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细胞、血小板血型(卢金海)
- 格式:ppt
- 大小:6.29 MB
- 文档页数:59
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创建于1893年,江西南昌大学附属九江医院、华西医院协作医院。
孙中山先生曾为医院题写“生命活水”院名,这个来自《圣经》中的名字,更是一种充满仁爱的精神,她不仅激励着当代活水人不断追求卓越的优秀品质,也孕育了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这所百年老院的传奇故事。
历经三个世纪的艰辛跋涉,与一医院相依相傍的那一湖清水,见证了生命活水百年发展不息的脚步。
如今医院已发展成为一所集医疗、科研、教学、预防、保健、康复、急救为一体的九江市规模最大的三级甲等综合医院。
承担着全市500万人口的医疗、保健和部分社区卫生服务等任务。
医院科技创新硕果累累,有30余项新技术、新项目填补了省市空白,20余项成果获国家省市科技进步奖。
医院有50余项技术达到省级医院技术水平,它们分别是:肿瘤科的肿瘤调强精确放疗;心脏直视手术的先心病矫治、心脏瓣膜置换成形术、冠状动脉搭桥、胸主动脉瘤手术、心脏肿瘤切除等。
医院在全省率先成立胸痛中心,有效地保障了本区域内胸痛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进一步降低死亡率与致残率。
近年来新开展了疼痛科、营养科、核医学科、高压氧舱、妇科、产科、小儿外科、生物免疫治疗基地等22个病区。
亚专科有肝胆专科、胰腺专科、胆道专科、心脏瓣膜专科、胸腔镜肺癌专科、腹腔镜癌症专科、宫腔显微镜专科、不孕不育专科等专科也相当成熟,各具特色。
医院先后荣获全国文明单位、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全国医药卫生系统先进集体、全国百家优质品牌医院、全国百姓放心示范医院、全省创先争优群众满意窗口单位,全省卫生文化建设先进单位、劳动保障诚信等级aaa级单位、网民最满意窗口单位、最佳医院等80多项荣誉称号。
医院拥有德国西门子3.0t、1.5t磁共振各一台、飞利浦128层螺旋ct(ict)、美国ge 公司原装进口128 排、64排螺旋ct各一台、英国医科达高能数字化直线加速器、大型宏远高压氧舱、核医学科、生物治疗基地、实验室自动化流水线、数字化大c臂血管造影x线机、vivid7彩超等放射超声影像设备等先进的医疗设备200余台。
血液内科常见疾病诊疗常规第一节缺铁性贫血(IDA)【诊断标准】1、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MCV﹤80fl,MCH﹤26pg,MCHC﹤0.31g/L2、血清铁﹤50ug/dl。
3、骨髓铁染色示细胞外铁减少或消失,铁粒幼细胞﹤15%。
4、血清铁蛋白﹤14ug/L。
5、有明确的缺铁病因,用铁剂治疗有效。
符合上述1~5条中任2条以上者可诊断。
【辅助检查】1、血象(包括红细胞指数)及网织红细胞。
2、血清铁+转铁蛋白。
3、血清铁蛋白。
4、骨髓涂片及铁染色(必要时)。
5、大便潜血、虫卵。
6、胃肠道钡餐或胃镜检查(必要时)。
7、妇科检查(月经过多的患者)。
8、肝、肾功能。
【鉴别诊断】铁粒幼细胞性贫血,慢性病性贫血,海洋性贫血等【治疗】1、去除或治疗病因。
2、铁剂补充治疗:元素铁150~200mg/天,静脉补铁等。
3、疗程:血象恢复正常后,血清蛋白﹥30~50ug/L时再停药。
【疗效标准】1、治愈:Hb恢复正常,MCV﹥80fl,血清铁及铁蛋白,FEP均恢复正常。
贫血病因消除。
2、有效:Hb增高﹥20g/L,其他指标部分恢复。
3、无效:四周治疗Hb较治疗前无改变或反下降。
第二节巨幼细胞贫血【诊断标准】1、巨幼细胞贫血(1) 临床表现:贫血、常伴有消化道症状及舌痛,舌色红、表面光滑(牛肉舌)。
(2) 实验室检查:外周血:大细胞性贫血(MCV﹥100fl);中性粒细胞分叶过多,5叶者﹥5%或6叶者﹥1%;骨髓:红系呈典型的巨幼红细胞生成,巨幼红细胞﹥10%,粒细胞系统及巨核细胞系统亦有巨型改变,中性粒细胞分叶过多,血小板生成障碍。
2、叶酸缺乏性巨幼细胞贫血临床表现:同上。
有偏食(蔬菜少或不吃)或空肠疾患或手术切除史。
实验室检查:除上述血象及骨髓象外,血清叶酸﹤3ng/ml(﹤6.81nmol/L),红细胞叶酸﹤100ng/ml(227nmol/L)。
3、维生素B12缺乏性巨幼细胞贫血临床表现:同上。
素食或回肠疾患或胃手术切除史。
工作细胞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介绍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人体微观世界里的勇士——工作细胞: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在我们的体内,有一个我们肉眼无法看到的繁忙世界,那里的居民是各种各样的细胞,它们各自担任着重要的角色,共同维护着我们的生命健康。
【卢老师专辑】来源:血液病整合诊断小编在征得卢兴国老师的同意,转载他的文章以及发于他的微信平台:血液病整合诊断的文章,血液专业的指南!值得我们认真学习收藏!感谢原作者的辛苦付出!卢兴国徐根波(迪安诊断浙大二院)康可上(慈溪市人民医院)血片、骨髓涂片和印片是快速同步互补的细胞学检查。
骨髓切片检查是滞后性互补指标,但其汇集了前三片的检查信息,进行互补更具有诊断优势。
一、评估有核细胞量的最佳指标骨髓涂片、印片和切片都可评估有核细胞量,但这三片的可靠性是骨髓涂片最差,骨髓印片较佳,切片最佳。
因此,骨髓切片对以细胞量为主要评判的疾病,如骨髓增殖性肿瘤(MPN)、骨髓增生异常-骨髓增殖性肿瘤(MDS-MPN)、脾功能亢进、反应性骨髓细胞增多症、再生障碍性贫血(AA)、低增生性白血病和MDS,能提供最可靠的诊断依据。
二、检查巨核细胞异形性的最佳指标骨髓切片上巨核细胞异形性(大小和形态变异)具有独特性,在骨髓涂片和骨髓印片上都是不易观察或尚未被认识的形态。
特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T)和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V)早、中期患者,切片上巨核细胞数量增多而无多形性改变,而当这些疾病中出现巨核细胞的异形改变是则意味着疾病的进展。
原发性骨髓纤维化(PMF)和其他MPN的晚期患者,骨髓切片巨核细胞不但增多而且有特征的异形性改变(图1和图2)。
图1 骨髓切片巨核细胞异形性a、b分别为骨髓增殖性肿瘤不能分类型和脾功能亢进的骨髓巨核细胞增加,但都无异形性;c、d为巨核细胞的异形改变,分别见于真性红细胞增多症进展期和特发性骨髓纤维化图2 骨髓切片巨核细胞异形性a为MDS-MPN,位于小梁旁的明显异形性巨核细胞;b为CML-AP巨核细胞小型化簇状增生和轻度异形性改变;c为患慢粒10年的骨髓切片象,患者明显贫血(Hb 73g/L)、血片易见泪滴形等异形红细胞,骨髓涂片细胞极少,切片示巨核细胞呈显著的异形性伴纤维组织增生,指示疾病加速转变骨髓切片的这一特征就易对上述疾病作出诊断和鉴别诊断,还可对疾病是否处于进展期作出分析。
分析血涂片观察血细胞在临床诊断中的重要性作者:卢金金来源:《中国卫生产业》 2013年第29期卢金金河南省中医院血液科,河南郑州450007[摘要] 目的对血涂片在血细胞诊断中的重要性进行探讨。
方法选取2012年12月—2013年5月出现发热或三系异常现象的100例血液标本作为研究对象,实施血涂片的制作、染色以及镜检等操作,认真观察标本中红细胞、白细胞以及血小板的数量、形态、体积大小等,分析血涂片在血细胞形态检查中的作用。
结果本组患者中有30例确诊为细菌感染,血涂片提示中性的粒细胞出现中毒变化;4例为白细胞的假性降低,15例为急性期的白血病,5例为单核细胞的增多,16例为巨幼细胞的贫血,9例MDS,3例为骨髓的纤维化,11例为血小板的减少假象,7例为血小板的升高假象。
结论在血细胞的临床诊断中需重视血涂片的检查,同时制定有效可行的应对方案,以避免及减少误诊或者漏诊的情况出现,减少病患的就诊时间与费用支出,从而为病患的及时诊断与治疗争取最佳时机。
[关键词] 血涂片;血细胞;临床诊断;重要性[中图分类号] R446.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3)10(b)-0148-02近年来,随着血细胞分析监测仪的广泛应用,为检验人员的工作带来许多便利,目前部分医院已不再使用血涂片检查血液常规,由此也引发了较多的误诊或者漏诊情况。
加上血细胞检查仪器受到外界因素与自身因素的限制[1],比如温度因素、采血因素、试剂因素等,仅仅能满足筛选的标准。
而血细胞的形态、数量以及类型等要依靠血涂片的检查,因此,血涂片在血细胞的临床诊断中起重要作用。
现就2012年12月—2013年5月出现发热或三系异常现象的100例血液标本作为研究对象,进行血涂片的制作、染色以及镜检等操作。
具体情况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2年12月—2013年5月出现发热或三系异常现象的100例血液标本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54例,女性46例,年龄均在8~7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1.5岁。
人体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的正常值大家好,今天我们来说说人体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的正常值。
这些小家伙们可都是我们身体里非常重要的“小兵”,它们各有各的职责,一起为我们的身体保驾护航呢!让我们来看看红细胞。
红细胞可是我们血液里的“搬运工”,它们的主要任务就是把氧气从肺部运送到全身各个部位,同时把二氧化碳从各个部位运回肺部呼出。
正常情况下,一个成年人的血液中红细胞数量大约在4.5亿到5.5亿个之间,这个范围内的数值都是正常的哦!具体的正常值还要根据年龄、性别等因素来判断,所以如果你想知道自己的红细胞数量是否正常,最好去医院做个检查,医生会给你专业的建议。
接下来,我们要说的是白细胞。
白细胞可是个大家族,有各种各样的成员,比如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等等。
它们的主要职责就是保卫我们的身体健康,抵御病毒、细菌等外来侵害。
正常情况下,一个成年人的血液中白细胞数量大约在4000到1.1万个之间,这个范围内的数值都是正常的哦!具体的正常值还要根据年龄、性别等因素来判断,所以如果你想知道自己的白细胞数量是否正常,最好去医院做个检查,医生会给你专业的建议。
我们来说说血小板。
血小板可是我们血液里的“维修工”,它们的主要任务就是在我们受伤出血时,帮助我们凝固伤口,防止血液流失过多。
正常情况下,一个成年人的血液中血小板数量大约在150到400万个之间,这个范围内的数值都是正常的哦!具体的正常值还要根据年龄、性别等因素来判断,所以如果你想知道自己的血小板数量是否正常,最好去医院做个检查,医生会给你专业的建议。
人体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的正常值是我们身体健康的重要指标,我们要时刻关注自己的身体状况,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定期进行体检,这样才能确保我们的身体永远健康快乐!希望大家都能成为一个健康的“小兵”,为我们的身体保驾护航!。
放射工作人员血型与血红蛋白、白细胞和血小板改变的关系分
析
卢建凌;肖经和;陈峰
【期刊名称】《中国职业医学》
【年(卷),期】2005(32)4
【摘要】目的探讨放射工作人员血型与外周血红蛋白、白细胞、血小板阳性率之
间的关系。
方法以717名放射工作人员为观察对象,分析其ABO血型与外周血红
蛋白、白细胞、血小板阳性率的差异。
结果观察对象的血型与血红蛋白阳性率、白细胞阳性率、血小板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放射工作人员外周血红蛋白、白细胞、血小板阳性率增加与血型无关。
【总页数】1页(P63-63)
【关键词】放射工作人员;血型;分析
【作者】卢建凌;肖经和;陈峰
【作者单位】江西省卫生监督所;江西省劳动卫生职业病防治研究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X591
【相关文献】
1.血细胞分析仪检测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血红蛋白的性能评价 [J], 瞿珍
2.1328例妊娠晚期孕妇血红蛋白白细胞、血小板的观察结果分析研究 [J], 刘续春
3.对产前孕妇白细胞、血小板、血红蛋白的检验分析研究 [J], 汤雪梅
4.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外周血白细胞、血小板和血红蛋白含量与预后的关系 [J], 武金娥;高凡;吕军;孙超峰;强华
5.妊娠晚期孕妇血红蛋白、白细胞、血小板的结果分析 [J], 刘续春;陈富传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输血后体内激活血小板与白细胞结合
叶兵
【期刊名称】《国际输血及血液学杂志》
【年(卷),期】2003(026)003
【摘要】背景在制备和保存单采血小板浓缩物期间,血小板被激活,以及血小板细胞质表面的P-选择素(CD62P)表达增加,这种新的抗原决定基作为一种配基使血小板与白细胞结合。
有人认为输血后血小板的激活与这种结合有关。
在本体内实验中,研究输注后血小板浓缩物血小板同白细胞的结合。
【总页数】1页(P284)
【作者】叶兵
【作者单位】黄石市输血研究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57.1
【相关文献】
1.乌司他丁对体外循环中激活的白细胞和血小板作用的研究
2.不稳定型心绞痛和PTCA术后患者血小板和白细胞的黏附和激活
3.内皮细胞微粒与代谢综合征患者血小板和白细胞的激活
4.银杏内酯B对血小板活化因子激活的大鼠中性白细胞功能的影响
5.麝香糖蛋白成分对血小板活化因子激活的大鼠中性白细胞功能的影响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