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当中各时段的经络气血运行时间表
- 格式:doc
- 大小:30.00 KB
- 文档页数:3
十二时辰对应的十二经络
1、晚间的十一时至凌辰一时:肝经。
2、一时到三时:胆经。
(肝胆相照,互为表里。
这一时段是睡眠的黄金时间,如果熬夜的话,也要避开这段时间。
)
3、三时至五时:肺经。
(这段时间是血液循环、呼吸、心跳最慢的,也是高血压、中风、心脏病的高发期,所以,晨练注意避开这段时间。
)
4、五时至七时:大肠经。
(排泄时间。
享受最美好的快乐时光。
七点前后早餐。
)
5、七至九时:胃经。
6、九至十一时:脾经。
(脾胃一家。
)
7、中午十一时至下午一时:心经。
(这一时间小心心浮气躁。
一天里第二个心脏病高发期。
)
8、下午一时至三时:小肠经。
(不要一边吃饭一边看电视,吸收不好。
)
9、下午三时至五时:膀胱经。
(这是一天里喝水的第二个黄金时间。
——第一个最佳喝水时间是早晨起床后。
)
10、下午五至七时:肾经。
(这时不要憋尿。
)
11、晚上七至九时:心包经。
(这是一天里身体体重最重的时间。
这一时间是学习的黄金时间,适于长篇记忆。
早上五至七时适合于短记忆。
)
12、晚上九至十一时:三焦经。
(上中下焦气血通道,这一时段是免疫修复时间,一些癌症及慢性病患者的上床休息时间,十二岁以前的小孩也该入睡了。
)。
24小时人体经络运行时间表一天24小时,时间不同,人体气血会运行到不同的经络,有一定的规律,24小时人体经络运行时间表是怎样的呢?下面就让小编来为大家揭晓。
24小时人体经络运行时间表人体内脏分为五脏属阴:心、肝、脾、肺、肾。
六腑属阳: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
人体分三阴、三阳十二经络走向。
1.手三阴,手三阳,手三阴从胸部走向手部,手三阳从手部向头部。
2.足三阴,足三阳,足三阴从足部走向胸部,足三阳从头部走向足部。
3.手三阴经络走向,手三阳经络走向,手太阴肺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阴心经。
4.手三阳经络走向,手阳明大肠经,手少阳三焦经,手太阳小肠经。
5.足三阴经络走向,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足少阴肾经。
6.足三阳经络走向,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足太阳膀胱经。
24小时气血在经络中的运行中医将一天分成十二个时辰,并用十二地支代表,子午流注学说。
子午流注学说是中医学的主要组成部分,是研究人体气血运行的时刻表。
中医认为,自然界与人是统一的整体,自然界的年、季、日、时周期变化,影响着人们的生理、病理相应的周期变化,如人的脉象、春弦、夏洪、秋毛、冬石;人的病情变化多半是早晨轻、中午重、夜晚更重,这些情况和人体气血运行有关,也就是在不同的时辰,气血运行到不同的经络,对人体的生理,病理起到了直接的影响,恰如现代科学提出的生物钟效应相似。
子午流注学说认为,人体气血的运行是按照一定的时间循环无端,连成一个大的循环通道,即十二经络的连接顺序为:其歌诀:寅时气血注于肺,卯时大肠辰时胃,已脾心未小肠,膀胱申注酝肾注,戊时包络亥三焦,子胆丑肝各定位。
23:00-经络胆经,身体准备休息,继续恢复细胞工作。
24:00-是身体生理的最低潮,胆经流向肝脏的阶段。
01:00-经络走到肝经,不易熬夜,对疼痛较敏感,舌中厚黄。
02:00-除肝脏以外,大部分器官工作缓慢,是肝经走到肺经阶段。
03:00-经络走肺经,生命力弱,全身休息,肌肉全身放松血压低,呼吸脉搏次数低。
经络与时辰对照表十二时辰对应的经络生病求医不如自己学点中医!本订阅号推送实用中医知识,不会让你白来!十二时辰和十二经络,可以对应起来,每条经络有各种黄金运行时间,下面我们来看看经络与时辰对照表。
时间可以分为十二时辰,人体有十二经络,每条经络有各自运行的黄金时间,其实,每一个时辰都有对应的运行经络,十二时辰和十二经络对应起来,能起到很好的养生功效。
凌晨三点至凌晨五点:肺经运行呼吸系统会在此时进行修复,有呼吸道疾病者,特别是老人和孩童,常会在这段时间出现咳嗽的现象,那是因为肺经会于此时进行排痰。
相对的,经常在此时无法好好休养者,往往也会产生呼吸道方面的疾病。
凌晨五点至七点:大肠经运行排泄系统在此时慢慢启动,随着日照初升,身体也逐渐苏醒,接着进行排便。
通常此时休养不够,或是没有进行排便者,易有代谢方面的问题,身体也容易累积不净的体液或宿便,长期如此会造成肠道负担,导致诸多疾病。
值得一提的是,凌晨三点至早晨七点是人体生命现象最为低下的一段时间。
气血大量发散,人体需要大量用氧。
若肺经和肠经虚弱,又疏于保养和保暖,严重者易于此时死亡。
也因此,老人家猝死,往往多发生在此时。
早晨七点至九点:胃经运行此段时间是一天当中,补充气血的最佳时刻,因此早餐也是一天最重要的一餐。
通常此段时间不吃早餐者,除了肠胃功能容易受损,也常见体型过胖或过瘦,原因就是肠胃吸收不佳,或是饿过头之后的暴饮暴食导致。
早晨九点至十一点:脾经运行人体气血运行在此时进入高峰,脑力和体力运行也最为旺盛。
前一夜能够好好休养生息,早晨能够好好吃早餐的人,往往能在此时展现最佳活力,思绪和决断力都能在此时发挥极致。
相反的,前一晚熬夜、失眠或是睡眠质量不佳者,身体带氧量不足,自然容易呵欠连连,思绪不清而且感觉疲累。
若是加上不吃早餐,气血相形虚弱,更会像电力耗尽的电池,整个人显得倦怠无力,甚至因此而变得烦躁易怒。
中午十一点至下午一点:心经运行同时也是血液运行的高峰。
十二经络与时辰对照表十二时辰正好和中医中的十二经络对应起来,每条经络对应一个时辰中运行最为活跃,下面就让小编来为大家揭晓。
十二经络与时辰对照表时间可以分为十二时辰,人体有十二经络,每条经络有各自运行的黄金时间,其实,每一个时辰都有对应的运行经络,十二时辰和十二经络对应起来,能起到很好的养生功效。
凌晨三点至凌晨五点:肺经运行呼吸系统会在此时进行修复,有呼吸道疾病者,特别是老人和孩童,常会在这段时间出现咳嗽的现象,那是因为肺经会于此时进行排痰。
相对的,经常在此时无法好好休养者,往往也会产生呼吸道方面的疾病。
凌晨五点至七点:大肠经运行排泄系统在此时慢慢启动,随着日照初升,身体也逐渐苏醒,接着进行排便。
通常此时休养不够,或是没有进行排便者,易有代谢方面的问题,身体也容易累积不净的体液或宿便,长期如此会造成肠道负担,导致诸多疾病。
值得一提的是,凌晨三点至早晨七点是人体生命现象最为低下的一段时间。
气血大量发散,人体需要大量用氧。
若肺经和肠经虚弱,又疏于保养和保暖,严重者易于此时死亡。
也因此,老人家猝死,往往多发生在此时。
早晨七点至九点:胃经运行此段时间是一天当中,补充气血的最佳时刻,因此早餐也是一天最重要的一餐。
通常此段时间不吃早餐者,除了肠胃功能容易受损,也常见体型过胖或过瘦,原因就是肠胃吸收不佳,或是饿过头之后的暴饮暴食导致。
早晨九点至十一点:脾经运行人体气血运行在此时进入高峰,脑力和体力运行也最为旺盛。
前一夜能够好好休养生息,早晨能够好好吃早餐的人,往往能在此时展现最佳活力,思绪和决断力都能在此时发挥极致。
相反的,前一晚熬夜、失眠或是睡眠质量不佳者,身体带氧量不足,自然容易呵欠连连,思绪不清而且感觉疲累。
若是加上不吃早餐,气血相形虚弱,更会像电力耗尽的电池,整个人显得倦怠无力,甚至因此而变得烦躁易怒。
中午十一点至下午一点:心经运行同时也是血液运行的高峰。
此时心脏需要较多的能量来推动血液循环,加上午间阴阳气交接,因此人体会感觉些微倦怠,适合小憩以补充体力。
中医养生-十二时辰经络行走时间表————————————————————————————————作者:————————————————————————————————日期:ﻩﻫ中医养生十二时辰经络行走时间表养生之道网导读:中医养生,十二时辰经络行走时间表。
中医认为,十二时辰正好和中医中的十二经络对应起来,每条经络对应一个时辰中运行最为活跃。
下面一起来看看十二时辰经络行走时间表,大家按照时间来养生吧。
十二时辰经络行走时间表【卯时记得上厕所】时辰时间对应经络卯时05:00-07:00大肠经此时大肠经最旺,“肺与大肠相表里”,肺将充足的新颖血液布满全身,紧接着促进大肠经步入兴奋状况,完成对食品中水分与营养的吸收,排出渣滓。
这时起床,大肠蠕动旺盛,适合排泻。
【辰时勿忘吃早餐】时辰时间对应经络辰时07:00-09:00胃经此时胃经最旺,在7:00过后吃早餐最容易消化。
如果胃火过盛,表现为嘴唇干,重则豁嘴或生疮。
胃经胃最活跃,此时一定吃早餐,每一天这时敲胃经最佳,开始工作人体的发电系统。
【巳时喝水六杯】时辰时间对应经络巳时09:00-11:00脾经此时脾经最旺,“脾主运化,脾统血”,脾是消化,吸收,排泄的总调度,又是人体血液的统领。
“脾开窍于口,其华在唇”。
脾的功效好,表现为消化吸收好,血的质量好,嘴唇红润。
唇白标志血气不足,唇暗,唇紫标志寒入脾经。
这个时辰要喝至少6杯水,慢慢饮,让脾脏处于最活跃的程度。
我们不能等口渴了再喝,要平时就均匀地喝水。
因为感到口渴那代表你的身体已经缺水,这时候补充就略显迟了些。
【午时小憩助精力】时辰时间对应经络午时11:00-13:00心经此时心经最旺,“心主神明,开窍于舌,其华在表”。
心气鞭策血液运行、养神、养气、养筋。
此时保持心情舒畅,适当休息或午睡。
但午睡不能超过一个小时,否则会夺觉,容易引起晚上失眠。
午睡起床后要适量运动,以利疏通周身气血,增强脏腑的功能活动。
【未时吸收营养物】时辰时间对应经络未时13:00-15:00小肠经此时小肠经最旺。
人体经络与保健流注于经脉的气血有盛有衰,把每天分为十二时辰,一个时辰分配一经,除了在对应的时辰敲对应的经络,晚上的时辰换在白天相对应的时辰来敲,还要注意做以下的事情来保养经络。
按照这个时间表保养经络,事半功倍。
时间对应的经络21:00-23:00 三焦经。
保持心境平静。
23:00-1:00 胆经。
这时要上床睡觉,利于骨髓造血。
1:00-3:00 肝经。
此时是肝脏修复的最佳时段。
3:00-5:00 肺经。
呼吸运作最佳时候,而4时脉搏最弱。
5:00-7:00 大肠经。
这时起床要喝水,大肠蠕动旺盛,适合吃早餐。
7:00-9:00 胃经。
胃最活跃,此时一定要吃早餐,每天这时敲胃经最好,启动人体的发电系统。
9:00-11:00 脾经。
这个时辰要喝至少6杯水,慢慢饮,让脾脏处于最活跃的程度。
11:00-13:00 心经。
此时保持心情舒畅,适当休息或午睡。
13:00-15:00 小肠经。
小肠最活跃的时候,故午餐应在下午1时前吃。
15:00-17:00 膀胱经。
膀胱最活跃的时候,适合多喝水。
17:00-19:00 肾经。
适合休息。
19:00-21:00 心包经。
适宜散步,这时心脑神经系统最活跃,心脏不好的人最好在这时候敲心包经,效果最好。
美容从喝五色养颜粥开始吃五色养颜粥(黄豆、绿豆、黑豆、红豆、紫米),就是最简单、最省时、最有效的美容方法具体做法:五色豆洗净后,用水浸泡一夜。
(豆萌芽,生最盛,其酵素特多,少食后令人排出空的物,而且更容易煲。
)把泡好的五色豆放入水中,加入适量的水煮至豆花,即加入冰糖、溶解后即可用。
十二时辰和人体经络时表大多数人都是等到有病态了,甚至很严重了才去看医生。
基本没有防范疾病的知识,即使有也局限于不吃脏东西,勤洗手等。
1.手太阴肺经寅时(3点至5点)—肺经旺。
寅时睡得熟,色红精气足;“肺朝百脉。
”肝在丑时把血液推陈出新之后,将新鲜血液提供给肺,通过肺送往全身。
所以,人在清晨面色红润,精力充沛。
经络运行当令时光表
一天二十四小时按甲子计时法,应当划分为十二个时辰,和二十四小时计时法相对应,经络运行当令时光表如下:
子时(23---1点钟)三更十一点到清晨一点.胆经当令,阳气初生时令.这时还不睡,就不克不及做到心肾订交,就会损害到身材健康.晚上阳埋元气,不必化,晚上多吃或吃夜宵会影响睡觉.
丑时(1---3点钟)夜里一点到三点,肝经当令,肝藏血补津.这时还不睡就养不起肝血,长期到点不睡则肝气缺少,身材渐衰还会影响后半生的.
寅时(3---5点钟)早上三点到五点,肺经当令,肺主气.这时持续醒来或出汗不好,有病了,应找大夫看了.
卯时(5--7点钟)早上五点到七点,是大肠经当令,应排便,是天门开地门开的时令.
辰时(7---9点钟)早上七点到九点,是胃经当令,是吃早饭正好,要吃得多些好些,不会胖.
巳时(9—11点钟)早上九点到十一点,是脾经当令,是创作,创新的好时光.性格衰弱会脆弱无力,思虑伤脾.
午时(11—13点钟)上午十一点到下昼一点,是心当令,阴气开端升起.阳气降低.应睡会儿午觉,子午觉很主要.
未时(13—15点钟)下昼一点到下昼三点,是小肠经当令,味觉特好,接收功效最强,午饭要吃得有咀嚼,养分口胃请求高些.
申时(15—17点钟)下昼三点到五点,是膀胱经当令.膀胱是表,肾是里.撒尿时咬后槽牙可固肾经,这种咬是似咬非咬,行为和意念联合的咬.
酉时(17---19点钟)下昼五点到七点,是肾经当令.五脏肾为大,应少盐.
戌时(19—21点钟)下昼七点到晚间九点,是心包经当令.用手敲打手臂内侧,长期保持必有利益.
亥时(21—23点钟)晚间九点到十一点,是三焦经当令.上焦是心肺,中焦是脾胃,下焦是肝肾.三焦经在手臂外侧和心包经相背.。
十二经脉-24小时能量循环表十二经脉 - 24小时能量循环表《黄帝内经》记载,每天十二时辰和人的十二经络的运行是有规律的,十二经脉具有运行气血、联接脏腑内外、沟通上下等功能,无论感受外邪或脏腑功能失调,都会引起经络的病变。
因此,了解十二经脉的循行、功能和发病情况,对防病治病均有很大的意义。
简单介绍如下:清晨03:00—05:00肺经,服用药物效果好寅时血气流注于肺,称为「手太阴肺经」。
肺部功能欠佳者,在清晨时过敏性鼻炎及咳嗽、气喘易发作;有些医师认为严重气喘患者,应在此时起床服药,治疗效果会更好,且宜吃补肺饮食,如燕窝、银耳等。
早上05:00—07:00大肠经,吃蔬果排便顺卯时血气流注于大肠,称为「手阳明大肠经」,此时最适宜「方便」,因此很多早起的人就很容易排便,反之就容易便秘;所以,清热滑肠最好的时间就是此时,由于有助大肠经的食物只有蔬菜水果,有便秘的人在此时,最好多吃高纤蔬菜及水果。
早上07:00—09:00胃经,一定要吃早餐辰时血气流注于胃,称为「足阳明胃经」。
阳明经是多气多血之经,此时人体的胃肠消化吸收最强,是营养能输送到各器官滋养脏腑的最佳时刻,这也是早餐在中医里很重要的因素。
早上09:00—11:00脾经,禁食辛辣刺激巳时血气流注于脾脏,称为「足太阴脾经」,此时是人体气血最旺时期,因此不宜食用燥热及辛辣刺激性的食物,以免伤胃败脾,即使是脾虚者进行补养,都要很小心。
中午11:00—下午13:00心经,适度午睡佳午时气血流注于心经,称「手少阴心经」,陈旺全提醒,很多人说中午不宜剧烈运动,就是担心在心经气血充盈时,造成血脉运行紊乱,血不归经,因此应适度休息,但午睡不宜过久。
下午13:00—15:00小肠经,肠胃要休息未时血气流注于小肠,称为「手太阳小肠经」,此时是小肠经进行清、浊及吸收的时刻,营养吸收到体内,浊物送到大肠待消化及排除体外;未时过后肠胃开端休息,此后的晚餐时间含蛋白质和脂肪、淀粉类食物要少量摄取,否则易在体内累积。
一天当中各时段的经络气血运行时间表十二时,代计时单位。
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时辰。
每一时辰相当于二小时,
子时相当于晚上11时至次日1时,丑时相当于1-3时,其余依次类推。
此外,又把子时称为夜半或午夜、子夜;丑时称鸡鸣;寅时称平旦;卯时称日出;辰时称食时;巳时称隅中;午时称日中;未时称日昳;申时称晡时或日晡所;酉时称日入;戌时称黄昏;亥时称人定;
人正常活动有一定的规律,也就是所谓的生理时钟。
而人体有12条经络,依顺序为胆、肝、肺、大肠、胃、脾、心、小肠、膀胱、肾、心包、三焦经等,气血会依时间游走各经络,这些经络如果出问题会导至气血循环不顺畅,引发身体各病症。
子时(午夜11点~1点)
子时是气血进入胆经最旺的时刻,是身体进入休养及修复的开始。
胆的生理功能是内脏胆汁,帮助食物的消化代谢,胆经的盛衰对于事情的判断能力、临场的应变,有重大的影响。
如果胆经出问题,就容易出现头晕目眩、耳鸣不聪、皮肤粗糙、胸胁疼痛、失眠多梦、胆怯易惊、忧愁易思、神智痴呆等的症状或黄疸性造成肝炎、胆石症、胆囊炎、神经官能症等。
丑时(凌晨1点~3点)
丑时是肝经气血最旺的时刻。
肝脏能贮藏、分配和调节全身的血液、及疏导全身功能活动,使气血调和,另外和眼睛也有关系。
如果肝经出问题就会有两胁肋胀痛、胸闷不舒、胃口不佳、口苦想吐、腹胀腹痛、黑斑、眼袋、黑眼圈、头晕目眩等症状甚至因肝气郁结导致的精神官能症、慢性肝炎、胆囊炎等。
寅时(凌晨3点~5点)
寅时气血是肺经的时辰,是气血由阴转而阳的关键时辰,应注意肺经的保养及身体及空气温度的调节。
如果有问题就会出现发热怕寒、鼻塞流涕、头痛、气喘胸闷或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结核等。
卯时(早晨5点~7点)
卯时是大肠经气血流注于此的时刻,如果能于此时正常排便对身体是有帮助的。
大肠运送排泄废物,如果饮食失调、误食不净食物,或其它脏腑失调,都会引起大肠疾病。
如果大肠经有问题就易出现口干舌燥、腹胀腹痛、便便稀烂、肛门灼热、便浓血等症状,或肠胃炎、盲肠炎、肠功能紊乱、习惯性便秘、肠肿瘤等。
辰时(上午7点到9点)
当辰时是气血流注胃经,此时吃进的食物最易被消化、吸收、代谢、利用,提供一天所需热量。
胃是消化食物转化全身营养的枢纽,饮食不节制、暴饮暴食或是病毒入侵,都会伤害到肠胃而出现胀满疼痛、呕吐反胃、口臭等症状,导至急慢性胃炎、胃溃疡、胃癌、消化不良等。
巳时(上午9点~11点)
巳时是气血流注于脾经时候,也是气血最旺的时期。
不论补气补血或补阳补阴,都要顾及脾胃,避免伤胃败脾,此时不宜食用过于燥热的食物。
如果脾脏虚若就易出现胃口不佳、四肢倦怠、头晕、面色萎黄、皮下出血、腹胀易打嗝的症状。
导至胃肠炎、消化性溃疡、胃下垂、胃肠功能紊乱等疾病。
午时(中午11点到1点)
午时是心经气血充盈的时辰,应该调养休息。
心主血脉和神志,如果血脉运行有
障碍,会引起急躁失眠、口舌糜烂、贫血心律不整、心力衰竭、神志错乱,等心脏疾病。
未时(午后1点到3点)
未时是气血流至小肠经的时辰。
小肠俱有分别清、浊及吸收的功能。
如果饮食习惯不好,损伤脾胃时也会引起小肠疾病。
小肠虚弱时容易出现心烦口渴、腹部胀痛、拉肚子、营养紊乱、体重减轻、食欲不振、肠炎等的症状。
申时(下午3点~5点)
申时是气血流注膀胱的时辰。
膀胱是泌尿系统主要的器官,能储存和排泄尿液。
膀胱虚弱时容易出现小便不畅或次数多、混浊不清、或有脓血、遗尿、尿痛、泌尿系统感染、结石、前列腺炎、尿失禁、尿崩症等症状。
酉时(傍晚5点到7点)
当酉时是气血流注肾脏的时辰。
肾经负责协调阴阳两种基础生命能量,和心、肝、脾、肺四脏的联系都很密切。
如果肾弱则会出现四肢冰冷、精神萎靡、腰膝酸软、头晕耳鸣、失眠健忘等症状或导至慢性肾炎、性神经衰弱、尿崩症、妇女更年期症状等。
戌时(晚上7点到9点)
戌时是心包经气血充沛的时刻。
心包经是指心脏外围组织,可以保护心脏不受外物入侵,但如果有病毒侵犯就会发生病变而出现掌心发热、腋窝或胸胁肿胀、心悸不安、面目发黄等的症状。
亥时(晚上9点到11点)
亥时是气血流注于三焦经最旺盛的时辰。
三焦经主要在于掌管诸气,人体诸气皆通过三焦而输布到各脏腑。
如果出现障碍时就容易出现听觉模糊、咽喉肿胀、喉部或眼睛疼痛、耳鸣、肩臂、手肘、前臂的背侧部疼痛等的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