常工作时,毯子承重≥135kg14、密封性:控温毯循环管路密封良好,无泄漏现象15、控温配件标配尺寸软帽:550mm*500mm,允差±5%,不可加硬帽,其他部位可以加毯子: I型970mm*550mm,允差±5%16、安全要求符合GB9706.1-2007的要求17、电磁兼容符合YY0505-2012的要求。
亚低温治疗仪使用操作要点及评分标准
要点及评分标准
本文介绍了亚低温治疗仪的使用操作要点和评分标准。
操作要点包括了了解患者病情和合作程度、向患者及家属解释操作目的及方法、查对医嘱、备齐用物、安装外接的毯、帽和传感器等。
评分标准包括了操作的正确性、完成时间等。
在操作过程中,要注意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配合心电监护和血氧饱和度的监测。
同时,要注意皮肤温度较低、血循环减慢等问题,避免发生压疮。
还要注意观察体温探头的放置位置,及时检查并纠正不正确的情况。
评分标准中,正确操作和完成时间是重要的考核指标。
同时,要注意操作过程中的细节问题,如着装整洁规范、合理摆放患者体位等。
最后,操作完毕后要整理用物、洗手、签字、记录等。
在使用亚低温治疗仪时,要注意以上操作要点和评分标准,确保操作的正确性和安全性。
亚低温治疗仪的使用和注意事项亚低温治疗仪是一种常见的物理治疗设备,广泛应用于临床医疗和康复领域。
它通过运用低温疗法,可有效缓解疼痛、减轻炎症,促进血液循环,加速组织修复,提高身体的免疫力。
本文将介绍亚低温治疗仪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一、使用方法1. 准备工作:首先,确保亚低温治疗仪的电源接地良好,设备正常运行。
然后,准备治疗区域,保持干燥清洁,并确保治疗区域没有任何创伤或感染。
2. 设置治疗参数: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参数。
包括治疗时间、功率和温度等。
一般来说,初始治疗时间可设置为10-15分钟,治疗功率和温度可根据患者的病情逐渐调整。
3. 进行治疗:将治疗头或治疗手柄安装在亚低温治疗仪上,并将其放置在治疗区域。
根据治疗参数设置,启动亚低温治疗仪,开始治疗。
在治疗过程中,可以适当调整功率和温度,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4. 治疗时间:治疗时间一般为10-20分钟,具体时间可以根据患者的病情和治疗效果来调整。
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应保持舒适的姿势,并尽量放松身体。
5. 治疗频率:治疗频率可以根据患者的需要来确定。
一般来说,每周进行2-3次治疗,连续治疗2-4周。
二、注意事项1. 适应症和禁忌症:亚低温治疗仪适用于各种急慢性疼痛、炎症、肌肉骨骼损伤等疾病。
然而,对于患有冷热过敏症、感染性皮肤病、出血倾向等病症的患者,亚低温治疗是禁忌的。
2. 温度控制:在进行亚低温治疗时,要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耐受能力来调整治疗温度。
一般来说,治疗温度应在-10℃至10℃之间,避免温度过高或过低造成不适或损伤。
3. 保护措施:在治疗过程中,应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以避免低温对患者的损伤。
可以使用隔热垫或毛巾等物品来隔离治疗区域和周围正常组织,减少低温对周围组织的影响。
4. 使用时的注意事项:在使用亚低温治疗仪时,操作人员应注意以下事项:确保设备正常工作,避免使用过期或损坏的治疗头;注意设备的清洁和消毒,以防交叉感染;遵循使用手册上的操作步骤,正确操作设备;在治疗过程中,始终保持患者的安全和舒适。
亚低温治疗仪的使用亚低温治疗仪是一种以亚低温技术为基础,通过降低局部或全身温度来实现治疗效果的设备。
它在医学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对于炎症、创伤、疼痛等症状的缓解和康复具有显著的疗效。
本文将重点介绍亚低温治疗仪的使用方法以及其适用范围。
1.准备设备:将亚低温治疗仪放置在安全稳定的表面上,通电并保持其工作状态。
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治疗模式和治疗时间。
2.准备患者:患者应脱去衣物并佩戴保护好的耳塞和眼罩,以免受到低温刺激。
3.开始治疗:将患者置于亚低温治疗仪的治疗舱内,确保患者完全暴露在低温环境中。
治疗仪的温度和时间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和治疗要求进行调整。
4.监测治疗过程:在治疗过程中,医生应监测患者的体温、心率、血压等生理指标,以确保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5.结束治疗:根据治疗时间的要求,如果需要提前终止治疗,应提前关闭设备。
患者在治疗结束后需要逐渐恢复体温,避免突然暴露在高温环境中。
1.骨科领域:亚低温治疗仪可以减轻骨折、关节疼痛、韧带拉伤等骨科疾病的症状,促进骨骼组织的康复。
2.运动损伤:亚低温治疗仪可以用于治疗运动损伤,如扭伤、肌肉拉伤、疲劳等,减轻疼痛和肿胀,促进组织修复。
3.炎症疾病:亚低温治疗仪可以通过降温减轻炎症反应,缓解疼痛和肿胀,用于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红斑狼疮等炎症疾病。
4.神经系统疾病:亚低温治疗仪可以缓解神经疼痛和痉挛,用于治疗帕金森病、脑卒中后痉挛、神经根疼痛等神经系统疾病。
5.皮肤美容:亚低温治疗仪可以改善皮肤血液循环,促进胶原蛋白生成,提升皮肤弹性,用于治疗面部皱纹、色斑、痤疮等皮肤问题。
需要注意的是,亚低温治疗仪虽然在治疗中具有很好的效果,但是在使用过程中需要遵循相应的操作规范和注意事项。
对于特定疾病和特殊患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以确保治疗的安全和有效性。
总结起来,亚低温治疗仪是一种具有广泛应用价值的医疗设备,通过降低温度来治疗炎症、创伤、疼痛等症状。
准确的使用方法和适用范围的掌握,能够帮助医生提高治疗效果,提升患者的康复质量。
2.性能指标
2.1毯的尺寸 (长×宽)
应为960mm×575mm,允差±5%。
2.2性能
2.2.1整机功能
a)循环液体温度:
(1)制冷模式设定范围为4℃~20℃。
(2)制热模式设定范围为35℃~40℃。
(3)步进:1℃。
(4)循环液体温度最大允许误差±1.5℃。
b)体温传感器的设定范围及步进
制热模式下体温传感器的设定范围30℃~37℃,步进:0.5℃。
制冷模式下体温传感器的设定范围30℃~40℃,步进:0.5℃。
c)制热功能:当设备工作于制热模式,加热器应正常工作。
d)制冷功能:当设备工作于制冷模式,压缩机应正常工作。
2.2.2体温测量功能
a)显示分辨率为0.1℃;
c)重复性误差S≤0.2℃。
2.2.3空载平均速率
a)制冷空载平均速率:1.5℃/min,最大允许误差:±25%。
循环液体温度变化区间17℃~25℃。
b)制热空载平均速率:1.4℃/min,最大允许误差:±20%。
循环液体温度
变化区间30℃~38℃。
2.2.4负载最大平均速率
a)制冷负载最大平均速率:4.0℃/h,最大允许误差:±20%。
b)制热负载最大平均速率:1.6℃/h,最大允许误差:±20%。
2.2.5噪声应:≤55dB(A)。
2.2.6功能
a)当循环液体温度超过42℃时,应停止工作并具有相应的提示功能;
b)当循环液体不足时,应停止工作并具有相应的提示功能;
c)当体温传感器监测功能异常时,应具有相应的提示功能;
d)控温毯不应仅由于改变温度设定值而自动在制冷和制热模式之间切换;
2.2.7密封性
控温毯循环管路密封应良好,无泄漏现象。
2.2.8承重要求
设备正常工作时,控温毯/控温帽承重应≥135kg。
2.2.9防水功能
通过防水试验后,体温传感器应能正常工作。
2.2.10抗拉强度
体温传感器能承受 15N 的静态轴向拉力,持续 15s 而不脱离。
2.2.11酸碱度
体温传感器与人体接触的材料的浸提液与同批空白对照液 pH 值之差不超过
1.5。
2.2.12材料
体温传感器能接受生物和物理的清洗,并且不会出现功能退化的现象。
2.3安全
应符合 GB9706.1-2007、 YY0834-2011 及YY0952-2015 的规定,安全特征见附录 A。
2.4外观与结构
2.4.1治疗仪外观应端正、外壳表面应平整,光洁,色泽均匀,无伤痕、划痕、锋棱及毛刺。
2.4.2控制和调节机构应灵活可靠,紧固部件无松动现象。
2.4.3文字和标志应清晰、准确、牢固。
2.4.4塑料件应无起泡、开裂、变形以及灌注物溢出现象。
2.4.5治疗仪水循环系统应无泄漏现象。
2.4.6治疗仪的脚轮中,应至少有两个具有掣动装置。
2.4.7显示屏的显示字迹应无乱码、错码和缺笔画现象。
2.5环境试验要求
治疗仪应符合 GB/T14710-2009 中气候环境试验Ⅱ组,机械环境试验Ⅱ组的要求。
运输试验、电源适应能力应分别符合 GB/T14710-2009 中第 4 章和第 5 章的要求。
2.6电磁兼容性
符合 YY0505-2012 及YY0834-2011 第 36 条的规定,产品按 GB4824-2013 分类属于 I 组 A 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