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规则及评分标准

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规则及评分标准

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规则及评分标准
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规则及评分标准

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

竞赛规则及评分标准

1 竞赛项目及分值构成

1.1小车常规赛竞赛项目及分值构成

常规赛将根据小车运行轨迹分为两个小组分别进行,即避障型和“S”型轨迹组,每组分别计分。各组比赛项目及分值构成如表1所示。

表1 常规赛竞赛项目及分值构成表

1.2 挑战赛竞赛项目及分值构成

挑战赛将根据小车运行轨迹挑战距离确定名次。比赛项目及分值构成如表2所示。

表2

挑战赛竞赛项目及分值构成表

2 各项比赛要求及规则

2.1 小车设计文件

此阶段的比赛目的,是考察参赛学生能否综合运用所学的机械设计、工艺设计、成本分析及工程管理知识,对给定的工程问题做出全面、系统、合理的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设计方案。参赛队针对命题所提供的要求,独立完成无碳小车的设计。每个参赛队需要提交相关的设计、工艺、成本分析和工程管理4个文件。(1)结构设计文件

完整性要求:小车装配图1幅、要求标注所有小车零件(A2或A3纸1页);

装配爆炸图1幅(所用三维软件自行选用, A3纸1页);

传动机构展开图1幅(A3纸1页);

转向控制电路图1幅(A4纸1页);

设计说明书1-2页(A4)。

规范性要求:图纸表达完整,标注规范;文字描述准确、清晰。

(2)工艺设计文件

按照中批量(500台/年)的生产纲领,自选作品小车中某个较复杂的零

件,完成并提交工艺设计方案报告(A4,2-3页)。要求采用统一的方案

文件格式。

(3)成本分析文件

分别按照单台小批量和中批量(500台/年)生产纲领对作品小车中某个

复杂零件做成本分析。内容应包含材料成本、加工制造成本两方面(A4,2-3页)。要求采用统一的方案文件格式。

(4)工程管理文件

按照中批量(500台/年)对作品小车中某个复杂零件做生产工程管理方

案设计(A4,2-3页内)。要求目标明确,文件完整,计划合理,表达清

楚。采用统一的方案文件格式。

2.2 小车确定间距障碍穿越行走

此项目比赛的目的是检验和确认各参赛队所设计制作的小车运行效果,比赛根据小车运行轨迹分为两个小组,即避障型和“S”型轨迹组。

2.2.1 小车避障竞赛:

(1)参赛小车:小车由各队预先调试并装配完好,小车应满足组委会在竞赛通知中的要求,不满足要求者不能参加比赛。

(2)加载砝码:由竞赛组委会统一提供(¢50×65 mm普通碳钢,质量为1Kg),除砝码外小车不得具有其他任何形式能量供给前行,否则取

消参数资格。

(3)赛道:赛道上第一个障碍距出发端线及障碍与障碍之间的间距不等。

每个间距在700--1000mm之间的组合(由开始时的抽签产生,裁判按

抽签结果要求安放障碍物)。障碍物为边长40mm、高200mm的方形棒,

沿赛道指定的范围内(中间0.4m)摆放,如图1所示,赛道宽度为

1m。

图1 无碳小车在重力势能作用下自动行走示意图

(4)出发:小车出发位置指定,出发时砝码底面距测量基准平面的距离为350mm,允许误差为+2mm,超差者取消本项比赛资格。

(5)越障行走:小车在指定的区域内绕过障碍物行走,直至停止,小车行走过程中不得人为干涉,否则取消比赛资格。

(6)比赛结束:当小车发生倾覆、势能重块脱离小车或小车自然停止行走均视为本次比赛结束。

(7)每个参赛小车可运行2次,取2次中的较好成绩计算排名。

(8)比赛顺序由现场抽签确定,参赛队进入赛道起(现场裁判发出开始比赛指令后),2分钟之内必须放开砝码使小车出发,否则本次取消运

行资格。

2.2.2 “S”型轨道竞赛规则

1)参赛小车:小车由各队预先调试并装配完好,小车应满足组委会在竞赛通知

中的要求,不满足要求者不能参加比赛。

2)加载砝码:由竞赛组委会统一提供(¢50×65 mm普通碳钢,质量为1Kg),

除砝码外小车不得具有其他任何形式能量供给,否则取消参数资格。

3)赛道:赛道上第一个障碍距出发端线及障碍与障碍之间的间距为

700--1000mm不等。障碍物为边长40mm、高200mm的方形棒,沿赛道中线不等距离摆放,如图2所示,赛道宽度为2m。

图2 “S”型赛道行走示意图

4)出发:小车出发位置及角度自定,但不准超过出发端线和赛道边界线,出发

时砝码底面距测量基准平面的距离为350mm,允许误差为+2mm,超差者取消本项比赛资格。

5)越障行走:小车按照“S”型轨迹逐个绕过障碍物行走,直至停止,小车行走

过程中不得人为干涉,否则取消比赛资格。

6)比赛结束:当小车发生倾覆、势能重块脱离小车或小车自然停止行走均视为

本次比赛结束。

7)每个参赛小车可运行2次,取2次中的较好成绩计算排名。

8)比赛顺序由现场抽签确定,参赛队进入赛道起(现场裁判发出开始比赛指令

后),2分钟之内必须放开砝码使小车出发,否则本次取消运行资格。

(1)

2.3重块车削加工(有待商定)

本项比赛的目的测试参赛队员基本工程技能。所车削的工件如图3所示,材料为45钢,要求加工后质量为993g 5g(加上组委会所提供的图4所示重7g的吊钩后总质量为1kg),图3中φ50的尺寸精度为±0.1mm,尺寸A及其它所有尺寸精度由各参赛队自行确定,参赛时各参赛队需提供所设计重块零件图和工艺过程卡。

图3:重块图4 重物吊环

比赛规则:

(1)参赛队员:由参赛队指定一名队员参加。

(2)加工方法:普通车床及钳工。

(3)毛坯:由组委会提供加工毛坯,材料为45钢,实心圆柱体,尺寸为¢55×90 mm。

(4)零件图及工艺文件:参赛队员须提供所设计的零件图及工艺过程卡,零件图上所标注尺寸应含有公差,工艺过程卡中应该标注工时定额。

该零件图和工艺卡将作为评分的参考。

(5)工具及刀具:由各参赛队自己携带所用的刀具(车刀、刀垫、中心钻、钻头、丝锥、锉刀、砂纸等)、通用工具(扳手、绞杠等)、通用量具

(卡尺、千分尺、深度尺、百分表等)、普通车床的钻夹头,各工序

都不允许自带专用工装,组委会提供通用三爪卡盘。

(6)开始加工:队员在裁判按下计时器后,才可安装工件、刀具、开动机床进行加工。提前开始者,取消本项比赛资格。

(7)工件加工:加工过程中,由裁判评判参赛选手的操作是否规范,工艺参数选择是否正确,着装及护具是否符合安全操作规则等项目进行考

评。每发现一处违规,扣0.2分。

(8)选手在加工过程中,如果有问题,可以在通知裁判的前提下,出场同指导老师交流,但不可以将零件带出赛场,指导教师也不可以进入竞

赛场内,此过程中,计时不停止。

(9)若加工中因误操作出现废品,选手可以向裁判申请,由裁判带领,到领料处交回废品,再领取一个毛坯,继续加工,但本项成绩扣减2分,

每队限领三个毛坯。此过程中,计时不停止。

(10)加工结束:选手加工完成,卸下工件,机床复位并清理工作台面后,举手向裁判示意,由裁判确定结束时间。

(11)总加工用时不能超过1.5小时,否则本项比赛得0分。

2.4 转向控制电路板安装调试

本项比赛的目的测试参赛队员基本工程技能。焊接比赛所需要的转向控制板。根据各队自行设计的障碍物检测和避障控制电路焊接相关电路板,并采用组委会提供的有关器件调试电路。

1)参赛队员:由参赛队指定一名队员参加。

2)加工方法:人工焊接。

3)电路板采用通用双面印刷电路板,电路板的大小由参赛选手自带。焊接工具

自带。组委会只提供焊锡。

4)安装之前选手必须将电路板出示给裁判,裁判认定后才能安装。电烙铁可以

提前预热。

5)开始安装:队员在裁判按下计时器后,才可焊接安装器件。提前开始者,取

消本项比赛资格。

6)器件焊接和调试:焊接和调试过程中,由裁判评判参赛选手的操作是否规范,

是否符合安全操作规则等项目进行考评。每发现一处违规,扣0.2分。

7)选手在焊接和调试过程中,如果有问题,可以在通知裁判的前提下,出场同

指导老师交流,但不可以将电路板带出赛场,指导教师也不可以进入竞赛场内,此过程中,计时不停止。

8)若焊接和调试中因误操作出现元件损坏,自带元件选手自行解决,组委会提

供的元件可以向裁判申请,由裁判带领,到领料处交回报废元件,再领取一个,继续焊接调试,但本项成绩扣减2分,每队限领三个元件。此过程中,计时不停止。

9)焊接和调试结束:选手焊接和调试完成,举手向裁判示意展示调试结果,由

裁判确定结束时间。

10)焊接和调试总用时不能超过2小时,否则本项比赛得0分。

2.5 小车拆装调试及抽签距离障碍穿越行走

本项比赛的目的是检验各参赛队所设计制作小车的可靠性和柔性,根据小车运行轨迹分为两个小组,即避障型和“S”型轨迹组。

2.5.1 小车拆装规则

(1)各参赛队所拆卸小车必须与参加2.2比赛中所用小车为同一辆车,重新装配后需与原小车相同。

(2)各参赛队在指定地点准备完成后,由裁判下达拆装开始命令后同时开拆,违规者取消本项比赛参赛资格。

(3)规定拆装用时为2个小时(包括拆卸、装配和调试)。提前完成的参赛队不予加分,超时的参赛队不能进入后续比赛。

(4)拆卸内容规定:转向轮组件(包含转向轮控制板)必须脱离车体;拆卸件中轴承、轴承座和轴三个配合件中必须拆掉一个,其它零件必须

全部拆开。

(5)各参赛队如果出现应该拆卸而没有拆卸的现象,取消其后续比赛资格。

(6)拆卸完成后需示意裁判检查,检查时间不超过3分钟,检查完成后才能进行重新装配。

(7)装配时不允许使用备件(标准件除外),拆装过程中若有零件损坏,可现场加工,不扣分但计时不停止。

(8)各参赛队需自带拆卸工具。

(9)整个拆卸工作只能由参赛队指定的两名队员完成,其他人任何人不得进行干涉或指导。

(10)装配完成后安排进行正规赛道调试,调试时间为每队10分钟,超时不听从裁判安排,取消本项比赛资格。

2.5.2 小车避障竞赛规则

(1)参赛小车:必须是按照上述拆装竞赛规则装配完成后的小车,否则无此项参赛资格。

(2)加载砝码:各参赛队使用各自在2.3中所加工的砝码作为加载重物;

如本队所加工的砝码质量超过所规定的质量误差上限,则使用组委会

提供的标准砝码。除砝码外小车不得具有其他任何形式能量供给,否

则取消参数资格。

(3)赛道:赛道上第一个障碍距出发端线及障碍与障碍之间的间距不相同,数值由赛前抽取(在700~1000mm之间以每50mm为一个变化单位抽

取)。障碍物为边长40mm、高200mm的方形棒,沿赛道中线不等距离

摆放,如图1所示,赛道宽度为1m。

(4)出发:小车出发位置指定,出发时砝码底面距测量基准平面的距离为350mm,允许误差为+2mm,超差者取消参赛资格。

(5)越障行走:小车按照指定区域绕过障碍物行走,直至停止,小车行走过程中不得人为干涉,否则取消比赛资格。

(6)比赛结束:当小车发生倾覆、势能重块脱离小车或小车自然停止行走均视为本次比赛结束。

(7)每个参赛小车可运行2次,取2次中的较好成绩计算排名。

(8)比赛顺序由现场抽签确定,参赛队进入赛道起(现场裁判发出开始比赛指令后),2分钟之内必须放开砝码使小车出发,否则本次取消运

行资格。

2.4.3 “S”型轨道竞赛规则

1)参赛小车:必须是按照上述拆装竞赛规则装配完成后的小车,否则无此项参

赛资格。

2)加载砝码:各参赛队使用各自在2.3中所加工的砝码作为加载重物;如本队

所加工的砝码质量超过所规定的质量误差上限,则使用组委会提供的标准砝码。除砝码外小车不得具有其他任何形式能量供给,否则取消参数资格。3)赛道:赛道上第一个障碍距出发端线及障碍与障碍之间的间距不相同,数值

由赛前抽取(在700~1000mm之间以每50mm为一个变化单位抽取)。障碍物为边长40mm、高200mm的方形棒,沿赛道中线不等距离摆放,如图2所示,赛道宽度为1m。

4)出发:小车出发位置及角度自定,但不准超过出发端线和赛道边界线,出发

时砝码底面距测量基准平面的距离为350mm,允许误差为+2mm,超差者取消参赛资格。

5)越障行走:小车按照“S”型轨迹逐个绕过障碍物行走,直至停止,小车行走

过程中不得人为干涉,否则取消比赛资格。

6)比赛结束:当小车发生倾覆、势能重块脱离小车或小车自然停止行走均视为

本次比赛结束。

7)每个参赛小车可运行2次,取2次中的较好成绩计算排名。

8)比赛顺序由现场抽签确定,参赛队进入赛道起(现场裁判发出开始比赛指令

后),2分钟之内必须放开砝码使小车出发,否则本次取消运行资格。

2.5答辩(此比赛环节根据比赛当天时间决定是否进行)

此环节为综合考察参赛选手的语言表达能力,工程知识和现场应变能力等。竞赛规则:

(1)参赛队:综合方案设计成绩、重块的加工成绩、小车两次比赛成绩计算得分前8名参赛队进入答辩环节,分避障型和“S”型轨迹组;

(2)答辩由回答问题(题目由题库中抽取)、设计介绍和专家提问3个环节组成;

(3)答辩的3个环节均可以由一名队员回答(或主讲),其他队员补充,但不得超时;

(4)回答问题阶段,每队抽取1套题(2道题),准备1分钟,回答3分钟;

3人可以商量,1人回答,其他队员可以补充;

(5)设计介绍阶段限时5分钟,需要准备ppt;

(6)专家提问环节时长为3分钟。

3 各项比赛评分细则及计分方法3.1 小车设计文件(满分10分)

方案设计评分细则:

3.2 重块车削加工(满分20分)

3.4小车拆装及抽签间距障碍穿越行走(满分40分)

3.4.1 小车避障竞赛比赛

得分计算和排名方法与小车避障竞赛确定距离障碍穿越行走比赛相同。 按照上述得分方法进行排名,排名第一的参赛队本项目竞赛小车行走成绩为40分,其余各队本竞赛环节成绩为:

本队成绩=

本队总得分第一名总得分

40

本项比赛的各队(包括行走第一名参赛队)成绩为上述成绩减去小车拆装环节扣分。

3.4.2 “S ”型轨道比赛

得分计算和排名方法与“S ”型确定距离障碍穿越行走比赛相同。

按照上述得分方法进行排名,排名第一的参赛队本项目竞赛小车行走成绩为40分,其余各队本竞赛环节成绩为:

本队成绩=

本队总得分第一名总得分

?40

本项比赛的各队(包括行走第一名参赛队)成绩为上述成绩减去小车拆装环节扣分。

3.5答辩(满分10分)

4 曲线场地挑战赛规则及评分标准

本项比赛为曲线场地挑战赛,竞赛小车以重力势能驱动前行,具有带MCU 设别赛道及方向控制电路功能。曲线赛道场地转弯角度不小于100度,小车在前行时能够自动设别赛道,自动控制转向。小车出发位置自定,但不得超过出发端线和赛道边界线。每队小车运行2次,取2次成绩中的最好成绩。以小车前行的距离来评定成绩。

(1)参赛小车:小车由各队预先调试并装配完好,小车应满足组委会在竞赛通知中的要求,不满足要求者不能参加比赛。

(2)加载砝码:由竞赛组委会统一提供(¢50×65 mm普通碳钢,质量为1Kg),除砝码外小车不得具有其他任何形式能量供给,否则取消参数资格。

(3)赛道:赛道由组委会设置。赛道宽度为1m。

(4)出发:小车出发位置及角度自定,但不准超过出发端线和赛道边界线,出发时砝码底面距测量基准平面的距离为350mm,允许误差为+2mm,超差者取消参赛资格。

(5)小车按照曲线轨迹拐弯行走,直至停止,小车行走过程中不得人为干涉,否则取消比赛资格。

(6)比赛结束及结果确认:小车成功绕行且在该绕行过程中不发生下列任一情况视为挑战成功,否则视为挑战失败:(a)小车越过赛道边界或碰撞赛道侧挡板;(b)势能重块脱离小车;(c)小车发生倾覆;(d)小车停止行走。

(7)计时:参赛队员根据裁判口令释放小车出发,开始计时,当小车停下停止计时。

(8)成绩:按完成距离越远,成绩越高;相通距离下,时间越少越好。

(9)每个参赛小车可运行2次,取2次中的较好成绩计算排名。

(10)比赛顺序由现场抽签确定,参赛队进入赛道起(现场裁判发出开始比赛指令后),2分钟之内必须放开砝码使小车出发,否则本次取消运行资格。

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组委会

2015年5月

第四届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命题及规则

第四届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命题及规则 1.竞赛主题 本届竞赛主题为“无碳小车越障竞赛”。 要求经过一定的前期准备后,在比赛现场完成一台符合本命题要求的可运行的机械装置,并进行现场竞争性运行考核。每个参赛作品需要提交相关的设计、工艺、成本分析和工程管理4个文件及长度为3分钟的关于参赛作品设计及制作过程的汇报视频。 2.竞赛命题 本届竞赛命题为“以重力势能驱动的具有方向控制功能的自行小车”。 设计一种小车,驱动其行走及转向的能量是根据能量转换原理,由给定重力势能转换而得到的。该给定重力势能由竞赛时统一使用质量为1Kg的标准砝码(¢50×65 mm, 碳钢制作)来获得,要求砝码的可下降高度为400±2mm。标准砝码始终由小车承载,不允许从小车上掉落。图1为小车示意图。 图1 无碳小车示意图 要求小车在行走过程中完成所有动作所需的能量均由此给定重力势能转换而得,不可以使用任何其他来源的能量。

要求小车具有转向控制机构,且此转向控制机构具有可调节功能,以适应放有不同间距障碍物的竞赛场地。 要求小车为三轮结构。具体设计、材料选用及加工制作均由参赛学生自主完成。 3.竞赛安排 每个参赛队由3名在校本科大学生和1名指导教师及1名领队组成,参加校、省及全国竞赛。 3.1 本校制作 参赛队按本竞赛命题的要求,在各自所在的学校内,自主设计,独立制作出一台参赛小车。允许为参赛小车命名,并在参赛小车上制作标识。 3.2 集中参赛 1)携带在本校制作完成的小车作品参赛。 2)报到时提交参赛作品的结构设计方案、工程管理方案、加工工艺方案及成本 分析方案共4个文件(分别提交纸质版文件一式2份、电子版文件1份), 文件按本竞赛秘书处发布的统一格式编写。 3)提交1份3分钟的视频,(格式要求:MPEG文件,DVD-PAL 4:3,24位, 720 x576,25 fps,音频数据速率448 kbps杜比数码音频48KHz),视频的 内容是关于本队参赛作品赛前设计及制作过程的汇报及说明。 4)提交PPT文件1份,内容是阐述小车的设计、制作方案说明及体会。 3.3 方案文件要求 1)结构设计方案文件 完整性要求:小车装配图1幅、要求标注所有小车零件(A3纸1页); 装配爆炸图1幅(所用三维软件自行选用,A3纸1页); 传动机构展开图1幅(A3纸1页); 设计说明书1-2页(A4)。

艺术插花比赛规则与评分标准

附件六 艺术插花比赛规则与评分标准 一、比赛规则 (一)所有参赛作品必须以天然植物花材为主题,不能以其它物件喧宾夺主。 (二)所有花材不可预先修剪,必须现场修剪。所有鲜花及新鲜植物的切口,必须浸在水中或插在浸透水分的物料之中。 (三)人造植物或花材不能使用(过分夸张的花架不允许带入赛场)。 (四)参赛选手根据设计自带插花所需各种花材、工具等,如:花材、花泥、花器、水、辅材、喷壶和修剪工具,主办单位提供比赛场地、作品标签以及操作需要使用的桌椅。 (五)参赛选手需根据自己的设计创意为作品命名,填在作品标签上,待作品完成后放于作品前。 (六)比赛时间为45分钟,请选手合理安排时间,超时操作按照每30秒扣1分,直至扣到5分为止。比赛中途不得换人。完成作品后,不得随意离开现场,选手立于工作台侧,举手示意“操作完毕”,计时结束。

(七)本着绿色环保的原则,场地清洁和中途废弃料的处理情况将计入技巧项目中。 (八)所有选手操作完毕后,按照比赛序号逐一进行现场解说,将作品的主题、设计、寓意、寄语等进行阐述,限时3分钟。一名选手讲解时,其余选手可以在工作椅上休息。 二、评比标准 作品的评分主要分为四项:主题创意、整体构图造型、色彩搭配、技巧做工。 (一)主题创意(3分) 主要评价设计的主题是否得以合理的表现、独创性和原创性。 (二)整体构图造型(3分) 主要评价作品的设计和平衡是否恰当,使用的材料是否恰当,是否每个要素都融洽地结合在一起并产生合适的效果。作品在视觉和实质上都须保持平衡。要有明显的三维空间,各部分的衔接是否自然、适当。 (三)色彩搭配(2分) 评价作品使用的色彩及各色彩之间的协调性,与主题相关的颜色使用的是否恰当,色彩的过度是否给人美感。 (四)技巧做工(2分) 主要评价选手在设计结构、枝叶裁剪上表现出来的技巧,使用胶条、绳子及其他设计材料时,是否正确和专业。

第三届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实施方案

第三届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实施方案 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是公益性的大学生科技创新竞技活动,是有较大影响力的国家级大学生科技创新竞赛,是教育部、财政部资助的大学生竞赛项目,目的是加强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提高本科教育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为开办此项竞赛,经教育部高教司批准,专门成立了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组织委员会和专家委员会。竞赛组委会秘书处设在大连理工大学。 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已分别于2009年10月和2011年6月在大连理工大学成功举办了第一届和第二届赛事,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和成绩,赢得了各方好评。 经组委会研究,并报教育部高教司批准,决定启动第三届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活动。 本届竞赛秉承“竞赛为人才培养服务,竞赛为教育质量助力,竞赛为创新教育引路”的宗旨,竞赛活动面向全国各类本科院校在校大学生,实行校、省(或多省联合形成的区域)、全国三级竞赛制度。要求省级竞赛或区域竞赛在2013年3月20日之前完成。省级竞赛或区域竞赛的优胜者,经省或区域教育厅核准,报名推荐参加全国决赛。全国决赛初定在2013年6月份举行,由大连理工大学承办。 本届竞赛基于高校的综合性工程训练教学平台开展,旨在推动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和实验教学改革,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请

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和有关高校给予支持,精心组织在各省或区域进行的竞赛,及时将本赛区的竞赛时间、组委会名单及联系方式告知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组委会秘书处。 一、竞赛规程 1、项目名称:第三届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 2、目的与意义:第三届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是面向 在校大学生的一项综合性工程能力竞赛,内容上与高校工程训练教学相衔接,综合体现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能力、制造工艺能力、实际动手能力、工程管理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竞赛的目的在于激发大学生进行科学研究与探索的兴趣,加强大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合作精神的培养。 3、对象与要求:本届竞赛的参赛对象是全国高校在校全日制本专 科学生,无专业限制。要求以组队的形式通过所在学校报名参赛;每队由1名领队、1名指导教师及3名参赛学生组成。参赛作品的设计及制作统一按照本竞赛秘书处发布的命题及其规则进行。 4、竞赛主题:本届竞赛的主题为“无碳小车越障竞赛”。命题的详 细内容见“第三届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命题”。 二、竞赛组织: 1、组织机构: 第三届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由教育部高教司主办,大连理工大学承办。秘书处办公室设在大连理工大学,成立“第三届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评审委员会”(以下简称“评委会”,该“评委会”与“竞赛组委会”并称为“两委会”)。 2、组织形式:

七年级综合能力训练

1 一、精心选一选:(每小题2分,共20分) 1.下列各式,不能说明b a ,互为相反数的有( ) A 、0=+b a B 、1-=b a C 、a b a 2=- D 、1=ab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单项式a -的次数是0 B 、mn 34 π的系数是34 C 、2009是整式 D 、54222643+-+b a ab b a 的最高次项是56 3.已知等式a b =,c 为任意有理数,则下列等式中,不一定成立的是( ). A .22a c b c +=+ B .0ac bc -= C .22a c b c -=- D .a b c c = 4.已知线段AB ,在AB 的延长线上取一点C ,使AC=2BC ,在AB 的反向延长线上取一点D ,使DA=2AB ,那么线段AC 是线段DB 的( )倍。 ( ) A 、32 B 、23 C 、 21 D 、3 1 5.王芳自学习了有理数运算法则后,非常得意,她编了一个计算程序,当她输入任何一个有理数时,显示屏上出现的结果总等于所输入的有理数的平方与1的差,她第一次输入2-,然后又将所得的结果再次输入,你能猜出此时显示屏上出现的结果应是( ) A 、4 B 、6 C 、8 D 、10 6.已知关于x 的一元一次方程0=+b ax ,若0=-b a ,则此方程的解一定是( ) A 、0 B 、1- C 、1 D 、1± 7.如图1是由4个相同的小正方体组成的一个立体图形,分别从正面、左面、上面都不可能看得到的平面图形是( ) 8.如图2,图中数轴的单位长度为1,如果点B 、C 所表 B C D

2 示的数的绝对值相等,那么点A 表示的数是( ) A 、2- B 、4- C 、5- D 6- 9.如图3所示,O 为直线AB 上的一点,OM 平分AOC ∠,ON 平 分BOC ∠,则图中互余的角有( ) A 、1对 B 、2对 C 、3对 D 、4 对 10.若645723-+-=a a a A ,523923-+--=a a a B ,则式子1221623+-+-a a a 等于( )A 、B A + B 、B A - C 、B A +2 D 、A B - 二、细心填一填:(每小题3分,共30分) 11.月球中午表面的温度是101℃,半夜的温度是153-℃,则中午比半夜高 ℃。 12.用度、分、秒表示=?12.54 度 分 秒。 13.仰望星空,繁星点点布满苍穹,你知道天上的星星有几颗吗?国际天文学联合会上宣布的数字是:7后跟上22个0(颗),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天上的星星的颗数为 。 14.一个式子A 与多项式22y x -的和恰好等于多项式23y x +与它的差,则=A 。 15.同学们听说过龟兔赛跑的故事吧,大家都知道乌龟最后战胜了小白兔,如果在第二次赛跑中,小白兔知耻而后勇,在落后乌龟1千米时,以101米/分的速度奋起直追,而乌龟仍然以1米/分的速度爬行,那么小白兔大概需要 分钟就能追上乌 龟。 16.一个正方体的每个面上都写有一个数值,其展开图如图4所示,如果 正方体相对的面上标注的数值互为倒数,那么b a = 。 17.如果一个角的余角与这个角的补角的和等于这个角的4倍,那么这个角的大小为 。 18.美尔雅制衣有限公司有工人200人,每人每天可织布30米或制衣6件,每件衣服用去布2米,若不直接出售,每米利润2元;若把衣服出售,每件利润为25元,现安排x 名工人 图4 M N O C B A 图3

第三届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命题及规则模板

第三届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 命题及规则 -5-2

1.本届竞赛主题: 本届竞赛主题为”无碳小车越障竞赛”。 要求经过一定的前期准备后, 在比赛现场完成一套符合本命题要求的可运行装置, 并进行现场竞争性运行考核。每个参赛作品要提交相关的设计、工艺、成本分析和工程管理4项报告。 2.竞赛命题: 以重力势能驱动的具有方向控制功能的自行小车 设计一种小车, 驱动其行走及转向的能量是根据能量转换原理, 由给定重力势能转换来的。给定重力势能为4焦耳( 取g=10m/s2) , 竞赛时统一用质量为1Kg的重块( ¢50×65 mm, 普通碳钢) 铅垂下降来获得, 落差400±2mm, 重块落下后, 须被小车承载并同小车一起运动, 不允许从小车上掉落。图1为小车示意图。 图1: 无碳小车示意图 要求小车行走过程中完成所有动作所需的能量均由此重力势能转换获得, 不可使用任何其它的能量来源。 要求小车具有转向控制机构, 且此转向控制机构具有可调节功能,

以适应放有不同间距障碍物的竞赛场地。 要求小车为三轮结构, 具体设计、材料选用及加工制作均由参赛学生自主完成。 3.竞赛项目I: 竞赛小车在前行时能够自动交错绕过赛道上设置的障碍物。障碍物为直径20mm、高200mm的多个圆棒, 沿直线等距离摆放。以小车前行的距离和成功绕障数量来综合评定成绩。见图2。 图2: 无碳小车在重力势能作用下自动行走示意图 3.1 本校制作 参赛学生以小组为单位, 按照竞赛命题的要求, 在各自所在的学校内, 自主设计, 独立制作出参赛小车。 3.2集中参赛 参赛队携带在本校制作完成并调试好的小车作品和关于作品的结构设计方案、工程管理方案、加工工艺方案及成本分析方案等4份报告( 纸质版+电子版) 参加竞赛。报告按竞赛秘书处发布的统一格式编写。 3.3报告的评分

人教版英语七年级上册综合能力训练(附答案)

新版初中七年级英语上册Unit 5 Do you have a soccer ball? 综合能力训练(附答案) I. 补全对话 A) 看图完成对话 (A) A: Nice to meet you, Bill! B: Me, too. A: What’s that ________(1) ________(2)? B: Oh, it’s a baseball. A: Do you like a baseball? B: Yes, ________(3) ________(4). I have one at home. It’s ________(5) my bed. A: I don’t ________(6) it. It’s ________(7). 图1:一男孩拿着一个 足球,和另一个男孩谈 话。 (B) A: What’s this in English? B: It’s ________(8) ________(9). A: And what are these? B: They are ________(10). 图2:有一本单独放的书, 还有四本堆放在一起的 书。 (C) A: What’s that in English? B: It’s ________(11) ________(12). A: And what are those? Are those buses? B: No, ________(13) __________(14). They are ________(15).

图3:一辆吉普车。 另外有三辆在一 起,距离稍微远一 点。 (D) A: What’s that in English? B: It’s ________(16) ________(17). A: And what are those? B: ________(18) ________(19) oranges. 图4:一个桔子。 另外三个桔子在一 起,距离稍微远点。 (E) A: What’s that in English? B: It’s ________(20) ________(21). A: Are those eggs? B: Yes, ________(22) ________(23). 图5:一个鸡蛋。 另外三个鸡蛋在 一起,距离远一 点。 B)阅读对话,补出所缺单词 A: Kate!_________(1)that in the schoolbag? B: Oh, ________(2) a baseball bat. A: _________(3) you like baseball? B: Yes, very _________(4)! A: But I think it’s very _________(5). I ________(6) play it well. B: I can help you, don’t worry(着急). A: Great! Oh, look at the photo. Is that _________(7)? B: Yes, it’s me. A: ___________(8) you in your school Sports Center? I really want to _________(9) you. B: __________(10) you can if you work hard. II. 完形填空 A

综合能力训练(三)_题型归纳

综合能力训练(三)_题型归纳 一、填空 (1)0.5平方千米=公顷。 (2)2.5公顷=平方米。 (3)7200m2=公顷。 (4)8450000m2=公顷=平方千米。 (5)正方形的边长8m,它的面积是m2。 (6)李明的平均步长65cm,他从家门口到学校门口要走450步,他家到学校的路程约有m。 (7)只有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做梯形。 (8)一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32dm2,与它等底等高的三角形的面积是dm2。 (9)一个梯形的上底是6cm,下底是12cm,面积是45cm2,这个梯形的高是cm。 二、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一个平行四边形的底长25cm,高8cm,面积是 A.100cm2 B.200cm2 C.200cm (2)一个三角形的面积是18dm2,底是6dm,高是 A.3dm B.6dm C.6cm2 (3)一个梯形上底与下底的和是40cm,高2dm,面积是

A.40cm2 B.400cm2 C.8dm2 (4)一块边长是85m的正方形油菜地,平均每平方米收油菜籽0.05kg,这块地共收油菜籽A.4.25 B.17 C.361.25 (5)两个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A.等底等高 B.完全一样 C.面积相等 三、计算下面图形的面积(单位:厘米) 四、应用题 (1)有一块平行四边形草块,底是35.6m,高是25m,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2)一块梯形菜地,下底长18m,上底和高都是12m,这块菜地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3)一块三角形钢板,底长70cm,是高的2.8倍,这块钢板的面积是多少? (4)有一块平行四边形塑料板,底长12.8m,高2.5m,如果每平方米塑料板重10kg,这块塑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综合能力训练___第一章地球和地图(含参考答案)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 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 【导学引路】 认识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经线和纬线 利用经纬网定位 本节内容涉及很多新名词和概念,如经线、纬线、经度、纬度、经纬网等,多为空间概念,抽象难懂,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因此,学习时一要多观察,利用直观用具(地球仪)和图像进行观察、比较,对这些空间概念从直观上进行感知,弄清它们的区别和联系;二要多动手,积极参与实验、制作、识别、描画等活动,加深对问题的理解;三要多动脑,认真思考教材中提出的各种问题、事实或结论,并能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敢于质疑;四要多交流,可以采取小组讨论、相互提问、知识竞赛、趣味训练等方式,提高学习积极性和效果;五要多感悟,善于用现实生活中的实际例子和自己的亲身体验,感悟地理概念和现象;六要多归纳,及时分析、归纳地理现象中的规律,如纬度数值向北递增是北纬,向南递增是南纬;经度数值向东递增的是东经,向西递增的是西经。【综合能力训练】 一、填空题 1、请举出两个能说明地球大小的数据:, 。 2、地球仪的用途是, 。 3、纬线是;地轴南段与地球表面的交点是。 4、0°经线以东称东经,用字母“”表示;赤道以南称,用“S”表示。 5、地球上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组成的经线圈;南北半球的 分界线是。

6、是地球仪或地图上由经线和纬线交织成的网,它可以用来确定地球表面某一点的。 7、180°经线以东是经;0°纬线以北是纬。 二、选择题 1、关于经纬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A、每条经线都自成一个圆圈 B、纬线长度都相等 C、地球仪上经线有360条 D、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2、地球的平均半径是 A、6357千米 B、6378千米 C、6371千米 D、4万千米 3、本初子午线的经度是 A、180° B、0° C、160°E D、20°W 4、与120°E经线构成经线圈的经线是 A、60°W B、60°E C、120°W D、180° 5、某点以西是西半球,以东是东半球,以南是南半球,以北是北半球。该点是 A、经度0°、纬度0° B、经度180°、纬度0° C、东经160°、纬度0° D、西经20°、纬度0° 6、赤道是 A、划分经度的起点 B、东西半球的分界线 C、南北半球的分界线 D、90°纬线 7、东半球的经度范围是 A、0°和180°之间 B、20°W以西到160°E C、20°E和160°W之间 D、20°W以东到160°E 8、经度和纬度都是0°的地点位于 A、东半球 B、西半球 C、南半球 D、北半球 三、综合题 1、读右图,回答问题 (1)A、B两点的经纬度是 A、; B、。 (2)在图中填注C、D两点 C(17oE,14oN)D(20oE,15oN) (3)图中范围按东西半球划分,属于 半球;按南北半球划分,属于半球。 (4)根据经纬线指示的方向,可以判断B点位于A点的。 2、读下图,回答

第四课综合能力训练

第四课综合能力训练 一、单项选择(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南水北调东线起点工程——江都站改造工程计划于2008年12月竣工。江都站改造完成后,将进一步提高机组运行效率,增加抽汇水量,以满足东线一期工程供水要求。人类能够通过一定的手段,实现跨地区调水,优化水资源配置,但水的存在以及水的各种属性,水的流动规律,都不会以人的意识为转移。这一事实蕴涵的哲理是() A.自然界是客观存在的 B.人类活动决定着自然界的发展方向 c.人类在自然界面前是无能为力的 D.人类活动对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没有影响 2.生物进化论指出,现代生存的各种生物有着共同的祖先;生物在进化过程中,通过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种类也由少到多;人类是由古猿进化来的。这说明 ( ) A.社会是客观世界发展的必然结果 B.各种各样的神创论是极其荒谬的 c.物质是一种客观实在 D.物质世界具有多样性 3.动物是地球上生物进化的结果。动物产生后,从单细胞到多细胞,从无脊椎到有脊椎,从水生到陆生,由低等动物慢慢地发展到哺乳动物,进而由类人猿进化到人类,产生了人类社会。上述材料中的事实充分说明 ( ) ①物种不变的观点是错误的②上帝创造生物的说法具有荒谬性 ③没有劳动就没有人类社会④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4.人类社会的产生过程体现出 ( ) A.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 B.物质是一种客观实在 c.人的主观意识伴随着人类社会一起产生 D.构成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基本要素是人口因素 5.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说:“世界是一团永恒的活火,在一定分寸上燃烧,在一定分寸上熄灭。”从赫拉克利特的说法可以看出他 ( ) ①承认世界的本质是物质②揭示了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⑧承认了事物的运动,但却否认了运动的主体是物质④揭示了静止是绝对的、永恒的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③ D.①② 6.“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历史上,我们的草原曾经如此葱郁茂盛。而今,曾经丰茂的草原退化成“风吹草低见沙梁”。从“风吹草低见牛羊”到“风吹草低见沙梁”说明了() A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 B.物质是运动的,静止不变的事物是不存在的 c.事物的运动变化具有相对性 D.自然界具有物质性 7.我国唐代著名和尚慧能认为,一切运动都不过是人们主观意识的变化。这一观点() A.正确肯定了事物的运动变化 B.承认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割的 c.否认了物质运动过程中存在着相对静止 D.没有看到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 8.古希腊的赫拉克利特说过:“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他的学生克拉底鲁认为:“人甚至连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的观点() A.否认了世界的物质性 B.否认了物质是运动的载体 c.肯定了物质运动的绝对性 D.夸大了物质的运动 9.依据上题材料,“人甚至连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的观点 ( ) A-正确地说明了物质和运动的辩证关系 B.否认了事物的相对静止,将会导致不可知论 c.夸大了事物的相对静止,否认了运动的绝对性 D.否认了物质是运动的主体 10.牛顿从苹果落地发现了万有引力规律。为此,有人得出结论:自然界原本是一团乱麻,毫无规律,是“人的理性为自然界立法”,这样自然界才有了规律。上述结论的观点从根本上说 ( )

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章程

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章程 (试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是教育部财政部开展的“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资助竞赛之一,是基于国内各普通高等学校综合性工程训练教学平台,面向全国在校本科生开展的科技创新工程实践活动。 第二条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以“重在实践,鼓励创新”为指导思想,旨在加强大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合作精神的培养,激发大学生进行科学研究与探索的兴趣,挖掘大学生的创新潜能与智慧,为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创造良好的条件;推动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和实践教学的改革,不断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通过竞赛活动加强教育与产业、学校与社会、学习与创业之间的联系。 第三条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实行校、省(直辖市、自治区)、全国三级竞赛制度,以校级竞赛为基础,逐级选拔进入上一级竞赛。 第二章组织机构及其职责 第四条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由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主办,由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组织委员会(以下简称“全国竞赛组委会”)组织实施。全国竞赛组委会下设全国竞赛专家委员会和竞赛秘书处。 专家委员会负责比赛命题设计、比赛成绩评定标准制定等工作。专家委员会设主任1名、副主任若干名。 秘书处负责处理竞赛的日常工作和具体的竞赛组织工作。秘书处设秘书长一人,副秘书长及秘书若干人。 第五条全国竞赛组委会职责 1. 审议和修改竞赛章程; 2.制定命题原则和评审规则; 3. 组建全国竞赛专家委员会和竞赛秘书处; 4. 筹集竞赛所需经费; 5. 确定全国竞赛的具体承办单位和协办单位;

6. 确定比赛各阶段的进程; 7. 确定应由组委会决议的其他事项。 第六条全国竞赛设立评审组。评审组由专家委员会的部分成员组成。竞赛评审组设组长1名、副组长2名、组员若干名。竞赛评审组在本章程和评审规则范围内独立开展评审工作。 第七条竞赛评审组的主要职责 1. 在本章程和评审规则、比赛成绩评定标准的基础上制定评审工作实施细则; 2. 负责竞赛成绩评定; 3. 确定获奖参赛队的名单及其获奖等级。 第三章竞赛命题 第八条竞赛题目采用命题方式,由专家委员会负责组织比赛命题设计。 第四章参赛资格及申报 第九条凡在全国竞赛举办当年为正式注册的全国各类高等院校在校全日制本科学生均可报名参赛。参赛者的资格确认由其所在学校学籍管理部门负责。 第十条参赛者以小组形式申报。每组学生人数不超过3人,指导教师人数不超过2人,具体人数以每届竞赛组委会发布的报名通知为准。 第十一条参赛小组应统一按照全国竞赛组委会发布的命题及其规则,在参加竞赛前向秘书处提交所要求的设计报告以及实物等材料。 第五章竞赛规则 第十二条为保证全国竞赛工作顺利进行,使竞赛运作程序化、规范化,全国竞赛组委会制定《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规则》,参赛者严格遵照执行。 第六章奖项设置 第十三条全国竞赛设特等、一、二、三等奖及优秀奖、优秀组织奖、优秀指导教师奖。每届全国竞赛设特等奖一项,此奖项可以空缺;其余奖项的数量和比例由全国竞赛组委会根据每届竞赛实际情况确定,并在赛前公布。 第十四条全国竞赛组委会向获奖的参赛队、教师颁发获奖证书和奖品。 第七章异议制度 第十五条为保证全国竞赛评奖工作的公正性,对全国竞赛的评奖初步结果执行异议制度,“异议期”自评审初步结果公示之日起为期10天。

教师资格证幼儿园综合素质练习题及答案

教师资格证幼儿园综合素质练习题及答案 教师资格证幼儿园综合素质练习题及答案 1?关于幼儿园教育的性质和地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幼儿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预备阶段 B.幼儿园教育是义务教育的组成部分 C.幼儿园教育是学校教育制度的基础阶段 D.幼儿园教育不属于学校教育制度的范畴 2.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2010-2020年)》的规定,下列对于我国重点发展农村学前教育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将村小学改扩建为幼儿园 B.着力保证留守儿童入园 C.提高农村学前教育普及程度 D.支持贫困地区发展学前教育 3.最近徐老师将头发染成了红色。在一处区域活动中,理发室里的儿个孩子 边玩边说:请给我染发,我要红颜色的,像徐老师一样的红色我也要红颜色的! 徐老师染头发的行为() A.恰当,反映幼儿教师合理的审美需求

B.恰当,促进幼儿审美能力的发展 C.不恰当,不符合区域活动的组织要求 D.不恰当,不符合幼儿教师的仪表规范 4.教师节那天,李老师一进教室,就看见桌上放着孩子们送给自己的礼品,有包装精美的鲜花、音乐卡等。李老师从桌子上特意拿起了一张贺卡,笑着对大家说:这张贺卡真漂亮,是小朋友自己做的吧,老师最喜欢这样的礼物!该做法表明李老师() A.偏爱袒护个别幼儿 B.不尊重大部分幼儿 C.自觉抵制不良风气 D.能维护幼儿的权益 5.中二班要举行画展,孩子们纷纷带来了个人作品。赵老师当众挑选好的作品,并将不好的作品丢在了废纸篓里。赵老师的做法() A.不正确,伤害了部分孩子的自尊 B.不正确,打击了全体孩子的积极性 C.正确,能激励孩子们创造好的作品 D.正确,能提升班级画展的整体水平

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

第六届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 命题二说明 1 竞赛命题 本项竞赛题目为“智能物料搬运机器人竞赛”。 自主设计并制作一款能执行物料搬运任务的智能移动机器人。该机器人能够在规定场地内自主行走,通过扫描阅读二维码领取任务,自主寻找、识别任务指定的物料,按任务要求的顺序将其搬运至指定的存放地点,并按照要求的位置和方向摆放。 根据现场抽签决定抓取物料的类型,现场设计机器人末端抓取装置(手爪),使用3D打印或激光切割设备完成制造,安装于参赛机器人手臂末端后进行现场运行比赛。 本项目参赛所要求的实物和文件均由参赛学生自主完成。 2 题目要求 2.1 参赛机器人的功能要求 应具有场地目标位置识别、自主路径规划、自主移动、二维码读取、物料颜色识别或形状识别、物料抓取和搬运等功能;全部竞赛过程由机器人自主运行,不允许使用遥控等人工交互手段及除机器人本体之外的任何辅助装置。 2.2 参赛机器人的电控及驱动要求 主控电路采用嵌入式解决方案(包括嵌入式微控制器等),实现二维码读取、自主定位、物料识别、以及路径规划及运动控制等功能,所用传感器和电机的种类及数量不限。自行设计制作主控电路版,其上须带有电机驱动电路及任务内容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能够持续显示二维码任务信息直至比赛结束。机器人驱动电源供电电压限制在12V以下(含12V),电池随车装载,场内赛程中不能更换。 2.3 参赛机器人的机械结构要求 自主设计并制造机器人的机械部分,该部分允许采用标准紧固件、标准结构零件及各类商品轴承。机器人的行走方式、机械手臂的结构形式均不限制。机器人腕部与末端抓取装置(手爪)的连接界面结构自行确定。

除末端抓取装置(手爪)在竞赛现场设计制作外,其他均在校内完成,所用材料自定。 2.4 参赛机器人的外形尺寸要求 进入场地参赛的机器人(含末端抓取装置(手爪))应能够通过一个尺寸与一张A4纸相当的门框方可参加比赛。“A4门框”横向或竖向放置均可。允许机器人结构设计为可折叠形式,但通过“A4门框”后应能自行展开。 2.5 搬运物料 待搬运物料的形状为简单机械零件的抽象几何体,包括圆柱体、方形体、球体及其组合体,物料的各边长或直径尺寸限制在30~80mm范围,重量范围为40~80g,以上形状和参数的具体选择将通过现场抽签决定。物料的材料为塑料或铝合金,表面粗糙度Ra≥3.2。物料有颜色区别:颜色为红(RGB值为255,0,0)、绿(RGB值为0,255, 0)、蓝(RGB值为0, 0,255)三种颜色。 在比赛场地内固定位置设有物料提取区和物料存放区。物料提取区长×宽×高为500×100×80(mm),木质或塑木材料,浅色亚光表面。物料存放区为长×宽×高为800×300× 0(mm)区域,由三组不同颜色的同心圆和十字线构成,每组同心圆和十字线为同一种颜色。 2.6 竞赛场地 赛场尺寸为2400mm×2400mm方形平面区域,周围设有高度为100mm的白色或其他浅色围挡板,并以高度和宽度均为20mm的挡板将场地一分为二,机器人只能在挡板所围区域内活动。赛道地面为亚光人造板或合成革铺就而成,基色为浅黄色或其它非红、非绿、非蓝色;地面施划有间隔为300mm的黑色方格线,经线为线宽20mm的单线,纬线线宽为15+10(间隔)+15mm的双线,可用于机器人行走的地面坐标位置判断。见图5、图6所示。 竞赛时,2台机器人同时进入上述场地并在各自区域内定位和运行。如果出现越界并发生妨碍对方机器人移动或工作的情况,将被人工提起回退至上一工作地点重新运行,所用时间不会从竞赛计时中减除。

竞赛规则及评分标准 【模板】

竞赛规则及评分标准 本项竞赛以汉语普通话为工作语言,以抽签分组、团队辩论的方式进行。 赛前通过抽签分组,每支队伍参加两轮对抗赛,每轮对抗赛由N(7或8)支队伍参加。抽签过程中尽量避免两队重复相遇。最后,依据各队两轮对抗赛的总成绩评定奖项和名次。每一轮对抗赛分为N(7或8)个阶段,N支参赛队在不同的阶段扮演四种不同竞赛角色,即:正方、反方和评论方及观摩方,进行N个阶段的比赛。 1 八支队伍参加比赛对阵 2. 每一阶段比赛定时55分钟,具体流程

3. 竞赛角色要求 正方就某一问题做陈述时,要求重点突出,包括实验设计、实验结果、理论分析以及讨论和结论等。反方就正方陈述中的弱点或者谬误提出质疑,总结正方报告的优点与缺点。但是,反方的提问内容不得包括自己对问题的解答,只能讨论正方的解答。评论方对正反方的陈述给出简短评述。观摩方不发表意见。 在每一阶段的比赛中,每支队伍只能由一人主控报告,其他队员只能做协助工作:可以和主控队员交流,但不能替代主控队员进行陈述。在一支队伍的全部比赛中,每个队员作为正方主控队员陈述总次数不能超过三次。 4.题目挑战和拒绝规则 在同一轮对抗赛中,题目不能相同。反方可以向正方挑战任何一道题目,但有以下情况除外: A. 某队在本轮中作为正方已经陈述过的题目 B. 正方在先前比赛中作为正方已经陈述过的题目 C. 反方在先前比赛中作为正方已经陈述过的题目 D. 正方在先前比赛及本轮中已经拒绝过的题目 E. 反方在先前比赛及本轮中作为反方已经用过的题目 如果可供挑战的题目不足五道,则上述限制按照EDCBA 的顺序予以解除。 在一支队伍的全部比赛中,正方对于可供挑战的题目,总计可以拒绝 5次而不被扣分,之后每拒绝一次则从正方的加权系数中扣去0.2 分。累计拒绝六次,将不计名次,不参与评奖。 5.评分细则与竞赛成绩 在一轮对抗赛中,每一次阶段赛过后,每位裁判就各队承担的角色表现打分,分数为1至10分的整数分数。裁判组的平均分数作为该阶段赛的成绩(角色成绩)。计算参赛队的一轮比赛成绩时,不同角色的加权系数不同:

人教版英语七年级上册综合能力训练(附答案)

初中英语学习材料 madeofjingetieji 新版初中七年级英语上册Unit 5 Do you have a soccer ball? 综合能力训练(附答案) I. 补全对话 A) 看图完成对话 (A) A: Nice to meet you, Bill! B: Me, too. A: What’s that ________(1) ________(2)? B: Oh, it’s a baseball. A: Do you like a baseball? B: Yes, ________(3) ________(4). I have one at home. It’s ________(5) my bed. A: I don’t ________(6) it. It’s ________(7). 图1:一男孩拿着一个 足球,和另一个男孩谈 话。 (B) A: What’s this in English? B: It’s ________(8) ________(9). A: And what are these? B: They are ________(10). 图2:有一本单独放的书, 还有四本堆放在一起的 书。 (C) A: What’s that in English? B: It’s ________(11) ________(12). A: And what are those? Are those buses?

B: No, ________(13) __________(14). They are ________(15). 图3:一辆吉普车。 另外有三辆在一 起,距离稍微远一 点。 (D) A: What’s that in English? B: It’s ________(16) ________(17). A: And what are those? B: ________(18) ________(19) oranges. 图4:一个桔子。 另外三个桔子在一 起,距离稍微远点。 (E) A: What’s that in English? B: It’s ________(20) ________(21). A: Are those eggs? B: Yes, ________(22) ________(23). 图5:一个鸡蛋。 另外三个鸡蛋在 一起,距离远一 点。 B)阅读对话,补出所缺单词 A: Kate!_________(1)that in the schoolbag? B: Oh, ________(2) a baseball bat. A: _________(3) you like baseball? B: Yes, very _________(4)! A: But I think it’s very _________(5). I ________(6) play it well. B: I can help you, don’t worry(着急). A: Great! Oh, look at the photo. Is that _________(7)? B: Yes, it’s me. A: ___________(8) you in your school Sports Center? I really want to _________(9) you. B: __________(10) you can if you work hard. II. 完形填空 A

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规则及评分标准

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 竞赛规则及评分标准 1 竞赛项目及分值构成 1.1小车常规赛竞赛项目及分值构成 常规赛将根据小车运行轨迹分为两个小组分别进行,即避障型和“S”型轨迹组,每组分别计分。各组比赛项目及分值构成如表1所示。 表1 常规赛竞赛项目及分值构成表 1.2 挑战赛竞赛项目及分值构成 挑战赛将根据小车运行轨迹挑战距离确定名次。比赛项目及分值构成如表2所示。 表2 挑战赛竞赛项目及分值构成表 2 各项比赛要求及规则 2.1 小车设计文件 此阶段的比赛目的,是考察参赛学生能否综合运用所学的机械设计、工艺设计、成本分析及工程管理知识,对给定的工程问题做出全面、系统、合理的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设计方案。参赛队针对命题所提供的要求,独立完成无碳小车的设计。每个参赛队需要提交相关的设计、工艺、成本分析和工程管理4个文件。(1)结构设计文件

完整性要求:小车装配图1幅、要求标注所有小车零件(A2或A3纸1页); 装配爆炸图1幅(所用三维软件自行选用, A3纸1页); 传动机构展开图1幅(A3纸1页); 转向控制电路图1幅(A4纸1页); 设计说明书1-2页(A4)。 规范性要求:图纸表达完整,标注规范;文字描述准确、清晰。 (2)工艺设计文件 按照中批量(500台/年)的生产纲领,自选作品小车中某个较复杂的零 件,完成并提交工艺设计方案报告(A4,2-3页)。要求采用统一的方案 文件格式。 (3)成本分析文件 分别按照单台小批量和中批量(500台/年)生产纲领对作品小车中某个 复杂零件做成本分析。内容应包含材料成本、加工制造成本两方面(A4,2-3页)。要求采用统一的方案文件格式。 (4)工程管理文件 按照中批量(500台/年)对作品小车中某个复杂零件做生产工程管理方 案设计(A4,2-3页内)。要求目标明确,文件完整,计划合理,表达清 楚。采用统一的方案文件格式。 2.2 小车确定间距障碍穿越行走 此项目比赛的目的是检验和确认各参赛队所设计制作的小车运行效果,比赛根据小车运行轨迹分为两个小组,即避障型和“S”型轨迹组。 2.2.1 小车避障竞赛: (1)参赛小车:小车由各队预先调试并装配完好,小车应满足组委会在竞赛通知中的要求,不满足要求者不能参加比赛。 (2)加载砝码:由竞赛组委会统一提供(¢50×65 mm普通碳钢,质量为1Kg),除砝码外小车不得具有其他任何形式能量供给前行,否则取 消参数资格。 (3)赛道:赛道上第一个障碍距出发端线及障碍与障碍之间的间距不等。 每个间距在700--1000mm之间的组合(由开始时的抽签产生,裁判按 抽签结果要求安放障碍物)。障碍物为边长40mm、高200mm的方形棒, 沿赛道指定的范围内(中间0.4m)摆放,如图1所示,赛道宽度为 1m。

七年级下册数学综合能力训练答案

一、填空题。 1、右图中的阴影部分用分数表示是(), 用小数表示是(),用百分数表示是()。 2、3÷()=()15 =0.6=()%. 3、在78 、0.8、0.87、87%这四个数中,最大的数是(),最小的数是()。 4、500的70%是(),()的25%是26。 5、仓库里有15吨钢材,第一次用去总数的20%,第二次用去12 吨,还剩下()吨。 6、比20多25%的数是(),20比()多25%。 7、五(1)班有学生40人,某天有2人请病假,这天的出勤率是()。 8、一袋大米的80%比它的12 多24千克,这袋大米重()千克。 9、五年级今天的出勤率是96%,有2人请病假,该班今天的出勤()人。 10、把一个正方体切分成相等的三个长方体,这三个长方体的表面积之和比原正方体的表面积增加()%。 *11、被减数、减数与差的和是10.8,已知减数是差的80%,减数是()。 *12、一捆电线,用去全长的15 ,再接上60米,结果比原来长40%,电线原来长()米。 二、判断题。 1、把4.5的小数点去掉,再添上百分号,这个数缩小10倍。() 2、25 吨=0.4吨=40%吨。( ) 3、男生占全班人数的60%,则女生是男生的23 。() 4、加工120个零件,全部合格,合格率是120%。 5、一种商品,先涨价20%,再降价20%,现价与原价相等。() 三、选择题。 1、7厘米是1米的()。 ①710 ②7%米③7% 2、六年级有50人,昨天实到49人。六年级昨天的缺勤率是() ①49%②98%③2% 3、小明在一次口算比赛中,做对了80题,错了20题,这次口算的正确率是()。 ①25%②80%③75% 4、甲杯中有水20克,乙杯中有水25克,甲杯中放入7克糖,乙杯中放入9克糖,现在()。 ①甲杯水甜②乙杯水甜③两杯水一样甜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