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时辰和人体经络图表
- 格式:doc
- 大小:1.05 MB
- 文档页数:21
每天十二个时辰所对应的十二条经络在天干地支的基础常识中,地支三合如下:寅午戌合成火局、申子辰合成水局、亥卯未合成木局,巳酉丑合成金局。
在十二经络中,寅午戌分别为肺经,心经,心包经。
见表一。
这三条经络正好巧妙的分布手内侧的同一平面上,共称为手太阴经,恰好可归列为一个区,可将之称为第一区。
按三合火局,称之为火区火经。
亥卯未分别为三焦经,大肠经,小肠经。
见表一。
这三条经络正好巧妙的分布在手外侧的同一平面上,被共称为手太阴经,可称为木区木经。
巳酉丑为:脾经,肾经,肝经。
同为手太阴经,可称为金区金经。
申子辰为:膀胱经,胆经,胃经。
同为手太阳经,可为水区水经。
同时可以发现手上的内外经为木火经,木火通明。
手为上,正好木火炎上。
而脚上的里外经为金水经,金水相恋。
脚为下,正好金水沉下。
在这里,十二地支中的三合局规则,在十二经络上,在人的身体分布上得到奇妙的体现。
而著名实用的手足三针,选的也恰恰正好是手太阳经即木区,手外侧三条经络上三个穴位。
很巧吧?寅午戌为:肺,心,心包。
此肺经,心经,心包经,好像在身体相近部位。
不,应该说肺,心,心包三个器官在相近部位。
而三合火局是不是可以说心血功能旺盛?是不是可以说肺的呼吸功能良好促进和保证了血液流动?如血液流动不良可借针肺经?以肺经为来相助?巳酉丑为:脾,肾,肝。
此好像有肝肾同源一说?另脾肝好像都运载血的?而肾是不是生成精水的?精血有无关联?此三合在针法上是不是能成立?如补肾也可以在脾经肝经来相下针?亥卯未为:三焦,大肠,小肠。
此只知道大肠和小肠是在一起的,别的相关之处就基本不懂了,请教!申子辰为:膀胱,胆,胃,此只知道胆汁好像是帮助胃消化的,不知道对不对?如果胆经有问题是不是可以同时在膀胱经胃经上下针?请教!而三合局从地支方位上来看是个比较稳定性的三角形。
人体经络与十二时辰养生(图文)- 中医将一天分成十二个时辰,并用十二地支代表。
子午流注学说是中医学的主要组成部分,是研究人体气血运行的时刻表。
中医认为,自然界与人是统一的整体,自然界的年、季、月、日、时周期变化,影响着人们的生理、病理相应的周期变化,如人的脉象春弦、夏洪、秋毛、冬石;人的病情变化多半是早晨轻、中午重、夜晚更重,这些情况和人体气血运行有关,也就是在不同的时辰,气血运行到不同的经络,对人体的生理,病理起到了直接的影响,恰如现代科学提出的生物钟效应相似。
子午流注学说认为,人体气血的运行是按照一定的时间循环无端,连成一个大的循环通道,即十二经络的连接。
十二经络气血流注歌诀:寅时气血注入肺,卯时大肠辰时胃,巳脾午心未小肠,申属膀胱酉肾位,戌时心包亥三焦,子胆丑肝各定位。
了解人体经络一日之中循行运转规律,把握生命中的每一刻,从呼吸做起,以经络为据,洞悉太极之理,尊阴阳之纲纪,诸十二经脉者,皆系于生气之原,气者生之本也,时者生之用也!献上十二时辰和人体经络时表,希望大家都能打开健康之门:古人说,肾开窍于耳,肾主骨;肝开窍于目,肝主筋;肺开窍于鼻,肺主皮毛;脾开窍于唇,脾主肉;舌为心之苗,心主血脉。
所以耳鸣了,或者容易骨折,就要想到是不是肾虚了;眼花了,或者总爱抽筋,就要考虑是不是肝弱了;鼻子不通,皮肤总起痘疹,通常与肺有关;嘴唇肿痛,体瘦无肉,多是脾经淤阻;而舌头的形态,可显出心脏和心脑血管的问题,如舌尖赤红为心火太旺,舌头歪向一侧是脑中风的先兆。
手太阴肺经寅时(3点至5点)肺经当令。
寅时睡得熟,色红精气足;“肺朝百脉。
”肝在丑时把血液推陈出新之后,将新鲜血液提供给肺,通过肺送往全身。
所以,人在清晨面色红润,精力充沛。
寅时,有肺病者反映最为强烈,如剧咳或哮喘而醒。
手太阴肺经其实肺经的功效何其的巨大,上可舒解肝经之郁结,中可运化脘腹之湿浊,下可补肾中之亏虚。
肺经的鱼际穴定喘的效果很好,只需按揉即可。
时辰对应12条经络(图解)(特定时间按摩经络轻松治病)1时辰对应的12经络(图解)(特定时间按摩经络轻松治病,又减肥)本帖被那可小璐执行置顶操作(2008-03-24)这12个时辰与12条经络相对应的意义是什么呢?“气血迎时而至为盛,气血过时而去为衰,泻时乘其盛,补则随其去,逢时为开,过时为阖",原来这12条经络是按时间的顺序,就如潮汐一样,流动到哪儿,哪条经络就"涨潮"了,这时这条经络里的气血最为旺盛。
所以很多医生喜欢在特定的时辰,去疏通在这个时辰气血最旺盛的经络,或在此时辰服下调理该脏器的药物,这样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治病:胃不好的人,可在早晨醒来后,或上午的时候,先在手臂外侧的肺经、大肠经上找痛点,然后再到腿上的胃经、脾经找痛点,依次慢慢的搓揉。
颈肩酸痛、腰不好的人,可以在中午或下午的时候,先在手臂内侧的心经、小肠经上找痛点,慢慢的搓揉,然后再到你疼痛的颈、腰处进行按摩疏通。
肝脏不好的人,最好是在晚上,先在手臂中间的心包经、三焦经上找痛点,进行搓揉、疏通,然后再到腿外侧的胆经和腿内侧的肝经上寻找疼痛、不通的地方进行按摩。
身体好、气血足的人,在疏通经络时手法可以稍重写,对疼痛、淤堵的部位可用拍打或刮痧的方法。
而身体弱、气血亏的人,在梳理经络时就不用太着急,按摩的力度要轻一些,选的穴位与通点也要少一点,最好选择每一组经络的前两条经络(手臂上的经络)进行按摩,排在最后的经络(神经、肝经、脾经)都尽量少去碰它们。
减肥:每天早上醒来后将手臂你侧的肺经来回慢慢搓100下,再搓大腿上的胃经和脾经各50下,能有效的促进胃肠道的消化、吸收功能,并能促进排便,及时排出身体内的毒素与废物。
中午的时候搓手臂内侧的心经,慢慢来回上下的搓100次,然后再在腰部肾俞穴(第2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经属:足太阳膀胱经)搓100下,因为中午是阳气最旺盛的时候,这时是补肾、强肾的最好的时机。
另外,晚上临睡前在手臂外侧中间的三焦经上来回搓100下,能有效的缓解全身各个脏器的疲劳,使你的睡眠质量提高,好的睡眠也是人体补血的关键。
十二时辰经络对照表人体经络是按照着一天十二个小时而在运作,那么十二时辰经络对照着哪些经络呢?十二时辰经络养生又是如何,下面一起来看看吧!声明:图片由网友上传,来源网络,如有侵权,敬请告知十二时辰经络对照表十二时辰经络养生查询表1、凌晨3点-5点(寅时)是肺经开穴运行的时间。
寅时肺经旺,寅时睡得熟,色红精气足。
“肺朝百脉。
”肝在丑时把血液推陈出新之后,将新鲜血液提供给肺,通过肺送往全身。
所以,人在清晨面色红润,精力充沛。
寅时,有肺病者反映最为强烈,如剧咳或哮喘而醒。
虚症:皮肤免疫力下降,天寒手足冰冷、麻痹、咽喉干、咳嗽等。
实证:呼吸不畅、咽喉异常、胸闷、气喘、扁桃炎、咳嗽、肩背酸痛易患痔疮等饮食多选择:白菜、梨子、豆腐、豆浆、牛奶。
2、凌晨5点-7点(卯时)这段时间是手阳明大肠经开穴运行的时间卯时大肠经旺,卯时大肠蠕,排毒渣滓出;“肺与大肠相表里。
”肺将充足的新鲜血液布满全身,紧接着促进大肠进入兴奋状态,完成吸收食物中的水分和营养、排出渣滓的过程。
清晨起床后最好排大便。
虚症:腹痛,腹鸣腹泻、大肠功能减弱、肩膀僵硬、皮肤无光泽、肩酸、喉干、喘息、宿便等。
实症:腹胀、易便秘、易患痔疮、肩背部不适或疼痛、牙疼、皮肤异常、上脘异常等。
饮食多选择:茄子、菠菜、香蕉、蘑菇、木耳、玉米、扁豆、豌豆等。
3、足阳明胃经辰时(7点到9点)—胃经旺。
辰时吃早餐,营养身体安;7点-9点这时大部分人都已经起床了,如果你有胃痛、胃酸等毛病,可以建议在这个时间段养养胃哦,因为这段时间是胃经开穴运行的时间,在这个时间段来吃些养胃的食物效果是最明显的。
例如:凤梨、香瓜、南瓜、番茄、柠檬、柳橙、苹果、红茶、茴香、芹菜、木耳、香菜、蘑菇、玉米、牛肉、牛奶、羊奶、扁豆、马铃薯等。
起床健身后,饮一杯白开水,用木梳梳发百余遍,有醒脑明目的作用。
洗脸漱口,早餐。
早餐宜食粥,宜淡素,宜饱。
虚症:消化不良、易胃胀气和食欲不振、颜面浮肿、易打嗝、饭后容易胃痛、腹泻或呕吐。
十二时辰和人体经络图文脏腑经气最盛经气最衰手太阴肺经寅时3,00--5,00 申时15,00--17,00手阳明大肠卯时5,00--7,00 酉时17,00--19,00足阳明胃经辰时7,00--9,00 戊时19,00--21,00足太阴脾经巳时9.00--11,00 亥时21,00--23,00手太阴心经午时11,00-13,00 子时23,00--1.00手太阳小肠未时13,00-15,00 丑时1.00--3.00足太阳膀胱申时15,00-17,00 寅时3.00--5.00足少阴肾经酉时17,00-19,00 卯时5.00--7.00手厥阴心包戊时19,00-21,00 辰时7.00--9.00手少阳三焦亥时21,00-23,00 巳时9.00--11,00足少阳胆经子时23,00-1.00 午时11,00--13,00足厥阴肝经丑时1.00-3.00 未时13,00--15,00中医将一天分成十二个时辰,并用十二地支代表,子午流注学说。
子午流注学说是中医学的主要组成部分,是研究人体气血运行的时刻表。
中医认为,自然界与人是统一的整体,自然界的年、季、日、时周期变化,影响着人们的生理、病理相应的周期变化,如人的脉象、春弦、夏洪、秋毛、冬石;人的病情变化多半是早晨轻、中午重、夜晚更重,这些情况和人体气血运行有关,也就是在不同的时辰,气血运行到不同的经络,对人体的生理,病理起到了直接的影响,恰如现代科学提出的生物钟效应相似。
子午流注学说认为,人体气血的运行是按照一定的时间循环无端,连成一个大的循环通道,即十二经络的连接顺序为:其歌诀:寅时气血注于肺,卯时大肠辰时胃,已脾心未小肠,膀胱申注酝肾注,戊时包络亥三焦,子胆丑肝各定位。
了解人体经络-日之中循行运转规律,把握生命中的每一刻,从呼吸做起,以经络为据,洞悉太极之理,尊阴阳之纲纪,诸十二经脉者,皆系于生气之原,气者生之本也,时者生之用也!献上十二时辰和人体经络时表,希望大家都能打开健康之门:手太阴肺经寅时(3点至5点)—肺经旺。
十二经脉-24小时能量循环表十二经脉 - 24小时能量循环表《黄帝内经》记载,每天十二时辰和人的十二经络的运行是有规律的,十二经脉具有运行气血、联接脏腑内外、沟通上下等功能,无论感受外邪或脏腑功能失调,都会引起经络的病变。
因此,了解十二经脉的循行、功能和发病情况,对防病治病均有很大的意义。
简单介绍如下:清晨03:00—05:00肺经,服用药物效果好寅时血气流注于肺,称为「手太阴肺经」。
肺部功能欠佳者,在清晨时过敏性鼻炎及咳嗽、气喘易发作;有些医师认为严重气喘患者,应在此时起床服药,治疗效果会更好,且宜吃补肺饮食,如燕窝、银耳等。
早上05:00—07:00大肠经,吃蔬果排便顺卯时血气流注于大肠,称为「手阳明大肠经」,此时最适宜「方便」,因此很多早起的人就很容易排便,反之就容易便秘;所以,清热滑肠最好的时间就是此时,由于有助大肠经的食物只有蔬菜水果,有便秘的人在此时,最好多吃高纤蔬菜及水果。
早上07:00—09:00胃经,一定要吃早餐辰时血气流注于胃,称为「足阳明胃经」。
阳明经是多气多血之经,此时人体的胃肠消化吸收最强,是营养能输送到各器官滋养脏腑的最佳时刻,这也是早餐在中医里很重要的因素。
早上09:00—11:00脾经,禁食辛辣刺激巳时血气流注于脾脏,称为「足太阴脾经」,此时是人体气血最旺时期,因此不宜食用燥热及辛辣刺激性的食物,以免伤胃败脾,即使是脾虚者进行补养,都要很小心。
中午11:00—下午13:00心经,适度午睡佳午时气血流注于心经,称「手少阴心经」,陈旺全提醒,很多人说中午不宜剧烈运动,就是担心在心经气血充盈时,造成血脉运行紊乱,血不归经,因此应适度休息,但午睡不宜过久。
下午13:00—15:00小肠经,肠胃要休息未时血气流注于小肠,称为「手太阳小肠经」,此时是小肠经进行清、浊及吸收的时刻,营养吸收到体内,浊物送到大肠待消化及排除体外;未时过后肠胃开端休息,此后的晚餐时间含蛋白质和脂肪、淀粉类食物要少量摄取,否则易在体内累积。
十二时辰穴位解及人体穴位彩图大全人身有36大穴,72小穴。
大穴即人身死穴,一般功力较强的人,只要能认准穴位,则不论什么时候用什么手法点击都行。
72小穴分布在人身四肢或胸腹较深部位,一般功力较差的人在点击时很难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点穴时,如能结合12时辰之血液循环出手制人,将事半功倍。
现将12时辰穴位歌诀摘录如下:子时血气正朝心,人睡如同命归阴。
神封相对乃偾卫,以行脏腑和气清。
丑时不宜破天空,百会穴在关顶中。
若是伤重身破了,纵有妙药也归阴。
寅时其位在眉心,二龙戏珠两眼睛。
眉心印堂人中穴,用药医治要分清。
卯时受伤七孔通,廉泉穴里也跟踪。
血流七窍牙关闭,华佗转世劳无功。
七星过渡正辰时,只怕歹手点哑门。
久歇咳嗽失了音,神仙妙药也难信。
巳时血气冲下山,天突破点两眼翻。
手重妙药者难救,手轻即用回生丹。
午时血气到劳宫,阳池合谷曲回行。
若于此时点中了,血气迟滞医不灵。
未时止血分两旁,大巨四满横线连。
肚角阳食行时共,手重七日轻半年。
申时血气在腰中,命门阳关大路通。
若打肾俞人自笑,任是仙丹也落空。
白蛇近洞忌酉酒,点击长强正适宜。
二仙传道此时用,华佗来救也是迟。
铜壶滴漏忌戍时,月里偷桃也相宜。
受伤不宜先服药,炒热早谷返会阴。
亥时血气转地空,将转涌泉内庭中。
一时三穴万同用,十二时辰要精通。
道家经络彩图人体108要害穴位01、百会穴:在头顶正中线与两耳尖联线的交点处,即後发际正中上七寸。
02、太阳穴:在眉梢与外眼角中间、向後约一寸凹陷处。
03、印堂:在面部、两眉内侧端联线的中间。
04、听宫:在耳屏的前方、下颌关节後方的凹陷处。
05、鱼腰:在眉毛正中、眼平视时下对瞳孔处。
06、率谷:在耳尖上方、入发际一寸五分处。
07、晴明:在内眼角上方0?1寸处。
08、耳门:在听宫穴上方,耳屏上切迹的前方,张口时呈凹陷处。
09、素胶:在鼻尖端正中处。
10、颊车:在下颌角前上方一横指,当用力咬牙时,咬肌隆起处。
11、人中:在鼻柱下,人中沟的上三分之一与下三分之二的交界处。
经络当令时间表图【概述】人体有12条经络,一天有12个时辰(一个时辰相当于现在2个小时)。
12时辰与12条经络相对应,不同时辰对应不同经络。
【对应时间】1.子时:胆经当令时(23:00-1:00)。
2.丑时:肝经当令时(01:00-3:00)。
3.寅时:肺经当令时(03:00-5:00)。
4.卯时:大肠经当令时(05:00-7:00)。
5.辰时:胃经当令时(07:00-9:00)。
6.巳时:脾经当令时(09:00-11:00)。
7.午时:心经当令时(11:00-13:00)。
8.未时:小肠经当令时(13:00-15:00)。
9.申时:膀胱经当令时(15:00-17:00)。
10.酉时:肾经当令时(17:00-19:00)。
11.戌时:心包经当令时(19:00-21:00)。
12.亥时:三焦经当令时(21:00-23:00)。
【作用】1.子时:具有调节机体新陈代谢的作用。
2.丑时:具有贮藏血液、疏肝理气(调理肝脏气机)的作用。
3.寅时:具有调节呼吸功能的作用。
4.卯时:具有调节肠道、排毒的作用。
5.辰时:具有贮藏食物、对饮食水谷初步消化的作用。
6.巳时:具有促进胃肠运动的作用。
7.午时:具有推动血液循环、调养心神的作用。
8.未时:具有调节体内津液代谢的作用。
9.申时:具有贮存和排泄尿液的作用。
10.酉时:具有主生长发育生殖的作用。
11.戌时:具有调节神志的作用。
12.亥时:具有运行水液的作用。
【注意事项】1.子时:子时养生需重视睡眠,阳入于阴而眠是遵从阴阳变化之道,在睡眠中,胆经经气可得以顺畅运行、涵养,重视子时养生能使人获得良好的睡眠,头脑清晰,有胆识有胆量,反之则会出现偏头痛、头昏蒙等症状。
2.丑时:丑时肝经的养生对养血护目、荣养筋肉四肢有着重要意义。
肝经当令之时宜卧不宜动,能养肝经者则面色红润光泽、肢体动静有力,反之则见脾气暴躁、晨起四肢无力等。
3.寅时:寅时肺经经气汇聚,肺以其布散之能将气血推向周身,使皮毛得生得养。
十二时辰和人体经络图文中医将一天分成十二个时辰,并用十二地支代表,子午流注学说。
子午流注学说是中医学的主要组成部分,是研究人体气血运行的时刻表。
中医认为,自然界与人是统一的整体,自然界的年、季、日、时周期变化,影响着人们的生理、病理相应的周期变化,如人的脉象、春弦、夏洪、秋毛、冬石;人的病情变化多半是早晨轻、中午重、夜晚更重,这些情况和人体气血运行有关,也就是在不同的时辰,气血运行到不同的经络,对人体的生理,病理起到了直接的影响,恰如现代科学提出的生物钟效应相似。
子午流注学说认为,人体气血的运行是按照一定的时间循环无端,连成一个大的循环通道,即十二经络的连接顺序为:其歌诀:寅时气血注于肺,卯时大肠辰时胃,已脾心未小肠,膀胱申注酝肾注,戊时包络亥三焦,子胆丑肝各定位。
了解人体经络-日之中循行运转规律,把握生命中的每一刻,从呼吸做起,以经络为据,洞悉太极之理,尊阴阳之纲纪,诸十二经脉者,皆系于生气之原,气者生之本也,时者生之用也!寅时睡得熟,色红精气足;卯时大肠蠕,排毒渣滓出辰时吃早餐,营养身体安;已时脾经旺,造血身体壮;午时一小憩,安神养精气;未时分清浊,饮水能降火;申时津液足,养阴身体舒;酉时肾藏精,纳华元气清;戌时护心脏,减压心舒畅;亥时百脉通,养身养娇容。
子时睡得足,黑眼圈不露;丑时不睡晚,脸上要长斑;手太阴肺经寅时(3点至5点)—肺经旺。
寅时睡得熟,色红精气足;“肺朝百脉。
”肝在丑时把血液推陈出新之后,将新鲜血液提供给肺,通过肺送往全身。
所以,人在清晨面色红润,精力充沛。
寅时,有肺病者反映最为强烈,如剧咳或哮喘而醒。
[本帖最后由piao-peng于2009-8-710:56编辑]附件肺.gif(45.14KB)2009-8-710:45手阳明大肠经卯时(5点到7点)—大肠经旺。
卯时大肠蠕,排毒渣滓出;“肺与大肠相表里。
”肺将充足的新鲜血液布满全身,紧接着促进大肠进入兴奋状态,完成吸收食物中的水分和营养、排出渣滓的过程。
凌晨3点-5点(寅时)是肺经开穴运行的时间。
寅时肺经旺,寅时睡得熟,色红精气足。
“肺朝百脉。
”肝在丑时把血液推陈出新之后,将新鲜血液提供给肺,通过肺送往全身。
所以,人在清晨面色红润,精力充沛。
寅时,有肺病者反映最为强烈,如剧咳或哮喘而醒。
虚症:皮肤免疫力下降,天寒手足冰冷、麻痹、咽喉干、咳嗽等。
实证:呼吸不畅、咽喉异常、胸闷、气喘、扁桃炎、咳嗽、肩背酸痛易患痔疮等饮食多选择:白菜、梨子、豆腐、豆浆、牛奶。
手太阴肺中焦起,下络大肠胃口行。
上膈属肺从肺系,横出腋下循臑内,心主之前下肘中。
循臂内走骨上廉,既入寸口下鱼际,拇指内侧爪甲根。
此经多气而少血,动生症病咳而喘。
下气不续上留存,腹泄又扯痛之连。
遍布心胸闷而满,气虚亦痛尿赤频。
外经症病寻经脉,臑臂内廉背生冷,锁窝内痛掌热生,(锁窝既‘缺盆’也。
)涉经身热汗亦出。
-------------------------------------------------------------------------凌晨5点-7点(卯时)这段时间是手阳明大肠经开穴运行的时间卯时大肠经旺,卯时大肠蠕,排毒渣滓出;“肺与大肠相表里。
”肺将充足的新鲜血液布满全身,紧接着促进大肠进入兴奋状态,完成吸收食物中的水分和营养、排出渣滓的过程。
清晨起床后最好排大便。
虚症:腹痛,腹鸣腹泻、大肠功能减弱、肩膀僵硬、皮肤无光泽、肩酸、喉干、喘息、宿便等。
实症:腹胀、易便秘、易患痔疮、肩背部不适或疼痛、牙疼、皮肤异常、上脘异常等。
饮食多选择:茄子、菠菜、香蕉、蘑菇、木耳、玉米、扁豆、豌豆等。
手阳明经大肠脉,起于食指内侧端。
循指虎口上入腕,两骨两筋中间行。
(肘内侧为尺骨,外侧为挠骨。
)上肘循臂入臑外,(腕上为‘臂’,臂上为‘肘’,)过髃前廉柱骨旁。
(肩解端)会此下入缺盆内,系肺下膈属大肠。
支从缺盆入颈颊,斜下两侧下齿旁。
左右环唇交人中,上挟鼻孔尽迎香。
此经多气亦多血,从病生痛齿颈肿。
口干鼽衄睛眦生,喉痹痛在肩前锁,大指次指动不应。
”-----------------------------------------------------------------------------------足阳明胃经辰时(7点到9点)—胃经旺。
辰时吃早餐,营养身体安;7点-9点这时大部分人都已经起床了,如果你有胃痛、胃酸等毛病,可以建议在这个时间段养养胃哦,因为这段时间是胃经开穴运行的时间,在这个时间段来吃些养胃的食物效果是最明显的。
例如:凤梨、香瓜、南瓜、番茄、柠檬、柳橙、苹果、红茶、茴香、芹菜、木耳、香菜、蘑菇、玉米、牛肉、牛奶、羊奶、扁豆、马铃薯等。
起床健身后,饮一杯白开水,用木梳梳发百余遍,有醒脑明目的作用。
洗脸漱口,早餐。
早餐宜食粥,宜淡素,宜饱。
虚症:消化不良、易胃胀气和食欲不振、颜面浮肿、易打嗝、饭后容易胃痛、腹泻或呕吐。
实症:容易饿、胃弱、关节异常、食欲异常、口干、易便秘胃鼻頞起,鼻外下循入上齿,挟口环唇交承浆,颐后大迎颊车里。
耳前发际至额颅,”支从喉咙下缺盆。
下膈属胃络脾宫,直者下乳夹脐行。
支从胃口循腹内,下行直合气街冲。
(腹气之街乃‘气冲’也。
)遂入髀关下膝膑,循胫至跗中趾通。
支从中趾奔大趾,趾甲根边经乃尽。
(胃经穴止‘厉兑’)此经多气复多血。
(实取血络)寒生呵斥颜面黑,病恶忌见火与人,闻击鼓动心惕惕。
涉水胆战心易惊,闭户塞牖孤独处。
(具有强刺激下的诸如火光,大水等类的反射,会激发心动过速。
)实胜登高而弃衣,贲响腹胀甚骭厥,狂疟温邪汗亦出。
鼽衄口唇涡泡胗,颈肿喉痹或水肿。
膺乳膝膑股伏兔,骭外足跗有肿疼。
气盛热在胸腹前,有余消谷尿也黄。
胃中寒虚腹胀壅,病虚身前胸腹寒。
”------------------------------------------------------------------------------足太阴脾经已时(9点至11点)—脾经旺。
已时脾经旺,造血身体状;“脾主运化,脾统血。
”脾是消化、吸收、排泄的总调度,又是人体血液的统领。
“脾开窍于口,其华在唇。
”脾的功能好,消化吸收好,血液质量好,所以嘴唇是红润的。
唇白标志血气不足,唇暗、唇紫标志寒入脾经。
虚症:内分泌失调或分泌不足、胃弱、膝异常、易失眠、疲劳、食欲不振、大便异常、腹胀等。
实症:脾胃不和消化吸收不好、易腹胀气打嗝、头疼、疲倦乏力、膝关节异常、排便异常等。
太阴脾足起大趾,循趾内廉白肉际,过核骨后内踝前,循胫内廉膝股里。
股内前廉入腹中,属脾络胃上膈间。
挟咽连舌散舌下,一支从胃注心宫。
此经血少而气壮,动生病症舌本强。
食入则呕胃脘胀,善噫嗳气呃逆长。
得后排气快然衰,脾病身重举步难。
瘕泄水闭及黄疸,心烦脘痛食难消。
强立股膝内重举,不能卧兮气不合。
”----------------------------------------------------------------------------手少阴心经午时(11点至13点)—心经旺。
午时一小憩,安神养精气;“心主神明,开窍于舌,其华在面。
”心气推动血液运行,养神、养气、养筋。
我们饭后都想睡一会,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克制了这种欲望,如果有条件只要稍微的睡10分钟也会对我们的心脏有很大的帮助,也不要担心会发胖因为时间很短,还可以帮助肠胃蠕动减少负担。
午餐应美食,不是指山珍海味,而是要求食物暖软,不要吃生冷坚硬的食物。
只吃八分饱。
食后用茶漱口,涤去油腻,然后午休。
虚症:胸闷、脸发红、四肢沉重、易疲倦、气血不良、胸痛、心悸亢奋、语言障碍等。
实症:呼吸不畅血液循环不良引起的头痛、口干口苦、掌心发热等。
少阴起心布肺中,下膈直络小肠承。
支者挟咽连目系,直者心系上肺腾。
下腋循臑后廉出,太阴心主之后行。
下肘循臂抵掌后,锐骨之端小指尽。
此经多气而少血,动生症病咽痛干。
目赤胁痛渴欲饮,臂臑内侧后廉痛。
实热虚冷掌内争。
”-----------------------------------------------------------------------------手太阳小肠经未时(13点到15点)—小肠经旺。
未时分清浊,饮水能降火;小肠分清浊,把水液归于膀胱,糟粕送入大肠,精华上输于脾。
小肠经在未时对人一天的营养进行调整。
如小肠有热,人会干咳、排屁。
此时多喝水、喝茶有利小肠排素降火。
手太阳经小肠脉,小指之端起少泽。
循手上腕过踝中,上臂骨之肘内廉,走两筋间出臑后,出肩解兮绕肩胛,交肩之上入缺盆。
直络心中循嗌咽,下膈抵胃属小肠。
支从缺盆上颈颊,至目锐眦进耳中。
支者别颊复上聉,抵鼻至于目内眦,络颧交足太阳接。
此经少气而多血,嗌痛颔肿头难回,肩似拔兮臑似折,耳聋目黄肿颊间。
动生症病为主液,循过经脉碍生痛。
-------------------------------------------------------------------足太阳膀胱经申时(15点至17点)—膀胱经旺。
申时津液足,养阴身体舒;膀胱贮藏水液和津液,水液排出体外,津液循环在体内。
若膀胱有热可致膀胱咳,且咳而遗尿。
申时人体温较热,阴虚的人最为突出。
此时适当的活动有助于体内津液循环,喝滋阴泻火的茶水对阴虚的人最有效。
虚症多表现为:背部异常、腰痛、脚神经异常、腿酸、痔疮尿频等。
实症;后颈部疼痛、坐骨神经痛、腰痛、头疼、流泪、流鼻血等。
足太阳经膀胱脉,内眦始出上交巅。
还出下项循肩膊,支从巅下进耳角,(此为下进不讲出入,旨在于与五俞经别之出入离合相分也。
)直者从巅络脑间。
挟眷抵腰循膂旋。
络肾正属膀胱腑,一支贯臀入腘窝。
另支从膊别贯胛,挟脊循髀合腘行,贯月耑出踝循京骨,小趾外侧至阴全。
此经少气而多血,头痛脊痛腰如折,目似脱兮项如拔,腘如结兮月耑如裂,痔疟癫狂疾能生。
鼽衄目黄泪亦出,囟项眦腰尻腘踹,循络沿脉痛涉彻。
”----------------------------------------------------------------------足少阴肾经酉时(17点至19点)—肾经旺。
酉时肾藏精,纳华元气清;“肾藏生殖之精和五脏六腑之精。
肾为先天之根。
”人体经过申时泻火排毒,肾在酉时进入贮藏精华的阶段。
此时不适宜太强的运动量,也不适宜大量喝水。
虚症:耳鸣、健忘、尿频、腿酸、性欲减退、便秘、元气不足、易疲劳、骨质疏松,天寒手脚冰冷、脚气等。
实症:耳鸣、月经不调、口干舌燥、血压异常、小便量少、色深、浑浊、性欲减退、神经衰弱、足发热发汗、生殖器病变等。
足肾经脉属少阴,小趾斜下奔足心。
出于然谷循内踝,绕跟上月耑腘内寻。
奔股后廉直贯脊,属肾正络膀胱深。
直者从肾贯肝膈,入肺挟舌循喉咽。
支者从肺络布心,内与布漫手厥阴。
此经多气而少血,是动病饥不欲食,咳唾有血喝喝喘,目朚心悬坐起辄。
(朚,音慌,huang )善恐如人将捕之,咽肿舌干兼口热。
上气心烦或心痛,黄疸肠癖及痿厥。
脊股后廉内皆痛,嗜卧足下热痛彻。
”-------------------------------------------------------------------手厥阴心包经戌时(19点至21点)—心包经旺。
戌时护心脏,减压心舒畅;“心包为心之外膜,附有脉络,气血通行之道。
邪不能容,容之心伤。
”心包是心的保护组织,又是气血通道。
心包经戌时最兴旺,可清除心脏周围外邪,使心脏处于完好状态。
此时一定要保持心情舒畅:看书听音乐、或做SPA、跳舞、耍太极……放松心情,释放压力。
虚症:大多表现为润滑液分泌不足、心跳异常、气喘、失眠多梦、心悸亢奋、语言障碍、手掌发热等。
实症:心包发炎、胸闷、心痛、上脘异常、喜欢睡、心血管病变、易头昏、头痛等。
厥阴手经心主标,下膈布系络三焦。
起自胸中支出胁,腋下三寸行臑迢。
太阴少阴中间走,循臂至肘两筋抄,行掌心从中指出,支从小指次指交。
本经少气而多血,是动为病掌心热,肘臂挛急腋下肿,甚则箸满在胸胁。
心中憺憺时大动,面赤目黄笑不歇。
是主脉所生病也,掌热心烦心痛掣。
-----------------------------------------------------------------手少阳三焦经亥时(21点到23点)--三焦经旺。
亥时百脉通,养身养娇容。
三焦是六腑中最大的腑,具有主持诸气,疏通水道的作用。
亥时三焦能通百脉。
人如果在亥时睡眠,百脉可得到最好的休养生息,对身体对美容十分有益。
百岁老人有个共同特点,即在亥时睡觉。
现代人如不想此时睡觉,可听音乐、看书、看电视、练瑜伽,但最好不要超过亥时睡觉。
虚症:免疫力下降、易疲劳、上肢无力、腹部堵胀、体毛变浓、呼吸困难、胃寒等。
实症:淋巴发炎、偏头痛、肩膀酸痛、颈侧酸痛无力、发热、耳鸣、小便异常等。
少阳手经三焦脉,起手小指次指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